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资源开发问题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关于藏药材资源保护发展的现状及建议分析

关于藏药材资源保护发展的现状及建议分析

关于藏药材资源保护发展的现状及建议分析发表时间:2016-06-27T15:15:02.32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作者:李毛先[导读] 藏药医学作为我国藏民族传承上千年的医药体系,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疗效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耀眼的瑰宝。

青海省泽库县藏医院 811400【摘要】藏药医学作为我国藏民族传承上千年的医药体系,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疗效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耀眼的瑰宝。

进近十年来,随着藏药医疗价值的开发和医疗效果的显现,藏药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被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着。

而作为藏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藏药材,它的保护和利用关系着藏药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藏药产业事业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藏药材资源保护的问题越发尖锐,合理有效解决藏药材资源保护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藏药材资源现状;发展难题;建议藏医学通过上千年的传承和实践,逐渐积累、完善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医学理念的医学体系。

而藏药的产源则是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因为那里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和低污染高纯度的生长环境,和当下人们零污染的消费需求不谋而合。

而传统藏药本身在呼吸体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心脑血管、妇科病等疾病发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在媒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今天,藏药的价值被广为传颂,一时之间“藏药”在世界范围内风头两无,但是,藏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巨大的用药需求和逐渐流失的藏药材资源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藏药产业似乎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瓶颈阶段,即使面对着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开阔的市场环境,大部分企业也只能裹足发展。

1.藏药事业的发展及藏药材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1.1藏药材资源分布情况藏药材资源主要的分布地区包括西藏、青海、甘肃甘南、四川阿坝、云南迪庆以及甘孜两州,就是地理上的“青藏高原地区”。

据相关的统计来看,目前我国的藏药达3000多左右。

西藏自治区资源优势和产业政策分析

西藏自治区资源优势和产业政策分析

西藏自治区资源优势和产业政策分析摘要:本文从西藏自治区的资源优势出发。

论述西藏自治区的产业政策的现状和产业政策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对产业政策的思考。

旨在指明西藏自治区基于资源优势建立和调整的产业政策。

关键词:资源优势;产业政策;分析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总面积122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人口总数262万,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

一、西藏自治区的资源状况:西藏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区域差异明显,各地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资源有:1、土地资源,西藏有耕地面积343.14万亩,人均耕地1.41亩,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的限制,西藏垦殖系数和复种指数都不高,而广阔的水域基本上处于未利用状态。

2、植物资源,西藏是中国植物最富集的省区之一,也是中国森林资源和药用植物资源的一大宝库。

是最丰富、最独特的野生植物宝库。

森林蓄积量为20.8亿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84%。

3、动物资源,到目前为止,在西藏已发现野生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98亚种,其中有22种西藏(青藏)高原特有种,西藏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99种,构成了西藏的动物资源优势。

4、矿产资源,据初步统计,已发现矿产多种,矿产地2000余处。

已探明储量46种,产地164处。

居全国前10位的有18种。

矿种包括铬铁矿,锂,铜,硼矿、菱镁矿、重晶石、砷,白云母、泥炭,石膏、盐、芒硝、陶瓷土、硫、磷、钾、硅藻土、冰洲石、刚玉、水晶、玛瑙等。

5、能源资源,西藏的地热蕴藏量居全国第一位。

拉萨市当雄县辖区内的羊八井热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高温湿蒸气热田,也是世界已获开发利用的大型地热田之一。

西藏能源资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林草和畜粪等可再生能源。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非可再生能源资源发现较少。

6、水资源,西藏是中国河流与湖泊最多的省区之一。

西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据统计,西藏年平均天然水能蕴藏量约为2亿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30%;地表水资源总量约为3548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13.5%;冰川水资源总量为3300多亿立方米。

青藏高原水资源现状与问题

青藏高原水资源现状与问题

2023-11-08•青藏高原概述•水资源现状•水资源问题目录•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水资源未来发展与挑战01青藏高原概述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势高耸,地形复杂青藏高原是亚洲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地理环境高原上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全年气温较低,冰雪覆盖时间长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冰川和冻土发育广泛气候条件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高原上的湖泊、河流和冰川青藏高原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之一,为周边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水源水资源概况02水资源现状主要河流青藏高原拥有众多河流,如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等,这些河流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水资源。

主要湖泊青藏高原拥有许多湖泊,如纳木错、青海湖等,这些湖泊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水资源。

河流湖泊冰川与冻土冰川资源青藏高原拥有大量的冰川,这些冰川储存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冻土资源青藏高原存在大面积的冻土,这些冻土对保持水分和调节气候具有重要作用。

水质与水量水质青藏高原的水质总体良好,但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水质存在一定的问题。

水量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水量减少或波动较大,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青藏高原的农业用水量较大,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对当地的水资源压力较大。

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随着青藏高原工业的发展,工业用水量逐渐增加,对当地的水资源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随着青藏高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用水量也逐渐增加,对当地的水资源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03水资源利用020103水资源问题随着青藏高原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导致河流、湖泊等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资源污染工业废水青藏高原的农业活动也带来了大量的污染,包括农药、化肥等残留物,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

农业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也在增加,处理不当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论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论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1282015年7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论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冯桂芳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闻名世界,是旅游资源富集区。

但是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其生态环境很脆弱,发展旅游业也可能会给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青藏高原发展旅游业主要以生态旅游为主,但生态环境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生态旅游是现代世界上非常流行的旅游方式,在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非常成熟,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的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由国际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卡瑞(Ceballas 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

他认为生态旅游有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有所不同,它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的生态教育等多重功能。

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境中,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具有良好的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目前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并形成自身特色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地大致有福建武夷山,四川九寨沟,湖北神农架,吉林长白山等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旅游,青海青海湖,江苏盐城,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的观鸟旅游等。

但由于我国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过重的强调回归自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

在旅游业大兴及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粗放开发,在开发中忽视了保护,从而造成许多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生态旅游必将成为适应这种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对旅游业发展较为缓慢的青藏高原地区,这条发展“生态旅游”的道路行之有效的。

西藏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西藏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在 2 0 年 实施 天然林 保护工程 以前 . 00 西藏原始 森
林林 区遭 到大规模 工业 化 的采伐 . 国 、 在 省道 沿线 、 城
草地 的畜产品产 量 比内蒙 、 新疆低 2 3 l ~ 倍 2 l 。
填周 边等人 为活 动较多 地 区的原 始森林 破坏严 重 . 原
始森林 面积不 断减少 . 迹地 面积逐年增加 区森林 资 全 源二类 调查成果 显示 . 原始森 林活立木 蓄积量 与 19 91 年一类 清查相 比减少 了 3 0 万 m E 00 3] 7
区总 面积 的 4 . % 15 6 1 . 土地 生产 潜 力 低 4
到 21 0 0年的 2 3万人 在牧 区人 口不断增 长的压力 9
下. 过度放牧 . 就十分脆弱 的高原牧草地进行掠夺 对本 式 的索取 . 一步激化草畜矛盾 . 剧 了草地 的沙化 和 进 加 退化 目前退化草地 面积 约 29 8பைடு நூலகம்5万 h 2占全 自治 2 . 5 m.


草正常生长 、 发育 的需要 。1 9 ~ 0 1 9 0 2 0 年土壤 养分含 量 仍处于下 降趋 势。 目前, 耕地有机质 、 速效氮 、 速效磷 、 速
效钾 含量处 于中 、 低水 平的耕地分别 占 8 . 、9 %、 3 % 8. 2 7
9 .%和 4 .%【 3O 30 5 ]
第 1 0巷 第 6
2 1年 1 01 2月
广 东 土 地 科 学
GUANGDoNG LAND CI S ENCE
VO .1 1 0 NO.6 1e . 01 ) c.2 1
西藏土地生态环境 问题与对策
郭健 斌 张红锋
( 西藏农牧 学院, 西藏 林 芝 80 0) 60 0

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及其农业开发研究

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及其农业开发研究

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及其农业开发研究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区域,其植被资源不仅丰富,而且独特。

青藏高原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5500米的地带,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基础和自然资源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资源与农业开发研究是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青藏高原植物资源青藏高原植物资源颇为丰富,具有多种特色植物。

从覆盖面积上来说,藏药是高原上最广泛的一类植物资源,其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生物碱类、酚类、醛类、烷类等。

藏药在治疗疾病如高原反应、肝炎、高血压、肿瘤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

青藏高原的其他植物资源还包括黄杨、雪莲、松茸、枸杞、红景天、黄连等。

二、青藏高原植物资源与农业开发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应用价值巨大。

除了传统的藏药材外,它们还能生产油、乳、茶叶等食品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

因此,对青藏高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高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青藏高原植物的农业开发也从传统的采集和野生资源保护逐渐向大规模种植和加工方向发展。

例如,在全国宣传的高原枸杞的种植已逐渐形成产业链,从种植、收获、加工到销售,产业规模越来越大。

同时,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和需求对高原植物资源的开发,也推动了高原植物资源的种植和开发。

三、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利用的挑战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利用的挑战包括重负、管理问题和环境改变。

由于青藏高原地区天气变化极大、地理环境复杂、并且海拔高度较大,开展资源开发建设工作仍面临很多困难。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需要更多关于青藏高原植物资源的科学研究和探索,同时加强野生资源管理,推动高原植物资源向可持续利用方向发展。

结语:青藏高原植物资源丰富多彩,十分珍贵。

我们需要保护好高原植物资源不断进行科学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其生长环境和生态功能,同时也需要不断推动高原植物资源向可持续开发利用方向发展,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高原地区实现绿色发展注入更加充实和有力的动能。

以新质生产力促进西藏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以新质生产力促进西藏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以新质生产力促进西藏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西藏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省份,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西藏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低空经济方面。

为了实现西藏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本研究以新质生产力促进西藏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研究主题,旨在为西藏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背景方面,西藏地处高原,交通不便,这为其低空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因素。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无人机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低空经济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特别是在农业、旅游、物流等领域,低空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研究如何利用新质生产力推动西藏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西藏地区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方面,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西藏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提出适应西藏特点的低空经济发展策略。

通过对西藏低空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本研究将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促进西藏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探讨新质生产力在西藏低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本研究将重点关注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西藏低空经济中的应用,分析其对西藏低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将结合实际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推动西藏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促进西藏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本研究将探讨如何借助新质生产力推动西藏与其他地区的低空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 西藏低空经济的现状和特点地理优势明显。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但这也为其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独特的地理优势。

高原地形使得空中交通受限,因此低空经济发展空间巨大。

旅游资源丰富。

西藏拥有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2200字》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2200字》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1国外研究综述早期的城市文化旅游研究学者Jon和Stephen (2005)认为,在旅游资源区域合作的重要关系上,政府的角色定位是导向者。

政府工作内容有三部分重点:一是,保障能够提供旅游资源区域合作的各类组织;二是,负责组织区域间的各项旅游合作的活动;三是,统筹协调旅游区域合作中的各方关系。

Joope (1996)则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在旅游资源区域合作关系中,为减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

中央政府应该从地方的角度出发考虑其旅游资源区域合作中经济需要。

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和统一的合作安排,促使各个层级主体在合作中,就经济和自然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统筹协调,最终形成一致意向。

但是,也可能会由于行政区域类似程度相对较高,所以会在行政管理中存在利益冲突。

Gary (1999)认为:制订旅游相关政策的过程应该包括如下程序:首先是,制定政策导向目标;然后是,制定政策具体内容;最后是,制定政策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进行防控预案Peter W (1998)阐述了美国保护遗产地环境的背景、行政管理措施、立法、保护运动方式等方面,并对遗产地交易过程中滥用的行为实施限制计划。

比如,城市的发展权可以转让,但是必须要以合理的规划作为重要前提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其他行政手段,如制定相关法律、投入足量的规划资金、将权利授权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公众积极参与选举从而产生的地方行政支持。

Viera Dvorakova (2005)认为:在进行古迹遗址管理时,必须要以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为基本原则。

他还指出,要持续分析古迹遗址文化和其产生的经济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2国内研究综述张艳玲(2007)认为陕西是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最早的地区。

当地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然而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他指出了陕西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中的问题,并创造性地将新短板效应理论运用到陕西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研究和讨论中,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西藏资源禀赋结构与跨越式发展战略分析

西藏资源禀赋结构与跨越式发展战略分析

西藏资源禀赋结构与跨越式发展战略分析引言西藏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西藏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本文旨在对西藏的资源禀赋结构进行分析,并探讨适合西藏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西藏资源禀赋结构分析自然资源西藏地处高原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水资源是西藏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包括湖泊、河流和冰川。

西藏还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如铜、锌、锡等。

此外,西藏的牲畜资源丰富,养殖业发达,可以提供丰富的肉类和奶制品。

生态资源西藏被誉为“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

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持相对完好,有许多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如藏羚羊、藏鸡等。

这些生态资源对于西藏的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资源西藏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

西藏的藏传佛教文化影响深远,拥有众多的寺庙和建筑群。

此外,西藏还有独特的手工艺品和传统音乐艺术,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跨越式发展战略分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西藏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交通和通信设施的改善对于推动西藏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投资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系统,提高通信网络覆盖率,将有助于加强西藏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推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发展特色产业西藏应该发展特色产业,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旅游业可以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因为其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西藏还可以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畜牧业,利用其天然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牲畜资源。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西藏需要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培养更多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

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

加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西藏需要制定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保护好宝贵的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

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论西藏水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西藏水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西藏水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西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是其利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分布不均。

西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水资源集中在江河湖泊及人口集中地区,其余地区水资源较为匮乏。

2.水资源利用方式落后。

西藏地区大部分地区依然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浪费了很多水资源。

同时,由于地处高原地区,其水资源也具有特殊性,需要采取适宜的利用方式。

3.水污染问题突出。

由于西藏地区的工农业发展相对滞后,污染排放标准低,加之旅游业日益兴旺,一些景点及游客聚集区域的废水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

在西藏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保障农业、工业、生态等多重需求。

2.推广节水技术。

在传统灌溉方式落后的同时,引进节水灌溉技术,改变原有浪费的灌溉方式,降低水资源的损耗和污染。

3.强化水环境治理。

建立水资源监测体系,加强水污染防治,制定水污染治理措施,解决旅游业废水排放等问题,保障水环境安全。

总之,未来西藏地区面临的水资源利用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西藏地区水资源的良好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随着 西藏 地 区基 础 设施 的不 断 改 善 ,尤 其是 序 开 采 、掘 富弃 贫严 重 。利 川 方式
以 开 采 为 主 ,综 合 利 用 和 深 加 工 能 力 低 ,效 益 不
藏 铁路 建 成 通车 ,西藏 矿 业 开 发具 有 很 好 的发 展 前
( . 州 学 院 黄 河 三 角 洲生 态环 境 研 究 中心 , 山 东 滨 州 3滨 2 6 ) 6 3 5 0
摘 要 :本 文对 西藏 矿 产资 源勘探 及 开发利 用现 状 进行 了回顾 ,并 对影 响矿 产 资 源开发 利 用的有 利
和 不利 因素进 行 了简单分析 。 西藏矿 产资 源开发 利 用有 良好 前景 。 为此 ,必 须加 强矿产 资 源开发 利
1 2开 发 利用 现 状 .
西藏 自治 区矿产 资源 开发 利 用 历史 悠久 。解 放
前 ,砂 金 矿 等矿 种 已有 小规 模 开 采 ,解 放 后 , 矿产
1矿 产 资 源 勘 探 及 开 发 利 用 现 状
11 探 现 状 .勘
资源 开 发 利用 得 到 大 力发 展 ,矿 产 资 源开 采 种类 不
断增加 ,规模不断扩大 ,矿业产值不断增加 。特别
是 近 年 来 ,采 矿 业迅 猛 发 展 ,矿 山企 业 逐 年增 多 , 已形 成 了 国有 矿 山 企 业 、集 体 矿 山企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股 份 合 作 企 业 、集 体 联 营 企业 、有 限责 任 公 司 和 个体 采 矿 并 存 的矿 山企 业 结 构 ,形 成 了一 批效 益 型 骨 干企 业 ,其 在 国 民经 济 和 社会 发 展 中的地 位 越 来 越 重 要 。2 0  ̄ ,矿 山 数 2 3 ,从 业 人 数 00 0个 6 3 人 ,产值 4 1 37 万 元 ;到 了2 0 年 ,矿 山企 48 3 2 .8 03

藏区调研报告

藏区调研报告

藏区调研报告藏区调研报告一、引言藏区位于中国西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四个藏族自治州(即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

这个地区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于世。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藏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居民的生活状况,为促进藏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生态环境藏区地处高原地带,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此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这主要是由于一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滥伐森林和开垦农田等所导致。

此外,气候变化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冰川融化和降水减少等。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生态环境,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投入,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限制开发活动、加强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以及推广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等。

三、经济发展尽管藏区地理条件恶劣,但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该地区的经济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其次是旅游和矿产资源开发。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政府在促进藏区经济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加大对农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吸引外商投资等。

然而,面临的困难也不容忽视,如交通不便、缺乏现代化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低下等。

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农民收入,并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

四、居民生活藏区居民的生活状况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他们大部分依然过着传统的农牧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

然而,受到地理限制和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影响,部分居民的生活质量较低,教育和医疗资源不够充足,社会保障制度相对薄弱。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藏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居民的生活状况。

虽然藏区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我们也看到了政府和社会对藏区的关注和投入。

为了促进藏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加强生态保护工作,通过发展可持续的农业和旅游业来增加经济收入,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

西藏产业结构现状及对策建议

西藏产业结构现状及对策建议

西藏产业结构现状及对策建议西藏是我国的重要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一直是西藏长期以来的难题,其中产业结构的不足一直以来是制约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本文将针对西藏产业结构现状及对策建议进行分步骤阐述。

一、西藏产业结构现状西藏的产业结构历史上一直以农牧业为主,加上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初步形成了以农牧业和旅游业为主的两大产业结构。

但目前西藏产业的结构还存在以下问题:1. 农牧业产业链不完整。

农牧业生产过程中,领域中间环节比较简单,自然条件变化较大,生产增长率不稳定。

2.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够,投资普遍侧重于资源开发,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能可持续发展。

3. 在旅游业方面,西藏缺乏高品质、全景式的旅游景区,游客过度涌入造成了人工和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恶化。

二、西藏产业结构改善的对策建议为了解决西藏产业结构不足的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

1. 多元化发展产业。

加强西藏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加强中间环节建设;对于其他尚未发展的产业,如教育、医疗、高新技术等,需要积极开展发掘、推动和支持,使其在西藏得到发展。

这样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实现产业多元化的平衡发展。

2.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强化建设环保体系与管理制度,建立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环境重点区域的保护与管理。

3. 建立高品质全景式旅游景区和保护生态平衡。

开发旅游资源时,可以考虑将旅游、文化、产业的因素有机结合,把各种资源和优势融为一起,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景区,同时提倡保护生态平衡。

4. 加强人才培养。

通过加强培训和引进人才,提高西藏产业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能力,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西藏的产业结构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断的努力改变,使之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西藏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好的财富和生活质量。

地理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地理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地理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一、引信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其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环境资源人口、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地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地理学研究现状
1.环境与资源研究
环境与资源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气候变化、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地理学者在环境与资源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环境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和影响、水资源分布和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等。

2.人口与城市化研究
人口与城市化是地理学研究的另-重要领域。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空间结构、人口流动、城市发展模式等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地理学者在人口与城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城市规划、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与城乡人口变化、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等。

3.经济发展与区域研究
经济发展与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

地理学者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与机制、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优化、地区竞争力与发展战略等。

同时,随著全球化的加速,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跨国经济活动也成为了地理学者研究的重点。

西藏的能源开发利用中的技术问题和对策探究

西藏的能源开发利用中的技术问题和对策探究

西藏的能源开发利用中的技术问题和对策探究摘要:西藏自身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

西藏自身环境对能源的利用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在实际利用西藏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时存在着诸多的独特问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特殊性,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进一步开发西藏的各种能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西藏;能源开发;问题;对策西藏地区具有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诸多的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相关的可再生资源对于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我国能源体系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西藏地区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已经开始实践,在这一过程之中遭遇了诸多技术问题。

本文以西藏地区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现状为基础,分析了可再生资源在利用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了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

一、西藏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概述(一)太阳能利用现状概述西藏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其接受太阳辐射量较大,依据相关的统计数据西藏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位居我国各省首位,同时也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西藏地区开发太阳能的历史较为悠久,最早进行太阳能开发的目的是解决西藏部分地区缺乏电力资源的问题。

随着西藏地区光伏发电站规模的扩大,其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还能够向外部输送电力,进而实现推动自身经济发展和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的目的。

(二)风能利用现状概述风能存在间歇性、不稳定性和不可调控的特点,实际应用时对技术要求较高,且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整体上在西藏地区的应用规模较小,其主要的应用方式为风/光互补电站。

风/光互补电站构成风/光互补电力系统,当其中一种能源利用条件不具备时可借助另一种能源进行发电,从而有效的提升发电系统的稳定性。

目前投入使用的单台风机功率通常为10KW或5KW,发电机组基本为小机组,其主要目的是满足西藏地区自身的用电需求。

二、风能和太阳能开发利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一)太阳能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西藏地区的太阳能开发利用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光伏发电。

西藏环境地质发展与地质环境现状分析

西藏环境地质发展与地质环境现状分析
污 染 。针 对此情 况 ,国 内许 多单位开 展 了研 究 。诸如 清华 大 学 、南京大 学等 ,借 助长 期强力抽 水 ,基 本上能截 获地
2 国内环境 地质学科研 究进展 2 1城 市环境地质研 究进展 .
从世 界范 围来 说城 市人 口增 长是 不可逆 的 ,城 市历来 是 人类活 动对地 壳表层 影响最大 的地 区,特 别是我 国沿海
c re t a i u d e s n r n e ta dge l g c l r be stem e s r so e lg c l n r n e tl r tci nwe e u r nl v ro sa v r ee v o m n n oo ia o lm , a u e fg oo ia v o m n a o e t r y i p h ei p o po oe r p s d.
调 查 ,认 为 全 球 性 的 气 候 变 化 加 上 青 藏 高 原 迅 速 的 差 异 性 升 降 运 动 所 带 来 的 内部 微 气 候 变 化 导 致 了西 藏 区 内生 态 地 质 环 境 恶 化 ,而 越 来 越 多 的人 为 工 程 经 济 活 动 正 在 加 速 这
有价 格低廉 ,运行 可靠 ,效果 明显和操 作简单 、管 理方便
D I 1 .9 9 Js . 6 1 6 9 .0 .60 3 O : 5 6 / .s 1 7 — 3 62 1 .0 0 in I 2
En io m e t l e l g ndG e l gc e eo vr n n a o o ya o o ia D v l pm e fTi e G l nt b t o
2 2水 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 问题研究进展 .
水 资源在 国 民经济 建设 和人 民生活方面 起着重 要 的作

西藏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西藏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西藏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西藏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一、西藏矿业循环经济现状1、矿业资源产业优势明显,能源、金属、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

西藏拥有大类资源上百之多,其中金银铜铁钒钛铀铬等16种TH(必须有的valuable type of minerals)都产量在全国前茅。

2、矿业增长潜力大,拥有较为发达的矿业工业基础设施,形成较稳定的矿产供给体系,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保持和改善社会经济状况。

3、矿业资源保护有力,西藏针对开发利用矿业资源和保护环境施行许多措施,大大提高了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保护能力。

二、西藏矿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1、加强矿业资源调整和科学管理,突出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适当控制矿业资源投入和开采速度,确保西藏矿产资源长期有效开发利用。

2、开展现代矿业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实施多层次深度开采,加快科技进步和矿山全过程智能化改造;加强矿山相关服务业发展,创新产业协同机制,大力开展金属冶炼产业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实施多项支持政策,加快发展产业扶贫的实施,构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把矿山发展融入区域就业体系。

3、着力落实矿山重点安全配套工作,提高审批标准,强化资质审查,完善安全检测,让设备安全可靠,大力推进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把加强安全全过程管理作为重大任务,充分履行企业安全责任。

4、强化矿山废弃物处置和利用,加强废弃物监测,完善矿山附着废物及全过程利用技术;安排好废弃物清理和综合利用,采用环保技术开发,以低碳技术减少排放性废物,将矿山附着废物转换为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全面提升矿山废弃物处理能力,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

5、扩大矿山水源保护,加强水土保持和水质污染治理,确保矿山水源的可持续开采,改善矿山污染状况,提高矿山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矿山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广矿山水源循环利用,建立现代矿山水资源节约机制,保障矿山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西藏应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及区域发展机遇,促进矿业循环经济发展,重点抓好矿山资源合理调整与科学管理,大力推进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加强安全配套保障,加快科技进步,加大矿山重点安全建设,强化废弃物处置和再利用,提升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西藏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

高原地区中藏药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

高原地区中藏药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

高原地区中藏药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摘要】随着我国传统医学的迅速发展,中藏药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急速的发展也势必会带来一些问题,我国对于高原地区中藏药资源的研究制度并不完善,且关于藏药资源的研究十分稀少,且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于资源保护力度并不大,除此之外,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短缺,这些因素均会导致藏药资源的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

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当前的高原地区的藏药资源信息,从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藏药保护措施,成为了医学产业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

本文就高原地区中藏药资源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针对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制定出最为有效的保护措施,为高原地区中藏药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高原地区;藏药资源;现状调查【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315-02藏药具有数千年的传承,目前藏药已经成为了我过特有的中国传统医药体系之一。

众所周知,高原地区的主要居民为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研究出很多藏民特有的治疗方法,而高原地区相对封闭,其它地区的药物资源无法有效地运输至此。

故藏民使用高原上特有的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1.中藏药资源调查的历史背景中藏药资源是中藏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中藏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中藏药产业快速发展,工业产值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

但与此同时,中藏药资源面临巨大的压力。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的第三次中藏药资源普查距今已有20余年,由于中藏药资源种类、分布、量值和应用不断变化等多种原因,已导致中藏药资源的家底不清,使得中藏药资源保护利用和产业发展政策规划的制定依据不足,新一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未全面完成。

2.藏区目前野生中药材资源情况。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野生中藏药资源比较丰富,从海拔2000~5000米的广大区域分布有各种中藏药资源。

西藏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调查报告

西藏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调查报告

西藏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调查报告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是我国东部的红色宝库,拥有得天独厚的自
然资源,因此西藏的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非常重要。

为了调
查西藏的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我们组织了专家学者到西藏
云南宁夏贵州等地开展调查。

我们首先调查了西藏地区红色资源的存在状态及其分布情况,发
现西藏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资源等多种红色资源,这些红色资源普
遍存在较大的分布不均衡性,特别是深度浅近地区和内陆地区,资源
普遍较为紧张。

其次,我们研究了各地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发
现不同地点的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存在局部差异,但有较大幅度
存在过度开发、开发方式不当等问题,且植物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仍
然处于起步阶段,开发利用存在待提升空间。

最后,我们提出了保护
与利用相结合的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建议,指出西藏需大力提升红色资
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加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监管,拟定完善而
合理的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西藏的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有了进一
步的了解,并初步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本报告旨在为西藏红色资源保护以及有效开发利用提供帮助。

西藏生物质能开发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解析资料精

西藏生物质能开发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解析资料精

收稿日期:2006-07-19;修订日期:2006-08-2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与意大利国土环境部合作项目“西藏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SIF-019-01)。

第一作者简介:徐增让(1971-),男,陕西凤翔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

E-mail:xuzr.04b@igsnrr.ac.cn自然资源学报JOURNALOFNATURALRESOURCES第22卷第2期2007年3月Vol.22No.2Mar.,2007西藏生物质能开发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徐增让1,2,成升魁1,闵庆文1,邹秀萍3(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3.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摘要:开发生物质能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严重这两大难题的理性选择。

而由于生物质能蕴藏于生物质中,生物质又与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息息相关,因此,各地发展生物质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不可一刀切。

论文分析了西藏发展生物质能的资源条件和环境基础,认为西藏生物质能资源总量大而单位面积的生物净初级生产量不高,自然环境脆弱且生物质能利用与环境关系紧张。

在前人关于西藏的太阳能、生物量、净初级生产量研究基础上,从生物质能转化过程的角度,提出了可利用生产量的概念及生物质能可持续利用的模式,继而估算出了西藏的生物质能资源总量2400×104tce/a。

最后,在肯定西藏生物质能开发的可行性的同时,提出了因地制宜,适度开发的战略。

关键词:生物质能;可利用生物生产量;生物原材料;GIS空间分析;西藏中图分类号:TK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037(2007)02-0243-09生物质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

它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

目前,它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的第4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西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文献综述
地理科学学院
谢晓颖
2012013223
1. 前言
1.1 关于西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课题研究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成为重点开发的对象。

在西藏地区社会经济特别是西藏旅游产业呈现出持续发展态势的今天,西藏文化成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一种“文化资本”,有待于从藏民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民俗风情等多层面进行有效的、合理的综合开发,充分利用西藏文化资源的优势与特色,使之成为西藏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

同时,在资源匮乏的今天,不仅自然资源、物质资源需要我们珍惜和节约,文化资源等非物质资源也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介绍
1.2.1 西藏文化资源的内涵
在顾惠雅《关于西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思考》一文中给出了西藏文化资源的内涵,包括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风土人情三个方面。

并且总结道:西藏文化资源的内容是丰富的、多元的,不仅仅限于此,伴随今后西藏旅游业发展,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向更深、更广阔的层面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文化的民族性是一种文化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内核,也是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区别的关键标识。

西藏文化具有一种独特的异质文化特色;其次,应强烈反映西藏文化的地域性。

地域环境是一个民族生存、生活的空间条件,是孕育民族文化的摇篮。

西藏文化作为藏民族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深深打上了西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烙印,从而才能形成独具魅力的雪域文化这种代表“异域风光”的文化。

第三,应透视出西藏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西藏文化是藏民族历史的积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正由于西藏文化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得西藏高原的自然美具有了更深远的意蕴。

第四,应集中代表西藏文化的精粹,要具有“精品意识”。

它应是西藏文化中最优秀的文化,既体现着藏民族特性,又属于西藏文化的精粹。

它体现在藏民族习俗、礼仪、艺术、文学以及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因而开发利用这些文化资源的工作也是涉及方方面面的。

这是西藏文化资源的优势所在。

1.2.2.西藏文化资源的两重属性
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在这片世界屋脊上,勤劳、勇敢、智慧的藏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创造出了瑰丽奇特、别具一格的文化。

宗教性、神秘性、民族性、原生性、地域性、生态性是西藏文化的标签。

在张薇《西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辨析》一文中,总结了西藏文化资源具有的两重属性。

一方面,西藏拥有源远流长的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神奇壮美的高原自然生态资源。


为我国文物大区之一,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7 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 处;唐卡、民间木雕、石刻、建筑、服饰、饮食、歌舞及传统节庆等艺术都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就自然生态资源而言,有神奇的神山圣湖、雪峰冰川、唐蕃古道、茶马古道、雪域江南、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雄奇瑰丽的自然景观。

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神奇的自然生态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和发展空间,是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先天资源优势。

此种先天资源优势是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与积累起来的,具有较强的物态化与静态化、固定化特点。

西藏文化资源的另一重属性恰恰是匮乏的文化创意资源。

文西藏在拥有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的同时,文化创意资源却相对匮乏。

其匮乏主要表现在:第一,观念滞后,文化创新意识较弱,对文化的教育功能和精神属性比较注重,对文化的经济功能和商品属性认识不足;第二,文化产业的结构不合理,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较大,过度“啃老”式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而文化创意产品极少;第三,文化创意人才奇缺,不能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西藏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在西藏地区社会经济特别是西藏旅游产业呈现出持续发展态势的今天,西藏文化资源开发引起广泛的重视,但仍然存在问题。

综合有关资料,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对产业观念认识的不足制约了我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文化资源的管理滞后保护意识淡薄;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品牌支撑、创新不够且文化特色不强;文化开发产业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且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欠缺。

安玉琴、徐爱燕、刘静静的《西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探析》一文中提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混淆了文化产业的特性、功效和主体,妨碍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了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

导致成型的纯自然景区被不协调地打造成人造景点,主体模糊失去了原有的服务功效”。

在这里要重点提及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的问题,因为如今西藏旅游业越来越受关注。

由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些资源管理者、开发者把旅游业简单地等同于经济产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旅游资源,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仅仅看作是一个可以获得经济收入的摇钱树,文化资源自觉成了经济的奴婢,文化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进而不被人们所重视,造成了经济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衡。

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中,也由于缺乏应有文化资源保护意识,急功近利、主观随意性较大,甚至造成了部分文化旅游资源的“文脉”的破坏;在经济建设中,特别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因为对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忽略了文化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性,致使一些传统的原汁原味的文化旅游资
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或变异、或永远的消失。

3.西藏文化资源开发对策
3.1 争取特殊政策, 制定优惠措施
西藏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 作为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 中央在政策上给予了特别的关爱和重点倾斜。

面对文化经济时代的新机遇, 在充分考虑西藏特殊地理环境、特殊国际政治地位和特殊历史使命的基础上, 吸收利用先进经验, 对西藏设立文化产业特区、发行文化彩票等一系列设想进行充分探索, 在特殊政策的支持下激发西藏文化经济发展的活力。

另外, 结合现状, 研究制定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全面发展的更加优惠、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对涉及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文化单位, 在总的原则下, 可灵活实行“一企一策、一团一策”(李春华《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探索》)。

3.2 统筹规划布局, 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研究编制文化发展总体战略和规划, 进一步明确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科学规划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核心载体和重点项目。

通过文化产业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优化。

在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的同时, 结合西藏民族文化优势和西
藏文化资源特有的禀赋, 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民族手工艺、高原极限运动等特色文化产业,重点培育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3.3 培育文化产业主体
一是加快发展文化企业。

积极推进和鼓励区内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造,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全力加快国有文化资本向市场前景好、综合实力强、社会效益高的领域集中, 发挥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 重点培育一批民营龙头文化企业;大力吸引区内外知名文化企业投资西藏; 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 鼓励民营企业逐步扩大文化投资领域, 参与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

3.4 搭建现代文化市场平台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加快文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设, 着力培育音像市场、图书市场、旅游品市场、演出市场和文化娱乐市场, 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运行机制。

加强文化中介组织和文化行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 发展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中介组织, 推行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化服务。

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的基础
上, 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 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3.5 其他对策
增强文化保护意识,正确处理文化资源的孵化关系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升西藏文化旅游的层次,而维护文化安全必须提升西藏文化。

并且,文化软实力的增强除经济意义, 更具政治意义。

参考文献:
1、[美]露丝·本尼迪克行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M]上海:三联书店,1988
2、何显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社会实践基础[J]哲学研究,1997
3、朱希祥,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M]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
4、郝时远,人类学视野中的西藏文化[J]民族研究,2001
5、顾惠雅,关于西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思考,西藏民族学院学报7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6、李秀金.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管理[J].理论学刊,
2005(2).
7、郑凡.旅游业中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云南社
会科学,1997(2).
8、王方、周秉根.旅游文化的类型与特征及其在旅游业中的
地位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
9、薛江伟. 四川文化旅游现状及发展研究[J]. 理论与改革,
2008(3).
10、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
版社,2004(6).
11、秦学.宁波发展文化旅游对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
科学版),2004(1).
12、张薇西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辨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