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性诱剂防治研究
试论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防治
这个时期对剩余稻草进行 白僵菌封垛处理 ,这样可以消灭 大部分越冬虫源 , 减轻 当年病害 的发生。
2灯 光 诱 蛾 : 、 利用 二 化 螟 成 虫 的 趋 光性 ,选 用 物 理 方 法 引 进频 振式
头幼可危 害 3 5 — 株水稻 。
2形 态 特 征 、
成蛾雌体长 1— 1.m 翅展 2- 2 mm, 4 6 m, 5 3 6 触角丝状 ,
于 2 ℃地 区 5 6代 。 以 4龄 以 上 幼 虫 在 稻 桩 、 草 中或 其 4 - 稻
治效果较差 。二化螟幼 虫从孵化到蛀人茎秆需要 大约半个
月 时 间 , 以 在这 段 时 间 防 治 能 达 到理 想 的效 果 。 所 二化 螟 的 防治 重 点 在 时 间 的 把握 上 ,掌 握 好 施 药 时 间是 田 问化 学 药 剂 防治 二 化 螟 效果 好坏 的关 键 。 因此 , 须 及 时 做 好 预测 预 必
4 化 学 防 治 、 化 学 防 治 是 当 前 控 制 水 稻 二 化螟 为 害 的 重 要 措 施 , 由 于二 化 螟 是 钻 蛀性 害虫 , 旦 幼 虫蛀 入茎 杆 内 , 般 药 剂 防 一 一
至浅黄褐色或褐色。 区 3 —4代 ,O 4C 区 4 5 , 2 一2 q地 — 代 高
头 幼 虫 , 者 可 达数 十头 甚 至 过 百 头 , 内虫 粪 较 多 。一 般 多 杆
一
作造成 了一定 的困难 , 以 , 所 防治水 稻二化螟要 以“ 预防为
主, 合防治” 综 为原 则 。 1稻 草处 理 : 化 螟 的 越冬 虫 源 主 要 来 自稻草 , 此 稻 、 二 因 草 处 理 是 防治 二 化 螟 的关 键 。 前一 年 的稻 草 处 理 掉 , 在 将 或
二化螟的抗药性及综合防治研究的开题报告
二化螟的抗药性及综合防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二化螟是危害重要经济作物的害虫之一,其危害范围较广,包括水稻、玉米、小麦等多种农作物,在中国东南地区尤为严重。
现有研究表明,二化螟对化学农药有较强的抗药性,已成为制约其综合治理的重要因素,因此掌握其抗药性特点及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农作物的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二、研究内容1.对二化螟的抗药性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调查二化螟的生活史、种群分布及数量等相关情况;(2)对不同地区二化螟样本的抗药性进行测定及分析,评估其对化学农药的抗性水平。
2.筛选合适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内容包括:(1)寻找具有抗性的二化螟菌株并进行监测和分析;(2)开展基于微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实验研究;(3)结合化学治理,制定综合防治方案。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掌握二化螟的抗药性特点及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为保障农作物的生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研究,还可以:1.深入了解二化螟的种群生态学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2.加强对农药的合理使用,降低环境污染;3.提高化学农药的使用效率,节约成本。
四、研究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实验室测定等综合手段,对二化螟的生态学特点和抗药性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微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综合开展综合防治措施的筛选与研究,制定可行的防治方案。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获得以下成果:1.深入了解二化螟的生态学特点以及抗药性水平;2.筛选出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制定相应的综合防治方案;3.提高化学农药的使用效率,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
六、可行性分析本研究拟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测定等综合手段,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基本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同时,本研究实验设备和人员力量等条件充足,研究方案可行性较高。
用2%阿维菌素否可以防治二化螟虫
阿维菌素作为一种生物农药,适用于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中,有助 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科学使用
在使用阿维菌素时,农民需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确保用药安全和 有效性。
进一步探索作用机制
深入研究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发现更多生物农药,为未来 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选择。
THANKS
05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论
阿维菌素对二化螟虫有较 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2%阿维菌素可以有效地控制二化螟虫 的数量,减少其为害。
生物防治的优势
阿维菌素是一种生物农药,相较于化学农药,具有 环保、安全、可持续等优点,适合在绿色农业和有 机农业中使用。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阿维菌素时,需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药效表现:2%阿维菌素对二化螟虫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通过在害虫繁殖季节前使用,能有效降低虫 口密度,减轻作物损失。
此外,阿维菌素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因此可以作为轮换使用药物的首选药剂之一。同时,由于其 作用机制独特,对常规杀虫剂已产生抗性的害虫仍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03
实验设计与方法
实验材料与方法
2%阿维菌素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安全等优点, 对哺乳动物和鱼类无毒,对环境友好,适合在农业生 产中推广应用。
与现有防治方法的比较
与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相比,2%阿维菌素的防治效果 更为显著,同时具有更低的毒性和更少的环境污染。
与生物防治方法相比,2%阿维菌素的防治速度更快, 效果更明显。但是,生物防治方法具有更长的持效期 和更好的环境保护性能。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 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达到更 好的防治效果和环境保护效果。
水稻二化螟为害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二化螟为害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主要以水稻的茎、叶和穗为食,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二化螟的为害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幼虫为害:二化螟的幼虫主要在水稻的茎部挖掘通道,造成茎部内部组织破坏,导致水分和养分的流失。
幼虫也会啃食水稻的叶片和穗部,使水稻的光合作用和营养产品受损,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2. 危害季节集中:二化螟主要在水稻的拔节至孕穗期为害最为严重。
在这一时期,水稻的茎部和穗部发育迅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适宜的生活环境,使得二化螟易于繁殖和为害。
3. 群集性为害:二化螟常以群组的方式为害,多只幼虫同时在一株水稻植株上取食,导致水稻受害程度加重。
二化螟幼虫的繁殖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多,加剧其为害程度。
为了实现对二化螟的绿色防控,科研人员和农业专家发展了一系列的防控技术,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昆虫天敌对二化螟进行生物防治,如利用菜蛉(Trichogramma),瓢虫和蜘蛛等捕食性昆虫来控制二化螟的繁殖和蔓延。
这些天敌可以通过释放和保护增加在农田中,以减少二化螟的损害。
2. 引诱和监测技术:利用性信息素和捕捉器等吸引剂来引诱二化螟,将其集中到特定区域,便于进行监测和防治。
这些引诱剂可以结合诱集器等设备使用,提高防治效果。
3. 化学防治:利用合理使用农药来控制二化螟的蔓延和为害。
科学地选择农药种类和使用剂量,避免药害和环境污染。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也可以利用生物农药和微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4. 种植抗虫品种:通过培育出抗二化螟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的抗虫能力,减少二化螟的为害。
抗虫品种具有对二化螟的抗性,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二化螟的防控技术需要综合应用和根据不同的地区和生态环境选择相应的技术措施。
也需要加强对二化螟的监测和预测,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以减少对水稻的损害。
3种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2023年第24期植物保护学3种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研究朱永玲翟勤(和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安徽和县238200)摘要为了明确3种杀虫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和9%甲维·甲虫肼悬浮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开展了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均较好。
药后14d,3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均在97%以上。
药后28d,9%甲维·甲虫肼悬浮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最高,为90.79%;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次之,防效为88.98%;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效为85.80%。
3种供试药剂均对水稻生长安全,且对捕食性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无明显影响。
因此,这3种药剂均可以用于水稻二化螟的防治。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杀虫剂;防效;天敌中图分类号S435.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24-0066-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24.018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Control Effects of Three Insecticides Against Rice Stem BorerZHU Yongling ZHAI Qin(Hexian Agro-Tech Service Center,Hexian Anhui238200)Abstrac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ontrol effects of three insecticides(40%chlorantraniliprole·thiamethoxam WG, 34%spinetoram·methoxyfenozide SC,and9%emamectin benzoate·methoxyfenozide SC)against rice stem borer,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three insecticides had good control effects on the rice stem borer.On the14th day after treatment,the control effects of the three insecticides were all above97%.On the28th day after treatment,the control effect of9%emamectin benzoate·methoxyfenozide SC against rice stem borer was the highest (90.79%),followed by34%spinetoram·methoxyfenozide SC(88.98%),the control effect of40%chlorantraniliprole·thiamethoxam WG was85.80%.The three insecticides were safe for rice growth,and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predatory natural enemies such as spider and green miridae.Therefore,the three insecticides can be used to control rice stem borer.Keywords rice stem borer;insecticide;control effect;natural enemy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安全生产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摘要】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水稻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旨在探讨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以提高水稻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
首先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生命周期,发生现状和危害特点,然后分析了目前常用的防治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在提出了对水稻二化螟防治工作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发生现状、危害性、防治对策、生命周期、危害特点、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评价、防治工作建议、研究意义、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水稻二化螟的危害性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性极大,给水稻生长与产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稻二化螟的幼虫主要以水稻叶片为食,造成叶片损伤、叶片卷曲、叶面变黄,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干枯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进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二化螟的成虫主要为害水稻的茎部和穗部,导致茎秆内部被蛀,穗部结实不良,甚至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收。
除了直接危害水稻植株外,水稻二化螟还是水稻病毒病传播的重要媒介。
水稻二化螟叮咬感染了病毒的水稻植株后,可将病毒通过唾液注入健康植株内,从而传播病毒,加重水稻生长的困难。
水稻二化螟的危害性不仅仅体现在直接损害水稻植株,还在于其对水稻生长环境的破坏以及对水稻病毒病的传播。
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对于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一种常见的害虫,其危害性极高,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对水稻二化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而水稻二化螟的危害会导致水稻减产、品质下降,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供应。
研究水稻二化螟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水稻二化螟的研究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田间诱捕效果试验
后1 4 d保 叶效果为 9 1 . 6 %;药效 期适 中 ,约 1 4 d以上 ;且 对作 物安 全。与进 口药剂 2 0 0 g / L 康宽的防治效果相 当 , 可
扩大示范和推广 。建议在稻纵卷叶螟卵孵化高峰至低龄幼虫
期使 用 ,使 用剂量 为 1 5 g / 6 6 7 m ,用喷雾法对 水 4 5 k g /
峰, B型性诱剂在 5 月、 6 月上旬和 8 月下旬 出现 较明显的诱
量变化情况 , 尽量 在蛾峰 出现前 几天放置诱芯 , 从而使之诱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7 - 2 2
集到更多的雄蛾 ,减少农药用量 。 上种植小麦 , 与常 规施 肥相 比, 主推配方有利于促进小 麦的 生 长发育 , 形成 合理的产量结构 , 获得较高 的产量 和经济 效
查记录 1 次各诱捕器 的诱蛾量 ,并清理掉诱捕器 中的死 虫。
2 结 果 与 分 析
由表 1 表明 , 4 月3 0日~ 1 0 月2 9日B型 性 诱 剂 平 均每 盆
共诱 捕二化螟 3 0 3 . 7 头 ,比A型性诱剂平均每盆多诱捕 6 0 . 9 头, 说 明 B型性诱剂 比 A型性诱剂 的诱杀 作用强;B型和 A
6 6 7 m 均匀喷雾 。
根据 田间 目测 , 各参试药剂对 水稻生长无不 良影响。
3 结
一
论
l 2 4 ~
上海农业科技
2 0 1 3 — 6
水稻 二化 螟 性 信 息 素 田间诱 捕 效 果试 验
陈海 波 冯 永斌 蔡美 艳 ( 浙江省 温岭 市植物 保 护检 疫站 3 1 7 5 0 0 )
摘 要 :为 开展 水稻 二化 螟 的绿 色 防控 ,进 行 了二化 螟性诱 剂 田 间诱杀 研 究 ,结 果表 明 ,二化 螟性 诱剂 不仅 可用于 预测 预 报 ,还 可用 于 防控 二化 螟 ;为 使 防控 效果 达到 最理 想状 态 ,需及 时 掌握 田 间蛾 量变 化情 况 ,尽 量在 蛾 峰 出现 前几 天放 置 诱芯 ,从 而诱 集 到 更多 的雄 蛾 , 减少农 药 用量 。 关键 词 :二 化 螟 ;水稻 ;性 诱 剂
利用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好
夏兵
( 尚 志 市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心 , 黑龙 江 尚志 1 5 0 6 0 1 )
水稻二化螟是对 我市水稻危害较重 的主要 害虫之一 , 以幼虫钻蛀茎秆对水 稻进行危害 , 造成枯鞘 、 枯心 、 枯孕穗 和 白穗 而影 响水 稻 产 量 。
四、 调 查 记 载
l 、 试验 地基本情况 : 试验设 在尚志市一面坡镇 长营 村 集 体水 稻 田 , 水 稻 品种垦 稻 1 2 , 土 壤类 型 白浆 土 , 肥 力 中 等, 施肥 种类水稻 专用肥 , 施肥 量 3 5公斤 / 亩, P H值 6 . 5 , 有机质 含量 4 %, 水稻 栽培方式 为插秧 , 栽插 规格 9 X 5 , 作 物生 育进程 : 4月 1 1日播种 , 4月 1 6日出苗 , 5月 1 9日插 秧, 第一次施药时作物生育进程为水稻拔节孕穗 期。 2 、 田间枯心丛率等调查 分别在诱捕区 、药剂防治区和空 白对 照区对角线 5 点 取样 , 每点取 2 O穴 , 共计 i 0 0穴 , 在第 1 代二化螟雌蛾产卵 盛期调查 4 次卵块数 , 孵化盛期后进行枯鞘率 、 枯心苗数 、 虫伤 株数 、 鞘枯数和残虫头数等调查。将调查结果填入附表 1 。 3 、 产量调查和成本的计 算 收获时分别对处理区和对照区进行产量调查 ,计算成 本, 将调查结果分别填人附表 2 、 附表 3 。 3 . 调 查 结 果 通过试验调查 , 性诱 剂处理区防治效果达 9 5 . 3 %, 药剂 防治区防治效果 8 8 . 4 %,性诱 剂处理 区比药剂 防治 区防治 效果高 6 . 9个百分点 ; 秋季测产 , 性诱 剂处理区 比对照亩增 产2 1 公斤 ,药 剂防治区 比对照亩增产 1 2 . 7 公 斤 ;成本计 算: 性诱剂处理 区投入约 I 1 . 8元 , 亩增收 3 0 6 . 0元 , 投入 、 产 出 比为 1 : 2 5 . 9 。 4 - 试验结论 : 利 用性诱剂 防治 水稻二化螟 是较 为合适 的防治方法 , 无公 害 , 无污染 , 方 法简便 , 效果好 , 可 以大 面 积推广应用。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探讨
B i n g c h o n g h a i f a n g z h i病虫害一直是困扰水稻产业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以水稻二化螟为例,常被称为钻心虫,是水稻生长期的高发虫害,一方面,不利于水稻作物增产提质,减产率在3%~30%不等;另一方面,影响并制约水稻种植效益,成为农户种植与生产的困扰。
在二化螟危害程度日益加重的背景下,各种植区越发重视二化螟的防治工作,但碍于农户技术水平、思想观念的影响,仍通过传统大量喷药等方式抑制二化螟的繁殖,此举不仅无法根除水稻二化螟,还会致使二化螟产生耐药性。
因此,需在了解二化螟生物学特性、发生与危害特点的基础上,践行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防治措施,充分彰显防治技术对水稻作物的保护作用,以期为水稻种植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支持。
一、二化螟生物学特性二化螟作为水稻作物的高危虫害,隶属鳞翅目螟蛾科。
成虫期雌雄蛾翅展长度不一,雌蛾翅展后长2.5厘米,雄蛾翅展后长2.0厘米,头顶尖下部圆,呈白色、灰褐色。
胸部多作为白色,翅基部为灰白色,另外,胸翅部位还可能略带褐色,其中前翅最为明显,多呈暗褐或黄褐色。
二化螟幼虫体长在2.5厘米左右,背腹部颜色不一,背部呈褐色,并有多条纵线,腹部呈白色。
虫蛹多为淡棕色,长度在1厘米左右,起初背部有明显的褐色纵线,随着其生长发育,纵线越发模糊。
通常情况下,一年内二化螟会发生两代,4~6龄幼虫多集中在稻草或田间杂草中越冬,待来年田间温度维持在15℃左右时即可羽化。
由于二化螟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因此,羽化时间多选择夜晚,并在羽化后24~48小时产卵。
二化螟产卵5天后即可啃食稻颈,致使水稻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二、发生特点有调查表明,在黑光灯和白炽灯的作用下,一代二化螟平均始见期为4月中下旬,变幅起始多集中在4月12日,变幅结束于5月17日;断蛾期一般会集中在5月下旬或6月中旬,平均变幅起始为5月12日,结束为6月20日。
另外,气候环境情况也与二化螟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
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总结
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总结繁昌县植保站2010年4月至9月,在安徽省植保总站安排下,我站作为全省二化螟性诱剂示范点之一,组织开展了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上防治二化螟的试验示范工作,通过努力我们较好地完成了该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结果表明: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水盆诱捕器及二化螟性诱剂对二化螟雄虫有很好的诱杀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目的意义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在水稻分蘖期危害时,造成枯鞘、枯心,在破口抽穗期危害时,造成“白穗”或“虫伤株”。
繁昌县地处沿江南岸,为水稻二化螟常发区,一般每年发生3代,近10年来,多为中等以上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较大危害。
多年来二化螟的防治基本上都是以化学防治为主,虽然也采用了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等绿色环保的方法防治,但因成本效高,应用范围有限。
随着“绿色植保”理念的不断强化,“无公害治理”的要求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010年4月至9月,在安徽省植保总站安排下,我站作为全省二螟性诱剂示范点之一,组织开展了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上防治二化螟的试验示范工作。
试验示范采用的是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性诱剂诱芯水盆诱捕器,经过在早稻和中、单晚稻区的试验示范,对二化螟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为这一绿色环好的生物防治技术推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二化螟性诱剂诱芯及水盆诱捕器由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诱芯形状为毛细管状,按使用说明安装。
2、试验设计设处理区和对照区。
处理区按每亩放置1个诱捕器(配置诱芯),诱捕器需高于作物20-30cm,30天左右换一次诱芯。
对照区距离处理区200米以上。
我们分别在繁昌县平铺镇平铺村、峨山镇沈弄村和孙村镇感定村设置了三个示范点,示范点不使用农药防治二化螟。
其中,平铺镇平铺村为双季稻区,于4月25日越冬代二化螟发蛾前开始放置水盆诱捕器,到9月20日结束,共计放置了诱捕器500个,示范面积达500亩。
20%阿维·唑磷乳油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2 结 果 与 分 析 .
磷 乳 油 进 行 了 防治 水 稻 二 化螟 田 间药 效 试 验 .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 取
1材料 与 方 法 .
11 供 试 作 物 及 防 治 对 象 .
供试 作 物 : 稻 。品种 : 水 吉农 8 4 。 9 5 防 治 对象 : 稻 二 化螟 水
产J co HD 0 型 背 负 式 喷 雾 器 . 每 亩 at 4 0 按
第 二 次调 查 是 齐 穗 后 的 1余 天 . 0 即8
月2 0日 .按上 述 方 法 在 原 调查 点 调查 白
穗 数 . 计 白穗 率 。 统 第 三 次调 查 是 9 2 月 9日至 1 月 1 . 0 日 结 合 水 稻 收 割 调查 虫 伤 株 和 剖茎 调查 茎 内活 幼 虫数 。
比 ) 。
油 。供试 药剂 各 处 理 对 水 稻枯 心 防效 最
低 达 8 . , 高 达 10 : 水 稻 白穗 防 5 % 最 9 0% 对 效 最 低 达8 . , 高 达 1 0 试 验 药 剂 58 最 % 0 %。 三 种 剂 量 平 均 防 效 为 :98 % 、0 8 、 8. 5 9. % 4
防效 ( ) % =
×1 0o
药剂 :0 2 %三 唑 磷 乳 油 ( 苏长 青 农 化 股 江 份 有 限公 司 生 产 )1 % 阿 维 菌 素 乳 油 :. 8
( 吉林 省 八 达 农化 有 限 公 司生 产 ) 。
13 试 验 处 理 供 试 药 剂 设 2 %阿 - 0
空 白对 照 区药 后枯 心 ( 白穗 ) 率
5 . 机 区组 排 列 。 米 随
化 螟 有 良好 的 防 治 效 果 .和 对 照 药 剂
二化螟性诱剂在再生稻上防控二化螟效果及应用技术
1.2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试验地点在怀宁县高河镇谢 山村大畈,面积 10hm2,品种为准两优 608,作再生稻栽 培。3 月 28 日播种育秧,5 月 1~3 日人工移栽,8 月 25 日收 获一季稻,再生稻 9 月 12 日齐穗,10 月 28 日收获。 1.3 试验设计及处理经过 性诱剂处理区:性诱剂处理 区面积共 3.3hm2,按每 667m2放置 1 个诱捕器(配置诱芯), 共计放置了诱捕器 50 个。诱捕器安置高度,首次放置诱 捕器需高于作物 50cm(距地面 80cm),水稻破口期(7 月 7 日)调整一次诱捕器高度,高于作物 20cm,水稻齐穗后诱 捕器口可以在水稻冠层下 10cm。诱捕器诱捕器安置时 间,5 月 7 日越冬代二化螟发蛾期放置诱捕器,经过 60d,7 月 7 日换一次诱芯, 8 月 20 日水稻黄熟收回诱捕器。
作者简介:陈良兴(1967-),男,安徽怀宁人,农艺师,从事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0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2 卷 02 期
陈良兴 二化螟性诱剂在再生稻上防控二化螟效果及应用技术
67
处理 2:未带药下田+性诱剂,面积 1.6hm2,其它田间 病虫草害防治及管理同处理一。
处理 3:对照区,常规管理(带药下田),面积 6.7hm2, 距离性诱剂处理区 200m 以上。移栽前 3d,秧田用 20%氯 虫苯甲酰胺 10mL/667m2兑水 30kg 喷雾带药下田;栽后 5~ 7d 追施拔节肥,每 667㎡尿素 10kg+14%苄乙 30g+10%吡 虫啉 40g;拔节孕穗期 6 月 11 日防治纹枯病兼治飞虱每 667m2 用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 20mL+25%吡蚜酮 20g+ 20%氯虫苯甲酰胺 10mL,7 月 5 日整体防治穗期病虫害 (二代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飞虱、纹枯病、稻曲病)667m2 用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 20mL+25%吡蚜酮 20g+20%氯 虫苯甲酰胺 10mL。 1.4 调查统计方法 (1)诱蛾量调查。在性诱剂处理区 东南西北中 5 个方位设置 5 个调查点(分别用Ⅰ、Ⅱ、Ⅲ、 Ⅳ、Ⅴ来表示),每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诱捕器各 5 个,定点
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上的示范试验
试验 于 2 1 年 7~9月 在三 营镇 01
为 1 6 m 。为 害水稻 ,造 成枯鞘 、 7h 8 枯 性信 息素 , 来引诱二化螟雄蛾 , 使雌雄蛾 三营村委会 实施 ,示范试验面积 2h ; m2 心、 枯孕 穗与 白穗 而影 响水稻 的产 量, 对 不能正常交配产卵 ,并用诱捕器和水盒 前茬作 物为蚕豆 。 水稻生产构成 了严重威胁 。 杀灭 , 减少 田间落卵量 , 降低 幼虫数量 , 24试 验 设 计 及 方 法 . 目前 , 学防 治是控 制二 化螟 为 害 减轻 为害 , 化 从而达到 防治 的 目的 , 并能切
治 水 稻 二 化 螟 能 够 减 少 防 治 次 数 和 农 药 植保部 门的引导下 ,开展示范 与推广工 品, 加强 技术 指导 , 快绿色防控技术在 加 使 用 量 , 而 节 约 了 水 稻 种 植 成 本 , 定 作 , 从 一 要实行多部 门协作 和全社 会参与 , 政 生产 中的推广与应用 。 程 度 上 增 加 了农 民的 收 入 。 与此 同 时 , 由 府 要 加 强 组 织 领 导 , 加 经 费 投 入 , 示 增 为
患。
以“” s 型嵌入诱 芯架 凹槽 内 , 诱芯离水面 或粘胶 0 . f 5~1 r,每 4 6 cl 周更换一次。 粘胶每 1 更换一 次 , 盆每 1 0d 水 0d要加
一
试验材料 为宁波纽康生物技术 有限 公司生产 的二化螟性诱芯 ( 毛细管型1 和
次水 ( 如果蒸发 量大 , 5d 右要加 每 左 次水 ) 在水盆式诱 捕器 中要添加少量 。
得 失 力推 广 关键词 : 稻二化螟 ; 水 性诱 剂 ; 范试 验 示
1二 化 螟 防 治 现 状
在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化学农 药使 绿色水盆式与粘胶型诱捕器 。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水稻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控制水稻二化螟,我们需要采用科学的防治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二化螟的生活习性和危害,以及针对该害虫的防治技术,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方法。
一、水稻二化螟的生活习性和危害1. 生活习性水稻二化螟是一种夜间活动的害虫,白天隐藏在植株叶片的鞘内。
成虫以叶片为食,幼虫在叶片内进行啃食。
水稻二化螟的种群密度受气候的影响较大,温暖潮湿的环境更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2. 危害水稻二化螟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叶鞘,啃食叶片和叶鞘会导致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餐饵物质的合成,严重时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无公害的防治方法,通过引入天敌、天敌昆虫或用微生物剂等对害虫进行控制。
针对水稻二化螟的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有引入天敌和使用昆虫病毒。
(1)引入天敌可采取人工引入的方式,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数量。
常用的天敌有寄生蜂、瓢虫等,这些天敌主要通过寄生、捕食等方式来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数量。
(2)使用昆虫病毒可利用水稻二化螟的天敌白僵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剂,对水稻二化螟进行防治。
这些微生物剂能感染水稻二化螟,通过破坏其体内器官或生理机能来达到控制害虫的效果。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控制水稻二化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杀虫剂来杀死害虫。
但是在使用化学防治的也需要注意安全用药,避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针对水稻二化螟的化学防治,可以选择具有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杀虫剂,比如环境友好型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苯妥胺等,来喷洒在水稻田中,达到控制水稻二化螟的目的。
3. 技术防治技术防治是指利用农田和种植结构、机械器械等手段来控制害虫。
针对水稻二化螟的技术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混播作物在水稻田中适当混播一些其它作物,如豆科蔬菜、香芋、丝瓜等,以增加田间生态多样性,吸引种群天敌,减轻水稻二化螟的发生。
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示范效果分析
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示范效果分析
奚艳侠 1 张龙枝 2 张铁良 1 黄丽君 1 迟会林 1 梁云波 员 渊1.扶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吉林扶余 131200曰2.扶余市得胜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吉林扶余 131228冤
摘要院为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尧不施用农药就能够达到增产增收尧保证稻米优良品质的目的袁2019 年 在扶余市得胜镇临河村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示范遥结果表明袁安装二化螟性诱剂 田块的落卵量远低于农民用农药氯虫噻虫嗪+柯朗助剂的田块袁 水稻枯鞘率及株防效与农民自防 田无显著差别袁说明安装二化螟性诱剂防治田与农民自防田都能够有效的控制二化螟的危害袁安装 二化螟性诱剂诱捕器的防治方法完全可以替代农药防治方法遥 关键词院性诱剂曰水稻二化螟曰防治效果
- 72 -
试验研究 2021.7
2020 年山东齐鲁汇鑫玉米 创新联合体品种区域试验初报
冯雪梅 1 徐长帅 1 商 伟 1 张后金 1 孔晓民 2 胡晓青 3 渊1.山东登海圣丰种业有限公司 济宁 272400曰2.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济宁 2720猿员曰
3.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济宁 272400)
- 73 -
作者简介院奚艳侠渊1964-冤袁女袁农艺师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遥 E-mail院fuyuxyx@
- 71 -
2021.7 试验研究
在10 亩二化螟蛾量监测区的水稻田袁均匀安装 10 个 二化螟性诱捕器 渊诱捕器里边含有性诱剂诱芯袁8 月 5 日换一次诱芯冤袁 监测二化螟蛾的发育进度和二化 螟蛾始盛期袁 二化螟蛾始盛期确定为安装性诱捕器 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时间袁每隔 5 d 调查 1 次袁把每个 性诱捕器诱集的二化螟数量记录和汇总渊图 1冤[3]遥
二化螟诱捕器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好
2 产 品 特 点
4 - 3 诱 捕 器所 安装 的 位 置 、 高度 , 以及 气 流 情 况
会 影 响诱捕 效 果 。
4 . 4 性 信 息 素 引 诱 的 是 成 虫 ,所 以诱 捕 应 在 低 密
度 时 开始 。
4 . 5 性 信息 素诱 芯产 品易 挥发 ,因此 ,需在 . 1 5℃
二化 螟诱 捕 器 是利 用二 化 螟性 诱剂 诱 芯来 捕 杀 二化 螟 的 。二化 螟 成虫 在性 成 熟后 ,雌成 虫会 释 放
一
种 叫性 信 息 素 的 化 合 物 , 它释 放 至 空气 中 后 随
1 . 5 m 或作物表 面 1 0 c m左右 的高度 。诱捕器所放 的位置、高度 、气流情况会影响诱捕效果,诱捕器
— .
2 . 1 大 量 生物 测 试 和 大 田试 验 表 明 ,适 用 区 域 广 , 稳定性好 ,诱捕 陛能高,先进的纳米技术 ,有效期长。
2 . 2 只 针对 目标 昆虫 ,高度专 一 。
5℃冰 箱 中冷藏 。
4 . 6 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前 才打 开密 封包 装袋 。
5 作 用 效 果
最 高 发 生 级 别 为 1级 , 总 发 生 面 积 为 0 . 4 2万 亩 ,
虫 田率 为 2 . 3 0 %,主要 为害 代 为越冬 代 。
4 防治 措施
4 . 1 加 强预 测 预 报 ,通 过 微 观 监 测 和 宏观 调 查 相 结 合 的方式 ,掌握好 施 药 的最 佳 时期 。 4 . 2 选用 抗虫 品种 。 4 - 3 处理 越冬 寄 主 ,压低 虫源基 数 。
向,我们 不 断地 更 新和 调 整安 全控 害 技 术 ,引进 了 二 化 螟诱 捕 器 一 性 诱 剂 防 虫 的安 全 控 害 措 施 ,既 有 防虫 作用 ,又 环 保 ,前景 广 阔 。
水稻二化螟的习性与防治措施
。
施药时机
02
在二化螟幼虫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施药,此时防治效果最
佳。
施药方法
03
采用喷雾、撒毒土、灌药等施药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
的施药方法。
04
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来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数量。通过释放天敌,可以有效地降低二化螟的种群密度,减少其 对水稻的危害。
生物农药
研发和推广对环境友好、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的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
农业防治
种植抗虫品种
培育和种植抗虫能力强的水稻品种,降低二化螟对水稻的危害。
合理轮作
合理安排水稻种植区域和轮作模式,降低二化螟的种群密度。
化学防治
精准用药
根据预测和监测结果,在关键时期进行 精准用药,避免盲目用药和过量用药。
VS
新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
研发和推广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 农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对环境和生态 的负面影响。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案例三: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
实施方法
效果评估
使用化学农药来直接杀死或驱避水稻 二化螟。
在二化螟孵化高峰期和低龄幼虫高峰 期,使用杀虫剂如氟虫腈、氯虫苯甲 酰胺等进行喷雾防治。为了保护天敌 和环境,应选择对天敌较安全的农药 品种。
化学防治见效快、效果好,能够迅速 控制二化螟的危害。但是,长期使用 化学农药会导致二化螟产生抗药性, 同时也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化学防治时,需要严 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次数,避免对环 境和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重。
幼虫习性
幼虫孵化后,会钻入稻株茎秆内取 食,造成枯心、白穗等症状。幼虫 喜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中生存,多在 土下越冬。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试验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危害严重影响着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农业科研人员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各种药剂的防治效果。
本文将从不同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并报告试验结果,以期为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材料和方法1. 材料:本实验选取了5种不同类型和品牌的药剂,分别是A药剂、B药剂、C药剂、D药剂和E药剂。
每种药剂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方法均按照标准农药使用说明书进行。
2. 方法:选择一片水稻田作为试验田地,分成5块区域,每块区域使用一种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
每块区域的面积和水稻生长情况应保持一致。
在施药后,定期观察水稻二化螟的死亡情况,并记录下来,最后统计分析各种药剂的防治效果。
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统计,获得了以下试验结果:1. A药剂:A药剂在防治水稻二化螟方面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施药后水稻田中的二化螟数量大幅减少,生长的水稻植株健康生长。
三、讨论通过试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A药剂和E药剂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可以有效减少水稻田中的二化螟数量,保护水稻植株的生长。
而B、C、D药剂的防治效果则相对较弱,甚至有一些对水稻植株的不良影响。
在实际的农田防治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药剂的特点和防治效果,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使用,并结合农田的实际情况和防治需求,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对于那些防治效果不佳或者存在不良影响的药剂,我们应该及时调整使用方案,寻找更加有效和安全的防治方式。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初步了解了不同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并进行了一些讨论和反思,希望可以为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也期待未来在这方面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
性诱剂诱杀二化螟效果的研究
稳定时, 每处理查 2 田, 田平行线跳跃取样 40丛记录总株数和枯心株数 , 块 每块 0 计算枯心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诱蛾方法的诱蛾数量 . 试验表明, 二化螟性诱剂具有优秀的捕杀雄蛾 能力 , 诱蛾力强 , 持效期长, 诱蛾效果 显著。诱捕 2 d以后 , 5 诱捕区单盆 1均诱蛾为 0 1 %/ 个 , 3 .6 d・ 诱测灯为 16 .7头/ 个 ; d・ 诱测灯分别 比诱捕区 1 3 均诱 蛾量高 9 %。此外 , 0 本试验 中发生蛾时间仅为 2 d期 内效果均为理想; 5, 其他试验表明, 二化螟性诱剂有效时间可达 3 4
维普资讯
5期
郑永敏 : 剂诱 杀二化螟效果 的研究 性诱
11 0 Leabharlann 22 性诱杀对株害率的影响 .
诱捕雄 蛾后 , 诱捕
表 1 性诱剂处理 、 照区以及农药 处理 区丛害率和株害率 % 对
区二化螟危害大幅度减轻 , 田间株害率诱捕 区、 施 药防治 区、 不施 药 防治 区分别 为 6 4 3 1 . %、 . %和
危害面积达 8%, 9 造成损失约达 7 严重危害的田块产量损失达 6 %以上。该虫 以幼虫钻蛀茎秆为特点, %, 0 造成水稻枯
鞘、 枯心、 死孕穗 、 白穗和虫伤株而影响水稻产量。在二化螟防治上, 一般都采用喷施化学农药的方法, 由于常年大量连续 使用化学农药, 造成二化螟抗药性不断增强 , 防效明显下降, 天敌数量减少 , 生态环境被破坏 , 近年来 , 我国已将二化螟性 诱剂应用大田进行防治, 但多以研究诱杀越冬代雄虫的应用技术 。为了提高科学防治二化螟水平 , 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尽 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笔者进行 了二化螟性诱剂防治主害2 代二化螟试验 ,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二化螟性诱剂防治研究
摘要: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雄虫有诱杀作用,通过调查诱捕区、农药防治区和对照区田间的雄蛾量、卵块量和株害率,评判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生产中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对二化螟雄蛾具有很好的诱杀作用,可以使诱捕区田间雄蛾量、卵块量和株害率比对照区分别下降71.4%、80.0%和81.3%,防治效果和常规农药防治无显著差别,可以在水稻生产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
Study on Prevention of Rice Chilo suppressalis with Sex Pheromone
Abstract: The prevention effect of sex pheromone on rice Chilo suppressalis was studied by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ing the number of male moth and egg masses and dead plants rate in pheremone-tropping plot, pesticide treated plots and control plo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x-pheromone had great trap-killing effect on male moth as it could reduce the number of male moth, number of egg masses and rate of plant death by 71.4%,80.0% and 81.3%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And the prevention effect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pesticide, thus could be popularized in rice production.
Key words: Chilo suppressalis; sex pheromone; prevention;rice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内均可构成危害,对产量影响很大。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发现水稻二化螟幼虫后喷洒化学农药,然而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杀灭害虫天敌、农产品农药残留等环境和生态问题[1-5]。二化螟性诱剂除了用于二化螟发生规律的预测预报之外还可利用其诱杀雄虫的特点进行田间防治[6,7],具有经济、有效、安全、环保等特点。笔者结合在2008~2009年利用性诱剂对韶关地区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测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2008~2009年利用性诱剂对韶关地区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进行了测报研究,在该区晚稻生育期内除了越冬代外共出现两代水稻二化螟,第一代二化螟的始发期出现在6月中旬,终见期在8月上旬,平均45 d;第二代的始发期出现在8月中旬,终见期在9月下旬,平均40 d。为此,二化螟性诱剂防治试验在2010年的6~10月第二代水稻二化螟发生期内进行。
试验在韶关市大塘镇周边水稻田进行,距离居民区500 m。试验设3个小区,分别为诱捕区、农药防治区、对照区各1 hm2,3者均间距1 000 m以上。
1.2试验材料
试验用二化螟性诱剂由北京中捷四方科贸有限公司生产,载体是半钟形绿色橡胶块,长宽约1.5 cm×1.0 cm,水盆为普通市售绿色塑料盆,口径25 cm,盆口固定一根细铁丝,在铁丝中间拧一小圈。取1根大头针,穿透诱芯后弯成一小钩,然后将其挂在铁丝中间的小圈上。在盆口2 cm处相对挖两个排水小孔,以防暴雨过后水位过高淹没诱芯,盆中加少量洗衣粉,搅匀,调整诱芯距离水面0.7~1.2 cm,制成性诱剂诱捕器[8]。
1.3试验方法
诱捕区性诱剂诱捕器投放密度为45个/hm2,均匀网格状分布。用木棍做成三角支架,将水盆放在支架上,盆口高度始终高出稻株20 cm。诱盆由专人管理,每天清晨捞出盆中死蛾并记录数据。傍晚加水至水位控制口,每10 d更换1 次盆中清水和洗衣粉,大雨后及时补充洗衣粉,每20~30 d更换1 次诱芯。农药防治区使用25%杀虫单WP(日本住友株式会社) 用药量为0.3 kg/hm2,同时在农药防治区和对照区各设3个性诱剂诱捕器监测该区二化螟雄虫发生数量。
1.4调查方法
诱蛾量调查:逐日捞取各诱杀盆中的二化螟成虫,计数诱杀量。
卵量调查:每个小区选取3块稻田,每块稻田视面积大小定3~6个点,每点1 m2,查3次,记录当日和累计卵块数。每处理观察20块左右卵块,计数卵粒数和单卵块平均卵量。
枯鞘率调查:每个小区随机选择两块田,每块田调查500丛,调查两次,计算水稻枯鞘率。
枯心率调查:待枯心稳定时,每小区查两块田,每块田平行线跳跃取样300丛,记录总株数和枯心株数,计算枯心率。
2结果与分析
2.1性诱剂的诱蛾量
调查结果显示,诱捕区单盆日均诱蛾量为0.6头/d、农药防治区单盆日均诱蛾量为0.5头/d,对照区单盆日均诱蛾量为 2.1头/d,诱捕区诱蛾量比对照区下降了71.4%,农药防治区诱蛾量比对照区下降了76.2%。诱捕区和农药防治区诱蛾量无显著差异,但都与对照区诱蛾量存在显著差异。试验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优秀
的捕杀雄蛾能力,诱蛾力强,持效期长,诱蛾效果显著。
2.2性诱剂诱杀对二化螟产卵量的影响
卵量调查结果表明,对诱捕区、农药防治区和对照区各3块稻田进行3次调查,平均卵块量分别为0.13、0.11和0.65个/m2,诱捕区、农药防治区分别比对照区减少80.0%和83.1%,差异达显著水平,诱捕区和农药防治区卵块量无显著差异。诱捕区、农药防治区和对照区平均卵量分别为76、83和79粒/块,无显著差异(表1)。
2.3性诱杀剂对株害率的影响
枯鞘率和枯心率调查显示,诱捕区、农药防治区和对照区枯鞘率分别为 1.8%、1.5%和9.6%,防治效果达到81.3%和84.3%;枯心率分别为1.1%、1.2%和8.0%,防治效果达到86.2%和85.0%。试验表明,使用性诱剂诱杀二化螟可以使水稻枯鞘率和枯心率显著下降,防治效果和常规农药防治无显著差别。
3结论与讨论
使用性诱剂诱杀水稻二化螟可以使诱捕区田间雄蛾量、卵块量、株害率显著下降,防治效果和常规农药防治无显著差别。
性诱剂对二化螟雄蛾具有很好的诱杀作用,成虫羽化期间的盆中日诱蛾量可明显反映出田间虫量。由于诱杀了大量雄蛾,导致田间雌雄蛾比例失调,降低了成虫自然交配率,有效减少了田间卵块量、子代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其诱控效果与一般药剂的防效相当。但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害虫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杀伤害虫天敌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在追求绿色环保与健康的今天迫切需要寻求农药的替代品用于农业生产,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而使用性诱剂防治二化螟是减轻水稻螟害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该项技术在二化螟中等或偏轻发生年份可大面积推广应用,偏重年份可与化学农药结合使用[9,10]。
在生产上利用性诱剂诱捕法防治二化螟,田间诱蛾量、卵块数、幼虫密度、被害株率(枯鞘、枯心、白穗、死孕穗、虫伤株)、稻谷产量等都是田间诱控效果的评价指标。在调查中对于具有多次交配习性的二化螟雄蛾来说,直观的日诱蛾量多少及性比的变化还不能准确地评价出性诱剂的效果,而必须调查诱捕后的田间卵块数和被害株率,才能作为防治效果的有效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 周圻.水稻品种和稻螟种群消长的关系[J].昆虫知识,1988,25(4):201-203.
[2] 姚坚.连作稻区三化螟回升原因分析与防治技术探讨[J].植物保护学报,1990,17(1):28-40.
[3] 刘荣贵.台湾稻螟在汕头部分地区上升为稻螟优势种群[J].植保技术与推
广,2001,21(10):15-16.
[4] 盛承发,宣维健,焦晓国,等.我国稻螟暴发成灾的原因、趋势及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3):103-108.
[5] 褚柏,苏建坤,朱锦清. 六省(市)水稻二化螟对常用杀虫剂敏感度的调查[J]. 农药,1990,29(6):6-8.
[6] HANNO K,HATTORI M,SATO A,et a1.Release rate and distance effects of evaporators with Z-11-Hexadecental and Z-5-Hex-adecene on disruption of male orientation in the rice stem borer moth,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Lepidoptera:Pyralidae) [J]. Appl Entomol Zool,1982,17(4):432-438.
[7] 苏建伟,宣维健,盛承发,等. 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技术:大量诱捕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2003,17(2):171-174.
[8] 陈日曌,臧连生,牟瑛,等. 吉林省二化螟发生世代及药剂防治的初步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3):250-252,256.
[9] 黄志农,徐志德,文吉辉,等.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及诱控效果研究[J] . 湖南农业科学,2009(10):64-69.
[10] 王晓丽,张晓波,孔祥梅. 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的初步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1996 (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