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出路

合集下载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实体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进行探讨。

一、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1.1 市场竞争压力加大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面临着来自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

许多传统实体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外同行业的竞争,低价竞争和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使得企业难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

1.2 产能过剩问题部分行业如钢铁、煤炭等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并且价格低迷。

这给实体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困难,也对整个经济运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1.3 技术创新滞后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传统实体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其产品和服务水平无法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二、实体经济振兴的举措2.1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政府可以提高对实体经济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通过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2.2 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可以加强对实体企业的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减少企业的行政成本。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提高企业的创新动力和竞争力。

2.3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政府可以引导实体经济加快结构调整,降低对传统行业的依赖,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实体经济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转型升级。

2.4 加强人才培养政府可以加大对实体经济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

三、结语实体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和支撑,其发展问题对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只有通过加大创新投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加强人才培养等综合举措,才能够推动实体经济的振兴,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出路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出路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出路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出路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是一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个经济体的兴衰,最终取决于其实体经济的效率、规模和总体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出现了发展动力不足、资本脱实向虚、创新能力不强等一系列复杂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作为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大重点任务之一。

这是党中央深入分析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为解决中国经济“重大失衡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部署。

一、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如何认识破解实体经济面临的问题,找准实体经济发展的出路,是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我们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生存负担较重,整体盈利能力不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传统要素成本优势正在消失,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

一方面实体经济运营成本不断攀升。

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衰减态势明显,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正在加强,进而导致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不断抬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成本。

尤其是目前我国企业税负较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实力和创新激情。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整体盈利能力不高。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整体产出效率不高,盈利能力下滑,主要是源于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较低,产能严重过剩与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矛盾突出,多数行业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的低端位置。

同时,融资成本和非税负担居高不下,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率持续走低。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企业总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2.3%,为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016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43.5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比11月份回落12.2个百分点。

调研报告:关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突围途径

调研报告:关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突围途径

调研报告:关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突围途径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的影响,同时又受到产业政策调整和环保政策的双重约束,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如何正确认识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推动实体经济全面走出困境,进一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仍需要攻坚克难,下苦功、出实招。

一、实体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一)从农业产业化情况看。

2015-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7.52亿元、8.67亿元、10.2亿元,分别增长11.2%、9.5%、13.0%。

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分别为796亿元、947亿元、1116亿元,增速分别为23%、19%、17.8%。

(二)从规上工业企业情况看。

近三年来,企业数量方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分别为953、947、1072家,平均每年增长近40家企业。

其中,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是近十年来最多,为近年来实体经济最好形势。

企业效益方面: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7.1%、6.9%、6.8%,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666.34亿元、1965.62亿元、2144.84亿元,分别增长-7.7%、7.3%、21.1%;实现利润分别为74.23亿元、98.07亿元、132.96亿元,分别增长-15.2%、-3.0%、46.7%。

企业生产方面: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55.8%、26.7%、27.8%;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业分别增长-0.8%、6.2%、12.8%;有色金属冶炼业分别增长24.1%、6.1%、-4.2%;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9.9%、3.5%、5.8%。

(三)从建筑行业情况看。

2015-2017年,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分别为176、176、180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对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多重压力和挑战。

全球经济放缓和贸易保护主义增加的局面,使我国对外贸易出现明显的下滑,对中国经济的带动作用减弱。

同时,一些企业内部固有的问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产业升级、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难度。

本土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消费升级的压力,让企业陷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中。

此外,世界经济结构变化、新兴经济体崛起以及人口、资源等基础条件的制约,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

对策一、深化改革,提高生产要素效率。

我国当前所面临的贸易摩擦等外部环境变化,都要求我们在内部加强市场监管和资源配置效率。

应当深化国企改革和资源优化配置,规范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增强经济竞争力,捕捉新的增长点。

二、加强对产业链的掌控,增强内生动力。

应当加强对产业链的掌控,调整产业的结构,增强内生动力。

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通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各项生产力要素的进一步拓展,预防供应链断裂的风险。

此外,还应扩大国内和外部领域开放,促进企业进行国际合作,通过模式创新和效率提升等方式提高生产要素培育和释放效率。

三、探索新型金融模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开展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市场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可探索使用科技资本与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建立面向实体经济的多元化普惠金融体系,从而提高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力。

四、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强管理效率。

当前我国市场化改革还存在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资源配置和市场竞争等方面。

因此,应加强市场化改革,提高市场规则和组织效率,降低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成本,从而减轻产业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与市场环境的竞争力。

五、通过区域协作促进经济发展。

应在国家战略水平上推进内部的区域协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各个地区之间的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提高政策效益和企业效益。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出路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出路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出路一、引言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包括投资减少、竞争力下降等问题。

本调研报告旨在探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困难及出路。

二、困难分析1.减少投资: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投资呈现下降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投资环境的不稳定、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资金回报率的下降等因素导致的。

实体经济需要大量的投资来保持发展势头,因此缺乏投资将会限制实体经济的发展。

2.竞争力下降: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我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出现下降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生产成本上涨、技术创新不足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导致的。

实体经济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三、出路分析1.优化投资环境: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我国需要改善投资环境。

这包括减少行政审批、完善法规政策、提供投资保护等措施。

同时,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投资引导,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2.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国应加强技术创新研发力度,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创新政策、增加科研经费投入等方式来推动技术创新,并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3.培育新的增长点:实体经济可以通过培育新的增长点来推动发展。

比如,发展新兴产业、加强内外贸通道建设等。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推动实体经济的创新和转型升级。

4.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应加强对实体经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实体经济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政府可以加大对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四、结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着投资减少、竞争力下降等困难,但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技术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可以为实体经济发展找到出路。

实体经济到底多艰难调查报告

实体经济到底多艰难调查报告

实体经济到底多艰难调查报告自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实体经济下滑的说法始终不绝于耳,8月制造业PMI更是首次跌破49.7。

而最近一份来自各个行业的草根调查报告,更是明确显示了目前出口锐减、消费不足、制造业低迷的现状。

报告指出,我国目前工业、建筑用原材料销售大幅下滑,饮料、服装等消费品销售大幅下滑,出口大量减少;信贷变得越来越困难,有质量的贷款客户减少,显示出“惜贷”的现象。

提示:本报告样本来自各个不同行业,涵盖面广,但每个行业样本较少,与行业整体状况可能有所出入。

对原报告进行了摘编,部分样本未出现在本文中。

一、工业原材料与消费品销量锐减,出口大幅下滑诸多调研样本显示,目前经济不存在“企稳的说法”。

自2011年末草根调研以来,仅出现2012下半年基建回升、2013年中的地产政策松懈的“局部、间歇性”反弹,经济整体下滑大格局一直未变。

2015上半年,继续延续下滑格局,这从工业润滑油、出口物流、石材、乘用车、饮料消费,这些宏观关联度高、代表性广的调研样本中就能看到。

2015上半年的下滑,与前期相比,三个特征在强化:一是出口锐减。

虽然中国出口自2008年以来一直面临内外压力,但2015 年感觉最为猛烈,这与外币大幅贬值,中国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丧失有关,后面还会细讲。

二是消费弱化。

原来一直认为稳定的消费,也出现“不稳”的现象,最明显的就是基本消费的饮料,和可选消费的汽车的例子。

同时消费还呈现分化,即高端、低端消费好一些,中端差一些。

三是投资被动。

这是指企业暂停、缓建投资项目,虽然我们数据上看到还是有投资额的,但其实不是今年的主动新增投资,而是过去2、3年,甚至5年前的投资计划的滞后落实,比如油化工行业。

这些问题加重了后期经济的担忧。

一国际润滑油品牌(在长城、昆仑垄断之外,他的市场份额最大),去年底将中国区销售目标调降为“负增8%”,实际情况2015上半年工业用油销售下滑10-20%。

厦门一货代公司反映,原来厦门港开往欧洲基本港(汉堡、鹿特丹等)一周有10班集装箱货轮,今年上半年变为一周5-6班。

关于实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实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实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关于实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扮演着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本文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调查。

二、实体经济发展状况分析1.实体经济的定义与特征实体经济是指以实际物质生产、产品流通和实体产业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它体现了经济的实际运作和现实需求。

实体经济主要包括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领域。

2.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根据我们的调研,实体经济在过去几年有了明显的发展。

首先,制造业的发展稳步增长,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快了商品流通的速度和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再次,建筑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基础设施。

3.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尽管实体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创新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其次,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实体经济需要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再次,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建筑业在发展中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

三、实体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促进经济增长实体经济作为经济的基础,对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工业生产,建筑业的兴旺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业的提升降低了物流成本,这些都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2.增加就业机会实体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从制造业的工业工人到建筑业的建筑工人,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重要的出路,减轻了城市就业压力,改善了人民的就业状况。

3.提升民生水平实体经济发展带动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实体产业的发展使得人民更加享受到了物质和生活服务的便利,提高了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品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稳定。

四、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依托科技创新。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物质生产和产品升级的技术含量,提升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质量。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实体经济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不足等。

为了振兴实体经济,有必要认真分析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举措。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成本增加随着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各种成本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

尤其是近年来,土地、人工、原材料等各种成本大幅增长,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一些传统行业面临着市场份额逐渐被新兴行业所取代的问题,企业的盈利空间逐渐减小。

3. 技术创新不足实体经济产业技术创新不足,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导致产品更新迭代缓慢,市场竞争力不足,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市场表现。

1. 降低生产成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减免企业税收、降低用电成本、减少运输成本等,来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 加强技术创新政府可以加大对实体经济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出台各种激励政策。

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推动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 加强产业转型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绿色发展转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 推动国际合作政府可以通过加强与国际合作,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 加强管理水平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实体经济的振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实体经济面临的种种问题,推动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只有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才能带动国家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关于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关于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关于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措施现代社会,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在快速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能力不足以及金融支持不均等几个方面,探讨实体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产业转型升级困境及应对措施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传统产业面临市场需求下降、技术更新换代等问题,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应对措施:1.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

2. 鼓励企业间合作,充分利用资源互补,共同推动产业升级。

3. 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创新能力不足困境及应对措施在信息时代,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然而,实体经济中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发展的一大困扰。

应对措施:1. 政府要采取鼓励创新的政策,提供创新支持和补贴,吸引更多企业投身到创新中。

2. 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合作,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

3. 构建创新激励机制,通过奖励和荣誉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三、金融支持不均困境及应对措施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目前的金融体系中存在着信贷资源不均、融资难等问题,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困扰。

应对措施:1.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制定差异化的贷款政策,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融资需求。

2.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供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3.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结语:实体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要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实现高质量的发展,需要转变发展理念,加大资源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和金融支持水平。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够使实体经济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支撑。

实体经济调研报告

实体经济调研报告

实体经济调研报告一、前言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经济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主流,甚至有人认为“虚拟经济已经代替了实体经济”。

但是,我们认为实体经济仍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因此,本次实体经济调研报告的目的是深入探究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实体经济概述实体经济是指国民经济中从事实际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实体企业及其相关产业,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国实体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态势,但是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调控政策的影响,实体经济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使得一些传统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2.资金压力大:一些企业在融资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部分民营企业的资本金规模和基础不够雄厚,导致其难以抗御外部风险。

3.科技水平存在差距:一些行业技术有待提升,在技术更新换代上存在不足,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和思考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1.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研发和生产技术,但是目前在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

2.实体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和市场风险越来越大,需要加强市场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这一点需要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入手解决。

3.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互动也需要加强,分工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更好的经济效应。

四、实体经济的发展策略为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出以下实体经济发展策略:1.加强实体经济对高科技的融合,通过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研究开发新技术,推动高新技术对实体经济的转化。

2.保证实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化,打造企业品牌,提高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产品名气和市场份额。

3.加强实体经济对金融的支持,提高信用度和金融可持续性,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企业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和盈利水平。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实体经济是指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环境下,实体经济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能力过剩。

由于过去几年来的资本大量涌入实体经济领域,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企业难以生存下去。

这不仅导致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还导致了企业之间价格战的出现,给企业和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第二,创新能力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许多企业仍然停留在模仿和跟随的阶段,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能力。

这限制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也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增长潜力。

融资难题。

现在银行对于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不足,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金融资源过度集中在大企业手中,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它们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环保和法规限制。

实体经济在加快发展的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

许多企业面临环保和法规的限制,导致生产成本增加,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振兴举措: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

加强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建设,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激励企业进行创新。

第二,加强金融支持力度。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和更灵活的融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优化营商环境。

简化审批程序,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加大对环保和法规的监管力度,推动实体经济的绿色发展,培育绿色产业。

第四,加强教育培训。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五,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拓宽实体经济的发展渠道。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然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实体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其健康发展。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并采取有效的振兴举措,以推动实体经济的繁荣与壮大。

一、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1、成本上升压力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能源成本的增加,给实体经济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制造业,成本的上升严重挤压了利润空间,使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2、融资困难许多实体经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诸多困境。

银行贷款门槛较高,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限,民间借贷成本又过高,导致企业资金短缺,难以进行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和扩大生产规模。

3、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实体经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弱。

研发投入不足,缺乏高端人才和核心技术,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产品附加值低,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高品质的需求。

4、市场竞争激烈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国内外企业在同一市场竞争,一些国外企业凭借技术、品牌和管理等优势,对国内实体经济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同时,国内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导致市场无序竞争,资源浪费。

5、产业结构不合理实体经济中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一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而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不够,导致整个产业体系的效率低下,制约了实体经济的整体发展。

6、政策环境不完善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待提高,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同时,对于实体经济企业的扶持政策针对性不够强,未能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二、振兴实体经济的举措1、降低企业成本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原材料价格,减轻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压力。

同时,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合理的劳动力成本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此外,加大对能源领域的改革,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

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举措实体经济是指以实际产品和服务生产为基础的经济活动。

然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实体经济面临着一些问题。

下面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振兴实体经济的举措。

一、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1. 资金问题:实体经济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生产、运营和扩张。

然而,由于金融机构更倾向于投资于金融市场而非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2. 人才问题:实体经济对于高素质的人才需求量大。

然而,当前的教育系统更倾向于培养服务于金融、科技等行业的人才,导致实体经济在人才方面的短缺问题。

3. 创新问题:实体经济的竞争力来自于创新。

然而,由于缺乏创新机制和支持,很多实体经济企业缺乏创新能力,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4. 管理问题:实体经济中很多企业在管理上存在问题,如管理体制僵化、决策滞后等。

这些问题使得企业难以高效地运营和应对市场挑战。

二、振兴实体经济的举措1. 改善融资环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工具,降低融资成本,解决实体经济的资金问题。

2. 注重人才培养:重新调整教育体系,加大对实体经济相关专业的培养力度,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实体经济企业就业,提高实体经济的人才储备。

3. 加强创新支持:建立专门的创新机构和基金,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实体经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4. 完善企业管理:加强企业管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效能。

5. 政府支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的税负,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6. 加强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实体经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联盟,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个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和效益。

总之,实体经济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面临着一些问题。

通过改善融资环境、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创新支持、完善企业管理、政府支持政策以及产业协同发展等举措,可以振兴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体经济调研报告

实体经济调研报告

实体经济调研报告实体经济是指实际生产和销售商品的经济部门,包括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本报告将对中国实体经济的现状进行调研。

首先,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逐步从低端制造转向中高端制造,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其次,实体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和就业的主要来源,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同时,实体经济的增长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促进了整体经济的增长。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增加。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制造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中国制造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

其次,制造业升级和转型面临一些困难。

由于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升级,对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政府应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其次,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最后,要加强培训和人才引进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综上所述,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实体经济的优势,加强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政府应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只有不断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措施实体经济是指以实物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经济形态,包括制造业、农业、建筑业等。

在当前经济转型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探讨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来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发展。

一、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1. 成本压力增加:随着人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实体经济面临着成本压力增加的困境。

这使得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2. 技术升级难度大:实体经济与科技的融合日益紧密,但实体经济企业在技术升级方面面临着困难。

缺乏研发能力和资金投入限制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使其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3. 市场竞争加剧:实体经济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国际市场的竞争性进一步加剧。

由于其他国家的优势产业的崛起,使得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着竞争压力。

同时,国内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严重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应对困境的措施1. 推动产业升级: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贷款和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技术创新。

2. 降低企业成本: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减轻企业的负担。

降低企业用地成本、能源成本、税费负担等,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企业发展的活力。

3. 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完善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市场秩序良性发展。

同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4.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和产业链分工,加强国际合作,抓住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吸取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5. 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推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产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困境及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困境及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困境及转型升级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实体经济一直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结构性困境,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技术创新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等方面。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有效应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困境,并进行转型升级,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困境1. 产能过剩问题我国实体经济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在许多行业中,过度的产能导致了价格竞争激烈,甚至形成价格战。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降低了整个产业的盈利水平,从而影响了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 技术创新不足虽然我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但整体上来看,我国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

缺乏独立知识产权的企业占比较高,这使得我国实体经济难以走出技术跟跑的困境,影响了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

3. 产品同质化严重在许多行业中,同类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企业之间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这不仅使得企业难以获得竞争优势,也导致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进一步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以上这些问题使得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结构性困境,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转型升级对策研究1. 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实体经济转型为了有效解决我国实体经济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大力推进产业升级,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还可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要有效解决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体系。

只有保护好企业的技术成果,才能增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实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实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实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实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稳定就业、提高国民经济收入、推动技术进步等多方面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近年来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和相关数据;随后对几个代表性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其经营情况和发展困境。

三、实体经济发展现状1. 实体经济的增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实体经济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其中,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是主要的实体经济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大。

2. 私营企业的发展:私营企业在实体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私营企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然而,这些企业在融资、人才和技术创新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3. 小微企业的困境:小微企业在实体经济中占据较大比重,但由于融资难、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企业的发展面临一定困境。

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四、发展问题和建议1. 融资问题: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

建议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创新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

2. 技术创新:实体经济在科技创新方面相对滞后,需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建议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3. 人才培养: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但目前人才供给不足。

建议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提供吸引人才的激励措施。

4. 市场竞争:实体经济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来自国内外企业的压力。

建议加强对实体经济的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未来发展方向1. 优化产业结构:实体经济的发展应更加注重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

2. 加强创新驱动:创新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困境及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困境及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困境及转型升级对策研究【摘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性困境,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实体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困境,提出了四项转型升级对策: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强金融支持和信贷服务。

这些对策将有助于我国实体经济的提升和发展。

结论指出,结构性困境需要引起重视,转型升级是必然选择,积极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本研究对于我国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我国实体经济、结构性困境、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产业优化、企业转型、金融支持、信贷服务、重视、必然选择、推动。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等各个领域。

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企业转型困难等诸多困境。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的重塑,我国实体经济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本文旨在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困境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效的转型升级对策,以期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困境及转型升级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具体而言,通过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揭示存在的结构性困境,进一步提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及加强金融支持和信贷服务等转型升级对策。

通过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促进我国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出路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是一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个经济体的兴衰,最终取决于其实体经济的效率、规模和总体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出现了发展动力不足、资本脱实向虚、创新能力不强等一系列复杂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作为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大重点任务之一。

这是党中央深入分析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为解决中国经济“重大失衡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部署。

一、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如何认识破解实体经济面临的问题,找准实体经济发展的出路,是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我们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生存负担较重,整体盈利能力不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传统要素成本优势正在消失,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

一方面实体经济运营成本不断攀升。

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衰减态势明显,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正在加强,进而导致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不断抬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成本。

尤其是目前我国企业税负较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实力和创新激情。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整体盈利能力不高。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整体产出效率不高,盈利能力下滑,主要是源于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较低,产能严重过剩与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矛盾突出,多数行业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的低端位置。

同时,融资成本和非税负担居高不下,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率持续走低。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企业总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2.3%,为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016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43.5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比11月份回落12.2个百分点。

(二)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实体经济受到挤压近些年来,资本的“脱实向虚”态势比较明显,金融领域和房地产领域资本急剧膨胀,聚集了过多的发展资源。

这样不但扭曲了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关系,而且严重削弱了实体经济发展新动力赖以形成的基础。

一方面资金更多地向房地产集中。

近年来,由于部分地方政府长期过度看重房地产对GDP、财政收入的贡献,甚至一度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政策扶持。

超高的行业利润引导资金过度向房地产流动,不仅提高了房地产泡沫化程度,加剧未来的金融风险,而且导致实体经济发展资金的严重不足。

超高房价严重脱离国情、超出居民购买能力、违背房屋是用来居住的根本属性。

供需错配浪费大量金融资源的同时,也诱导实体经济的资本大量涌向房地产,挤压了实体经济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扭曲。

当前部分金融行业的资金仅在内部自循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意愿不强。

同时,金融资源错配、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加剧、高杠杆率的债务违约风险等乱象丛生,严重恶化了实体经济的营商环境。

数据显示,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也在快速上升,2012年我国非金融类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为106%,到2015年已超过140%,过高的杠杆率不但容易引发金融资产泡沫,导致金融利润率虚高,也变相吞噬了实体经济的资本。

(三)创新发展能力不足,“工匠精神”缺失长期以来,实体经济作为传统的优势产业,产业转型升级缓慢。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高和“工匠精神”缺失已经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短板。

一方面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多年以来,我国企业长期的模仿跟进策略形成较强的“路径依赖”,导致创新意愿不强、创新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供给缺口较大等已经形成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

同时,尽管中国实体经济研发投入在持续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0.9%,而发达国家企业平均为2%。

在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方面,中国约为30%和50%,而发达国家在60%~70%之间。

另一方面“工匠精神”缺失。

在中国现代制造业领域,从粗制滥造的产品到随处可见“心不在焉”的工作情景,从日常服务业中敷衍了事的心态到社会山寨品的泛滥都折射出中国“工匠精神”的缺失。

“工匠精神”是凭着对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价值诉求,提升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延长企业寿命。

结合自身企业发展实践,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曾指出,与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一种时代的“工匠精神”,这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

(四)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双向挤压,国内民间投资低迷不振从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看,中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形势复杂且严峻。

一方面实体经济面临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引致的高端制造业“回流”和欠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分流”压力。

自2017年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美国积极推进了“再工业化”战略,德国一再加码“工业4.0”计划,英国也正积极进行“重新工业化”战略。

从企业层面看,苹果电脑、松下电器、阿迪达斯等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布局重新调整,高端制造领域出现向发达国家“回流”的态势。

随着中国实体经济中低端制造业成本优势的衰减,一些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充分利用自身的劳动力成本、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进军中低端制造业分流中国现有的市场。

另一方面民间资本投资增速持续萎缩。

毋庸讳言,民间投资增速直接反映实体经济的发展活力,振兴实体经济必须先振兴民间投资。

但是2016年以来,民间投资持续低迷,1—11月份民间投资仅增长3.1%,对工业投资增长造成严重影响。

民间投资增速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投资回报率不高、市场营商环境不佳等因素导致企业家投资信心不足。

加上传统企业受融资难融资贵和生存负担重“两座大山”的深度影响,企业的投资实力严重下降。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传统产业投资回报率不足3%,比次贷危机前8年平均水平低5~7个百分点。

二、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出路(弘利遴选)针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用质量、创新、品牌和“工匠精神”这四个关键词明确了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攻方向,给出了实体经济振兴的着力点。

应以此为纲,多措并举,振兴实体经济。

(一)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提质量创品牌当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关键是有效化解企业生存负担,激发内在发展动力,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方面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轻企业生存负担。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通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如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和降低物流成本等;全方位优化税制改革,要有“放水养鱼”的思想,为企业减税让利,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抓紧相关配套制度政策体系建设,控制企业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土地、房租、融资等一系列成本快速上涨的势头。

另一方面,加快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全面推动提质量创品牌活动。

要善于抓住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契机,推动以提高质量和产品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产品和产业结构升级。

利用现代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等,加强全面质量管理,重视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完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坚守质量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生命底线。

也要高度重视地域、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协同建设,注重品牌活动和平台打造,突出内涵提升品牌,深挖品牌的溢价能力,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实力。

(二)完善制度建设与监管,推动“虚、实”平衡发展针对当前“资本脱实”和“虚实失衡”的严重问题,要重视虚拟经济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厘清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造成实体经济发展的“空心化”。

一方面创新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

大力推进住房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通过制度体系建设,既要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挤占信贷资源的态势,又要遏制超高房价对资本逐利性的误导,防止侵占实体经济的信贷资源。

同时,要加快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改善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通过行业利润的“虹吸效应”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金融资源供给质量和效率。

从我国实体经济运行实际情况看,要有效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既要优化资金供给,也要改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状况,提升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

应以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优化金融业服务质量,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创新服务供给模式,鼓励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由银行牵头推进企业债务重组、资产并购,以及债转股改造。

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其中,努力实现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塑新时代“工匠精神”创新是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新时代“工匠精神”是提升产品核心竞争能力和培育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

一方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创新元素渗透到实体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

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信息化与实体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实体产业集群发展。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实体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协同发展,开辟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契机、新空间。

培育企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力度,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与实体经济的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重塑时代“工匠精神”。

注重优化制度供给,培养孕育“工匠精神”的政策土壤。

在培育制造业高端人才和“工匠精神”过程中,建立健全各种配套制度体系的同时,也应注重正式制度如法律、制度、契约的保障激励作用与日常行为规范、行事准则、企业文化和价值取向等非正式制度的引导有机结合。

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围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等五大工程需求导向,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优化人才供给结构。

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四)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优化民资营商环境针对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受到高端制造“回流”和低端制造“分流”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以及国内民间投资持续萎靡的现状。

一方面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冲销国际双重压力。

必须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引导,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加快形成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持续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产品核心竞争力,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的竞争制高点。

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生存负担。

应加强法治政府和诚信政府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策执行效率,构建担当、包容、高效、亲清的政商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