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自救常识
地震逃生自救十大法则与四大常识
![地震逃生自救十大法则与四大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e059e9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8.png)
地震逃生自救十大法则与四大常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突发性极强,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尽量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逃生自救能力,人们需要了解地震逃生自救十大法则以及四大常识。
一、地震逃生自救十大法则:1.别惊慌,保持冷静。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心理调整好,保持冷静,迅速判断是否处于危险环境。
2.保持原地就地,迅速寻找安全位置。
在地震发生时,应尽量保持原地不动或就地躲避。
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可以选择合适的安全位置,像桌子下、沙发下、墙角等附近,注意避开易碎物品、玻璃、照明灯具等可能会掉落的物品。
3.避免乘坐电梯。
地震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出现故障,所以尽量避免乘坐电梯。
如果你已经在电梯内,应立即按下所有楼层按钮,保持电梯停在其中一楼层,尽量避免被困。
4.不随意逃生,避免拥挤。
地震发生时,很多人都会选择逃生,避免拥挤,不要随意跳楼、乱窜,要尽量选择避开人员密集区域,以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5.防护头部,保护颈部。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用手保护头部,躲在坚固物体旁边,减少伤害。
同时,要尽量避免头部和颈部的碰撞,以减少颈椎的受伤。
6.迅速关闭燃气阀门。
地震发生时,要迅速关闭燃气阀门,避免燃气泄漏引发火灾,造成更大的灾害。
7.寻找避难场所,远离危险区域。
在地震安全区域内,要寻找较为安全的地方,如室外广场、开阔安全的区域等。
要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坍塌可能性较大的地方等危险区域。
8.迅速逃生,避免滞留。
在地震过程中,要迅速逃离威胁生命的场所,不要滞留在可能会坍塌的建筑物下。
保持冷静,判断逃生的最佳时间和途径,合理安排逃生路线。
9.注意自救,互救。
在逃生过程中,要注意自救,尽量不受伤害。
同时,要互相帮助,尊重弱势群体,避免恶性拥挤和踩踏事故。
二、地震四大常识:1.地震的表现形式:地震通常会伴随着地面的震动、晃动和摇晃,建筑物可能会出现倾斜、垮塌、破损等情况。
同时,地震还会引发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土石流等。
地震逃生自救常识简单12条
![地震逃生自救常识简单12条](https://img.taocdn.com/s3/m/e9b615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2.png)
地震逃生自救常识简单12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发生时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为了提高人们在地震发生时的逃生和自救能力,以下是地震逃生自救的常识,共计12条。
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
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定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2. 找到避难点:地震发生时,要尽快找到安全的避难点。
避难点可以是桌子下面、墙角、柱子旁边等可以提供保护的地方。
3. 迅速撤离: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室内,要迅速撤离建筑物。
不要乘坐电梯,而是选择使用楼梯下楼,以免被困。
4. 避免使用电梯:地震发生时,电梯有可能发生故障,导致被困。
因此,遇到地震时,千万不要使用电梯。
5. 远离玻璃:地震发生时,要尽量远离玻璃窗、玻璃门等易碎物品。
地震时玻璃可能破碎,会造成伤害。
6. 保护头部:地震发生时,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
可以用双手或其他物品将头部保护起来,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7. 不要乱跑:地震发生时,不要乱跑,以免被物品砸伤或跌倒。
要尽量保持稳定的姿势,稳住身体。
8. 注意逃生通道:在地震发生时,要留意逃生通道的情况。
如果有墙体倒塌、门窗被堵住等情况,要及时寻找其他逃生的方式。
9. 避免堵塞出口:地震发生时,要避免堵塞出口。
不要将物品堆放在门口或走廊,以免发生地震时无法迅速逃生。
10. 防止火灾: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内可能会发生电线短路等情况,导致火灾。
要及时关闭燃气、电源等设备,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11. 注意余震:地震发生后,往往会有余震。
在余震期间,要继续保持警惕,避免靠近可能崩塌的建筑物。
12. 等待救援:如果地震发生后你被困在废墟下,要尽量保持镇定,等待救援。
不要轻易尝试自己脱困,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地震发生时,逃生自救常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这些常识,能够帮助我们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迅速撤离、找到避难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常识,提高自己的地震逃生自救能力。
地震自救小常识3条
![地震自救小常识3条](https://img.taocdn.com/s3/m/abd55c5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9.png)
地震自救小常识3条地震是一种突发自然灾害,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如何自救呢?以下是三条地震自救小常识。
一、保持冷静,找到安全位置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
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盲目逃跑。
应该迅速找到安全位置躲避。
安全位置可以是桌子下面、墙角、门口等处。
如果在户外,应该远离高楼大厦、电线杆、树木等易倒塌物体,并尽可能躲到空旷的地方。
如果你正在开车或者骑车行驶,应该立即停车并尽量将车停在空旷的地方。
如果你正在乘坐电梯或者爬楼梯,应该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找安全位置等待救援。
二、注意自我保护当地震发生时,应该注意自我保护。
首先要避免被高处物体砸中头部。
可以用手臂或者其他物品遮挡头部。
其次要注意防止被玻璃碎片划伤身体。
可以用衣服或者其他物品包裹住手臂,以防止被玻璃划伤。
此外,还要注意防止被电线杆等物体触电。
如果你被困在建筑物中,应该尽可能寻找避难所。
可以用衣服或者其他物品制作简易面罩,以防止吸入灰尘和有害气体。
如果你需要喝水,可以用自来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进行消毒后饮用。
三、等待救援当地震发生时,应该尽量保持镇静,并等待救援。
如果你被困在建筑物中,应该尽可能发出求救信号。
可以用手机发送短信或者打电话向外界求救。
同时也可以在窗户上写上“求救”等字样,以引起外界的注意。
如果你已经成功逃出建筑物,并发现有人被困在里面,请不要冒险进入建筑物进行营救。
这样会增加自身的危险性,并且还会影响到后续的救援工作。
相反,应该立即向外界报警并等待专业的救援人员前来营救。
结语:地震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灾害,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自救方法,就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护好自己。
以上三条地震自救小常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多加注意,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地震逃生自救常识
![地震逃生自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4c6426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3.png)
地震逃生自救常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发生时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在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方法至关重要。
掌握地震逃生自救常识,可以有效提高自救和逃生的成功率,减少伤亡。
下面将介绍一些地震逃生自救的常识和方法。
一、地震前的准备在地震来临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地震。
首先,要了解家庭、单位或学校的应急预案,知道逃生通道和避难地点。
其次,要定期参加地震应急演练,熟悉逃生和自救的方法。
另外,要准备好应急物资,如食品、水、药品、手电筒等,以备不时之需。
二、地震发生时的逃生自救方法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
寻找安全的避难地点,避免站立在窗户、玻璃门等易受破坏的地方。
2. 躲避掩护:如果在室内,应躲避到桌子、床下或墙角等坚固的掩护物下,保护头部和颈部。
避免站立在门框旁边,以免被挤压。
3. 迅速撤离:如果在室外,应迅速撤离建筑物,远离高楼、电线杆等易坍塌的地方,避免受伤。
4. 避免使用电梯: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电梯,选择楼梯逃生,以免被困。
5. 保护头部:在逃生过程中,要用手保护头部,避免被坠落物体砸伤。
6. 注意逃生通道:在逃生过程中,要注意避开狭窄的通道和易堵塞的地方,选择安全的逃生通道。
7. 避免聚集:在逃生过程中,要避免人群聚集,以免造成踩踏事故。
8. 保持通讯畅通: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手机通讯畅通,及时与家人或同事联系,告知自己的安全情况。
三、地震后的自救方法1. 确保安全:地震过后,要先确保自己的安全,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避免继续受伤。
2. 寻找避难地点:如果建筑物受损,应尽快撤离,寻找安全的避难地点,避免次生灾害。
3. 救援自救:如果有被困人员,要尽力施救,同时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陷入险境。
4. 求救信号:如果被困,可以利用敲击墙壁、发出声音等方式发送求救信号,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
5. 保持通讯:地震后,要保持手机通讯畅通,及时与家人或救援人员联系,告知自己的位置和情况。
地震安全常识十条
![地震安全常识十条](https://img.taocdn.com/s3/m/2d36bf4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d.png)
地震自救常识十条避震原则是保持镇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以下是地震自救的十大常识:一、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地震时,不要惊慌失措,保持冷静是自救的第一步。
二、迅速撤离(底层住宅,外有空旷处)地震发生后,应尽快撤离建筑物。
如果在室内,应迅速离开房间,前往开阔地带。
三、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寻找掩护(高层住宅等无法第一时间逃脱)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
室内要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边上,如牢固的桌下、低矮牢固的家具边;也可快速跑到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
远离可能坠落的物体,不要站在窗边或阳台;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不要乘坐电梯,不要因寻找衣服、财物耽误逃生时间,更不要跳楼逃生。
室外应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不在易燃易爆、化学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若在车内,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到开阔地靠边停车,不要把车停在立交桥、高楼等建筑物下或大树旁、电线电缆下。
在学校时,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逃生,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四、寻找生存空间如果被困在废墟中,需要寻找生存空间,以增加自己的存活机会。
可以利用砖木等支撑可能会塌落的重物,扩大生存空间。
同时,还要小心凿通气孔,以避免窒息。
五、切勿乘坐电梯地震发生时,切勿使用电梯。
电梯可能会停电、失控,甚至发生坠落事故。
应使用楼梯逃生。
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
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的楼层。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处联系、求助。
六、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地震自救安全小常识
![地震自救安全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af960c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9.png)
地震自救安全小常识地震自救安全小常识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能够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下快乐健康成长,安全常识是孩子成长中不得不学习的部分之一,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地震自救安全小常识,希望有所帮助!逃生路线1.蹲下、掩护、抓牢。
发生地震时,应立即蹲下,不要在强烈晃动时试图逃离房间,或者回屋子抢救财产和同伴。
减少自己被砸伤的几率。
2.停、跑、停。
地震的波动规律是,先纵波上下动,然后是横波左右晃。
期间会有短暂的`平静期。
当房子开始晃动时,先躲在安全的地方,想好逃跑的路线,在平静期时逃离屋子,或者躲到更安全的地方去。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室外1.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2.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都应该避开。
3.避开危险或者高空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4.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雨篷、砖瓦、木料等杂物堆放处。
室内当你在教室时:有序撤离远离楼转角:震后要按照平时的逃生训练,在老师安排下有序向教室外面转移。
撤离过程中,在楼梯转角处最容易有踩踏事件发生,要有序离开,切忌慌张推搡。
当你在家里时:1.关闭煤气、水电等次生灾害因素。
地震造成的灾害不仅仅是建筑物倒塌,很有可能发生火灾等。
2.不要躲在床底下、衣柜内,远离头上有悬挂物的地方,如空调、吊灯等,最好是把门打开,背靠门框,手抱头,地震结束时迅速撤离现场。
3.选择承重墙的墙角,三角地带容易躲藏,也不易被砸伤。
所以卫生间,是家里生存几率最大的地方。
当你在高楼时:1.远离高层楼的窗户:地震时,高层楼面向马路的那面墙很不稳定,高层楼的窗户更要远离,地震时窗户常常是框架在,墙没了,如果人躲在窗户下,很容易被甩出去。
2.千万不能坐电梯: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能使用电梯。
一旦断电,上不来下不去就卡在里面出不来了。
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地震自救方法5条
![地震自救方法5条](https://img.taocdn.com/s3/m/c819298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e.png)
地震自救方法5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发生时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呢?以下是地震自救的5条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度过地震时的危险。
1. 保持镇定,找到安全地带。
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
如果你在室内,要立即躲到桌子下面或者靠近墙角的地方,保护好头部和颈部。
如果你在室外,要迅速找到空旷的地方,远离高楼、电线杆等潜在的危险物体。
不要乱跑,以免被掉落的物体砸伤。
2. 防止火灾和气体泄漏。
地震发生后,很容易引发火灾和气体泄漏。
因此,在地震发生后,要及时切断燃气阀门,关闭电源开关,以免引发火灾和爆炸。
同时,要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明火,及时扑灭,避免火灾蔓延。
3. 注意避免次生灾害。
地震发生后,往往会引发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因此,要迅速离开山体和河岸,避免被次生灾害波及。
同时,要警惕地震引发的建筑物倒塌,尽量远离高楼大厦,避免被埋压。
4. 注意保暖和补充能量。
地震发生后,往往会造成供水、供电中断,居民生活条件恶化。
因此,要及时注意保暖,穿上厚衣服,避免受凉。
同时,要储备一些食物和水,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点燃篝火取暖,或者进行简单的烹饪,补充能量。
5. 等待救援,不要盲目行动。
地震发生后,很可能会造成交通中断、通讯中断等情况,救援力量往往无法第一时间到达。
因此,要耐心等待救援,不要盲目行动,避免陷入更大的危险之中。
可以利用手机等通讯设备向外求助,同时注意与外界保持联系,以便及时获得救援。
总之,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了解地震自救的方法,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自救。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以上的地震自救方法,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地震应急救援常识及安全常识
![地震应急救援常识及安全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4118c1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00.png)
地震应急救援常识及安全常识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别怕,小编这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地震应急救援常识及安全常识,让我们在面对地震时,能够迅速、冷静地应对。
一、地震发生时的自救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记住,慌张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2. 寻找避难所:在地震发生时,尽量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如桌子下、墙角、卫生间等。
避免站在窗户、阳台等易坠物的地方。
3. 保护头部:在地震过程中,用双手或枕头保护头部,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
4. 远离玻璃窗:地震发生时,尽量远离玻璃窗,以免被破碎的玻璃划伤。
5. 等待救援:在地震停止后,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不要擅自离开危险区域。
二、地震发生后的互救1. 检查自身状况:在地震发生后,先检查一下自己和周围人的状况,确保大家都安全。
2. 帮助受伤的人:如果发现有人受伤,尽量给予帮助。
如有急救知识,可以进行简单的急救操作。
3. 寻找失踪的人:在地震发生后,要及时寻找失踪的亲友,看看他们是否平安。
4. 互相帮助:在地震过后,大家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断水断电等。
这时候,我们要互相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三、预防地震的方法1. 加强防震意识: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防震意识,做好地震防范工作。
2. 学习防震知识:我们要学习一些基本的防震知识,了解如何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3. 制定家庭应急预案:每个家庭都应制定一份应急预案,明确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行动。
4. 准备应急物品:我们要准备一些应急物品,如手电筒、食物、水、药品等,以备不时之需。
5. 避免参加大型集会:在地震频发地区,尽量避免参加大型集会活动,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面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也要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灾难面前展现出人性的光辉。
所以,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防震意识和能力,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负责。
地震求生自救小常识
![地震求生自救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047846589eb172dec63b715.png)
地震求生自救小常识
9个地震自救求生方法:
2.住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4.如果被埋在废墟里面了,要立足于自救,千万不要大声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因为人坚持的时间越长,获救的可能性越大。
5.被困后要千方百计找水。
没有水要找容器保存自己的尿液饮用;没有尿要找湿土吮吸。
要做较长时间打算,液体只作润唇、小饮而
绝不可大喝。
6.被困后要尽快用砖块将头上、身上的支撑物顶住,以防止在余震中把自己砸伤。
8.被埋在废墟里面的人,只要能坚持下去,生存率还是很高的。
地震家中自救三条原则:
原则一:因地制宜,正确抉择。
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
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原则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
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
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
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地震时自救小常识:
1.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7.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地震中,远离山体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在海边附近,远离海边并且打开收音机,一般海啸会有警告。
9.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10种地震逃生自救方法 地震逃生知识
![10种地震逃生自救方法 地震逃生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ce297f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5.png)
10种地震逃生自救方法地震逃生知识地震是一种突发性事件,很容易让人措手不及。
在地震开始时,如果你正在屋内,不要试图冲出房屋,因为这样的行为会增加被砸死的可能性。
相反,最好躲在坚固的床或桌子下,如果没有这样的家具,就应该站在门口,门框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此外,应该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会震碎。
如果你在室外,不要靠近高大建筑物、树木、电线杆或其他可能倒塌的物体。
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
为了避免在地震时失去平衡,最好躺在地上。
如果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不要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里,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可能会填满或堵塞出口。
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在木结构的房子里,地震时房门容易被倾斜而打不开,这时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此外,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所以保护头部是非常重要的。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在地震发生时,不要裸体逃出房间,而应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这是因为裸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
如果你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以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在道路上奔跑也是不可取的,因为此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
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如果你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因为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
在海底发生大地震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
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人们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
此时需要保持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如果你在地震中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发生地震自救常识、顺口溜、方法(地震自救姿势、藏身、逃生程序及方法)
![发生地震自救常识、顺口溜、方法(地震自救姿势、藏身、逃生程序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3d8ff76c175f0e7dd13793.png)
发生地震自救常识、顺口溜、方法及秘诀(地震自救姿势、藏身、逃生程序及方法)01、姿势地震中的标准求生姿势: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
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一手捂口鼻,另一手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
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头尽量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02、藏身就地蹲下,寻找“三角区”。
“生命三角”法,以及“伏地、遮挡、手抓牢”两种避难措施,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具体采取哪种方法应该视情况而定。
强烈地震时有不少人就是因惊慌失措跑来跑去,结果不幸被坠落的东西砸伤、砸死。
地壳剧烈震动时,人会感到头晕、四肢疲软无力,连移动都很困难。
地震时,如果你所处的房屋不是危房,建议马上抱头下蹲,就地躲藏。
但如果住的是平房,且离门很近,则应在钟内冲出门外。
在室内发生地震时,躲藏时应立即蹲下,并尽量蜷缩身体,利用坚硬的写字台、桌子或长凳周围的空间,或身体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一手捂住口鼻,另一手抓牢固定物体,即“伏地、遮挡、手抓牢”。
如果附近没有写字台或桌子,应尽量将头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颈后,保护头部和颈部,蹲伏在房间的角落。
如果睡觉时发生地震,应该抓紧枕头保护头部,然后滚下床,抱头下蹲。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则应该迅速移动到事先找好的家中藏身地,在墙边蹲下,利用承重墙、坚固的家具或厕所等小空间形成的“三角区”,更有效地躲避垮塌物体对人体的伤害。
躲避时一定要记住: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注意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其他可能坠落的物体,例如灯具和家具;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尽量靠近水源。
在户外发生地震时:应选择开阔地点蹲下,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楼房、水塔、立交桥等建筑物;远离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危险物、悬挂物;避开狭窄街道、危墙等场所;如果正在开车,应立即把车停在路边;如果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等,以防山崩、泥石流;在海边,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海啸。
地震的自救措施地震时的自救常识
![地震的自救措施地震时的自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0fbfb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2.png)
地震的自救措施地震时的自救常识地震是自然界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往往突如其来,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威胁。
因此,了解地震的自救常识和掌握地震时的自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震的自救常识和自救措施。
1.预测和预警:地震发生前,地震预测部门或地质调查部门会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预测和预警,公众应该密切关注媒体和相关部门的消息,及时了解地震的动态。
2.安全意识培养:平时要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学习急救知识和地震安全知识,知道如何应对地震和避免危险。
3.家庭应急计划:每个家庭都应该制定家庭应急计划,包括地震发生后家庭成员的行动安排和联络方式。
4.防护设备:平时要做好房屋、家具等的安全防护工作,如加固房屋结构、固定家具等,减少地震时的危险。
5.灾害救助设备:家庭应备有灾害救助设备,如手电筒、急救箱、应急食品和饮用水等,以备地震发生后的应急需求。
地震发生时,人们应采取以下自救措施:1.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可利用家具等保护自己。
2.找到避难地点:迅速找到能够保护自己的避难地点,如桌子下、床底下、门窗边等,避免站在雨悬崖、窗户旁等易发生坍塌的地方。
3.保护头部:地震时,要迅速保护好头部,可用枕头、抱住膝盖等方式,避免头部受伤。
4.迅速逃生:地震停止后,迅速逃离危险区域,注意避开破碎的玻璃、倒塌的建筑物等危险物。
5.注意火源:地震发生后要随时注意平时电器设备的火源问题,防止地震引发火灾事故。
6.求助救援:地震发生后,如果自身有能力,可以为身边的人提供帮助;若自身无法行动,请尽可能向外界呼救。
7.不乱开门窗:地震发生时,不要急于开门窗,以免被震断的玻璃划伤。
总之,地震是一种无法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地震的自救常识和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来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希望每个人都能加强自己的安全意识,掌握地震时的自救技能,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地震应急逃生小常识
![地震应急逃生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bef247a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6.png)
地震应急逃生小常识你永久无法预知天灾何时降落,只有把握自救学问,才能在关键时刻,糊涂理智的实行自救(措施)保全性命。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地震应急逃命小常识,仅供参考,喜爱可以(保藏)与共享哟!地震应急逃命小常识1.地震中的标准求生姿态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一手捂口鼻,另一只手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
假如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爱护头部的物件,则应实行自我爱护姿态:头尽量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爱护头部和颈部。
2.地震来了,假如你在室内应快速关闭电源、燃气,选择空间小的地方躲避,如卫生间、厨房、贮存室等。
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坚固定物体。
3.地震来了,假如你在高楼里远离高层楼的窗户。
地震时,高层楼面对公路的那面墙很不稳定,高层楼的窗户更要远离。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能使用电梯。
一旦断电,上不来下不去就卡在里面出不来了。
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快速离开电梯,确认平安后避难。
4.地震来了,假如你在公共场所在影剧院、体育场馆,观众可趴在座椅旁、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疏散。
正在上课的同学,快速在课桌下躲避,震后在老师指挥下快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
在商场、书店、饭店、地铁等处,要选择牢固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避震时用双手、书包或其他物品爱护头部。
震后疏散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拥挤,尽量避开人流;如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爱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解开领扣,保持呼吸畅通。
5.地震来了,假如你在室外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不要在石化、煤气等易爆、化学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四周。
不要位于明火的下风。
地震的自救小常识
![地震的自救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ce8f0c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6f.png)
地震的自救小常识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地震的自救常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地震的自救常识1.智慧自救震后会有余震发生,遇灾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等待救援要有一定时间,因此,要尽量保护自己。
1、冷静,树立生存的信心,要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救你。
2、如果部分肢体被埋压但双手可以活动,首先要用手清除头部、胸部的杂物,用手在头、胸部掏出一定的空间,保障呼吸畅通。
3、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
4、灰尘太大或闻到煤气味时,要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避免窒息或中毒。
5、搬开身边可移动的杂物,扩大生存空间。
6、尽可能及时用身边可用的砖石、木棍或其它坚硬物品,建立起一个支撑体,稳定生存空间,防止余震时进一步塌落;2.科学逃生1、设法与外界联系,但注意保存体力。
仔细听听周围有没有人,听到人声时敲击铁管、墙壁,以发出求救信号。
在确定上方有人时,再大声呼救。
2、寻找通道。
废墟内有生存空间,身体能够自行活动时,尽量向有光、通风的方向移动,试着排开障碍,开辟通道。
3、若开辟通道费时过长、费力过大或不安全时,应立即停止,以保存体力。
4、暂时不能脱险时,寻找食物和水,并节约使用。
如果受伤,想办法包扎,尽量少活动。
5、如果多人同时被埋压,要互相鼓励,团结协作,共同商定自救计划并采取行动。
公共场所地震逃生自救公共场所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口相对集中,而地震最主要的直接危害就是,房屋倒塌,造成屋内的人员产生伤亡。
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
在商场、影剧院、体育馆(场)、展览馆、博物馆、车站、码头、机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除了门口的人员可迅速跑出外,其他人宜采用就近躲避法。
躲避的主要方法是: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地震自救自护小常识
![地震自救自护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50fdcc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7b.png)
地震自救自护小常识近几年我国的地震灾害越来越频繁了,我们在积极的预防同时,也要掌握相应的自救方法。
那么,你懂得地震自救自护知识吗?下面店铺为你介绍地震自救自护方法,以供参考。
地震自救自护知识一1、在地震来临时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
地震最危险的伤害因素并非轰然塌下的屋顶,而是四处乱飞的家什和碎玻璃。
“伏地、遮挡、手抓牢”(Drop,cover and hold on)的地震口诀正是针对这个2、在地震中,人很难移动位置。
移动的距离越远、时间越长,在这途中受到各种杂物袭击的危险性也会大大增加。
人们跑来跑去找地方躲或者犹豫不决,确实会大大增加被飞在空中的东西打中的概率。
3、不可以乘电梯,更不可以跳楼。
身在高楼勿近窗,结实支撑物下藏。
地震到来时,如果正好在公共场所,千万不要紧张慌乱,到处乱跑。
应用手或其他物品保护好头部,就近躲在结实的支撑物下。
4、抓住一线光芒带来无限生机。
黑暗的埋压环境,让遇险人员看不到周围,自救无处下手,这时应该冷静下来,仔细观察一下周围有没有光的缝隙,只要是透亮的地方,哪怕再小,也很可能是压埋物体最薄弱的地方。
5、震带来的火灾而致死亡人数增至10倍以上。
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后的火灾更可怕。
因此,一旦发现稍有震动,首先要关掉液化气开关,消除火源。
但经验告诉我们,当大地震发生时,人们往往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去顾及火源。
尽管如此,只要有可能的话,避难之际要设法关掉煤气总开关。
由于强烈震动,煤气管有可能脱落。
所以我们不得不考虑室内其它配管破损情况。
6、在工厂作业时,如遇上地震,危险性很大,在冲出工作场所避难前,首先要切断电源,消除火源,停止机器运转。
否则,还在运转的机器连同工作人员会成为火灾的牺牲品。
注意事项: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切忌不要恐慌,冷静找到可以遮挡的物体,首先在那些不可移动的,远离易碎品,易爆品。
地震自救自护知识二1、遇震时一定要镇静,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或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和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如跨度小的厨房、厕所、墙角或桌子、床等家具下进行躲避。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0704225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9.png)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保持冷静
2.寻找掩护
3.避免次生灾害
4.震后自救与互救
正文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掌握一些地震时的自救常识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1.保持冷静
地震发生时,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冷静。
不要盲目跟随他人恐慌奔逃,这样容易导致混乱和伤害。
正确的做法是尽快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
2.寻找掩护
当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寻找坚固的家具、桌子或床等遮掩住头部和身体,以防止掉落物造成伤害。
同时,尽量避免站在房间中央,远离玻璃窗、悬挂物品等易碎物。
3.避免次生灾害
地震可能会引发次生灾害,如火灾、煤气泄漏、电线短路等。
因此在地震发生后,要立即关闭电源、煤气阀门等,以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另外,地震后应避免使用电梯,以防止因电梯故障造成被困。
4.震后自救与互救
地震发生后,要根据所处环境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
例如,如果在室
内,可以继续保持掩护状态,等待地震结束。
如果在室外,应尽量远离高楼大厦、电线杆等危险区域,防止坠物伤人。
此外,地震后还要积极参与互救,帮助被困的人脱离险境。
总之,在地震发生时,我们要保持冷静,及时寻找掩护,避免次生灾害,震后自救与互救。
地震求生自救小常识地震自救口诀
![地震求生自救小常识地震自救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e2e4e15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d.png)
地震求生自救小常识地震自救口诀地震求生自救小常识|地震自救口诀1.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至建筑物被毁坏平均值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恐,应当根据所处环境快速做出确保安全的取舍。
如果居住的就是平房,那么你可以快速跑到门外。
如果居住的就是楼房,千万不要自杀,应立即阻断电闸,关上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大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快速撤走,以免弱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涌入的场所例如碰到地震,最懒慌忙,应立即躲藏在课桌,椅子或厚实物品下面,等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走。
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淡定地统一指挥人们就地避震,生事率先垂范乱窜。
3.远离危险区例如在街道上碰到地震,应用领域手抱住头部,快速靠近楼房,至街心一带。
例如在郊外碰到地震,必须特别注意靠近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高速行驶的汽车和火车必须立即停放。
4.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意外被废墟活埋,必须尽量维持淡定,设法打火。
无法脱险时,必须留存体力,尽力找寻水和食物,缔造生存条件,冷静等候救援人员。
1、地震来临莫惊慌大地震出现的时间不紧固,就像是唐山大地震就是出现在半夜,很多人都睡著了,因此地震去临时不要心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至建筑物被毁坏平均值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恐,应当根据所处环境快速做出确保安全的取舍。
如果居住的就是平房,那么你可以快速跑到门外。
如果居住的就是楼房,千万不要自杀,应立即阻断电闸,关上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大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快速撤走,以免弱余震。
2、寻找藏身处发生地震时如果就是在学校,商场等人多的地方最佳的挑选必须就是就地找寻藏身处而不是马上逃走。
就地避开等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走。
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淡定地统一指挥人们就地避震,生事率先垂范乱窜。
3、远离危险区例如在街道上碰到地震,应用领域手抱住头部,快速靠近楼房,至街心一带。
地震逃生自救小常识
![地震逃生自救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ee16b5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8.png)
地震逃生自救小常识地震,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难,可以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当地震来临的时候,我们该怎样确保我们的人身平安呢?下面我给大家共享地震逃命自救小常识,盼望能够关心大家!地震逃命自救小常识1,“蹲下、掩护、抓牢”假如你在室内,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快速撤离到平安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方法。
避震时身体应蹲下,身体尽量蜷曲,降低重心,同时抓住桌腿等坚固的物体。
2,最佳路线“停—跑—停”地震其实是有规律的,一次震惊袭来,先是纵波上下动,后是横波左右晃,短的一二十秒,长的持续一两分钟,之后便会有短暂的安静期。
3,次生灾难要避开。
火灾是地震最常见的次生灾难之一。
切记地震发生时,假如你在家里做饭,请马上关火,失火时立刻灭火,并逃离现场。
4、假如你在卧房里,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平安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括床沿下(千万别钻床底下)、结实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等开间小的地方。
5、躲开悬挂物,要选择上面没有悬挂物,四周没有电源插头的地方,以防上面的悬挂物落下砸伤及电源线着火引发的次生灾难。
6、假如你在客厅里,把客厅当成转移地带,客厅是四通八达没有积累物的地方,地震中,应把客厅当成平安的转移地带。
逃命用具应放在客厅明显处,便利各个房间的人拿起就跑。
7、假如你在卫生间,卫生间的墙多是承重墙,房顶坠落物少,相对更平安。
同时,水源也很重要,守着水源是卫生间的一大优势。
8、假如你在高楼里,远离高层楼的窗户。
地震时,高层楼面对公路的那面墙很不稳定,高层楼的窗户更要远离。
千万不能坐电梯,地震发生时,在高楼的人要留意千万不能使用电梯。
一旦断电,很简单被困在里面出不来。
9、室内坠物最危急,住平房的居民,地震发生时如在室内,应马上躲到炕沿、墙根下。
要尽量利用身边物品,如棉被、枕头等爱护住头部。
10、逃出谨防断电线,若正处在门边、窗边,且窗外无其它危急建筑,可马上逃到院子中间空地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自救常识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在极短的时间内会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深刻认识地震对社会的危害,掌握地震时的自我救助和保护,可以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据史料记载,我国曾发生过17次八级地震,近几十年来,我国陆地发生了许多地震灾害,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惊心动魄几乎将唐山市夷为平地,损失十分惨重。
所以中小学生了解地震的自救与保护,对于减少地震灾害有重要意义。
震前的准备家庭防震措施,其重点主要是保证震时和震后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家庭的防震救灾。
所以当预报有震情,进行震前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
震前自防,是指有中、短期地震预报背景的地区,根据临震前所发现的宏观异常,采取简易有效的防震抗震措施的举动。
国内外许多震例证明,多数强烈地震之前都出现地下水、动物行为、气象、地壳形变等宏观异常,这是地震区各种物理化学场发生急剧变化的反映。
由于这些宏观异常分布广、数量多、出现时间集中,易于被发现,积极采取行动,可大大减少伤亡和损失。
例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唐山市殷各庄乡李树生家的一条狼狗,平时看门守夜,十分温顺。
但在7月27日夜间12点左右,这条狗却一反常态,狂叫不止。
窜到屋里咬住正在床上睡觉的李树生的背心往外拽,李树生随着狗就往外跑,结果刚跑出屋子,房子就倒了。
是动物救了李树生的命。
又例如,唐山市开平区的张玉艺,7月27日下午感到天气特别闷热,发现水库里两个泉眼冒出的水特别混。
他担心有地震,当晚前半夜没敢睡觉,把门和窗都敞着,防备万一。
第二天凌晨3点多钟时,看到电灯摇晃,由于事先有思想准备,没有惊慌失措,迅速带着家人撤离了房屋,不一会,房就塌了。
这两个实例告诉我们,震前的知识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失去这种机会,后果将不可设想。
例如,唐山地震前,遵化县有一家人听到地声后,立即准备跳窗脱脸,可是见到院子里一片红光(地光),吓得又退了回来,结果地震时险些丧生。
另外,震前的物质准备也是很重要的。
主要有:高能量食品、水、急救箱等,放在震时紧急躲避处,以争取足够的等待外援时间。
2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做到畅通无阻。
住高层楼房的,紧急时可暂时躲避到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厨房、厕所,以及坚固的家具下面。
3加固室内家具杂物,特别是睡觉的地方,均要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
4落实防火措施,防止炉子、煤气等震时翻倒;家中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浴室、水桶要储水,准备防火用沙,学习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
5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地震时的逃生实践证明,在地震发生时,有12秒钟的自救机会,抓住这关键的时机是逃生的希望所在。
一、瞬时抉择,珍惜12秒自救机会地震发生时,人们能感觉到并受其害的主要有两种地震波,即专业人员常说的P波(纵波)和S波(横波)。
每种类型以不同的传播方式和速度运动。
P波运动速度最快,传播速度每秒钟8~9公里,最先到达地面。
在震中区,P波使人感到的是上、下颠簸,造成的破坏不大,是给以人们地震发生了的信号。
S波的运动速度比P波慢,通常平均每秒钟4~5公里,是继P波后到达地表的破坏性极大的波。
它使人感觉到的是前后左右的摇晃以及建筑物等的倒塌,是直接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波。
因此,家庭及自我救助便主要是在P波到达地面后的数秒钟之内的事。
当P波到达时,应立即反应到是地震发生了。
若能在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之前的十几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一般称为12秒自救机会。
另外地声地光也是大震的预警信号。
许多地声出现在震前10分钟内,到临震十余秒时声响最大。
据震区群众反映,临震时先听到“呼呼”风声,接着是“轰轰”声,再就是“咚咚”声,之后地面开始振动,地光是地壳内溢出的气体,强化了低空静电场所致。
其形状有带状、片状、球状、柱状,颜色以蓝、白、红、黄居多。
地面微动可能是临震前震源区断层预滑造成应力波所致。
历次大震的幸存者中,很多人就是观察到这些临震异常现象,判断有大震来临,迅速采取措施避险,而躲过了灾难。
如海城地震前,31次快车于19点36分运行到地震区唐王山车站前,火车司机突然发现,在车头前方从地面至天空出现大面积蓝白色闪光。
这位司机懂得地震知识,意识到这是地光,判断地震即将到来,他果断、沉着的缓慢减速,在减速过程中,19点36分07秒地震发生了。
由于速度很低,并未出现事故,列车安全停了下来。
根据对唐山地震部分幸存者的调查,震前有很多人觉察到了地声、地光和地面微动,其中有5%的人判断出地震即将来临,迅速逃离建筑物保全了性命;而大多数人并未立即想到地震,行动迟缓,失掉了这最后的逃生机会。
上述事例告诉我们:一定要吸取这血的教训,普及有关12秒钟自救机会的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伤亡。
二、了解自己所处环境,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地震灾害的特点是瞬间的,往往在几秒至几十秒内造成巨大破坏,因此,在发现预警信号之后要立即根据自己所处环境采取相应措施。
1高层楼房避难措施随着社会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拔地而起。
尽管新建的高层建筑是根据地震部门做出的抗震烈度区划设计施工的,但是地震的未知因素很多,震前也应做好充分准备,以防震时不测。
住在基础设施脆弱的旧楼房中,更要做到有备无患。
如果震前根据宏观异常(如家中饲养的猫、狗、金鱼、小鸟等动物异常,自来水异常混浊,气候骤然异常等)和正式地震预报,可采取主动撤离的最佳方案。
如果你感到大地抖动了,还没有撤离楼房,就不要盲目逃离,最好躲避在离建筑物中心最近的墙根下,空间最小、支承牢固的房间内(如厨房或厕所等),钻到书桌或床底下,降低重心,伏而待定。
一般来说,高层振动大,易塌,低层较为安全。
高层住户可伺机向下转移,但千万不要跳楼。
为了防止地震时门框变形,打不开门,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
夜间地震时,不要因为寻找和穿衣而耽误时间,要争分夺秒地躲避到安全地点。
国内外很多震例表明,在地震发生时的那十几秒、几十秒钟内,人们撤离高层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地震时你在办公楼里,要赶紧藏到办公桌下,地震过后要迅速撤离。
注意撤离时不要乘电梯,要走安全楼梯。
2平房避难措施一般来说,平房要比楼房安全得多,若采取的措施不当,同样也会造成较大的伤亡和损失。
如果震前听到地声、看到地光,可迅速撤离。
一旦撤出后,切忌返回,例如,唐山钢铁公司李志芬,唐山地震前听到地声后立即外逃,跑出后想到妹妹还在床上睡觉,返回救妹时同被砸埋在屋里。
如果感到地动而来不及撤离时,最好是躲避到坚固的家具下。
平房房顶较轻,躲在床下或桌子下是比较安全的。
大型公共场所避难措施:不要惊慌失措,切忌乱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例如在电影院、剧院地震时最好的办法是躲在排椅下。
一般的排椅都是九合板及铸铁架螺丝拧紧连接的,每一片九合板的抗压能力并不强,但是一排排的椅背联合起来,强度是很大的。
一般的电影院、剧院都采用大跨度的薄壳结构屋顶,重量轻,震时不易塌,塌下来重量也不太大。
此外,舞台脚下,也是避难的好地方。
如果地震时你还在上课的话,要迅速躲避到课桌底下,要听从老师的指挥,地震持续时间很短,人多是跑不出去的。
室外避难措施,地震时你正好在室外,要迅速远离易爆和易燃及有毒气体储存的地域,避险时要远离高楼、大烟筒、高门脸、高压线以及峭壁、陡坡或海边,不要在狭窄的巷道中停留。
震后的自救自救与互救在抗震救灾中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无论有无救援力量到达,灾民自救都是不可缺少的救生措施。
据部分资料统计,自救与互救的脱险率可达4 0%~80%。
一、震后自救一次强烈地震经过几十秒钟后结束了,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自救。
在废墟下压埋较轻的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情况,寻找可以自救脱险的薄弱部位,尽力自救,完全可以脱险,失去理智的乱喊乱叫是无济于事的。
唐山市钢铁研究所的王贵友,唐山地震时被砸昏,苏醒过来后就不顾一切地乱砸乱碰、高喊救命,但营救是不会如此迅速的,结果搞得十分疲倦。
当他突然静下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还可以活动。
于是他冷静地思考如何自救,通过外面透进来的一丝光线,终于找到了突破口,经过掏挖钻了出来,并立即抢救家人和邻居。
若受重伤或暂时不能脱险者,不要乱喊乱动消耗体力,要设法延缓生命,首先把妨碍呼吸的部位(口鼻胸部附近)松动一下,或扒开一定的小空间,以利呼吸,等待救援。
发现有人扒救时,可用呼喊或敲击物体的方法为扒救人指明埋压的位置。
二、互救措施灾民互救要有组织、讲究方式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首先通过侦听、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再进行开挖施救。
问,就是询问震时一起的亲友、同志和当地熟人,指出伤员的位置,了解当地的街道情况,建筑物分布情况。
听,就是贴耳侦听伤员的呼救声和呻吟声,一边敲打一边听,一边用手电照一边听。
看,就是仔细观察有没有露在外边的肢体血迹,衣服或其他迹象,特别注意门道、屋角、房前、床下等处。
探,就是在废墟空隙,或者排除障碍钻进去寻找伤员。
这时要注意有无爬动的痕迹及血迹,以便寻找已经精疲力尽的遇难者。
喊,就是让当地熟人和伤员亲属呼喊遇难者姓名,细听有无应答之声。
通过以上五种方法,找到伤员位置,然后再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救援方法,就能很快地将伤员救出,并逐步扩大救援战果。
救出伤员后应首先将其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灰土,进而暴露胸腹部。
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如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的,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
在扒救中,可使用铲、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被单、衬衣、木板等就便器材。
在灾区的医护人员、民兵卫生骨干人员脱险后,能在当地救护工作中起重要的核心和骨干作用。
要立即在马路口、废墟旁建成临时包扎点、医疗点,指导灾民自救互救,抢救出来的伤员应尽快包扎,并设法寻找药物、水和适当食物给以急救,然后转移和治疗。
轻灾区的灾民应有组织地立即赶赴重灾区实行互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