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毒理学练习题
卫生毒理学试题三及答案(单选题)
卫生毒理学试题三及答案(单选题)第1题: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
A.电离度B.熔点C.挥发度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第2题:有关染色体畸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光镜下可见的变化B.光镜下不可见的变化C.DNA断裂的结果D.染色体结构异常E.染色体数目异常【答案】B第3题: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
A.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B.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C.流行病学调查,剂量反应关系,动物致癌试验D.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E.恶性转化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答案】C第4题:环氧溴苯大剂量给予动物时,出现DNA,RNA及蛋白质损伤的机理()。
A.环氧溴苯在酶的作用下,两个碳原子之间形成桥式结构B.大量环氧溴苯可把GSH全部耗尽C.体内多余的环氧溴苯与DNA共价结合D.也可与RNA、蛋白质共价结合E.以上都对【答案】E第5题:经呼吸道静式染毒主要优点是()。
A.设备简单B.操作方便C.消耗受试物少D.有使用价值E.以上都是【答案】E第6题: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原则是()。
A.按一定顺序进行B.最短的时间C.最经济的办法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第7题:抗体形成细胞实验可检测()。
A.细胞免疫功能B.体液免疫功能C.巨噬细胞功能D.宿主抵抗力E.以上都不是【答案】B第8题:S曲线的特点是()。
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E.曲线始终比较平缓【答案】A第9题: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有()。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E.以上都是【答案】E第10题: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B.酶的含量增加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D.滑面内质网增生E.以上都是【答案】E第11题:正向突变试验基因位点是()。
卫生毒理学习题库
1.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有害作用。
2.被称为现代毒理学奠基人的是Orfila。
3.生物学标志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4.反应分为量反应、质反应。
5.剂量-反应曲线有S形曲线、直线、抛物线。
6.安全限值有每日容许摄入量、最高容许摄入量、阈限值、参考剂量。
7.生物膜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总称。
8.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膜动转运。
9.外源化学物主要经过简单扩散的方式经生物膜转运。
10.简单扩散的条件是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外源化学物有脂溶性、外源化学物是非解离状态。
11.外源化学物的脂溶性可用脂-水分配系数来表示。
12.化学物质经皮吸收的限速屏障是表皮的角质层。
13.机体可作为贮存库的组织通常有血浆蛋白质、肝和肾、脂肪组织、骨骼组织。
14.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酶所催化的反应一般分为两大类,称为Ⅰ相反应和Ⅱ相反应。
15.排泄的途径通常有经肾脏(尿)排泄、粪便排泄、经肺(呼气)排泄、其他途径排泄。
16.自由基的来源主要是两方面:生物系统、外源化学物的氧化还原代谢。
17.细胞内Ca2+的持续升高可导致以下有害作用能量储备的耗竭、微丝功能障碍、水解酶的活化、ROS和RNS的生成。
18.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的毒性是对位>邻位>间位,分子对称的>不对称的。
19.碳原子数相同时,不饱和键增加其毒性增加。
20.化学物水溶性越大,毒性越大。
21.PCBs和二恶英的联合毒性,多呈相加作用。
22.马拉硫磷与苯硫磷的联合毒性,呈协同作用。
23.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利用了化学物的拮抗作用。
24.不同的LD50计算方法对动物组数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为4~6组。
大、小鼠等小动物每组数量通常为10只,犬等大动物为6只。
25.急性毒性试验求出LD50(LC50)值,通过LD50(LC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级和评价。
26.不论我国或国际上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都还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急性毒性试验时,除报告该毒物的LD50值和急性毒性级别外,还应对中毒和死亡特征加以报告。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3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3(总分:8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母体半数致死剂量/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B.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母体半数致死剂量C.LD01/tD05D.tD05/LD01E.LD50/tD05(分数:4.00)(1).致畸指数(分数:2.00)A. √B.C.D.E.解析:(2).相对致畸指数(分数:2.00)A.B.C. √D.E.解析:二、 B1型题(总题数:8,分数:48.00)A.脂/水分配系数与毒效应B.电离度与毒效应C.挥发度和蒸气压与毒效应D.绝对毒性和相对毒性与毒效应E.分散度与毒效应(分数:6.00)(1).苯与苯乙烯的LG50值均为45mg/L,即其绝对毒性相同,如果考虑到挥发度,苯的挥发度为苯乙烯的11倍(分数:2.00)A.B.C.D. √E.解析:(2).颗粒越小分散度越大,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越强。
AS2O3细粉状的比粗粉状的毒性大(分数:2.00)A.B.C.D.E. √解析:(3).有机酸的pKa<3,或有机碱的pKa>8时不易吸收(分数:2.00)A.B. √C.D.E.解析:A.新生或幼年鼠对毒物的反应灵敏,而对需经代谢活化的毒物不敏感B.老年动物对毒物的反应不灵敏C.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对某些有机磷农药反应灵敏D.雄性激素促进某些酶的活性E.生理和营养状况与毒效应有关(分数:6.00)(1).出生4周的幼鼠经口灌胃八甲磷农药35mg/kg体重,不引起死亡,同样剂量给成年大鼠灌胃则100%死亡(分数:2.00)A. √B.C.D.E.解析:(2).同样剂量的八甲磷给老年动物灌胃则只有20%死亡(分数:2.00)A.B. √C.D.E.解析:(3).马拉硫磷对雄性大鼠经口LD50值为521mg/kg体重,而雌性大鼠经口LD50为4mg/kg体重(分数:2.00)A.B.C. √D.E.解析:A.简单扩散B.滤过C.主动转运D.载体扩散E.胞饮和吞噬(分数:6.00)(1).液滴或大颗粒的物质透过生物膜的方式为(分数:2.00)A.B.C.D.E. √解析:(2).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等一系列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为(分数:2.00)A.B.C.D. √E.解析:(3).铅、锰、镉、砷、铊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为(分数:2.00)A.B.C. √D.E.解析:A.碱基对的缺失与插入B.不等于3的倍数的碱基对的缺失与插入C.DNA链的大段缺失与插入D.三联密码的缺失与插入E.染色体的缺失与插入(分数:6.00)(1).大段损伤(分数:2.00)A.B.C. √D.E.解析:(2).移码突变(分数:2.00)A.B. √C.D.E.解析:(3).小缺失(分数:2.00)A.B.C. √D.E.解析:A.脂/水分配系数近于1,最易吸收,显示其毒效应B.选择毒性C.分散度越大,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越强D.pKa越大,毒性越强E.只有在pH条件适宜,非离子型浓度达到最高才易吸收,发挥毒效应最大(分数:6.00)(1).弱酸性或弱碱性有机化合物与毒效应的关系是(分数:2.00)A.B.C.D.E. √解析:(2).化合物经皮肤吸收与毒效应的关系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颗粒分散度与毒效应的关系是(分数:2.00)A.B.C. √D.E.解析:A.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效应B.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在短时间内出现的毒效应C.化学物吸收入血后,经分布过程到达体内其他组织器官所引起的毒效应D.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停止接触,损伤不能恢复,甚至进一步发展加重E.化学物与机体直接接触部位处出现的毒效应(分数:6.00)(1).速发作用是(分数:2.00)B. √C.D.E.解析:(2).全身作用是(分数:2.00)A.B.C. √D.E.解析:(3).迟发作用是(分数:2.00)A. √B.C.D.E.解析:A.简单扩散B.滤过C.主动转运D.载体扩散E.胞饮和吞噬(分数:6.00)(1).凡是液滴或大颗粒的物质透过生物膜的方式(分数:2.00)A.B.C.D.E. √解析:(2).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再进入神经组织,一系列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分数:2.00)A.B.C.D. √E.解析:(3).铅、锰、镉、砷、铊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分数:2.00)A.B.C. √D.E.解析:A.直接致癌物B.前致癌物C.非致癌物D.有机致癌物E.无机致癌物(分数:6.00)(1).烟草属于(分数:2.00)A.B. √C.D.E.(2).氮芥属于(分数:2.00)A. √B.C.D.E.解析:(3).苯并(a)芘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三、 B1型题(总题数:2,分数:16.00)A.竞争性抑制作用B.功能性抑制作用C.代谢性抑制作用D.变构抑制作用E.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分数:8.00)(1).肟类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都与胆碱酯酶结合,减轻有机磷中毒属于(分数:2.00)A. √B.C.D.E.解析:(2).卤代苯类化合物可诱导有机磷代谢酶活性增强,从而降低了有机磷的毒性属于(分数:2.00)A.B.C. √D.E.解析:(3).有机磷中毒用阿托品缓解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4).因为铅与巯基酶结合活性降低,给铅中毒患者二巯基丁二酸钠解毒属于(分数:2.00)A. √B.C.D.E.解析:A.肝B.肾C.血红蛋白或血浆蛋白D.肺E.骨骼(分数:8.00)(1).铅的贮存器官是(分数:2.00)A.C.D.E. √解析:(2).镉(Cd)的靶器官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CCL4的靶器官是(分数:2.00)A. √B.C.D.E.解析:(4).CO在体内结合于是(分数:2.00)A.B.C. √D.E.解析:四、 B1型题(总题数:2,分数:20.00)A.染毒时间一般为2~4小时的染毒方式B.易挥发、易水解和有异味的化学物染毒方式C.观察化学毒物能否经皮肤吸收的试验方式D.经饮水和食物进入机体的化学毒物常用染毒方式E.进行化学物毒物动力学研究常采用的染毒方式(分数:10.00)(1).急性静式吸入染毒适用于(分数:2.00)A. √B.C.D.E.解析:(2).注射染毒适用于(分数:2.00)A.B.C.D.E. √解析:(3).小鼠浸尾试验适用于(分数:2.00)A.B.C. √D.解析:(4).灌胃适用于(分数:2.00)A.B.C.D. √E.解析:(5).吞咽胶囊适用于(分数:2.00)A.B. √C.D.E.解析:A.卫生毒理学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大、小鼠B.中国地鼠C.豚鼠D.家兔E.狗(分数:10.00)(1).进行急性毒理实验时首选(分数:2.00)A. √B.C.D.E.解析:(2).哺乳动物骨骼细胞染色体实验首选(分数:2.00)A.B. √C.D.E.解析:(3).皮肤过敏实验首选(分数:2.00)A.B.C. √D.E.解析:(4).皮肤粘膜服刺激试验(分数:2.00)A.B.C.D. √E.解析:(5).药物长毒试验(分数:2.00)A.B.C.E. √解析:。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1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1(总分:7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39,分数:78.00)1.化学致癌的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至少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先后次序为(分数:2.00)A.进展、启动、促癌B.启动,促癌,进展√C.促癌,启动,进展D.促癌,进展,启动E.启动,进展,促癌解析:2.以下事件中与生殖细胞突变无关的是(分数:2.00)A.遗传性疾病B.致畸C.显性致死D.肿瘤√E.增加遗传负荷解析:3.化学物的非损害作用是(分数:2.00)A.永久的B.动态的C.相对的√D.绝对的E.不可逆的解析:4.以下变化中不属于基因突变的是(分数:2.00)A.转换B.裂隙√C.移码突变D.DNA大段损伤E.颠换解析:5.某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经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代谢活化的毒物与此酶系相应的诱导剂联合作用,此毒物的毒性效应将(分数:2.00)A.增强√B.减弱C.无变化D.持续时间缩短E.潜伏期延长解析:6.在动物实验中要求掌握染毒剂量,以下哪种染毒方式不宜准确掌握摄入量(分数:2.00)A.经皮肤染毒C.吞咽胶囊D.灌胃E.喂饲√解析:7.能提供机体暴露于外源化学物信息的指标是(分数:2.00)A.空气污染物浓度B.环境污染物浓度C.体液污染物浓度√D.室内污染物浓度E.以上都是解析:8.外来化合物的排泄过程是指(分数:2.00)A.外来化合物的重吸收过程B.外来化合物的解毒过程C.外来化合物的再分布过程D.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E.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解析:9.生物膜转运外来化合物的机理中,具有一定主动性和选择性特点的转运方式是(分数:2.00)A.简单扩散、载体扩散、吞噬及胞饮B.主动转运、载体扩散、吞噬及胞饮√C.载体扩散、滤过、吞噬及胞饮D.滤过、主动转运、载体扩散E.简单扩散、滤过、主动转运解析:10.关于急性毒性研究的接触时间的具体定义是指(分数:2.00)A.长期B.短期C.一次D.多次E.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解析:11.化学结构与毒效应(分数:2.00)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E.化学活性和理化性质影响化学结构解析:12.化学物是否产生毒性反应,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化学物的(分数:2.00)A.理化性质B.物理状态D.接触的剂量√E.接触的途径解析:13.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转化解毒的毒物与此酶系的抑制剂联合作用,此毒物的毒性效应将(分数:2.00)A.减弱B.增强√C.潜伏期延长D.持续时间缩短E.无变化解析:14.毒理学实验中,Ames试验的指示菌株是(分数:2.00)A.鼠伤寒沙门菌的野生型菌株B.鼠伤寒沙门菌的色氨酸突变型菌株C.鼠伤寒沙门菌的组氨酸突变型菌株√D.大肠杆菌的野生型菌株E.大肠杆菌的色氨酸突变型菌株解析:15.有关具有相加作用的外来化合物,以下哪个不正确(分数:2.00)A.对机体产生的毒效应等于各个化合物单独效应的总和B.在化学结构上可为同系物C.往往作用于不同的靶器官√D.具有麻醉作用的化合物一般呈相加作用E.大部分刺激性气体的刺激作用呈相加作用解析:16.胚胎毒性作用是(分数:2.00)A.母体毒性,生长迟缓B.生长迟缓,功能缺陷√C.生长迟缓,致畸作用D.功能缺陷,致畸作用E.致畸作用,致死作用解析:17.下列哪项不是遗传毒性致癌物的特点(分数:2.00)A.其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具有DNA反应活性B.作用一般是不可逆的C.其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具有致突变性D.具有可检测的阈剂量√E.绝大部分的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为亲电子物解析:18.以下关于生物转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生物转化是指外来化合物经代谢转化生成代谢产物B.经生物转化后一般是水溶性增加,易于排泄C.生物转化主要在肝内进行,其他组织也有生物转化能力称为肝外代谢D.生物转化可分一相反应和二相反应两大类E.经生物转化后,所有外来化合物毒性降低√解析:19.以下关于前致癌物(间接致癌物)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是最重要的代谢活化酶B.必须经代谢活化才具有致癌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前致癌物C.催化二相结合反应的代谢酶没有代谢活化作用√D.前致癌物经代谢活化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E.前致癌物原型不是亲电子物,与DNA不能直接反应解析:20.下列关于外来化合物经肺排泄的影响因素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经肺排泄B.血/气分配系数高的化学物质,经肺排泄快√C.经肺排泄速度取决于在血流中溶解度、通气量和肺血流量D.经肺排泄的主要机制是简单扩散E.肺通气量增加,化学物质经肺排泄增加解析:21.关于基因重排,正确的是(分数:2.00)A.小缺失的片断倒转后插入原来的位置√B.小缺失的片断不倒转插入原来的位置C.小缺失的片断倒转后插入其他位置D.小缺失的片断不倒转插入其他位置E.以上都不是解析:22.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分数:2.00)A.确定阈剂量B.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C.进行该化合物的危险度评价D.以上AB正确E.以上AC正确√解析:23.物种差异影响化合物的毒性的例子是(分数:2.00)A.大鼠、小鼠、狗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B.猴子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C.家兔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D.豚鼠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E.猫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解析:24.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分数:2.00)A.胃肠道B.唾液C.汗液D.母乳E.肾脏√解析:25.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分数:2.00)A.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B.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C.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D.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E.以上都不是解析:26.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分数:2.00)A.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B.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C.流行病学调查,剂量反应关系,动物致癌试验√D.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E.恶性转化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解析:27.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分数:2.00)A.静脉注射>经呼吸道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C.腹腔注射>经口D.经口>经皮E.以上都是√解析:28.最大无作用剂量是(分数:2.00)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合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生物体的损害的剂量E.不引起生物体中DNA损伤的最大剂量解析:29.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分数:2.00)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B.易于饲养管理C.操作方便D.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E.以上都是√解析:30.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分数:2.00)A.肾小球简单扩散B.肾小球主动转运C.肾小球滤过D.肾小管主动转运E.以上都是√解析:31.下列哪种形式不属于基因突变(分数:2.00)A.颠换B.转换C.倒位√D.移码突变E.大段损伤解析:32.染色体断裂后不重接则不能形成下列哪种形态学改变(分数:2.00)A.无着丝粒断片B.染色体缺失C.环状染色体√D.微核E.微小体解析:33.1983年ICPEMC规定的遗传学终点是(分数:2.00)A.DNA完整性改变与序列改变B.DNA重排与交换C.染色体完整性与分离改变D.上述ABC包括了全部遗传学终点√E.上述ABC没有包括全部遗传学终点解析:34.自由基具有下列特性(分数:2.00)A.奇数电子,高化学活性,生物半减期极短,无顺磁性B.奇数电子,低化学活性,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C.奇数电子,高化学活性,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D.奇数电子,低化学活性,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E.奇数电子,高化学活性,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解析:35.最常受到烷化的是鸟嘌呤的(分数:2.00)A.N-5位B.N-6位C.N-7位√D.O-7位E.O-5位解析:36.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分数:2.00)A.定性评定B.定量评定C.剂量反应关系确定√D.毒性评定E.危害性评定解析:37.可以作为致畸试验阳性对照物的是(分数:2.00)A.维生素E,敌枯双,五氯酚钠B.维生素D,敌枯双,五氯酚钠C.维生素C,敌枯双,五氯酚钠D.维生素A,敌枯双,五氯酚钠√E.维生素B,敌枯双,五氯酚钠解析:38.动式染毒主要优点是(分数:2.00)A.装置备有新鲜空气补充B.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C.保证染毒柜内和二氧化碳分压恒定D.温湿度恒定E.以上都是√解析:39.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染色体整倍性畸变(分数:2.00)A.nB.2nC.3nD.上述AB都是E.上述AC都是√解析:。
卫生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毒理学试题一及答案(单选题)第1题: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
A.血象、肝肾功能B.病理学检查C.灵敏指标的检查D.特异指标的检查E.特异基因的测试【答案】A第2题: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
A.静脉注射>经呼吸道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C.腹腔注射>经口D.经口>经皮E.以上都是【答案】E第3题:目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
A.500万种B.300万种C.100万种D.10万种E.6~7万种【答案】E第4题: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
A.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E.性刚成熟,初断乳,初成年【答案】A第5题: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
A.灌胃B.喂饲C.吞咽胶囊D.鼻饲E.饮水【答案】A第6题: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DNA大段损伤的最小剂量E.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答案】E第7题: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
A.成年动物B.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C.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D.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E.仅使用单一性别【答案】B第8题:碱基转换的后果是出现()。
A.同义密码B.错义密码C.终止密码D.氨基酸改变E.以上都对【答案】E第9题: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
A.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B.苯主要从呼吸道排泄,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C.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动,而甲苯没有D.甲苯的肝脏中氧化,对肝有损害作用,而甲苯没有E.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答案】A第10题: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卫生毒理学专项考核试题及答案
卫生毒理学专项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单选题]*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单选题]*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D s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3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单选题]*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4.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单选题]*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U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V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5 .毒性的上限指标有()[单选题]*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VC、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D、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6 .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单选题]*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B s滤过U简单扩散VD、载体扩散7 .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单选题]*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B、溶解度C、气血分配系数D、以上都是√8 .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单选题]*A、胃√B、十二指肠U小肠D、结肠9 .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单选题]*A、动物种属B、年龄C、生理状态D、以上都是√10 .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单选题]*A、肠道B s唾液C、汗液D、肾脏√11 .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单选题]*A、肾小球简单扩散B、肾小球主动转运U肾小球滤过√D、肾小管主动转运12 .代谢活化是指()[单选题]*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V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13 .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单选题]*A、N一氧化、苯胺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C、环氧化,苯并(α)花7, 8-二醇-9, 10环氧化物(致癌)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V14 .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单选题]*A、简单扩散B s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VD s滤过15 .能阻止水、电解质和某些水溶性差的物质屏障是()[单选题]*A、表皮角质层B、连接角质层VC、上皮角质层D、真皮角质层16 .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单选题]*A、肝√B、肾U肺D、小肠17 .化学毒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单选题]*A、甲基化√B、羟化U共氧化D、环氧化18 .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单选题]*A、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B、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均有重大影响U经过体内的生物转化,所有化学毒物的毒性均降低VD、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后变成终致癌物19 .化学毒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单选题]*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B s血流量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20 .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单选题]*A s剂量B、作用时间U选择作用D、蓄积作用V21 .体内毒物蓄积若要达到最大蓄积量,至少需要几个生物半减期()[单选题]*A、2B s 4U 6D、8√22 .化学毒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单选题]*A、简单扩散VB s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胞吞23 .化学毒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哪项条件()[单选题]*A、水溶性B、脂溶性U水溶性和脂溶性√D、分子量小于IOO24 .化学毒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单选题]*A、食管B、胃U小肠√D s大肠25 .化学毒物体内生物转化I相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单选题]*A、内织网VB、线粒体U细胞膜D s细胞核26 .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单选题]*A s大鼠和小鼠B、果蝇C、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D s鸟类27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单选题]*A s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V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28 .急性毒性是()[单选题]*A、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B、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融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C、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或24小时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D s一次是指瞬间给予动物快速出现中毒效应29 .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毒物的反应存在差别,所以在急性毒性试验时,最好选用两种动物是()[单选题]*A s大鼠和小鼠B、大鼠和家兔C、大鼠和狗√D s狗和猴30 .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单选题]*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B、易于饲养管理C、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D、以上都是√31 .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单选题]*A、灌胃√B s喂饲C、吞咽胶囊D、饮水32 .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单选题]*A、静脉注射 > 经呼吸道B、静脉注射 > 腹腔注射U腹腔注射A经口D、经口 >经皮E、以上都是(添加)√33 .经呼吸道静式染毒主要优点是()[单选题]*A、设备简单B、操作方便U消耗受试物少D、以上都是√34 .动式染毒主要优点是()[单选题]*A、装置备有新鲜空气补充B、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C、保证染毒柜内和二氧化碳分压恒定D、以上都是√35,几种动物静脉注射的注射量范围(ml )是()[单选题]*A s大鼠0.2 ~ 0.5B、大鼠1.0 ~ 2.0C s家免3.0 ~ 10.0D、以上都是√36 .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单选题]*A、1天B、1周C、2 周√D、3周37 .改进寇氏法要求()[单选题]*A、设5~7剂量组B、每个剂量组小鼠不可少于10只U组距为几何级数D、以上都是√38 .霍恩法的要求是()[单选题]*A、4个染毒剂量组B、每组动物数4只或5只C 组距2.15 (或3.16)D、以上都是√39 .化学毒物的蓄积系数为()[单选题]*A、多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比值B s一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多数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比值 U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比值V D、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比值40.亚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单选题]*A、探讨阈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VB、探讨剂量反应关系C、预测有无潜在性危害D、为其它试验剂量设计提供数据41 .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限是()[单选题]*A、环境毒理学3~6个月B、食品毒理学3 ~6个月C s工业毒理学1~3个月D、食品毒理学90天喂养E、以上都对√42 .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单选题]*A、成年动物B、大鼠IOOg左右,小鼠15g左右√C、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D、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43 .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单选题]*A、血象、肝、肾功能VB、病理学检查C、灵敏指标的检查D、特异指标的检查44 .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单选题]*A、着床期B、器官发生期√C、胎儿期D、胚泡形成期45 .慢性毒性试验设有四个计量组(高、中、低、最低)及对照组,哪个计量组为最大无作用计量()[单选题]*A、高计量组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1B、中计量组出现了轻微中毒的症状,与对照相比P<0.05C、低计量组出现了个别动物极轻微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D、最低计量无任何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46 .急性毒性研究的接触时间是()[单选题]*A、一次B、一次或8小时内多次C、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D s一次或14天内多次47 .化学物的一般急性毒性试验,如无特殊要求,则动物性别选择为()[单选题]*A、雌雄多少都可以B、雌雄各半√C、全部为雄性D、全部为雌性48 .测定化学物LD50时,常用的观察期限是()[单选题]*A、7天B、10 天C、14 天√D、28 天49 .突变的后果有()[单选题]*A、肿瘤,显性致死,炎症B、显性致死,隐性致死,遗传性疾病VC、显性致死,炎症,遗传性疾病D、隐性致死,变态反应,肿瘤50 .下列哪种后果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单选题]*A、显性致死B、显性遗传病U隐性遗传病D、癌症V测验L以下不属于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单选题]*A、乙醇B、新型冠状病毒VC、霉菌毒素D、汞E、噪声2、下面哪一项不是毒理学体外试验的特点:()[单选题]*A、节省人力、物力、花费较少B、可进行某些深入的研究。
卫生毒理学复习题库(选择题附答案)
1第一章绪论【A 型题】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D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C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B 型题】【名词解释】1.毒理学2.现代毒理学3.卫生毒理学4.管理毒理学【问答题】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4.如何理解毒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5.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论述题】1. 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2.谈谈现代毒理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A 型题】1.毒物是 D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LD50的概念是 D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3.LD50 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 CA.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LD50 值与急性阈计量成反比C.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D.LD50 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B A.LD100B.LD50C.LD01D.LD05.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6.毒性的上限指标有B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C.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D.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7.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B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8.最小有作用剂量(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是 D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9.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 B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以上都是10.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1.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B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2.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C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3.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D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D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5.对LD50 描述错误..的是 D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16.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D 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17.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 C 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18.急性毒作用带为 A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19.慢性毒作用带为 C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0.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 EA.LD50B.LD0C.LD01E.LD10021.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BA.LD50B.LD0C.LD01D.LD10022.对LD50 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又称致死中量C.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D.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23.慢性毒作用带为 C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4.机体组织细胞对毒作用反应特点不包括:B A.具有特异的靶器官和靶部位B.病变性质相同C.病变性质各有不同D.病变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2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 D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26.S-曲线的特点是 A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B 型题】27~30题A 效应B 反应C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D 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E剂量反应曲线27.用CCl4 给大鼠经呼吸道感染后,测试大鼠血清中GPT 升高,CCl4 所发生的GPT改变为 Al4 染毒大鼠100只中有50只GPT升高,即效应发生率为50%,此为 B29.随着CCl4 染毒剂量的增高GPT显著增高C30.某患者因上感而就医,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中致死 D【名词解释】1.毒物2.biomarker3.medianlethaldose4.hypersensibility5.hormesis6.Zch7.靶器官8.毒性9.阈剂量10.最大无作用剂量11.剂量-效应关系12.剂量-反应关系13.危险度14.危害性15.安全性【问答题】1.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2.一般认为哪些毒性作用有阈值,哪些毒性作用无阈值?3.为什么把毒效应谱看成连续谱?4.绘制一条典型的剂量-反应曲线。
(完整word版)卫生毒理学复习题库(选择题附答案)
A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B •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1. 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 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C .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3. 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D .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2.谈谈现代毒理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A 型题】 1.毒物是C 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D .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A .对大鼠经口 LD50 > 500mg/kg 体重的物质 B .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8. 最小有作用剂量( 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 是 DC •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 •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LD50 的概念是 DA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C .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 A .核素 B .细菌D .能引起一群动物50 %死亡的剂量(统计值) 3.LD50 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 C C .病毒 A . 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 D .各种化学物质 B . LD50 值与急性阈计量成反比 2.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 C . 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A .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 D . LD50 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C •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 边缘学科 A . LD100 B . LD50D •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 范围越来越大 C . LD01 D . LD0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A .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 •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 •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 •以上都是 【B 型题】 5.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 •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 带名词解释】 1.毒理学 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弓I 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D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6.毒性的上限指标有2.现代毒理学3.卫生毒理学 A •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 最小致死量4.管理毒理学【问答题】B •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 致死量4.如何理解毒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7.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5.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 【论述题】 A •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1. 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2023年《卫生毒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3年《卫生毒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单选题1.经皮吸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A、化学物质分子的大小B、化学物质脂比水分配系数C、皮肤充血D、皮肤完整性和通透性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解析:影响化学毒物经皮肤吸收的因素除化学毒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外,还包括角质层的完整性及水化状态,外界温度等,此外,皮肤充血及局部炎症等都有利于化学毒物的吸收。
2.小动物接触易挥发液态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最适宜采用的染毒方法是A、喂饲B、灌胃C、吞咽胶囊D、静式吸入E、皮肤敷贴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是基本知识题,考核急性毒性试验的染毒途径和方法。
在分析此题时应考虑:①该受试物的理化性质;②人体可能的接触途径。
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染毒方法。
根据提干,受试物是易挥发液态化合物,因此人体最可能的接触途径为呼吸道。
实验动物染毒途径的选择应与人体接触途径相同。
因此在5个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是D静式吸入。
3.下列反应中由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的是A、单胺氧化B、黄口票吟氧化C、S-氧化D、醛脱氢E、醇脱氢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化学物各种生物转化反应与代谢酶的关系。
单胺氧化酶催化单胺氧化,含黄毒单加氧酶催化黄口票吟氧化,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S-氧化,醛脱氢酶催化醛脱氢,醇脱氢酶催化醇脱氢。
故选项C是正确的。
4.通过亲性腺作用损害生殖与发育过程的化学物是A、反应停B、维生素AC、5-羟色胺D、甲基汞E、氯化镉参考答案:E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化学物造成生殖与发育过程损害的方式。
5个选项中,反应停和维生素A可作用于妊娠早期,损害胚体发育,具有胚胎毒性;5-羟色胺和甲基汞可分别造成胎盘血流量减少、胎盘转运功能障碍或影响胎盘滋养层对于必需氨基酸的摄取,具有胎盘毒性;只有氯化镉可造成小鼠卵巢出血与排卵抑制,具有性腺毒性。
故选项E为正确答案。
5.下列哪种后果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A、显性致死B、显性遗传病C、隐性致死D、隐性遗传病E、癌症参考答案:E解析:如果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无论其发生在任何阶段,都可能会对后代产生影响,其后果可分为致死性和非致死性两种。
卫生毒理学练习题
卫生毒理学练习题1、S-曲线的特点是() [单选题]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正确答案)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E、曲线始终比较平缓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S形剂量-反应曲线的特点:①大多数个体在中位剂量(即50%的反应值)两侧的剂量范围内发生反应。
②曲线的中位剂量可用于描述平均反应,即半数有效剂量(ED50)或半数致死剂量(LD50)。
③在剂量-反应曲线的左侧,群体中有很小比例在低剂量发生反应,是易感组或易反应组。
④在曲线的右侧,群体中有另一个很小比例在高剂量发生反应,是不易感组或不易反应组。
⑤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特别是中位数周围的斜率,给出了产生效应的剂量范围的指示。
2、有害作用的质反应剂量反应关系多呈S形曲线,原因是不同个体的() [单选题]A、吸收速度差异B、分布部位差异C、代谢速度差异D、排泄速度差异E、易感性差异(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群体中个体易感性分布在毒理学中有重要的意义,化学物毒作用的个体易感性可分为毒动学和毒效学两方面,备选答案A~D都是有关毒动学方面的,因此备选答案E是正确的。
3、关于剂量-反应关系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A、Paracelsus提出化学物质的毒性主要决定于剂量,是剂量-反应关系的科学基础B、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是确定外来化合物与毒性作用因果关系的基本依据C、剂量-反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常见的有直线形、抛物线形和S状曲线D、直线形是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中最常见的(正确答案)E、S状曲线在横坐标为对数剂量,纵坐标为由反应率转换成的概率单位时,即成一直线答案解析:【答案解析】无阈值效应:化学毒物的致癌作用以及致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突变的作用在零以上的任何剂量均可发生,即具有零阈剂量-反应关系。
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属于无阈值效应,其他均为有阈值效应。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A.毒理学评价第一阶段B.毒理学评价第二阶段C.毒理学评价第三阶段D.毒理学评价第四阶段E.危险度评价1.致突变试验属于正确答案:B2.传统致畸试验属于正确答案:C3.致癌试验属于正确答案:DA.胚胎毒性B.胚胎致死作用C.致畸作用D.母性毒性E.功能缺陷4.着床前的胚胎易发生正确答案:B5.胎儿发育后期易发生正确答案:E6.器官发生期易发生正确答案:CA.化合物的靶器官,肾、肝B.化合物的靶器官,主动脉C.化合物的靶器官血红蛋白或血浆蛋白D.化合物的靶器官,肺E.化合物的靶器官,骨骼7.CCl4定位正确答案:A8.CO定位正确答案:C9.农药百枯草定位正确答案:DA.清除率CL,高峰时间TnB.时-量曲线下面积AUC,高峰时间TP,生物利用度FC.表观分布容积VdD.生物半减期t1/2,清除率CL,高峰时间TnE.生物半减期t1/2,清除率CL10.上述毒物动力学参数与吸收过程有关的是正确答案:B11.上述毒物动力学参数与分布过程有关的是正确答案:C12.上述毒物动力学参数与消除过程有关的是正确答案:EA.竞争性拮抗作用B.功能性拮抗作用C.代谢性拮抗作用D.症状拮抗作用E.综合拮抗作用13.肟类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都与胆碱脂酶结合正确答案:A14.卤代苯类化合物可诱导有机磷代谢酶活性增强,从而降低了有机磷的毒性正确答案:C15.有机磷对胆碱酯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乙酰胆碱不被破坏,在体内蓄积,可使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兴奋,出现中毒症状,可用阿托品缓解正确答案:BA.妊娠雌性动物数与交配雌性动物数之比B.正常分娩雌性动物数与妊娠动物数之比C.出生后4天存活幼仔数与分娩时出生幼仔数之比D.21天断奶幼仔存活数与出生后4天幼仔存活数之比E.正常分娩雌性动物数与交配雌性动物数之比16.受孕率正确答案:A17.正常分娩率正确答案:B18.幼仔出生存活率正确答案:C19.幼仔哺乳成活率正确答案:DA.大、小鼠B.豚鼠C.金黄地鼠D.家兔E.狗20.进行急性毒理实验时首选正确答案:A21.细胞恶性转化实验首选正确答案:C22.皮肤过敏实验首选正确答案:B23.皮肤黏膜眼刺激试验首选正确答案:DA.碱基置换突变B.大段损伤C.DNA交联D.正向突变E.移码突变24.TA97检测正确答案:E25.TA100检测正确答案:A26.TA98检测正确答案:E27.TA102检测A.化学毒物从浓度较高的一侧经生物膜向浓度较低的一侧进行的扩散转运B.化学毒物利用载体由高浓度侧经生物膜向低浓度侧转运C.化学毒物利用载体由低浓度侧经生物膜向高浓度侧转运D.化学毒物透过生物膜上亲水溶性孔道的转运E.颗粒物与生物大分子物质伴有膜的运动而进入细胞28.滤过是指正确答案:D29.简单扩散是指正确答案:A30.主动转运是指正确答案:C31.易化扩散是指正确答案:BA.经胃肠道吸收B.经呼吸道吸收C.经皮肤吸收D.经乳汁吸收E.经腹腔注射32.脂溶性非极性化合物,如内吸磷1059的吸收正确答案:C33.工业毒物如气体、蒸气、气溶胶的吸收途径正确答案:B34.食品加工烹调方法不当N-亚硝基化合物及热解产物吸收途径35.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机械管道容器,存在有金属元素及其盐类吸收途径正确答案:AA.称动物体重的目的B.食物利用率C.症状D.脏器系数E.一般综合性观察指标36.亚慢性及慢性毒性试验中,必须观察记录动物饮食情况,每5天称一次体重,了解受试物对动物体重的影响,如各试验组体重减轻并有剂量反应关系,就可以肯定是一种综合毒性效应正确答案:A37.脏器的湿重与单位体重的比值通常用100g体重计正确答案:D38.每食入100g饲料所增长的体重克数正确答案:B39.实验中记录动物出现的中毒症状,及症状出现的先后次序时间,并进行分析正确答案:C40.食物利用率、体重、症状、脏器系数均为一般综合性观察指标正确答案:EA.神经管畸形B.免疫缺陷C.胎儿体重低下D.母体体重低下E.流产41.生长迟缓正确答案:C42.致畸作用正确答案:A43.功能不全正确答案:B44.胚胎致死作用正确答案:E45.母体毒性正确答案:D。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A.动物种属B.性别C.年龄D.生理状态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2.SCE是A.染色单体交换B.姐妹染色单体交换C.染色单体内换D.染色单体互换E.姐妹染色体交换正确答案:B3.碱基置换的后果是出现A.同义密码B.错义密码C.终止密码D.氨基酸改变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4.下列哪组致癌物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A.免疫抑制剂,无机致癌物,促癌剂B.免疫抑制剂,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促癌剂C.直接致癌物,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细胞毒物D.激素,固态物质,无机致癌物E.促癌剂,前致癌物,细胞毒物正确答案:B5.关于微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实质是DNAB.是丢失的染色体断片C.存在于细胞核中D.存在于细胞质中E.是丢失的染色体正确答案:C6.经典的毒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核素B.微波C.细菌D.病毒E.各种化学物质正确答案:E7.鸟嘌呤N-7位烷化作用的后果有A.鸟嘌呤脱落B.脱嘌呤C.作用碱基缺失D.移码突变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8.甲烷(CH4)若用Cl取代CH4上H后,其毒性最大的是A.CH3ClB.CH2Cl2C.CHCl3D.CCl4E.CCl3正确答案:D9.关于大段损伤的描述错误的是A.DNA链大段缺失B.DNA链插入C.跨越基因的损伤D.DNA断裂E.光镜下可见正确答案:E10.危险度是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E.外来化合物不损害机体的可能性正确答案:D11.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以DNA为靶的诱变A.烷化剂作用B.碱基类似物取代作用C.嵌入剂作用D.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作用E.才碱基结构破坏作用正确答案:D12.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A.1天B.1周C.2周D.3周E.1月正确答案:C13.代谢活化是指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E.MFO具有两重性正确答案:C14.DNA链中减少了一对碱基可导致(B)A.染色体畸变B.移码突变C.碱基置换D.大段损伤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5.正向突变试验基因位点是A.6-GT位点,TK位点,HGPRT位点B.TK位点,HGPRT位点,OUA位点C.HGPRT位点,6-GT位点,OUA位点D.OUA位点,TK位点,6-GT位点E.OUA位点,TK位点,5-Bru位点正确答案:B16.描述S9混合液错误的是A.多氯联苯诱导B.肝匀浆9000g上清液C.为代谢活化系统D.含NADPE.含葡萄糖正确答案:E17.外来化合物对免疫功能影响的表现不包括A.免疫抑制反应B.免疫增强反应C.降低机体抵抗力D.自身免疫反应E.提高机体免疫力正确答案:E18.有机磷化合物取代基不同其毒性不同,下列哪项正确A.R1,R2同为乙基时毒性比甲基毒性大B.R1,R2同为乙异丙基时毒性比乙基大C.Y基团为O时毒性大于SD.X基团为酸根时,强酸毒性比弱酸毒性大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19.影响致癌作用的因素有A.致癌物的相互作用B.维生素C.脂肪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20.N-羟化反应常见的化合物是A.苯B.苯胺及2-乙酰氨基芴C.黄曲霉毒素B1D.苯酚E.羟甲基八甲磷正确答案:B21.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A.血象、肝肾功能B.病理学检查C.灵敏指标的检查D.特异指标的检查E.特异基因的测试正确答案:A22.经呼吸道静式染毒主要优点是A.设备简单B.操作方便C.消耗受试物少D.有使用价值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23.几种动物静脉注射的注射量范围(ml)是A.小鼠0.2~0.5B.大鼠1.0~2.0C.豚鼠1.0~5.0D.家兔3.0~10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24.哪种试验组合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A.Ames试验,大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B.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C.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睾丸细胞染色体试验D.显性致死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E.SCE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正确答案:C25.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限是A.环境毒理学3~6个月B.食品毒理学3~6个月C.工业毒理学1~3个月D.食品毒理学90天喂养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26.体外试验方法常用A.游离器官B.原代培养细胞C.细胞器D.CHO,V79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27.环状染色体是A.染色体长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B.染色体短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C.染色体两臂断裂重接形成环状D.染色体断片断端重接形成环状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28.致死剂量(浓度)包括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半数致死浓度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29.霍恩法的要求是A.4个染毒剂量组B.每组动物数4只或5只C.组距2.5D.组距3.16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30.外来化合物的概念是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31.下列哪种后果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A.显性致死B.显性遗传病C.隐性致死D.隐性遗传病E.癌症正确答案:E32.关于拟紫外线断裂剂的描述错误的是A.诱发DNA单链断裂B.诱发DNA双链断裂C.需经S期复制才看见染色体断裂D.是S期依赖断裂剂E.与放射性断裂剂不同正确答案:B33.慢性毒性试验设有四个剂量组(高,中,低,最低)及对照组,哪个剂量组为最大无作用剂量A.高剂量组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1B.中剂量组出现了轻微中毒的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C.低剂量组出现了个别动物极轻微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D.最低剂量无任何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E.对照组无任何中毒症状正确答案:D34.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有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35.毒物动力学中主要参数是A.生物半减期B.血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表观分布容积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36.体外试验有A.小鼠微核试验B.大鼠精子畸变试验C.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D.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试验E.显性致死试验正确答案:D37.突变的后果是A.肿瘤,显性致死,炎症B.显性致死,隐性致死,遗传性疾病C.显性致死,炎症,遗传性疾病D.隐性致死,变态反应,肿瘤E.遗传性疾病,畸胎,变态反应正确答案:B38.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A.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B.苯主要从呼吸道排泄,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C.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动,而甲苯没有D.甲苯在肝脏中氧化,对肝有损害作用,而甲苯没有E.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正确答案:A39.毒物是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突变性的物质D.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E.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正确答案:E40.亚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A.探讨阈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B.观察中毒症状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D.预测有无潜在性危害E.为其它试验剂量设计提供数据正确答案:A41.大鼠致畸试验中的给药时间是受精后A.7~16天B.8~16天C.9~16天D.9~17天E.8~17天正确答案:D。
卫生毒理学考试试题
名解1毒物2中毒3生产性毒物4职业中毒5气态毒物6蒸气7气溶胶8烟9刺激性气体10窒息性气体单选1排泄毒物及其代谢物极为有效的器官,也是最重要的排泄途径是A肾脏B 肝脏C呼吸道D消化道2气态毒物可以原形经排出的是A肾脏B 肝脏C呼吸道D消化道3毒物被吸收后在体内呈不均匀分布,相对集中于某些组织器官铅集中于A骨骼B肾脏C肝脏D肺4毒物被吸收后在体内呈不均匀分布,相对集中于某些组织器官氟集中于A骨骼B肾脏C肝脏D肺5毒物被吸收后在体内呈不均匀分布,相对集中于某些组织器官一氧化碳集中于A骨骼B肾脏C肝脏D红细胞6气态毒物可以经呼吸道排出方式为?A被动扩散B主动排出C逸散D分泌7可经唾液腺排出的是?A汞B苯C锰D甲苯8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是?A转化B蓄积C氧化D还原9单纯窒息性气体是?A硫化氢B、氰化氢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10化学窒息性气体是?A氮气B、甲烷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简答1.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式?2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3.气态毒物经过呼吸道吸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毒物的体内过程?5生物转化主要包括哪几类反应?6联合作用表现为?7职业中毒的临床类型?8刺激性气体引起的肺水肿,临床过程可分为几期?9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10职业中毒的诊断职业中毒的诊断应有充分的资料包括?11效应指标包括?12化学窒息性气体依据中毒机制的不同分为?答案名解1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2机体受毒物作用后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3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4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5气态毒物指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如氯气、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等;6.液态物质蒸发或挥发、固态物质升华时形成的气态物质称为蒸气7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aerosol)8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0.1μm的固体微粒称为烟9刺激性气体(irritant gases)是指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10是指经吸入使机体产生缺氧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下列关于直接致癌物的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直接致癌物的化学结构即具有亲电子活性B.直接致癌物的作用机制是因其细胞毒性,引起代偿增生而致癌C.直接致癌物可与DNA的亲核基团形成加合物D.直接致癌物均有致突变性E.直接致癌物不需要代谢活化正确答案:A2.对于机体生理屏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主要的体内屏障有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B.体内屏障可阻止或减缓某些外来化合物分布到一定的器官C.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不阻碍组织细胞需要的营养素的分布D.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水溶性、解离的、与蛋白质结合的外来化合物分布E.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阻碍脂溶性、未解离的外来化合物分布到脑和胚胎正确答案:E3.关于卫生毒理学的概念,错误的是A.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B.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C.研究外来化合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D.研究所有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E.卫生毒理学研究范围不止限于化学物质正确答案:D4.以下改变中哪一项不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A.单倍体B.多倍体C.缺体D.整倍体E.非三倍体正确答案:E5.生殖发育是指过程A.体细胞的生长发育B.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C.胎儿发育及分娩、哺乳D.胎儿的发育E.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着床、胚胎发生、发育、器官发生、胎仔发育、分娩和哺乳正确答案:E6.下列关于亚慢性毒性试验动物染毒剂量的分组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B.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及环磷酰胺染毒组C.高、中、低三个剂量组D.高、低剂量组E.高、低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正确答案:A7.在毒理学动物试验中,同种动物对同一毒物表现出不同的效应,主要原因为A.实验操作误差B.动物的个体差异C.动物的物种差异D.实验抽样误差E.实验观察误差正确答案:B8.如果通过实验发现某种化学物的LD50大于10g/Kg,则认为该化学物属于A.微毒或基本无毒B.低毒C.中等毒D.高毒E.剧毒正确答案:A9.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与吸收途径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静脉注射>经口≥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经皮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经口>经皮C.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经皮>肌内注射>经口D.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经皮>经口E.静脉注射>经皮>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经口正确答案:B10.毒理学实验的亚慢性毒性试验中,特异指标的选择原则应根据A.急性毒作用特点B.指标越先进、越灵敏越好C.急性毒作用特点及化合物特殊基团的分析D.着重分析对肝代谢酶的影响E.选择困难,广泛筛选正确答案:C11.下列关于癌基因致癌的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涉及细胞生长和分化B.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必须经过活化,才能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C.正常细胞至少需要原癌基因两次突变才能转变为肿瘤细胞D.原癌基因的活化机制主要为点突变、基因扩增和染色体断裂E.鉴定了多种病毒基因在细胞中有相应的原癌基因,因此病毒是致癌的首要的病因正确答案:E12.Ames试验的遗传学终点为A.DNA完整性改变B.DNA交换或重排C.DNA碱基序列改变D.染色体完整性改变E.染色体分离改变正确答案:C13.以下变化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是A.缺体B.单体C.微小体D.非整倍体E.整倍体正确答案:C14.大部分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具有联合作用,其方式主要为A.协同作用B.相加作用C.拮抗作用D.独立作用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5.显性致死试验的遗传学终点是A.生殖细胞基因突变B.体细胞染色体畸变C.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D.体细胞基因突变E.体细胞及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正确答案:C16.在毒理学实验中,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可以达到多个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求得受试物的致死剂量(以LD50为主要参数)B.阐明急性毒性的剂量一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C.筛选受试物的致突变性D.可用于受试物的毒物动力学研究E.可用于研究急救治疗措施正确答案:C17.下列实验动物中,常用于急性毒性研究的实验动物A.猴B.兔C.狗D.猫E.小鼠和大鼠正确答案:E18.关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的诱导剂,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能加强单加氧酶系的活性,加速其他毒物的代谢B.能使其他毒物的排泄增加C.能使其他毒物血浆浓度增加D.加速其他毒物的代谢E.苯巴比妥是单加氧酶的诱导剂之一正确答案:C19.LD50的概念是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出现试验组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D.经统计计算获得的,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E.经统计计算获得的,抑制50%酶活力所需的浓度正确答案:D20.外来化合物的血浆半衰期是指A.毒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B.毒物被机体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C.毒物被肾排泄一半所需的时间D.毒物被代谢一半所需的时间E.毒物的毒性作用强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21.在致畸试验中,判断动物有否”受孕”最有力的依据是A.阴道内有无阴栓发现B.雌性动物的体重C.雌性动物的活动状况D.雌雄动物同笼的比例E.雌雄动物同笼的时间正确答案:A22.下列关于外来化合物经胆汁排泄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对胃肠道吸收的外来化合物,肝脏有”首过效应”B.经肝脏随同胆汁排泄,是次于肾脏的第二排泄途径C.外来化合物原型和其代谢产物脂溶性高,则易于经胆汁排泄D.与蛋白结合的、分子量在300以上的、具有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外来化合物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胆汁E.主动转运是肝脏转运外来化合物进入胆汁的主要方式正确答案:C23.下列哪种作用是以DNA为靶的化学诱变作用A.对有丝分裂作用的干扰B.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C.对DNA复制酶系的破坏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24.下列关于研究外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的关系的作用的描述中,哪项不正确A.预测毒作用特征B.推测毒作用机制C.预估安全限量的范围D.可作为化合物是否具致癌性的最后结论E.预测毒性大小正确答案:D25.关于具有弱碱性的有机物在胃肠道的吸收,不正确的是A.弱有机碱在胃中呈解离状态,不易吸收B.弱有机碱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C.小肠内酸碱度偏中性(pH6.6),弱有机碱主要呈非离解状态D.在小肠中弱有机碱的脂水分配系数高,易于吸收E.服用小苏打可阻碍弱有机碱在小肠的吸收26.下列反应中哪种不属于生物转化的一相反应A.羟化B.还原C.水解D.甲基化E.环氧化正确答案:D27.化学物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不包括A.物种和细胞学差异B.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C.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生物转运过程的差异D.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亲和力的差异E.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正确答案:C28.关于毒物吸收的正确定义是A.毒物进入胃肠道B.毒物随血液到达各器官组织C.毒物从染毒部位进入血循环D.毒物从血循环进入靶细胞E.静脉注射染毒正确答案:C29.下列事件中与体细胞突变无关的是A.致癌B.致畸C.动脉粥样硬化D.衰老E.遗传性疾病正确答案:E30.关于慢性毒作用带(Zch)的概念,不正确的是A.慢性毒作用带(Zch)是危害性指标B.Zch二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C.Zch大表示此外来化合物不易引起慢性中毒D.对于毒作用有阈值的外来化合物可求得Zch正在制订安全限值(最高容许浓度)时可参考Zch来确定安全系数正确答案:C31.通过毒理学实验来测定化学物LD50时常用的观察期限为A.5天B.1周C.10天D.2周E.4周正确答案:D32.下列实验动物中适合于研究外来化学物的皮肤毒性的动物是A.小鼠B.大鼠C.家兔D.猫E.狗正确答案:C33.毒理学实验中,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主要是A.确定化合物的最高耐受剂量B.确定化合物的最高容许浓度C.确定化合物外推到人的安全系数D.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的阈剂量E.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阈剂量及无有害作用剂量正确答案:E34.有关慢性毒性试验的剂量设计,可参考以下的设置原则,除外A.以亚慢性阈剂量为最高剂量B.组间剂量差为20倍C.以1/10LD50为最高剂量D.最高剂量为0.5MTD(最大耐受量)E.1/10LD50为最高剂量,1/1000LD50为预计无作用剂量组正确答案:B35.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称A.毒作用B.毒效应C.毒剂量D.毒性E.毒物正确答案:E36.致死剂量是指A.引起人死亡的最小剂量B.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D.引起生物死亡的最小剂量E.引起生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正确答案:B37.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A.口腔B.胃C.十二指肠D.小肠E.结肠正确答案:B38.毒理学生殖毒性试验中,下列不是最高剂量的选择原则的是A.应出现轻微毒性B.可为1/10LD50C.可略高于亚慢性毒性试验中最大无作用剂量D.该组动物死亡率应在10%以下E.最高剂量应使动物失去生育能力正确答案:E39.毒理学实验中,关于亚慢性毒性试验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讨亚慢性毒性的阈剂量B.确定未观察到毒效应的剂量水平C.为慢性毒性试验提供剂量设计依据D.为慢性毒性试验提供检测指标依据E.确定受试物的最低致死剂量正确答案:E40.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A.成年动物B.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C.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D.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E.仅使用单一性别正确答案:B。
卫生毒理学习题集
卫⽣毒理学习题集第⼀章绪论1. 被称为现代毒理学奠基⼈的是_________。
A. OrfilaB. MagendieC. BernardD. BrownE. Fraser2. 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_____________ 。
A.有益作⽤B. 营养作⽤C. 治疗作⽤D. 有害作⽤E. 以上都是3. 下⾯哪⼀项不是毒理学体外试验的特点:________A. 影响因素多,不易控制。
B. 可进⾏某些深⼊的研究。
C. 节省⼈⼒、物⼒、花费较少。
D. 不能全⾯反映化学物毒作⽤。
E. 不能作为毒性评价和危险度评价的最后依据。
4. 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_____________ 。
A.有益作⽤B. 营养作⽤C. 治疗作⽤D. 有害作⽤E. 以上都是判断题:卫⽣毒理学是从预防医学的⾓度研究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和产⽣毒性作⽤的条件,可为制订卫⽣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第⼆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下列哪⼀项效应属于量效应:A. 尿中δ-ALA的含量B. 中度铅中毒C. 动物死亡D. 持续性肌⾁松弛E. 正常细胞发⽣恶变2、如检测⼈体的某些⽣物材料如⾎液、尿液、头发中的铅、汞、镉等重⾦属含量可以准确判断其机体暴露⽔平,这些⽣物学标志称为A 、接触性⽣物学标志物B、效应性⽣物学标志物C、易感性⽣物学标志物D、⼀般性⽣物学标志物E、特殊性⽣物学标志物3、慢性性毒作⽤带为: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值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值C、最⼩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值D、最⼩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值E、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值4、阈剂量是指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A、多数个体B、⼀半个体C、少数个体D、全部个体E、零个体7、当把纵坐标的表⽰单位反应率改为反应频数时,对称S形曲线呈形的⾼斯分布曲线A、钟形B、直线形C、抛物线形D、倒钟形E、S形8、MLD指的是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的最低剂量C、最⼩致死剂量D、最⼤⽆作⽤剂量E、未观察到有害作⽤的剂量9、某先天缺乏NADH-⾼铁⾎红蛋⽩还原病的患者,当⼀次接触⼤量苯胺后发⽣⾼铁⾎红蛋⽩⾎症,这种毒性作⽤应为:A、速发作⽤B、局部作⽤C、过敏性反应D、⾼敏感性E、特异体质反应10、影响化学毒物毒性的关键因素是:A. 接触途径B. 接触时间C. 接触速率D. 剂量E. 接触频率11、剂量-反应(效应)曲线是:A. 以表⽰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反应的构成⽐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条曲线B. 以表⽰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效应的构成⽐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条曲线C. 以表⽰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反应的构成⽐为横坐标,以剂量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条曲线D. 以表⽰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反应的百分率或⽐值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条曲线E. 以表⽰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反应的百分率或⽐值为横坐标,以剂量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条曲线12、急性毒作⽤带为: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值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值C、最⼩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值D、最⼩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值E、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值13、LD0指的是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的最低剂量C、最⼤耐受量D、最⼤⽆作⽤剂量E、未观察到有害作⽤的剂量14、机体接触有机磷农药后,⾎液中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致使神经递质⼄酰胆碱不能及时⽔解⽽神经突触处,引起瞳孔缩⼩、肌⾁颤动、⼤汗、肺⽔肿、肢体⿇痹等中毒表现。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3型题 2. A1型题1.相关的其他评价指标A.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升高,与对照组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B.放射工作者SCE出现率与对照组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 C.放射工作者WBC计数比对照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D.出现自觉症状,头晕乏力,脱发等现象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E.以上都可用于评价有放射病的早期症状正确答案:E2.分散度与颗粒状物质在呼吸道的阻留有关,可到达呼吸道深部的颗粒其直径一般A.大于10μmB.大于5μmC.小于10μmD.小于5μmE.5~10μm正确答案:D3.成组应用遗传毒理学试验时,下列哪项不是要考虑的配套原则A.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试验B.包括体细胞和性细胞的试验C.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D.包括多个遗传学终点的试验E.在反映同一遗传学终点的多种试验中应尽可能选择体外试验正确答案:E4.关于肿瘤抑制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肿瘤细胞的遗传学改变包括肿瘤抑制基因B.肿瘤抑制基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肿瘤性状表达C.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必须有肿瘤抑制基因的改变D.肿瘤抑制基因不能表达或其基因产物去活化时才容许肿瘤性状的表达E.ras和myc基因属于肿瘤抑制基因正确答案:C5.外来化合物对生殖发育毒性作用的各环节包括A.性腺的发育及交配过程B.受孕及胚胎的发育过程C.胚胎发育及哺乳的过程D.对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着床、胚胎发育及幼儿出生后发育过程E.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发育过程正确答案:D6.要确定亚慢性毒性试验动物染毒的最高剂量,一般可根据A.急性阈剂量B.LD30C.LD50D.LD50E.LD100正确答案:A7.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A.灌胃B.喂饲C.吞咽胶囊D.鼻饲E.饮水正确答案:A8.以下关于蓄积系数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此法用来研究化合物蓄积作用B.蓄积系数越高,蓄积作用越弱C.目前有固定剂量法和定期递增剂量法两种试验方法D.用LD50做指标,有可能低估某些化合物的潜在慢性毒效应E.用此法能区分某种化合物是物质蓄积还是功能蓄积正确答案:E9.染色体畸变有A.颠换B.置换C.转换D.切换E.互换正确答案:E10.以下何种指标是常用的进行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的指标A.LD100B.LD50C.LD0D.ZacE.Zch正确答案:B11.具有水溶性且分子量小的外来化合物经生物膜转运的机制是A.主动转运B.滤过C.简单扩散D.载体扩散E.吞噬及胞饮正确答案:B12.关于化合物的脂溶性以下哪条的叙述不正确A.一化合物的脂溶性大,表明其易溶于脂B.化合物的脂溶性高,易通过生物膜C.化合物的脂溶性与其毒性密切相关D.化合物的脂溶性低,易通过生物膜E.脂溶性与化合物的吸收、分布、转运、代谢及排泄有关正确答案:D13.在进行SCE试验中,加入BrdU的作用是A.使细胞分裂终止于中期相B.阻止细胞核的分裂C.阻止细胞膜的分裂D.取代胸苷掺入DNA,使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E.使细胞同步分裂正确答案:D14.在毒理学试验中,常用的助溶剂是A.茶油B.二甲基亚砜C.乙醇D.吐温-80E.橄榄油正确答案:D15.小鼠一次灌胃体积通常为A.0.2~1.0ml/10gB.1~5ml/10gC.1~5mlD.0.2~1.0mlE.>5ml正确答案:D16.弱碱性外源化合物在经尿排泄的过程中,在酸性尿液中A.解离型增加,再吸收减少,排泄快B.解离型增加,再吸收增加,排泄慢C.非解离型增加,再吸收增加,排泄陕D.非解离型增加,再吸收增加,排泄慢E.解离型增加,再吸收增加,排泄快正确答案:A17.毒理学实验中的微核试验可用来检测A.引起移码突变的遗传毒物B.引起核碎裂的遗传毒物C.断裂剂D.引起碱基置换的遗传毒物E.DNA加合物正确答案:C18.下列化学物质中不属于外来化合物的是A.农药B.药品C.食品D.微量元素E.生物毒素正确答案:C19.关于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用动物有大鼠和小鼠B.实验期限大鼠为2年,小鼠为1.5年C.常设3个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高剂量组剂量应为最大耐受剂量(MTD) D.每组雌雄各10只动物E.结果观察主要指标是肿瘤发生的数量和性质正确答案:D20.常见的诱导剂有A.苯巴比妥B.3-甲基胆蒽C.六氯联苯D.DDT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21.下列关于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皮肤是较好的屏障,但不少外来化合物可经皮肤吸收引起毒效应B.一般来说,脂/水分配系数较高,分子量较小的外来化合物容易通过皮肤吸收C.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可分为穿透阶段和吸收阶段D.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机制有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E.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主要经表皮细胞,经皮肤附属器吸收的较少正确答案:D22.下列关于卫生毒理学实验动物选择原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选择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近似的动物B.选择与人类有类似疾病谱的动物C.选择易于饲养管理、试验操作方便的动物D.选择易于获得、晶系纯化,且价格较低的动物E.选择两种实验动物,最好一种为啮齿类,一种为非啮齿类正确答案:B23.下列叙述终致癌物的特点中,错误的是A.前致癌物经代谢转化,最终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B.前致癌物经代谢转化最终生成的中间产物叫终致癌物C.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是最重要的代谢活化酶D.终致癌物具有直接与DNA反应的活性E.终致癌物大多是亲电子物正确答案:B24.下列有关生殖毒理学和发育毒理学概念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生殖毒理学和发育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两个分支B.致畸试验是发育毒性试验之一C.二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D.二者也可统称为繁殖毒理学E.发育毒理学比生殖毒理学更全面正确答案:E25.抗体形成细胞实验可检测A.细胞免疫功能B.体液免疫功能C.巨噬细胞功能D.宿主抵抗力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6.体细胞转变为癌细胞需要A.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的活化B.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的灭活C.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和癌基因的灭活D.肿瘤抑制基因的灭活和癌基因的活化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27.体外试验常用的材料是A.组织器官B.原代培养细胞C.细胞器D.细胞株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28.下列哪项不属于外来化合物的联合作用A.相加作用B.拮抗作用C.协同作用D.独立作用E.诱导作用正确答案:E29.最大无作用剂量是A.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接触该化合物不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D.化合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生物体的损害的最高剂量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30.下列关于癌症病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癌症是由多种病因诱发的B.机体发生癌症的内因有遗传因素C.机体发生癌症的外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D.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辐射致癌和病毒致癌E.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正确答案:D31.卫生毒理学实验中所选择的染毒途径应尽可能与人类的实际接触一致,那么外来化合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为A.胃肠道吸收、经皮肤吸收和经呼吸道吸收B.胃肠道吸收、静脉注射和经皮肤吸收C.胃肠道吸收、经呼吸道吸收和静脉注射D.经呼吸道吸收、经皮肤吸收、经注射部位吸收E.经呼吸道吸收、经胃肠道吸收、经注射部位吸收正确答案:A32.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结果分析指标是A.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B.肿瘤死亡率,肿瘤发生率,肿瘤潜伏期C.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死亡率D.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肿瘤死亡率E.肿瘤发生率,肿瘤存活率,肿瘤死亡率正确答案:A33.某种外源性化合物的pKa值是描述其A.解离度B.挥发度C.反应活性D.分散度E.稳定性正确答案:A34.如果DNA链上的鸟嘌呤被胸腺嘧啶取代,这种突变称为A.颠换B.转换C.移码突变D.错义突变E.无义突变正确答案:A35.具有脂溶性的外来化合物,其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是A.简单扩散B.膜孔扩散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胞饮和吞噬正确答案:A36.确定微核试验的遗传学终点的根据是A.DNA交换或重排B.DNA完整性改变C.DNA碱基序列改变D.染色体完整性改变或染色体分离改变E.细胞分裂异常正确答案:D37.以下各项关于毒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转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是主要的氧化酶系B.此酶系主要存在于微粒体中C.此酶系催化作用的专一性高D.此酶系可被一些化学物诱导E.肝是体内的主要代谢转化器官正确答案:C38.下列关于外来化合物在机体分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布是吸收入血的外来化合物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的过程B.分布可分初期分布和再分布C.在初期分布,器官中外来化合物浓度与器官的血液灌注有关D.在再分布阶段,器官中外来化合物浓度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有关E.外来化合物均匀分布于全身各组织细胞正确答案:E39.下列哪项不是毒理学试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A.受试物溶解后稳定B.本身无毒C.与受试物不发生反应D.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E.不被机体吸收正确答案:E40.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生物膜是将细胞或细胞器与周围环境分隔的半透膜B.生物膜具有隔离和选择性通透作用C.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为流动镶嵌模型D.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主要由于镶嵌蛋白的作用E.很多化学物的毒性作用与生物膜有关正确答案:D。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有关嵌入剂的概念正确的是A.以静电吸附形式嵌入B.嵌入碱基之间C.嵌入多核苷酸链之间D.导致移码突变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2.常见的烷化剂有A.N-亚硝基化合物B.氮芥C.硫芥D.烷基硫酸酯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3.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D.卫生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毒理学是法医毒理学的分支E.卫生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正确答案:C4.染色体数目异常出现三体可记为A.2n-1B.2n+1C.2n-2D.2n+3E.2n-3正确答案:B5.改进寇氏法要求A.设5~7个剂量组B.每个剂量组小鼠不可少于10只C.组距为几何级数D.死亡率呈常态分布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6.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B.化学物质的分子量C.溶解度D.血气分配系数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7.关于蓄积系数(K)的评价哪些是对的A.K<5为高度蓄积B.K<3为中度蓄积C.K=LD50(1)/LD50(n)D.K>1为明显蓄积E.K>2为轻度蓄积正确答案:D8.公式logcn/ci=pKa-pH(cn:非离子型;ci:离子型)的意义是A.说明与非离子型浓度的对数成正比B.当pKa越大,pH越小,有机酸越易吸收C.当pKa越小,pH越大,有机酸越易吸收D.对某种物质来讲pKa值是固定不变的,故主要受pH的影响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9.研究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关系的目的是A.寻找毒作用规律,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B.预测毒性大小C.推测毒作用机理D.预测新化合物的安全限量标准范围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10.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A.着床期B.器官发生期C.胎儿期D.新生儿期E.胚泡形成期正确答案:B11.染色体数目异常的表现不包括A.单倍体B.二倍体C.三倍体D.四倍体E.多倍体正确答案:B12.卫生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A.大鼠和小鼠B.果蝇C.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D.鸟类E.鱼类正确答案:C13.环氧溴苯大剂量给予动物时,出现DNA,RNA及蛋白质损伤的机理A.环氧溴苯在酶的作用下,两个碳原子之间形成桥式结构B.大量环氧溴苯可把GSH全部耗尽C.体内多余的环氧溴苯与DNA共价结合D.也可与RNA、蛋白质共价结合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14.卫生毒理学研究的任务是A.中毒机理B.外来化合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及生物转运,转化过程C.对外来化合物进行安全性评价D.制定有关卫生标准和管理方案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15.急性毒性是A.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B.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C.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24小时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D.一次是指瞬间给予动物,快速出现中毒效应E.机体敏感性差异很大,有部分动物很快死亡,但有些动物很快恢复正确答案:C16.胎仔检测内容有A.外观检查B.内脏检查C.骨骼检查D.称重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17.目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A.500万种B.300万种C.100万种D.10万种E.6~7万种正确答案:E18.颠换与转换的不同点主要在于A.碱基置换的类型B.产生的氨基酸C.产生的蛋白质D.三联密码E.导致的后果正确答案:A19.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A.电离度B.熔点C.挥发度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20.下列哪种发生断裂与重接的染色体基因不丢失和增加A.微核B.倒位C.插入D.易位E.重复正确答案:B21.毒物动力学中室的概念是A.表示解剖部位B.代表器官C.是理论的机体容积D.代表生理学的功能单位E.代表毒物作用的靶正确答案:C22.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原则是A.按一定顺序进行B.最短的时间C.最经济的办法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23.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B.滤过C.简单扩散D.载体扩散E.胞饮和吞噬正确答案:C24.关于倒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丢失B.染色体只发生一次断裂C.染色体两臂均断裂断片互换D.染色体旋转180度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E25.LD50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A.LD50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1/LD50与毒性大小成反比C.LD50值与急性阈剂量成反比D.LD50值与毒性大小成反比E.LD50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正确答案:D26.致突变试验的质量控制应通过A.盲法观察B.设立阳性对照C.设立阴性对照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27.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B.酶的含量增加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D.滑面内质网增生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28.最小有作用剂量是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DNA大段损伤的最小剂量E.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正确答案:E29.下列哪些化学物质易于从呼吸道进入机体A.苯B.COC.SO2D.粉尘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30.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不包括A.细胞形态改变B.细胞生长能力改变C.细胞生化表型改变D.细胞坏死E.与肿瘤形成有关的表型正确答案:D31.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A.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E.性刚成熟,初断乳,初成年正确答案:A32.有关染色体畸变的描述错误的是A.光镜下可见的变化B.光镜下不可见的变化C.DNA断裂的结果D.染色体结构异常E.染色体数目异常正确答案:B33.S-曲线的特点是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E.曲线始终比较平缓正确答案:A34.外来化合物对免疫系统作用的特点是A.反应的灵敏性,反应的单一性,反应的选择性B.反应的灵敏性,反应的双重性,反应的选择性C.反应的迟发性,反应的双重性,反应的选择性D.反应的迟发性,反应的单一性,反应的持久性E.反应的持久性,反应的双重性,反应的选择性正确答案:B35.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拮抗作用D.独立作用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36.以DNA损伤为检测终点的致突变试验是A.微核试验B.染色体畸变试验C.Ames试验D.UDS试验E.基因正向突变试验正确答案:D37.导致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原因是A.DNA交联B.DNA修复异常C.DNA链的复制错误D.DNA链的断裂与异常重接E.DNA链的断裂与原位重接正确答案:D38.协同致癌作用机理包括A.抑制DNA修复B.选择性增强DNA受损细胞的增殖C.活化作用酶系统活力发生改变D.上述AB正确E.上述AC正确正确答案:D39.LD50的概念是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E.抑制50%酶活力所需的浓度正确答案:D40.毒性的上限指标有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剂量,最小致死量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C.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剂量,最小致死量D.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剂量,阈剂量,半数耐受剂量E.绝对致死量,阈剂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正确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毒理学基本概念一、A11、S-曲线的特点是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E、曲线始终比较平缓2、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有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E、以上都是3、毒物是指A、可引起机体受损害的化学物B、在一定条件下,投予较小剂量时可造成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C、在一定条件下,投予较小剂量时可造成机体功能性损害的化学物D、在一定条件下,投予大剂量时才造成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E、在一定条件下,投予较小剂量时就会造成机体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4、氟化物毒作用的靶器官是A、脑B、肺C、骨骼D、肝E、肾5、卫生毒理学研究的任务是A、中毒机理B、外来化合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及生物转运、转化过程C、对外来化合物进行安全性评价D、制定有关卫生标准和管理方案E、以上都是6、关于毒性说法正确的是A、毒性的大小和外源性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途径有关B、剂量是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关键C、毒物毒性的大小与半数致死剂量LD50值成反比D、是指外源性化学物质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E、以上均正确7、下列属于无阈值效应的是A、汞所致的中毒性脑病B、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坏死C、氢氟酸所致的皮肤灼伤D、乙酰水杨酸所致的胎儿畸形E、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8、有阈值效应A、能够检测出阈值的效应属有阈值效应B、一般的生理、生化异常和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都属于有阈值效应C、发育毒性或胚胎毒性引起的结果属于有阈值效应D、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生殖毒性也属无阈值效应E、以上都不是9、关于Zac说法正确的是A、Zac=Limac/LD50B、Zac越大,表明化学物质引起急性死亡的危险性越大C、Zac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标D、Zac是急性毒性常用参数之一E、以上说法均正确10、属于毒理学上限指标的是A、ADIB、LD0C、LD50D、LOAELE、MLD11、最大无作用剂量是A、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B、阈剂量C、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D、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E、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23】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22】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毒理学的最根本概念是“剂量决定毒性”,也就是说任何物质在一定剂量下都有潜在的毒性,但是毒性有大有小,因此在定义毒物时,一般是认为较少剂量下可能对机体造成损害的化学物,当然这种损害效应既包括功能损害也包括器质性损害。
选项A未提及剂量,C、E包含的内容不全面,范围太窄,D选项所指的较大剂量是相反的。
因此B为正确答案。
【该题针对“毒理学、毒性和毒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21】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有毒化学物的靶器官。
氟化物毒作用的靶器官是骨骼,可引起氟骨症;铅毒作用的靶器官是脑,臭氧毒作用的靶器官是肺;溴苯毒作用的靶器官是肝;镉毒作用的靶器官是肾。
【该题针对“毒理学、毒性和毒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17】5、【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毒理学、毒性和毒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11】6、【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毒理学、毒性和毒作用”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09】7、【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表示毒性常用参数和安全限值”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08】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表示毒性常用参数和安全限值”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07】9、【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剂量-反应关系比较”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05】1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表示毒性常用参数和安全限值”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2989】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表示毒性常用参数和安全限值”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2988】二、化学毒物的生物转运一、A11、生物转运过程是指A、吸收、分布、代谢B、吸收、分布、排泄C、分布、代谢、排泄D、吸收、代谢E、代谢、排泄2、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A、肾小球简单扩散B、肾小球主动转运C、肾小球滤过D、肾小管主动转运E、以上都是3、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A、口腔B、胃C、十二指肠D、小肠E、结肠4、外源性化学物质吸收途径主要是A、胃肠道B、呼吸道C、皮肤D、AB是E、ABC都是5、对简单扩散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物质分子由浓度低的部位向浓度高的部位分散B、消耗能量C、依赖于外源性化学物质在脂质中的溶解度D、不受外源性化学物质的电离状态影响E、以上都对6、外源化学物主要与何种血浆蛋白质发生可逆结合A、白蛋白B、α1球蛋白C、α2球蛋白D、β球蛋白E、γ球蛋白7、主动转运的主要特点是A、逆浓度梯度B、有饱和性C、有竞争性抑制现象D、有选择性E、以上都是8、毒物动力学中主要参数是A、生物半减期B、血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表观分布容积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9、毒物动力学中“室”的概念是A、表示解剖部位B、代表器官C、是理论的机体容积D、代表生理学的功能单位E、代表毒物作用的靶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吸收、分布和排泄”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50】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吸收、分布和排泄”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47】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吸收、分布和排泄”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46】4、【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吸收、分布和排泄”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42】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生物转运”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33】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影响外源化学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分布到全身。
与血浆蛋白结合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结合型外源化学物分子量增大,不能跨膜转运,暂无生物效应,不被代谢排泄。
在血液中外源化学物可与多种血浆蛋白可逆结合,主要是白蛋白(备选答案A)。
其他的备选答案都是错误的。
【该题针对“生物转运”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31】7、【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生物转运”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26】8、【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毒物动力学”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25】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毒物动力学”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024】三、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一、A11、下列反应中由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的是A、单胺氧化B、黄嘌呤氧化C、S-氧化D、醛脱氢E、醇脱氢2、I相反应包括A、氧化B、还原C、水解D、结合E、A+B+C3、溴化苯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后成为肝脏毒物。
如事先给予实验动物SKF-525A,则溴化苯的肝毒性明显降低,原因是抑制了A、黄素加单氧酶B、谷胱甘肽转移酶C、环氧化物水化酶D、超氧化物歧化酶E、混合功能氧化酶4、常见的诱导剂有A、苯巴比妥B、苯并(a)芘C、DDTD、3-甲基胆蒽E、以上都是5、需代谢活化后才具有致癌活性的致癌物为A、直接致癌物B、前致癌物C、助致癌物D、促长剂E、进展剂6、代谢活化是指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E、MF0具有两重性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物各种生物转化反应与代谢酶的关系。
单胺氧化酶催化单胺氧化,含黄毒单加氧酶催化黄嘌呤氧化,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S-氧化,醛脱氢酶催化醛脱氢,醇脱氢酶催化醇脱氢。
故答案C是正确的。
【该题针对“生物转化及其反应类型”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124】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生物转化及其反应类型”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121】3、【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溴化苯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后,成为肝脏毒物。
化学物在肝脏的环氧化作用是通过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来催化的。
预先给予SKF-525A后,溴化苯的肝毒性明显降低表明溴化苯的环氧化产物减少,说明SKF-525A抑制了该过程,而这个过程是MFO催化的,因此SKF-525A的作用是抑制了混合功能氧化酶。
【该题针对“毒物代谢的影响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111】4、【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毒物代谢的影响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109】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代谢活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108】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代谢活化”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423107】四、影响毒作用的因素一、A11、脂水分配系数高的化学物A、易溶于水,易于吸收,易随尿排出B、易溶于水,难于吸收,易随尿排出C、易溶于水,难于吸收,难随尿排出D、难溶于水,易于吸收,难随尿排出E、难溶于水,难于吸收,易随尿排出2、外来化学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除了A、诱导作用B、相加作用C、协同作用D、独立作用E、拮抗作用3、决定某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A、毒物种类B、接触剂量C、进入途径和方式D、接触时间E、物种与个体差异4、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化学物是A、分子量低、水溶性高、不与蛋白质结合B、分子量低、脂溶性高、不与蛋白质结合C、分子量低、脂溶性低、与蛋白质结合D、分子量高、脂溶性高、与蛋白质结合E、分子量高、水溶性低、与蛋白质结合5、关于物理性质与毒性效应说法正确的是A、毒物脂/水分配系数越大,毒性越小B、毒物在体液中的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小C、非离子型比率越高,毒性越大D、Zch越大,产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小E、毒物分散度越小,毒性越大6、毒物的空间结构与毒性大小的一般规律正确的是A、直链烃<支链烃B、环烃<链烃C、间位<邻位<对位D、L-异构体<D-异构体E、以上均正确7、研究化学毒物的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的关系A、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乃至量子水平阐明化学毒物的毒物机制B、有助于指导新的化学物质或药物的设计和合成C、有助于指导解毒药物的筛选D、有助于预估新化学物质的安全限量标准范围E、以上都是8、同种动物接触毒物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经口>经皮B、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经口>经皮C、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经皮>经口D、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经口>经皮E、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经皮>经口9、毒理学试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不包括A、受试物溶解后稳定B、不被机体吸收C、与受试物不发生反应D、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E、本身无毒二、A21、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单加氧酶系代谢活化的毒物与此酶系的抑制剂联合作用,该毒物的毒性效应A、减弱B、增强C、无变化D、持续时间延长E、潜伏期延长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化学物的脂水分配系数是指化学物在脂相中的浓度与水相中浓度的比值,脂水分配系数越大,表明化学物在脂相中的溶解性好,在水相中的溶解性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