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方剂学祛痰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祛痰剂
第一节燥湿化痰剂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
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各15g)白茯苓三两(9g)甘草炙,一两半(4.5g)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

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导痰汤(《传信适用方》引皇甫坦方)
前方去梅加枳星,方名导痰消积饮;
胸隔痞塞胁胀满,坐卧不安服之宁。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四两(12g)天南星细切,姜汁浸,一两(3g)枳实去瓤,一两(3g)橘红一两(3g)赤茯苓一两(3g)生姜十片
功用: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主治:痰厥证。

症见头目眩晕,或痰饮壅盛,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呕逆,喘急痰嗽,涕唾稠黏,舌苔厚腻,脉滑。

涤痰汤(《奇效良方》)
涤痰汤有夏橘草,参苓竹茹枳姜枣;
胆星菖蒲齐配入,主治风痰迷心窍。

组成:南星姜制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半(各7.5g)枳实麸炒,二钱(6g)茯苓去皮,二钱(6g)橘红一钱半(4.5g)石菖蒲人参各一钱(各3g)竹茹七分(2g)甘草半钱(1.5g)生姜五片
功用:涤痰开窍。

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证。

症见舌强不能言,喉中痰鸣,辘辘有声,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鉴别】导痰汤、涤痰汤皆由二陈汤化裁而成,均有燥湿化痰之功用。

导痰汤是二陈汤去乌梅,加天南星、枳实而成。

半夏与天南星相伍则燥湿化痰之力强,橘红与枳实相合则行气之力增,故祛痰行气之功较二陈汤为著,适宜于痰厥证,或痰饮壅盛所致的胸膈痞塞、咳嗽喘促等症;涤痰汤是导痰汤加石菖蒲、竹茹、人参而成,涤痰开窍、益气扶正之功优,适宜于中风痰迷心窍证。

茯苓丸(又名治痰茯苓丸)
《全生指迷方》,录自《是斋百一选方》
《指迷》茯苓丸最精,风化芒硝枳半并,
臂痛难移脾气阻,停痰伏饮有嘉名。

又:
指迷茯苓丸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
中脘停痰肩臂疼,气行痰消诸证罢。

【组成】茯苓一两(6g)枳壳麸炒,去瓤,半两(3g)半夏二两(12g)风化朴硝一分(1g)
【功用】燥湿行气,软坚化痰。

【主治】痰伏中脘,流注经络证。

两臂酸痛或抽掣,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麻木,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

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
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症除。

又:
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
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上扰。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各6g)陈皮三两(9g)甘草炙,一两(3g)茯苓一两半(4.5g)
【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

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或呕恶呃逆,或眩晕,或癫痫等,苔腻微黄,脉弦滑。

十味温胆汤(《世医得效方》)
十味温胆苓枳参,橘皮草味地枣仁;
益气化痰姜半枣,远志宁心可安神。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枳实去瓤切,麸炒陈皮去白,各三两(各9g)白茯苓去皮,两半(4.5g)酸枣仁微炒大远志去心,甘草水煮,姜汁炒北五味子熟地黄切,酒炒条参各一两(各3g)粉草五钱(1.5g)
姜五片,枣一枚
功用:化痰宁心,益气养血。

主治:痰浊内扰,心胆虚怯证。

症见触事易惊,心悸不宁,不眠多梦,心胸烦闷,坐卧不安,短气乏力,或癫狂,舌淡苔腻,脉弦而虚。

【鉴别】温胆汤与酸枣仁汤均可治虚烦不眠等证。

但温胆汤所致虚烦不眠乃因胆胃不和、痰热内扰所致,故用药重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使痰热得清、胆胃得和,则虚烦自除;酸枣仁汤所致虚烦不眠乃因心肝血虚兼阴虚内热所致,其组方重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使心肝得养、虚热得清,则虚烦可止。

十味温胆汤即温胆汤去清热化痰之竹茹,加益气养血、补心安神之人参、熟地黄、五味子、酸枣仁、远志而成。

适用于痰浊内扰,气血不足之心胆虚怯、神志不宁证。

第二节清热化痰剂
清气化痰丸《医方考》
清气化痰杏瓜蒌,茯苓枳芩胆星投;
陈夏姜汁糊丸服,专治肺热咳痰稠。

【组成】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枳实麸炒黄芩酒炒瓜蒌仁去油茯苓各一两(各6g)胆南星制半夏各一两半(各9g)生姜3片
【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热痰咳嗽。

咳嗽,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小陷胸汤《伤寒沦》
小陷胸汤连夏蒌,宽胸开结涤痰周,
邪热大陷胸汤治,甘遂硝黄一泻柔。

又:
小陷胸汤连半蒌,宽胸开结涤痰优;
膈上热痰痞满痛,舌苔黄腻脉滑浮。

【组成】黄连一两(6g)半夏洗,半升(12g)瓜蒌实大者一枚(20g)
【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痰热互结之小结胸证。

心下痞闷,按之则痛,或心胸闷痛,或咳痰黄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柴胡陷胸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柴胡陷胸小柴胡,更把参草枣剔除;
加入枳桔连瓜蒌,寒热消退胸闷舒。

组成:柴胡一钱(3g)姜半夏三钱(9g)小川连八分(2.5g)苦桔梗一钱(3g)黄芩钱半(4.5g)瓜蒌仁杵,五钱(15g)小枳实钱半(4.5g)生姜汁四滴,分冲功用:和解清热,涤痰宽胸。

主治:邪陷少阳,痰热结胸证。

症见寒热往来,胸胁痞满,按之疼痛,呕恶不食,口苦且黏,目眩,或咳嗽痰稠,苔黄腻,脉弦滑数。

【鉴别】小陷胸汤与大陷胸汤皆主治热实结胸。

但大陷胸汤证为水热互结心下,涉及胸腹,其病情较重,病势较急,临证以心下痛、按之石硬、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脉象沉紧为特征,治宜泻热逐水、破结通便,故方用大黄、芒硝与甘遂配伍,以泻热逐水破结;而小陷胸汤证则为痰热互结心下,病位局限,病情相对较轻,病势较缓,临证仅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脉象滑数,治宜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方用瓜蒌与黄连、半夏相伍,重在清热涤痰散结。

柴胡陷胸汤乃小柴胡汤与小陷胸汤两方加减化裁而成,即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大枣益气扶正之品,加小陷胸汤及枳实、苦桔梗以清热化痰,利气宽胸,共呈和解少阳、清热涤痰、宽胸散结之效。

较之小陷胸汤,兼有和解少阳之功,且行气消痰之力有所增强,故对于邪陷少阳,痰热内结所致之少阳、结胸合病者尤为适宜。

滚痰丸(又名礞石滚痰丸)
《泰定养生主论》,录自《玉机微义》
滚痰丸是逐痰方,礞石黄芩及大黄;
少佐沉香为引导,实热顽痰一扫光。

【组成】大黄酒蒸片黄芩酒洗净,各八两(各24g)礞石捶碎,同焰硝一两,投入小砂罐内盖之,铁线缚定,盐泥固济,晒干,火煅红,候冷取出,一两(3g)沉香半两(2g)【功用】泻火逐痰。

【主治】实热老痰证。

癫狂昏迷,或惊悸怔忡,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闷,或眩晕耳鸣,或绕项结核,或口眼蠕动,或不寐,或梦寐奇怪之状,或骨节猝痛难以名状,或噎息烦闷,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第三节润燥化痰剂
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贝母瓜蒌花粉研,陈皮桔梗茯苓添;
呛咳咽干痰难咯,清肺润燥化痰涎。

【组成】贝母一钱五分(9g)瓜蒌一钱(6g)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各5g)
【功用】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

咳嗽痰少,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

【鉴别】贝母瓜蒌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皆能清润肺燥而止咳,用治肺有燥热之咳嗽证。

但贝母瓜蒌散重在润肺祛痰,润燥与化痰两相兼顾,主治燥痰咳嗽证,故以咳嗽痰少而黏,涩而难出,咽干口燥,舌苔干为主;桑杏汤用药轻清宣透,偏于轻宣肺经温燥之邪而化痰止咳,其宣散之力大于清润化痰之力,适用于温燥外袭,肺燥津伤之轻证,症见身热不甚,干咳或痰少而黏,脉浮数者;清燥救肺汤则重在清燥润肺,止咳平喘,兼以养阴益气,适用于温燥伤肺之重证,症见身热,心烦口渴,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舌红少苔,脉虚数者。

第四节温化寒痰剂
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常用方,
半夏杏仁均可加,寒痰水饮咳嗽康。

又:
苓甘五味姜辛汤,痰饮咳嗽常用方;
气降仍咳胸犹满,速化寒饮保安康。

【组成】茯苓四两(12g)甘草三两(9g)干姜三两(9g)细辛三两(3g)五味子半升(5g)
【功用】温肺化饮。

【主治】寒饮咳嗽。

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胸膈痞满,舌苔白滑,脉弦滑。

冷哮丸(《张氏医通》)
冷哮冬花麻草辛,川乌牙皂胆南星;
椒矾夏曲紫菀杏,温化寒痰效特灵。

组成:麻黄泡川乌生细辛蜀椒白矾生牙皂去皮弦子,酢炙半夏曲陈胆星杏仁去双仁者,连皮共用甘草生,各一两(各3g)紫菀茸款冬花各二两(各6g)共为细末,姜汁调神曲末打糊为丸,每遇发时,临卧生姜汤服二钱(6g),羸者一钱(3g),更以三建膏贴肺俞穴中,服后时吐顽痰,胸膈自宽。

服此数日后,以补脾肺药调之,候发如前,再服。

功用:散寒涤痰。

主治:寒痰哮喘。

背受寒邪,遇冷即发,咳嗽痰多,胸膈痞满,倚息不得卧。

三建膏方
组成:天雄附子川乌各一枚桂心官桂桂枝细辛干姜蜀椒各二两上切为片,麻油二斤,煎熬去滓,黄丹收膏,摊成,加麝少许,贴肺俞及华盖、膻中穴。

【鉴别】苓甘五味姜辛汤与小青龙汤均用干姜、细辛、五味子,皆有温肺化饮之功,可治疗寒饮内停所致的咳嗽痰稀色白。

但苓甘五味姜辛汤功专温肺化饮,而无解表之功;而小青龙汤除温肺化饮外,尚可发散风寒,适用于外感风寒、内有水饮者。

冷哮丸与苓甘五味姜辛汤均有温化祛痰之功。

但冷哮丸所治寒痰哮喘为内外俱寒之实证,方中以麻黄、细辛散外寒,蜀椒、川乌温里寒,皂荚、胆南星化顽痰,白矾、半夏燥湿化痰,紫菀、款冬花、杏仁降利肺气,止咳化痰,且用药较燥烈,虚人慎用;而苓甘五味姜辛汤长于温肺散寒化饮,故多用于寒饮内停所致之咳喘痰多、清稀色白者。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组成】白芥子(9g)紫苏子(9g)莱菔子(9g)(原著本方无用量)
【功用】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

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第五节治风化痰剂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息复正常。

【组成】半夏一钱五分(9g)天麻茯苓橘红各一钱(各6g)白术三钱(18g)甘草五分(3g)
【功用】化痰息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

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半夏白术天麻汤(《脾胃论》)
组成:黄柏二分(1g)干姜三分(1g)天麻苍术白茯苓黄芪泽泻人参以上各五分(各2.5g)白术炒曲以上各一钱(各5g)半夏汤洗七次大麦糵橘皮以上各一钱五分(各7.5g)
功用:燥湿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黏,涌吐不止,眼黑头眩,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心神颠倒,兀兀不止,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

【鉴别】《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与《脾胃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均可健脾祛痰。

但前者以化痰息风为重,兼健脾祛湿,为治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之剂;后者以补气健脾燥湿为主,兼化痰息风,为治气虚痰厥头痛之专方。

定痫丸《医学心悟》
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
胆星蝎蚕珀竹沥,姜汁甘草和朱砂;
镇心祛痰又开窍,平肝熄风制痫发。

【组成】明天麻川贝母半夏姜汁炒茯苓蒸茯神去木,蒸,各一两(各30g)胆
南星九制者石菖蒲石杵碎,取粉全蝎去尾,甘草水洗僵蚕甘草水洗,去咀,炒真琥珀腐煮,灯草研,各五钱(各15g)陈皮洗,去白远志去心,甘草水泡,各七钱(各20g)丹参酒蒸麦冬去心,各二两(各60g)辰砂细研,水飞,三钱(9g)
【用法】用竹沥一小碗,姜汁一杯,再用甘草四两熬膏,和药为丸,如弹子大,辰砂为衣,每服一丸(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用甘草120g熬膏,加竹沥100mL、姜汁50mL,和匀调药为小丸,每服6g,早晚各一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涤痰息风,清热定痫。

【主治】痰热痫证。

忽然发作,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目斜口,甚则抽搐,痰涎直流,叫喊作声,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略数。

亦用于癫狂。

河车丸方
组成:紫河车一具茯苓茯神远志各一两(各30g)
人参五钱(15g)丹参七钱(21g)炼蜜为丸,每早开水下三钱(9g)
五生丸(《杨氏家藏方》)
组成:天南星生姜汁浸一宿,焙干半夏汤洗七次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天麻白矾枯,各一两(各30g)朱砂别研为衣,二钱(6g)上药为细末。

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每服3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

功用:涤痰息风。

主治:风痰上扰,头目眩晕,呕吐痰涎。

【鉴别】定痫丸、五生丸均具化痰息风之功。

定痫丸重在清热涤痰,息风止痉,适用于风痰夹热之痫证;五生丸息风化痰并重,可治疗风痰上扰之头目眩晕,呕吐涎沫等症。

止嗽散
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
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