越南革新开放进程

合集下载

【精选】越南改革开放发展

【精选】越南改革开放发展

越南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国改革杂志魏伟新广州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利文广州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越南自从 1986 年革新开放以来,“以华为师”,并坚持结合自身实际,锐意创新,20 年之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目前又迎来了全面体制改革的另一个契机。

越南20年改革(革新)开放发展历程越南的经济“革新”(改革)发端于1986年的越共六大,20年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1991年)——探索徘徊阶段1986年,越共六大确立了“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由国家管理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的改革发展总路线。

这一阶段,越南党和政府相继颁发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决定和法规,如《关于扩大国营企业自主经营的决定》、《外国投资法》、《区分国家银行和商业银行职能的决定》、《正式确认农民家庭拥有全面自主经营和长期使用耕地权利的决定》等。

然而,这些决议、决定和法规的实施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越南仍处于对市场经济的探索徘徊阶段。

第二阶段(1991~1996年)——高速起飞阶段面对当时依然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以及人民生活贫困的现状(199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200美元),1991年6月,越共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全面调整了越南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

在经济改革方面,七大明确提出:“为发挥多种经济成分的巨大潜在能量,必须废除官僚统包制度,转向由国家以法律、计划、政策和其他工具进行管理的市场机制。

”在农业领域,越南早在80年代初开始对农民实行单位面积产量承包制试验,1993年7月越南国会通过立法,在“土地归全民所有制”的前提下,土地交给农民长期使用,期限可以长至15~50年。

在工业领域,把国营企业实行严格指令性计划的产销制度,改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制度,把国营企业推向市场,按市场机制优胜劣汰。

同时,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其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率,已由10%上升到45%。

越南社会主义制度

越南社会主义制度

在改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问 题上,越共提出以发展替代“改造”的观点。认为过去对私 营经济那种“改造”就是“取消”的观点应当废止,应当代 之以发展私营经济的观点,“发展了也就改造了”。这一创 新理论包含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发展私营经济的目的,并不 是要培养剥削人民的资本家,而是让私营经济为发展社会主 义服务,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问题上,越共认为,发展市场经济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题中应有之意。越共是在越南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体察到计划 经济弊端的,是在越南“穷到尽头”时开始发展社会主义定 向的市场经济的,以至有越南学者认为“没有市场经济就没 有社会主义”。 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越共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 赋予民本主义思想新的含义,把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把党 的领导和人民民主,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在越 南新近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已将民主概括为:“民知、民论、 民做、民察”,越共提出的“民主方针”是:“近民、解民、 重民、有责于社会主义道路得到坚持。自越南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来,西方国家 始终没有放弃“和平演变”图谋,妄图在越南实现东欧国家式的社会制度的 变更。越南一些党内机会主义者,社会上持不同政见者,流亡海外的越南人 反动组织和“民主人士”,也通过多种形式,频频发动思想功势,甚至鼓吹 “绿色革命”。针对这些反动思想和错误观点,越南共产党利用革新开放, 旗帜鲜明地进行了反击。特别是在发扬民主政治方面,积极采纳党内外的意 见和建议,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粉碎了心怀不良动机者及敌对势力乘机进行 的种种攻击,捍卫了社会主义制度。 (2) 经济持续发展。2000年以来,越南年均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5%以上。 2006年,越南成功进入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2007年,GDP 增 长达8.5%,创10年来的新记录;工业增长幅度达到17%;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8.9%;吸引外资突破160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19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 835 美元,预计2008 年将进入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行列。

试析越南革新开放——从学习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角度

试析越南革新开放——从学习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角度

192试析越南革新开放——从学习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角度■张甲英/湘潭大学摘 要:越南自1986年开始革新开放,学习借鉴中国改革开放并创新。

在道路和理论方面,坚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学习中国对改革性质的阐释并加以创新。

实践方面,学习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实践并注入了越南的特点。

在经济体制改革、改革路径、产业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革新开放取得成就显著,越南经济增长较快,越南对外开放水平也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越南革新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经验主要在于:正确认识国情,选择合理道路;打破闭塞困局,择取正确学习对象进行借鉴;汲取教训,总结经验,进行创新。

关键词:越南发展道路 越南革新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一、问题提出及文献综述2017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及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启动20周年。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陈大光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两国人民反响热烈。

习近平总书记在越南《人民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新时期中越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自越南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越南人民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革新视野的显著成就。

革新开放作为实现越南发展的转折点,对越南共产党及发展道路有重要影响。

1986年12月,在中国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几年之后,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革新”路线,导入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改变了越南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情况,令越南向世界开放,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使越南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越南在改革方面借鉴了中国的不少经验,曾有人形象地说,中国是“摸着石头过河”,越南是“摸着中国的石头过河”。

[1]从学习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角度,研究越南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越南作为东盟内社会主义国家的典型,成功探索出了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

越南:革新开放30年成效显著

越南:革新开放30年成效显著

越南:革新开放30年成效显著作者:甘泉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2016年第08期随着政治的日趋稳定,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越南正在逐步向世界展示自己蕴含的能量,成为亚洲经济新小虎、下一个世界工厂、TTP时代的外商投资乐土……东盟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1986年越南开始革新开放,而在这充满着未知与探索的30年里,越南积极完善内政党建,实现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并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不断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活动,持续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也因此成为了东盟维护内部稳定,拓展对外合作的中坚力量。

1995年7月28日,越南正式加入东盟。

该事件已成为越南融入地区经济以及国际社会的重要里程碑,并被载入东盟发展史册。

凭借其在东南亚地区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越南在加入东盟后致力于发挥东盟新成员国“代言人”的作用,充当柬埔寨、缅甸、老挝3个新成员与老东盟成员国家的桥梁,积极协调东盟新老成员的关系,为增强东盟内部凝聚力作出积极贡献。

2010年,越南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一职,任职期间越南不断深化与老挝、柬埔寨之间的政治交流与经济合作,加大力度推动湄公河流域国家合作、越老柬三角合作以及东西经济走廊建设等机制,以深化三国间的合作,并呼吁东盟老成员继续加大对新成员关注,切实推进东盟一体化进程。

越南不仅是东盟中的重要一员,也是连接东盟与区域外各经济体的纽带。

越南坚持独立、自主、多样化、多边化的外交政策,现已与169个国家建交,并同 20 个国际组织及 480 多个非政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在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中,中国认为越南是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着力点;2015年越南对美国首次正式访问,实现两国关系历史性的突破;越日关系以能源安全为基础共谋发展。

此外,作为东盟—欧盟经贸合作关系的协调国家,越南一向支持推动东盟—欧盟经贸和投资合作关系日益朝着深广方向有效发展并努力将其推向新台阶。

革新开放打造经济飞速发展的“翅膀”实行革新开放30年来,越南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名列前茅,其经济总量也在不断扩大,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结构趋向协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全新格局。

越南社会主义“革新开放”理论与实践研究

越南社会主义“革新开放”理论与实践研究

越南社会主义“革新开放”理论与实践研究越南社会主义“革新开放”理论与实践研究自1975年越南统一后,越南共产党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也意识到了需要进行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的必要性。

因此,越南共产党提出了“革新开放”的理论和实践,旨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在越南“革新开放”理论的指导下,越南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首先,越南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将土地收归农民所有,并鼓励农民进行家庭经营。

这一政策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有了显著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其次,越南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私营经济的发展,鼓励外资投资。

越南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鼓励私营企业的成立和发展,并放宽了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金流入越南。

这些措施使得私营企业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此外,越南还加强了对市场机制的运用和改革。

越南开设了股票市场,使得资源配置更加有效,并且增加了投资渠道。

越南还取消了大部分的物价管制,鼓励市场调节价格,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些市场化的改革措施对于越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实践层面,越南经过了数十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越南经济增长率就保持在5%以上的高速增长,有时甚至超过10%。

越南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得到了大幅增加,人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此外,越南还成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外贸额大幅增加。

越南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新兴经济体。

然而,越南的“革新开放”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越南在加强市场机制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经济失衡和社会问题。

比如,越南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差距显著。

另一方面,由于越南经济的高度依赖外贸和外资,经济的不稳定性也增加。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时刻影响着越南的经济发展。

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越南的改革开放,越南共产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和社会的管理和调控,提高国内经济自主性。

从越共十三大看越南社会主义革新事业新发展

从越共十三大看越南社会主义革新事业新发展

482021.6从越共十三大看越南社会主义革新事业新发展冯寅奇【内容提要】越南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十三届一中全会于2021年1月在河内召开。

这是越南在革新事业进入关键时期、国家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过程总体平稳有序,重申越南将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回顾总结了越南革新35年来的经验教训,出台越南“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国家发展新目标、新方略,并选举产生新一届越共中央领导集体。

十三大为越南政治、经济、社会、国防、外交以及党的自身建设下一阶段发展作出明确规划和部署,对越南继续按照既定方针政策深入推进革新事业、创造更多社会主义发展新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越南共产党;社会主义;越共十三大;革新事业【DOI】10.19422/ki.ddsj.2021.06.0102021年1月25日至2月1日,越南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十三届一中全会在河内举行。

这次会议是在越南开展革新事业35周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国家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背景下召开的一届重要会议。

这次大会高度肯定越南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出台越南“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国家发展新目标、新方略,为越南未来5—10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明确规划。

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越共中央领导集体,阮富仲再次当选中央总书记。

本文将结合越共十三大召开情况特别是越共十三大政治文件有关内容,对越南共产党在此次大会上提出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如期实现的可能性、越南革新事业和越南共产党自身建设呈现的新特点新变化以及越南国防外交工作未来走向作出分析。

扎实有序的筹备工作为越共十三大召开奠定良好基础2018年10月,越共十二届八中全会正式启动越共十三大各项筹备工作,组建了政治文件、经济社会、人事工作、党章修订和后勤保障等5个筹备小组。

此后一直到十三大召开前,历次越共中央全会均聚焦十三大筹备工作,重点围绕政治文件、人事安排进行深入讨论,逐步确定十三大政治报告框架内容、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人事工作方向等重要议题。

越南共产党22年革新开放的成就与展望

越南共产党22年革新开放的成就与展望

越南共产党22年革新开放的成就与展望端木振华(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摘 要】 经过20多年的艰辛探索,越南共产党和人民已经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的革新开放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革新开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继续深化改革,贯彻越共十大的路线方针,应对革新开放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与挑战,是越南共产党今后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越南共产党;革新开放;成就;展望 上世纪80年代末,越南仿效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进行了持续22年的革新开放。

经过20多年的艰辛探索,越南共产党和人民已经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初步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的革新开放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特别是越共十大之后,实现了越南共产党最高领导班子的平稳过渡,并推动越南社会经济走向蓬勃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和革新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当然,同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挑战。

我们通过分析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革新开放成效卓著越南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发生了显著变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框架。

在政治领域,改善了立法过程的民主参与程度和透明度;在经济领域,成功实现了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导向以混合所有制为主导的转变,提高了经商的自由和平等。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民主化进程中取得了很大进步越南共产党在推进党内民主方面起步比中国晚,但改革的步子迈得大。

像越南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化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历史过程,近年来越南民主化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主要表现在:第一,强化中央委员会对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监督。

越共规定对重大政策主张、重要干部任免、大型工程项目等都要在中央委员会集体民主讨论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第二,实行质询制度。

质询制度始于2002年,每位中央委员都可以对包括总书记在内的其他委员提出质询,也可以对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检查委员会集体提出质询,直到得到满意答复为止。

越南共产党的改革

越南共产党的改革

越南共产党的改革越南共产党自1930年在香港成立至2011年十一大召开,走过了艰苦的革命斗争和艰难的革新建设的80年历程。

1945年革命胜利,结束了殖民主义和封建统治,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

1975年取得反对美国侵略、维护主权斗争的胜利,实现了民族解放和祖国统一。

1986年,越共六大借鉴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在越南全面推行“革新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和改革为中心,在农业上实行承包制,在工业上扩大企业自主权,放宽对商品流通的限制,逐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的认识。

20多年来,越南“革新开放”政策的实施,使越南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

2001至2006年,越南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6.89%、7.08%、7.34%、7.79%、8.43%、8.17%,为东盟各国之首。

外界评论其经济增长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

2011年1月12—19日,越南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2011 年补充与发展)》、《2011—2020 年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011—2015年五年的方向和任务》和《党章(补充与修正版)》,系统总结了建党80年来取得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指出了面临的困难,分析了发展形势,规划了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新观点、新思想、新举措,集中体现了十大以来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为越南今后的革新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一大从纲领道路、指导思想、宗旨作风、领导和依靠力量、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越南共产党80年来的实践经验,发展了革命和建设理论。

总结经验是对历史实践的肯定,对革命和建设规律的理论概括能对未来进行正确指导。

十一大的经验总结表明了越南将坚持以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靠人民和民族团结力量,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坚持革新开放的路线和政策,其理论成果将成为越南革新和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

越共十一大规划了未来40年发展的总体目标:“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结束时的总目标是基本完成与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化等上层建筑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建设,使我国成为一个日益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

越南阮文灵推行革新开放

越南阮文灵推行革新开放

越南阮文灵推行革新开放1986年,越共中央阮文灵推行“革新开放”,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以宏观管理的方式发展经济,革新措施包括改进农村家庭承包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将国企推向市场、控制通货膨胀、增加外贸出口、吸引外资、发展私营经济等等。

越南阮文灵推行革新开放纵论革新开放阮文灵在越共六大前后就越南革新开放发表了大量评论,对越共制定改革开放路线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初步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今后革新开放取得更大胜利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现将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阮文灵在1987年10月22日发行的《共产主义》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越南当前属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初期阶段"。

他说:"根据列宁主义思想,我国的过渡时期一定要经过许多不同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着它的特殊历史任务。

当前在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经济社会基本稳定,为今后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创造必要的前提。

""我党六大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的特点,并且指出越南在过渡时期的困难、复杂和长期的性质。

越南的最大特点,不通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从小生产起步。

六大指出,目前越南经济是多种成分的经济。

这些特点具有决定性地支配着越南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内容和形式。

"关于经济革新阮文灵1987年7月23日在接受安莎社记者采访时说,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整顿党的组织而进行改革是解决越南问题的唯一办法,因此改革"势在必行,符合我们全体人民的心愿"。

路透社于1986年11月19日报道,阮文灵在河内举行的一次集会上指出,现在改革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他认为经济改革有三个要点:一是重新安排生产顺序,大规模调整投资结构;二是正确使用各种经济成分,各种经济成分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除社会主义成分外,其他成分只要是合法经营就应允许享受其合法收入;三是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性是新体制的第一特性,同时要正确运用商品--货币的关系,即实行经济核算制,这是新体制的第二特征。

1976年至今的越南国会发展过程及启示

1976年至今的越南国会发展过程及启示

1976年至今的越南国会发展过程及启示越南国会的发展是越南整体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体现。

越南共产党领导下的国会在越南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对维护越南国家统一、保障人民民主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而其不断完善的国会体制以及选举制度对当今发展中国家具有深远的启示。

标签:国会;实际权力;民主化;经济发展越南国会初创于1946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时期,在1976年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正式成立之后,越南国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在越共的领导下不断深入改革,对越南的政治、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越南国会制度的发展的过程越南国会自1946年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初就已成立,它是处于越南劳动党(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国家机构。

随着国家统一,越南国会体制逐渐发展完善,无论是在特殊时期还是现如今,越南国会一直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至革新开放前的国会稳固期(1975-1986)1975年4月30日,越南民主共和国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解放了由美国控制的南方。

但是南北方以往社会制度有着较大的差异“北方在越南共产党领导下已初步建立起以苏联模式为样板的、高度集中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政治体制,而南方则是殖民体制。

”[1]于是,1975年11月21日,在越南南方的西贡召开了统一的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决定举行国会大选,选举全国统一的国会”[2]。

而在此次的全国性选举中“几乎所有18岁的公民都有资格投票,他们100%都是合格选民,选举了北方249名代表和南方243名代表,国民大会的主要目的是使祖国统一”[3]。

为了使统一国会以及新成立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获得合法性。

1976年6月24日至7月3日,越南统一国会一次会议决定成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

最终,1980年12月18日,统一国会第七次会上一致通过新宪法——1980年宪法。

越南政治民主化历程

越南政治民主化历程

越南政治民主化历程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谷之时,越南的政治革新成为令外部世界颇为关注的一个亮点。

经过25年的努力,越南的政治民主化不断深入,国内安定团结,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目前,尽管越南的政治民主化仍在深入推进中,但其阶段性成果值得人们重视和借鉴。

在探讨越南政治民主化成就时,中越两国理论界大多从“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这一经典理论来论述,但该理论无法解释:中越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改革显然更为深入、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为什么越南的政治革新反而比中国进行得更为深入?实际上,“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这一基本原理只是从社会最终发展趋势而言的,具体进程如何则受到诸多特殊因素的影响,这些特殊因素虽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趋势,但足以使社会发展速度加快或减缓。

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化来说,政治文化这一外在环境因素对其进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革新开放以来越南政治民主化发展历程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政治民主化的酝酿阶段。

1986年黎笋病逝后,越南效仿中国开始革新开放,调整反思政治经济上”左”倾及个人专权的弊端,重新强调集体领导,首次提出了“党领导,国家管理,人民做主”的方针[1]128。

这一阶段因为党内路线斗争激烈,政治革新层面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由于经济革新成效不理想,时任越共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陈春柏抨击阮文灵“只革新经济,不革新政治,是‘半吊子’”[2],并在电视上公开宣称越南应该实行多党制。

这一举动超越了当时越共中央可以容忍的底线,陈春柏被免除了党内外一切职务。

该事件标志着党内路线交锋告一段落,同时,政治层面的革新也由此提到了日程上来。

第二阶段是政治民主化的启动和加速阶段。

这一阶段越南走出了经济危机,但由于政治体制革新严重滞后,腐败蔓延,人民群众的不满日益高涨。

面对这种状况,越共1994年提出“建设属于人民、经由人民、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越南社会主义革新开放政策的内容及特点

越南社会主义革新开放政策的内容及特点

越南社会主义革新开放政策的内容及特点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世界性的社会主义改革浪潮,越南也逐步开展了社会主义的革新开放,重点集中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其主要内容是,改变单一的公有制,发展非公有经济,改变计划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同时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在政治与社会改革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审慎的尝试。

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的社会主义革新开放过程中,思想理论创新也取得很大进展,即:(1) 成立中央理论委员会,推进社会主义革新开放的思想理论创新。

早在1996年,越共中央政治局就成立了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以加强对越南党和国家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由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主席,委员由分散在各级各部门中有一定学术造诣的中央委员和专家出任。

理论委员会不仅参与指导全国的思想理论建设工作,同时直接承担重大研究课题,为中央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和理论支持。

2004年初,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共有37名成员,承担着8个大课题和79个小课题。

这些课题有些是中央政治局交办的,有些是根据实践中的紧迫需要由委员会自己拟定的。

由于越共中央领导非常重视,对重大理论的创新工作亲历亲为,及时提出必须研究解决的紧迫理论问题并率先垂范,促使越南各级党政领导更加关心思想论工作,学术气氛活跃,研究成果不断,用以指导和推动越南革新开放事业的发展。

(2) 面对现实,针对“四大危机”,推进革新开放。

相对而言,越南是在更加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

革新开放之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严重存在的教条主义等错误倾向,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政治冲击,也都在越南严重存在。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总结过去,如何展望未来,就成为能否卓有成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改革的关键所在。

越南共产党认为越南党和国家正面临“四大危机”:即经济落后危机,国际竞争危机,党内腐败危机,和平演变危机。

这种危机观并不导致悲观主义,他们强调“危机并不一定垮台”。

危机只能用社会主义改革来化解。

越南革新开放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

越南革新开放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

02
越南民族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早期民族政策
殖民地时期的民族政策
法国殖民者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利用各民族间的矛盾,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 政策,导致民族关系紧张。
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
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越南民主共和国采取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 的原则,但受战争影响,民族政策实施有限。
革新开放后的民族政策
革新开放的历史背景
1986年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提出了“革新开放”政策,旨在推动越南经济和社会发展。
国际形势的变化
随着冷战结束,越南逐渐调整对外关系,寻求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国内发展的需要
越南面临着经济落后、技术落后和社会不稳定等挑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民族问题的产生与特点
加强民族团结与和谐的制度建设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越南政府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地区的自 治权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
建立健全民族法律法规体系
越南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法律法规,保障少数民族的合 法权益,规范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和谐。
加强民族工作机构建设
越南政府加强了民族工作机构建设,设立了专门的民族工 作部门和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协调和管理全国的民族工 作,推动民族团结和谐事业的发展。
重视民族平等与团结
承认各民族的平等地位,促进民族间 的团结与合作,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 。
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
鼓励各民族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 化,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投入,促进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
民族政策的演变特点与影响
特点

政治文化与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政治文化与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的最 终趋 势 , 足 以使 社会 发展 速度加 快或 减缓 。 但
对 于一个 国家 的政 治 民主 化来 说 , 治 文 化 这 一 政 外在 环境 因素对 其进 展发 挥着 至关重 要 的作用 。


革 新 开 放 以来 越 南 政 治
民 主化 发 展 历 程
的社会 不 满情 绪 , 9 7年太 平 省 最 终发 生 了农 民 19
经 典理 论来论 述 , 该理 论无 法解 释 : 但 中越两 国
经济 处 于不 同的 发展 阶段 , 国经 济改 革 显 然更 中 为深 入 、 经济发 展水平 更 高 , 为什 么越 南 的政治革 新反 而 比 中国进 行得 更为 深入 ?实 际上 , 经济发 “ 展决定 政 治发展 ” 这一 基 本 原 理 只是 从 社 会 最终 发展 趋势 而言 的 , 具体 进 程 如 何则 受 到 诸 多 特殊 因素的影 响 , 些 特 殊 因素 虽 不 能决 定 社 会 发 展 这
的武 力反 抗 。当年 年底 , 越共 元老 陈度 上 书中 央 , 斥 责“ 正在退 化 变质 , …那些 手握 权力 的党 员 党 … 已经变 成 与 人 民利 益 对立 的新 的 统 治 阶层 , …… 已变成一 股 阻碍包 括经 济领 域在 内的 国家各 方 面
革新 开放 以来 , 南 的 政 治 民 主化 进 程 大 致 越 分为 三个 阶段 。
政治 革新成 为令 外 部 世 界颇 为关 注 的 一个 亮 点 。
经过 2 5年 的努力 , 南 的政 治 民主化 不 断 深入 , 越
国 内 安 定 团 结 , 产 党 的 执 政 基 础 得 到 了 进 一 步 共
巩 固 。 目前 , 管 越南 的政 治 民主化 仍 在 深 入推 尽 进中, 但其 阶段 性 成 果 值得 人 们 重 视 和借 鉴 。在 探讨 越南 政治 民 主化 成 就 时 , 中越两 国理 论 界 大 多从 “ 济决定 政 治 、 济发 展 决 定政 治 发 展 ” 经 经 这

中越关系

中越关系

五、 越南革新开放的启示 五、越南革新开放的启示
启示之一:经济革新与政治革新同步
启示之二:消除党内腐败 早在1990年初,越共前总书记阮文灵就指出: “我们党的主张是全面和同步的革新,既进行 9月1日,三峡大学 经济革新又进行政治革新。首先必然搞好经济, 刘艳峰申请公开 避免引起政治上的不稳定,不给坏分子钻进来 “表叔”杨达才工 10月10日,南京邮 制造混乱条件。同时稳稳当当地逐步进行政治 资信息 电大学段国超申请公 革新。”
(一)文字、文学
文字 使用汉字时期 (13世纪前) 汉字、喃字并用时期 (13-19世纪末) 拉丁字时期 (20时期以后) 文学 汉字文学
喃文文学
拉丁化越语文学
(二)习俗 1、衣着
越南最有代表性的民族服装是妇女的长衫
2、饮食
越南人的饮食习惯与中国广东、广西的习 惯较相似,以大米为主。

△ 鱼露,这是越南人日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 调料,就像中国的酱油,制作方法独特,营 养很丰富。
中越南海问题
问题现状 问题产生的原因 中国拥有南海的依据 对于解决南海问题的几点建议
42
一、问题现状
(一)越南在南沙群岛问题上频频挑衅中国
每年都组织各种代表团到南沙
慰问守军。
开通到南沙的旅游路线 。 举行所谓“国会代表”。 与英国石油公司合作勘探石油。 狂妄地宣称“拥有南沙全部岛
三、经济
越南属发展中国家 。 1986年开始实行 革新开放 。 1996年越共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国家 工业 化、现 代化。 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定向的 市场经 济体制 ,并确定了三大经济战略重点,即以工业 化和现代化为中心,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发挥 国 有经济 主导地位,建立市场经济的配套管理体制。 2006年,越南正式加入 WTO ,并成功举办APEC 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 ,越南经济继续发展。

越南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越南革新开放新时期

越南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越南革新开放新时期

s a gc bet e r e a esi. t t i ojci s o n wl d rhp re v f e
Ke r s:El v n h Nai n lCo g e so h mmun s ry o e n m ,Reo m n e n y wo d e e t to a n r s ft e Co itPa t fVi t a f r a d Op nig—u p;Ne w P rO eid
t e tp me e so e c n r l o h o mb r f h e ta c mmi e . h a i t t e At e s me t t t me, h l v n h n t n l o g e s k p h o k n l s t e ee e t ai a n r s e t e w r i g ca s o c t
[ 文献标 识码 ]A
[ 章编 号 ]0 3 2 7 ( 0 )2 0 2 — 4 文 10— 4 92 1 0 —0 30 1
TheEl v n h Na i na ng e so heCo m u s r y o e na e e t to l Co r s ft m nitPa t fVit m Ope Ne Pe i d o heRe o m n n w ro ft f r a d Ope i g p n n -u
胀、 经济效率低下、 腐败严重等一 系列重大挑战。如何抓住机遇 , 迎接挑战 , 继续推进越南革新开放事业向前
发展 , 将是 新 一届领 导 集体 的战略 目标 。 关键 词 :越 共 “ 一 大” 革新 开放 十 新 时期
[ 中图分 类号 ] 7 /73 36 D 37 .3 . 4
东 南亚纵横 A OU D S T A TA I R N OU HE S SA

越南的革新开放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比较

越南的革新开放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比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78年,十一届三 中全会邓小平把“ 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团结一致向前 看”确立为指导思 想。
发展
措施
经济措施

越南
农业领域:对农民实行单位面积产量承包制试验 工业领域:把国营企业实行严格指令性计划的产销制度,改为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制度,把国营企业推向市场

商业领域:取消了地方政府对商品流通所设的各种检查站,基

成效
1996年6月越共召开了“八大”,会议对过去十年总的评价是成绩显著, 问题困难不少,但政策仍沿着“六大”制定的改革总路线前进。会议把 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时间从15年改为25年。 2001年越共九大重申:“我们党所提出的四个危机仍然存在,并且 更加复杂。各种危机互相交叉,互相作用,不能轻视任何危机。”。 经过调整,越南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1~2006年,越南国 越南 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6.89%、7.08%、7.34%、7.79%、8.43%、 8.17%,居东盟各国之首。外界评论其经济增长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 二。


中国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 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文件,它标志着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终 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立足于中国已经解决温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 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即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 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 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越南的革新开放令人瞩目

越南的革新开放令人瞩目

作者: 马洋
出版物刊名: 理论观察
页码: 62-63页
主题词: 革新开放;越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多种经济成分;市场经济体制;国营企业;国家管理;
社会主义道路;领导地位;1994年
摘要: 自1986年12月越共召开六大、阮文灵出任总书记以来,越南的革新开放已经历了8个年头。

8年多来,越南逐步调整内外政策,全力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坚持本新开放,克服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国内政治和社会局势的稳定。

目前,越南在政治革新和经济革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对外经济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革新路线。

1986年越共六大确定了本新路线,明确提出要把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要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全面革新。

1991年越共七大重申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把革新事业推向前进,并提出今后15-25年是。

越南是什么时候统一的

越南是什么时候统一的

越南是什么时候统一的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

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称“北越”)。

下面是5068分享的越南是什么时候统一的,一起来看看吧。

越南统一的时间历史上,越南中北部长期为中国领土,1968年正式脱离中国独立建国,之后越南历经多个封建王朝并不断向南扩张,但历朝历代均为中国的藩属国。

19世纪中叶后逐渐沦为法国殖民地。

1945年八月革命以后,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986年开始施行革新开放,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越南共产党是该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

越南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之一。

越南是在什么时个分为了南北越,又是什么时候统一的呢?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

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称“北越”)。

法国则挟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

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北越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印度支那战争。

195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下,北越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北部。

根据日内瓦会议(1954年)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统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

1955年,吴庭艳在西贡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称“南越”)。

1955年7月17日,美国撕毁了《日内瓦协议》,取代法国在越南南方的地位,设定了所谓越南共和国,吴廷琰当总统。

自此,越南南方沦为美国新殖民主义的殖民地。

美国日益深入干涉越南南方,越南南方人民的斗争日益高涨。

1973年1月27日签订《巴黎协定》,美国必须承认越南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从越南南方撤出全部军队及其同盟者军队和军事人员。

《巴黎协定》签订后至1975年4月30日,越南革命进入决定性阶段,解放南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越南改革开放的进程。1979-1986年进行了革新探索和试点,1986年正式确立。1986年7月,执政长达20年的越南强势领导人黎笋去世,12月越共召开六大,阮文灵出任总书记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内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对外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策。
越南改革的特点:与中国模式相似,同属渐进式改革。(一)在意识形态上,坚持以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为指导,反对搞多元化;(二)继续坚持共产党领导,不搞多党制,在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三)逐步推进各项改革:首先是进行农村改革,农村改革取得成效后再推进到城市,再推进到其他各个方面去。第二,越南改革也是一种以市场化为导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1、在所有制方面打破了过去的一大二公,企业权力下放,实行自主经营,合作社也是下放了,把土地分给农民实行承包经营,在所有制上提倡公有制、集体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并存。2、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3、在分配方面,过去搞大锅饭,搞平均主义,改革后实行按劳分配,允许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存在,成效良好。越南改革的成效:
(二)越南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发展潜力正在释放,市场经济框架基本搭起来了,改革已不可逆转。
(三)国际环境对越南是越来越有利,对越南吸引外资,拓展国外市场,争取外援都很有利。年增长率大概7%到8%应无问题。
四、中越改革的比较
(一)模式上大同小异:渐进式都获成功。
(二)越南大量学习借鉴中国经验和做法。“北上取经,西天化缘”,但不是生搬硬套,结合自己的国情和实际,走自己的路:1、在理论思维上,很谦虚,低姿态: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还不完全是社会主义,这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空间就很大。2、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越南把它的发展阶段定位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初级阶段”
(三)中越南改革均获成功,面临的问题也很相似: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地区),国企改革(效益),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等等。
(四)民族特色:提倡胡志明思想,高举胡志明的旗帜,胡志明思想是七大提出来,八大完善,九大基本上形成框架。越南改革很成功的一点,就是很注重民生,发展民营经济,藏富于民。
(五)面临的问题:“四大危机” 1、改革远未到位,行政成本过高;2、劳动者素质;3、土地所有制问题。
(一)与战争结缘的国家:抗法,抗美,侵柬,反华,大量消耗国力、财力、民力。联合国制裁,国际环境空前孤立。
(二)30年计划经济。南北分治后,北方独立,越南照搬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发展之路越走越窄:50年代时,越南北方人均的粮食已达360公斤,70年代减少至250公斤。
(三)南北统一后,在南方进行极左、过激的社会主义改造.美国人在南方经营了近20年,经济相当发达,市场经济基础很好,和泰国相差无几,西贡(胡志明市)的经济状况比当时的曼谷还要好,时称“东方巴黎”。南北统一后,越南采取了跟北方一致的政策,对所有企业实行国有化,对农村实行集体化,80%的土地集体化,90%的企业国有化。将相当部分城市人口赶到农村(新经济区),“把资本主义扫地出门”,极大地原因和背景。
越南革新是迫不得已的情况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越南经济社会情况很糟糕,人均的GDP约100多,不到200美元。原因:(一)长期战争,(二)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三)极左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得越南的经济社会陷入空前危机。
(三)对外开放: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大幅度调整为“实行不树敌、广交友、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政策,大量吸收外资、加强对外出口、争取外援(十一大报告数据)。
(四)人民生活大大提高。
三、越南下一步改革情况。越共十一大报告
(一)越南是世界上发展经济自然条件最好的国家之一,土地三分之一是平原,红河、湄公河三角洲是鱼米之乡,矿产资源丰富,3200公里海岸线,人力资源,人口很年轻,消费力很强。
(一)农业改革成效最显著。从缺粮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稻米出口国,仅次于泰国,年均出口大米约600万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咖啡(产量世界第一)、养殖业。
(二)企业改革总体成功,国有企业从过去两万多家减至4000多家
,主要措施:亏损企业解体、进行股份制,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民营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