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护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

发布时间: 2009-7-26

一、地质灾害基本类型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作用下引发的,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一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县常见的地质灾害种类为: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6种。

二、地质灾害基本概念及特征

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暴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的影响,而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分散向下运动的现象。软弱结构面的倾向与坡向一致,且坡角大于软弱面倾角时最易发生。物质可分为松散层、软质岩石、硬质岩石。一个完整的滑坡应具有滑动面(滑床)、滑坡面裂缝和台阶、后缘和侧缘滑壁、裂缝及前缘鼓丘。

按物质组成:堆积层滑坡、基岩滑坡。按滑动面与岩层面关系:顺层滑坡、切层滑坡。按引起滑坡的力学性质: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按形成原因:工程滑坡、自然滑坡。按发生后的活动性:稳定滑坡、不稳定滑坡。

2、崩塌:是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体,失去稳定,向下倾倒、翻滚、就地堆放的现象。呈倒石锥状,结构松散、零乱。

3、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在地面形成塌坑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岩溶塌陷、采空塌陷,一般呈圆形、椭圆形、长条形、不规则形。

4、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由水挟带大量泥沙、块石、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现象。具暴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猛、破坏力强等特点。按流域特征:标准型——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明显,流域呈扇形,规模及破坏力大;坡沟型——流域面积小,规

模不大,呈漏斗形,流通区不明显,形成区直接与堆积区相连;坡面型——常沿坡面运动,规模小,无形成区、流通区,可堆积于坡面或坡脚。

5、地裂缝: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现象。主要是由采煤形成采空区后引起。

6、地面沉降:是指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下形成的地表垂直下降现象。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易发区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灾种不同范围不同,有点、带、区的分别。如滑坡多为点,地面沉降、泥石流多为区,地裂缝多为带。易发区可演变成危险区或非易发区。

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地区。

三、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1、自然因素。地形地貌条件:坡地,陡崖,山地沟谷,岩溶盆地、洼地、槽谷等地形坡度起伏较大的区域是地质灾害的易发地带。一般情况下:地形坡度为20—50度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坡度60—90度,甚至反起向陡崖易发生崩塌、地裂缝和高角度滑坡;岩溶盆地、洼地、槽谷等易发生塌陷。

2、地层岩性条件:松散堆积层、软质的砂页岩和含煤地层、软硬相间分布的地层、硬质的碳酸盐岩和砂岩,特别是有软弱夹层的岩层。

地质构造条件:断层、节理裂隙发育的地区。

3、大气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降雨强度大小、降雨连续时间长短和降雨量大小等是决定产生地质灾害的重要条件,一般情况下,降雨强度50mm/h左右时,即可诱发;降雨历时越长、降雨量越大,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越高。

4、水文地质条件:松散堆积层、岩石裂隙中赋存的地下水。

5、地震:由于地震产生振动而使山体失隐。一般情况下,烈度7度、震级5级即可导致地质灾害。

6、人为因素。工程建设活动:切坡脚、加载、弃渣、弃土。常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利水电工程:蓄水。常导致库岸塌滑、滑坡。采矿活动:由不规范的采矿活动导致,常造成山体开裂、崩塌、滑坡等。

四、地质灾害监测

1、地质灾害监测方式:以长期固定监测与定期巡查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长期固定监测一般每10天一次,雨后加测,雨季加密;定期巡查一般为半月或每月进行一次;汛期强化监测将根据降雨强度,每天或24小时值班监测。

2、地质灾害监测方法与手段

简易监测点建设:可设置木桩、标尺观测、石膏片、砂浆片观测。监测手段:要用游标卡尺、卷尺、钢直尺为主,重点对滑坡地面裂缝和建筑物裂缝、地表排水等进行观测。

五、地质灾害监灾特征

1、崩塌:掉块、小崩塌经常出现;新增裂缝;动植物异常。

2、滑坡:前缘出现隆起和放射状裂缝;后缘裂缝加宽,产生新裂缝;中部裂缝加宽,产生新裂缝,出现错落台阶,有小坍滑现象;后侧缘出现斜向裂缝。

3、泥石流:物源——松散物质丰富,沟谷两侧滑坡、坍滑强烈;降雨——1小时30mm、10

10mm左右或以上均可触发。

4、地面塌陷:主要是岩溶塌陷和采矿空区塌陷。

5、采矿活动:采矿活动强烈的区域,常转化为滑坡、崩塌、泥石流。

六、重大地质灾害的紧急处理方法

1、非工程措施:启动地质灾害应危急预案、临时紧急避让、应急调查分析、制定防治方案、划定危险区、建立监测点、设定预警信号、警示标志、明确责任人、监测人。

2、应急工程处理措施:采用塑料布覆盖、粘土回填地表裂缝、修临时排水沟、前缘压脚、后缘减载等措施。

七、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措施

1、滑坡(崩塌):排水——截水沟、明沟、盲沟、仰斜孔;支档工程——抗滑片石垛、抗滑档、抗滑桩、锚固(锚喷、锚杆、预应力锚索、锚拉桩、锚板档墙)、减载

2、泥石流:拦档——浆砌、干砌重力坝,土坝、泥凝土坝、格栏坝、浆砌块石格栏坝;排导——渡槽、排导沟、导流堤。

3、塌陷、地裂:封阻、填埋。

(一)重点防范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是5-7月份的降雨、上流水库放水等活动。预测今年地质灾害的重点主汛期是5月至7月。

(二)防治重点。根据辖区地质灾害分布,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重点为火车站南头沿河民房、厂房及仓库。重点防灾地段是工业南路101号至114号,省一建靠河边平房地势较低,较易被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