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改进对策(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改进对策(一)
摘要:当前艺术教育人才队伍代写论文与时代发展和受众需求存在突出矛盾。主要是选择机制、培养目标以及艺术人才培养机构的师资力量等三个方面存在深层次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理清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路,转变培养理念,改革选拔机制,完善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对策
一、影响和制约艺术启蒙教育质量的原因
1.选拔机制不够合理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所受关注甚少,在学科设置中,基本只是一个“点缀”。受此影响,艺术教育专业在高等师范院校长期处于“边缘学科”的地位,无论是受重视程度,还是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与其他专业相比都有很大折扣,特别是对考生的文化基础课程度要求甚低。以2006年为例,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专业本科平均录取分数线只相当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二表录取分数线的60%。这种过度倾斜的政策,使得一些考生和家长把学习艺术专长当作一种趋利的工具,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只要在高(中)考前突击学艺术,便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术课考试本身不够规范,使得不少考生及其家长为了“走捷径”,把很多功夫下在了考试以外,而对考生学习成绩本身不够重视。这种选拔机制造成的结果是,师范院校中艺术教育类考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与其他专业人才的起点相差甚远。这种先天不足,使得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在相同的培训时间内,很难达到职业教师的共同要求。
2.培养目标不够清晰
当前艺术教育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不明确、不全面,从而导致高等院校在培养艺术教育人才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专”而轻“博”、轻“能”、轻“德”的现象。“博”即知识的广博性。笔者认为,艺术启蒙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艺术鉴赏上,而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的教授应处于次之的位置。艺术包罗万象,来源于生活实践,要想全面地感知和理解,必须具有相关的文、史、哲以及必要的几何学、力学等理科知识,用纯“艺术”去理解艺术是办不到的。这就要求艺术教育人才必须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但从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对人才的要求来看,这方面还明显不足。“能”即施教能力。当前,不少院校混淆了“艺术人才”与“艺术教育人才”的概念,前者是以取悦和打动观众为目的,重视某一方面的艺术专长和才能。而后者则承载着艺术启蒙的任务,其受众主体是学生,必须具备通过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相关知识使受众持续地接受信息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应该在提高组教施教能力上,即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但能够身体力行地表演一些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受众比较深刻地理解把握艺术的内涵。但是,从高校目前考评艺术人才的办法来看,侧重于“演”的部分,而对“讲”的部分的标准、要求普遍偏低,因而使得相当一部分艺术教育专业人才的逻辑分析与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大欠缺。“德”即为师之德、为人之德。当前,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而言,更侧重人才能力、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培养和完善健全的人格,也就是说更加强调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德育的教育和养成。这就要求未来的施教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
3.师资力量不强
我国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层次和起点相对较低,体系还不够完善,在不少师范院校,艺术专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加上艺术教育专业的学术系统以及竞争和继续教育机制不够完善,限制了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专业师资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一是教师来源有限,可选余地较小,学历水平偏低,“近亲繁殖”现象还比较突出。二是教师结构不
够合理,教育学、心理学专业人才缺乏。艺术教育是感觉加实践的教育,感觉是想象的基础,在艺术鉴赏与实践中,受众没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就难以引起共鸣。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往往把教育学、心理学作为共同课目,忽视了艺术感觉的特殊性,从而导致艺术教育人才在教学实践中,缺乏消除学生感知艺术“隔膜”的能力和使受众快速入门的能力。三是教材建设相对滞后,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在体现时代要求,体现受众需要,体现艺术学与教育学的结合上不够充分。反映现代艺术思潮与倾向的课程还比较缺乏,教材平均使用年限也较长。
二、加强和改进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议
1.转变培养理念
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艺术教育人才应当具备职业教师的共同素质,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具备比较扎实的艺术理论素养和较为广搏的文史哲及其他相关的知识基础,这些都是艺术教育人才的充要条件。而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则是艺术教育人才的必要条件,在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中,相对前两个方面,应处于次要位置。当前,过分倚重艺术实践能力而忽视其他充要能力的提高。
进一步理清培养思路。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机构必须针对自身的特点,加强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理清培养思路,因专业、因人制定合理的培养规划,防止因盲目、无序的“粗放式”培养方式,而导致素质不高的艺术教育人才“批量”产生。
强化全面发展的理念。一方面,坚持正确的人培养导向,把构建核心价值观、荣辱观及职业道德观作为贯穿人才培养始终的任务,并通过持续不断地灌输,强化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制定全面的人才质量评估体系,从德、能、艺、智、体等方面全面衡量人才培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