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斯谈感受谬误

合集下载

英美新批评

英美新批评

新批评的先驱与奠基者
新批评的先驱人物是英国意象派批评家休姆,其重要论 文是《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其中为新批评定下了思 想倾向的基调。 新批评的奠基者首推艾略特和瑞恰兹 瑞查兹的语义分析学理论可为概括为三个方面。 1以现代心理学为基础的“冲动平衡论”。 2根据语言的用途,把人类的语言分作两种,即科学的语言 与文学语言。 3语境对于把握一个词汇的真正含义十分重要。
新批评的主要观点
1)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谬见”理论。(新批评的 极端化) 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了两个著名的概念:其一是 意图谬误。其二是感受谬误。 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视对作者意图的探究为谬误,其 锋芒所向直指实证主义或浪漫主义文学批评。同时他 们认为以读者情感波动弧度的大小评判作品的优劣, 是一种感受谬误。在作家——作品——读者共同建构 的艺术有机过程中,新批评毫不犹豫地斩断了两端千 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批评是一种地道的 作品本体论
2悖论和反讽 布鲁克斯对反讽作了最详备的解释。他把反讽定义为 “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语境能使一句 话的含混意颠倒,这就是反讽。诗歌中的所有语词都 得受到语境的约束,它们的意义都受到语境的影响, 因而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反讽。 反讽可以表现在语言技巧上,如故意把话说轻,但听 者却知其分量。反讽也可以表现在整个作品结构之中。 而悖论作为一种修辞格,原指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 实的陈述,在布鲁克斯看来,诗人要表达真理只能使 用悖论语言。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非个人化
1个人生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 2作家和传统的关系问题。 3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一个艺术家如何才能把个 人的情感和经验转化为非个人的、艺术的情感 和经验。即表现非个人的情感和途径是借用 “客观关联物”。

新批评解读

新批评解读

艾略特(1888—1965), 是一位诗人、剧作家和文 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 动领袖。1922年发表的 《荒原》为他赢得了国际 声誉,被评论界看作是二 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 诗作,被认为是英美现代 诗歌的里程碑。1943年结 集出版的《四个四重奏》 获得了1948年度诺贝尔文 学奖并确立了当时在世的 最伟大英语诗人和作家的 地位。

新批评的细读法 与语文文本解读实践
细读法是诗歌分析尤其是古代玄言诗和
现代诗歌的重要方法,主要从语言和结 构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诗歌语言
诗 歌 语 言
科学语言 明晰单一确定→客观陈述 诗歌语言 模糊歧义弹性→主观感受
语文文本解读的任务 : 揭示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文学语言的多重意义, 尤其是隐含意义的揭示。
新批评解读形成的历史背景:
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1.实证主义的文本解读忽视文本的独立性; 2.印象主义过于追求读者个人的主观情感; 3.社会历史批评把文学文本读成政治文献和生 活教科书; 关注的是文本外部的探讨,忽略 了对文本本身的内部研究。
新批评解读的观点:
文本解读必须承认文本存在的独立性,将视

简评
特点:新批评从文本语言解读入手,用语义分析 方法对作品进行细读,体现了这种方法的形式主 义特性。 成就:1.在古代玄言诗歌和当代诗歌的解读中取 得了突出的成就; 2.基本观点和方法深深影响了文本解读活动, 留下了一些被普遍接受的观念和被广泛运用的概 念。 局限性:1.切断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2.不适宜于其他文体文本的解读。
二、语文文本结构层面细读
语音层
文 本 的 基 本 结 构
语言修辞、风格层 意象、隐喻层 文本价值层
乡愁
余光中

英美新批评

英美新批评

• 对隐喻的运用就暗示了在一般主题方面有 一个间接表达的原则。而对于具体的意像 和陈述,就暗示了有机联系的原则。就是 说,诗歌不是一些美丽的或“有诗意的” 意像的集合。诗的美在于整株植物上鲜花 盛开,需要茎,叶和看不见的根。
• 了解诗歌的各个部分是相互有机地联系在 一起,并且间接地与诗歌的主题相联系, 我们就要认识到语境的重要性。语境赋予 具体的词语,意想或陈述以意义。“不管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 瑞恰慈祥在《科学与诗》中,认为科学是 一种陈述,而诗歌则是一种”次陈述“。 与陈述相比,诗歌的作用是让我们更好地 感受事物。
斯蒂文森在《伦理与语言》一书中,强调区分开一个 词的意义及起含义。在这种区别的某一具体实例中,我们可以 使用符号学家所称的”语言学规则“,使一个词能获得稳定的 反应。 ”athlete“这个词的一个意义可以指对运动感兴趣的人, 但其含义但不一定个子高的男性。语言学规则是:”运动员必 须对运动感兴趣,但不一定个子高“。这些是我们所称的词语 的描写功能。 词语的第二个单独的主要功能,即情感功能。斯蒂 文森建议可以使用次从属性的情感意义这一术语来指称一种情 感 “意义” ,而“这种情感意义取决与符号的认知含义”。具 有相同描写意义的词据说有很不同的情感意义“意义”。例如 “license(放任)”“liberty(自由)”他认为在某些上下文中 有相同的描写意义,却具有完全相反的情感意义。最后,他认 为有些词语没有描写意义,却有明确的情感“意义”:这些就 是各类感叹词。
• 印象主义: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饿颓废 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它认为现 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 真的,美的,是的目的在暗示”另一个世 界“。诗的象征是沟通两个世界的媒介。 它重主观表现而轻客观描写;重艺术想象 而轻现实再现。强调有物质实感的形象, 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的方式来表 现。(《简明文学知识词典》西北师范学 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

2013华师在线文学批评答案(82分)

2013华师在线文学批评答案(82分)
汉代代表了从经学角度解说诗歌批评模式的是
A.《毛诗》
B.《诗谱序》
C.《论衡》
D.《楚辞》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4.第41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批评家大多遵从
A.模仿自然的法则
B.古典原则
C.革新原则
D.唯美主义原则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5.第42题
德国艺术批评讨论诗画关系最著名的著作是
1.第1题
文学批评的论证在批评论著中的表达形式主要是
A.描述与论证
B.分析与综合
C.论证与抒情
D.归纳与演绎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2.第2题
一般认为,标志现代文体学开端的是
A.查理?巴利的《法语文体学》
B.马鲁佐的《法语文体学简论》
C.克雷索的《问题及其技巧》
D.斯皮泽的《文体研究
代表19世纪现实主义批评最高成就的是
A.别林斯基的著作
B.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
C.杜勃罗留波夫的著作
D.费尔巴哈的著作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文学批评所依据的事实应该是确凿无误的,所以文学批评具有
A.审美性
B.思辨性
C.实证性
D.历史性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新批评的威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的一个观点是
A.期待视野
B.意图谬误
C.历史距离
D.历史文本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2.第33题

第 七 讲 英美 新批评

第  七  讲  英美 新批评

二、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方法
语义分析是新批评在方法论上的特点。新批评自 己把这种语义分析称为‚细读‛。 ‚细读‛,是指对文学文本、尤其是文本的语言 、语义,作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和解释,通过这样 的解读,达到对文本蕴意的理解和感受。
LOGO
细读法close reading
LOGO
卞之琳:《断章》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可以从多个 层面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 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 、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 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断章》的魅力就在于这首诗的主旨朦胧性和 不确定性。(含混)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新批评的关系
瑞恰兹曾6次到中国,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 ,是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的先驱。 燕卜荪1937~1940年、1947~1952在北大任教, 培养了王佐良等知名学者。 中国学者朱自清、钱锺书、郭绍虞、陈寅恪等人 都曾经用新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过中国古典文 学。
LOGO
LOGO
(二)语境
新批评的语境和语言学说的语境不完全一样。 语言学的语境是指上下文,强调词语或句子的含 义只有在上下文中才能确定。 新批评的语境还指与文本词语‚同时再现的事件 的名称‛。 上下文构成的语境是共时性的、在现场的,新批 评的语境对文本而言是历时性的、不在现场的。 历GO
卞之琳:《断章》
李健吾先生认为,这首诗在‚装饰‛两字上做文 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 的悲哀——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
LOGO
卞之琳:《断章》
有人认为是一首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诗作。 有人认为是距离产生美的诗作等。
LOGO
细读分析举例之一:

论济慈诗歌的张力

论济慈诗歌的张力

论济慈诗歌的张力作者:邓丽君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11期【摘要】本文用20世纪英美新批评的“张力”理论阐释了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约翰·济慈的诗歌。

济慈诗歌的外延美,表现在济慈的每一首诗歌里,都有对大自然的描绘,诗人所描绘的意向来自于自然和心智的结合。

济慈诗歌的内涵美,对美和爱情的追求是济慈诗歌内涵的核心,济慈擅长于运用梦幻般的想象来表达其诗歌的深刻内涵。

各种各样的外延在济慈的诗中与其内涵相互交融,浑然一体。

【关键词】张力;新批评;济慈在西方文论中,“张力”是新批评学派用来进行文本意义结构分析的一个概念,由20世纪早期的美国批评家艾伦·退特率先提出。

1937年,诗人艾伦·退特(Allen Tate)在《论诗的张力》中写道:“好诗是内涵和外延被推到极致后产生的意义的集合体。

”[1]这就是所谓的“张力(Tension)”。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歌恰好体现了这一张力,其诗歌中所塑造的各种意向充满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达到了“内涵”(intension)和“外延”(extension)的完美结合。

一、英美新批评中的“张力”内涵英美新批评学派的“张力”理论体系,源于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始于退特和沃伦(R. P. Warren),成于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和维姆萨特(W. K. Wimsatt)。

从庞德认为“好诗都应是情感和形象的复合体,”到退特提出诗歌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的张力本质,沃伦的“纯诗与非纯诗”,布鲁克斯的“悖论”和“反讽”,及唯姆萨特的“意图谬误”与“感受谬误”等等,无不体现了英美新批评学派对诗歌的内部意义及其外部形式的深刻认识,展示了其独特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新批评派的理论本质上都是…张力‟的理论,都充满了对立、冲突与调和的思想。

”[2]退特将“张力”定义为内涵和外延的有机结合,是在诗歌当中由词的字典意义与延伸意义所产生的相互牵制、相互依托的关系。

论济慈诗歌的张力

论济慈诗歌的张力

论济慈诗歌的张力本文用20世纪英美新批评的“张力”理论阐释了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约翰·济慈的诗歌。

济慈诗歌的外延美,表现在济慈的每一首诗歌里,都有对大自然的描绘,诗人所描绘的意向来自于自然和心智的结合。

济慈诗歌的内涵美,对美和爱情的追求是济慈诗歌内涵的核心,济慈擅长于运用梦幻般的想象来表达其诗歌的深刻内涵。

各种各样的外延在济慈的诗中与其内涵相互交融,浑然一体。

标签:张力;新批评;济慈在西方文论中,“张力”是新批評学派用来进行文本意义结构分析的一个概念,由20世纪早期的美国批评家艾伦·退特率先提出。

1937年,诗人艾伦·退特(Allen Tate)在《论诗的张力》中写道:“好诗是内涵和外延被推到极致后产生的意义的集合体。

”[1]这就是所谓的“张力(Tension)”。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歌恰好体现了这一张力,其诗歌中所塑造的各种意向充满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达到了“内涵”(intension)和“外延”(extension)的完美结合。

一、英美新批评中的“张力”内涵英美新批评学派的“张力”理论体系,源于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始于退特和沃伦(R. P. Warren),成于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和维姆萨特(W. K. Wimsatt)。

从庞德认为“好诗都应是情感和形象的复合体,”到退特提出诗歌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的张力本质,沃伦的“纯诗与非纯诗”,布鲁克斯的“悖论”和“反讽”,及唯姆萨特的“意图谬误”与“感受谬误”等等,无不体现了英美新批评学派对诗歌的内部意义及其外部形式的深刻认识,展示了其独特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新批评派的理论本质上都是‘张力’的理论,都充满了对立、冲突与调和的思想。

”[2]退特将“张力”定义为内涵和外延的有机结合,是在诗歌当中由词的字典意义与延伸意义所产生的相互牵制、相互依托的关系。

[在语义细读的基础上体验诗歌矛盾复杂的心理和情感]语义矛盾

[在语义细读的基础上体验诗歌矛盾复杂的心理和情感]语义矛盾

《[在语义细读的基础上体验诗歌矛盾复杂的心理和情感]语义矛盾》摘要:在今天建设我国鉴赏学、解读学和批评学的时候,特别是在古典诗词的分析、教学和研究中,重新审视新批评文本“细读法”,将这种重客观的语言语义和结构形式分析的方法,与我国古代重主观感性的心理和情感体验的品评传统结合起来,在语义细读的基础上体验和感受诗的微妙心理和特殊情味,不难看出,在由诗一、二两句的“换新声”与“旧别情”所组成的对比、矛盾和悖论性的结构中,形成了诗的一种含思蓄势的审美延宕,造成了诗在结构上的一种抑扬、开合和变化之美,这是诗在语言、语义和心理结构上第一次出现的矛盾对立和转折,这种通过对诗歌文本矛盾的语言语义结构形式的分析,以此来达到对诗歌文本中所表达的诗人复杂矛盾的思想、心理和情感体验的分析法,就是语义细读和心理情感体验相结合的诗歌分析范式关键词:王昌龄《从军行》语义分析心理体验分析范式价值摘要:文章运用英美新批评文本细读理论,但又摈弃它的“感受谬误”说,把新批评重语言语义分析的方法和我国古代重心理和情感体验的欣赏传统结合起来,在立足文本语境的基础上,对王昌龄《从军行》诗所包含的矛盾复杂的语义结构、主题思想和心理情感作了细读批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语义细读分析是新批评创立的一种诗歌文本阐释策略,侧重对作品语言语义和结构的仔细分析是其最大特征,这与新批评对诗歌语言和结构特征的独特认识有关。

新批评认为,人类丰富的思想认识、复杂矛盾的情感经验和微妙的心理感受,在现实世界中是相互冲突、互不包容,但在诗歌创作的文本中,可以通过诗歌的复义、悖论、反讽、张力等语言语义的结构形式在文本上下文语境的基础上将其整合在一起,使它们在作品所表达的丰富复杂的人生经验和人生精义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对于这一类诗的解读,新批评提出了一整套的解读原则和策略,这就是所谓的文本细读法。

文本细读就字面意义讲就是指仔细地、认真地阅读文本。

新批评派

新批评派

新批评派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新批评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批评流派,而是文论史家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在英美的一批文学批评家所形成的一种批评倾向的概括。

在英国,以I.A.瑞恰兹、威廉·燕卜荪、F.R.里维斯等为代表;在美国,以J.C.兰色姆、克里恩斯·布鲁克斯艾伦·泰特、罗伯特·沃伦、W.K.维姆塞特、R.P.布莱克穆尔等为代表。

“新批评”这一具体称谓则得名于J.C.兰色姆出版的一部同名论著《新批评》(1941)。

为了有别于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有时又称之为英美新批评。

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影响巨大、专注于文本的文学阅读与批评理论,新批评源出于英国,繁荣于美国,是现代英语学界文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理论流派,持续时间也最长,不但在20世纪前半期的英语世界风靡一时,而且在东方、尤其是在40年代和80年代的中国也甚为引人注目。

那套成形之后便“过于局限于英语世界,几乎可以说是地方性的”理论(韦勒克语)在东亚大陆影响甚巨,在20世纪40年代被迅速吸收并中国化。

新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具有显著特点,一是传播时间早,二是时间跨度长,三是新批评的主要代表人物瑞恰兹、燕卜荪等人曾长期在中国讲学,特别是最后一个特点,其他西方文艺批评流派难以望其项背。

1929年华严书店就出版了新批评派早期代表人物瑞恰兹的《科学与诗》,其时新批评派正在英国兴起。

曹葆华译本《科学与诗》于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瑞恰兹1929-1931年应邀来清华大学讲学,燕卜荪于1937年和1947-1952年间先后来北京大学任教。

艾·阿·瑞恰兹(Ivor Armstrong Richards18931979)是英国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和诗人,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的创立者之一。

英美新批评

英美新批评
上下文
语 境
写作或说话时所处的环境 描述那个时期的为人所知的其它用法 与这个词相关的一切事
目的在于防止人们通常对意义所做的那些毫无根据的设想, 因为这些设想过于主观和简单化,妨碍人们对意义的深入 理解。且反对一个语言符号只有一个意义的观点。
三、 兰色姆的“构架--肌质” 理论
构架——诗中可以用散文转述的主题意义或思想的内容部分
朦 胧 七 型
派生意义(双关语) 多重不同意义 词语介于两种不同的要表达的思想之间 词具有两种截然对立的意义且意义由上下文明确定义
矛盾
五、“意图谬误”和“情感谬误”
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意图谬误”和“情感谬误”的理论, 目的是分别对以作者意图为依据的“意图说”和以读者感受为依据的 “感受说”进行批判,以守卫新批评文本中心主义的理论主张。
“难” 字的重复将离散分离的痛苦叠合在一起,开头直接抒情, 重复吟唱造成了诗句的绵连婉曲之势。 “别” 一有动作,分离之意;二有状态,别离之境。——> 诗人 渴望相聚之欢,无法抗拒别之痛。“相见”为虚,“别”却是不可 受之实。因而诗中“相见时难”与“别亦难”应该是递进关系。
三、强调作品的独立自足性
反对批评家站在社会、历史、文化、政治、道德、哲学的 立场上用外部世界解释文学世界,否认文学世界与外部世界的 对应性,文学不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它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系 统。
四、 运用“细读法” 解读文本
“细读法”是新批评的阅读方式,也叫“层面分析法”。 阅读不是寻找主题意义,而是分析诗歌的语言结构。要实现这 种细读,就要找出悖论、隐喻、反讽、象征等形成的诗歌语言 的张力结构。
例如:莎士比亚笔下的福斯塔夫具有的胆怯、机智、浪荡、傲慢的品质 都是一种内在联系,以一种特殊方式组成一个统一整体,使人物成为活生生 艺术形象。

英美新批评

英美新批评
• 新批评认为文学比喻的喻体和喻指不是说 明性或解释性的关系,而是并列、对比的 关系,即通过并列和对比,使喻体和喻指 相互对照、相互说明,由于产生一种新的 意义,这个新意是喻体和喻指本身原来没 有的,也是无法用现成的语言来表达的。 • 比喻的关系:A+B=C ;C 是一个无法直 接言说的意义。
新批评的比喻理论
英美“新批评”发展概况
•第一时间段:1915年~1930年,新批评的发 轫期。提出了不同的文学见解,是新批评对 其理论基础的探索。 •第二时间段:1930年~1945年,新批评的形 成发展期。开始形成较为集中的文学理论和 批评主张。主导地位开始确立。 •第三时间段:1945年~1957年,新批评的鼎 盛时代。
②兰塞姆论文学语言的肌质性
•诗歌语言有“构架/肌质”两种成分,“构 架”(structure)指诗中可以用散文转述、 意释、换成另一种说法的成分;构架是诗歌 的逻辑成分,属于理性因素 •“肌质”(texture)是诗中无法用其他语言 转述的东西,属于诗歌的感性成分。 •文学语言具有“肌质”性。
②兰塞姆论文学语言的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细读分析举例之二: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钱锺书细读批评举例:语义比较
• 这是古今传诵的诗,其实脱胎于陆游《剑南诗稿》卷十八 《马上作》:“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过 第三句写得比陆游新警。《南宋群贤小集》第十册有另一位 “江湖派”诗人张良臣的《雪窗小集》,里面的《偶题》说: “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俏”。第三句有闲字填衬, 也不及叶绍翁的来得具体。这种景色,唐人也曾描写,例如 温庭筠的《杏花》:“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吴融《途中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 愁”,又“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但是或则 和其他的情景掺杂排列,或则没有安放在一篇中留下印象最 深的地位,都不及宋人写得这样醒豁。

第三章新批评

第三章新批评

布鲁克斯:“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总 布鲁克斯: 结现代诗歌技巧: 结现代诗歌技巧:重新发现隐喻并且充分 运用隐喻” 运用隐喻”。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墓志铭 ——北岛 回答》 ——北岛《回答》 北岛《
新批评比喻理论: 新批评比喻理论: 异质远距”原则: “异质远距”原则:喻体和喻指不仅应该 距离越远越好(远距原则), ),而且它们的 距离越远越好(远距原则),而且它们的 联系还应该是不同质的、反逻辑的( 联系还应该是不同质的、反逻辑的(异质 原则)。 原则)。 钱锺书在《谈艺录》中说: 钱锺书在《谈艺录》中说:愈能使不类为 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扩展阅读: 扩展阅读: 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 新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新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赵毅衡: 新批评”文集》 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 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中国美术学 院出版社 钱钟书《谈艺录》 管锥编》 钱钟书《谈艺录》、《管锥编》,中华书 局
第三章 文本细读:英美新批评
第一节、导论
一、新批评的理论特征与发展历程 新批评是20世纪 世纪20~30年代延续到 年代 年代延续到50 新批评是20世纪20~30年代延续到50年代 后期的一个重要批评方法, 后期的一个重要批评方法,由于主要存在 英国和美国两个地区, 英国和美国两个地区,所以通常又叫英美 新批评。 新批评。 韦勒克认为,新批评“ 韦勒克认为,新批评“这群人物远远不是 一路” 一路”, “他们所持的是往往分歧很大甚 至矛盾的理论学说。 至矛盾的理论学说。” 新批评理论家共同点: 新批评理论家共同点:注重对文本的逐字 逐句的细读,从语义的层面研究文学。 逐句的细读,从语义的层面研究文学。

英美新批评派的文本细读

英美新批评派的文本细读

英美新批评派的文本细读狭义的文本细读是新批评派的发明(近一二十年翻译成中文的新批评派的经典论著已经有不少,中国学者对他们的评介也值得一读)。

英美新批评派,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个学派或流派,新批评派是别人给予的称呼,不是他们自己的命名。

被人们列入新批评派的学者,彼此之间存在着不少的和不小的分歧。

本文不是研究现代西方文学批评史,暂且还是笼统地说“新批评派”,不对其中每位学者的观点作细致的区分。

新批评是在文学批评发展的转折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的理论现象,他们对于在他们之前的种种文学批评进行审视和批判,这些批判往往是锋芒毕露的,能触及对方的要害。

20世纪初期,由于自然科学的巨大的进步,出现了一股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向自然科学靠拢的潮流,在研究中追求实证性,追求量化和可重复性。

新批评派不赞成实证主义的文学批评,他们努力把文学与科学加以区别。

新批评也不赞成印象主义的批评,印象主义批评家认为,天下没有、不可能有、不应该有客观的批评;新批评派与此相反,他们认为文学批评应该具有客观性,应该有规律,有规则。

他们更不赞成社会历史批评,不赞成道德批评,不赞成把文学作品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联系起来研究。

他们中有人认为,多少年来,在英国,从菲利普•锡德尼到托•史•艾略特,文学批评一直由诗人所主持,这就必然产生很大的局限,因为创作家缺少作为独立的审美判断所应该具有的超然态度。

把文学批评看作专门的领域,企图寻找、建立文学批评的规则、规律,力图采用严密的分析方法,新批评的这种意图,是具有历史的积极意义的。

他们在“破”的方面显得生气勃勃,在“立”的方面则显得捉襟见肘,有许多的漏洞。

他们的观点引起激烈的批驳,在批驳与反批驳的论争中,推进了对于文学批评的性质和功能的认识。

新批评派反对文学批评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他们认为,向作者“求援”是文学批评家无能的表现,作家的生平经历,对于文学批评没有多少参考价值,高估它的作用是非常“危险”的。

新批评派的前导者瑞恰兹,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系教书,做过一种后来十分著名的实验,就是搜集一批文学作品,隐去作者姓名,不提供任何背景材料,让学生阅读并要求他们作出评价。

悖论的语言布鲁克斯读后感

悖论的语言布鲁克斯读后感

悖论的语言布鲁克斯读后感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悖论的语言布鲁克斯:深度阅读的启示》在阅读《悖论的语言布鲁克斯》一书后,我深感震撼,这不仅是一次对语言和思维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对人类认知世界的独特解读。

结合《荒原》作品对其谈谈感受

结合《荒原》作品对其谈谈感受

结合《荒原》作品对其谈谈感受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首对西方和中国诗坛造成巨大影响的作品。

本文试图从文学评论中的新批评派和神话原型派着手对《荒原》进行解读,并试图阐明艾略特的创作理论与这些学派的关系。

1922年发表于英国《标准》和美国《日晷》杂志的艾略特的长诗《荒原》的确是文化界和文学界的一大事件。

诗的标题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对现代文明的看法似乎准确地反映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社会和文化。

战争本打算拯救欧洲文明,但却成为历史上最残酷,最具毁灭性的一场灾难。

是怎样的文明促使爆发了这样的战争?《荒原》破碎凌乱的结构具有如此多的诗歌技巧方面的革新,彻底地改变了人们对于什么是诗歌以及怎样创作诗歌的看法。

以至于后来的诗人都无法绕过这座高山,无论是模仿还是反对,都要认真审视这首艾略特的诗歌。

艾略特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写一些传统的诗歌,但自从他于1908年阅读了亚瑟・西蒙的《文学中的象征派运动》之后,了解了拉福格和其他一些法国象征派诗人,改变了他对诗歌的看法。

《普鲁弗洛克情歌》就创作于这一时期。

此后,庞德开始热情地向文学界介绍这位年轻的美国诗人,说他“完全通过自己的训练而变得现代化”。

艾略特的评论性文章与他的诗歌同样重要。

在那篇影响深远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中,他称西方的诗歌传统是一个有机的,富于弹性的平衡体。

当有新的诗人进入时,他便不停地改变。

文章还称不应通过社会、历史和政治的因素来理解诗歌,而应通过其他诗人及诗歌来理解文学这一自足的世界。

他的另一些文章贬低那些说教式的,解释性的,或叙述性的诗歌,如密尔顿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创作的作品。

而褒扬那种晦涩的,讽刺性的,简洁的和象征性的作品,如17世纪的玄学派诗人多恩和赫伯特。

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艾略特关于诗歌的非个人化主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1.诗人与传统的关系。

任何诗人都不能脱离诗的传统而单独具有它的完全意义。

“他就得随时不断地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

第5讲、80年代文学思潮中的西方文论

第5讲、80年代文学思潮中的西方文论

第5讲80年代文学思潮中的西方文论教学目标1、了解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情况2、了解各种文学思潮在中国当代文学的传传播和影响教学重点理解并学会运用西方各种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一、什么是新时期文学?二、新时期文学的分期1、1976年“文革”结束到1989年(90年代初)统称“新时期”。

2、1976年到1979年,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初期、复苏。

3、1980——1985年为新时期文学的前期。

4、1985年1986年被称为“观念年”、“方法年”。

新时期文学以1985年前后为分期。

5、1985——1989年为新时期文学后期。

三、既然1985年1986年被称为“观念年”、“方法年”,这段时期的西方文学观念和批评方法简介,也利于大家考研和感兴趣的同学进一步学习,(一)、文学观念1、弗洛伊德热:潜意识、精神分析说、作家白日梦、性理论、恋父恋母情结《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

受影响作家:王蒙意识流、莫言。

运用批评方法举例2、直觉(表现)主义、非理性主义: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叔本华超功利、尼采的强力意志、“超人”、悲剧的诞生、“重估一切价值”对当代作家读者批评家的影响、重写文学史。

非理性思潮:卡夫卡。

残雪《山上的小屋》3、现象学、存在主义:茵加登、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萨特《存在与虚无》萨特的《禁闭》戏剧主要人物与关系,关于“他人就是地狱”( A、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那么他人便是你的地狱。

B、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对你的判断,那么他人的判断就是你的地狱。

C、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那么你也是自己的地狱。

)存在主义对先锋文学和新写实文学的影响。

(二)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的同时涌入吸收1、俄国形式主义(雅各布森隐喻与转喻、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作者与作品无关)2、英美新批评(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意图谬误说、诗歌理论、《影响的焦虑》、韦勒克和沃伦《文学理论》3、结构主义(索绪尔的语言学、维列斯特劳斯的人类学、罗兰巴尔特的“文本”零度写作、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二元对立)4、解构主义(罗兰巴尔特《S/Z》、拉康的“多个能指”、福柯的权力话语《福柯集》、德里达《文字学》、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和狂欢化诗学、保罗德曼的误读理论、希利斯米勒的《论解构》《文学死了吗》、陈晓明的《无边的挑战》、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5、西方马克思主义(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阿尔多诺的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阿尔都塞、伊格尔顿、杰姆逊)6、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伽达默尔“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尧斯的接受美学、费希)7、新历史主义批评(海登怀特《元历史》)、神话原型批评(弗雷泽《金枝》、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弗莱的《批评的解剖》女权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萨义德《东方学》、斯皮瓦克)————-展开————⏹形式主义批评是一种专注于分析作品自身的美学结构、形式特点和文学风格的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1.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是A.抽象思维的产品B.艺术思维的产品C.思辩活动的产品D.逻辑活动的产品标准答案:B2.把格式塔心理学引进文艺领域,用来解释视知觉艺术的是A.弗洛伊德B.拉康C.韦特默D.阿恩海姆标准答案:D3.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是A.抽象思维的产品B.形象思维的产品C.思辨活动的产品D.逻辑活动的产品标准答案:B4.文学批评的思维活动具有 A.时间性、空间性、审美性B.理论性、实践性、审美性C.情感性、形象性、审美性D.实证性、思辨性、审美性标准答案:D5.成为中国现代印象主义批评领军人物的是A.周作人B.李健吾C.朱光潜D.沈从文标准答案:B6.《文心雕龙》中专门讨论文学批评的是A.《明诗》B.《辨骚》C.《知音》D.《体性》标准答案:C7.对现代文体学批评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是A.现代社会学B.现代语言学C.现代政治学D.现代心理学标准答案:B8.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具有社会历史性质的批评的发端者是A.维柯B.斯达尔夫人C.丹纳D.赫尔德标准答案:A9.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A.理性思维活动B.形象思维活动C.想象心理活动D.情感感受活动标准答案:A10.别林斯基的《1841年的俄国文学》属于A.论著体评论B.随笔体评论C.对话体评论D.序跋体评论标准答案:C11.出版作品集《文学生活》,明确提出印象主义基本理论的是A.莫奈B.雷阿诺C.法朗士D.王尔德标准答案:C12.新批评流派中提出“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的 A.艾略特和瑞恰兹B.卫姆萨特和比尔兹利C.雅各布森和什克洛夫斯基D.格雷马斯和热奈特标准答案:B13.在新批评中,布鲁克斯用“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歪曲”来定义A.含混B.反讽C.悖论D.张力标准答案:B14.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流的是A.道德批评B.心理批评C.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批评D.浪漫主义批评标准答案:C15.德国著名文学批评专著《汉堡剧评》的作者是A.歌德B.黑格尔C.席勒D.莱辛标准答案:D16.批评文章中最能打动读者,最具启发性和震撼力的文字往往是17.在诗歌批评中提出“滋味”概念的是A.钟嵘《诗品》B.陆机《文赋》C.曹丕《典论·论文》D.萧统《文选》标准答案:A18.把文学批评看成是“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的是A.黑格尔B.别林斯基C.车尔尼雪夫斯基D.杜勃罗留波夫标准答案:B19.新批评的威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的一个观点是A.期待视野B.意图谬误C.历史距离D.历史文本标准答案:B20.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标准答案:B1.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首先表现为 A.文学批评内部的相互运动B.文艺学内部的相互运动C.文学内部的相互运动D.文学理论内部的相互运动标准答案:B2.成为中国现代印象主义批评领军人物的是A.周作人B.李健吾C.朱光潜D.沈从文标准答案:B3.文学批评的论证在批评论著中的表达形式主要是A.描述与论证B.分析与综合C.论证与抒情D.归纳与演绎标准答案:D4.为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的是A.瑞恰兹B.艾略特C.克罗齐D.柏格森标准答案:A5.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A.雅各布森B.什克洛夫斯基C.艾亨保姆D.韦勒克标准答案:B6.代表19世纪现实主义批评最高成就的是 A.别林斯基的著作B.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C.杜勃罗留波夫的著作D.费尔巴哈的著作标准答案:A7.被认为真正的文学批评的世纪是指A.18世纪B.19世纪C.20世纪D.21世纪标准答案:C8.波德莱尔的批评著作《对几位同时代人的思考》属于A.论著体评论B.随笔体评论C.对话体评论D.序跋体评论标准答案:B9.文学批评的目标是对文学现象作出A.欣赏B.阅读C.判断D.批判标准答案:C10.别林斯基的《1841年的俄国文学》属于A.论著体评论B.随笔体评论C.对话体评论D.序跋体评论标准答案:C11.文学批评家的审美感知力首先表现为A.语感B.结构感C.意象感D.美感标准答案:A12.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批评形式的是 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B.严羽的《沧浪诗话》C.张戒的《岁寒堂诗话》D.叶梦得的《石林诗话》标准答案:A13.在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关系中,社会历史批评切入的角度是A.文学与作家B.文学与社会C.文学与读者D.文学与文本标准答案:B14.叔本华主张审美直觉,他强调A.绵延B.世界是我的表象C.借拉辛来谈论我自己D.瞬间感觉标准答案:B15.文本批评用文本概念代替作品是为了突出批评对象的A.自主性和客观性B.主观性和能动性C.能动性和创造性D.主观性和随意性标准答案:A16.古罗马文学评论家贺拉斯用来归结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作用的比喻是A.绊脚石B.风景石C.磨刀石D.试金石标准答案:C17.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是A.抽象思维的产品B.艺术思维的产品C.思辩活动的产品D.逻辑活动的产品标准答案:B18.德国著名文学批评专著《汉堡剧评》的作者是A.歌德B.黑格尔C.席勒D.莱辛标准答案:D19.文学批评的成熟和繁盛在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标准答案:D20.在现代心理学史上提出所谓“意识流”主张的是A.冯特B.詹姆斯C.弗洛伊德D.荣格标准答案:B1.新批评创造的一种具体的批评方法叫A.解读法B.细读法C.研读法D.速读法标准答案:B2.陆机的《文赋》中有关文体特征提出A.诗赋欲丽B.诗缘情而绮靡C.四声八病D.文笔之分标准答案:B3.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气”是指A.气度B.气质C.人品D.才华标准答案:B4.文学批评的思维活动具有 A.时间性、空间性、审美性B.理论性、实践性、审美性C.情感性、形象性、审美性D.实证性、思辨性、审美性标准答案:D5.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开创选本批评先例的是A.萧统的《文选》B.陆机的《文赋》C.《文心雕龙》D.《诗品》标准答案:A6.《文心雕龙》中专门讨论文学批评的是A.《明诗》B.《辨骚》C.《知音》D.《体性》标准答案:C7.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艺不涉及政治的是A.印象主义批评B.社会历史批评C.唯美主义批评D.形式主义批评标准答案:C8.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含了不可缺少的9.德国著名文学批评专著《汉堡剧评》的作者是A.歌德B.黑格尔C.席勒D.莱辛标准答案:D10.波德莱尔的批评著作《对几位同时代人的思考》属于A.论著体评论B.随笔体评论C.对话体评论D.序跋体评论标准答案:B11.别林斯基的《1841年的俄国文学》属于A.论著体评论B.随笔体评论C.对话体评论D.序跋体评论标准答案:C12.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批评家大多遵从A.模仿自然的法则B.古典原则C.革新原则D.唯美主义原则标准答案:B13.狭义的“文化批评”的前驱者当推 A.葛兰西和本雅明B.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C.福柯和罗兰?巴特D.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标准答案:A14.批评文章中最能打动读者,最具启发性和震撼力的文字往往是A.分寸B.警策C.章法D.规格标准答案:B15.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A.理性思维活动B.形象思维活动C.想象心理活动D.情感感受活动标准答案:A此题得16.文学批评的论证所依赖的思维形式主要是A.描述和论证B.分析与综合C.论述与抒情D.归纳与演绎标准答案:B17.我国古代最早的较为完整的诗乐评论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的A.孔子评《韶》B.季札评周乐C.孟子评乐D.荀子论乐标准答案:B18.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批评形式的是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B.严羽的《沧浪诗话》C.张戒的《岁寒堂诗话》D.叶梦得的《石林诗话》标准答案:A19.文学批评的成熟和繁盛在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标准答案:D20.新批评流派中提出“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的A.艾略特和瑞恰兹B.卫姆萨特和比尔兹利C.雅各布森和什克洛夫斯基D.格雷马斯和热奈特标准答案:B1.文学批评文章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叫做A.警策B.分寸感C.章法D.规格标准答案:B2.陆机的《文赋》中有关文体特征提出A.诗赋欲丽B.诗缘情而绮靡C.四声八病D.文笔之分标准答案:B3.西方古代文学批评起源于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D.文艺复兴标准答案:A4.葛兰西在《关于南方问题的笔记》中提出的概念是A.文化工业B.大众传媒C.文化霸权D.大众文化标准答案:C5.文学批评中最常见,也是最严谨的体式是A.论著体B.随笔体C.对话体D.序跋体标准答案:A6.提出“陌生化”概念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A.雅各布森B.什克洛夫斯基C.艾亨保姆D.韦勒克标准答案:B7.女权主义批评在方法论方面的特点是A.单一性B.科学性C.多元化D.复杂性标准答案:C8.第一次从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因素研究文学的是A.维柯B.斯达尔夫人C.丹纳D.赫尔德标准答案:A9.在现代文体学中,对于语言常规的违反叫做A.异延B.变异C.绵延D.陌生标准答案:B10.庄子言论中对后世文学批评意义解读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是A.以意逆志B.得意忘言C.心斋坐忘D.大象无形标准答案:B11.文学批评需要一种与经验思维相对的纯粹思维,所以具有A.审美性B.实证性C.思辨性D.形象性标准答案:C12.德国艺术批评讨论诗画关系最著名的著作是A.黑格尔《美学》B.康德《判断力批判》C.席勒《美育书简》D.莱辛《拉奥孔》标准答案:D13.曹丕《典论·论文》中关于文体特征提出A.辞尚体要B.辞达而已矣C.诗赋欲丽D.文以气为主标准答案:C14.新批评流派中提出“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的 A.艾略特和瑞恰兹B.卫姆萨特和比尔兹利C.雅各布森和什克洛夫斯基D.格雷马斯和热奈特标准答案:B15.汉代代表了从经学角度解说诗歌批评模式的是A.《毛诗》B.《诗谱序》C.《论衡》D.《楚辞》标准答案:A16.结构主义批评发端于 A.列维-施特劳斯的神话学B.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C.胡塞尔的现象学D.伽达默尔的阐释学标准答案:B17.在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关系中,心理批评切入的角度是A.文学与作家B.文学与社会C.文学与读者D.文学与文本标准答案:A18.代表19世纪现实主义批评最高成就的是 A.别林斯基的著作B.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C.杜勃罗留波夫的著作D.费尔巴哈的著作标准答案:A19.精神分析批评的核心是 A.文学文本B.潜意识C.读者D.作者标准答案:B20.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突出表现在文学批评的A.审美判断B.政治倾向C.意义阐释D.道德教育标准答案:B1.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A.理性思维活动B.形象思维活动C.想象心理活动D.情感感受活动标准答案:A2.与文学创作比较,文学批评文章的结构更讲究A.随意性B.变化C.规格D.章法标准答案:D3.把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看成是“白日梦”的是A.冯特B.詹姆斯C.弗洛伊德D.荣格标准答案:C4.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气”是指A.气度B.气质C.人品D.才华标准答案:B5.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理论形态主要是A.论著B.评点C.涵永D.象喻标准答案:B6.文学批评家的审美感知力首先表现为A.语感B.结构感C.意象感D.美感标准答案:A7.文学批评的成熟和繁盛在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标准答案:D8.别林斯基的批评文章《智慧的痛苦》属于A.论著体评论B.随笔体评论C.对话体评论D.序跋体评论标准答案:A9.德国著名文学批评专著《汉堡剧评》的作者是A.歌德B.黑格尔C.席勒D.莱辛标准答案:D10.波德莱尔的批评著作《对几位同时代人的思考》属于A.论著体评论B.随笔体评论C.对话体评论D.序跋体评论标准答案:B11.精神分析批评的核心是A.文学文本B.潜意识C.读者D.作者标准答案:B 12.为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的是A.瑞恰兹B.艾略特C.克罗齐D.柏格森标准答案:A13.在诗歌批评中提出“滋味”概念的是A.钟嵘《诗品》B.陆机《文赋》C.曹丕《典论·论文》D.萧统《文选》标准答案:A14.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是A.生理性别B.社会性别C.女性形象D.女性文学标准答案:B15.将哲学上“本体”一词用于文学批评,提出“文学本体论”的是A.瑞恰兹B.兰色姆C.卫姆萨特D.比尔兹利标准答案:B17.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具有社会历史性质的批评的发端者是A.维柯B.斯达尔夫人C.丹纳D.赫尔德标准答案:A18.文学批评的基础是A.文学研究B.文学欣赏C.文学分类D.文学创作标准答案:B19.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空前繁荣的时期是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唐宋时期标准答案:C20.出版作品集《文学生活》,明确提出印象主义基本理论的是A.莫奈B.雷阿诺C.法朗士D.王尔德标准答案:C21.论著体的文学批评文章的特点是A.逻辑严密B.短小精悍C.论据充分D.论点明确E.卓约轻灵标准答案:A|C|D22.孟子不满意于当时读诗解诗摘句比附,提出解诗的方法是A.兴观群怨B.以意逆志C.得意忘言D.知人论世E.尚用尚质标准答案:B|D23.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主要表现为A.文学审美性B.政治倾向性C.伦理道德性D.否定的悖论E.纯学理倾向标准答案:B|D 24.文学批评思维具有A.科学性B.实证性C.思辨性D.审美性E.主观性标准答案:B|C|D25.对20世纪文学批评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两个共同特征是A.以语言为研究对象B.以文学为研究对象C.研究本体问题D.推崇分析方法E.推崇考据方法标准答案:A|D26.中国古代心理批评的两次高潮出现在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唐宋时期E.明清时期标准答案:C|E27.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提供哲学基础的哲学是A.实证主义B.现象学C.科学哲学D.分析哲学E.唯理主义标准答案:B|C|D28.文学批评的社会环境从历时性的角度而言包括A.文化传统B.当代政治C.审美习俗D.历史背景E.时代精神标准答案:A|C|D29.丹纳明确提出影响文学生产和发展的三个因素是A.自然B.种族C.环境D.历史E.时代标准答案:B|C|E30.下列文学批评流派属于从文学内在角度研究文学A.形式主义批评B.新批评C.性别批评D.文化批评E.结构主义批评标准答案:A|B|E21.论著体的文学批评文章的特点是A.逻辑严密B.短小精悍C.论据充分D.论点明确E.卓约轻灵标准答案:A|C|D22.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提供哲学基础的哲学是A.实证主义B.现象学C.科学哲学D.分析哲学E.唯理主义标准答案:B|C|D23.为印象主义批评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A.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B.实证主义C.理性主义哲学D.审美知觉理论E.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标准答案:A|D24.文学批评的社会环境从历时性的角度而言包括A.文化传统B.当代政治C.审美习俗D.历史背景E.时代精神标准答案:A|C|D25.文学批评思维具有A.科学性B.实证性C.思辨性D.审美性E.主观性标准答案:B|C|D 26.文学批评对作品的分析评价要把握好分寸感,应注意A.认识准确B.警策C.态度公允D.语言美E.表达恰如其分标准答案:A|C|E27.孟子不满意于当时读诗解诗摘句比附,提出解诗的方法是A.兴观群怨B.以意逆志C.得意忘言D.知人论世E.尚用尚质标准答案:B|D28.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是A.情感体验B.获取印象C.入乎其中D.整合感受E.抒情描写标准答案:B|D|E30.中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背景差异主要表现为 A.历史背景的差异B.美学背景的差异C.文学背景的差异D.学术背景的差异E.意识形态背景的差异标准答案:A|D|E 21.文学批评的两个基本侧面是 A.事实的考察B.历史事件的考察C.社会历史的考察D.美学的考察E.科学的考察标准答案:C|D22.汉代史学家的楚辞评论,形成评论文学整体观念的两个角度是A.画品B.人品C.文品D.诗品E.书品标准答案:B|C23.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表现为 A.强烈的变化态势B.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C.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D.坚持对传统的继承E.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标准答案:A|B|C|E24.随笔体评论文章的特点是A.卓约轻灵B.论说充分C.推论完整D.短小精悍E.理趣见长标准答案:A|D|E25.印象批评的理论特征主要表现为A.注重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B.推崇主体的创造性和个性色彩C.关注作家的政治思想倾向D.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E.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标准答案:B|D|E26.弗洛伊德为文学批评提供的学术资源主要有A.冰山理论与潜意识 B.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C.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D.原始意象与文学E.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标准答案:A|B|C|E27.对20世纪文学批评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两个共同特征是 A.以语言为研究对象B.以文学为研究对象C.研究本体问题D.推崇分析方法E.推崇考据方法标准答案:A|D28.下列文学批评流派属于从文学外在角度研究文学A.女性批评B.文本批评C.文化批评D.心理批评E.文体学批评标准答案:A|C|D29.文学批评思维具有A.科学性B.实证性C.思辨性D.审美性E.主观性标准答案:B|C|D30.文学批评家的知识结构包括 A.科学知识结构B.理论知识结构C.伦理知识结构D.文化知识结构E.社会知识结构标准答案:B|D|E21.汉代史学家的楚辞评论,形成评论文学整体观念的两个角度是A.画品B.人品C.文品D.诗品E.书品标准答案:B|C22.文学批评的社会环境从历时性的角度而言包括A.文化传统B.当代政治C.审美习俗D.历史背景E.时代精神标准答案:A|C|D23.丹纳明确提出影响文学生产和发展的三个因素是A.自然B.种族C.环境D.历史E.时代标准答案:B|C|E24.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包括A.科学性B.客观性C.真实性D.社会效果E.倾向性标准答案:C|D|E25.论著体的文学批评文章的特点是A.逻辑严密B.短小精悍C.论据充分D.论点明确E.卓约轻灵标准答案:A|C|D26.对20世纪文学批评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两个共同特征是A.以语言为研究对象B.以文学为研究对象C.研究本体问题D.推崇分析方法E.推崇考据方法标准答案:A|D27.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包括A.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B.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C.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D.考据作品所叙述事件的历史事实E.考察作品描写事件的生活事实标准答案:A|B|C28.文学批评写作中的复述的基本要求包括 A.体认文眼诗魂 B.只讲述故事梗概C.综合段落大意D.传达原作神E.抓住全文线索标准答案:A|D|E29.19世纪欧洲文学批评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了 A.实证主义批评B.浪漫主义批评C.现实主义批评D.形式主义批评E.唯美主义批评标准答案:A|C|E30.下列概念中属于新批评提出的有A.张力B.细读法C.内聚焦D.隐喻E.互文标准答案:A|B|D21.促进心理批评迅速崛起的原因大体上有A.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B.古代文艺心理思想的直接影响C.美学家对审美现象的心理学探索D.现代心理学的蓬勃发展E.中西方心理学思想的交流标准答案:A|C|D22.下列文学批评流派属于从文学外在角度研究文学A.女性批评B.文本批评C.文化批评D.心理批评E.文体学批评标准答案:A|C|D23.下列概念中属于新批评提出的有A.张力B.细读法C.内聚焦D.隐喻E.互文标准答案:A|B|D24.对20世纪文学批评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两个共同特征是 A.以语言为研究对象B.25.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提供哲学基础的哲学是A.实证主义B.现象学C.科学哲学D.分析哲学E.唯理主义标准答案:B|C|D26.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是A.情感体验B.获取印象C.入乎其中D.整合感受E.抒情描写标准答案:B|D|E27.中国古代心理批评的两次高潮出现在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唐宋时期E.明清时期标准答案:C|E28.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表现为A.强烈的变化态势B.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C.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D.坚持对传统的继承E.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标准答案:A|B|C|E29.19世纪欧洲文学批评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了 A.实证主义批评B.浪漫主义批评C.现实主义批评D.形式主义批评E.唯美主义批评标准答案:A|C|E30.文学批评的社会环境从历时性的角度而言包括A.文化传统B.当代政治C.审美习俗D.历史背景E.时代精神标准答案:A|C|D29.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包括A.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B.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C.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D.考据作品所叙述事件的历史事实E.考察作品描写事件的生活事实标准答案:A|B|C31.心理批评答案:指运用心理学的观念、理论、方法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研究、评述的一种批评流派。

西方文学批评流派

西方文学批评流派

1. 俄国形式主义是1914年至1930年在俄罗斯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流派。

它对后来的布拉格结构主义和60年代的法国结构主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俄国形式主义有两个小组:一是“莫斯科语言小组”,由雅各布森创立于1914年,其他成员包括维诺库尔、布里克、托马舍夫斯基等人;另一小组是“彼得堡小组”,从1916年起称为“诗歌语言研究会”,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成员还有艾亨鲍姆、雅库宾斯基、鲍里瓦诺夫、日尔蒙斯基、维诺格拉多夫等人。

其基本文论包括:1、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文学性2、文学的本质--它和其他事物的差异3、文学语言的陌生化4、文学发展的内在机制。

20年代中期以后,诗歌语言研究会实际上已不存在了。

俄国形式主义深受日内瓦语言学派、胡塞尔现象学、象征主义、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等等的影响。

形式主义者接受了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系统、共时性和语言学中各种因素相互类比的结构观点,把音位学作为语言成分的因素用来剖析和建造形式结构。

他们对当时文学研究的现状极为不满,认为其弊端在于文学研究忽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

仅将文学当作其他社会学科研究的资料,过于关注对作者生平、社会与时代背景的考据。

他们反对只根据作家生平、社会环境、哲学、心理学等文学的外部因素去研究文学作品,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学作品本身,文学评论者要去探寻文学自身的特性和规律,也就是说,去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等形式上的特点和功能。

他们多次强调,文学研究首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独有的体系和内在规律。

这是一切文学阐释、评价标准以及价值取向的基础,同时也是将文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的界标。

文学的内在规律存在于作品所表现出的现象之中,而不是外在于作品的任何其他事物。

形式主义者将文学的内在规律称为“文学性”(Literariness),试图通过对“文学性”的研究来建立评价文学,也就是文学批评的学科体系。

实际上,“文学性”牵涉到文学的本质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克斯谈感受谬误
布鲁克斯认为,以作者或以读者作为批评的对象必然会涉及到相应的评判作品的标准:前者会以作者的“诚意”或意图来判断作品的优劣,后者则以读者阅读时的感受为标准。

然而这两种标准在布鲁克斯看来都不能正确的评判作品。

例如,海明威曾在《时代》周刊上声称,他的《过河入林》是他最好的一部作品。

然而布鲁克斯指出,凡读过这部小说的人大都会认为它不过是平庸之作。

而当一位读者读一首诗时读的心花怒放,这首诗是否就一定是一首好诗了呢?布鲁克斯认为也未必。

因为读者的感受并不能作为批评的标准,而“详细描述阅读某一作品时的感情活动远不等于为热心的读者剖析作品的本质和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