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摄像机测试方法

合集下载

广电行业常用器材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

广电行业常用器材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

广电行业常用器材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作为广电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们都知道,为了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画质、音质、信号传输质量等方面的稳定性,所使用的器材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

本文旨在介绍广电行业常用器材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

一、摄像机摄像机是广播电视行业中最常用的器材之一。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 色彩测试:通过将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与标准图像进行对比,来测试摄像机的色彩准确性(即图像中各种颜色的还原度、饱和度等)。

2. 分辨率测试:通过拍摄标准分辨率的图像,并对比标准图像,来测试摄像机的分辨率是否符合要求(即图像中最小的可见元素的数量)。

3. 曝光测试:通过调节摄像机的曝光参数,来测试摄像机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曝光表现(即图像亮度是否合适)。

二、电视发射设备电视发射设备包括发射机、天线、调频发射机等。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 功率测试:通过测试设备的输出信号功率,来判断发射机、调频发射机等的功率是否符合要求。

2. 谐波测试:通过测试设备的谐波频率和功率等参数,来判断设备的频率稳定性和无线电波辐射是否符合要求。

3. 天线波束宽度测试:通过测试设备发送的信号在空间中的覆盖范围,来判断天线波束宽度是否符合要求。

三、传输线路传输线路是广播电视行业中传输信号的重要载体。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 电缆阻抗测试:通过测试传输线路的阻抗大小,来判断线路的传输质量和匹配度。

2. 端接测试:通过测试不同线路间的端接电压差值,来判断线路端接良好性和传输质量。

3. 干扰测试:通过测试线路中的电磁干扰强度和干扰频率,来判断线路的抗干扰能力。

四、码流媒体设备码流媒体设备是广电行业中中继、转码、录制等方面的核心设备。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 信号差错率测试:通过测试码流中出现的差错率,来判断码流设备的稳定性和信号质量。

2. 处理能力测试:通过测试码流设备在不同码率下的处理能力,来判断设备的传输能力和稳定性。

3. 录制测试:通过测试码流设备录制的音视频流是否丢帧、错位等问题,来判断设备的录制质量。

高清智能摄像机评测报告

高清智能摄像机评测报告

高清智能摄像机评测报告摘要:本报告对高清智能摄像机进行了全面的评测分析。

通过对其图像质量、功能特性、操作便捷性以及智能监控等方面进行测试和比较,得出了结论和建议。

本报告的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高清智能摄像机。

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安全的日益重视,高清智能摄像机在家庭和商业场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篇报告将对市面上几款热门的高清智能摄像机进行评测,为消费者给出客观的理性选择建议。

2. 测评方法在本次测评中,我们从图像质量、功能特点、操作便捷性以及智能监控四个方面对高清智能摄像机进行了测试和比较。

2.1 图像质量图像质量是摄像机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

通过对比不同摄像机的分辨率、色彩还原度、清晰度和细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估,来评判图像质量的优劣。

2.2 功能特点高清智能摄像机的功能特点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我们对不同摄像机的特色功能,如夜视模式、人脸识别、移动追踪等进行了测试和比较,以评估其实际使用价值。

2.3 操作便捷性操作便捷性对于用户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对不同摄像机的APP或操作界面进行了评估,以考察其易用性、操作流畅度和功能设置的灵活性。

2.4 智能监控智能监控是高清智能摄像机的一大亮点。

我们对不同摄像机的云存储功能、警报通知、远程查看等方面进行了评估,以看其是否能满足用户对安全性和便利性的需求。

3. 测评结果根据我们的测试和比较,以下是我们对几款高清智能摄像机的评估结果:3.1 品牌A品牌A摄像机在图像质量方面表现优异,色彩还原度高,清晰度出色。

其特色功能方面,人脸识别和移动追踪功能表现突出,操作界面简洁易用。

然而,其云存储服务相对较贵。

3.2 品牌B品牌B摄像机的图像质量也非常出色,细节表现优秀。

其特色功能中,夜视模式和远程查看功能相对突出。

操作界面操作简便,但缺乏一些高级设置选项。

3.3 品牌C品牌C摄像机在图像质量方面稍显逊色,但功能特点上表现突出。

高清摄像机测试方法

高清摄像机测试方法
——如果有光滤波器,应置于“开”位置。
——网络型高清摄像机,除上述摄像机设定条件外,还需设定分辨率、最大曝光时间、视频编码格式、最大码流限制、码流类型,在各个测试环节中需详细规定,并与测量结果一同报告。参数设定如下:
项目
设定值
备注
分辨率
(厂家设定值)
最大曝光时间
1/25s
如没有此曝光时间,按厂家设定值测量
本标准不规定各种参数的限额值。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996.1透射式电视综合测试图
GB 6996.2透射式电视线性测试图型 A 型
GB 6996.3透射式电视线性测试图型 B 型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与 年 月 日 首次发布。
通用型应用高清电视摄像机 测量方法
1
本标准适用于通用型应用高清电视摄像机的测量。
本标准规定了通用型应用高清电视摄像机的术语、定义、测试图、试验条件及测定方法,以便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所设计的测量方法是为了通过该装置的镜头输入端和任何电输出端子(例如:RJ-45、SDI),能够对摄像机的性能进行评价。
对三个色块的 E进行算数平均,得到平均色彩还原误差。
图七
6.8几何失真
6.8.1特性说明:
摄像机输出一帧图像中,重现图像与被摄景像相应位置之间的偏差,用百分数表示。
6.8.2测量方法:
a)设备安排及测试图如图八所示;

弱电安防--高清网络摄像机测试大纲

弱电安防--高清网络摄像机测试大纲

高清网络摄像机测试大纲1功能测试1.1外观检查摄像机机身或者机芯上应有相应的标志,标志能够反映产品名称和型号,以及制造企业、生产日、输入电源要求和功耗等内容;测试方法:采用目测法检测,产品上应有上述标志,且表面应色泽均匀、不应有气泡、龟裂、脱落和磨损现象,不应该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和污渍;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文字标识应清晰、完整。

1.2输入电源要求枪机供电电压:AC24V(±10%)或DC12V(±10%)供电,球机供电电压:AC24V(±10%),摄像机可选配PoE供电。

测试方法:用可调电压电源给待测设备供电,调节电源到最大允许误差值,设备连续工作10min,查看设备是否一直工作正常。

1.3镜头接口类型支持C/CS接口,镜头可选配。

测试方法:使用与摄像机sensor尺寸相同、分辨率匹配、接口匹配的镜头,连通上电后,测试摄相机成像在全焦段内是否可以聚焦且清晰。

1.4外部接口网络摄像机一般应具备如下接口:测试方法:采用目测法。

1.5音频输出音频清晰,音量可控,没有明显的噪音。

测试方法:通过客户端或浏览器连接至摄像机,打开音频对讲或播放功能进行对讲,通过摄像机输出音频至音箱或麦克,应能清晰收听相应语音。

1.6图像输出在视频信号处于监看或录像状态时,静态图像视觉效果良好,清晰,色彩真实,层次丰富;移动图像边缘无明显的锯齿、拉毛现象。

测试方法:用待测摄像机拍摄20m左右间距、时速约50公里的汽车,观察画面的整体信息,观察静态画面和移动画面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1.7音视频采集和编码摄像机根据需要可支持H.264、MPEG-4和M-JPEG等视频编码标准和G.711、G.721或G.729等音频编码标准。

测试方法:通过本地录像或者平台录像获取音视频流或录像,通过VLC等工具验证音视频编码类型。

1.8滤光片切换手动或者根据外界光线变化自动切换滤光片以适应白天模式和夜间模式;测试方法:在设置界面内手动切换摄像机黑白模式,或者通过遮挡镜头(含光传感器),观察摄像机画面是否有彩/色黑白转换,且配合听IRCUT是否有因切换而发出响声。

摄像头测试方法

摄像头测试方法

摄像头测试方法
1.测试目的:
检验摄像头录像效果,以保证来料合格,确保生产所用物料正常。

2.测试方法:
①距离:摄像头距离测试卡:80cm—100cm
②将待测试的摄像头装上机器,开机,连接电脑,电脑上弹出PC Camera;
③打开测试软件AMCap.exe,设置图像大小640 x 480;
设置方法:点击Options—Video Capture Pin…--输出大小,选择640 x 480,点击确定;
④合格的效果:画面线条清晰,能看清楚300线,上下左右四个角的图形中间有轻微
水波纹闪动
⑤说明:测试时眼镜的软件必须为新版软件。

即V2.1或者更高级版本。

3.清晰效果图:
模糊效果图:
附表1(测试标准):。

会议摄像机试验检验方法

会议摄像机试验检验方法

会议摄像机试验检验方法会议摄像机是现代会议和商务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它可以记录和传输会议过程,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和声音。

为了确保会议摄像机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试验检验。

以下是会议摄像机试验检验方法的描述:1. 外观检验:首先,对会议摄像机的外观进行检查。

检查外壳是否完整无损、颜色是否均匀、表面是否光滑等。

此外,还需要检查设备的开关、接口、按钮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2. 功能测试:接下来,进行会议摄像机的功能测试。

检查摄像机的变焦、对焦、自动曝光等功能是否正常。

同时,测试设备的白平衡、清晰度、色彩还原等性能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

3. 录像质量评估:对设备进行录像质量评估。

使用场景多样的测试画面进行录制,包括人物、背景、运动等。

评估录像的清晰度、画面稳定性、色彩还原度、白平衡等参数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4. 音频质量评估:对会议摄像机的音频质量进行评估。

测试设备的麦克风灵敏度、噪音抑制能力、音频还原度等。

同时,测试设备在不同距离和环境下的音频采集效果是否稳定可靠。

5. 环境适应性测试:测试会议摄像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

包括室内光线明暗、室外阳光直射、强烈背光等场景。

评估设备在各种环境下的画面亮度、对比度、反差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6. 镜头检测:最后,对会议摄像机的镜头进行检测。

测试镜头的光圈、焦距、光学畸变等参数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同时,检查镜头表面是否清洁无污迹,确保不会影响图像的质量。

通过以上的试验检验方法,可以对会议摄像机的外观、功能、画质、音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估,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这样可以提高会议录制的效果,为会议和商务活动提供更好的可视化体验。

高清摄像机试验报告

高清摄像机试验报告

高清摄像机试验报告1. 试验概述本试验旨在测试高清摄像机的性能和功能。

我们测试了摄像机的图像质量、对焦能力、拍摄稳定性和视频录制功能。

2.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三个不同场景进行测试,并使用高清摄像机进行录制。

分别是室内、室外和低光条件下的场景。

每个场景进行了五分钟的录制,以便对比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3. 结果分析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图像质量:在各个场景下,高清摄像机的图像质量表现良好,能够捕捉到细节丰富的图像。

图像质量:在各个场景下,高清摄像机的图像质量表现良好,能够捕捉到细节丰富的图像。

- 对焦能力:高清摄像机具备快速、准确的对焦能力,在场景变化时能够迅速自动对焦。

对焦能力:高清摄像机具备快速、准确的对焦能力,在场景变化时能够迅速自动对焦。

- 拍摄稳定性:在室内和室外场景下,高清摄像机的拍摄稳定性良好,可以稳定地拍摄清晰的图像。

在低光条件下,摄像机性能略有下降,画面会有轻微抖动。

拍摄稳定性:在室内和室外场景下,高清摄像机的拍摄稳定性良好,可以稳定地拍摄清晰的图像。

在低光条件下,摄像机性能略有下降,画面会有轻微抖动。

- 视频录制功能:高清摄像机的视频录制功能操作简单,录制的视频质量高,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视频录制功能:高清摄像机的视频录制功能操作简单,录制的视频质量高,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4. 结论根据我们的试验结果,高清摄像机在各个方面表现出色。

它的图像质量高、对焦能力强、拍摄稳定性良好,并且具备方便易用的视频录制功能。

因此,我们推荐高清摄像机作为一个可靠的选择。

5. 建议根据我们的试验经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进一步改善高清摄像机的性能:- 进一步提升在低光条件下的表现,减少画面抖动;- 增加更多的拍摄模式和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提供更详细的用户手册,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高清摄像机。

以上是我们的试验报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摄像机测试标准(高清)

摄像机测试标准(高清)

东舜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索尼高清演播室摄像机测试标准测试地点———————测试时间———————测试人员———————索尼(中国)宽带信息系统本部2004年8月2日制定标准说明此标准制定作为索尼高清演播室摄像机系统电性能指标测量与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的依据,也可以作为其他摄像机系统电性能指标测量与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的参考。

此标准内容参考国家广电总局测试中心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 7401-87)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广播用CCD摄像系统电性能指标测量方法(GY/T 109.2-92)。

测试环境专业测试卡a.灰度卡:从黑到白分11级,γ=2.2,反射率为89.9%。

b.分解力卡:最高水平和垂直分解力标记为800电视线。

c.多波群卡:0.5~10MHz分组标记。

d.环形波带卡:边缘处分解力为450线(垂直)和600线(水平)。

e.彩条卡:GB3175。

f.肤色卡:GB3175。

测试用光学器材和仪表a.照度计:符合CIE标准,精度为±2%。

b.色温计:符合CIE标准,在3200K时,读数误差不超过±20K。

c.3100±100K标准灯箱。

专业测试仪器a.彩色精密监视器:中心分解力600电视线,带有R,G,B通道选择功能。

b.黑白精密监视器:水平中心分解力≥800电视线,水平边缘分解力≥500电视线,信躁比>46dB。

c.波形监视器:有选行功能,矢量相位精度≤2’。

d.视频杂波仪:带宽6MHz,100kHz高通滤波器,5MHz低通滤波器和fsc陷波器。

e.矢量示波器:矢量相位精度≤1’,增量精度≤0.5’。

f.测试信号发生器:带格子信号输出。

测量条件拍摄各种测试卡时,应取其标准画面尺寸,即令其定位三角对准监视器画面的边界。

摄像机光轴应与测试卡垂直,误差不超过±5。

标准照明条件反射式测试卡:卡面照度2000±20lx色温3100±100K透射式测试卡:卡面亮度不作规定色温3100±100K摄像机标准工作状态列表电性能指标测量灵敏度定义:在照度为2000lx,色温3200K的照明条件下,摄像机增益为0dB 时拍摄反射率为89.9%的高清16:9灰度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20090.2-2006信息技术 先进音视频编码 第2部分 视频
SJT11324-2006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
GB/T 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3
3.1照度计
测量范围:1×10-2~1×1061x;
检测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信号幅度
mv
800±80
上升时间
ps
≤270
下降时简
ps
≤270
上升和下降时间的偏差
ps
≤100
上冲

<10
下冲

<10
直流电平偏移
mv
±500
抖动
10Hz高通滤波
UI
<1
100kHz高通滤波
UI
<0.2
图九
6.10帧率
6.10.1特性说明:
网络接口型摄像机输出图像序列中每秒所包含的图像帧数。
b)摄像机摄取TE97、TE117分辨力测试卡的测试图;
c)为了在不改变被观察的光的相关色温情况下模拟物体照度的下降,可在摄像机镜头前加中性密度滤光片;
d)增加滤光片的密度(D),直到输出图像的分辨力应不低于5.3摄像条件下分辨力的70%;
e)读出滤光片密度(D)的值,则最低可用照度值由以下公式计算:
——透射式测试图峰白亮度应为:635cd/m²±5%。
——物体照度的不均匀性应小于5%。
——光源相关色温应为:3100K0±100K0。
——摄像机拍摄测试图时,要使箭头限定的边框与电视监视器上在欠扫描方式下所显示的图像边缘或显示器上所显示图像的边缘刚好一致。
——测试用镜头组件光学分辨能力要大于摄像机的分辨能力。其镜头的焦距不小于等效焦距(使用1/3inch像面的摄像机时的焦距不小于6mm)。
精度:±2%。
3.2示波器
频带宽度:不低于3-5GHz或传输速率包含1.485Gb/s的专用示波器;
亮度通道:50KHz-30MHz;
色差通道:50KHz-15MHz。
3.3高清视频测量仪
频率响应:1MHz-30MHz±4dB;
视频噪声测量范围:-20~-70dB;
频率范围:不少于1GHz;
测量精度:±1dB。
GB 6996.12透射式电视灰度测试图型 A 型
GB/T11463-1989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 12338-90黑白通用型应用电视摄像机测量方法
GB11995 应用电视术语
GB/T15865-1995摄像机(PAL/SECAM/NTSC)测量方法
3.4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
产生可调条格、点格等信号。
3.5测试卡
各种标准测试卡。
3.6彩色数字监视器
图像分辨率:不小于1920 x 1200;
图像分辨力:不小于1000TVL;
灰度鉴别等级:不小于1024级;
亮度鉴别等级:不小于10级;
图像重显率:100%;
输入接口:DVI-D、HDMI、HD-SDI、SDI、SDI(4:2:2 10比特和4:4:4 10 或12比特)、复合、Y/C、RGB/YPBPR等。
——如果有光滤波器,应置于“开”位置。
——网络型高清摄像机,除上述摄像机设定条件外,还需设定分辨率、最大曝光时间、视频编码格式、最大码流限制、码流类型,在各个测试环节中需详细规定,并与测量结果一同报告。参数设定如下:
项目
设定值
备注
分辨率
(厂家设定值)
最大曝光时间
1/25s
如没有此曝光时间,按厂家设定值测量
通用型应用高清电视摄像机,按输出高清电视视频图像接口可分为网络型和非网络型两种。
5
5.1环境条件
所有测量应在厂家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测量中的环境条件,至少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测量结果一同报告。
应允许有适当的升温时间。
5.2测量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应根据要测量的特性,摄像机拍摄不同的测试图,并通过测量摄像机的输出信号来完成测量。
d)为了在不改变被观察的光的相关色温情况下模拟物体照度的下降,可在摄像机镜头前加中性密度滤光片;
e)增加滤光片的密度(D),直到视频输出电平E’,减小到额定输出电平的一半为止,该额定输出电平对应于灰阶测试图中心白色区域电平;
f)读出滤光片密度(D)的值,则最低照度值由以下公式计算:
g)最低照度值=照度/滤光片衰减=2000/(10D)(lx)。
视频编码格式
(厂家设定值)
码流类别
(厂家设定值)
主码流/子码流
位率类型
定码率
码流限制
(厂家设定值)
AGC
(厂家设定值)
——网络型高清摄像机,在图形工作站中对摄像机输出图像进行软件判断时,图像格式应设置为bmp或jpg格式。
6
6.1分辨力
6.1.1特性说明
摄像机输出一帧等宽黑白相间的线条之图像,分辨其黑白线条最小宽度的能力。
b)摄像机摄取TE178标准白测试卡的测试图;
c)非网络接口摄像机通过专用示波器,直接读取其分辨率大小;
d)网络接口摄像机通过软件进行抓图,再对所抓取图片,使用软件判读其分辨率大小。
图二
6.3亮度鉴别等级
6.3.1特性说明:
摄像机输出一帧图像中从最黑到最白之间所能区别的亮度级数。
6.3.2测量方法:
——测试用显示装置分辨能力要大于摄像机的分辨能力,亮度等级不小于10级,图像重显率达到100%。
5.4摄像机设定条件
除非另有说明,摄像机设定条件如下:
——白平衡应手动或自动置于3100K0±100K0。
——聚焦控制应为自动或手动方式,而且应为最佳聚焦。
——光圈控制应为自动或手动方式。
——如果有增益控制,应置于“0dB”增益。
帧率=N/120(帧/s 或 fps)。
6.11延时
6.11.1特性说明:
网络接口型摄像机输出一帧图像与实际图像之间的时间差。
6.11.2测量方法:
a)在图形工作站上安装精确度≤1ms 的秒表发生器软件;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与 年 月 日 首次发布。
通用型应用高清电视摄像机 测量方法
1
本标准适用于通用型应用高清电视摄像机的测量。
本标准规定了通用型应用高清电视摄像机的术语、定义、测试图、试验条件及测定方法,以便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所设计的测量方法是为了通过该装置的镜头输入端和任何电输出端子(例如:RJ-45、SDI),能够对摄像机的性能进行评价。
6.1.2测量方法
a)设备安排及测试图如图一所示;
b)摄像机摄取TE97、TE117清晰度测试卡的测试图,用目视法观察监示器或显示器上图像中心楔上能分辨的最大线数。
图一
6.2分辨率
6.2.1特性说明
摄像机输出一帧图像的有效像素数,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像素数的乘积表示。
6.2.2测量方法:
a)设备安排及测试图如图二所示;
f)最低可用照度值=照度/滤光片衰减=2000/(10D)(lx)。
图四
6.5最低照度
6.5.1特性说明:
非网络接口摄像机输出电平为额定值的一半时,物体的最小照度。
6.5.2测量方法:
a)设备安排及测试图如图五所示;
b)摄像机摄取TE153、TE165(11级)灰度测试卡的测试图;
c)如果由于自动亮度控制不能得到额定输出电平,则可改变屏幕大小或变焦距条件或自加上白的或黑的物体以得出额定输出电平;
明度差 L*=L1*-L2*
色度差 a*=a1*-a2*
b*=b1*-b2*
总色彩还原误差 E*a*b*=[( L*)2+( a*)2+( b*)2]1/2
式中,L1*、a1*、b1*为测试图卡的明度和色度;L2*、a2*、b2*为所拍图像的明度和色度。
百分比色彩还原误差 E= E*a*b*/标准色块的Lab均方根
对每一测试图应连同其照明条件(照明强度、光源的相关色温等……)一起加以规定。
可允许用透射式测试图代替反射式图,但在有疑问的情况下应使用反射式测试图。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测量应在自动方式下进行。
5.3摄像条件
除非另有说明,摄像条件如下:
——反射式测试图的物体照度应为:2 000 lx±5%。
注:用照度计在测试图中心测量,接收器指向摄像机方向。
图五
6.6信噪比
6.6.1特性说明:
摄像机输出一帧图像中的噪声特性。
6.6.2测量方法:
a)设备安排及测试图如图六所示;
b)摄像机摄取TE178标准白测试卡的测试图;
c)非网络型摄像机通过专用示波器和高清视频测量仪,直接读取其信噪比大小(dB);
d)网络型摄像机通过图形工作站和视频测量仪,直接读取其信噪比大小(dB)。
6.10.2测量方法:
a)测试标板采用TE178标准白测试卡的测试图,并在测试卡前放置钟摆;
b)采用厂方提供录像软件进行录像,录像时间≥120s ;用标准或厂方提供的播放器进行录像单帧回放,回放时间120s ;前后两帧图片的摆钟位置需有差异,如摆钟位置一样,按一帧计算;
c)读出120s内的单帧图片数N,然后用以下计算公式:
a)设备安排及测试图如图三所示;
b)摄像机摄取TE153、TE165(11级)灰度测试卡的测试图,用目视法观察监示器或显示器上图像可分辨的最大亮度鉴别等级。
图三
6.4最低可用照度
6.4.1特性说明:
摄像机输出一帧图像分辨力,为符合5.3摄像条件分辨力的70%时物体的最小照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