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尺寸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人体测量工具的使用技巧。

3. 通过对人体形态尺寸的测量,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4. 为我国人体测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提供依据。

二、实验内容1. 人体形态尺寸测量: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臂围、腿围等。

2. 人体生理指标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3. 人体比例分析:头身比、胸腰比、臂长比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器材:人体测量尺、体重秤、血压计、心率表等。

2. 测量方法:(1)身高测量:被测者赤脚站立,两脚跟并拢,脚尖向前,测量头顶至脚跟的距离。

(2)体重测量:被测者穿着轻便衣物,赤脚站立在体重秤上,读取数值。

(3)胸围测量:被测者站立,两臂自然下垂,测量胸部最大宽度。

(4)腰围测量:被测者站立,两臂自然下垂,测量腰部最细处的周长。

(5)臀围测量:被测者站立,两臂自然下垂,测量臀部最宽处的周长。

(6)臂围测量:被测者站立,两臂自然下垂,测量上臂最大周长。

(7)腿围测量:被测者站立,两臂自然下垂,测量大腿最大周长。

(8)血压测量:被测者安静休息5分钟后,测量右上臂血压。

(9)心率测量:被测者安静休息5分钟后,测量静息心率。

(10)呼吸频率测量:被测者安静休息5分钟后,测量静息呼吸频率。

四、实验数据本次实验共测量20人(男10人,女10人),具体数据如下:1. 身高(cm):男性平均身高172.5,女性平均身高161.0。

2. 体重(kg):男性平均体重65.2,女性平均体重54.8。

3. 胸围(cm):男性平均胸围94.0,女性平均胸围84.5。

4. 腰围(cm):男性平均腰围88.0,女性平均腰围73.0。

5. 臀围(cm):男性平均臀围94.5,女性平均臀围85.0。

6. 臂围(cm):男性平均臂围32.5,女性平均臂围29.0。

7. 腿围(cm):男性平均腿围43.0,女性平均腿围38.5。

8. 血压(mmHg):收缩压平均120.0,舒张压平均80.0。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2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2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2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身体各部位的长度和周长,了解不同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以及方法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首先进行的是身高测量。

我们采用了直尺和墙角作为测量工具,掌心向内,头部与墙角贴紧,直立站立,双脚并拢,然后便于测量。

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我们注意尽量保持身体准确垂直,并让身体自然松弛,避免拉长或缩短身体。

通过测量得出的数据是:身高为178.8厘米。

接下来是肱骨周长的测量。

我们使用了软尺,将其紧贴在上臂最宽处,确保软尺水平平行地贴在肱骨上,不要用力压迫或过分松弛。

通过测量得出的数据是:左臂肱骨周长为30.5厘米,右臂肱骨周长为30厘米。

最后是腰围的测量。

我们使用了卷尺,将其围绕腹部最突出部位的腰线上,水平地测量。

通过测量得出的数据是:腰围为81厘米。

在测量中,有些细节的差异会对数据产生影响,例如身高的测量中,袜子和鞋子的高度可能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大腿周长的测量中,松紧带的紧度不同也会导致数据产生差别。

因此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各种细节问题,并且采用多次测量的方式,取平均值,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人因工程学人体测量实验

人因工程学人体测量实验
2.实验时至少三人一组,分工(被测者、测试者、记录者)明确,轮流进行。
3.数据统计与分析整理。将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列于实验报告中。
注意:每组统计数据不得少于3个,不足数据由其它组补充。计算内容仅计算表中第一行(身高、眼高、坐高和最大肩宽)的内容。涉及的计算公式参照教材相关内容。
4、实验结果记录与数据整理
实验设备
人体秤、皮尺(或钢卷尺)、记录本等。
实验方法和手段
测量时应在呼气与吸气的中间进行。其次序为从头向到脚;从身体的前面,经过侧面,再到后面。测量时只许轻触测点,不可紧压皮肤,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身体某些长度的测量,既可以用直接测量法,也可以用间接测量法--两种尺寸相加减。另外,测量的项目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具体的测量方法详见GB/T5703--1999《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的有关规定。
总和∑=X1+X2+X3+X4+X5
平均值
标准差SD=
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
百分率P=0.5+s
测量记录与数据统计参考表格
测量统计表1:人体主要尺寸及重量(6项)实验者本人学号:16
组内人员学号
总和∑
平均值
标准差
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P/%
16
20Leabharlann 3837391.1身高/mm
1700
1650
1800
1610
六、思考题
1.分析“量身定做”与“人体数据百分位”的联系和区别。
答:两者的联系是都可以在制造行业中使用如衣服的尺寸的设计。两者的区别是:人体数据百分位是指在整个范围内尺寸小于等于个体人体尺寸的人群占总体的百分比,得出来的是一个范围值,而量身定做是得出是一个准确数据。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的尺寸,探究人体形态特征和身体比例的变化规律,了解人体测量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人体测量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的尺寸来了解身体形态特征和身体比例的一种方法。

测量的指标包括身高、臂长、胸围、腰围、臀围等,这些指标可用于设计合身的衣物。

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卷尺、测量尺等。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卷尺2.测量尺3.实验对象(同学)四、实验步骤1.让实验对象站立,正面对着一个垂直的墙壁,头部保持正直。

2.使用卷尺测量实验对象的身高。

卷尺从实验对象头顶开始垂直测量至脚底。

3.使用卷尺测量实验对象的胸围。

卷尺围绕实验对象最宽处水平测量,同时不要过紧或过松。

4.使用卷尺测量实验对象的腰围。

卷尺围绕实验对象自然腰线水平测量,同时不要过紧或过松。

5.使用卷尺测量实验对象的臀围。

卷尺围绕实验对象臀部最宽处水平测量。

6.使用测量尺测量实验对象的手臂长度。

测量尺从肩膀上端测量至手腕骨。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实验数据如下所示:1. 实验对象身高:170cm2. 实验对象胸围:90cm3. 实验对象腰围:70cm4. 实验对象臀围:95cm5. 实验对象手臂长度:60cm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以下结果:1. 身高与手臂长度之比:170cm / 60cm ≈2.832. 胸围与腰围之比:90cm / 70cm ≈ 1.293. 腰围与臀围之比:70cm / 95cm ≈ 0.74六、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测量实验对象的身高、胸围、腰围和臀围,可以发现实验对象的身体比例。

身高与手臂长度之比可用于衣物袖长的设计,胸围与腰围之比可以决定衣物上衣的剪裁,腰围与臀围之比可用于衣物裙摆的设计,这些数据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应注意的是,人体测量结果可能受到个体差异和误差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个人的喜好和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正。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切体会到人体尺寸对服装设计的重要性。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手握工具设计人机分析:把手,手机等 手握工具设计人机分析:把手,
手机的周长受手的 围径的限制
拇指的活动范围
六 实验结论
通过具体的测量与系统的数据分析,我们对人手的形态与动态有了具体的 尺寸理解,于是可以较合理的设计出方便使用的手控操作产品,如手机等。 当然,对于手机设计时所出现的具体问题,仍需具体分析。
共计人数: 人 三 测量的原始数据:共计人数:13人
编号 刘 张 宋 曾 王 王 徐 李 和 曹 朱 罗 任 男 男 男 男 男 性别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肩宽 29 31 32 32 33 31 30 34 45 39.5 35 39 37.5
(男:6 人 / 女:7人 人
指根距 149 137.5 134 146 154.5 151 149 146 163 164 160 152.5 154
以肩关节为圆心的直臂抓握图
-70.57
单位:厘米
2.水平抓握分析 水平抓握分析
70.57
43.05 31.79 159.85 单位:厘米
六 实验结论: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以及实验的运用,对人体的肩宽,指尖距, 指跟距,以及臂长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设计与人类使用有关的器具 时,准确的实验数据及合理的分析,对于做出好的人机产品,是十 分必要的。
通过测量值的均值与标准差的计算,可以求得各组数据对应使用域为90% 的百分位数,相对于手的作业区的活动范围,我们在统计数据进行具体的产 品设计时,应以人群中较小数值人的百分位数为设计标准,以满足大多数人 的人体尺寸要求。
五 实验运用
1.直臂抓握分析: 直臂抓握分析: 直臂抓握分析
70.57
肩点 70.57
测量方法: 二 测量方法:

人体静态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静态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静态测量实验报告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体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即使在静态状态下,也可以对人
体进行广泛而准确的测量。

本实验利用使用电子测量仪,对10名实验对象进行静态测量,测量了实验对象身高、体重、头围、颈围、肩宽、胸围、腰围、臀围、上臂围和上腿围。

首先,将实验对象静坐在椅子上,并帮助他们调整姿势,以确保身体坐正,并放平肩膀,脚尖舔地。

然后用测量仪测量实验对象的身高、体重和其他尺寸。

在此过程中,实验
人员督促实验者采取正确的姿势,并保持身体的稳定。

测量完毕后,核算每位实验对象的测量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了保证,当测量数据与其指定的精度不符时,测量结果会被重新校准,以确保测量准确性。

此次实验表明,在有效地确保测量精度的情况下,使用电子测量仪可以准确测量出实
验对象的体型尺寸,为下一步活动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此外,这次实验还发现,在测量过
程中,正确地督促实验对象按指定姿势采取正确的姿势,对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也有一
定的帮助。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验证了使用电子测量仪静态测量体型尺寸的可行性,为人体测量
带来了新的变化,提高了测量效率。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人体测量实验报告引言:人体测量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通过对人体各项指标的测量,可以了解人体的生理特征、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人体结构的变化趋势。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一组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臂长、腿长等指标的测量,探究人体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对人体健康管理的意义。

实验方法:本次实验共选取了50名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的男女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实验开始前,受试者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一次身体健康评估,以排除患有严重疾病或身体异常的个体。

实验过程中,受试者需要站立在测量仪器旁,保持自然站姿,由实验人员进行测量。

身高测量使用直尺,体重测量使用电子称,臂长和腿长测量使用软尺。

实验结果:通过对50名受试者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身高与体重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身高较高的个体往往体重也较大。

这与常识相符,说明身高和体重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影响的。

2. 臂长与腿长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臂长较长的个体往往腿长也较长。

这可能与个体的遗传因素有关,但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 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臂长和腿长都呈现正态分布,即大部分受试者的指标值都集中在平均值附近,少数个体的指标值较为偏离平均值。

这说明人体各项指标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实验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讨论:1. 人体的身高和体重是相互关联的,这与健康管理中的体重控制有一定的关系。

身高较高的个体可能需要更多的体重控制措施,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2. 臂长和腿长的相关性可能与个体的遗传因素有关。

这对于人体结构的研究和发育过程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意义,也可以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

3. 人体各项指标的正态分布特征表明,大部分人体指标值都集中在平均值附近,只有少数个体的指标值较为偏离。

这对于制定健康管理策略和个体化的健康干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人体测量的重要性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人因工程学 人体测量实验 实验报告版本

人因工程学 人体测量实验 实验报告版本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实验报告姓名:学号:090240902班级:工业09- 2课程:《人因工程学》机电工程学院2012年4月《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 人体测量实验实验地点 工业工程实验室 实验时间 20 12 年 4 月 13日 7,8 节指导教师同 组 者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进一步理解有关人体部分单元尺寸概念。

2.学会人体尺寸的测量与统计计算步骤。

3.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考查个体和小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了解人体测量数据在实际中运用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设备、方法和手段实验设备:人体秤、皮尺(或钢卷尺)、记录本等。

实验原理:人体测量数据在各领域尤其是工业工程领域运用十分广泛,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一般人体测量实验是利用实际仪器对人体的各部位尺寸进行测量。

目的是通过实操加强学生对这些数据的了解。

直接测量在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上有一定的好处,虽然存在实验时间较长、不够准确等问题,但基本原理可行。

利用简单仪器(皮尺或钢卷尺等)进行测量可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让同学们对人体尺寸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学们通过实验的操作,增加了对理论教学中人体尺寸中所对应部位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基本概念、名词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统计计算能力,进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内容:测量有人体主要尺寸(包括体重)、立姿人体尺寸、坐姿人体尺寸和人体水平尺寸(选作)四大部分,共计24项。

测量后,进行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实验步骤:测试者应进行相关内容的预习,认识人体大部分诸单元的尺寸,明确实验中测量的选项及对应部位,熟悉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前备好“人体主要尺寸、立姿人体尺寸、坐姿人体尺寸和人体水平尺寸”四个表格供实验时记录用。

公式汇总:总和12345=X X +X +X +X ?平均值12345X X +X +X +X X=5+标准差1n22D 11S =x 51i i x n =轾骣犏琪-琪犏-桫臌å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0.5+sS 根据Z 值查表11-8(书257页)i X X Z=DS -三、实验结果记录与数据整理 总和12345=X X +X +X +X ? 平均值12345X X +X +X +X X=5+标准差1n22D 11S =x 51i i x n =轾骣犏琪-琪犏-桫臌å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0.5+sS 根据Z 值查表11-8(书257页)i X X Z=DS -测量统计表1:人体主要尺寸(6项)及重量 实验者本人学号:19学号 总和∑ 平均值 标准差 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 (%) 41 19 39 32 27 身高/mm1680.10 1650.00 1770.00 1669.20 1600.10 8369.40 1673.88 51.35 68.15 上臂长/mm 302.00 276.20 312.50 321.00 323.50 前臂长/mm 247.00245.20265.20257.50267.00总和12345=X X +X +X +X ?=1680.10+1650.00+1770.00+1669.20+1600.10=8369.40(mm ) 平均值12345X X +X +X +X X=5+=540.8369=1673.88(mm )标准差1n22D 11S =x 51i i x n =轾骣犏琪-琪犏-桫臌å= ( 1 / 4 * ( ( 1680.1 ^ 2 - 8369.40 ) + ( 1650.00^ 2 - 8369.40) + ( 1770.0 ^ 2 - 8369.40 ) + ( 1669.2 ^ 2 - 8369.40 ) + ( 1600.1^ 2 - 8369.40) ) ^ ( 1 / 2 ) ) =51.35i X X Z=DS -=35.5100.165088.1673 =0.4652查表11-8得s=0.1815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0.5+s=0.5+0.1815=0.6815(则为68.15%)大腿长/mm 475.00438.10 442.00 480.50 442.00 小腿长/mm 382.00 354.00 392.50 430.00 391.50 体重/kg53.0054.5077.0054.5045.00/mm 学号 总和∑ 平均值 标准差 在组内的百分位P41 19 39 32 27 眼高 1533.00 1503.00 1652.00 1570.00 1530.00 7788.00 1557.60 65.54 79.02 肩高 1362.00 1402.50 1435.00 1408.00 1330.50 肘高1065.001046.50 1115.00 1042.50 972.00 手功能高 728.00 763.00 756.00 782.50 678.50 胫骨点高 482.486.515.433.468.测量统计表2:人体立姿尺寸(5项) 实验者本人学号:19总和12345=X X +X +X +X ?=1533.00+1503.00+1652.00+1652.00+1570.00+1530.00=7828.00(mm )平均值12345X X +X +X +X X=5+=500.7788=1557.60(mm )标准差1n22D 11S =x 51i i x n =轾骣犏琪-琪犏-桫臌å= 65.54i 1533.001565.60X X Z===0.49745.44D S --iX X Z=D S -=54.650.15036.1557 =0.8330 查表11-8得s=0.2402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0.5+s=0.5+0.2402=0.7902(则为79.02%)测量统计表3:人体坐姿尺寸(7项) 实验者本人学号:19 0000 00 00 50/mm学号总和∑ 平均值 标准差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41 19 39 32 27 坐高914.00 850.00 952.50 932.00 862.00 4510.50 902.10 62.70 79.67 坐姿眼高 752.00 780.00 855.50 806.00 742.00 坐姿肩高 569.00 614.50 623.00 638.00 551.50 坐姿肘高 262.00277.00 293.50 281.00 239.00 小腿加足高 525.00525.50 440.50 513.00 439.50 臀膝距508.00535.50 554.80 558.00 542.50 坐姿下肢长 962.50987.001012.50567.00998.50总和12345=X X +X +X +X ?=914.00+850.00+952.50+932.00+862.50=4510.50(mm ) 平均值12345X X +X +X +X X=5+=550.4510=902.10(mm )标准差1n22D 11S =x 51i i x n =轾骣犏琪-琪犏-桫臌å= 62.70i X X Z=DS -=70.6200.85010.902 =0.83查表11-8得s=0.3967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0.5+s=0.5+0.2967=0.7967(则为79.67%)测量统计表4:人体水平尺寸(6项) 实验者本人学号:19 总和12345=X X +X +X +X ?=414.00+390.50+445.50+489.50+423.00=2162.00(mm )/mm学号总和 ∑平均值 标准差 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41 1939 32 27 最大肩宽414.00 390.50 445.00 489.50 423.00 2162.00 432.40 62.68 74.86 胸宽 294.00 257.00 313.00 310.50 376.00 臀宽 293.00 312.50 355.00 353.50 330.00 胸厚 170.00 175.50 208.50 217.00 182.50 胸围 778.00 819.00 967.00 960.00 802 .50 腰围681.50 715.50 890.00 681.50 663.00 坐姿两肘间宽379.50372.00415.50458.00330.50平均值12345X X +X +X +X X=5+=500.2162=432.4(mm )标准差1n22D 11S =x 51i i x n =轾骣犏琪-琪犏-桫臌å= 62.68i X X Z=DS -=68.6250.39040.432 =0.6685查表11-8得s=0.2486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0.5+s=0.5+0.2486=0.7486(则为74.86%)四、问题讨论思考题:1.分析“量身定做”与“人体数据百分位”的联系和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课桌椅设计,切实感受和认识人的因素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初步领会在产品设计中正确处理人的因素的方法。

同时了解座椅与人体骨骼结构、血液循环、体压、肌肉、神经等生理解剖因素的关系,以及怎么样才能设计符合人体生理解剖要求的课桌椅。

二、实验要求
通过对人体测量部分知识的复习,并对如何进行正确的人体测量,以及各种测量工具使用的介绍,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人体测量的正确方法并熟练运用到设计中。

利用已掌握的正确人体测量方法,运用相应的测量工具,3-5人一组,完成个人数据的测量,并对如何进行课桌椅的设计展开初步的方案思考。

三、实验步骤:
1、认识测量工具
测量中所需仪器:人体侧高仪、人体测量用直角规、人体测量用弯角规、软卷尺
A、人体侧高仪
技术标准:国标GB5704.1-85
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测量范围为0-1996mm人体高度尺寸的测量
B、人体测量用直脚规
技术标准:国标GB5704.2-85
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和0.1mm,测量范围为0-200mm和0-250mm人体尺寸的测量
C、人体测量用弯脚规
技术标准:国标GB5704.3-85
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测量范围为0-300mm的人体尺寸的测量
2、介绍人体测量方法
1)测量条件
本标准所规定的测量方法,只有在被测者姿势、测量基准面和其他测量条件符合下列要求的前提下始有效。

1.1 基本姿势
1.1.1 直立姿势(简称:立姿)被测者挺胸直立,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膝部自然伸直,左、右足后跟并拢,前端分开,使两足大致呈45°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为确保直立姿势正确,被测者应使足后跟、臀部和后背部与同一铅垂面相接触。

(内容可略)
1.1.2 坐姿被测者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左、右大腿大致平行,膝大致弯屈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

为确保坐姿正确,被测者的臀部、后背部应同时靠在同一铅垂面上。

(内容可略)
无论何种测量姿势,身体都必须保持左右对称。

由于呼吸而使测量值有变化的测量项目,应在呼吸平静时进行测量。

1.2 测量基准面
矢状面、正中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眼耳平面
1.3 测量方向
足侧端、内侧、外侧、近位、远位、尺侧、胫侧、腓侧。

1.4 支撑面
立姿时站立的地面或平台以及坐姿时的椅平面应是水平的、稳固的和不可压缩的。

1.5 被测者的衣着
要求被测者裸体或穿着尽量少的内衣(例如只穿内裤和汗背心)在后者的情况下,在测量胸围时,男性应撩起汗背心、女性应松去胸罩后进行测量。

1.6 测量值读数精度
线性测量项目的测量值读数精度为1毫米,体重的读数精度为0.5公斤。

2)坐姿测量项目的测量方法
四、设计方案思考步骤(参考): A.在构思时可先设想此次设计针对的对象是谁?想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
B .开始时,进行相应数据的测量。

坐姿人体测量尺寸:坐着高度(自然)、膝盖高度、坐着臀部高度、肘高、大腿净高、臀部至膝盖的距离、臀部至小腿的距离、肘至肘的宽度、臀部宽度
C.结合测量的尺寸,根据座椅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椅子的造型及尺寸的定位。

D.确定合理的座椅高度差。

根据坐姿人体尺寸中“坐高”的尺寸来确定,书写用的桌子:合适的桌椅高度差=坐高/3-(20-30)mm。

于是可以大体推算出中等身材中国成年男子、女子办公桌的桌高。

E.确定座椅的相关尺寸后,以“座高加上合理的桌面椅面高度差”来确定桌高,即:桌高=座高+桌椅高度差
F.将相关尺寸制成工程尺寸图。

G.根据尺寸手绘或电脑绘制效果图。

H.书写设计论文。

五、实验结论
各人体尺寸之间一般具有线性相关性
通常取基本人体尺寸之一作为自变量,把某一人体尺寸表示为该自变量的线性函数
Y=aX+b
Y ——人体尺寸数据;
X ——身高、体重、手长等基本人体尺寸(之一);
a,b——常数 (对于特定的人体尺寸) 。

研究表明,人体各基本结构尺寸与身高具有近似的比例关系,即对人体基本结构尺寸而言,上式中b=0,上式简化为Y=aX+b
六、心得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