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诗意,课堂教学更加彰显了语文的人文性,教学资源的开掘更深更广,课堂容量更大,教学形式更趋多样。
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却也出现了一些“过犹不及”的现象,使语文教学偏离了语文的轨道,与新课程貌合神离,课堂教学实效性差,这不得不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一、无效语文课堂教学之现象(一)课堂内容过“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曾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一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无论“西瓜”还是“芝麻”统统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
的确,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认为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给他们吃,多少都能吃下,总想面面俱到,一节课里,既要训练朗读,又要感悟情镜,还要落实语言……总之,听、说、读、写各个层面都要涉及到。
殊不知,面面俱到,往往一面不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所以课后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慨:“这些内容我在课堂上都讲过的,怎么还有那么多学生不懂(不会)啊。
”不难发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其二:课堂探究过“深”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所以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经常会引导学生向更深更广处探究。
看一个案例:师:小朋友,怎记菜字?生: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字。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字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菜,上面是辛苦的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字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看起来老师好像一直在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记住这个“菜”字,但这种为探究而探究的教学有效果吗?它只会使学生越记越复杂,越学越糊涂。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够广 , 参与率也 比较低 。优秀生 的发言频率过高 , 而其他 学生则成 了陪客和观众。因此 , 教师应该讲 究提 问的多样性
对此 , 我 认 为教 师 若想 让 语 言 训 练 的有 效 性 得 以落 实 , 真 正 突破 文本 重 难 点 , 就应 该 做 到 : 1 、 教 师要 有 效 安 排 朗读 。每 节 课 , 教 师 都 要 保 证 抽 出 一 部分时间给学生朗读感悟文本 , 形式也应丰 富多样 , 千 万 不
的问题要 因“ 材” 而问, 对不 同基础学生 的指导要量 “ 才” 而 引, 对 不 同学 生 的评 价 也 要 因 “ 人” 而异 。 三、 课 堂教 学 要重 在 感 悟
、
语 言 感悟 训 练 要 突 破 重 点
感悟语言是语文学科独 特的教学 目标 ,也 是新课标 明 确提 出的要求。它不单纯 是传统教学 以语言 的储存为重点 ,
学生 分小节读 ” 、 “ 教 师示 范读 ” 等) , 在 白读 中感悟 , 从 而不
着痕迹地释了疑。 2 、 珍 视学 生 的独 特 感 受 。新课 标 指 出“ 鼓 励 学 生 选 择 适
合 自己的学习方式 , 珍视学生独 特的感受 、 理解 、 体验 ” 。为
此, 教师要 充分发挥组织 者 、 引导者的作用 , 适 当 放 手 让 学
能让 朗读 成为“ 有安排无 落实 , 有要求无 指导 , 有 布置无 反
馈” 的课 堂 点 缀 品 。 2 、 教 师要 注 意 挖 掘 教 材 , 练 说 读 写 。在 语 文 课 堂 上 , 教 师要 进 一 步 深 入把 握 教 材 的 关 键 点 , 关 注 学 生 的 学情 , 抓 住 学生 和 文 本 的 融合 点 、 生长点 , 并 及 时 引导 , 适时点拨 , 合 理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反思

建议 , 这就违 背了教材意图。
道 本学 期学生要学习什么知识 , 每一单元要达
2 教师组织教学缺少技巧, . 没有足够的凝聚 到什么教学 目标 , 学生在学 习时有 哪些 学习经 力。教 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 引领者 , 就像是 验 , 哪 些 困 难 , 材 在 学 生 整 个 学 习 过 程 的 有 教 放风筝的人 , 风筝飞得高不高 , 跌不跌 , 关键在放 地位 和作用 ……其 次 , 课前教 师要充分 理解 每 风筝的人能不能有效地控制 。有的老师上课 过
这 位思 考 , 当教 师批评 学生 :上 课要认 真听 讲” 的难 易 程 度 , 里 主 要 足 指 学 生 学 习时 的难 易 “
“
× × 又在开小差 了” 上课要积极发 言” ×你 “ 等等 程度 。过难 , 学生不理解 , 是浪 费; 易 , 过 既降低
师对后进生缺少关注、 没有分层教学等。
二 、解 决 问题 的几 个 办 法
2 换位反思 。反思是教师 资本 的积 淀 , . 是 自身素质提高的催 化剂 。反思什么?可以是实
1精心预设。崔允鄢教授认为 : . 教学准备主 际 教 学 与 教 学 目标 的差 距 , 以是 学 生 探 究 情 可
这 和教 师 必要 的指 导并 不 矛 盾 。 学生 回答 问题 都要想方设法做好准 备 , 连不起眼 的小 黑板 也 错 了 , 的教 师 不 指 出 ; 生 写 字 不 规 范 , 的 可 能 大 大 提 高 课 堂 效 率 。 教 学 行 为 “ 有 最 有 学 有 没 教 师也 不指 导 , “ 害 ” 总怕 伤 学生 。此 外还 有 教师 好 , 只有更好” 只要我们能尽 自己最大 的努力 , 教 学缺 少趣 味 胜, 生 没有 学 习新知 的 欲望 。教 就 行 了 。 学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随着新一轮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
然而,用心观察便可发现,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
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
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最重要的策略。
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要 我们 教 师 在教 学 中不 仅 要提 高 学生 的学 习能 力 , 更 要让
学 生 的非智 力 因素得 到很 好 的发 展 。比如 ,背诵 较复 杂 的 古 诗词 时 , 我们 要 鼓励 学 生 , 帮 助 他们 建立 自信 心 ; 当 学生
学 习意 志消 沉时 , 我 们要 做 他们 的精神 后盾 , 帮 助他 们解 决 心 理 问题 ; 当 学生 之 间相 处 受 阻时 , 我们 不 能歧 视他 们 , 而
语文 ・ 科研视窗
小学语文课 堂教 学有效性 的思考
江 苏盐城 市 亭湖 区袁 河 实验 学校 ( 2 2 4 0 0 0 ) 袁 同云
新 的课 程 标 准实 施 几年 来 , 教 师 的教 学手 段 与学 生 的 学 习方 法 已发 生 了 重 大 的变 革 ,减 轻 学 生 过 重 的 学 业 负 主观 努 力 的 能动 作 用 。教师 必 须要 确 立学 生 的主 体 地位 , 让 每位 学生 都愿 意学 、 喜 欢学 、 主 动学 。 怎 样才 能在 课堂 教学 中发挥 学生 的 主体作 用呢 ? 1 . 建立和 谐 的师 生关 系。在课 堂上 , 我 们教 师必 须尊重
担, 实施 “ 双 有效 ” 教 学 已成 为 所 有教 师 的 共识 。如 何 提 高
课堂教学效益 , 激 发 学 生 学 习语 文 的兴 趣 , 让 每 个 学 生 都 积 极 主动 地 参 与课 堂 学 习 , 是 每个 小 学 语 文教 师 都要 认 真 思 考 的 问题 。根 据 多 年 的教 学 实践 , 我 对 小学 语 文课 堂 教 学 的 有效 性产 生 了一 些思 考 。
趣、 情感、 意志、 性 格等 特 点对学 习效 果有 巨大 的影 响 。 这需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践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有效教学是非常具有艺术性的。
如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在持续进行之中,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始不断显现,这些问题已经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怎样使小学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大大提升是每一个小学语文老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提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教学策略1.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步伐的加快,采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弊端。
主要体现为:教学模式过于固定化、模块化,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调陈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种情况使语文教学效率大大降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大受影响。
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一个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在课堂上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进而减轻负担。
另外,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其自信心,进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大大调动,使以后的语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2.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片面强调形式化,而新课程标准则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形式化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整节课都显得较为紧张,无形中便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不能得到有效实施。
另外,还有很多老师只是不断地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这种作业的布置缺乏针对性,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只是机械地追求快速完成,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老师一味追赶教学进度,忽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越来越多。
3.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3.1充分认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堂最为突出的特点。
小学语文老师应该从这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出发,然后仔细揣摩理解教材的编写目的和意图。
语文有效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

语文有效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语文有效教学心得体会1通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理论及实践》这一专题的学习,我知道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课改之路上的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一、正确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同的效率观各有不同的结果,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率的课堂?学生会不会学,能不能创造性解决问题?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怎么样?学生学会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答案的正确与否,不是一个是与不是,更重要的是好与不好。
同时,我们应该明确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有量,如果教师一节课讲多了,而学生还是知之甚少,言之无序、无物,就不是好的课堂;如果一节课只是让学生学习讨论一个小问题,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也不能算是好课。
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能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合作互动不能趟河水而要多联系教材等。
二、提前布置学生预习事半功倍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而这种要求尤其表现在课外的预习环节,学生通过相关的学习资料,从搜集到整理,阅读与思考,可以获得与文本相关的大量信息,为学习课文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预习过程中,学生熟读课文,学习生词,理解词句意思。
课堂教学中减少了大量的时间,教师先要进行纠正、引导、巩固等,就可以实现教学的目标,真是事半功倍。
三、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效率的含义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
其实,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的原因,也是现在课堂教学逐渐调整的原因。
因为,我们发现孩子不能够集中40分钟的精力,那么每个孩子效率最高的20分钟出现在哪个时间段呢?这20分钟是集中出现还是分散的呢?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要100%地集中40分钟的注意力,而是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她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她的潜力。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思考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教学。
首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很多学生对阅读乏味,缺乏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展示多样化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开展有趣的文学创作等。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在阅读中领悟到深层次的意义,并运用自己的思考进行分析和判断。
其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
然而,很多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表达能力不足、语言组织能力差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引导学生多读优秀的范文,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等。
同时,也要注重给学生提供写作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第三,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
口语交流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
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演讲、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多说、多听、多交流。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听懂和理解他人的意思,提高他们的互动和沟通能力。
第四,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记忆知识点和掌握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他们的思辩和创新精神。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最后,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文化感知和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思考是创新的源泉,只有具备了思考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兴趣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创设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进而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例如,在教授《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为什么乌鸦能够喝到水?”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乌鸦如何解决了环境中的困难,从而获得成功。
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生活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许多语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生活。
例如,在教授《四季》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四季的特点和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让他们通过观察来发现生活中的美和智慧。
3.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思考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可以鼓励学生交流思想、分享观点,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授《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壁虎为什么能够借到尾巴?”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小壁虎的特点和优点,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思考是需要时间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能够深入思考、认真思考。
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思考的过程,那么就难以达到引导学生思考的目的。
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在大力倡导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城乡差异最根本的体现是教师的课堂。
笔者发现影响农村小语课堂有效的主要症结抛开态度的话主要是教师“思想认识上的缺位,文化知识上的溃乏,教材把握上的浅薄,教学方法上的贫瘠。
”造成教师们的课堂无效现象较为严重。
主要体现在:一.教学目标的定位缺失。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决定着教学行为。
它就像一根“线”,“线”的质地、长短与松紧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
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
而我们的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重视不够,认识很不到位,表现在:(一)课堂教学没有目标。
有的教师备课时根本不去思考教学目标。
即便其教案中有教学目标一项,也只是照参考书誊抄而已。
而真正的课堂教学随意性很大。
我们说目标就是方向,方向都没有,行动自然就茫然,那么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课堂教学目标定位错误。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如果方向错了,再大的努力都会是南辕北辙。
如,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应该是生字教学和朗读的学习。
但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分析短文的内容上。
再如,中高年级的阅读课要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可教师一味地挖掘所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活生生的把一节语文课当作了品德教育课。
(三)课堂教学的目标空泛。
“目标”顾名思义是“目的+标准”。
“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目的和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应执行的标准。
如果站在大的教学观的角度我们的目标应是远大的,它更倾向“目的”,但对学生的课堂而言,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更多关注“标准”。
“标准”即衡量事物的准则。
所以这个“标”应该是看的见,摸得到的。
应该是可衡量,可操作的,应该是具体的,针对性强的。
而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只有“目”不见“标”。
案例1:语文版四年级《勇敢少年》一课,某教师制定的本课教学总目标如下: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思考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朗读,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
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
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
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对文本有了自我感悟的综合体现。
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笔者认为,对学生而言,朗读的作用在于:通过朗读使学生学习普通话,用课文中规范的书面语言规范自己不规范的口头语言;通过朗读使学生识记生字,理解新词、句子,加大积累。
对教师而言,朗读的作用在于:使教师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不出声朗读,教师就不知道学生是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对课文是不是理解。
1.范读诱发兴趣很多学生其实并不知道朗读有多大的魅力,不知道朗读和理解文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所以我们必须得培养他们对读的好感,而最能让学生感性了解的是感情范读。
2.目标唤醒意识课文最初接触,是不能让学生有感情朗读。
因为文本刚开始接触,对于文章大致写什么都没有特别的印象。
所以,大声自由读是个好方法。
然后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让学生有读的目标,唤醒读的意识。
在这基础上开始逐步进行各种朗读的指导。
3.评价渲染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恰如其分的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魔力。
如“能把这样的美也像老师一样读出来么?”二、读写课促学,融合语文环境语文课的学习离不开读和写,因此在必修课程中一定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必须使课内外结合,读写相互促进,在此笔者着重抓了以下几点:1.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图书资料;2.在班级内组建阅读交流活动,每个同学都提供自己喜欢或是受启发的课外书籍,在班上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一个同学出一本书,就可享受数十本书的资源与信息;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由教师自主选择课外读物,由浅入深,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与学生一起探讨疑难。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反思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还能为未来的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和改进方向。
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呢?首先,要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反思时,我们要对照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审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实际收获。
例如,在教授一篇课文时,我们设定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掌握某种写作手法,并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课后,我们就要观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词汇和句子,能否运用所学的写作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显示出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如果发现部分学生对重点内容掌握不够扎实,或者在情感态度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过高或过低,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疏漏等问题。
其次,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进行反思。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课文、诗词、写作、口语交际等。
我们需要思考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还要反思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是否自然流畅。
比如,在讲解一首古诗时,如果直接从诗句的翻译和赏析入手,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难懂。
相反,如果先介绍诗人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再逐步深入到诗句的解读,可能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如果教学效果不理想,我们就要重新审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再者,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等。
关注学生,实现高效课堂——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例如 : 教学《 秦兵马俑》 一课时 , 由于学生 已有 了秦 兵 马 俑 的 有 关 基 础 知 识 , 让 学 生 课 前 先 预 习 , 学 时 可 教 让 学 生 快 速 默 读 全 文 后 , 接 提 问 : 从课 文 中获 得 了 直 你
生 的思 维 , 同时 , 天 鹅 的精 神 也 震 撼 了学 生 的 心灵 。 老
又如 :船长》 《 一课 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船长哈尔威 “
屹 立 在 舰 桥上 , 一个 手 势 也 没有 做 , 一句 话 也 没有 说 , 随 着 轮 船 一 起沉 入 了 深 渊 。人 们 透 过 阴森 可 怖 的薄 雾 。 凝 视着 这 尊 黑 色 的雕 像 徐 徐沉 人 大 海 ”教 师 问 : 着 这 一 。 看 情 景 , 时此 刻 , 想 说什 么? 生 纷 纷 将 内 心的 感 受表 此 你 学 达 了出 来 : 尔威 船 长 , 对 如 此危 急 的 情 况 , 却 ̄ l 哈 面 你 l: It
阅读经纬 ・ 说文论遒
关 字 生 ・实 瑰 高 效 课 堂 注
— —
对 小 学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有 效 性 的 思 考
江 苏海 门市三星 中心 小学(2 1 2 刘 261 ) 培
教师 、 生和教材是课堂教学中的三个重要因素 , 学 教 材 是 相 对 静 止 的 , 要 教 师 通 过 教学 彰显 其 生 命 力 , 需
然 也 直 接 影 响 着 教 学 的 实 际 效 果 。常 听 到 教 师 这 样 抱
习 , 动建 构 , 到 在 有 限 的时 间里 尽量 提 高 学 习效 率 。 主 达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JI A0XUE GANW UYUF ANSI
提 高小 学语 文教 学有效牲 的几点思考
◆ 江苏省射阳县实验小学 仇玉玲
我校在对 语文课 堂教 学调查 分析 中 内容有关的资料 。既有助于学习更好地把 两重标准。语文教学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 发现 .常态教学 中, “ 教师苦教 、学生苦 握文本 .又培养 了学生的 自学能力与运用 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我们要根据不 同 学”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着 。如何使 我们 能力。 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 是摆在我们面前 的一个难题 。经过多年 的
、
5 教学资源 :有效 课堂 教学过程 是 .
的 有效 性
1教学 目标 :首先 .教 师应有 明确 的 师生共 同开发课程资源 的过程。教学资源 .
进入新课改 以来 .无法预设 的精彩” 课堂教学 目标 。 目标 应根据教材 、课 时 、 包括文 本资 源 ( 材资 源与扩 展阅读 资 “ 教
学的有效性 . 应该从以下一些细节上人手 :
一
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 。问题教学法
二 、多元整 合 。提 高课 堂实 施的有 重视 教师 的引领 。较适 于 比较理性 的文 章 .较适于对文章作相线条的处 理 ,以导 教学准 备工作 只是 有效课 堂教 学 的 读之 :读 书感 悟法重视学生的 自读 自悟 。
语文教育教学心得(精选12篇)

语文教育教学心得〔精选12篇〕篇1:语文教学教育心得透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理论及理论》这一专题的学习,我明白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课改之路上的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步课堂教学效率,是老师追求的目的。
一、正确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同的效率观各有不同的结果,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率的课堂学生会不会学,能不能创造性解决问题考虑的广度与深度怎样样学生学会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答案的正确与否,不是一个是与不是,更重要的是好与不好。
同时,我们就应明确好的课堂不仅仅有质,而且有量,假如老师一节课讲多了,而学生还是知之甚少,言之无序、无物,就不是好的课堂;假如一节课只是让学生学习讨论一个小问题,完不成最根本的教学目的,也不能算是好课。
高质量的课堂要求老师既能完成教学目的,又能根据课堂实际状况进展教学。
二、提早布置学生预习事半功倍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潜力,而这种要求尤其表此刻课外的预习环节,学生透过相关的学习资料,从搜集到整理,阅读与考虑,可以获得与文本相关的超多信息,为学习课文奠定了一个坚实的根底,更重要的是在预习过程中,学生熟读课文,学习生词,理解词句意思。
课堂教学中减少了超多的时间,老师先要进展纠正、引导、稳固等,就可以实现教学的目的,真是事半功倍。
三、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效率的含义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获得的收获。
其实,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的原因,也是此刻课堂教学逐渐调整的原因因为,我们发现孩子不可以集中40分钟的精力,那么每个孩子效率最高的20分钟出此刻哪个时间段呢这20分钟是集中出现还是分散的呢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要100%地集中40分钟的注意力,而是根据孩子注意力的潜力让她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她的潜力。
这和老师的教学安排有关,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注意一些时间限制。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尝试与体会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尝试与体会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教学的尝试和体会可以从教材选取、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来进行总结和分享。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选取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选取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教材。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所以,在教材选取上,我尝试使用一些以学生生活为背景的故事、诗歌和小说等,通过故事情节和形象的描绘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选择一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报纸、杂志、故事书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方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等。
在合作学习中,我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写作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探究学习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性的学习。
在问题解决中,我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采用多媒体教学也是有效教学的一种尝试。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条件。
通过电子教育软件、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设备等,可以将课堂变成一个互动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我尝试使用多媒体教学,呈现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如动画、音频、视频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这样的尝试,我发现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和牢固,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价方式也是值得尝试的一个方面。
传统的考试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我尝试使用一些不同寻常的评价方式,如课堂发言、小组合作、作品展示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课上的思考

小学语文课上的思考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文章,从古代的经、史、子、集到现代的散文、小说、诗歌等等。
这些文字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思考与启发。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在小学语文课上的思考,以及对于语文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上,老师让我们阅读各种各样的文章,通过阅读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增长见识。
同时,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二、写作的乐趣在语文课上,我们除了进行阅读之外,还会学习写作。
写作是一种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方式,也是一种艺术。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写作不仅可以让我们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还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理解所学内容。
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课上,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字,还有很多与生活和社会相关的内容。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比如,通过阅读历史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先人们的智慧和勇气;通过学习诗歌和散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美和情感;通过写作,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四、语文学习的意义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我们理解其他学科内容的基础。
在数理化等学科中,我们需要用语言来进行交流和表达。
而语文课堂上,我们学习到的语言表达技巧和写作方法,都可以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
同时,语文学习也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五、语文学习的方法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首先,多读书多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通过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其次,多写作多训练也是很关键的。
可以每天写一篇短文或者日记,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还可以参加一些语文写作的比赛,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工具,比如字帖、词典等。
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思考

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思考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减负增效”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尽可能多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减负增效”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积极建构课堂导入的有效性策略有效的教学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一)把握教材是提高课堂导入有效性的前提对于教材,我们首先要弄清教材的内容和它的编排特点以及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然后根据内容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导入方式。
例如,在习作教学中,要求导入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情感。
习作教学时,要尽量减少固定的、单一的、条例化的作文题目,而要充分创设情境,提供学生想象的时空,这也符合李吉林“形真、情切、意远、理寓”的情境式作文教学的理念。
低年级可以生活场景、童话故事的创设为主,随着儿童思维能力、情感意识的不断发展,中高年级可以慢慢向引导学生情感体验过渡。
(二)根据导入原则设计导入方式是提高课堂导入有效性的关键有效的课堂导入,有一些基本的原则。
一是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
导入的创设应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生活中经历过的事为主,这样他会觉得特别亲切;还应与学科特点相结合,要与生活相结合,要体现出语文的生活化。
二是课堂导入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导入的过程也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
三是导入要有趣味性。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关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思考

有关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摘要:本文就如何从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一些看法,主要是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要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还要注重作文、阅读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策略作文阅读口语交际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44-01新课程已实施了大约11年,但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部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又回到之前的老路上了,教师教得没有趣味,学生学得没有兴趣,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究其原因,我认为这是教学策略选择不恰当、教与学脱节严重的结果。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在授课设计方面要兼顾教材思路、教法思路和学法思路,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 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要熟悉教学大纲与新课标,对教学目标要求做到烂熟于心;其次要吃透教材,对知识点做到胸有成竹。
教学目标是每堂课的方向,是教学成效的依据。
教师要对教学对象了如指掌,在对学生本身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深入研究后,才可制定教学过程中起导向作用的具体教学目标。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可做到有的放矢,才会卓有成效。
2 要实施“活”的教学策略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
“活”堪称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精髓。
怎样才能做到“活”呢?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引导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人保持持久旺盛的学习热情。
《论语·雍也篇》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是目标激励,化苦为乐。
语文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与远大的人生目标,唤起他们学好语文的强大动力,做到不怕吃苦,以苦为乐。
二是讲究实效,学有所乐。
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不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感。
其次,要注重感情。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信息的传递,需要建立在很好的心理认同基础上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众多教师越来越重视对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
一、美化教学语言
“教师本身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
如果照着教学法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
”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用美学的眼光善待语文教学,要在挖掘教材美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美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中得到美的陶冶、美的净化、美的升华,从而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1.口语表达美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理,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重点抓好各类口语表达,如“导入语”、“高潮渲染语”以及课堂随机的“碎语”“插入语”等,要通过表达展现其语言美。
实践表明,要想让自己的口语表达富有美感,需要凭借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以及高超的教学机智。
例:教学苏教版五年级《爱如茉莉》一文时,笔者深情导入:“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谈一个重要的话题——爱情。
情人节的时候,男女青年往往会
用送玫瑰花、礼物,一起共进烛光晚餐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
其实,在人世间,爱的方式有着多种多样,信誓旦旦、山盟海誓是爱;纯净洁白,默默关怀也是爱。
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感受一份平凡而朴实的爱。
”
2.体态展示美
教学中教师的表情也要美,要善用丰富的表情去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
体态语在强化记忆方面的作用并不局限于”面部表情”,其他肢体作用也非常明显。
如果能在讲解的过程中恰当地配以动作,一举手一投足等,都可能
给学生留下美的享受。
例:教学苏教版六年级《大江保卫战》一文时,笔者充分利用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既表现了抢险时间的紧急
迫切和任务艰巨,又充分体现了人民子弟兵抢险战斗的激烈,从而
使学生在课文的深入学习中充分地感受到解放军战士的豪壮之情,更好地激发了他们对英雄人物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二、灵活课堂提问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的课堂提问堪称“绝活”。
他的提问具有四个特点:1.“小”,即所提问题的角度小,常常是从学生熟知的具体事物乃至课文中的一个词、一个字、一个细节入手,看似“细枝末节”,却又牵动全身。
纵然是涵盖全文的整体性问题,也不会笼统地问“是什么”或“为什么”。
2.“悬”,所谓“悬”就是指教者故意设置一定的悬念性的教学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内心思考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心理状
态,更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3.“趣”,所谓“趣”是指所提问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使学生能够始终处于一种愉悦的氛围,从而精神兴奋地进行学习。
4.“曲”,即问题要具有“曲折性”,要体现“言在此,意在彼”的暗示之效。
这种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扎实课堂训练
学生语文能力素质的提高,主要靠扎扎实实的语言能力训练和切切实实的语文感悟养成。
要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建立起以语文能力训练为主线,教师指导与学生主动求知获能相统一的教学训练目标体系,以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鼓励学生求新求异灵活运用语言的创新意识。
1.教学目标要实。
我们提倡优化目标设计,做到一课一得,课课有得。
教学目标要科学、严密,易操作、易测评,切忌大而空,更忌“信天游”。
2.课堂训练要实。
应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论,要重学法指导,重习惯培养,重能力素养的提高;同时,不仅要有集体的活动,更要有个体的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能力,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品质。
3.教学效果要实。
效果的“实”体现在通过教学学生的各种素质在原来的基础有了有“量”的提高和“质”的突破。
要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终达成能力的迁移,甚至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都能起到终身受益
的作用。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和完善对语文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积极改进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加祥.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王琨武.“有效”语文教学的建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6 作者单位:大丰市刘庄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