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1第一张全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共414张)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共414张)PPT课件


C.配制浓硫酸与酒精的混合液时,将所需浓硫酸沿烧
杯壁缓慢倒入盛有一定体积的酒精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
D.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投入几片碎瓷片
解析 氢气(或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性气体还原氧化
铜实验中,应先通氢气(或一氧化碳)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
止发生爆炸,所以A存在安全隐患。
答案 A
2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1 类
爆炸品

2 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 气体

3 类
易燃液体
第 易燃固体、自燃
4 物品和遇湿易

燃物品
第 氧化剂和有机过
2021
10
2.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名师解惑
一、实验安全及防护
1.防爆炸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2)在用H2或CO还原CuO时,应先通入H2或CO,在装置 尾部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已纯,说明装置中的
2021
25
二、过滤和蒸发比较
方法
过滤
适用 范围
主要 仪器
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 圈)、滤纸
壁上,一般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
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
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
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
容器。
2021
23
②NaOH、BaCl2、Na2CO3,过滤之后加HCl。 ③BaCl2、Na2CO3、NaOH,过滤之后加HCl。 即Na2CO3溶液必须在BaCl2溶液加入之后再加。 四、SO42-的检验 先往未知液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BaCl2 +Na2SO4===BaSO4↓+2NaCl。

人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2.1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23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2.1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23张PPT)
导电能力非常弱,上
述装置不能测出
灯泡变亮, (有电流产生)
NaCl溶都液能、导KN电O3溶液
【氯化钠在水溶液里导电】
金属导电: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类 比
氯化钠溶液导电: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氯化钠的熔融状态也可以导电】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为什么NaCl、KNO3的固体不导电,水溶液或熔 融状态导电?
练习:书写H2SO4 、NaOH、(NH4)2C3、HNO3、Ba(OH)2、 Al2(SO4)3的电离方程式
H2SO4 = 2H+ + SO42-
HNO3 = H+ + NO3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 全部是是H+的化合物
NaOH = Na+ + OH-
Ba(OH)2 = Ba2+ + 2OH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 全部是OH-的化合物
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 ⑦硫酸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盐酸溶液的导电性强 溶液导电性
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A.①④
B.⑤⑦
C.③⑥
D.②⑦
小结
混合物 物 质
单质
既不是电解质 也不是非电解质
纯净物
化合物
能导电
溶于水或 熔融状态
均不导电
电解质 电离 非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B.只有酸电离时,阳离子才是氢离子 C.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D.所有的盐电离时都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NH3·H2O是电解质 ③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④KNO3溶液能导电,所以KNO3溶液是电解质 KNO3是电解质 ⑤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NaHSO4 = Na+ + H+ + SO42⑥电解质未必能导电,能导电的未必是电解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2.1-电解质的电离(共3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2.1-电解质的电离(共3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2.1-电解质的电离(共32页)(共32张PPT)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节01电解质的电离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给电器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这是为什么呢[实验1-2]实验装置药品干燥的NaCl固体干燥的KNO3固体蒸馏水NaCl溶液KNO3溶液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物质的导电性实验灯泡不发光灯泡不发光灯泡不发光灯泡发光灯泡发光干燥的NaCl固体不能导电干燥的KNO3固体不能导电蒸馏水不能导电NaCl溶液能够导电KNO3溶液能够导电NaCl、KNO3固体溶于水后,发生了某种变化。

形成了能只有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1)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所含物质类型:酸:H2SO4、H2CO3、CH3COOH等碱:NaOH、NH3 H2O等盐:NaCl、CaCO3、AgNO3等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MgO、CaO等水两种情况任取一种即可。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2)非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所含物质类型:非金属化合物:SO2、CO2、CO、P2O5等非酸性气态氢化物:如NH大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CH4、乙醇等两种情况必须同时满足。

(3)从微观角度比较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溶液NaCl溶液蔗糖溶液(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的关系纯净物单质物质化合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重点判断物质是不是电解质的关键(1)判断物质是不是化合物;(2)判断物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自身能否发生电离。

不能仅由导电性来判断物质是不是电解质!不能仅由导电性来判断物质是不是电解质!重点(1)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盐酸等能导电,但它们不是化合物,因而不是电解质;(2)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晶体不导电;(3)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该物质不一定导电,如SO2、SO3、NH3、CO3等。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
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做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做分散剂。

1.分散系的分类
气 气 以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为标准:液 液 固 固 ①丁达尔现象
当光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叫丁达尔效应。

②电泳现象
胶体粒子可以选择性德吸附某一种电性的粒子,而使胶粒带上某种电荷,在同电时向异性电极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eg: AgNO 3溶液与过量的KI 溶液形成AgI 胶体
物质
+x- +。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一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可形成不同单质,这些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1)产生同素异形体的原因①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和成键方式不同,如氧气(O 2)和臭氧(O 3)。

②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研究对象①同素异形体是指单质,不是指化合物。

②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不同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构成它们的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3)同素异形体的“同”“异”的含义①“同”——指元素相同;②“异”——指形成单质不同,结构不同,性质有差异。

(4)同素异形体的“结构决定性质”①同素异形体的结构不同,性质存在差异。

【典例1】 清晨,松树林中的空气特别清新,是因为有极少量的氧气变成了臭氧,反应的方程式为3O 2 放电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是一个化合反应B .由氧元素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C.产生的臭氧与氧气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D.这个反应属于物理变化[思路启迪] 解答该题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关键点:(1)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有的相似,有的相差较大,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中的单质,也可能是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

[解析] 氧气与臭氧的转化只有一种反应物,所以不属于化合反应,A项错误;由氧元素可形成O2、O3两种单质,当O2与O3混合时不属于纯净物,B项错误;O2、O3均为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C项正确;O2与O3属于不同物质,所以该过程为化学变化,D项错误。

[答案] C规律总结对同素异形体概念的理解(1)组成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

(2)物质类别: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只能是单质。

(3)性质关系: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有差异,但化学性质相似。

(4)相互转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5)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但没有涉及化合价的变化。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内容

一、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与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二、元素周期律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3、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多考选择题)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 ——→ 逐渐减弱三、 化学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20张ppt)
A.原子核内质子数 B.原子核内中子 C.原子核外电子数
3.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已经列出了112种元素,其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
期是?
C
A.第4周期
B.第5周期
C.第6周期
D.第7周期
2024/1/20
16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短周期元素全是主族元素 错,还有0族元素
2、短周期元素共有20种元素 错,短周期包括1、2、3周期,共18种元素
——32 种
主族 共 7 个主族,包括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
副族 共 7 个副族,只包括在长周期中

(16个) 第VIII族 包括第8、9、10 纵行
0族
稀有气体元素
2024/1/20
18
练习
推算原子序数为6,13,34,53,88,8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6号元素: 6-2=4
第二周期第ⅣA 族。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化学 必修2
第一课时
元素周期表
2
1
2019年被联合国批准为“国际化学元素周 期表年”。2019年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 会IUPAC成立100周年,同时也是化学元素周期 表发明150周年。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
2024/1/20
2
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
3、过渡元素全是长周期元素 正确,过渡元素还全是金属元素
4、过渡元素全是副族元素
错,还有第VIII族元素
2024/1/20
17
课堂小结:
短周期
周期
(7个) 长周期
第 1周期 第 2周期
第 3周期 第 4周期
第 5周期 第 6周期 第 7周期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一、化学的起源与发展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结构、性质与变化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的本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转化等方面。

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源于古人炼金术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到了近代,化学由于许多新的发现和理论的提出,得以从一门追求黄金的「黑魔法」转化为一门严密的科学。

科学的研究方式也随之进步,从传统的实验室操作和经验总结,发展为一门依赖于定量分析、现代仪器和计算机的高度技术化学科。

二、化学的对象——物质(一)物质的概念和分类物质是构成物体的基本元素,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等。

固体物质有密度大、形态稳定、容易储存等优点;液体物质有流动性、易于适应形状变化的特性;气体物质有体积大、分子间距离大、动能大等特点;等离子体物质中电子、离子、原子等以高能态形式存在,是高温等条件下最常见的第四态物质。

物质可以按其化学特性、聚合状态、来源、用途、危险程度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化学性质是指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作用后发生化学变化的能力,如与氧气反应生产二氧化碳;聚合状态是指物质的形态状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态等;来源和用途方面的分类主要是按照人们使用物质的目的和需求进行分类,如自然物质、人工合成物质等;危险程度的分类是按照物质对人体、环境及其他生物的危害程度进行的。

(二)物质的基本性质物质的基本特性包括: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化学性质、物态特征、物理性质等。

其中,质量是物质固有的一个基本量,它的单位是千克;体积是空间中的容积大小,通常用立方米、升等单位来表示;密度是单位质量下物质的体积,表示了物质的紧密度,是一个常用的物质质量测量指标。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物态特征是指物质在不同温度、压力等条件下呈现的不同状态,如氮气在常压下为气态,-196℃下则为液态;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热学、电学、光学、力学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复习PPT(124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复习PPT(124张)优质课件
阿伏加德罗定律
P、T相同时: V1 V2
P、T相同时: ρ1 ρ2
n1 n2
M1 M2
T、V相同时: P1
n1
P2
n2
摩尔质量 的求 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复习PPT (124张 )优质 课件
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式量
数值上等于a×NA [a为1个粒子的质量;NA为阿伏 加德罗常数]
M
m
n
标况时:M 22.4ρ g·mol-1
M1
ρ1 ρ2
× M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复习PPT (124张 )优质 课件
练一练:
1.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四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 mol-1。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该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_______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4)该气体溶于1 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为________。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 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mol· L-1。
三、物质的量
题型三:溶液配制
1.如何配置200ml 1mol/LNaCl的溶液 2.如何用18.4g/ml 98%的浓硫酸配制 100ml 1mol/L的稀硫酸 3.如何用CuSO4· 5H2O配制100ml 1mol/L 的CuSO4溶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复习PPT (124张 )优质 课件
一、实验基本常识
1.常见仪器的使用
(2)计量仪器有:
★天平
•精确度为0.1g
•称量前调0,左物右码
•一般药品垫纸称量,对于 有腐蚀性的放在玻璃器皿 中称量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教学课件
答案:A
练后感悟
1.关于分散系的“两个”大小比较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系稳定性大小:溶液>胶体>浊液。 2.关于分散质的“两个”只有 只有浊液不能透过滤纸,溶液和胶体能透过; 只有溶液能透过半透膜,浊液和胶体不能透过。
作业:1、教科书P121-4
2、《解析与测评》课时练
感谢聆听
(3) 能 够 与 酸 反 应 的 氧 化 物 一 般 为 金 属 氧 化 物 , 如 CaO + 2HNO3===Ca(NO3)2+H2O、K2O+H2SO4===K2SO4+H2O。
实验室化学试剂的摆放都是按一定属性进行分类的。这种分类 法在生活中也很有用,不妨把自己书架上的书分类摆放,这样寻找 起来极为方便。
学习目标: 1.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 2.学会分散系的分类方法及类型。 3.认识胶体及其性质。 4.学会用实验方法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学习。
知识网络
[预习新知]
一、同素异形体 1.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__性__质____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 ___元__素___的同素异形体。 2 . _金__刚__石 ___、__石__墨__和__C__60__ 是 碳 元 素 的 同 素 异 形 体 ; ___氧__气__和__臭__氧__(_O__3)____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碱与酸反应 碱与某些盐反应
反应实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2N_a_O_H__+__C_O__2=__=_=_N_a_2_C_O__3+__H__2O
2Na_O_H__+__H_2_S_O_4_=_=_=_N__a_2S__O_4_+__2_H2O 2KO_H__+__C_u_S_O__4=__=_=_K_2_S_O__4+__C__u_(OH)2↓

【2019版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节PPT课件含章末综合1.1-1.3图文

【2019版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节PPT课件含章末综合1.1-1.3图文
Na2O、CaO、Fe2O3、CrO、MnO
酸性氧化物: 能跟碱起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SO3、P2O5、Mn2O7、CrO3
两性氧化物:同时能跟碱和酸起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Al2O3 、ZnO: Al2O3+2NaOH=2NaAlO2+H2O
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跟酸反应也不跟碱反应的氧化物
H2O、NO、CO、N2O、NO2、MnO2
溶于水:

难溶性盐: CO32-、PO43-、AgCl、BaSO4 正盐:既不含能电离的氢离子,又不含氢氧
根离子的盐.Na2CO3、KCl、Ba(NO3)2
组成中是 否有可电
酸式盐:电(离或时NH生4成+的)阳外离还子有除氢金离属子离,子阴离子为酸
离的H+、
根离子的盐。NaHCO3、Ca(HCO3)2
分类方法3---交叉分类法
梅 西
刘 翔
姚 明
田 亮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交叉分类法
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 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请分别以钙和碳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下列转化关系。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认识混合体系------分散系
1、概念: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 种(或多种)物质中得到的体系。 2、分散系组成:分散质,分散剂 从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考虑,可以组成几种 分散系?
九种分散系
分散质 气态
液态
固态
分散剂 气态 液态 固态
请同学们举出9种分散系的实例,并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除杂试剂要适当过量;设计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
学与问
在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除掉杂质。化学上所指 的杂质都是有害和无价值的吗?你能举例说明吗?
化学所指的杂质不一定是有害或无价值的,如 水中含有一些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对人体有益的。化 学除杂,主要因为杂质的存在会影响某物质的利用 价值(比如在化学反应中杂质的存在会引起一些副反 应,或反应中杂质的存在会引起催化剂中毒等等)。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常用的方法和分类
按实质分:
物理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结晶、分液、渗析等 化学方法:灼烧、洗气、固体试剂吸收等
按形式分:
物理方法: 1.按溶解性分:过滤、分液 2.按溶解度分:萃取、结晶 3.按沸点分:蒸馏、分馏、蒸发、升华 4.按其它性质分:渗析
化学方法: 1.按热稳定性分:灼烧 2.按其它化学性质分:洗气、固体试剂吸收法等
检验OH- : 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检验CO32- :
先加盐酸,产生的气 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检验CI- :
稀硝酸和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NaCl + AgNO3 = AgCl↓+ NaNO3
思考与交流
⑴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MgCl2 、CaCl2以及一些硫 酸盐,应加入什么试剂?属分离还是提纯?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包括仪器和药品的使用、 加热、气体收集等。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 括有害气体、废液、固体废弃物(如破损玻璃、 反应后剩余的金属等)的处理。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含义和区别 2.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和分类 3.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之“过滤和蒸发” 4.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之“蒸馏和萃取”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含义和区别
混合物的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各 成分彼此分开的过程。 混合物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质 的过程。物质提纯的原则为:不增、不变、易分,复原。
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 不变:不能改变被提纯物质的性质和质量尽量不减少。 易分:被提纯物与杂质易分离。 复原: 除去各种过量杂质,还原到目标产物
分离溶液. 与“过滤、蒸发”的区别: 过滤: 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 蒸发: 分离溶于溶剂中的固体溶质。
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烧杯内壁。 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蒸发 (1)蒸发皿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 (2)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接近蒸干时,利用余热加热 (4)取下未冷却的蒸发皿时,要放在石棉网
问题讨论: 实验1得到的盐是纯净的NaCl吗?可能还有什么 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它们呢?
取实验1得到的盐约0.5g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 约2 mL水配成溶液,先加稀盐酸使溶液酸化,然后向 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
你还记得以下离子的检验吗? 试剂
检验H+ :
紫色石蕊溶液
现象 溶液变红
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 拌溶液,当容器内余少量液体时,停 止加热,利用余热加热蒸干。
过滤: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留有气泡(操作时要
用手压住,用水润湿) “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体低于滤纸的
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
Ca2+ Mg2+ SO42Na+ Cl-
过量BaCl2
Ca2+ Mg2+ Ba2+ Na+ Cl-
过量NaOH
Ca2+ OHBa2+ Na+ Cl-
过量Na2CO3 过滤
CO32OHNa+ Cl-
适量HCl
Na+ Cl-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之“蒸馏和萃取”
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提纯液态纯净物. 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杂质 加入的试剂 硫酸盐 BaCl2溶液 MgCl2 NaOH溶液 CaCl2 Na2CO3溶液
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 MgCl2+2NaOH=Mg(OH)2↓ +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⑵加入你选择的试剂除掉杂质后,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想一 想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除去?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之“过滤和蒸发”
过滤: 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 蒸发: 分离溶于溶剂中的固体溶质。 以“粗盐的提纯”来复习和拓展(实验1找出粗盐的 主要成分及所含杂质。)
主要成分:NaCl
杂质: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 CaCl2、MgCl2、硫酸盐等
提纯 NaCl 晶体
粗盐的提纯:
引言
我们为什么要学化学?
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 实用性很强的科学




能源 医药
化学
国防
环保材料 日用品来自新能源点亮青藏高原无电乡村
1.6亿元/套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 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了解危险化学品存放和使用时的 注意事项、着火和烫伤的处理、化学灼伤的处理、 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 灭火器材、煤气、电闸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报 警电话等。
步骤
现象
⒈ 溶解:称取约4g的粗盐加 粗盐逐渐溶解而减少,食盐水 到约12g水中,用玻璃棒轻轻 略显浑浊。 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⒉ 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沿 不溶物留再滤纸上,液体渗过
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过滤。若 滤纸,沿漏斗颈流入另一烧杯
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
中。
⒊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然后 水分蒸发,逐渐析出固体。
粗盐
溶解
悬浊液(泥沙、NaCl、MgCl2、CaCl2、硫酸盐)
过滤
不溶性杂质
NaCl、MgCl2、CaCl2、硫酸盐的溶液
蒸发
纯净的NaCl
离子的检验:
1、如何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
试剂:稀盐酸和BaCl2溶液(先后顺序不限) 加入稀盐酸的原因:排除CO32-对SO42-检验的干扰。 思考1:还能通过检验哪些离子来说明所得到的氯 化钠不纯,应采用什么试剂来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