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pptChapter3 李嘉图模型共72页
国际经济学:第3章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绝对优势的基本观点
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 ,各国应该 将其资源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绝对 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 的产品;
国际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
7
绝对优势模型的基本假设
假设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 假设2: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 假设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
36
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
– 每单位劳动力需求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出所需要的 劳动力数量.
• 每单位葡萄酒对劳动力需求用aLW表示 (如果 aLW = 2, 那么一加仑的葡萄酒就需要两个小时劳动).
• 每单位奶酪对劳动力需求用 aLC表示 (如果 aLW = 1, 那 么一磅的奶酪就需要一个小时劳动).
• 经济的全部资源定义为 L, 全部劳动力供应
18
单一要素经济
• 假定我们处在一个经济体系(我们称之为 本国). 在这个经济体系中:
– 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 只有两种产品能生产(葡萄酒和奶酪). – 每个国家的劳动力供给是固定的. – 每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 – 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
19
单一要素经济
• 国内经济的技术可以用每个产业的劳动生产 率来概括, 以单位劳动力需求量来表达:
• 第五, aLC/aLW< PC/PW< a*LC/a*LW, 奶酪的相对供 给是 (L/aLC)/(L*/a*LW).
32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 贸易所得
– 如果国家根据其比较优势来进行专业化生产, 那么她们都会从这种专业化生产和贸易中获 益。
– 我们将会用两种方式表现贸易的互利性。 – 首先,我们可以将贸易看作一种间接的生产
• 李嘉图模型依据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不同
国际经济学课件中文版(克鲁格曼教材)
• 每单位劳动力需求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
力数量.
– 每单位葡萄酒对劳动力需求用aLW表示 (例如如果 aLW = 2, 那么一加仑的葡萄酒就需要两个小时劳动). – 每单位奶酪对劳动力需求用 aLC表示 ((例如如果 aLW = 1, 那么一磅的奶酪就需要一个小时劳动).
国际资本市场
• 国际资本市场的风险:
– 货币贬值 – 违约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7
国际经济学: 贸易与货币
国际贸易主要分析国际经济中的真实的交易.
• 这些交易涉及商品的流动或者是有关经济资源的真
正的承诺.
– 例如: 美国与欧洲关于农产品的补贴的争议
Slide 1-4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国际经济学是关于什么的学科?
保护主义?
• 很多政府试图避免某些产业进入到国际竞争之中. • 这引起了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成本和收益的讨论.
– 发达国家的政策是参与到工业化的进程中. – 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鼓励工业化 -进口替代对出口替代的工业化.
机会成本
• 玫瑰对电脑的机会成本就是用来生产一定数量玫瑰
的资源所能生产的电脑的数量.
比较优势
• 一个国家如果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对于其他产品生产
的机会成本低就可以说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产品上 具有 比较优势.
15
比较优势的概念
假定美国生产100万玫瑰的资源可以生产100000台
电脑。
假定南美生产100万玫瑰的资源可以生产30000台
单一要素的经济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Chapter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PPT教案
第20页/共77页
当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时,边际成本通 常会低于平均成本。
假定厂商的成本C 为以下形式:
C=F+cxQ
(6-3)
这是一个线性成本函数。线性成本函数中的固定成本是引 起规模经济的原因,因为随着产量的提高,每单位产出分 摊的固定成本会减少。
厂商的平均成本为以下形式:
第29页/共77页
• 厂商数量和平均成本
– 平均成本如何依赖于行业内的厂商数量?
– 在各厂商等同的条件下, P = P , 等式 (6-5) 表明Q = S/n ,等式 (6-4) 表明平均成本反过来又是由于厂商 的产出水平决定的
– 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平均成本是由市场规模和行 业内厂商数量决定的:
第14页/共77页
不完全竞争的特点:
厂商明白它们会影响其所产商品的价格
厂商清楚只有降低价格它才能销售更多的产品。
每个厂商都把自身视为价格的决定者,可以自 行制定其产品价格,而不是一个价格的接收者。
在消费者眼中,各个厂商的产品互有区别,产 品的异质性(heterogeneous)
最简单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就是纯垄断,在 纯垄断市场中没有任何竞争。
垂直贸易,被贸易产品属于不同产业部门,比如 汽车交换铁矿石;要素禀赋差异越大,产业间贸 易越大
H-O理论解释的方向
第3页/共77页
前言
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基于两个基本原因:
国家间进行贸易是因为国与国之间资源和技术 存在差异
国家间进行贸易为的是达到规模经济或是增加 生产的回报。
在以下两个国际模型中规模经济和不完全 竞争发挥着重要作用:
属于寡头垄断的特例,一个相对容易分析。 围绕相互依存性的问题,有两个关键性的假设: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
货币危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货币危机是由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投机攻击或政 府政策失误导致的汇率剧烈波动。货币危机通常表现为本币大
幅贬值和外汇储备流失。
04
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政策
关税政策
通过征收关税来限制或鼓励进口,保护国内产业 或增加财政收入。
非关税壁垒
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
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对国际资本流 动具有重要影响。例如,一国实施紧 缩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国内利率上升 ,从而吸引外国资本流入。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脆弱性理论
该理论认为,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 因。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可能导致金融体
系的崩溃。
债务危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债务国的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发债务 危机。债务危机通常表现为债务国无法按期偿还债务本息,进
02
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具 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 获取其他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发展,即使一国在所有产 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仍可通 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从贸易 中获益。
新古典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各国应出口密 集使用其相对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 产品。
贸易自由化政策
通过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 化,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政策
汇率政策
通过调整汇率水平或干预外汇市场,影响国际收支平 衡和国内经济稳定。
国际储备政策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ppt课件
7-6
Introduction (cont.)
• Mutually beneficial trade can arise as a result of economies of scale.
• International trade permits each country to produce a limited range of goods without sacrificing variety in consumption.
7-7
Economies of Scale and Market Structure
• Economies of scale could mean either that larger firms or a larger industry would be more efficient.
• 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occur when cost per unit of output depends on the size of the industry.
7-4
Introduction (cont.)
• For example, suppose an industry produces widgets using only one input, labor.
• Consider how the amount of labor required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widgets produced.
7-3
Introduction (cont.)
• But there may be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or economies of scale:
国际经济学之李嘉图模型
v 李嘉图用“比较成本”的概念来分析国 际贸易的基础
v 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 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 的相对差别
2.3.2 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 一、基本假设和生产贸易模式 ❖ 1.假设与绝对优势模型基本一样 ❖ 2. 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
❖ 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 本差别决定的
美国:40X,50Y • 价格:1X=1.25Y或1Y=0.8X •工资:50个人生产40X,可以换50Y,生产X的工人工 资为1.25Y;或生产Y的工人的工资为0.8X。
❖ 国际市场价格:贸20易0X所,1得00Y
1X=0.5Y 中国:100X,50Y 美国:100X,50Y ❖ 贸易条件:如果1X=0.8Y呢?
一、一般均衡分析
❖ (一)供给方面: 生产可能性曲线 (PPC)
Y数量
0
A B C D
X数量
•
机会成本不变的PPC
Y
X
•
机会成本递增的PPC
Y
X
•
机会成本递减的PPC
Y
X
(二)需求方面:社会无差异曲线 (CIC)
无差异曲线 (复习) 社会无差异曲线
Y
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
CIC3
CIC2
CIC1 X
C1
CIC1
CIC0
125
P1=0.5
请思考 为什么说绝对优势只是比较优势的特例? 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和贸易的所得来源?
图2.2 “交换所得”和“分工所得” Y
P0=0.5
(二)开放经济中的产品市场
X价格 (P)
P* =3
开放经济中的中国市场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克鲁格曼-第八版-PPT课件
爱尔兰:文化的亲和性、跨国公司
荷兰和比利时:地理位置和运输成 本
.
8
图 2-3: 经济体的规模及其 与美国的贸易量
Source: U.S. Deparment of Commerce, European Commission
.
9
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
距离对贸易的影响为负 运输成本增加 非具体的因素:拜访客户、文化习俗等
成本比外国低 — 换言之,在不存在贸易的情况下,本国奶酪
第二章 世界贸易概览
.
1
本章简介
谁和谁贸易
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 引力模型的应用:寻找反例 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
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
世界变小了吗?
人们交换什么产品?
服务外包
.
2
图 2-1: 2006年美国与主要贸易 伙伴的贸易额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corporations spread across different nations import and export many goods between their divisions.
✓ 疆界(Borders): crossing borders involves
formalities that take time and perhaps monetary costs like tariffs.
4. Today, most trade is in manufactured goods, while historically agricultural and mineral products made up most of trade.
最新[考研专业课]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人大版第八版课件-标准贸易模型教学讲义ppt课件
进口关税和收入在国家内部的分配
如果本国对进口食物征收关税,本国的生 产者和消费者面对的粮食对棉布的相对价格上 升。
同样的,本国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面对的棉 布对粮食的相对价格下降。
本国生产者面对的棉布的相对价格要比国 外的低, 那么他们就更愿意转向粮食生产:棉 布的相对供给减少。
图5-7a 经济增长和相对供给
图5-7b 经济增长和相对供给
经济增长的影响
出口偏向性增长是指,使得一国的生产可 能性边界偏向与出口产品的经济增长。
外国食品业的偏向性增长就是出口偏向性 增长。
进口偏向性增长是指,使得一国生产可能 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进口产品的经济增长。
外国棉布业的偏向性增长就是进口偏向性 增长。
导向的组织? 一个公司怎样改进它的营销执行技能? 有哪些工具能帮助公司评价、控制和改进它们的营销
活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胡左浩 博士
一,公司组织
公司经常需要重组它们的业务和营销, 以便适应业务市场上的重大变化 :
市场全球化 政策管制的解除 电脑技术和电讯的进步 市场逐渐细分 ……
其他国家的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
但是忽略了发生在多个国家,存在多种产 品情况下的关税和进口补贴:
如果一个国家对其出口产品进行补贴来和 美国的出口产品进行竞争,这项补贴显然会恶 化美国的贸易条件。
如果一个国家对某种美国也进口的产品征 收关税,使得这种产品的价格降低,美国也会 从中受益。
其他国家的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
外国实施出口补贴: 对美国进口的出口产品进行补贴,会改善 美国的贸易条件; 对美国也出口的出口产品进行补贴,会恶 化美国的贸易条件。 外国实施的进口关税: 对美国出口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会恶化 美国的贸易条件; 对美国也进口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会改 善美国的贸易条件。
第3章 李嘉图模型、相互需求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教程》PPT课件
3.3 相互需求方程式
国际交换比例与两国获利
X︰Y
A国获利
1︰1.5
0
1︰1.6
0.1单位Y
1︰1.7
0.2单位Y
1︰1.8
0.3单位Y
1︰1.9
0.4单位Y
1︰2.0
0.5单位Y
1︰1.5为A国的国内交换比例(X︰Y) 1︰2.0为B国的国内交换比例(X︰Y)
B国获利 0.5单位Y 0.4单位Y 0.3单位Y 0.2单位Y 0.1单位Y
aX=1/3 aY=1/6
9 0
1 1 3 0 +2 -1
B国 12 2
bX=1/12 bY=1/2
0 14
1 1 0 7 -1 +6
世界
2 2 3 7 1 5
3.1 李嘉图模型 (二)比较优势
aX / aY bX / bY
aX / aY bX / bY
X的劳动投入量 Y的劳动投入量
X的劳动生产率 Y的劳动生产率
提供曲线的形状: 用A国国内对X的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和收入效应 (income effect)来解释。
Y
E2点以前,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 应,随着PX/PY的上升,X出口增 加; E2点以后,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 应,随着PX/PY的上升,X出口减 少。
提供曲线的弹性(进口需求弹 性):富有弹性、单元弹性、缺 乏弹性
2. B国提供曲线的推导与形状
出口Y
Y
E2′ E1′
Y
P0′
P1′
P2′
E2′ E1′
D2′ D1′
O0
E0′
C2′
C1′
P2′
P0′ P1′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圣才出品】
第3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一、概念题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答:绝对优势论是指由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提出的贸易理论,即各国以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增进共同利益的国际贸易理论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就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2.贫民劳动论(pauper labor argument)答:贫民劳动论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
因此,贫民劳动论认为,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国内产业没有必要与低效率低工资的外国产业展开贸易。
但是,克鲁格曼却认为,贫民劳动论是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的误解,因为本国决定进行贸易还是自己生产,关键是用本国自己的劳动力来衡量,与外国的低工资率并没有多大关系。
3.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答: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
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4.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答:生产可能性边界又称“生产可能性曲线”或“产品转换曲线”,是指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或单个厂商把全部资源充分地和有效率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的各种组合的曲线。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于说明减少一种商品的产出量可以增加另一种商品的产出量的可能性。
在曲线之外的任何点都是不可能得到的,资源不可能实现这种配置,曲线内的点都可以得到,资源容易实现这种配置,只有曲线上的点代表资源充分利用下的最优效率。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pptChapter3-李嘉图模型
一加仑的葡萄酒就需要两个小时劳动).
每单位奶酪对劳动力需求用 aLC表示 (例如如果 aLW = 1, 那么
一磅的奶酪就需要一个小时劳动).
经济的全部资源定义为 L, 全部劳动力供应 (例如如果 L = 120, 那么这个经济拥有120小时劳动,或者120个工
绝对成本有两种衡量方式:
(1)劳动生产率(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
Qj L
(2)生产成本(生产1单位产品需要的要素投入
量):
a Lj
L Qj
英国: 毛呢的生产成本为100小时/匹,酒的生产成本为120小时/吨 法国: 毛呢的生产成本为110小时/匹,酒的生产成本为100小时/吨
进行国际分工之后,世界总的产出增加了
人).
生产可能性
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显示了生产某种产品(如 奶 酪),一定数量的资源能生产另一种产品(如 葡萄酒)的最 大数量 ,反之亦然. 或者表明这种经济状况下所能生产 的产品的混和数量.
下面的式子显示了本国的经济的 PPF :
(3-1)
aLCQC + aLWQW ≤ L
边界
换言之,在贸易不存在时,国内奶酪的相对价格比国外奶酪 的相对价格低。
国内在奶酪上具有比较优势
图 3-2: 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外国葡萄 酒产量, Q*W(加仑)
L*/a*LW F*
+1 P*
L*/a*LC
外国奶酪产量, Q*C (磅)
如果没有国际贸易,各国奶酪对葡萄酒的相对价格 由各自的相对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决定。
一个小时所生产的产值。
同理,由于1/ aLW 是一个劳动小时所生产的葡萄酒产量,则PW / aLW 为葡萄酒行业一个小时生产的产值
国际经济学 保罗克鲁格曼 中文版教师PPT 第3章
特定要素模型
表3-3: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粮食的生产函数 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 QF (increasing 1'
F
)
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PP)
QF =QF(K, LF)
Q2
2' 3'
粮食部门的劳动 投入, 投入 LF (increasing )
L2F 1 2 3 AA L2M
Q2 M
斜率 = - (PM /PF)1
Q1 F 1 Q2 F 2 斜率 = - (PM /PF) 2 PP
Q1 M
Copyright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Q2 M
制造品产量, 制造品产量 QM
Slide 3-22
特定要素模型
图 3-9: 相对价格的确定
制造品的相对价格, 制造品的相对价格 PM /PF RS
(3-2)
Copyright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3-6
特定要素模型
充分就业要求各部门投入的劳动之和等于制造品和
粮食生产的总的劳动力需求量: LM + LF = L (3-3)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等式来推出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
界。
Copyright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第三章 特定要素和收入分配
本章结构
简介 特定要素模型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国际贸易 收入分配和贸易所得 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初步介绍 小结 附录:对特定要素的进一步分析
Copyright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3-2
最新[考研专业课]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人大版第八版课件-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教学讲义ppt
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预习
❖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又称绝对成本说(绝对利益说)。该理 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 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 成其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 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
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的产 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 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 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 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
理论模型
表3-4 国际分工前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
理论模型
表3-5 国际分工之后各国的劳动投入和产出
表3-6 国际贸易后各国的消费量
单一要素的李嘉图模型
以上的简单案例解释了李嘉图模型的内涵。 通过构建一个较复杂的单一要素的李嘉图模 型来解释该理论,并使用一下简单的假设:
单一要素的李嘉图模型
1.劳动是生产惟一重要的生产要素。 2.各国呈现出的劳动生产率各不相同,这 通常是由于各国科技水平的不同造成的,但是 每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成不变的。 3.每个国家的劳动供给是一成不变的。 4.假定只生产两种产品:葡萄酒和奶酪。 5.国际竞争使得工人可以获得一个竞争性 的工资,这个工资是由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 格决定的,此外工人们还可以进入工资最高的 工业领域。 6.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国内和国外。
进行国际分工之后,整个世界布的产出量 仍是200,没有变化,但是小麦的产量增加到 280,比分工前增加了80个单位。这说明,国 际分工使两国的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假 定美国用100单位布与英国140单位小麦进行交 换,交换的结果如表3-6所示。与没有国际分 工和国际贸易相比,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之后,英国和美国的消费量各增加了20单位小 麦。这说明贸易双方开展国际贸易后,两国都 从中得到了利益。
国际经济学第3章李嘉图模型.ppt
Total units of wine production
二、单一要素经济
3、相对价格与供给 令 PC 为奶酪的价格
PW 为葡萄酒的价格 PC / PW 为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relative price
二、单一要素经济
• 当 PC / aLC > PW / aLW, 工人将流向奶酪部
门,此时本国只生产奶酪 即: PC / PW> aLC / aLW
• If QC represents the quantity of cheese produced and QW represents the quantity of wine produced, then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has the equation:
aLCQC + aLWQW = L
Total amount of labor resources
Labor required for Total units
each unit of
of cheese
cheese production production
Labor required for each unit of wine production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 of an economy shows the maximum amount of a goods that can be produced for a fixed amount of resources.
• 当 PC / aLC < PW / aLW ,工人将流向葡萄酒 部门,此时本国只生产葡萄酒 即: PC / PW< aLC / aLW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十版 课件C
©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1-10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rade
• When countries specialize in production in which they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more goods and services can be produced and consumed.
1-14
A One-Factor Ricardian Model (cont.)
• A unit labor requirement indicates the constant number of hours of labor required to produce one unit of output.
• Suppose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 10 million roses could be produced with the same resources as 100,000 computers.
• Suppose that in Colombia 10 million roses could be produced with the same resources as 30,000 computers.
– aLC is 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for cheese in the home country. For example, aLC = 1 means that 1 hour of labor produces one pound of cheese in the home country.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版ppt课件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13
单一要素的李嘉图模型
• 因为劳动生产率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用单位产 品劳动投入来表示劳动生产率,即生产1磅奶 酪或1加仑葡萄酒所需要投入的劳动小时数。
a例LW如表,示若在a国LW内= 生2,产那葡么萄表酒示的在单国位内产生品产劳1动加投仑入葡。萄 酒需要2小时劳动。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5
比较优势和机会成本
• 假设美国为情人节种植了1000万支玫瑰。如果 将种植这些玫瑰的资源用来生产计算机,则可 以生产10万台。
• 假设在厄瓜多尔种植1000万支玫瑰的资源用来 生产计算机,则可生产3万台。
3-12
单一要素的李嘉图模型
1. 劳动是生产唯一重要的生产要素。
2. 各国劳动生产率各不相同,这通常是由于 各国科技水平的不同造成的,但是每个国 家的劳动生产率一成不变。
3. 每个国家的劳动供给是一成不变的。
4. 假定只生产两种产品:葡萄酒和奶酪。
5. 工人们还可以自由进入工资更高的产业领 域。
6.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国内和国外。
aLC 表示在国内生产奶酪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例 如小,时若劳a动LC。= 1,,那么表示在国内生产1磅奶酪需要1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越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越低。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 厄瓜多尔拥有种植冬季玫瑰的比较优势: 它使 用用于生产冬季玫瑰的资源要比用于其他用途 更加有效。
国际经济学_保罗克鲁格曼PPT_第3章
• 贸易结构将会被比较优势所决定.
18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 比较优势
– 假定 aLC /aLW < a*LC /a*LW (2-2)
• 这一假定暗含 奶酪对 葡萄酒 的机会成本在国内要 低于国外。 • 换言之,在贸易的存在下,国内奶酪的相对价格比 国外奶酪的相对价格低.
• 国内在奶酪上具有 比较优势 将会出口到国 外以换回葡萄酒.
4 3 2 0.75
鱼子酱 枣 烤饼 RD 相对劳动量, L/L*
35
引入运输成本和非贸易产品
• 专业分工不是这样的极端,有三个原因:
– 生产中多种要素的存在. – 有时候国家要真对外来竞争保护民族产业 – 产品和服务的运费昂贵
• 运费的存在会阻碍某些产品的贸易 • 某些情况下,运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机会成本相对低的产品上贸易会对双方国家都有利通过比较两个国家在玫瑰和电脑上的生产可以看到贸易使双方都受益比较优势的概念比较优势的概念如果每一个国家出口他具有比较优势低机会成本的产品那么所有国家都能从以这种原则进行的贸易中获益
第三章
劳动生产率 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本章结构
• 简介
– 每种产品所生产的特定数量是由价格决定的. – 产品X (奶酪)对产品Y (葡萄酒)的相对价格 是 指多少Y (葡萄酒)能换一个单位的X (奶酪). – 相对价格的:
• 如果一听可乐的价格是0.5美元, 那么可乐的相对 价格就是多少美元能换一单位的可口可乐, 是0.5. • 美元对可口可乐的相对价格就是两听能换一美元
3
比较优势的概念
• 情人节美国对玫瑰的需求达到大约1000万 • 在冬季美国种玫瑰是非常苦难的.
– 需要用温室. – 在能源资本劳动力的成本是巨大的.
国际经济学第3章.ppt
孤立均衡
均衡相对价格和比较优势
▪孤立条件下的均衡相对价格: 国家 1: (PX/PY) = PA = 1/4 国家 2: (PX/PY)’= PA’= 4/1 i.e., (PX/PY) < (PX/PY)’
国家1在商品X上有比较优势,而国家2在 商品Y上有比较优势.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基础与贸易所得
QF + Q*F
• 经济增长的国际效应
– 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改善本国的 贸易条件,而其他国家的进口偏向型增长会恶 化本国的贸易条件。
– 本国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 减少经济增长带来的直接收益;而本国的进口 偏向型增长会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 恶化性增长
• 是指这样一种情况,穷国的出口偏向型增长是该国 的贸易条件极度恶化以至于,该国的福利水平还不 及增长前。
粮食产量, QF
生产、消费和贸易
粮食进口
无差异曲线 D
Q
棉布出口
TT 棉布产量, QC
棉布相对价格上升带来的影响
粮食产量, QF
D2 D1
Q1
Q2 TT
VV1(PC/PF)1 VV2(PC/PF)2
棉布产量, QC
• 贸易条件改变对福利的影响
– 贸易条件
• 一国出口产品价格除以该国进口产品价格。.
粮食产量, QF
Q1 Q2 VV1(PC/PF)1
TT VV2(PC/PF)2 棉布产量, QC
• 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
– 社会消费的价值等于社会生产的价值:
PCQC + PFQF = PCDC + PFDF = V
– 一国在等产值线上生产点的选择取决于该 国消费者的偏好,而消费者的偏好可以通 过一系列的无差异曲线图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