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38张)

合集下载

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2课件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47张

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2课件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47张

的。在动、植物(除特化的某些细胞)细胞中,存在转录
和翻译过程。能够分裂的细胞在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 和蛋白质的合成,即图中①②⑤是可以发生的。某些病
毒的RNA可以自我复制;某些致癌病毒中存在逆转录酶,
能催化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DNA的过程。上述两个 过程是对中心法则的重要补充。总之,RNA的复制和逆 转录都只能发生在某些病毒中。 答案:B
2 . (1) 对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而言,编码血红
蛋白的正常基因中的碱基对发生替换后,转录产生的密 码子决定的氨基酸是否一定改变? (2)基因与性状之间是否都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 答案:(1)一定改变。只有氨基酸改变了,才会导致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2)不都是。例如,人的身高由多个基因决定。
转录 和 翻译 ;
(3)从RNA流向RNA,也就是RNA的 自我复制 ; (4)从 RNA 流向 DNA ,也称逆转录。 概括中心法则的图解: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基本方式 ①基因通过控制 酶的合成 来控制代谢的过程,进而控 制生物的性状 ,如人的白化病、豌豆的 圆粒与皱粒 等。 ②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 蛋白质的结构 来实现的,自 然界中,既存在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也存在多基因对性状 的控制,如 囊性纤维病 (病)、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病)。
(2) 基因与基因 、基因与基因产物 、基因与环境 之间 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思考讨论
1 .所有 RNA 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都相同吗?
为什么?
答案:不都相同。有的RNA病毒内有RNA复制酶, 可以进行 RNA 的自我复制,遗传信息由 RNA 流向 RNA ; 有的 RNA 病毒内有逆转录酶,可以以 RNA 为模板合成 DNA,即遗传信息由RNA流向DNA。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ppt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ppt

结论四: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相互 作用的结果
实验分析
请针对这出个现实残验翅说明 果蝇的原基因因提与出性假状说的,关
并进系行是解怎释样。的?
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
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
翅果蝇幼虫在35-37℃处理6-24h后,得到了某
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
12

• (4)Ⅲ9和Ⅲ12违法结婚,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17_/24_
•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B、b基因控 制);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F、f基因控 制)。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结论二:基因氨→基蛋酸白质谷结氨构酸→性缬状氨酸
结构蛋白质 正常
异常
镰刀型红细胞
症状
无 溶血性贫血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探究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由此你又能得
实例三:
豌豆只有高茎和到矮什茎么两结种论类呢型?的
个体,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
人有各种不同高度的个体,你能
猜测出其中可能的原因吗?
结论三:有的性状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

• (1)甲病的遗传方式常_染_色体_显_性 _ _
• (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乙病的
遗传方式X是染_色体_隐_性 _ _ _
1
2
• 甲病男 女
• 乙病
3
45
67
8
男 • 两病兼
9
10
11
12

• (3)Ⅲ11和Ⅲ9分别与正常男性结婚,她们怀孕后到 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脱屑

人教生物必修2第4章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共38张PPT)

人教生物必修2第4章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共38张PPT)

不完全像为它提供细胞核的基因妈妈。对该克隆猫毛色
的解释合理的是(
)。
(1)发生了基因重组所造成的结果
(2)提供卵细胞的雌猫细胞质基因表达的结果
(3)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4)生养它的花斑猫妈妈的基因表达的结果
A、(1)
B、(2)(3)
C、(2)(3)(4) D、(1)(2)(3)(4)
中心法则的发展
阅读教材P69页的三个资料 1、没有推翻中心法则,实验证据指出了原有中 心法则所没有包含的遗传信息的可能传递途径,是对 原有中心法则的补充。 2、补充:
①遗传信息可以从RNA流向RNA,如RNA肿瘤病毒;
②遗传信息可以从RNA反过来流向DNA,如致癌RNA病毒;
③遗传信息可以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如疯牛病病毒。 但没有被确认。
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肺部感染。
例4、镰刀型贫血症
控制血红蛋白形成基因的一
正 常
个碱基发生变化(碱基替换)



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
镰 刀
红细胞呈镰刀状


细 胞
红细胞容易破裂,患
溶血性贫血。
从这两个例子来看,同学们认为 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
结论2: 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
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
生物性状的直接体现者是(蛋白质);
生物性状的最终控制者是( DNA );
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基因)。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复习§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全过程§
你能根据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过程说出遗传信息流动的方向吗?
DNA 转录 mRNA 翻译 蛋白质

经典:生物: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经典:生物: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复制 DNA 转录 RNA 翻译 蛋白质
8
操练一下
1, 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一般规律的是
A、基因的遗传规律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中心法则
D、自然选择学说
9
操练一下 2, 下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
都不可能发生的是
A、①② B、③④⑥ C、⑤⑥ D、②④
10
问题1
蛋白质与生物性状之间有什么关系?
25
操练一下 4, 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 表现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 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26
5, 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两个相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 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 才能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例4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正常血型红红蛋细白胞基因中镰一刀个型碱细基胞改贫变血症红细胞
血红蛋白结构发生变化 红细胞呈镰刀状
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
17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从上述两个实例中我们又能总结出什 么样的共同点呢?
结论
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
物体的性状
直接控制
18
小结
通过以上的四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基因控制与生物的性状主要有以下两个
途径
间接控制
基因控制
直接控制
酶或激素 细胞代谢 结构蛋白 细胞结构
生物性状 生物性状
19
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
阅读
阅读课本70页第二,三段内容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公开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31张)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公开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31张)
基因通过控制 蛋白质的结构, 直接控制 生物体的性状 。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公开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 共31张 )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公开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 共31张 )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结论1:基因通过控制 酶 的合成来控制 代谢过程 ,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间接控制) 结论 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
课前提问:真核细胞中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DNA复制
细胞分裂间期
转录
生长发育过程
翻译
生长发育过程
场所
细胞核
细胞核(主要)
细胞质
模板 DNA的两条链均为模板 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 mRNA为模板
原料 四种脱氧核苷酸
四种核糖核苷酸
二十种氨基酸
酶 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特定的酶等
原则 特点 产物
ATP A-T、G-C 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复制 2个子代DNA分子
转录
翻译
复制 DNA
RNA 蛋白质
克里克:中心法则 (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任务2
P69 “资料分析”--中心法则的发展
1.1965年在RNA病毒中发现了RNA复制酶, 能对RNA进行复制。 RNA→RNA
2.1970年在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能以 RNA为模板合成DNA。 RNA→DNA
遗传信息
ATP A-U、T-A G-C ,C-G 边解旋边转录
1个信使RNA
遗传密码
ATP
mRNA与tRNA配对 A-U, G-C
一个mRNA分子可以 结合多个核糖体
多个特定氨基酸顺序的 蛋白质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共27张PPT)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共27张PPT)

镰刀型红细胞 镰刀状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变化
血红蛋白结构发生变化 红细胞形态呈镰刀状 红细胞容易破裂,患溶血性贫血
3.囊性纤维病
4.镰刀型贫血症 以上实例说明基因是如何控制性状的?
基因通过控制 蛋白质的结构 , 直
直接控制 生物体的性状 。

单个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3.囊性纤维病
以RNA作为遗 传物质的生物
某些RNA病毒 逆转录病毒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复制
转录
翻译
DNA
RNA
蛋白质
复制
翻译
RNA
蛋质
逆转录 RNA
转录 DNA
翻译 蛋白质(性状)
RNA
HIV感染人体后,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B )
A.过程①、②以边解旋边复制的方式合成DNA分子 B.过程③可合成出子代HIV的RNA C.过程④中遗传信息由mRNA先流向tRNA,再流向蛋白质 D.过程①在病毒内进行,过程②、③、④在人体内进行
转录
翻译
复制 DNA
RNA
蛋白质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
1957年,克里克首先预见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并将这一规律命 名为中心法则。
二、中心法则的内容
①DNA → DNA ——DNA 自我复制; ②DNA → RNA ——转录; ③RNA → 蛋白质——翻译;
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内容中,遗传信息不能够从蛋白质传递到 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RNA或者DNA。随着研究的深 入,科学家发现传统的中心法则无法解释RNA病毒(遗传物质 RNA)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传统中心法则有不完善之处。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40张ppt)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40张ppt)

2020/5/29
25
实例2:水毛茛的叶子 (2)表现型(性状) =
基因型 + 环境因素
2020/5/29
26
❖基因是决定性状的主要因素。
2020/5/29
27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 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决定 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个性状。
2020/5/29
28
细胞质基因 :
A、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 B.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C.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020/5/29
35
3、 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 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 在两个显性基因(A合B),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 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年 级:高 一
主讲教师: 贺老师 时 间: 2020-5-27
2020/5/29
1
请你根据转录、翻译、DNA复 制的内容,画出一张能表示出遗 传信息传递过程的流程图。

转录
制 DNA
RNA
翻译
蛋白质
2020/5/29
2020/5/29
37
5、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 规律的是( )
A.基因的遗传定律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中心法则 D.自然选择学说
2020/5/29
38
6、切取动物控制合成生长激素的基因, 注入鲇鱼受精卵中,与其DNA整合后能产 生生长激素,从而使鲇鱼比同种正常鱼增 大3-4倍,此项研究遵循的原则是( )
线粒体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母系遗传或非遗传性,表现为骨骼肌 异常及心肌病变。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共34张PPT)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共34张PPT)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教版(2019 )高中 生物必 修二课 件(共34 张PPT)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 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如何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解释这 一对相对性状的形成?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教版(2019 )高中 生物必 修二课 件(共34 张PPT)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教版(2019 )高中 生物必 修二课 件(共34 张PPT)
一一对应
三、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长翅果蝇幼虫
25℃ 培养
长翅
残翅
35~37℃ 培养
残翅果蝇在25℃培养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
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怎样的?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总结: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环境
25℃
长翅果 蝇幼虫
35~37℃
同个植株上的 叶片形状不同
基因型 (内因)
长翅果蝇

环境 (外因)
残翅果蝇
表现型
综上,基因和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生物体的性状是通过基因与_基_因、基因 与_基_因_产_物、基因与_环_境 之间复杂的相 互作用来精确调控的。
四、细胞质基因
1.概念: 细胞质中的基因(叶绿体、线粒体)
受细胞核控制
2.功能: 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 能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教版(2019 )高中 生物必 修二课 件(共34 张PPT)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教版(2019 )高中 生物必 修二课 件(共34 张PPT)
实例二、人类白化病的发病原理
苯丙氨酸
酪氨酸酶基因异常 缺少酪氨酸酶
酪氨酸 黑色素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共20张PPT)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提出
提出者:克里克
中心法则内容: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 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 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 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和 DNA。
复 制
转录 DNA
结论2: 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
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
直接控制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总结
基因
结结构构蛋蛋白白 酶酶或或激激素素
直接控制
细胞结构 细胞代谢
生物性状性状
间接控制
总之:a.生物性状主要是由蛋白质体现 b.蛋白质的合成又受基因的控制
所以: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三、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
结论1: 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
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间接控制
3、囊性纤维病
CFTR(囊性纤维)基因缺失了三个碱基(碱基缺失)
CFTR蛋白缺少一个丙苯氨酸,导致 结构异常,从而使其功能异常。
导致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
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肺部感染。
4、镰刀型贫血症
控制血红蛋白正常基因碱基
人的白化病病因分析
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 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正常
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
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 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色素缺乏酪所氨引酸起酶正的常疾合病成。
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
酪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皮素肤、酪氨毛酸发能、正眼常转睛化缺为乏黑色素 黑色素,表现出怕光等
行为
表现为白化病
表现正常
从前面两个例子来看,同学们认 为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课件 (共4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课件 (共42张PPT)
一条肽链形成.
mRNA
A U G C A U A G C mRNA
mRNA 和肽链被释放到细胞质中。

课: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问题探讨
请根据这幅图,画出一张流程图, 简要地表示出其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957年克里克的猜想: 中心法则
DNA 转录 RNA 翻译 蛋白质
克里克中心法则的发展
(P69页资料分析)
转录 DNA 逆转录 翻译
RNA
蛋白质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研究事例分析:
1、豌豆圆与皱 2、人的白化病 3、囊性纤维病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病
研究事例1分析:
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正常
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 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
T A C G T A T C G A U
G
RNA聚合酶将RNA核苷酸连接起来,以碱基互补配对为原则。
T A C G T A T C G A U
G
RNA聚合酶沿着DNA移动。
T A C G T A T C G A U G
G
RNA聚合酶沿着DNA移动。
T A C G T A T C G A U G C
淀粉分支酶不能正常合成
淀粉分支酶正常合成
蔗糖不合成为淀粉,蔗糖含量升高
蔗糖合成为淀粉,淀粉含量升高
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 淀粉含量高,有效保留水分,豌豆显 皱缩(性状:皱粒) 得圆鼓鼓(性状:圆粒)
研究事例2分析:
人的白化病
控制酶形成的基因正常
控制酶形成的基因异常
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
酪氨酸酶正常合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件:2-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共 25 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件:2-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共  25  张ppt)

(3)RNA
(4)RNA
RNA
DNA
(RNA自我复制)
( 逆转录)
二 、基因、蛋白质、性状的关系
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 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 因 淀粉分支酶不能正常合成
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正常
淀粉分支酶正常合成
蔗糖不合成为淀粉,蔗糖含量升高
蔗糖合成为淀粉,淀粉含量升高
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 淀粉含量高,有效保留水分,豌豆显 皱缩(性状:皱粒) 得圆鼓鼓(性状:圆粒)
复 制 转录 复制 翻译
DNA
逆转录
RNA
蛋白质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
酶 蛋白质结构 细胞代谢 性状
1.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 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 ( ) 遗传信息的传递
B
蛋白质 DNA
A.RNA B.RNA
C.DNA
D.DNA
RNA
DNA
2.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是 物体性状
温故知新
• 根据DNA复制、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 画一张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图。
复制
1、提出者:克里克 2、中心法则 ——遗传信A 翻译
蛋白质
大家试想一下,克里克的猜想存在什么遗漏之处?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资料分析
资料一: RNA和DNA一样, 能进行自我复制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生物 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4章 第2节
转录和翻译的比较
阶段 项目
转录
在细胞核中,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mRNA的过程。
细胞核 DNA的一条链
翻译
以信使RNA为模板,合 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 的蛋白质的过程 细胞质的核糖体 信使RNA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55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55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4 章第2 节《基因对性状的 控制》 课件( 共5 5 张P P T )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
基因
蛋白质 结构蛋白
酶或激素
直接作用 细胞结构 生物性状
细胞代谢 生物性状 间接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4 章第2 节《基因对性状的 控制》 课件( 共5 5 张P P T )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控制血红蛋白形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替换
血红蛋白的氨基酸替换,结构发生变化 红细胞呈镰刀状
红细胞容易破裂,患溶血性贫血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4 章第2 节《基因对性状的 控制》 课件( 共5 5 张P P 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4 章第2 节《基因对性状的 控制》 课件( 共5 5 张P P T )
由这二则资料大家可以总结出什么共同点? ① 基因通过控制_酶__的___合成来控制代谢过 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_性__状__ 间接控制 ② 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_结__构___ 而_直__接__控制生物体的__性__状___
直接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4 章第2 节《基因对性状的 控制》 课件( 共5 5 张P P T )
中心法则是生命体系最 核心、最简约、最本质 的规律,掌握这个规律 对生命本质的把握有着 重要作用。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与基因控制生物 的性状有何关系?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有不同的 蛋白质就会使生物体呈现出不同的生理 特性,基因也是通过控制合成不同的蛋 白质,从而来调控生物的性状。
G
T A C C AA TAG A UG G UU AU
G
T A C C AA TAG A UG G UU AUC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共34张PPT)

实例二:白化病
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基因 控你制能酪仿氨照酸实酶的例基一因正,来常 解释白化病的病因吗?
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 酶 酪氨酸酶正常合成
酪氨酸不能转化为黑色素代过谢程 酪氨酸能转化为黑色素
表现为白化病
性状
表现正常
Q:以上两个实例说明基因是怎样控制性状的?
结论: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 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探究: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流动
遗传信息:指核酸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动动手
请你根据DNA复制、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 过程,画出一张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图。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复 制
转录
DNA
翻译
实例三:囊性纤维病
CFTR基因缺失了3你个碱能基从基因控制基因
蛋白囊质性合纤维成病的是角北度美来
CFTR蛋白结构异常,白遗导解种传致这人病功释一中,能囊常患现异性见者常象纤的 汗吗维一 液?病种 中蛋结白构质
氯离子的浓度升高,
患者支气管内黏支堵液气塞增管,多被常异于常幼的 年黏 时液 死
于肺部感染。
性状
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肺部感染
学以致用
你能仿照实例三,
实例四: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来解释镰刀型细胞
正常红细胞
贫血症这一现象吗?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 胞不是正常的圆饼状,而是弯曲的 镰刀状。症状是发烧和肌肉疼痛, 疲劳、呼吸困难、咳嗽、心跳速 率快速、生长及青春期迟缓。
镰刀型红细胞
控制血红蛋白 的基因正常

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ppt精品课件

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ppt精品课件

11.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A.一个性状受一个基因的控制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蛋白质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
(1)白化病与老人头发变白的原因相同吗?
不相同。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 常导致细胞不能合成酪氨酸酶而缺乏黑色素;而 老年人头发变白是由于细胞衰老时酪氨酸酶活性 下降而缺乏黑色素。
(2)质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吗? 不遵循。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知识小结
1.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 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 B.基因在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上是互不干扰的 C.每种性状都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 D.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4.果蝇长翅对残翅显性。用一定高温处理残翅 基因纯合子的幼虫,其发育为成虫后,翅膀表现
为长翅。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C )
A.翅膀基因在幼虫阶段就已经开始表达 B.高温下相关蛋白质活性下降 C.这种长翅个体的基因型已经变为杂合子 D.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物质条件是 模板、酶、原料、能量。
7.已知甲、乙、丙三种类型的病毒,它们的遗传信息的传 递方式分别用下图表示。请对图仔细分析后回答:
(3)图中7表示遗传信息的_逆__转__录_;此过程需要_逆__转__录__酶_的 作用。 (4)用图解形式写出甲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8. 已知一个蛋白质分子由2条肽链组成, 连接蛋白质分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总结
基因
蛋白质 结构蛋白
酶或激素
直接作用 细胞结构 生物性状
细胞代谢 生物性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如果需要,应如何修改? (建议用实线表示确信无疑的结论,用虚线表示可 能正确的结论。)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中心法则的补充:
转录 DNA
逆转录
翻译
RNA
蛋白质
3.中心法则的地位:是生命体系中最核心、 最简约、最本质的规律。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控制血红蛋白形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变化
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 红细胞呈镰刀型,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正常红细胞
容易破裂,患溶血性贫血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镰刀型细胞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DNA
转录 逆转录
RNA
翻译 蛋白质
中心法则是对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的概括。 根据上述图,你能找出遗传信息传递的几条途径?
1. DNA
DNA(DNA自我复制)
转录
翻译
2. DNA
蛋白质
蛋白质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思考与讨论 1.你认为上述实验证据是否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
为什么? 没有,实验证据指出了原有的中心法则没包含的遗传 信息的可能传递途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而非否定。 2.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传统的中心法则是否需要修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DNA
mRNA
G T G C AT C GA C A C G TA G CT
转录
G U G C AU CGA
蛋白质
翻译
缬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学目标: 1.阐述一下中心法则。 2.简单说明基因以及性状的关系。
请你根据转录、翻译、DNA复制的 内容,画出一张能够表明遗传信息传递 过程的一个流程图。
囊性纤维病
编码跨膜蛋白(CFTR)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对
导致CFTR蛋白缺少苯丙氨酸,影响了CFTR蛋白结构
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
黏液增多,支气管管腔受阻,细菌大量繁殖,肺部功能 严重受损
治疗方法——基因治疗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白化病
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 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 引起的疾病。
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 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表现 出怕光等行为。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不同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归纳:
遗传物质 都是DNA
复 制
转录
DNA
RNA
翻译
蛋白质
翻译
遗传物质 复制 RNA
蛋白质
都是RNA
RNA 逆转录
DNA
转录
翻译 RNA 蛋白质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人的白化病
控制酪氨酸酶形成的基因异常 控制酪氨酸酶形成的基因正常
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
酪氨酸酶正常合成
酪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 酪氨酸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
缺乏黑色素而表现为白化病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C.中心法则
D.自然选择学说
2.切取动物控制合成生长激素的基因,注入鲇鱼受精卵中,
与其DNA整合后能产生生长激素,从而使鲇鱼比同种正常鱼
增大3-4倍,此项研究遵循的原则是( A )
A. DNA RNA 蛋白质
B. DNA RNA 蛋白质
C. DNA RNA 蛋白质
D. RNA RNA 蛋白质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RNA复制酶
RNA
RNA
2.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 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逆转录酶
RNA
DNA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3.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 蛋白质在脑细胞内大量增值引起的。这种因错误 折叠而形成的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可能促使与其 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 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的蛋白质的形成。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957年克里克的预测:

转录
翻译
DNA
RNA
蛋白质

概括了生物遗传信息的主要传递方向
历史的步伐
资料分析:并写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1.1965年,科学家在RNA肿瘤病毒里发现了一种 RNA复制酶,像DNA复制酶能对DNA进行复制一样, 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表现正常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总结:
由这二个实例大家可以总结出什么共同点?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的 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RNA
蛋白质
3. RNA
RNA(RNA自我复制)
4. RNA 逆转录 DNA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练习
1.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规律的是( C )
A.基因的遗传定律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 38张)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 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 酶的基因
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正常
淀粉分支酶不能正常合成
淀粉分支酶正常合成
蔗糖不合成为淀粉,蔗糖含量升高 蔗糖合成为淀粉,淀粉含量升高
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 淀粉含量高,有效保留水分, 而显得皱缩(性状:皱粒) 豌豆显得圆鼓鼓(性状:圆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