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较低
研究指出,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12]国家及各省市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然而,在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很低。美国大学生毕业的创业率为20%,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率不到1%。同时,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非常低。吴忠宁、汪保安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大学生有强烈的创业意向,但实施创业行为的大学生风毛麟角;他们的调查还显示,全国大学生实际已经进行创业的为4.55%,已经成功创业的只有0.63%。但从各校统计情况分析,这两个指标的差距悬殊较大。已经进行创业的前四所高校及所占比例分别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6.09%、宜宾学院10%、山东理工大学9%、广东商学院5.9%。已经成功创业的前四所高校及所占比例分别为:哈尔滨工程大学3.46%、山东理工大学2%、兰州大学1.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2%。但是,完全没有成功创业的高校有10所,占被调查高校的47.62%,这说明在高校中进行普及性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创业教育实施不到位
创业教育是指在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或刚刚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所接受的一种培训,内容是鼓励青年自己当老板。现阶段大学生创业存在意愿薄弱、能力较低、缺少对创业相关知识和创业政策的了解,缺乏对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对市场运作的组织能力,这些都是阻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创业培训往往是教给青年开设小型企业或是做一些小本经营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很多国家,创业培训在中学阶段就作为核心课程的一个部分开始讲授,有些国家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开设。与创业有关的课程开设往往采用选修课,或者夏令营、课外俱乐部之类的形式。在澳大利亚、德国和法国,14~16岁的学生必须要到企业实习1~3周;年龄更大一点的中学生,比如15~19岁的学生,可以参与到“青年创业计划”当中,他们可以做一些小型的企划方案,这也是他们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其成绩可以作为评定奖学金的依据。
(三)缺乏创业资金
经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和经验,其中资金不足占30.82%,经验不够占30.38%,两项之和为61.2%。其实,为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级政府和高校在优惠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不断加大力度。如为解决创业资金难,上海市政府从2005年开始,每年出资1亿元人民币作为大学生从事科技领域创业的基金。据基金会统计,基金从2005年资助第一批学子创业至今,共资助了164家企业,其中有132家完成注册。
(四)缺乏创业经验
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比例极低,基本上处于敢想而不敢干的境地。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高校与企业缺乏联系。发达国家许多高校与各大企业有着密切的互动联系,体现在创业与创新、创业与教学的互动中,研究生创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的直接驱动力之一。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的一项统计显示,该校毕业生已创办公司4,000多家,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雇人110万,创造销售额2,320亿美元。该校早期为达到与科技产业相结合的目的,采取低价向企业提供土地、基础设施,法律咨询、投资者信息等措施帮助校友企业快速健康成长,成长后的园区企业使学校获得巨大财力用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则源源不断地向园区输送人力资源;同时,利用高科技企业的实验室、研究所作为学生习基地,使学生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发展走向,以便于今后进一步的创新与创业。
(五)重点扶持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其他大学生就业
从政府的角度,充分发挥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集聚社会各方力量,针对融资、场地、能力等瓶颈问题,从融资担保、场地扶持等方面进一步降低门槛、完善扶持办法,在政策法规、创业资源、工作机制与社会氛围等多个层面上营造有利于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自雇就业的环境。通过优化投资环境、打造创业平台等引资、引智,吸引大学生创业。从创业的流程上看,没有工作经历和创业经验的青年人在每一阶段都需要特别的帮助。首先,通过典型事例教育大学生,让其把创业作为一种职业选择;其次,要对参与者进行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创业者所需的商业企划培训。一旦潜在的创业者决定开始实施创业时,就要帮助他们准备商业企划书,确定发展目标,预算投资资金,并由专业人士对大学生的商业企划进行论证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企业家应该积极承担起“引路人”的角色,以传、帮、带等形式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应“手把手”地指导大学生创业,这样更有针对性,更切合实际,对于促进大学生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也有现实意义。大学生创业要尽可能想办法回避风险。注意怎样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和国家优惠政策,减少创业初期的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的风险。有关部门应完善人才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完善市场监督举报制度,为就业人员提供有效的就业机会。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建立健全劳动者诉求机制、法律援助机制,为劳动者创造安全、公平、和谐的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