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终结版)

合集下载

2023年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

2023年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

2023年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报告标题:2023年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2023年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了当前社会安全感的水平,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社会安全感的建议。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希望能够提供给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的参考。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选择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的被访者。

共有1000名民众参与了本次调查。

二、社会安全感现状1. 参与者对自身个人安全感的评价:42%的被访者表示安全感较强,25%的被访者表示安全感较弱,33%的被访者表示中等安全感。

2. 存在较高安全感的因素:经济稳定(34%)、家庭关系和社交网络(28%)、法律法规保障(18%)等。

3. 存在较低安全感的因素:社会犯罪率上升(42%)、公共卫生问题(21%)、就业不稳定(15%)等。

三、社会安全感问题1. 犯罪和治安问题:民众对于犯罪和治安问题的担忧程度较高。

2. 公共卫生问题:疫情暴发以来,公共卫生问题成为了社会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社会不公问题:贫富差距、教育不公等问题也对社会安全感产生了负面影响。

4. 就业问题:就业不稳定和工作压力对社会安全感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影响。

四、改善社会安全感的建议1. 加强犯罪预防和打击:通过加大法律法规的力度和治安管理工作的力度,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

2. 加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提升公共卫生系统的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保障公众健康。

3. 促进社会公平: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扶助力度,减少社会不公现象。

4. 推动就业创业:加大对就业市场的政策支持,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结论:社会安全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2023年仍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本报告提出的建议,有助于改善社会安全感的现状,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社会安全感的关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对社会安全感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社会安全感是指人们对社会环境的安全程度和自身在社会中的安全感受。

它不仅与个人的经济状况和身体健康有关,还与社会治安、公平正义、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一项社会安全感调查,旨在了解人们对社会安全感的认知和感受。

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安全感在不同人群中存在差异。

年轻人普遍对社会安全感持有较低的评价,主要原因是他们面临着就业压力、住房问题以及经济负担等挑战。

而中年人和老年人则相对更加稳定和满意,因为他们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基础,更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社会治安方面,调查显示,人们对于犯罪率的担忧程度较高。

尤其是在城市地区,人们普遍认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这使得他们感到不安和不安全。

此外,网络犯罪的出现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如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问题。

因此,社会治安的改善和网络安全的加强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公平正义是社会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发现,人们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评价普遍较低。

他们认为贫富差距过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这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的增加。

人们希望政府能够加强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质量,以减少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现象,增强人们的安全感。

社会支持是社会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调查发现,人们普遍认为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社会关系和支持网络。

这使得人们在面临困难和压力时感到无助和孤立,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安全感。

因此,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社区组织和社会服务的建设,提高人们的社会参与度和获得感,对于提升社会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社会安全感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概念,涉及到个人的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社会治安、公平正义和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

社会安全感的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社会安全感的评价普遍较低,主要集中在就业压力、住房问题、经济负担、社会治安、公平正义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一、引言社会安全感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存在各种风险和威胁时感到的安全程度。

社会安全感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在社会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为了全面了解社会安全感的现状,本次调查旨在收集大众对社会安全的感受和看法。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覆盖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地区。

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与社会安全感相关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家庭安全、社会治安、就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1. 家庭安全在调查中,有70%的受访者表示对家庭安全感到满意,认为家庭安全得到了较好的保障;有20%的受访者表示对家庭安全感到一般,认为还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存在;另外有10%的受访者表示对家庭安全感到担忧,认为家庭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 社会治安社会治安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本次调查中,有45%的受访者表示对社会治安较为满意,认为社会治安有所改善;有35%的受访者表示对社会治安感到一般,认为社会治安状况尚可;但是,仍有20%的受访者表示对社会治安感到担忧,认为犯罪率较高,社会治安不容乐观。

3. 就业保障就业保障是人们对社会安全感的重要方面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较好,较容易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25%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形势一般,对找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仍有15%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担忧。

4. 医疗保障医疗保障是人们对社会安全的又一重要方面。

在本次调查中,有50%的受访者认为医疗保障较好,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有30%的受访者认为医疗保障一般,对医疗费用的负担有所担忧;有20%的受访者认为医疗保障不够完善,对医疗服务质量不满意。

5. 教育保障教育保障是社会安全感的重要支撑之一。

调查显示,有55%的受访者认为教育保障较好,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有30%的受访者认为教育保障一般,对教育质量有所担忧;有15%的受访者认为教育保障不够完善,对教育资源的不平等感到担忧。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现在的社会,大家的安全感似乎越来越成问题了。

别看现在街上人来人往,热闹得像过年似的,实际上很多人心里是空落落的,觉得自己好像随时可能被生活中的某些变故给打个措手不及。

你看啊,前几天新闻上报道说某个地方发生了暴力事件,几天后又有个小区发生了火灾,搞得大家都不敢轻易走夜路,甚至连在家待着都得小心翼翼。

你说这可怎么办?是不是有点像那个俗话说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一年到头,大家的生活质量虽然在提高,但安全感呢,似乎是越来越薄弱了。

我有个朋友,每次晚上回家,都会打电话给家里确认门锁好了没,说好像一不小心就能出点事。

你看,这种“过度警觉”的心态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色。

你想,咱们平时看到什么新闻热点,不就是这类有些震撼的事件一发生,大家就开始讨论“哪里哪里又不安全了”?有时候感觉社会安全感的丧失,就像是冬天的冷风,悄悄地渗透进来,先是从心底开始冻得发凉,然后就开始让人不敢放松警惕。

你说,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把“安心”这两个字好好放在心上,不用每天提心吊胆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说到现在的社会,最大的变数就是变化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以前大家觉得自己和周围的环境相对稳定,不管是工作、家庭,还是社交,大家基本上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应该和谁交往,可现在不同了。

咱们说个简单的,今天这儿发生了个地震,明天那儿又出了个金融危机,接着就是一大堆科技公司被收购,行业变化飞快,许多传统的职业面临淘汰,甚至连自己身边的一些老朋友,今天好好的,明天就变得陌生了。

人心一变,社会安全感自然也不再那么稳固。

犯罪率也是其中一个大头儿。

虽然现在治安比以前好多了,但总有那么一些让人毛骨悚然的新闻刷屏。

就比如说那种连环盗窃案,或者是突如其来的校园暴力,真是让人看得心惊胆战。

很多时候,你也不能指望周围的人都能随时保护你。

毕竟,咱们平民百姓不是那些大明星和富豪,身边的保镖随时待命。

你说,出门不带几分心眼,不是傻子又是什么呢?总不能因为怕事儿就宅在家里,结果这安全感就被困死在了自己的小窝里。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社会安全感,是指人们对社会环境的稳定性、秩序性和可预测性的感知和评估。

社会安全感对于个体的幸福感、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和谐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社会安全感的现状和问题,本报告进行了一次调查,并整理出以下结果:一、调查背景为了全面反映社会安全感的情况,本次调查覆盖了市区和农村地区的居民,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群体。

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0000份,有效回收问卷9500份。

二、整体安全感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对社会的整体安全感持乐观态度。

其中,市区的居民安全感稍高于农村地区。

年轻人对社会安全感更加自信,相较于年长者有更高的期待。

男性相比女性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感。

三、家庭安全感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对自己的家庭安全感到满意。

在问卷中,受访者们普遍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社区的支持和警方及时、有效的应对能提高家庭的安全感。

四、财产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财产相对安全。

他们相信警方和相关机构能够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并且认为自己居住的社区治安良好。

但是仍有少部分受访者对财产安全感到担忧,主要集中在城市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

五、就业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自己的就业安全感到较为满意。

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拥有稳定的工作,受雇于公共部门的受访者对就业安全感更高,而自由职业者对就业安全感较低。

六、社交安全感社交安全感是衡量社会安全感的重要指标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社交环境的安全感到满意。

他们认为社区对维护社交秩序、减少犯罪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社交网络的扩大也提升了人们的社交安全感。

七、安全感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尽管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社会安全感较为满意,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部分受访者对财产安全感到担忧,建议加强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治安力量。

此外,个别年长者和弱势群体对社会的治安情况持较为悲观态度,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安全保障措施。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公众对社会安全的感知和评价,以及对社会安全问题的担忧程度,为相关部门和政府提供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管理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在线调查平台向受访者发放问卷链接,并保证受访者的隐私和信息的保密性。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社会安全感的评价指标、社会安全问题的认知和担忧等内容。

3.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广泛的大众群体,包括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等方面的人群,以确保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4. 调查结果: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大多数受访者对社会安全问题的评价较为积极,认为社会安全状况相对稳定;- 绝大部分受访者对自身的人身安全较为满意,但对财产安全和网络安全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忧;- 受访者普遍认为治安状况相对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安全隐患和问题,如盗窃、诈骗、网络犯罪等;- 不同人群对社会安全问题的感知和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年龄较大的人更加担心犯罪问题,而年轻人更加关注网络安全。

5. 政策建议:- 加强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管理,提高社会安全水平;- 加强对财产安全和网络安全的保护措施,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加大对社会安全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社会安全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结论:社会安全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公众对社会安全的感知和评价,有助于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管理的参考和决策依据,进一步提高社会安全水平,保障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如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犯罪频发等,这些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感,因此对社会安全感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非常有必要。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员安全感、财产安全感、社会稳定感等,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并通过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

问卷包括了多个方面的问题,如对公共安全设施的满意程度、突发事件的恐慌程度、财产保护的措施等。

调查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初步分析和统计,得出以下结果:1.人员安全感:54%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安全,36%的受访者对此缺乏信心,10%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不安全。

2.财产安全感:4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具有一定的财产保障,4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需要更大的财产保障,13%的受访者表示没有任何财产保障。

3.社会稳定感:41%的受访者认为社会比较稳定,36%的受访者认为社会不稳定,23%的受访者表达了不确定的态度。

分析:1.人员安全感与财产安全感的关系:由于财产和人身的安全感经常有所关联且相互影响,因此可以看出,在对财产安全保障不够的情况下,人员安全感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表明了社会需要在加强财产保护措施的同时,也要注重人员安全保障。

2.区域差异:本次调查还发现了不同区域的人们对社会安全感存在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些发达地区的人们对社会安全感的感受要高于一些偏远的贫困地区,表明了社会安全感与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等因素之间的联系,需要继续加强区域安全感的保障。

建议:1.完善安全保障措施:针对人员安全感的缺乏,在公共场所加设监控、增加警力巡逻等,增加安全保障力度,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针对财产安全感的不足,可以推广保险等财产保障措施,确保人们的财产安全。

2.加强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化社会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能促进人们自身的安全感,为增强社会安全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近年来,社会安全感已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在不同的社会层面和个人生活中,人们对安全感的需求日益增长。

本文将通过调查数据和案例分析,探讨社会安全感的现状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大众对社会安全感的认知及反馈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社会安全感持有一定的担忧。

他们认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隐患无处不在。

犯罪率的增长、道德沦丧、环境污染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安全感造成了冲击。

案例1:在某大城市的市区公共场所进行的一项小样本调查中,近80%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过一些形式的侵犯或者威胁。

这些包括不文明行为、骚扰,以及诸如抢劫和诈骗等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案例2:在某乡村地区开展的另一项调查中,居民对环境安全问题表示担忧。

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违法建设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的安全感。

以上案例显示,社会安全感的不足已经成为广泛存在的问题,跨越城乡与行业。

二、对社会安全感问题的原因分析1.经济压力:经济压力是导致社会安全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当前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下,许多人面临财务问题和就业不稳定。

缺乏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失业风险增加,导致人们对个人和家庭的安全感产生担忧。

2.犯罪和治安问题:犯罪率的增长和治安问题是许多人担心的焦点。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犯罪行为大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缺乏安全感使人们不敢外出,不敢依赖他人。

3.资源分配不公:资源分配的不公也给许多人带来了不安全感。

不公正的分配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增加了人们之间的隔阂和不信任感。

此外,严重的贫富差距也进一步削弱了人们的安全感。

三、提升社会安全感的可能途径1.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资,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减轻人们的经济压力。

通过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和适当的工资待遇,增加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收入,提升他们的安全感。

2.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大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公共安全管理。

增加警力和社会监控设施,提高社会治安水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社会安全感是指人们对社会稳定、和谐与安全的感受。

社会安全感不仅关乎个人生活的品质,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为了解人们对社会安全感的认知和感受,我们进行了一项社会安全感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北京市为样本地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问卷共包括三个部分:个人信息调查、社会安全感的认知和感受以及对社会安全问题的态度。

三、调查结果1. 社会安全感的整体水平在调查中,我们让参与者评估其对社会安全感的认知水平。

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对社会的安全感较高,相信社会是安全的,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

2. 导致安全感下降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造成安全感下降的主要因素有:财产安全问题、人身安全问题、社会治安问题、道德风险问题等。

其中,财产安全问题是受访者最为担忧的,占总体调查人数的30%。

3. 对社会安全问题的态度多数受访者认为,保障社会安全是国家的责任。

他们呼吁政府加强社会管理与维稳措施,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4. 社会安全感和个人经济状况关系调查结果表明,个人经济状况与社会安全感存在相关性。

经济状况较好的人群普遍表现出更高的社会安全感,而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则相对较低。

5. 政府和社会组织在提升社会安全感方面的作用调查发现,近70%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在提升社会安全感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他们普遍认为政府需要更多关注社会安全问题,同时社会组织应加强对社会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四、调查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大部分人对社会安全感的认知较高,相信社会是安全的,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

2. 导致安全感下降的主要因素是财产安全问题、人身安全问题、社会治安问题、道德风险问题等。

3. 提高社会安全感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政府需加强社会管理与维稳措施,社会组织应加强对社会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4. 个人经济状况与社会安全感存在相关性,经济状况较好的人群普遍表现出更高的社会安全感。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一、引言社会安全感是指人们对社会环境中自身和他人生命、财产和幸福安全的感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社会安全感成为一个关注度日益增加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广泛的受访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社会安全感的认知和评价,以期为改善社会安全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2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38份,有效回收率为81.9%。

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包括基本信息和关于社会安全感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1. 受访者对社会安全感的整体评价根据调查结果,70%的受访者对社会安全感持有较高程度的认同,认为社会相对安全;2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安全感一般;10%的受访者表示对社会安全感较低,感到担忧。

2. 影响社会安全感的因素(1)治安环境:8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所在社区或城市的治安环境感到较为满意,认为治安相对较好;10%的受访者认为治安一般;10%的受访者表示对治安状况不满意。

(2)经济发展:50%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感关系密切,经济发展助推了社会安全感的提升;30%的受访者没有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感联系在一起;20%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发展并未直接促进社会安全感的改善。

(3)教育和文化环境:60%的受访者认为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环境对社会安全感发挥着重要作用;20%的受访者认为教育和文化环境一般;20%的受访者认为教育和文化环境与社会安全感关系不大。

3. 受访者对不同领域的社会安全感评价(1)个人安全感:80%的受访者对个人安全感比较满意,认为自身相对较安全;10%的受访者对个人安全感持中等评价;10%的受访者对个人安全感较低,存在一定的担忧。

(2)财产安全感:5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财产相对较安全,没有受到侵犯;30%的受访者对财产安全感持中等评价;20%的受访者对财产安全感较低,感到担忧。

(3)社会关系安全感:6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社会关系较为稳定和安全;20%的受访者表示社会关系一般;20%的受访者对社会关系安全感较低。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社会安全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个体的幸福感。

为了了解当前社会的安全感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整理出以下报告。

一、调查对象和数据收集我们的调查对象包括城市和农村居民,调查覆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教育程度的人群。

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0份问卷。

数据收集期间为一个月。

二、社会安全感整体状况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总体安全感满意度较高: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对社会安全感较为满意。

其中,城市居民的满意度略高于农村居民。

2. 物质安全感较强:受访者普遍认为在社会中基本享有物质保障,满足了温饱和生活需求。

3. 社交安全感有待提升:相对于物质安全感,社交安全感的满意度较低。

许多受访者感到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存在着不信任和隔阂。

4. 公共安全感存在缺失:近40%的受访者表示对公共空间的安全感不足,担心遭遇各类不良事件。

三、影响社会安全感的因素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我们发现以下因素对社会安全感具有重要影响:1. 经济状况:随着收入的增加,受访者的社会安全感也随之提高。

经济稳定与安全感密切相关。

2. 教育程度:受访者的教育程度与社会安全感呈正相关。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有能力应对各类挑战,因此安全感更高。

3. 治安状况:社会治安状况对社会安全感产生显著影响。

居住在治安较好的地区的人们通常拥有更高的安全感。

4. 社会互信:社会互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安全感。

较高的互信度可以减少人们的不安全感。

四、改善社会安全感的建议为了提高社会的安全感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增加公共安全设施,提升治安力量的巡逻和应对能力,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管理,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加强社会信任建设:加大社会互信度的培育力度,推动公平正义,减少社会间的矛盾和隔阂,增进人们的信任感。

3. 深化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社会安全感。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一、引言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环境安全程度的感受和认知,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公众的安全感状况,我们开展了此次社会安全感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了_____份有效问卷,并对_____名受访者进行了访谈。

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区的人群,以确保调查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总体评价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当前社会治安状况较好,但仍有一定比例的人表示存在担忧。

其中,城市居民对社会治安的评价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的受访者则认为仍有改进的空间。

(二)对各类犯罪行为的担忧程度盗窃、诈骗和暴力犯罪是公众最为担忧的犯罪类型。

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诈骗成为了新的关注点。

(三)影响社会安全感的因素1、治安防控体系的完善程度受访者普遍认为,加强治安巡逻、安装监控设备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社会安全感。

2、执法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公正性执法部门能否及时、公正地处理案件,对公众的安全感有着重要影响。

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机会不足等问题也会间接影响社会安全感。

(四)不同群体的社会安全感差异1、年龄差异老年人相对更容易感到不安全,可能与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防范能力较弱有关。

2、性别差异女性在夜间出行时的安全感普遍低于男性。

(五)公众对提升社会安全感的建议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加大打击犯罪力度特别是对多发性犯罪要保持高压态势。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因贫困、失业等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一)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当前社会治安总体状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公众对社会安全感的需求不断提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公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建议1、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社会治安的投入,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执法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公正性。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近年来,社会安全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社会安全感是指个人对社会环境的评估,包括对个人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感知。

社会安全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安全感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域的人群。

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意见。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社会安全感的整体水平调查显示,社会安全感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在某些场合或特定时间感到担忧和不安全。

其中,女性和老年人的安全感较低,他们普遍担心遭遇抢劫、诈骗和性侵等危险。

而年轻人则更多关注网络安全和人身安全。

二、个人安全感的来源个人安全感的来源多种多样。

调查发现,人们对家庭和社区的安全感较高。

他们认为家庭是最重要的安全防线,社区的安全氛围和邻里关系也对个人安全感有积极影响。

此外,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执行力度的加强也是提高个人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三、财产安全感的问题财产安全感是社会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调查发现,许多人对财产安全感不够满意。

他们担心住房安全、车辆被盗和财产受损等问题。

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财产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提高警力配置和完善保险制度等措施势在必行。

四、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秩序是社会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调查显示,人们对社会秩序的满意度普遍较低。

他们认为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增多和道德风气的恶化对社会秩序造成了威胁。

因此,加强法治教育、加大执法力度和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

五、提高社会安全感的建议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提高社会安全感:1. 加强警力配置和社会治安管理,提高社会秩序的维护力度;2.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治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3. 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倡导诚信、友善和互助的社会风尚;4. 加大对特定群体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对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关注;5.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便利条件。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报告社会安全感是指人们对社会秩序稳定、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感知和评价。

社会安全感的存在和提升,对于个人的幸福感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社会安全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是对其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社会安全感现状1. 整体安全感偏低:调查显示,部分地区和特定人群的社会安全感普遍较低,尤其是一些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一些弱势群体,如农村居民、低收入人群等。

2. 犯罪率较高:虽然各地的犯罪率整体有所下降,但一些刑事犯罪如盗窃、抢劫、诈骗等仍屡见不鲜,给人们的安全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 人身安全隐患存在:不安全感主要体现在人身安全方面,如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等防范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仍然亟待加强。

4. 自然灾害频发: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频发,如地震、洪灾、台风等,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二、社会安全感存在的问题1. 差距问题: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安全感差距较大,一些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面临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2. 预防和救助不足:社会安全感的提升需要依靠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救助体系。

当前,社会对于安全预防的关注度有待提高,对于安全事故的救助机制还不够完善。

3. 公共安全设施不足:一些地区存在公共安全设施不足的问题,如监控、报警设施不完善,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4. 社会信任度下降:社会安全感与社会信任度密切相关。

当前,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导致了人们对他人的不信任和恐慌心理,进而影响了社会安全感的形成和提升。

三、解决社会安全感问题的建议1. 加大经济投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经济支持,提升其生活水平和安全保障。

2.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安全事故的救助和救援,提高公众对应急处理的认知和能力。

3. 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加大对公共安全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社会安全感。

4. 增强社会信任度:加大社会信任度的宣传和培育力度,提高人们对他人的信任和对社会的认同感。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社会安全感是指个人对社会和环境的安全程度的感知和评价。

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等方面。

本报告旨在调查社会安全感的现状,并通过数据和实例来扩展和深入分析这一问题。

首先,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当前社会安全感普遍较低。

许多人认为社会治安状况不佳,个人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例如,在经济不稳定和社会动荡时期,犯罪率通常上升,导致人们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增加。

此外,人们对道路安全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表现出相似的担忧。

然而,社会安全感不仅仅受到实际犯罪率的影响,还受到媒体报道和信息传播的影响。

媒体通常以负面事件和危险信息为主题,这使得人们对社会的看法更加消极。

虽然犯罪率可能下降,但媒体报道的负面事件往往引起人们对自身安全的担忧。

此外,社会安全感还受到经济状况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

当人们面临经济困难时,他们可能感到社会安全感受到威胁。

相反,当社会福利政策完善并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时,人们的社会安全感通常会提高。

在深入分析社会安全感问题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差异。

例如,年长者和妇女通常比年轻人和男性对社会安全感更加关注。

这是因为他们可能更加脆弱,更容易成为犯罪的目标。

此外,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安全感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些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原因,可能存在更高的安全风险,因此人们对社会安全感持怀疑态度。

要提高社会安全感,我们需要综合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应加强社会治安工作,加大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警力的部署和响应能力,以保护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其次,媒体和社会组织应负起责任,传播正面的社会信息,减少消极信息的传播。

此外,改善经济状况和社会福利政策也是提高社会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最后,个人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

总结起来,社会安全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和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提高社会安全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报告引言社会安全感是指个人或群体对社会环境的感知,以及对自身和财产安全的信心和保障感。

社会安全感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将通过调查和分析,探讨社会安全感的现状以及造成此现状的原因。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共有500名受访者参与了调查。

问卷中包含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安全感的问题,包括个人对社会安全感的评价、对犯罪率的感知、对警察力量的满意度等。

调查结果社会安全感评价在对个人社会安全感进行评价的问题中,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社会的安全感较高,有35%的受访者表示安全感一般,有20%的受访者对社会的安全感较低。

犯罪率感知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受访者对犯罪率的感知。

结果显示,有60%的受访者认为犯罪率在过去五年内有所上升,有20%的受访者认为犯罪率保持稳定,有10%的受访者认为犯罪率有所下降,还有10%的受访者对此表示不确定。

对警察力量的满意度我们还调查了受访者对警察力量的满意度。

结果显示,有30%的受访者对警察力量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有50%的受访者表示满意,有10%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还有10%的受访者对此表示不确定。

原因分析经济不稳定经济因素是社会安全感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长期的经济不稳定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造成贫困人口的增加,从而增加了犯罪的可能性。

经济不稳定还可能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使人们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安全感。

媒体报道媒体对犯罪事件的报道也对人们的社会安全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媒体通常更倾向于报道犯罪事件,这会给人们造成一种犯罪普遍性的错觉。

人们通过媒体了解到的犯罪事件数量越多,他们对社会的安全感就越低。

社会不公平社会不公平也是社会安全感较低的一个原因。

当人们感到社会对待不公平时,他们会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安全感。

例如,贫困人口可能会感到社会对他们的支持不足,缺乏应有的安全保障。

社 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 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安全感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每一刻。

为了深入了解大家对社会安全感的真实感受,我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我先来到了繁华的市中心,那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位年轻的上班族小李。

他穿着整洁的衬衫,手里拿着一杯咖啡,正急匆匆地赶着去上班。

当我问到他对社会安全感的看法时,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我觉得现在的社会治安总体还不错,但有时候晚上加班回家,走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小巷子里,心里还是会有点发毛。

”他皱了皱眉头,继续说:“特别是那些灯光昏暗的地方,总担心会突然冒出什么坏人来。

”接着,我走进了附近的一个居民小区。

在小区的花园里,几位老人正坐在一起聊天。

我凑过去和他们交流,其中一位姓张的大爷说:“现在小区里装了不少监控摄像头,治安比以前好多啦。

不过,有时候还是会听到谁家的自行车被偷了,这让人心里不太踏实。

”旁边的王大妈也附和道:“是啊,虽说大的案子少了,但小偷小摸的还是让人烦心。

”在调查过程中,我还去了学校周边。

放学时分,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涌出校门。

我问了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小朋友,你觉得在学校和回家的路上安全吗?”小女孩眨眨眼睛,说:“在学校很安全,有老师保护我们。

但是放学路上,有时候会有一些不认识的人跟着,我就会赶紧跑回家。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群进行调查,我发现大家对于社会安全感的感受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

大多数人认为,如今的社会治安状况相比过去有了显著的改善。

城市里到处都有巡逻的警察,公共场所的安保措施也越来越完善。

比如,商场、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都配备了专业的安保人员和先进的安检设备。

这让人们在出行和购物时感到更加放心。

然而,也有一些问题让人们的社会安全感打了折扣。

比如,网络诈骗的频繁发生让很多人在使用互联网时提心吊胆。

有些人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骗子的陷阱,损失惨重。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治安状况存在差异,导致 居民安全感评价也存在差异。治安状 况较差的地区居民安全感相对较低。
不同群体的安全感差异
年龄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社会安全感评价存在差异,年轻人相 对老年人更加乐观。
01
职业差异
从事不同职业的居民对社会安全感评价 也存在差异,一般而言,从事稳定职业 的居民安全感更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社会安全感总体状况
根据调查数据,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感到安全,但 仍有部分地区和群体存在安全隐患。
公共安全设施
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
ABCD
治安状况
近年来,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盗窃、诈骗 等案件仍时有发生。
社会信任度
受访者普遍认为社会信任度较高,但部分群体间 存在信任危机。
02
03
教育程度差异
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对社会安全感评 价更高,他们具备更强的自我保护意 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05
社会安全感问题分析
社会治安问题分析
总结词
社会治安问题对公众安全感的影响不容 忽视,涉及犯罪率、治安状况等方面。
VS
详细描述
社会治安问题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财 产安全,是影响社会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之 一。犯罪率的高低、治安状况的好坏,都 对社会安全感产生直接影响。
推动学术界对社会安全感 的研究。
02
社会安全感的概念和重要性
社会安全感的定义
社会安全感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 中所感受到的安全程度,包括对人身 安全、财产安全、生活稳定以及社会 秩序等方面的认知和感受。
社会安全感是社会成员个体安全感的 集合,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安全状况和 民众的普遍心态。

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报告

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报告

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报告随着社会发展和变迁,人们对安全感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而当代社会的安全感现状却不容乐观。

这篇文档将对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及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报告。

一、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1. 个人安全感现代人对安全感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规模化的社会事件,如恐怖袭击、车祸、疫情等,都对人们的安全感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许多人认为,从各个方面来看,个人安全感都在逐步下降。

2. 社会安全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安全问题也成了公共关注的焦点。

秩序混乱、思维混乱、社会矛盾频发、不安全感日益严重等问题,都影响了社会的安全感和信心。

3. 政府安全感尽管各种安全问题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但政府对于社会的安全保障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和创新。

加强防治工作,提高治理水平,保护国家安全,加强社会治理,加强社会管理等多项措施都改善了政府在公民心中的安全感。

二、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原因分析1. 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安全感的不足主要是源自社会矛盾、经济不平等等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但经济发展过快,过度的社会竞争和压力也常常导致许多不安全的问题,如社会失调、物价上涨、贫富差距扩大等。

2. 大城市人口过于密集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极高,各种人迹罕至的居所,不安全因素也不容忽视。

另外,城市不良因素如犯罪、抢劫、生活品质低劣等也增加了人们的不安全感。

3. 社会问题日益增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

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多,比如教育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都削弱了人们的安全感。

4. 科技进步对人们的影响如今,科技带来的便利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社交网络的普及、网络欺凌、盗窃等问题都使人们感到不安全,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和个人的压力。

三、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的改善方向1. 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安全问题的综合防范,致力于社会安全问题的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终结版)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终结版)岳麓区社会安全感现状与原因分析报告调查原因岳麓区位于长沙湘江西滨,与长沙市中心区隔江相望,是长沙市的西部门户。

作为长沙市的河西新城,全区面积145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

通过绕城公路、城市环线与市区各片以及京珠高速公路联成网络,与机场、车站、港口等城市交通枢纽形成快速联系通道。

区内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等1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其治安情况更是深受广大人民的关注。

内容摘要此份调查报告主要分为关键词、调查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数据分析、岳麓区社会安全感现状特点的原因分析、造成社会不安定的深入原因分析、本组对社会治理的建议、总结、参考文献、调查过程概述等几个板块。

其中调查基本情况分为调查范围及方法、问卷发放、问卷内容及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四个方面;调查结果及分析分为岳麓区不同群体社会安全满意程度、安全状况的区域差别、区内不安全情况类别、居民丢失物品后采取的措施、交通状况、“地沟油”食用情况、“没有校门、围墙”对湖南大学的影响情况、医疗状况等八个方面。

每一个方面都有详细的分析,涉及到社会安全感的各个层次。

关键词:社会安全感、社会治安、社会治理一、调查基本情况(一)调查范围及方法此次调查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为调查范围,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调查该区居民和学生。

(二)问卷发放本次问卷共发放200份,收回问卷150份,占所有问卷的75%。

(三)问卷内容问卷主要内容涉及该区居民和学生对居住小区及周边地区治安状况的基本二、调查结果数据分析(一)岳麓区不同群体社会安全满意程度居民:查调查结果显示:32%的居民表示对岳麓区的社会安全不满意,其中很不满意的居民占到16%,而68%的满意者中,基本满意者占多数,非常满意的仅占3%。

这说明岳麓区居民对本社区社会安全满意度较高。

学生:调查结果显示:52%的同学对当前安全表示不满,而且满意者中38%为基本满意,较满意的仅占5%,非常满意的为0。

这说明岳麓区学生对当地社会安全满意度比较低。

通过对学生和居民调查结果的对比可以发现,学生比居民对当地社会安全满意度低。

(二)岳麓区安全状况的区域差别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于该问题居民和学生的调查结果十分相似,学生和居民普遍认为街道是岳麓区最不安全的地方其比重占到40%以上,其次是娱乐场所占30%左右和学生公寓占20%左右,大家认为最安全的地方是校园内,认为校园不安全的仅占5%左右。

(三)区内不安全情况类别调查结果显示:在社区内居民和学生调查结果类似,没有遭遇过不安全情况的学生仅占19.4%,居民占17.5%;遇到的不安全情况中最多的是盗窃,在被调查的72名学生中,有42名遭遇过盗窃,比重占到所有不安全情况的58.3%;居民的情况大致相似,占47.5%;其次是是诈骗占20%左右,殴打、勒索、抢劫等情况比较少,学生中遭遇上述三种情况的总和仅为5%,居民中略高占12.5%。

这说明,大部分人在社区内遭遇过不安全情况,其中以盗窃最为普遍。

(四)丢失物品后采取的措施调查结果显示:在丢失物品后,超过半数学生和居民不会采取任何措施,其中,居民中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比重高于学生,仅有小部分采取贴寻物启示或报警。

这一方面说明大家的维权意识尚且比较薄弱,在发生安全问题后,一般都自认倒霉;同时说明居民与学生相比维权和采取措施的意识更弱。

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维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

(五)交通状况公交车存在的野蛮驾驶问题居民多数居民认为岳麓区治安状况不容乐观,给附近的交通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

有15%的居民认为公交车未停稳就开走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18%的治安隐患的有效解决措施A无野蛮驾驶现象34%B公交车未停稳就开走C到站不停18%D闯红灯33%E其他0%A无野蛮驾驶现象B公交车未停稳就开走C到站不停D闯红灯E其他(七)“没有校门、围墙”对湖南大学的影响情况湖南大学没有校门的特色一直存在争议,31%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一种特色,突出了湖南大学鼓励创新、自由的精神以及凸显青春、活力的魅力,应当继续保持。

而大多数人则认为这是一种隐患,闲杂人等可以随便进出校园,造成校园秩序的混乱,校方应当尽快修建围墙。

而也有29%的被调查者没有看法,觉得学校有无围墙对其的影响不大。

(八)岳麓区医疗状况现岳麓区有长沙市第四医院、湘雅附三医院、肿瘤医院等大型医疗机构。

对于岳麓区的医疗状况,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认为周边设备落后,影响诊断效果,延误病情的最佳治疗时间,14%的被调查者提出市场上充斥着假药,令人担忧,只有少数人表示对岳麓区的医疗安全问题很放心。

三、岳麓区社会安全感现状特点的原因分析:(一)学生群体对于岳麓区社会安全的满意度低于居民。

1、大学生年纪尚轻,缺乏社会经验,心智并不完全成熟,应对不安全状况能力弱;2、大学生大多背井离乡,父母不在身边,在安全感方面容易产生负面情绪;3、大学生受网络和舆论影响比较大,容易愤青,一定程度上放大不安全感。

(二)岳麓区安全状况的区域差别较大,街道、娱乐场所安全状况明显低于公寓、校园。

街道、娱乐场所人流量大,人员混杂,街道上来往车辆频繁,不安全因素多,而校园、学生公寓这类相对封闭的地方人员比较单一(多数为学生、老师、学校工作人员),所以安全系数较高。

(三)“地沟油”食用情况有关部门在此方面应高度重视,落实责任。

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必须明确工作目标任务,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和统一协调,完成此项整治任务,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发动群众主动检举、揭发岳麓区餐饮地沟油违法犯罪行为。

确保整治不存死角、不落环节、不留肓区。

同时应该严厉打击,严格办案。

一旦发现可疑线索,从快依法立案,,一查到底。

对发现非法提炼地沟油黑窝点,以及无证生产加工食用油和违法销售、使用地沟油行为,坚决予以严厉打击,严肃责任追究,对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措施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没有校门、围墙”对湖南大学的影响情况2012年3月1日清晨,湖南大学校内交通事故,两名学生在法学院前十字路口被202路公交撞伤。

据悉,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校内经常发生类似事故,公交车、私车、各种营运车辆在大学校园内穿梭飞驰,置学生安全于何地?然而,湖南大学官方表示湖南大学是一所无围墙无校门的全开放式高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和各类人员共计5万余人。

学校立足校情,创新举措,建立“六道防线、五个机制、三种模式”,截止至2010年,实现连续11年校内无恶性刑事案件和社会影响恶劣治安案件、无严重社会影响群体性事件、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在实施方式上,学校商请公安部门在学校建立警务执勤室,争取城管部门支持在成立校区城管执法中队,并协调驻校民警、驻校城管执法干部联合管理校区环境秩序。

学校连续五年被长沙市政府评为“文明社区”。

学校与地方政法、公安、城管、综治部门建立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秩序联席会制度,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定期会商解决学校周边环境秩序问题。

另外,学校与地方交警部门开展校区交通管理警校共建工作,交警每天在上下学高峰期安排专人定时定段定点执勤,保卫处组织保卫人员配合管理。

同时,由湖南大学校团委组织学生每天在校区主干道路口(天马学生公寓、东方红广场)进行“阳光交通协管”,校内交通事故呈下降趋势。

(五)岳麓区医疗状况红网上就有网民对于对岳麓区医疗状况的投诉。

(见下图)此外,2011年也发生了患者家属在长沙市四医院门口拉起“无医无德还我父亲”的白幅,表明医患纠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化改变。

老年人因生理、近年来,近年来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化改变。

老年人因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卫生等方面的限制,在对待健康问题的心理、社会、文化、卫生等方面的限制,需求上,渴望得到方便、经济、及时、需求上,渴望得到方便、经济、及时、高质量的医疗和护理。

因此,开展社区护理工作能满足社区居民的迫切需求,改变护理工作的被动状态,使医患双方双受益,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向。

对于岳麓区的居民来说也是生活得到保障的一部分。

(六)改善岳麓区的交通治安应当采取的措施有调查结果看来,岳麓区的交通状况的确不太令人满意。

交通监管人员加大巡逻、增强司机的责任感、加重违章的罚款、拓宽道路,对道路重新设计,先后被认为是对的交通治安中应当采取的措施。

出行是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而现今社会公路里程不断增长,车辆迅猛增加,交通管理设施和管理水平却相对滞后,经济发展与人、财、物的大流通导致人车路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交通事故频发,车匪路霸、刑事案件、公路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等不时发生,常常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难以愈合的巨大损失。

对此,作为主管机关的交警部门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单靠交警一家的力量难以妥善解决。

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综合协调,交警与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交通管理模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所在。

现行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如果将道路交通管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畴,将会给岳麓区交通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活力。

三、造成社会不安定的深入原因分析社会结构变动中最突出、最核心的变化是利益结构的变化。

随着长沙市国际大都市的建立,成员之间的利益越来越分化、多元化和异质化,公众的利益意识越来越自觉,公众的组织化程度会越来越高,社会利益集团将越来越多,社会利益关系必然越来越复杂。

岳麓区作为长沙市较繁华的地区之一,也受到了社会安全问题的影响。

以下是我们对社会不安定产生原因的深入分析:(一)社会安全问题的本源性因素分析:边缘群体上升流动机会的匮乏。

边缘群体上升流动机会的缺乏意味着其处于社会底层的长期性,这种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一方面这使得边缘群体在社会中处于被排斥的地位,容易造成强烈的不满和相对剥夺感,给社会安全埋下了隐患。

另一方面,当社会成员一旦意识到自己有沦为边缘群体的可能性时,就很可能成为社会安全事件的导火索,比如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诸如通钢群体性事件等过激冲突行为,就是这一矛盾的突出表现。

(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缺项: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我国虽然建立了市场经济的框架,但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利益均衡机制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健全和完善,结果就导致了社会利益格局的失衡以及由于利益格局失衡引致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出现。

利益失衡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做出的贡献与应得的补偿不对等。

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不断扩大,分配不公矛盾凸显。

贫富差距在城乡、区域、行业、阶层和社会成员中不断拉大,使社会成员普遍存在相对剥夺感,引发了心理和社会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