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概念和形成基础1. 中医学说的定义:中医学,全称为中国传统医学,是一种起源于古代中国,历经数千年发展而成的医学体系。

它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来诊断疾病,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旨在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和维持健康状态。

2. 中医学说的形成基础:(1)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物质和属性组成,阴阳的动态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 五行学说:将宇宙间的事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用以解释和指导医学实践。

- 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 儒学:注重伦理道德,强调人文关怀,对中医伦理观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2)自然科学基础:- 天文学:观察天象,了解季节变化,对中医时间医学有指导作用。

- 地理学:研究地域差异,对中医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有影响。

- 气象学: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医病因学和预防医学有重要作用。

- 生物学:对动植物的研究,为中药学提供了丰富的药物资源。

(3)社会实践:- 长期的医疗实践:古代医家通过临床观察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 古代文献的总结: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中医学基本特点1. 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健康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 人体的整体性: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器官、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生理和病理系统。

2. 辨证论治:- 辨证:通过四诊合参,收集病象,分析病因、病位、病性和病机。

- 论治: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包括治则和治法。

3. 防治结合:- 未病先防:通过养生保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传承自学笔记摘抄(3篇)

中医传承自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理论体系中医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

这些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核心,是中医传承和发展的基石。

2.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阴阳代表着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五行则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阴阳五行理论贯穿于中医的各个方面,指导着中医的辨证施治。

3. 脏腑经络脏腑经络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包括心、肝、脾、肺、肾等,经络则是指运行气血的通道。

脏腑经络理论解释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4.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物质基础,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津液是人体内外的液体,包括血液、淋巴液等。

气血津液理论解释了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理现象。

5.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病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病机则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病因病机理论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中医诊断方法1. 四诊中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形态等外在表现来诊断疾病;闻诊是通过闻患者体味、呼吸、语音等来诊断疾病;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生活习惯等来诊断疾病;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象、穴位等来诊断疾病。

2.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方法中的重要内容,包括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将复杂多变的疾病归纳为八个基本类型,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3. 经络辨证经络辨证是中医诊断方法的一种,通过观察经络的异常变化来诊断疾病。

经络辨证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本质,为中医治疗提供指导。

三、中医治疗方法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针刺、艾灸等方法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运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等理论,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3)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涵盖了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核心概念。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

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比如,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热为阳,寒为阴。

阴阳的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一旦失衡,就会导致疾病。

五行学说则将世界万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相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相克。

在人体中,五脏也与五行相对应,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行的生克关系维持着人体脏腑的平衡与协调。

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

血则有濡养和化神的功能。

津液能滋润和濡养人体的脏腑、官窍等。

气血津液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若其运行失常,就会引发各种病症。

脏腑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干道,络脉则是经脉的分支和细小脉络。

通过经络,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四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苔、脉象等来诊断疾病。

例如,面色苍白可能是血虚,面色潮红可能是有热。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

听患者的呼吸、咳嗽、语言等声音,可以判断病情。

嗅患者的口气、分泌物等气味,也能提供诊断线索。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来了解病情。

比如,询问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等,有助于判断病因。

切诊主要是指切脉,通过触摸脉搏的频率、节律、强弱等,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此外,切诊还包括按诊,通过按压身体的某些部位,了解有无肿块、压痛等。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李本强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李本强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学霸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霸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霸笔中医主治记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特点1.整体观念:完整性:人自身统一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2.辨证论治:证:即证候=病机(本质、内涵)(1)同病异治的本质:证候/病机不同(2)异病同治的本质:证候/病机相同3.症:症状和体征,人体对疾病的反应的表象。

病:疾病。

病理变化的全过程证: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病理概括。

能反映疾病本质的是:证候。

补中益气汤之升阳药:黄芪、升麻、葛根、柴胡。

第三章阴阳学说1.概念:核心词:相互对立、关联有形属阴,无形为阳(联想气血,气属阳,血属阴)2.阴阳的属性:(1)相对性:(2)可分性(昼夜、五脏、四季分阴阳):比如:脾为阴中至阴;冬天为阴中之阴,春天为阴中之阳,夏天为阳中之阳,秋天为阳中至阴;前半夜阴中之阴,后半夜阴中之阳;水火阴阳征兆,左右阴阳之道路。

(3)可转化3.基本内容:阴阳一体观对立制约(阴平阳秘动态平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互根互用(谁也离不开谁):阴在内,阳之守也....;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阳则阴无以化...交感互藏(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高端项目中心消长(在一定范围内,量变):消长平衡:四季中:冬至阳生,夏至阴生,春分秋分阴阳各半;一天中:子时(半夜11点-1点)阳生;午时阴生相互转化(条件:重或极,质变)自和与平衡4.应用:(1)用于说明人体结构:背为阳,腹为阴。

(2)阐述病理变化(3)疾病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4)指导治疗:确定治则,调整阴阳。

(5)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5.确定治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阴胜则寒:实寒—寒者热补其不足=虚则补之之阳胜则热:实热—热者寒之阴偏衰:阴虚虚热—补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治啥补啥)-阳中求阴(求啥补啥)阳偏衰:阳虚虚寒—补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治啥补啥)-阴中求阳(求啥补啥)代表方:金贵肾气丸、右归丸第四章五行学说1.概念:五行特性;升腾(火)、生化(土)、生发(木)五行归类:注重五音2.五行内容(1)相生:生理:母子关系异常:母病及子、子病及母、(2)相克:生理:所胜及所不胜病理:相乘(过克)、相侮(反克)(3)五行生克制化:相生相克之间的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第一章绪论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整体观念主要内容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a.人体结构的整体性b.人体物质的整体性c.人体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d.人体功能的整体性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辨证论治(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

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精与气的基本概念(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

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2)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的运动与变化:1)气机:指气的运动。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将宇宙间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为阴阳两种相对的属性,并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将事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制约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1.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将人体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它们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经络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1.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内外因素密切相关。

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

病因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精选5篇)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篇1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东恒,他是一位著名的中医专家,也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之一。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养生防病等方面。

其中,阴阳五行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它强调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行的生克制化。

藏象则是中医的独特概念,它指的是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和气血的运行。

气血津液则是指人体内的精气血津液,它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病因病机则是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分析,它强调了疾病的起因和演变过程。

养生防病则是中医的预防和治疗原则,它强调了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

中医强调了人体的整体性和平衡性,它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健康状况,而不是简单地治疗疾病。

同时,中医也强调了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它认为预防和治疗是同等重要的,只有通过预防和治疗才能真正地保持身体健康。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意识到自己在中医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养生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不仅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性。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水平,为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篇2《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吴显才、李经纬、邓铁涛、欧明主编的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对人体构造和功能的理解,以及中医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一一《黄帝内经》。

2.《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3.《黄帝内经》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立。

4.《难经》一一扁鹊(秦越人)。

5.《伤寒杂病论》一一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王叔和将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

6.《神农本草经》一一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提出“四气五味”理论。

提出“七情和合”理论。

7.《伤寒杂病论》一一所载方被奉为“经方”。

8.《脉经》一一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一一王叔和。

9.《针灸甲乙经》一一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一一皇甫谧。

10.《诸病源候论》一一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一一巢元方。

11.《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一一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一一孙思邈。

12.《小儿药证直诀》一一我国第一部儿科专著一一钱乙。

1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一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内因(七情内伤)、外因(外感六淫)、不内不外因(虫兽、跌打、中毒、饮食)。

14.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寒凉派、攻邪派、补土派、滋阴派)。

15.《温热论》一一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辩证理论一一叶桂(叶天士)。

1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①整体观念(五脏一体、形神一体)。

②辨证论治。

17.五脏一八腑—五体一官窍一经脉心一小肠一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肝一一胆——期目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脾一一胃——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肺一—大肠—皮畀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肾一—膀胱一一骨一耳及二阴一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镜18.五脏六腑之大主一一心。

19.人体的脉象可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规律性变化: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20.精一一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一一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构成人类的本原。

21.气一一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一一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22.元气一一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李本强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李本强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得诊断与防治得一门科学,它有独特得理论体系与丰富得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得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得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得形成1、中医学得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得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得双重性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得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得形成与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得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得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得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得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得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得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得又一部重要得医学著作,创造性得提出了“独取寸口”得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得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得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得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得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得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得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整体观念主要内容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a.人体结构的整体性b.人体物质的整体性c.人体物质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d.人体功能的整体性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辨证论治(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与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与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与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与体征反映出来的。

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第1 页(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

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2)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与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的运动与变化:1)气机:指气的运动。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绪论什么是中医学,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一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二、辨证论治: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辨证论治: 第二章阴阳五行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的对立制约(二)阴阳的互根互用(三)阴阳的消长平衡(四)阴阳的相互转化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三)五行的生克乘侮(1)生克和制化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乘侮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的反应。

相侮: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亦称反克。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三)用于诊断和治疗第三章藏象什么是藏象学说,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古代的解剖知识。

二是长期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与创新
结合与创新
• 中西医结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 技术,提高治疗效果 • 中西医融合: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
创新与发展
• 中医现代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中医,提 高中医的治疗效果和科学化水平 • 现代医学中医化:借鉴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丰富和发展 现代医学,提高现代医学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中医的预防保健原则与措施
预防保健原则
• 未病先防: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预防疾病 • 既病防变:在疾病发生之后,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 病后防复:在疾病治愈之后,采取措施防止复发
预防保健措施
•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 调整饮食:合理饮食,滋养脏腑 • 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预防疾病 •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睡眠,恢复体力
中医的方剂组成与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原则
方剂组成
• 单方:由一味中药组成,如独参汤、银翘散等 • 合方:由两味以上中药组成,如八珍汤、逍遥散等
方剂配伍原则
• 君臣佐使:主药、辅药、使药,相互协调,提高疗效 • 同类相须:性能相似的中药相互配合,增强疗效 • 异类相使:性能不同的中药相互配合,提高疗效 • 反佐:用一种药物来制约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中医的理论体系构成
• 阴阳五行理论:阐述自然界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 脏腑经络理论:阐述人体脏腑功能和经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气血津液理论:阐述人体气血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规律 • 病因病机理论: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 养生保健理论:阐述养生、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方法和原则
中医与现代医学的比较与融合
中医的中药分类与常用中药
中药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李本强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就是整体观念,二就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就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与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5、“同病异治”,就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就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就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与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与势力,又可以代表与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李本强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与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潘毅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精选全文完整版

潘毅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潘毅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感谢潘神的中医学基础课一中医学学习路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医古文、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二中医基础理论(潘毅)中医学:一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医学Ps:深化需要回到原著参考书:中医基础理论+题库+中医学大/小辞典传统文化:儒释道,诸子百家(农业主要),兵法三概念(部分概念)不自主动作:风,肝失常如:天旋地转,蒋华不流利,手抖,不耐疲劳。

手指甲软脆:肝血虚,红润光泽弹性好筋:最治为藤目:阴血养目:瞳孔肾,眼黑部位肝,眼角心,眼角旁边白色肺。

眼内侧赘皮。

肝郁化火:心情忧郁,烦躁易怒,迎风流泪,眼屎多。

肝:与春呼应,早上春天舒服,精神病人春天发病多。

主疏泄气。

表现:噩梦,梦魇(鬼压床)。

头涨。

少腹两胁乳房胀痛,心情忧郁闷闷不乐。

痛经紫暗血块/腹水,瘿瘤(甲状腺肿)梅核气。

犯脾:腹胀纳呆易叹气,反酸(逍遥散)犯胆:右胁涨绞痛,厌食油腻,口苦,黄疸。

凌晨一点到三点肝经。

肝血虚:面白无华,舌淡,脉弦细,头晕目眩,目干涩,视物模糊,夜盲。

手足麻木,关节拘挛,抽搐,爪甲不容,经少延后,多梦,心肝血虚。

肝气虚补肾气。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也。

喜条达而恶抑郁。

腰膝酸软头重足飘。

潜阳滋阴(贝壳,龙骨,龟板,珍珠母。

)镇肝熄风汤(麦芽,茵陈)胆:主决断勇怯。

谋而不断:肝强胆弱,气质问题(自己不难受,旁边的人难受)。

胆小易受惊(治病方法:心胆气虚)肾:齿骨发生殖,肾精虚:小孩五迟五软。

产生水湿痰饮。

发黄稀疏干枯。

XO型腿,智力下降,痴呆,反应迟钝,补精药:龟板胶,鹿角胶,紫河车,鹿胎。

早衰,发早白,脱发,齿摇齿落,骨刺,反应迟钝,智力下降,老年痴呆。

老年用药:和小孩差不多。

治疗不孕不育:五子延中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形成:《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为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

本书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共18卷162篇,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2)《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成书于东汉,传说为秦越人所作。

(3)《伤寒杂病论》张机(字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为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

经晋·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

(4)《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成书于东汉,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全书载药365种。

发展: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20-960年)(1)《脉经》晋·王叔和著,为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

(2)《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著,为中医学第一部针灸专著。

(3)《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著,为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候学专著。

(4)《备急千金药方》与《千金翼方》唐·孙思邈著,为中医学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提出“大医精诚”为医学道德准则和追求的境界。

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

(1)刘完素后人称为“寒凉派”。

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2)张从正后人称为“攻邪派”。

代表著作为《儒门事亲》(3)李杲自号东垣老人,后人称为"补土派"。

代表著作为《脾胃论》(4)朱震亨后人尊称朱丹溪,后人称为"滋阴派"。

代表著作为《格致余论》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1)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2)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热论》(3)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4)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近代与现代(公元1840年以后)(1)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

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功能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和精气神一体观。

五脏一体观:人体五脏生理系统简表系统五脏六腑五体官窍经脉心系统心小肠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肝系统肝胆筋目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脾系统脾胃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形神一体观精气一体观2、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并贯穿于预防与康复的医疗保健实践的过程。

中医学在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讲究辩证与辨病相结合。

(1)症、证、病的基本概念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表现,包括患者所诉的异常感觉与医生所诊查的各种体征。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本质的包括。

病,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机演变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的过程,常常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要点、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等。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即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四诊获得的临床资料,明确病变的本质,拟定治则治法。

辩证辩证是以中医学理论对四诊(望、文、问、切)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为何种正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病因:即探求疾病发生的原因。

根据中医病因理论分析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探求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

某些病因,如外伤、虫兽咬伤等可直接观察询问病史了解。

辨病位:即分析、判别确定疾病只所在部位。

辨病性:即确定疾病的虚实寒热之性。

辨病势:即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及用药,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因证立法:即依据证候而确立治则治法。

证,是辩证的结果,也是论治的依据。

只有确定疾病某阶段或某类型的证,才能针对该证性质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随法选方:即依据治则治法选择相应的处方。

处方,是在确定治疗手段的基础上,依据治法的要求,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如选用药物疗法,应开出符合治法要求的方剂及其药物组成,并注明剂量、煎煮或制作、服用方法等。

据方施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患者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不同,因而治疗也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因而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3、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象思维(1)形象思维(2)意象思维(3)应象思维系统思维(1)整体宏观(2)天人合一变易思维(1)恒动变化(2)动静相召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气一元论1、气的哲学概念与气一元论气一元论,简称“气论”,是古人认识和阐释物质世界的构成及运动变化规律的宇宙观。

(1)气概念的形成(2)气的哲学概念气是一种极其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本原。

气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其本义,是客观的、具有运动性的物质存在;其泛义,是世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包括精神现象,均可称之为气。

2、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1)气是物质(2)气是万物的本原(3)气的运动是万物变化的根源气的变化,称气机。

气的运动是宇宙产生各种变化的动力。

(4)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第二节阴阳学说1、阴阳的概念归类(1)阴阳概念的形成(2)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相互对立的两种基本属性,既可标示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又可标示生化对立的两种事物或现象。

(3)阴阳的特性与归类阴阳的特性: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关联性、阴阳的规定性、阴阳的相对性。

其一,阴阳属性可以相互转化。

其二,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其三,阴阳属性随比较对象而变。

事物阴阳属性的归类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交感(2)阴阳对立(3)阴阳互根指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互根,指阴阳的互为根本、相互依存的关系(4)阴阳消长量变过程阴阳互为消长即阳长阴消,阴长阴消或阳消阴长,阴消阳长。

阴阳同消同长(5)阴阳转化质变过程(6)阴阳自和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稳定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第三节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范畴。

母、火、土、金、水的生克制化是宇宙间各种事物普遍联系、协调平衡的基本规律。

1、五行的概念与归类形成: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并对五行特性进行归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了爰稼穑”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属性及其运动变化。

“行”指,运动变化。

归类:“木曰曲直”曲,屈也,弯曲;直,伸也,伸直。

曲直,指树木枝条具有生长、升发、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炎、炎热、光明;上,上升、升腾。

炎上,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炎热、升腾、光明的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爰,通“曰”;稼,种植谷物;穑,收获谷物。

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

引申为凡具有承载、受纳、生化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

"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都是基于土之特性的表述。

"金曰从革":从,顺也;革,变革。

从革,指金具有顺从变革、刚柔相济之性。

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变革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冷、闭藏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2.五行的归类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1)归类方法:东方归属于木,南方归属于火,西方归属于金,北方归属于水,中央归属于土。

3.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生克制化(1)五行相生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五行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和抑制的关系。

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五行制化制,克制;化,生化。

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逆相生化,又逆相制约,生化中有制约,制约中有生化,两者相辅相成,从而维持相对平衡和正常的协调关系。

【附】五行胜复五行胜复,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一行(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仇”。

应五行中的一行亢盛,即为胜气;其所不胜,是为复气,又恰好为其所胜之子。

复气之母受胜气所害,复气制约胜气,为母复仇,故称“子母复仇”。

如木行亢盛为土行的胜气,金行旺盛为土行的复气;土为木之所胜,而土之子金能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则为子复母仇。

通过胜复调节机制,五行系统在局部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下,自行调节以维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

五行生克异常(1)五行母子相及如临床常见的水不涵木症,即先有肾水(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导致肝阴不足;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进而导致肝阳偏亢。

又如于肾精不足不能资助肝血,而致肝肾精血亏虚证;肾阳不足不能资助肝阳,而致寒凝肝脉证等,皆属母病及子的病变。

他脏之间的母病及子病变,以此类推。

子病及母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子病及母,既有子脏不足引起母脏亦虚的母子俱虚之证,又有子脏亢盛导致母脏亦盛的母子俱实之证。

如心病及肝的病机传变,临床可见由于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虚,而致心肝血虚证;由于心火旺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证等。

此外,还有子脏亢盛损伤母脏,导致子盛母衰病变,即所谓‘子盗母气’如肝火亢盛,下劫肾阴,以致肾阴亏虚的病变。

2.五行相乘相侮(1)相乘指五行中所不胜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

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由于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出现胸胁苦满、脘腹胀痛、泛酸、泄泻等表现时,称为“木旺乘土”。

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机变化。

(2)相侮指五行中所胜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木火金水四行之间的关系春天的温暖源于冬天,属阴中之阳的少阳;秋天的凉爽源于夏天的炎热,属阳中之阴的少阴。

第二章藏象1.藏象的基本概念藏象,又称“脏象”指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