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脉穴位图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经穴指十四经上的腧穴。
十四经指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加上督脉、任脉,共十四条经经络的统称。
经穴一共有361个。
本文详解男性人体穴位,十四条经络的穴位图谱。
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3、足少阳胆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少阳胆经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4个,共88个:4、手少阴心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少阴心经穴;位于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5、足太阴脾经穴位图共42个:6、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主条目: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0个,共40个:7、手太阳小肠经主条目:手太阳小肠经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9个,共38个:8、手太阴肺经穴主条目:手太阴肺经穴;位于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1个,共22个:9、足阳明胃经穴位图主条目:足阳明胃经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5个,共90个:10、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厥阴心包经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11、足少阴肾经穴位图共54个:12、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3个,共46个:13、督脉穴位图主条目:督脉穴;位于督脉上的穴位有28个:14、任脉穴位图主条目:任脉穴位;位于任脉上的穴位有24个:会阴穴、子午流注十二时辰胆经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摄生学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因而可知胆的重要性。
任脉督脉冲脉
任脉下起会阴穴,向上行至承浆。
(人体正中前线)
督脉下起长强穴,向上行至龈交,(人体正中后线,过头到口内上唇系不宁唯是与齿龈相交处)。
任督脉可形象地比作把人的上体从正中劈开左右两半,前面正中是任脉,后面及头部的前、后正中为督脉。
冲脉下出会阴后,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夹脐上行,散入胸中,上达咽喉,环绕口唇。
这三条“脉”是由相关的穴位连成的“线”,而不是单独的穴位。
比如,找到下面督脉中的28个穴位,按顺序用“线”串连起来,就是督脉。
督脉穴位(28个):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任脉穴位(24个):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冲脉穴位(14个)间交会它脉之穴位而成:据《针灸甲乙经》等书记载,冲脉交会于任脉的会阴、阴交;足阳明经的气冲;足少阴经的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
医学课件-任脉
调节生殖系统
任脉的通畅可以调节内分泌,从而影响免疫功能。
维护免疫功能
任脉与情志有关,其通畅可以帮助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调节情志
任脉养生保健的方法
可以在任脉的穴位上进行按摩,如关元、气海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按摩
针灸
艾灸
饮食
可以通过针灸刺激任脉的穴位,以达到更好的养生保健效果。
04
总结词
任脉的病理表现多样,主要包括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这些病变的原因主要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感受外邪等因素有关。
消化系统疾病
任脉与消化系统也有关联,任脉病变可能引发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任脉与神经系统相互络属,因此任脉病变也可能导致失眠、健忘、抑郁等神经系统疾病。
在运用任脉治疗时,要树立整体观念,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病情、心理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整体观念
可以多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多向同行交流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和技巧,提高治疗效果。
博采众长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殖系统疾病
任脉与生殖系统关系密切,当任脉发生病变时,可能引发痛经、月经不调、阳痿等生殖系统疾病。
任脉的病理表现与原因
总结词
任脉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和外敷等。治疗思路为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同时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通过刺激任脉上的穴位,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脏腑功能的目的。
通过手法作用于任脉,以舒经活络、调和气血和缓解疼痛等。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内服,以达到调理脏腑和阴阳平衡的目的。
将中药制成膏药或外洗剂,敷于任脉病变处,以达到舒经活络和缓解症状治疗
任脉督脉[PPT课件]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 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 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 ,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 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 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 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 系。
主治:消渴嗜饮, 口疮臭秽
龈交 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主治:齿龈肿痛,口臭,齿衄 不灸,可针,可放血,不留
谢谢!
巨阙 胸剑联合下两寸 心之募穴 主治:胸痛、妇人怀孕时气
冲上头导致晕厥
鸠尾 巨阙上一寸,胸剑联合 下一寸 不可灸、可针华盖、璇玑、紫宫 主治:玉堂、中庭辅助膻中
的治疗作用。
膻中 玉堂下一寸半 主治:呼吸短促、气喘、肺痈吐脓、妇人乳汁变
少 气会膻中 禁针,可灸
神庭 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主治:调控神经系统治疗精神类疾病 一般不针,常灸
素髎 鼻尖正中 主治:酒糟鼻、鼻炎、鼻息肉 多点刺放血
水沟 人中沟的上1/3与2/3交点处 主治:休克、癔病、精神分裂症、晕车(船)、
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 主消渴,饮水无度
兑端
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 的移行部
哑门 风府后半寸 督脉阳维之会 主治:音哑 一般不灸,注意针刺方向
风府 后背正中一条线,往上,在开始长头发的地方 足太阳督脉阳维脉之会 主治:中风、头项强痛。是中风的大穴 一般不灸,可以针。
脑户 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督脉足太阳之会 主治:头重,头痛,眩晕 音哑,项强 不灸,灸后可至音哑
强间 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主治:头痛,目眩,颈项 强痛,癫狂痫证,烦心, 失眠。 可针,平刺
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穴位图 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
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穴位图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正文索引[ 隐藏]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三、足阳明胃经循行图四、足太阳脾经循行图五、手少阴心经循行图六、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图七、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八、足少阴肾经循行图九、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十、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图十二、足厥阴肝经循行图十三、督脉循行图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经络穴位图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img class="alignnone size-fullwp-image-1957" alt="手太阴肺经"src="/DownloadImg/2014/03/2 517/40230171_1.jpg" width="683" height="1024"/>手太阴肺经主治疾病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
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是补肾的穴位。
(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
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
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
(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
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列缺:不好找。
合骨相对凹点。
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
“头项寻列缺”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
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太渊:很深。
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
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
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心血管病)鱼际:火穴。
治疗热性病。
咳、喘有效果。
任脉腧穴PPT课件
• 腹部腧穴妊娠禁针; • 膻中平刺; • 天突向胸骨后方斜刺; • 廉泉向舌根斜刺。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小结与反思
• 1.本次可主要讲述了任脉分布特点。
• 2.对重点腧穴结合临床与图片做重点讲述, 教学效果好。
教学目的
1.掌握任脉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 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2.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了解其余穴位。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教学内容
• 1.任脉主治概要与常用腧穴的定位。 • 2.任脉主治与刺灸方法。
天突 RN22任脉、阴维脉交会穴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功效】宣通肺气,消痰止咳。 【主治】 ①咳嗽,哮喘,胸痛。②咽喉肿痛,暴暗,
瘿气,梅核气。③噎膈。 【操作】先直刺约0.2寸,当针尖超过胸骨柄内缘后,
即将针尖转向下,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 缓慢向下刺入0.5-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重点掌握10穴)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中极 RN3(膀胱募穴,任脉、足三阴
经交会穴)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 当脐中下4寸。
【功效】助阳利水,调经止带。
医学课件-任脉
任脉与男科疾病
总结词
任脉对男科疾病也有一定影响,有些男科疾病与任脉不通有关。
详细描述
任脉沿腹部正中线上行,经过关元、中极等穴位,与督脉在神阙穴相交。任 脉与男子精液的生成和排泄有关,若任脉不通,可导致阳痿、早泄等男科疾 病。
任脉与内科疾病
总结词
任脉与内科疾病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有些内科疾病与任脉失调有关。
脏腑联系
任脉与六腑、五脏有直接联系,尤其是与肺、脾、肝、肾等脏腑关系密切。
神经血管
任脉沿线分布有丰富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与其他神经丛和淋巴结有密切联 系。
任脉的功能作用
1 2
调节气血
任脉具有调节全身气血的作用,特别是对腹部 及生殖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调节情绪
任脉与情志密切相关,通过对任脉的刺激可以 调节情志,缓解情绪问题。
详细描述
任脉沿腹部正中线上行,经过多个脏腑俞穴,与阴维脉在膻中穴相交。任脉与心 、肝、脾、肺、肾等内脏功能有关,若任脉失调,可导致多种内科疾病,如心悸 、胸闷、咳嗽、气喘等。
04
任脉的保健和治疗
任脉的保健方法
饮食保健
饮食清淡,多吃补益食物,如 红枣、山药等。
运动保健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 太极拳等,以增强任脉气血运
按摩保健
03
经常按摩腹部和腰部,可以促进任脉的血液循环,增强任脉功
能。
任脉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容易损伤任脉, 应适当休息。
避免情绪波动
情绪波动容易导致气血紊 乱,影响任脉的正常生理 功能。
注意饮食节制
饮食过度会增加任脉负担 ,应适当控制饮食,避免 暴饮暴食。
任脉的禁忌症
01
孕妇不宜刺激任脉
任脉24个穴位详解
任脉24个穴位详解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而经络穴位在我们的医疗或日常养生中广泛使用。
本文提供任脉24个穴位详解,以供大家参考选用。
璇玑穴拼音:xuánjī拼音解析:璇玑,魁星名,为北斗七星的北斗二,此指解析任脉的水湿在此吸热后仅有小部分循任脉蒸升,蒸升之气如天空星点般细校。
意义:任脉气血在此小部分吸热蒸升。
意义运行:吸热后循任脉上传天突穴。
运行气血: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量极少。
气血取穴:璇玑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天取穴突穴下1寸。
解剖:在胸骨柄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解剖前穿支;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功能:生发清气。
功能主治:咳嗽,气喘,胸满痛,喉痹咽肿,胃中有主治积。
操作:刺法:平刺0.3-0.5寸。
操作灸法:艾炷灸3-7壮,艾条灸5-15分钟。
按摩法:以双手中指同时用力揉按穴位,有刺痛的感觉。
每次揉按各1-3分钟。
配伍:配鸠尾穴治喉痹咽肿。
配伍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治法天突穴拼音:tiāntū拼音别名:玉户穴,天瞿穴别名解析:(1)天突。
天:头面天部也。
突:强行冲撞解析也。
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突行上天。
本穴物质为璇玑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因吸收体内外传之热而向上部的头面天部突行,以此得名。
(2)玉户。
玉:金之属也,肺性之气也。
户:出入的通道也。
玉户名意指本穴气血为肺金之性的温性水气。
本穴物质为璇玑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化为温性之气,表现出肺金之气的固有特性,故名玉户。
(3)天瞿。
天:头面天部也。
瞿:古代的戟属兵器,既能横打又能直刺,此指穴内气血为向外的冲突之状。
天矍名意指任脉气血由此上冲头面的天部。
理同天突名解。
(4)阴维任脉之会。
本穴物质为璇玑穴传来的弱小水气,因其势单力弱,穴外天部的阴维脉水湿因而汇入穴内,故本穴为阴维任脉之会。
意义意义:任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突行上天。
运行:循任脉上传廉泉穴。
运行气血:气血物质为温热水气。
奇经八脉图文
足太阳膀胱经
起走路线(穴位—):
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 ——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 ——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 ——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 ——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 ——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 ——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 ——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 ——足通谷——至阴(共67穴,左右合134穴)
手少阳三焦经
起走路线(穴位—): 关冲——液门——中渚——阳池
——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 ——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 ——臑会——肩髎——天髎——天牖 ——翳风——瘈脉——颅息——角孙 ——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本经一侧23穴(左右两侧共46穴)
手太阳小肠经
起走路线(穴位—): 少泽——前谷——后溪——腕骨
阳跷脉
起走路线(穴位—): 申脉——仆参——居髎——臑俞
——胕阳——肩髃——巨骨——地仓 ——巨髎——承泣——风池——攒竹 ——眉冲——曲差——五处——承光 ——通天——络却——玉枕——天柱 ——承山——飞扬——昆仑
采聚气:
方位地址:选清净之室,开窗阖户,空气新鲜,避免风向,宽衣解带; 姿势:静坐/盘坐床上,平直其身,脊骨不曲,端正不歪;(三折式)即臀部略向后,腹部稍鼓起,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S.T. NEWPHON
一、总括:
二、奇经八脉——任脉
《经络学-任脉》课件
分子生物学研究
通过分析任脉的分子机制,揭示其 在人体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任脉的前景展望
1
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技术手段将为任脉研
临床应用探讨
2
究提供更多可能性。
进一步研究任脉的临床应用,探索其在疾病
治疗和养生保健中的潜力。
3
地位与作用的重新认识
任脉作为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地位和作用将再次引起人们对其重视。
《经络学-任脉》PPT课件
经络学-任脉PPT课件
什么是经络学?
经络学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学科。它起源于古代中医理论,通过对人体经 络的研究,揭示了经络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任脉的概述
定义
任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要经络之一,贯穿躯干前 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局部特征
任脉沿途经过脐部和胸前中线,任脉起于下腹部,向上贯穿胸腹部至喉咙,是纵行 于前躯干的经脉。
穿行路线与分支
任脉的穿行路线错综复杂,与多个穴位相连,形成 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
任脉的生理作用
1
调畅经气
任脉能够调畅经气运行,保持脏腑的正常功能。
2
濡养丹田
任脉具有濡养丹田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养生能力。
3
监控六腑
任脉和脏腑经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能够有效监控和调节脏腑的功能。
任脉的病理变化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任脉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如 情绪失调、饮食不当等。
任脉病理变化会导致各种不适症状,如腹痛、胸 闷等。
3 鉴别诊断
4 治疗手段
通过观察临床表现和进行针灸检查等手段,可以 确定任脉病理变化的诊断。
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疗法可以有效治疗任脉 的病理变化。
女性人体穴位图【正面,背面】
女性人体穴位图【正背面高清图解大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
而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经络、腧穴在人体中纵横交错、沟通内外、联系上下,与人体脏腑、机体、五官的健康息息相关,能使人体气血运行畅通,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大全——任脉穴位各个位置01、曲骨穴 02、中极穴 03、关元穴 04、石门穴 05、气海穴 06、阴交穴 07、神阙穴 08、水分穴 09、下脘穴 10、建里穴 11、中脘穴 12、上脘穴13、巨阙穴 14、鸠尾穴 15、中庭穴 16、膻中穴 17、玉堂穴 18、紫宫穴 19、华盖穴 20、璇玑穴 21、天突穴 22、廉泉穴 23、承浆穴女性人体穴位图解任脉作用:1、曲骨穴主治身体方面:阴部瘙痒、下腹坠胀、月经不调、痛经;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暗疮。
2、中极穴、关元穴、石门穴、气海穴、阴交穴穴主治身体方面: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性冷淡、内分泌失调;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黄黑皮肝、体毛过多,毛孔粗大。
3、神阙穴、水分穴、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主治身体方面: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反酸、便秘、口气重;皮肤方面:嘴周暗疮、皮肤色晦无光、鼻翼两旁充血。
4、巨阙穴、鸠尾穴、中庭穴、膻中穴主治身体方面:失眠多梦、胸闷、心烦、健忘、反胃、呕吐;皮肤方面:面色苍白、肤色异常、粉刺。
5、玉堂穴、紫宫穴、华盖穴、璇玑穴、天突穴主治身体方面:咳嗽、气喘、呕吐、胸中气逆、哮喘。
6、廉泉穴、承浆穴主治身体方面:牙痛、口舌生疮、舌下肿痛。
女性人体穴位图解——足阳明胃经作用1、气舍穴、缺盆穴、气户穴主治身体方面: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百日咳、食道炎、火消化不良、胸膜炎;皮肤方面:皱纹、油脂旺盛、面色苍白。
任督二脉
任督二脉一、图一督脉督炁脉起于长强穴,经过腰俞,腰阳关,命门,至阳,身柱,陶道,大枢,哑门,风府,脑户,百会,天目,神庭等穴到人中穴止,进入任脉,如图所示,人中穴的里边就是切牙孔也就是天池穴。
督脉的实质:就是后背从上到下,皮里肉外的那条白线。
中枢椎体没有毛病,四肢没有毛病,脏腑没有毛病,督脉就能运行,如果有毛病督脉就不能运行!任脉主全身之前的炁脉,督脉主全身背后的炁脉,任脉二脉通畅说明身体无大碍。
二、图二督脉的实质督脉的实质就是后背部的皮里肉外的那一条白线:这一条白线从长强穴一直到人中穴止。
在正常的情况下督炁脉从长强穴一直上升到头顶,到头顶的过程中,从穴位不断的清除浊病炁,炁到头顶时,炁已经变得很晴朗了,就是最好的精炁了。
如果中枢神经或者是脏腑有病的话,督炁脉就不通了,这是为什么?因为脏腑有病,其实就是中枢神经有病了,也就是大脑有病了,大脑不共给营养给脏腑,也就是胃经升炁脉上不到头上去,能源断了能行吗!?这时的督炁脉也就不通了。
这时您就是会开脉,也是开不开的!不许把脏腑的病治好了,中枢神经通畅了,这时的督炁脉才能打开。
肛门炁脉也必须打开,任督二脉才能通畅,为什么?这是因为肛门处于任督二脉的交接处,如果肛门不好、会阴穴不开,任督二脉也是开不了,必须把肛门处理好,使他能顺利的、通畅的通过炁!这样才能实现任督二脉畅通无阻。
三、图三任脉任脉(如图所示)任脉由承浆穴起,由胸前正中下,一直到肝脐,再往下走到肛门,经过肛门到长强穴,接督脉。
肚脐有很大的吸力,它的吸力将头上的病浊炁引向下方,向肚脐靠近,就在这个路上有很多病浊炁由穴位排出体外,好炁留下继续向下走,到小腹部,再到阴部两段,绕过阴部到肛门被肛门吸入,再到长强穴入督脉。
任督二脉是环流的。
任督二脉的环流看任督二脉的流通的情况而定,流通的好,任督二脉就通畅,流通的不好就不通畅,大部分人是不通畅的,一般的人是不怎么通畅的,有病的人任督二脉根本就不通畅!一般都认为我们的任督二脉是通的,这是错的。
女性人体穴位图【正面,背面】
女性人体穴位图【正不和高清图解大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调和与同一,完成正常的心理活动,是依附经络体系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而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经络.腧穴在人体中纵横交织.沟通表里.接洽高低,与人体脏腑.机体.五官的健康互相干注,能使人体气血运行疏浚,起到治疗和保健感化.女性人体穴位图解大全——任脉穴位各个地位01.曲骨穴02.中极穴03.关元穴04.石门穴05.气海穴06.阴交穴07.神阙穴08.水分穴09.下脘穴10.建里穴11.中脘穴12.上脘穴13.巨阙穴14.鸠尾穴15.中庭穴16.膻中穴17.玉堂穴18.紫宫穴19.华盖穴20.璇玑穴21.天突穴22.廉泉穴23.承浆穴女性人体穴位图解任脉感化:1.曲骨穴主治身材方面:阴部瘙痒.下腹坠胀.月经不调.痛经;皮肤方面:怀胎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暗疮.2.中极穴.关元穴.石门穴.气海穴.阴交穴穴主治身材方面: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性冷漠.内排泄掉调; 皮肤方面:怀胎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黄黑皮肝.体毛过多,毛孔粗大.3.神阙穴.水分穴.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主治身材方面: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反酸.便秘.口吻重; 皮肤方面:嘴周暗疮.皮肤色晦无光.鼻翼两旁充血.4.巨阙穴.鸠尾穴.中庭穴.膻中穴主治身材方面:掉眠多梦.胸闷.心烦.健忘.反胃.吐逆; 皮肤方面:面色惨白.肤色平常.粉刺.5.玉堂穴.紫宫穴.华盖穴.璇玑穴.天突穴主治身材方面:咳嗽.气喘.吐逆.胸中气逆.哮喘.6.廉泉穴.承浆穴主治身材方面:牙痛.口舌生疮.舌下肿痛.女性人体穴位图解——足阳明胃经感化1.气舍穴.缺盆穴.气户穴主治身材方面: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百日咳.食道炎.火消化不良.肋膜炎; 皮肤方面:皱纹.油脂兴旺.面色惨白.2.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主治身材方面: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肋膜炎.乳腺炎; 皮肤方面:面色灰白.明亮无华.口唇惨白.眉眼之间暗青.3.乳中穴.乳根穴主治身材方面:产妇乳汁缺少,乳腺炎.肋膜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4.不容穴.承满穴.梁六穴.关门穴.太乙穴主治身材方面:胃炎.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吐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肝炎肠炎; 皮肤方面:颜面浮肿,面色萎黄.色素惊慌.嘴周痤疮.鼻梁明亮无光泽.眼角外侧色斑.5.滑肉门.天枢穴主治身材方面: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痛经.便秘.内排泄掉调; 皮肤方面:黑眼圈.怀胎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6.外陵穴.大巨穴主治身材方面:胃炎,肠炎,肠痉挛,阑尾炎,肠梗阻.便秘.腹痛,膀胱炎,尿道炎.疝气; 皮肤方面:黑头.粉刺.丘疹.痤疮.油脂排泄兴旺.7.水道穴.归来穴.气冲穴主治身材方面: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卵巢机能低下.月经不调.痛经.便秘; 皮肤方面:黑眼圈.眼周皮肤明亮.怀胎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8.髀关穴.伏兔穴.阴市穴主治身材方面:下肢麻痹.痛苦悲伤.膝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脚气.水肿.9.梁丘穴.犊鼻穴.足三里穴主治身材方面:头痛.掉眠.胃痉挛.胃炎.腹泄.肠炎.肝炎.消化不良.乳腺炎.痛经.盆腔炎.高血压.贫血.风湿热.10.上巨虚穴.条口穴.下巨虚穴主治身材方面:阑尾炎.胃肠炎.胃痉挛.肠炎.便秘.消化不良.肩周炎.膝关节肿痛11.丰隆穴.解溪穴主治身材方面:掉眠.头痛.高血压.哮喘.胃炎.肝炎.肠炎.阑尾炎.便秘.肩周炎.踝关节四周组织扭伤.注:暗示穴位的“寸”,是用本身(顾客)的手指作尺子测量,被称为“同身寸”.中指中节桡侧两头的纹头距离为1寸;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也是1寸;将食指到小尾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尺度,其宽度为3寸.任脉:主治神经体系.呼吸体系.消化体系.泌尿生殖体系病症,以及寒性病症和本经所经由之部分的病症.女性人体穴位高清图——督脉穴位各个地位:01.长强穴02.腰俞穴03.腰阳关穴04.命门穴05.悬枢穴06.脊中穴07.中枢穴08.筋缩穴 09.至阳穴10.灵台穴11.神道穴12.身柱穴13.陶道穴 14.大椎穴15.哑门穴16.风府穴17.脑户穴18.强间穴19.后顶穴20.百会穴女性人体穴位图解大全——督脉.膀胱经感化:01.络却穴.玉枕穴主治身材方面:头痛眩晕.视物不明.鼻塞.热病无汗.掉眠.02.百会穴.后顶穴.强间穴.脑户穴主治身材方面:头晕目眩.掉眠.心烦.健忘.耳鸣03.风府穴.哑门穴.大椎穴.天柱穴主治身材方面:掉眠多梦.颈椎病.头晕耳鸣.四肢举动麻痹.鼻炎.胸闷.落枕; 皮肤方面:鱼尾纹.面部皱纹.毛孔粗大.皮肤过敏.油脂兴旺.暗疮.04.大杼穴.风门穴主治身材方面:咳嗽.胸闷气喘.鼻塞.肩背酸痛.感冒.咳嗽; 皮肤方面:神经性皮炎.额头肤色明亮05.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肺俞穴.阙阴俞穴.心俞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主治:身材方面:感冒咳嗽.心慌惊骇.面红发烧.掉眠健忘.身热头痛; 皮肤方面:红血丝.毛囊炎.过敏性皮炎06.灵台穴.至阳穴.督俞穴.膈俞穴.譩譆穴.膈关穴主治身材方面:虚胖.乳房松懈.抑郁不安; 皮肤方面:面色青黄.眼袋.皮肤光滑07.筋缩穴.中枢穴.肝俞穴.胆俞穴.魂门穴.阳纲穴主治身材方面:少气乏力.精力不振.内排泄掉调.心烦易怒.食欲不振; 皮肤方面:皮肤光滑.皱纹.面色秽浊.色素沉积.口唇惨白无华.08.脊中穴.脾俞穴.胃俞穴.意舍穴.胃仓穴主治身材方面:消化不良.胃酸胃痛.痔疮.腹泻.腰背痛苦悲伤.体内湿气.腹胀.食欲不振; 皮肤方面:酒渣鼻.暗疮.红血丝.眼睑浮肿.面黄浮肿.面色潮红.油脂兴旺.嘴周痤疮.脂溢性皮炎.09.悬枢穴.命门穴.腰阳关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肓门穴.志室穴主治身材方面:月经不调.腰酸痛.口干唇燥.脚冷乏力.便秘.腹痛.小便晦气.阴部肿痛; 皮肤方面:黄褐斑.黑眼圈.暗疮.面色苍黄.肤色明亮滞浊.10.腰俞穴.长强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胞肓穴.秩边穴主治身材方面:泌尿不畅.痛经.子宫内膜炎.便秘.性冷漠.阴部湿痒; 皮肤方面:皮肤湿润.光滑.斑点.怀胎斑.11.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阴穴主治身材方面:月经不调.经痛崩漏带下.疝气.小便晦气.便秘.阴部湿痒; 皮肤方面:斑点.怀胎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面色苍黄.暗哑无光.12.承扶穴.股门穴主治身材方面: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便秘.痔疮.臀部炎症.13.合阳穴主治身材方面:功效性质宫出血.月经不调.子宫性内膜炎14.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主治身材方面: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痔疮.便秘.15.跗阳穴.昆仑穴主治身材方面:头痛.眩晕.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踝关节扭伤.膝关节炎.督脉主治神经体系.呼吸体系.消化体系.泌尿生殖体系.活动体系病症,以及热性病症和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
任脉全穴
[出处]《甲乙》:“承浆,一名天池,在颐前唇之下,足阳明任脉之会。
”[别名]天池,悬浆,鬼市,垂浆。
[穴名解]穴名承浆者,口中饮食所余,而在外者,此穴其承之之地,故曰承浆。
[位置]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图8—1—7)[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降下唇肌→颏肌。
布有下牙槽神经的终支溯申经和颏动、静脉。
[取法]仰靠坐位。
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取穴。
[功用]舒筋散风,定志生津。
[主治]口歪,唇紧,齿痛,流涎,口舌生疮;暴喑,面肿,齿衄,癫痫,面瘫,目瞑,身汗出等。
[刺灸法]斜刺0.3—0.5寸;可灸。
[配穴举例]承浆配劳宫,主治口舌生疮,口臭口干;承浆配风府,主治感冒,头项强痛,牙痛;承浆配委中,主治牙齿出血。
[现代研究]现代临床用于面神经麻痹,牙龈肿痛,失语等症的治疗。
[出处]《灵枢·本输》:“缺盆之中,任脉中,名曰天突。
”[别名]玉户,天瞿。
[穴名解]突犹曲突徙薪之突,乃实而有隙通气之称。
天者,言其高处也,任脉人胸穴者在于骨,至此穴乃为空隙之处,而所在又甚高,故名天突。
[位置]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图8-1—7)[解剖]皮肤由→皮下组织→左、右胸锁乳突肌腱(两胸骨头)→胸骨柄颈静脉切迹上方→左、右胸骨甲状肌→气管前间隙。
浅层布有锁骨上内侧神经,皮下组织内有颈阔肌和颈静脉弓。
深层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主动脉弓和头臂静脉等重要结构。
[取法]仰靠坐位。
在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处取穴。
[功用]宣肺平喘,清音止嗽。
[主治]哮喘,咳嗽,暴喑,咽喉肿痛,瘿气,梅核气,咳唾脓血;心与背相控而痛;五噎,黄疸,醋心多唾,呕吐不止等。
[刺灸法]针刺天突穴时,可先直刺0.3寸,再针尖向下,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刺入1.0寸,针尖不能向左右偏斜。
对于肺气肿病人不能深刺,谨防伤及肺脏,引起气胸。
可灸。
[配穴举例]天突配膻中,主治哮喘,胸痹;天突配璇玑、风府、照海,主治喉肿咽痛;天突配灵道、阴谷、复溜、丰隆、然谷,主治咽痛久不愈,暗哑,入睡口干。
任脉
任脉B 添加义项?任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与督、冲二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
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
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
本经腧穴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和可治疗神志病。
基本信息经脉循环任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毛部,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天突穴),再上行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
《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明代《医经小学》中奇经八脉歌诀:“任脉起于中极底,上腹循咽承浆里,阴脉之海衽所谓。
”任脉起于会阴穴,止于承浆穴,单24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生理功能(1)总任一身之阴经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临床运用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任脉不通可表现为月经不调,经闭不孕,带下色白,小腹积块,胀满疼痛,游走不定,睾丸胀痛,疝气。
任脉虚衰可表现为胎动不安,小腹坠胀,阴道下血,甚或滑胎,月经愆期或经闭,或月经淋漓不尽,头晕目花,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无力。
任脉起于胞中,行于身前,沿正中线上行,对于阴经气血具有调节作用,有“阴脉之海”之称。
胀满疼痛,游走不定;任脉不通,肝经气滞,则睾丸胀痛,疝气。
“任主胞胎”能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维持妊娠。
任脉虚衰不能妊养胞胎,则胎动不安,少腹坠胀,阴道下血,甚或滑胎;任脉虚衰,不能调节月经测月经愆期或经闭,或淋漓不尽;任脉虚衰,气血失于濡养,则头晕目花,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无力亦为虚衰之象。
人体经络穴位循环示意图
人体经络穴位循环示意图人体经络穴位循行动画图,后面附录穴位位置与其对应疾病的治疗。
看图说明:按⊙为重播按⊙为播放按⊙为暂停按⊙为动画说明手太阴肺经循行图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足阳明胃经循行图足太阳脾经循行图手少阴心经循行图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图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足少阴肾经循行图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图足少阳胆经循行图足厥阴肝经循行图督脉循行图任脉循行图冲脉循行图带脉循行图阴跷脉循行图阳跷脉循行图阴维脉循行图阳维脉循行图附录:穴位位置与其对应疾病的治疗肺经天府:鼻尖触手臂处。
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补肾。
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
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鏉、急性咽喉痛列缺:合谷相对食指下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
头项寻列缺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
治疗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引起的还是肺热引起的。
太渊: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者来回挫搓。
(在大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治疗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大拇指甲外侧,治疗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大肠经功效:1.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效果。
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商阳: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在合谷之上。
有补阳气的作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艾灸。
也可用刮痧法泄火。
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
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
是一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柔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
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时穿上短袖。
迎香:鼻翼旁。
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经常按摩点揉。
胃经四白:在眼袋下。
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
任脉、督脉
腹痛泄泻遗尿崩漏 腹痛泄泻呕吐 胃痛呕吐腹胀泄泻 气喘胸痛心悸呕吐
虚劳 虚脱 癫狂
天突 颈 廉泉 颈 承浆 颏
咳嗽气喘暴喑咽喉肿痛
舌强不语舌下肿痛吞咽困难
噎嗝
口歪齿痛
• 督脉循行示图: 小腹内 会阴 长强 脊柱内部 项后 巅顶 前额 鼻柱 上唇正中 上唇 系带 本经循行联络的脏腑器官有:生殖器、脊髓、 脑、鼻、唇、牙龈等。
• 主要病侯:脊柱强痛、角弓反张 • 主治概要: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 头项局部病症以及相应的内脏病症。
功用:宁神镇静,通便消痔
功用:补益阳气,强壮腰肾
功用: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功用:益气助阳,调经固精
穴位主治鉴别表
穴位
气海 关元
中极
共性
特殊性
元气要穴有培补元气之功,用于元气不足
阳气要穴温补元阳,用于真阳不足 水气要穴,摄利小便,多用于通摄水道 湿气要穴功能运化水湿,用于脾虚湿困
阴陵泉
功用:温胃散寒,理气散结
功用:健脾和胃,温中化湿
穴位主治鉴别表
功用:补肾强阳,舒筋活络
功用:利胆退黄,宽胸理气
功用:清热解表,解疟止痫
功用:开喑通窍,清心宁志
功用:醒神清脑,熄风开窍
功用:苏厥开窍,升阳固脱
•穴位主治鉴别表
穴位 共性 特殊性
偏于治疗内风(肝风)
百会
治风病 风府
偏于治疗外风、脑风
功用:熄风清热,宁神通鼻
功用:醒神开窍,清热熄风
• 任脉循行示图: 小腹内 会阴 腹 胸 颈 环绕口唇 目眶下
颏部正中线上
本经循行联络的脏腑器官有:生殖器、脐、咽 喉、口唇、目等。
• 主要病侯: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症 • 主治概要:腹、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和相应 的内脏器官病症,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 治疗神志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脉穴位图
任脉起于会阴穴、止于承浆穴,单24穴。
本经循行路线:任脉起于少腹内,下出会阴部,向前上行于阴毛部,沿腹内向上经关元等穴至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面部进入目眶下承泣穴(此穴属足阳明胃经)。
本经所主病候:疝气,带下,月经不调,不孕,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阴中痛,腹中结块等。
本经主治病证:腹、胸、项、头、面等局部病症,及相应内脏器官疾病,少数俞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会阴(任脉穴)
位置:会阴部,男性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中点;女性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中点。
主治:小便不利,痔疾,遗精,月经不调,癫狂,产后昏迷,阴痒,阴痛,小便难,大便结,闭经,溺水。
曲骨(任脉穴)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处。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小便淋沥,阴囊湿疹。
中极(任脉穴;募穴——膀胱)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遗尿,小便不利,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癃闭,痛经,产后恶露不止。
关元(任脉穴;募穴——小肠)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虚劳羸瘦,少腹痛,吐泻,痛经,尿频,中风脱症。
石门(任脉穴;募穴——三焦)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2寸。
主治:少腹痛,水肿,疝气,小便不利,泄泻,经闭,带下,崩漏,泄痢,阴缩,遗精,阳痿。
气海(任脉穴;肓之原穴)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少腹痛,泄泻,便秘,遗尿,疝气,遗精,月经不调,经闭,虚脱,
大便不通,泄痢不止,癃淋,阳痿,崩漏,中风脱症,气喘。
阴交(任脉穴;任脉、冲脉交会穴)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寸。
主治:腹痛,腹满水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绕脐冷痛,泄泻,奔豚,血崩。
神阙(任脉穴)
位置:腹中部,脐中央。
主治:绕脐痛,泄泻,脱肛,水肿鼓胀,虚脱,泄痢,五淋,中风脱症,尸厥,风痫。
水分(任脉穴)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1寸。
主治:水肿,小便不通,腹痛,泄泻,反胃吐食,绕脐痛,腹胀,肠鸣。
下脘(任脉穴)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2寸。
主治:腹痛,腹胀,泄泻,呕吐,食谷不化,痞块,虚肿。
建里(任脉穴)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3寸。
主治: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水肿,腹痛,呕逆。
中脘(任脉穴;募穴——胃;八会穴之腑会)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癫痫,腹痛,呕逆,食不化,便秘。
上脘(任脉穴)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癫痫,黄疸,腹痛,呕逆,食不化,泄泻。
巨阙(任脉穴;募穴——心)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6寸。
主治:胸痛,心悸,呕吐,吞酸,癫痫,胃痛,反胃,腹胀,呕逆,惊悸,黄疸。
鸠尾(任脉穴;络穴;膏之原穴)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剑突下1寸。
主治:腹痛,腹胀,癫痫,胸闷,咳嗽,心悸,心痛,呕逆,惊狂。
中庭(任脉穴)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胸剑结合部。
主治:胸、胁胀满,心痛,呕吐,小儿吐乳,胸、腹胀满,噎嗝。
膻中(任脉穴;募穴——心包;八会穴之气会)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噎嗝,胸闷,气短,咳唾脓血,心痛。
玉堂(任脉穴)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气短,心烦。
紫宫(任脉穴)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胸、胁支满,喉痹。
华盖(任脉穴)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胸痛,喉痹。
璇玑(任脉穴)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天突穴下1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胸、胁支满,喉痹。
天突(任脉穴;任脉、阴维脉交会穴)
位置: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咳嗽,哮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瘿气,梅核气,噎嗝。
廉泉(任脉穴;任脉、阴维脉交会穴)
位置:颈部,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舌强不语,暴喑,吞咽困难,舌根缩急,舌纵涎出,舌干,口舌生疮,中风失语。
承浆(任脉穴)
位置:面部,颏唇沟正中凹陷处。
主治:口歪,齿龈肿痛,流涎,暴喑,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