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及混纺纤维制品的整理工艺42页PPT

合集下载

《合成纤维》PPT课件

《合成纤维》PPT课件
3、干法纺丝 也需要将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配成纺丝溶液,而后段过程与熔体纺丝相似,
从喷丝头挤压出来的细流不是进入凝固浴,而是导入纺丝甬道,在甬道中 利用热空气使细流中的溶剂挥发而凝固成纤维。
精选PPT
8
三、成纤聚合物的力学状态
合成纤维一般都具有机械强度、耐磨性能好、密度轻、耐 酸、耐碱、耐氧化剂以及不易霉蛀等特点,但也存在吸湿 低、透气性差、容易产生静电、易沾污、不易染色等缺点, 为了提高纤维的使用性能,必须了解各种纤维的结构和性 能。
第二章 纺织纤维
本章知识点:
2.1 合成纤维 2.2 纤维素纤维 2.3 蛋白质纤维 2.4 蛋白质纤维的化学加工 重点: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丙烯等纤维 的合成、结构和理化性质,纤维素和蛋白质的基 础知识,棉、麻、蚕丝、羊毛纤维的结构和理化 性质。
难点: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丙烯等纤维 的合成,蚕丝、羊毛的化学加工。
子的各个链节间都是以酰胺基“-CONH-”相联,所以把这类缩聚物通称为
聚酰胺或尼龙。
聚酰胺-
聚酰胺610
1010 聚酰胺 -6
种类
聚酰胺12 聚酰胺11
聚酰胺66
产量最大
精选PPT
16
2.1.3 聚酰胺纤维PA
一、聚酰胺6和66的合成
1、聚酰胺6的合成 聚已内酰胺,可由已内酰胺在高温下,微量水存在时的聚合反应如下:
精选PPT
20
2.1.3 聚酰胺纤维
五、聚酰胺纤维的改性
1、改变二元酸或二元胺
2、交联和接枝 利用甲醛进行交联,交联发生在无定形区。还可通过接枝聚
合,使聚酰胺纤维性质获得改善,如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 纤维与环氧乙烷接枝聚合后,使纤维具有很好的柔软性和 亲水性。

合成纤维PPT

合成纤维PPT

.
8
中空纤维
➢ 中空纤维的保暖性和蓬松性优良,某些 中空纤维还具有特殊用途,如制作反渗 透膜,用于人工肾脏、海水淡化、污水 处理、硬水软化、溶液浓缩等。
.
9
复合纤维
❖ 复合纤维是指用两种或 两种以上不同的高分子 物粘并成为一根纤维。 复合纤维最突出的特点 是大多数都具有三维空 间的立体卷曲,所以具 有高度蓬松性、延伸性 和覆盖能力。
❖ 市场上销售的涤纶、锦纶、腈纶、丙纶、氨纶等都属于合 成纤维。
.
2
合成纤维的分类
❖ 聚酯类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涤纶)、各类 改性聚酯纤维等。
❖ 聚酰胺类纤维——聚酰胺6纤维(锦纶6)、聚酰胺66纤维 (锦纶66)、聚酰胺1010纤维(锦纶1010)、芳香族聚 酰胺纤维(芳纶)等。
❖ 聚烯烃类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丙烯纤维 (丙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聚氯乙烯纤维 (氯纶)、聚乙烯纤维(乙纶纤维)等。
.
12
❖ 目前全世界化学纤维生产中短纤维的产量高 于长丝。根据纤维特点,有些品种(如锦纶) 以生产长丝为主;有些品种(如腈纶)则以 生产短纤维为主;而有些品种(如涤纶)则 长丝与短纤维比例比较接近。
.
13
第二节 涤纶(PET)
❖ 涤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ber, PET Fiber)的商品名称,英 国商品名为特丽纶(Terylene),美国商品名为达可 纶(Dacron)。
.
16
二、涤纶的结构
1.涤纶的形态结构 ❖ 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普通涤纶的纵向为光滑、均匀、
无条痕的圆柱体,横截面为圆形。
.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后整理ppt正式完整版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后整理ppt正式完整版

(3)树脂整理剂类型:目前,应用于仿麂皮整理的树脂大 多采用聚氨酯。 (4)树脂整理剂用量:应根据聚氨酯树脂的软硬选择合适 的用量,如聚氨酯树脂属软型,用量可大些;若树脂稍 硬,则用量大了会造成手感发硬。
工艺流程:
基布准备→松弛→(碱减量)→起绒→预定形→染色→干 燥→树脂整理→磨毛→拉幅→焙烘(兼热定形)→成品
(二)抗静电整理
抗静电方法:
⑴将亲水性的物质(抗静电剂)施加在纤维表面。
浸轧树脂液(二浸二轧)⑵→预烘提(90~高10纤0℃)→维拉幅表烘干面→ 的褶光裥处滑理。程度,以降低织物的表面摩擦
系数。 利用化学方法对纤维进行改性,从而赋予织物柔软、亲水、防污和抗静电性能的整理叫做舒适性整理。
影响因素:除了砂纸的目数、磨辊转速以及磨辊与织物的接触面积外,还与磨数、磨辊转速与织物运行速度的平衡、织物的含潮率和
磨绒后的处理及磨绒专⑶用设用备的离选择子有关性。 物质中和纤维表面电阻,并通过离子化来
提高导电率。 DMDHEU
8%
2、轧花及电光处理:涤/棉织物的轧花及耐久性电光处理的原理和褶裥处理相似,只是用电光机代替褶裥机,轧花处理和永久电光处
抗静电剂的选用: 理的差别是用刻有花纹的钢辊代替普通电光钢辊。
涤/棉(65/35)织物的干态交联整理法举例: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后整理
图2-4-1 磨毛机示意图
(一)桃皮绒整理
定义:桃皮绒整理是指织物经过整理后,使其具有酷似 桃子皮的外观和触感的加工方式。
影响因素:除了砂纸的目数、磨辊转速以及磨辊与织物的 接触面积外,还与磨数、磨辊转速与织物运行速度的平衡、 织物的含潮率和磨绒后的处理及磨绒专用设备的选择有关。
二、涤纶织物的舒适性整理
利用化学方法对纤维进行改性,从而赋予织物柔软、

第十九章合成纤维及混纺纤维制品的练漂

第十九章合成纤维及混纺纤维制品的练漂

第十九章合成纤维及混纺纤维制品的练漂§19 合成纤维及混纺纤维制品的练漂§19.1 涤纶制品的练漂一概述由于产品的要求、风格及本身品种的不同,其染整加工工艺也有较大差异。

(一) 传统涤纶产品染整工艺坯布准备→精练(退浆) →烘干→(预热定型)→染色(或印花) →热定型→后整理。

(二) 涤纶仿真丝/仿麻类产品染整工艺1 缎类织物染整工艺这类织物要求组织紧、轻薄、光泽好、绸面挺、色泽匀、手感柔而不烂,坯布准备→精练→烘干→预热定型→染色(或印花) →后整理。

2 绉或乔其类和强捻类织物染整工艺退浆、精练、松弛→脱水→开幅坯布准备→(烘燥)→预定型→连续精练(不适用绉类织物)染色水洗脱水开幅碱减量→水洗→(烘干) →烘干→后定型→后整理。

印花蒸化水洗工艺加工特点:使织物保持松弛状态,以利其充分收缩。

3 桃皮绒类产品染整工艺中浅色:坯布准备→退浆精练松弛→(预定型→碱减量→皂洗)→(开纤→水洗)→松烘→定形→染色→柔软烘干→(预定形)→磨绒→砂洗→柔软拉幅定形→成品深色:坯布准备→退浆精练松弛→(预定型→碱减量→皂洗)→(开纤)→柔软烘干→(预定形)→磨纱→砂洗→松烘→定形→染色→柔软拉幅定形→成品4 麂皮绒类产品染整工艺坯布准备→退浆精练松弛→预定型→起毛→剪毛→染色→浸轧→聚氨酯涂层液→湿法凝固→柔软烘干→磨绒→整理→拉幅定形→成品(三)仿毛类产品染整工艺二退浆精练加工(一)涤纶产品常用浆料及性能经纱上需要上油(矿物油、酯化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涤纶常用的浆料为聚丙烯酸酯,由于浆料含有酯基–COOR,与含有同样基团的涤纶分子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对涤纶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二)退浆精练方法及工艺主要目的:涤纶本身不含杂质,只是在合成过程中存在少量的低聚物,所以主要是去除纤维制造时加入的油剂和织造时加入的浆料、着色染料及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沾污的油迹和尘埃,所以退浆精练任务轻,条件温和,工艺简单。

第六章 合成纤维ppt课件

第六章  合成纤维ppt课件
品种:双层型和多层型两大类。
双层型:并列型、皮芯型。
多层型:海岛型、木纹型、多芯型、放射型等。
几种复合纤维截面形状:见P250图6-2。
7.复合纤维
7.复合纤维
性能:根据不同聚合物的性能及其在纤维横截面上 分配的位置,可以得到许多不同性质和用途的复合纤 维。如:
并列型复合和偏皮芯型复合纤维:因两种聚合物热 塑性不同或在纤维横截面上不对称分布,在后处理过 程中产生收缩差,从而使纤维产生螺旋状卷曲,可制 成具有类似羊毛弹性和蓬松性的化学纤维。
复合纺丝设备:由螺杆挤出机、计量泵和复合纺丝 组件组成。其中复合纺丝组件是关键部件,纺丝组件 的形式改变,就可生产出各种类型的复合纤维。
8.超细纤维 纤维分类:按单纤维的线密度分类。
常规纤维:单纤维线密度1.5~4dtex。
细旦纤维:单纤维线密度0.55~1.44dtex,主要用于 仿真丝轻薄型或中厚型织物。
4.合成纤维的起始原料:石油、天然气、煤、农副产 品。 5.合成纤维的加工过程
低分子单体→聚合→纺丝成形→后加工 6.合纤的优缺点 优点:强度高、弹性好、耐穿耐用、光泽好、化学 稳定性强、耐霉腐、耐虫蛀、······ 缺点:吸湿性差、耐热性差、导电性差、防污性差 、易起毛起球、不易染色、腊状手感、······
用于纺织品的合纤:涤、锦、腈、氨、丙和氯纶等。
3.合纤发展历史: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开始。 1939年:锦纶66,美国称尼龙66。 1941年:锦纶6。 20世纪50年代:涤纶、腈纶。 20世纪40~50年代:氯纶和维纶。 20世纪60年代:丙纶。 20世纪70年代后:第二代合纤――改性纤维即新型 合成纤维(新合纤或差别化纤维)及特种纤维。
分类:干热、湿热收缩。

合成纤维织物的整理2021最全PPT

合成纤维织物的整理2021最全PPT
8
1.涤纶超细桃皮绒织物磨绒工艺 桃皮绒织物采用SE—4型磨毛机磨绒时,砂纸目数 为280~500目,前低后高。磨辊转速800~1000r/ min, 第一、第四磨辊的旋转方向与织物前进方向相同, 第二、第三磨辊的旋转方向与织物前进方向相反, 车速控制在10~15m/min。
9
其压紧辊接触总弧长(包覆角)在150~175mm。 0~3刻度为空载,3 ~10刻度为加载部分。每刻 度代表25mm弧长, 根据不同品种,控制好织物张力和包覆角,一般 织物张力控制在4 ~5N,包覆角为4~8刻度。
13
2.影响仿麂皮整理织物风格的主要因素分析 (1)纤维直径:仿麂皮整理一般均采用超细纤
维作为基材。纤维线密度越小,直径越细,绒 面的书写效应越明显,皮质感越好。 (2)基布组织结构:人造麂皮织物基布的组织结构 有无纺布、机织布、针织布和无纺布与机织布的 复合布四类。织物的组织结构对仿麂皮效果有很 大的影响。
10
§6-4 合成纤维织物的整理
使用新砂纸时,包覆角可小些。随着使用时间的 延长,包覆角也逐渐加大,直至更换砂纸。 磨绒后的定形温度为170~180℃。若采用先磨后 染工艺,则应加强水洗,以除去织屑、粉末、尘埃等。 2.涤/棉复合超细织物磨绒工艺 一般生产5000m布,砂纸应更换一次。
11
(三)仿麂皮整理
第六章合成纤维织物的整理
1
3.磨绒整理对织物半制品的要求:半制品退浆应 净,煮练应透,布面应平整,无色差,手感柔软。 4.磨绒整理一般分类: 分为桃皮绒整理和仿麂皮整理 (一)磨绒整理的原理和主要工艺参数对加工质量 的影响
2
1.磨绒机磨绒原理 磨绒是通过高速运行的磨毛辊上的磨粒,对织物 产生磨削作用,使织物表面形成绒毛. 磨粒的大小 是不规则的,分布是随机的。在磨绒过程中,比 较凸出和锋利的磨粒首先将弯曲的纤维割断,形 成单纤维状态,再磨削成绒毛,掩盖织物表面的 织纹,产生密集、细腻的绒面状态。

1-5合成纤维工艺学PPT课件

1-5合成纤维工艺学PPT课件

(2)聚合温度: 聚合温度↑→聚合反应速度↑→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平衡时单体含量↑(平衡时主反应放热反应) →热裂解↑(聚酰胺水解:吸热反应)→聚合物 平均分子量↓ VK管上段:升温开环和排水,吸热反应;260~270℃ VK管中段:链增长,放热反应(但反应自由能变化很 小);260℃ VK管下段:链平衡,放热反应;230~250℃
VC501型压洗机流程示意图
5.热定型: (1)工艺:蒸汽加热定型 流程:压洗抽吸后的丝筒装在小车上→定型锅→关闭定型 锅门→抽真空(排除锅内空气,防止高温定型纤维 氧化变黄)→同时开启间接蒸汽加热→锅内真空度 >600mmHg→通直接蒸汽→锅内压力上升至0.8~ 1kg/cm2→定型1h→关闭直接蒸汽→抽真空→定型 完毕→关间接蒸汽→解除真空→开启定型锅 控制:注意定型前高真空或定型后低温出料
K.F.型连续聚合生产流程
2、聚合工艺控制: (1)投料比: 开环剂:蒸馏水或无离子水——3%己内酰胺 水↑→水解开环反应诱导期↓→反应速度↑→达到平衡所需 的时间↓ 反应初期:水↑(开环剂)→反应速度↑ 反应后期:水↑→聚合物平均分子量↓(水解:CONH +H2O→COOH + NH2) 分子量稳定剂:己二酸=0.15~0.4%己内酰胺;醋酸=0.025~0.13% 己内酰胺 作用:封闭己内酰胺的端基,控制分子链的增长,保证熔体粘度稳 定 分子量稳定剂↑→聚合物平均分子量↓ 保证平均分子量不变下:排水彻底,稳定剂加得越多,则聚合 物分子量稳定性越好 催化剂:尼龙66盐或ω—氨基己酸=2%己内酰胺 催化剂↑→反应速度↑→聚合周期↓ →产物的熔点↓、强度↓
双区拉神加捻机示意图 图 拉伸加捻机示意图 1—未牵伸丝筒子;2—分丝瓷棒;3—橡胶压辊;4—送丝罗拉; 5—上牵伸盘小转子;6—上牵伸盘;7—加热板;8—下牵伸盘小转子; 9—下牵伸盘;10—导丝钩;11—牵伸后的卷取筒子; 12—钢领、钢丝圈、升降钢领板;13—锭子

成型工艺学第七章合成纤维的纺丝与加工ppt课件

成型工艺学第七章合成纤维的纺丝与加工ppt课件

ⅲ. 在热作用下,有些大分子链会产生分子内 的环化反应生成环状大分子。
ⅳ. 杂链高聚物 A.可能产生大分子链段的交换反应,分子量 分布更均匀; B.高温下,可能发生水解、酸解、醇解、胺 解等; C.更高温度下,可能产生更深裂解,产生低 分子挥发物。
(2〕在氧气作用下,产生热氧化降解: ⅰ.分子量降低; ⅱ.产生含氧化合物,如醛、酮、醚、酸、
内应力,
使大分子发生一定程度的松弛,提高纤维的 结晶度,
改善纤维的弹性,降低纤维的热收缩率,使 其尺寸
稳定。
Ⅱ. 热定型机 A. 链板式热定型机 B. 圆网式热定型机 C. 热辊式热定型机: 主要适用于高强低伸型短纤维。在一定张力下进 行紧张热定型,然后进行卷曲、松弛热定型等。
Ⅲ. 热定型的条件 A. 干燥温度为110~115℃。 B. 松弛热定型温度为120 ~ 130℃。 C. 紧张热定型温度为170℃左右。
3. 合 成 和 人 造 纤 维 的 长 丝 则 在 其名称后加“丝〞字,或将“纤”“纶〞改 为“丝”。
4.人造纤维按其制造方法及所用溶剂 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命名;
(1〕黏胶纤维:由于生产过程,必须 制成粘胶状的溶液。
(2〕富强纤维:是粘胶纤维的改良品 种,性能比较高,伸度小。
(3〕醋酸纤维:生产中要用醋酸或醋 酸酐。
易引起热降解。 Ⅱ. 高压纺丝:15MPa以上。 组件内滤层厚而密,熔体在高压下强制通
过滤层会产生大的压力降,使熔体温度升高。 高压纺丝可降低纺丝箱体的温度。
(10MPa~3~4℃)
(3) 丝条的 冷却固化条件 Ⅰ. 冷却温度 :一般为30±2℃。 A. 温度过高,冷却速度下降,冷却时间
延长,断头增多。
3.防腐蚀性能〔对酸、碱、盐及氧 化剂等作用的稳定性)

《合成纤维》教学课件

《合成纤维》教学课件

8%~9%
干喷湿纺
11
3.1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PPTA纤维的优点 PPTA纤维的优点
• 高拉伸强度、高拉伸模量、低密度、优良吸能性和减震 、耐磨、耐冲击、抗疲劳、尺寸稳定等优异的力学和动 态性能; • 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 • 高耐热、低膨胀、低导热、不燃、不熔等突出的热性能 ; • 优良的介电性能。
进 一 步 改 性
CO O B CO COOCH2CH2O
CO
O B CO
COOCH2CH2O E 第三单体
17
合成原料:芳香族二元酚、二元酸、 合成原料:芳香族二元酚、二元酸、羟基酸
3.2芳香族聚酯纤维 芳香族聚酯纤维
例如美国金刚砂和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Ekonol,分 子中引入联苯结构 联苯结构,纤维强度为4.1GPa,模量134GPa。 联苯结构 存在问题:①产业化产品不多 ②纺丝采用熔融液晶成 存在问题: 形,初生丝力学性能较低,要经过长时间的热处理, 纤维性能才能上升,因此能耗大,生产效率低。 。
PPTA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耐热 性,但其液晶纺丝技术复杂、价格太高 采用酯基取代酰胺基, 采用酯基取代酰胺基,制备芳香族聚酯结 采用熔体纺丝取代液晶纺丝? 构,采用熔体纺丝取代液晶纺丝? 最 简 单 结 构 聚对羟基苯甲酸 聚对苯撑对苯二甲酸 酯
O CO n
O
O CO
CO n
但化学结构刚性太强,不仅熔融温度比分解温度高, 但化学结构刚性太强,不仅熔融温度比分解温度高, 而且也不溶解于强酸之类溶剂中,只能烧结成形。 而且也不溶解于强酸之类溶剂中,只能烧结成形。
16
3.2芳香族聚酯纤维 芳香族聚酯纤维
熔融纺丝
降低刚性—— 用共聚方法导入不规整分子基 团或柔性基团? DuPont公司提出 公司提出PET与对羟基苯甲酸共聚,得到 与对羟基苯甲酸共聚, 公司提出 与对羟基苯甲酸共聚 得到X7G纤维 纤维(1976) ,熔点显著降低,但其强度和模量不太高 熔点显著降低, 纤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阻阴燃论
通过使碳氧化成CO,不氧化成CO2, 减少产生的热量而达到阻燃效果。
5.协同阻燃效应
协同阻燃效应: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阻燃元 素的阻燃剂整理织物所得到的阻燃能力,比 单一的阻燃元素的阻燃剂效果好
常用:含磷阻燃剂+含氮阻燃剂 阻燃剂+非阻燃剂 含卤阻燃剂+含锑阻燃剂 两种阻燃剂
涤纶的燃烧性能
2~3g/L 20g/L
用磷酸氢二钠调节pH值至6~6.5,不宜大于8。
工艺流程及条件
二浸二轧(轧余率60%)→烘干(110℃) →焙烘(185℃,2min)→水洗(45℃, 2min)→烘干(110℃)。
磷系阻燃剂整理工艺举例

阻燃剂FRC-1
120g/L
防泳移剂
1g/L
润湿剂JFC
1g/L
2.覆盖论
➢ 阻燃剂分解形成不燃性气体或其他阻挡层, 覆盖于纤维材料的表面,隔绝氧气,抑制 可燃性气体向外扩散,阻止热量的转移进 行阻燃。
硼衍生物的阻燃原理可利用覆盖论解释
3.热论
➢ 通过消耗热量以降低燃烧材料的温度, 来阻止火焰的蔓延,达到阻燃的。
氧化铝、氧化锌、滑石粉以及一些含有结晶水的 化合物等的阻燃都可以按此论解释。 适用地毯的阻燃整理
高温焙烘法:
阻燃剂FS-922 DF-810(树脂) 柔软剂(有机硅) 磷酸
150-200 g/L 40 g/L 40 g/L 24 g/L
工艺流程:
二浸二轧(轧余率65-70%)→烘干 (100℃) →焙烘(165-170 ℃ )→碱洗 →水洗→烘干
高温高压法:
阻燃剂工作液处方及条件:
三、合成纤维分解过程
受热后软化、熔融,产生熔滴, 再发生热分解作用。
涤棉混纺织物的燃烧性能:
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远比对其中任一组分的 阻燃要困难。
原因: 1、支架效应 2、 裂解产物的相互热诱导。 3、阻燃剂能在涤和棉两种组分间迁移
高聚物燃烧的主要过程
(1)热分解过程
软化 氧化、分解 游离基
二、燃烧术语
余燃:燃着物质离开火源后,仍有持续有焰燃烧 阴燃:燃着物质离开火源后,仍有持续的无焰燃烧 极限氧指数(LOI):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材料
保持燃烧状态所需氮氧混合气体中氧的最低浓度。
二、燃烧术语
4、点燃温度: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材料开始持续燃
烧的最低温度,通常称为着火点。
5、续燃时间: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可燃纤维
2、 熔滴物可能会成为二次火源,引起 其他易燃物的燃烧而酿成火灾。
六、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
常用整理剂: 磷系阻燃剂或溴系阻燃剂
涤纶常用阻燃剂
乙溴环二烷、 环状脂肪族膦酸酯齐聚物、 三溴苯酚衍生物、 四溴双酚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
阻燃剂 FS-922
19-30% (o w f)
渗透剂 JFC
1% (o w f)
浴比
1:20-40
此法可与涤纶染色同浴进行,不影响染色过程。
磷系阻燃剂整理工艺举例

阻燃剂FRC-1
120g/L
防泳移剂
1g/L
润湿剂JFC
1g/L
交联剂(如六羟树脂)
10~15g/L
MgCl2·6H2O 柔软剂
材料持续有焰燃烧的时间。
6、阴燃时间: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当有焰燃烧终止后,
或者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无焰燃烧的时间。
7、 损毁长度: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损毁面积在
规定方向上的最大长度,通常也称为炭长。
二、燃烧术语
8、火焰蔓延时间:火焰在燃烧着的材料上蔓延
规定距离所需的时间
9、火焰蔓延速率:单位时间内火焰蔓延的距离 10、最小点燃时间:材料暴露于点火源平获得
4.空气压强
空气压强增加
燃烧速率提高
五、阻燃整理原理
➢ 气相论 ➢ 覆盖论 ➢ 热论 ➢ 阻阴燃论 ➢ 协同阻燃效应
1.气相论
➢ 通过抑制可燃性分解产物的氧化,干扰 火焰的燃烧方式,阻止火焰的蔓延,但 并不改变热分解反应历程和产物。
该理论适用于纤维素纤维、大多数合成纤维。 含卤素阻燃剂一般按气相论作用。
150mm
200mm
5s
15s
5s
10s
B1适用于服用和特殊需要的装饰用布 B2适用于各种装饰用布
纺织材料的阻燃方法:
1、添加型:即将阻燃剂与纺丝原液混合或
引入阻燃单体,以形成阻燃纤维,阻燃纤维具 有永久阻燃性; 2、后整理型:通过对纺织材料进行阻燃整理 而达到阻燃的目的,成本低,加工容易,但阻 燃性随着使用年限和洗涤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或 消失。
一、阻燃整理定义
经过阻燃的织物不易燃烧或一燃即熄,当 火源移去后不再燃烧,无余燃和阴燃现象。
织物阻燃性的测试方法
氧指数法 垂直法 火焰蔓延法 水平法 表面燃烧法 45°倾斜法
织物阻燃性能指标
续燃时间 阴燃时间 损毁长度 极限氧指数 火焰蔓延速率 火焰蔓延时间 最小点燃时间
持续燃烧的最短时间。
(一)燃烧性能
易燃性纤维:棉、粘胶纤维和醋酯纤维 可燃性纤维:腈纶、羊毛、聚酰胺纤维、
聚酯纤维和蚕丝 变性合成纤维:聚氯乙烯纤维、变性聚丙
烯腈纤维为难燃性纤维 不燃性纤维:石棉、玻璃纤维及金属纤维
阻燃性能指标
项目
损毁长度(≦) 续燃时间(≦) 阴燃时间(≦)
级别
B1
B2
交联剂(如六羟树脂) 10~15g/L
MgCl2·6H2O 柔软剂
2~3g/L 20g/L
用磷酸氢二钠调节pH值至6~6.5,不宜大于8。
工艺流程及条件
(四)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
由于聚酯纤维是大分子链的高分子聚 合物,又缺乏反应性基团,所以只能 用吸附固着或热熔固着的整理方法。
常用磷系阻燃剂或溴系阻燃剂进行阻 燃整理。
涤纶阻燃方法
将阻燃剂分子设计成类似于分散染料 的吸尽型结构,用类似于分散染料上染 过程的工艺,通过吸附、沉积、渗透等 作用,使阻燃剂与织物或纤维结合起来, 将阻燃剂固着于纤维上,使织物获得耐 久的阻燃性。
分子链断裂
降解 可燃性、不燃性气体
(2)阻燃机理
抑制游离基的反应,降低熔融温度。
四、影响燃烧性能的因素
织物的组织结构 (厚薄 )
外界温度
含湿
氧漂
染整加工 染料(活性、分散)
柔软剂
1.织物的组织结构
结构紧密,厚重 燃烧性能差。
2.温度
温度升高
易燃性增加
3.含湿量
含湿量提高
燃烧性能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