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观光休闲农业蓬勃发展
关于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建议

关于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建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已成为必然选择。
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我对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建议:首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通常缺乏配套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这对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完善交通网络,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改善餐饮服务质量。
其次,优化资源配置。
不同地区具备的资源不同,政府应根据各地的优势资源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例如,山区地区可以发展农家乐、观光农场等休闲项目;水乡地区可以发展农家民宿、农田画廊等项目。
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布局,使各地的休闲旅游农业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再次,加强市场开拓和宣传推广。
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游客需求和喜好,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休闲旅游产品。
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各类媒体、旅行社等渠道向社会传递农村休闲旅游的魅力,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加强培训和人才引进。
休闲旅游农业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多元化的人才队伍。
政府应加大对休闲旅游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同时,引进相关领域人才和专业团队,推动休闲旅游农业的创新升级。
总之,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增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企业和农民应共同努力,加强协作,按照市场需求和资源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优化配置、市场开拓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工作,推动休闲旅游农业蓬勃发展。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
以下是我对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建议的延续部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提供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休闲活动,还要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四理念助推家庭农场发展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东湖农场

四理念助推家庭农场发展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东湖农场
高博
【期刊名称】《农家致富》
【年(卷),期】2016(0)23
【摘要】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东湖家庭农场位于东山镇渡口村现代渔业示范区.于2013年成立。
经营面积100亩。
近年来,该农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现
设有农业观光、水产养殖、绿色蔬菜种植、家禽养殖、农副产品展示等五大功能区。
2015年,农场经营收入超过400万元,净收入达100多万元。
高收益的取得来
自于传承、绿色、互联、创新这四大理念在农场实践中的运用。
【总页数】1页(P10-10)
【关键词】家庭农场;助推;休闲农业;经营面积;水产养殖;蔬菜种植;家禽养殖;产品展示
【作者】高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0
【相关文献】
1.四举措助推家庭农场发展常州市春江镇应英家庭农场 [J], 潘慧;
2.四注重助推家庭农场发展——淮安市涟水县淮海家庭农场 [J], 李明;
3.四理念助推家庭农场发展 [J], 高博;
4.徐斌:倾力打造都市白领的私享田园——吴中区京山东湖家庭农场 [J], ;
5.苏州市吴中区家庭农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J], 吴天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将休闲、观光与农业结合起来的新型经济模式。
它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也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同时还能够促进农村旅游的发展。
目前,休闲观光农业在我国正风生水起,各地纷纷开展了相关的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休闲观光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是蓬勃的。
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农民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食物安全,也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和文化体验。
于是,一些有创新意识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开始将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开展休闲观光农业项目。
比如,一些乡村农庄、农家乐等,提供农业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吸引了大量的城市人前往体验乡村生活。
其次,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面临的机遇是广阔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倦了城市生活的压力和拥挤,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地方。
而农村正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拥有广袤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和丰富多样的农产品。
因此,农村成为了城市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休闲观光农业就是顺应了这个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再次,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交通不便。
这给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农民和政府共同努力改善基础设施。
其次,农民对于经营管理的经验不足,缺乏市场营销意识。
这需要农民接受相关培训,提升自己的经营能力。
另外,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农民往往无力承担这样的成本。
因此,需要各级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和资金支持。
总的来说,休闲观光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是积极向好的。
它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也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同时还能够促进农村旅游的发展。
然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农民和政府共同努力克服。
相信随着各方的努力,休闲观光农业在我国会有更加美好的发展。
观光农业现状及发展条件

观光农业现状及发展条件观光农业是指将农田、农业生产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提供给游客体验农业生产、了解农村文化、享受乡村风光的一种形式。
观光农业逐渐成为农村地区农民增加收入、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也为城市人民提供了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方式。
下面将分析观光农业的现状与发展条件。
首先,观光农业的现状是蓬勃发展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休闲度假、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为观光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许多城市居民喜欢逃离繁华都市,来到乡村体验农业生产、参与农田劳作,这种农业观光旅游方式被称为“农事旅游”。
农事旅游不仅能满足城市人民对自然环境的追求,还能让他们了解农民的辛勤劳动,增加对农业的了解与尊敬。
其次,观光农业发展的条件也是良好的。
首先,我国农业资源丰富。
拥有广袤的农田、独特风土人情的乡村地区为观光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提供了观光农业发展的市场需求。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费时间与金钱来参观农田、了解农业生产,享受乡村风光。
再次,观光农业对于农民增加收入、优化农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解决农村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最后,政府对于观光农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对发展观光农业给予了财政上的支持,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然而,观光农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农民缺乏创新观光农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与思维模式使得农民对于观光农业开发缺乏主动性与创造性,产品单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化的交通、酒店、餐饮等配套设施,限制了农村地区发展观光农业的条件。
再次,观光农业开发存在环境与资源承载能力的问题。
大量的人群涌入农田地区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压力,如水资源消耗、土壤污染等。
为了进一步发展观光农业,有几个方面需要加强。
首先,农民需要转变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开拓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路。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与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观光农业开发的能力。
江苏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多案例分析

江苏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多案例分析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同时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为了推动农业、文化和旅游三个领域的融合发展,江苏省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下面将分别从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文化+旅游三个方面进行案例分析。
首先是农业与文化的融合。
苏州市吴中区北部的木渎古镇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地方,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发展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特色农业。
在木渎古镇周边,修建了古建筑群,重建了传统农舍,营造出浓厚的古镇氛围。
另外,在古镇内还建设了农业示范园,展示了农业科技成果和传统农耕文化。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农业相结合,木渎古镇打造了一个集观光、旅游、农业科普于一体的文化农业旅游景区。
其次是农业与旅游的融合。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草场门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草场门镇拥有较为丰富的农畜资源,而且交通便利,是南京市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为了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草场门镇兴建了一座以农业为主题的农业科普园区,展示了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等现代农业技术和方法。
同时,园区内还开展了农产品交流市场,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和购物的平台。
通过举办各种农业展览、旅游产品体验活动等形式,草场门镇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农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最后是农业、文化和旅游三者的融合。
江苏省泗阳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文化和旅游资源也很丰富的地方。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泗阳县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了一个集文化农业、农产品加工和旅游景区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在园区内,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建设了以农耕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文化艺术中心。
同时规划了农业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等多个功能区,展示了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科技。
通过举办农文展览、文化节庆等活动,泗阳县成功推动了农业、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江苏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多个案例表明,通过将农业、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既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也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旅游业发展。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与 供 给 的有 效 对 接 , 实 现 城 乡 、 区域 的统 筹 协 调 发 展 ,使 和 冬 季 的 情 况 就 不 是 很好 ,有 的时 候 甚 至只 及 旺 季 的 1 3 /。 广 大 农 民立 足 自身 实 际 , 实 现 农 业 现 代 化 和特 色 化 ,增 强 ( )观 光 休 闲 农 业 项 目模 仿 重 复 现 象 严 重 二
一
、
大 力 发 展 观 光 休 闲 农 业 的 意 义
重 要 途 径
( ) 大 力 发 展 观 光 休 闲 农 业 是旅 游 经 济 新 的 增 长 点 …
观 光 休 闲 农 业 是 目前 我 国发 展 现 代 农 业 的 一 个 方 向 。
农 村 旅 游 资 源 丰 富, 发 展 潜 力 巨大 。 我 国 约 有 7 % 的 要 使 农业 产 业 功 能 由单一 供 给 向多样 性 转 变 。 保 障食 物供 0 在 旅 游 资 源 集 中 在 广 大 农 村 地 区 ,发 展 观 光 休 闲 农 业 ,推 进 给 和 工业 原料 需 求 的 同 时 ,发展 节 约 型 、环 保 型 、循 环 型 农 旅 游 资 源 整 合 和 产 品 开 发 , 能 壮 大 我 国旅 游 经 济 规 模 发 展 业 ,促进观光休 闲农业 的蓬勃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可以有效
农村经济 的可持 续发展能力 ,是农 民不离 土、不离乡 ,就 地走 向现代 化 ,开 创统 筹城 乡发展 的新 路径 。
目前观光休 闲农业开发深度不够 ,以农家乐、乡村饭店 为主的旅游 景点 占到全国乡村旅游景点数量 的6 %左右 ,旅 0
吴江市农业休闲区观光园生态循环模式研究总结

吴 江 东 之 田 木农 业 生 态 园 、 江 绿 乐林 业 科 技 生 态 园 、 泽 新 申农 庄 、 吴 震 11 整 体 定 位 、 学 思 考 , . 科 高起 点 、 标 准 抓 好 农 业 园 区 的 循 环 运 转 平 望 三 友 农 庄 、 里 肖甸 湖 森林 公 园 、 太 湖 渡 假 村 等 的 太 湖 绿 洲 和 震 泽 的 湿 地 公 园 项 目 ,规 划 面 积 分 别 达 到 设 。农 业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以农 田( 塘) 灌 系统 、 通 道 路 、 压 电网 等 鱼 排 交 低 00 30 充 生 历 文 三 以 为 主 . 业 运 输 方 便 、 灌 自如 、 涝 保 收 、 产 稳 产 为 目标 , 根 据 10 0亩 和 17 0亩 . 分 体 现 “ 态 、 史 、 化 ” 个 要 素 , 丰 富 以作 排 旱 高 并 各 功 能 区 的 需 要 , 设 温 室 大 棚 , 用 滴 灌 、 灌 、 氧 等 现 代 化 设 施 有 太 湖 湖 沼 湿 地 和 以舟 为 马 、 建 应 喷 增 以桥 为 路 、 岛 为 家 、 水 为 界 的 江 南水 以 以 渔 水 和 生 产技 术 。 现 代装 备 和技 术 武 装 农 业 。 过 建 设 高标 准 、 套 完 善 乡 湿 地 来 展 示 太 湖 的起 源 以及 当地 的 吴 越 文 化 、 家 文化 、 乡文 化 、 用 通 配
.
江浙 沪 周 边 地 区 的 生 态 园建 设 进 行 了充 分 调 研 , 合 早 期 收 集 的 档 案 的 品 种 质 量 和 抗 病 、 逆 性 能 , 利 于 增 加 产 量 、 约 成 本 ; 济 效 益 结 抗 有 节 经 资料 , 分析 我 市 生 态 园 建 设 的 地 区特 点 和 优 势 , 我 市 的 丰 富 生 态 资 大 大 提 升 , 不 完 全 调 查 , 经 济 效 益 达 到 7 0 对 据 亩 0 0元 以 上 , 比传 统 的经 源 进行 充 分 发 掘 , 起 点 、 高 高标 准定 位 , 保 生 态 园 的 循 环 运 转 符 合 美 营 方 式 效 益 提 高 4 5倍 。通 过 生 态 园 模 式 生 产 , 民 的 实 际 收 入 也 明 确 — 农
苏州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苏州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摘要】苏州市在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产业与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强调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探讨了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村产业提质增效的措施。
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者认为,苏州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推动农村产业不断创新,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希望苏州市能借助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关键词】苏州、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一二三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战略、前景、措施、建议。
1. 引言1.1 苏州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苏州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人文苏州”之称。
在经济发展的苏州也积极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有机结合,促进乡村振兴。
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对于苏州的意义重大。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随着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需求,需要通过融合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将农业、农村和农民有效融合,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也有助于构建现代农村经济体系。
强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苏州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农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2. 正文2.1 农业产业与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农业产业与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是苏州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关键。
苏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苏州旅游业发展现状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旅游业是苏州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该市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对苏州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简要介绍。
一、旅游资源丰富苏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具有独特的园林文化、水乡文化和丝绸文化等,其中苏州园林、苏州历史古迹和古镇等景区是苏州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园林被誉为“园林之都”,世界上现存的四大园林之一——拙政园就位于苏州。
此外,还有著名的虎丘、留园、狮子林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二、基础设施完善苏州市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方便游客前往苏州旅游。
苏州还拥有一流的酒店和旅游接待设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特别是近年来,众多高端品牌酒店相继进入苏州市,提升了苏州旅游的品质和档次。
三、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苏州市旅游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据统计,2019年,苏州市接待游客超过2.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
特别是国内游客的增长额较为显著,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苏州旅游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对中国的旅游市场贡献了不少。
四、旅游业发展格局趋于多元苏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格局趋于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文化旅游景区,苏州还注重开发创意、生态、休闲等新的旅游产品。
例如,苏州乐园、东山景区等,不仅拥有游乐设施,还打造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度假和休闲。
此外,苏州还积极推动农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发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苏州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较为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发展格局趋于多元化等特点为苏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未来苏州旅游业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的品牌建设和旅游产品的创新,提升苏州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

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田园综合体是指将现代化的商业、休闲、文化等元素融合到乡村或郊区的田园风光中,打造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业体验、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旅游消费升级,田园综合体在中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各地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探讨它们的成功之道。
首先,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田园综合体“田园乐活谷”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该项目依托苏州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打造了集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采摘水果、参与农耕体验、享受田园美食等活动,同时还可以住宿度假,感受乡村田园的宁静与美好。
田园乐活谷的成功,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对当地资源的充分挖掘,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树立了一个典范。
其次,浙江省杭州市的田园综合体“西溪农庄”也是一处成功的案例。
西溪农庄依托西溪湿地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打造了集农业观光、生态体验、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田园,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参与农耕体验,感受农家乐趣,同时还可以享受温泉度假,放松身心。
西溪农庄的成功,得益于其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农业文化的传承,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发展树立了一个典范。
最后,河北省保定市的田园综合体“石家庄农博园”也是一处成功的案例。
农博园依托保定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农业资源,打造了集农业科普教育、休闲观光、文化娱乐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农业展览,了解农业科技知识,体验农耕文化,同时还可以观赏文艺表演,参与互动娱乐。
石家庄农博园的成功,得益于其对农业科普教育的重视和对文化娱乐业态的丰富,为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发展树立了一个典范。
综上所述,田园综合体的成功案例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打造独特的田园风情,满足人们对休闲度假、农业体验、文化娱乐的多元化需求。
休闲观光农业情况汇报材料

休闲观光农业情况汇报材料休闲观光农业是指以观光、休闲、体验为主要内容,结合农业生产、农村风情和乡土文化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近年来,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情况,特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转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通过开展农家乐、采摘园、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生活。
另一方面,政府也加大了对休闲观光农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农村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
二、存在问题。
然而,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农户对于休闲观光农业的理念和模式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导致经营不善、产品单一。
其次,一些地方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时过分追求规模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的品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此外,一些地方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缺乏特色和创新,缺乏竞争力,难以吸引游客。
三、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宣传,提高农户对休闲观光农业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培养创新意识,提高产品品质。
二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农户进行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创新和改造,提高项目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是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安全检查和质量监控,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四、展望。
展望未来,我国休闲观光农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光旅游需求的增加,休闲观光农业将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相信,在政府、农户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休闲观光农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上就是我国休闲观光农业情况的汇报材料,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能够认真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
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综述

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作为一种融合农业、生态、文化和旅游等多元要素的新型产业形态,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追捧。
本文旨在对国内休闲农业的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揭示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界定了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阐述了其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休闲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功能,探讨了其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章还深入剖析了国内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统一规划、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不高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章展望了国内休闲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的推动、品牌化建设等,以期为我国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国内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休闲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经了从探索起步到快速发展的历程。
早期,休闲农业主要以农家乐、渔家乐等形式出现,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为城市居民提供短期的休闲度假体验。
这些农家乐、渔家乐以其独特的乡村风情和原始的农业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也逐渐向多元化、精品化、专业化发展。
目前,国内的休闲农业已经涵盖了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等多个领域,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包括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主题公园、乡村度假村等。
这些新兴的休闲农业形式,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休闲体验,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现状上,中国的休闲农业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一方面,政府对休闲农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发展休闲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需求的增加,休闲农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目前,休闲农业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以农为本 特色为要 江苏全力打造休闲农业强省

南 京韶 市 休闲 农 业 固 。以 南 京 市 为核 心 ,辐 射
周 边所 辖 县 区 ,以设 施 园 艺 、应 时 鲜果 、时 令特 色 蔬 菜 、特 种 养殖 等 创 意 农业 项 目为基 础 ,建 设 了一 批集 休 闲 、观光 、度 假 及科 普 、教 育为 一 体 的综 合
性休 闲农业 园 区 、农业 主 题 公 园 、观 光 采摘 园和 休 闲农 庄 。
的分布 格局 。全 省共 有休 闲 农业采 摘 园7 1 ,休 闲 5个 生 态 农庄 9 9 ,现 代 农 业示 范 园5 9 ,农 家乐 专 5个 5个 业村 2 4 。 3个 全 省 休 闲 农 业 项 目正 加 快 向 现 代 特 色 产 业 基 地 、城 郊 优 势 区域 集 聚 。从 营 销 品牌 看 ,呈现 出百
家 争 鸣 、百 花 齐放 的 多 元格 局 。 全省 诸 如 南京 农 业 嘉 年华 、盱 眙龙 虾 节 、 阳 山桃 花节 、宝应 莲 藕 节 、 溧 阳 茶 叶 节等 有一 定 知 名 度 农 事 节 庆 节 会 达 2 0 0 多
个 ,既 推动 了优 势特 色 产 业发 展 ,又 促进 了地方 经 济繁 荣 。从 效 果 看 ,呈 现 出村 庄美 化 、农 民 增收 的 双 重 效应 。休 闲农 业 发 展 不仅 带 动产 业 周 边村 庄 道 路 的 硬化 、村 庄绿 化 、 村容 美 化 ,而 且 增加 农 民 就
苏 州 未 来农 林 大 世界 ,以 “ 汇聚 现 代农 林 科 技 ,展 示 未 来 自然 田 园”为 发 展 主题 ,集 农业 科 技 、 国际 展 览 、销 售 贸 易 、产 业 招 商 、农 业休 闲观 光 等于 一 体 , E 益 成 为 人 们 亲 近 山 水 、 回 归 自然 的 生 态 乐 t 园。 苏州 西 山 国家 现 代 农业 示 范 园 区 、镇 江 市南 山 高 科技 农 业 示 范 园区 、连 云港 现 代农 业 科技 示 范 园
苏州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产 的自然状态 , 没有发掘农村文化的深刻内涵 , 缺乏高档次 、 多功能 、 知识 型的农业旅游活动 , 少农业休 闲度假产 品, 缺 旅
游环境 不尽如人意。景区( ) 点 回头客少。 1. . 3季节影响, 2 忙闲不均 ‘
区 、 国家级农业综合示范 园区 、O多个休闲渔业垂钓区 , 2个 2
作者简介: 王和才(9 4 )男, 苏苏州人 , 16 一 , 江 副教授 , 从事农业职业教育研 究。
1 苏 州休 闲农 业发 展现 状
11苏州发展休 闲农业 的有利条件 和发展现状 .
休 闲农业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 论证 , 造成农业旅游总体
目标不 明, 基本处于随意开 发的状态 , 区域间协调性不够 , 建 设 时没有准确的定位 , 区( ) 景 点 布局 自由 、 随意 , 缺乏特色 ,
以及一批 湿地公 园和生态农业 园。初步形成 了六 大品牌模
式 : 是借 助山水 自然 资源的生态休 闲乡村游 , 一 如三山村 、 树
收稿 日期 :0 8 1— 7 20 — 2 1
基金项 目: 江苏省高校哲 学社会科学基金 项 目“ 苏州市休 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 究”O SD 4 O0 ) ( 8J 8O o 8
生产 经营方 式 , 以农 业 资源 为基础 , 它 将农 业生产 、 科技应
乡村游 , 如神 园农庄 、 虞山宝岩 生态 园; 三是以耕作 或加 工方 式独特 、 科技含量较高 的修学游 , 如波力牧场 、 未来农林 大世 界; 四是 以乡 间节 庆 、 宗教 、 工艺 、 曲等为依托的 民俗体验 戏 式乡村游 , 如太湖渔港村 、 镇湖刺绣之 乡; 五是 以古村落 建筑
20 年第 8 09 期 总第 4 6期
2024年休闲农业发展讲话

2024年休闲农业发展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休闲农业发展从业人员和农民朋友们:大家好!2024年,是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过去几年,休闲农业在我国蓬勃发展,成为了农村经济的新亮点,也成为城市居民追求放松和休闲的热门选择。
休闲农业既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想法和举措。
首先,我们要坚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依赖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乡村资源。
我们要坚决反对任何破坏生态环境和破坏农村资源的行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休闲农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只有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才能让人们在休闲农业中享受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和健康的农产品。
其次,我们要加强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休闲农业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独特的农村体验。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农业的需求,我们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休闲农业场所的硬件设施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
只有让人们在休闲农业中得到到位的服务,才能真正提高休闲农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三,我们要深化休闲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融合发展。
休闲农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提供农村旅游和观光的层面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休闲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通过开设餐饮农庄、农家乐等生产性服务,让游客在享受休闲农业的同时也能够品尝到地道的农产品。
这不仅能够提高休闲农业的附加值,还能够刺激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第四,我们要积极拓展休闲农业市场,培育新型消费需求。
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市场需求。
我们要积极拓展休闲农业市场,通过创新的休闲农业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游客需求。
比如,开展家庭农业活动、农产品体验、农艺培训等,让人们更加贴近自然、贴近农田,深入了解农业的魅力。
同时,应该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推广和品牌宣传,提高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苏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苏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苏州旅游业发展现状较为繁荣,旅游业已成为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以下是具体情况:
1. 旅游景点丰富多样:苏州有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景点、水上古镇的水乡特色、园林古迹的园林文化、现代化的城市风光等多样化的旅游景点。
2. 游客数量逐年增加:据数据显示,2019年苏州市接待游客量达到1.28亿人次,同比增长14.1%,其中境外游客达到191.3万人次,同比增长10.5%。
3. 旅游收入稳步增长:苏州市旅游总收入逐年增加,2019年达到681.6亿元,同比增长17.7%。
其中境外游客消费额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约15%。
4.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苏州旅游业正在推动文化、科技、商贸、体育等多个领域的融合发展,提高了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多元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5. 旅游政策支持:苏州市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旅游政策,加大旅游投资和引进力度,优化旅游营商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扩大旅游消费市场,支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
观光农业案例

观光农业案例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它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通过农业观光、农庄体验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观光农业的成功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第一个案例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田园风光农庄。
该农庄占地面积达到1000亩,种植了各种水果和蔬菜,如草莓、桃子、西瓜、黄瓜等。
农庄内设有观光果园和采摘园,游客可以在这里自由采摘水果,感受农家乐趣。
此外,农庄还开设了农家餐厅,供应新鲜的农产品制作的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
农庄还举办各种农业体验活动,如农耕体验、制作农产品等,让游客亲身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增加了他们对农业的了解和兴趣。
第二个案例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茶园乐园。
这个农庄主要种植茶叶,并且开设了茶园观光区和茶文化体验馆。
游客可以在茶园中徒步漫游,欣赏茶山风光,了解茶叶的生长过程,还可以亲自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
在茶文化体验馆,游客可以参加茶艺表演和茶道体验,了解茶文化的魅力。
此外,农庄还提供了茶叶销售和茶文化产品的购买,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可以购买到地道的茶叶和茶文化产品。
第三个案例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乡村花园。
这个农庄以种植花卉为主,打造了一个花海世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在花园中,游客可以漫步花海,感受花的香气和美丽,还可以参加花艺培训和DIY花卉制作活动。
农庄还举办了各种花展和花文化活动,如花卉展览、花艺比赛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与。
此外,农庄还开设了特色餐厅和民宿,为游客提供了就餐和住宿的便利。
通过以上三个观光农业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观光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了农业与旅游的融合,通过丰富多彩的农业体验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为农业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希望更多的农庄能够借鉴这些成功案例,不断创新发展,推动观光农业的蓬勃发展。
打造“青蛙小镇”留住“美丽乡愁”——苏州市东山镇杨湾村美丽乡村产业导入的实践与启示

打造“青蛙小镇”留住“美丽乡愁”——苏州市东山镇杨湾村美丽乡村产业导入的实践与启示顾国培;张纯纯;包勤康;唐远花【期刊名称】《江苏农村经济》【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3页(P38-40)【作者】顾国培;张纯纯;包勤康;唐远花【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委办公室;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委办公室;苏州市吴中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苏州市吴中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正文语种】中文今年3月,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首个特色主题精品民宿——东山杨湾“两栖小镇”投入试运营,市场反响热烈,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分别以“这里的蛙声能卖钱”、“仲夏夜去苏州‘青蛙村’听取蛙声”、“休闲的‘青蛙村’走出农业转型路”为题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截至目前,客房预订已至三个月后,周末节假日一房难求。
一个经济发展受生态、资源瓶颈制约的集体经济区级薄弱村何以能频繁被主流媒体聚焦肯定,试运营的首批民宿产品在周边配套设施尚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为何备受市场青睐?近期,我们对吴中区东山镇杨湾村进行了实地调研。
东山镇杨湾村位于吴中区东山镇西南角,总面积约11.86平方公里,由原杨湾村、上湾村、屯湾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农户1145户,人口3664人,12个自然村。
受到地理、生态因素影响,杨湾村原来集体经济比较薄弱,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努力谋划发展蓝图,加快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村级稳定收入从2011年的不足10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230万元,村级资产从1700万元增加到3900万元。
1、以强烈的发展意识,辩证研判发展项目。
2013年,杨湾村进行了换届改选。
尽快甩掉“贫困村”帽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是新当选的两委班子面临的头等大事。
但是杨湾村紧邻太湖,属于典型生态敏感区域,生态保护是第一要义。
村两委班子领导在陆续赴台湾、北京、广东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后发现,当地特色民宿产业如火如荼,而他们的区位特征、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并不强于杨湾村。
强烈的发展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杨湾村面朝太湖,自然生态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仅国家级文保单位就有3处,这些独特的资源禀赋可能成为发展的最大利好。
观光农业园案例

观光农业园案例
以下是一些观光农业园的案例:
1.苏州未来谷农业观光园:该园区以“农业+科技为主题,集农业生产、科技研发、观光旅游于-体。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高科技农业设施,了解现代农业技术。
同时也可以品尝到新鲜、绿色的农产品。
2.成都多利桃花源:该园区以农业+休闲“为主题,集农业生产、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于-体。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桃花景观。
体验农家生活,品尝农家美食,还可以参加各种农耕活动,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
3.福建万佳生态观光园:该园区以农业+文化”为主题,集农业生产、文化传承、旅游观光于-体。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耕文化。
了解福建地区的农业历史和文化。
4.广东岭南生态园:该园区以农业+生态”为主题,集农业生产、生态保护、旅游观光于一体。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生态农业示范区,了解生态农业的发展和保护措施,同时也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的农产品。
这些观光农业园的案例都是以农业为基础。
结合科技、休闲、文化等元素,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
这些园区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休闲方式,也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农业观光园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农业观光园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农业观光园是指依托农业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以农业生产、农村风情和乡村休闲为主题,向游客提供农业参观、观赏、体验和购买农产品等服务的旅游项目。
随着人们对乡村休闲和农业文化的兴趣增加,农业观光园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农业观光园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1.行业快速崛起:近年来,农业观光园行业蓬勃发展,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一些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加大对农业观光园的扶持力度,推动了行业的迅速发展。
2.多元化发展:农业观光园不仅提供传统的农业观赏、采摘等服务,还引入了娱乐、休闲、餐饮、民宿等元素,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例如,一些农业观光园开设了农艺课堂、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3.地区特色凸显: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农业特色和乡村文化,农业观光园利用地区资源和特色发展,提高了吸引力。
例如,江南水乡地区的农业观光园以水稻种植、蚕桑养殖为主题,打造出独特的乡村风情。
二、存在问题1.产业结构不完善:目前农业观光园以农业体验和休闲娱乐为主,缺乏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和科研支撑。
很多农业观光园只是提供简单的参观和采摘服务,缺乏对农产品加工和价值提升的能力。
2.农业观光园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农业观光园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如环境卫生差、服务态度不佳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降低了行业的整体形象。
3.缺乏品牌建设:目前农业观光园行业缺乏知名度较高的品牌,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
缺乏品牌建设限制了农业观光园行业的发展水平和行业影响力。
三、发展建议1.加强农业科研和创新:农业观光园应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和产品加工方面实现创新和提升。
2.提升服务质量:农业观光园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态度。
同时,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对农业观光园的监管和评估,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3.增强品牌建设:农业观光园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观光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观光休闲农业是指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融合农业和旅游业,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休闲活动、接触大自然、回归俭朴生活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希望能在自然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追求更多观光旅游景点,于是兼具经济、社会、教育、环保、休憩保健和文化传承等以农村旅游、农庄经济、农家乐等为主要形式的观光休闲农业正在我市蓬勃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丰富人们的生活,带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一、我市观光休闲农业的特点1.形式丰富多样苏州的休闲观光农业起步于九十年代中期。
在短短几年间,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集生产、生活、生态和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很快赢得了众多市民的青睐。
近年来,苏州市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培育形成了形式多样的观光休闲农业基地:以森林生态资源为主的旅游观光型基地,如上方山、虞山、穹隆山森林公园等;参与体验型基地,在东、西山果茶区体验采摘新鲜水果、在双山岛垂钓中心体验垂钓的乐趣;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农家乐型基地,如东山席氏家园,依靠太湖地域特色和独到的资源优势,为人们提供垂钓、观光等,让游客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菜,体验淳厚的太湖风情;农业科技旅游基地,如吴江市绿乐生态科技园,园内林、花、果和水体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产、学、研和科普有机结合的特色鲜明;渔业观光游基地,相城区阳澄湖镇的“风情渔港”,游客可以乘快艇在湖上兜风,了解捕蟹、吃蟹知识;科普教育型基地,如太仓的现代农业园区,该园区内的现代农业展示馆、花卉园艺馆、恩钿月季公园等场馆均是良好的展示现代农业科技的科普活动场所。
2.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苏州观光休闲农业建设进一步推进,太仓现代农业展示馆、高新区玉屏山生态园等一大批集科技、现代、生态、展示、休闲于一体的农业基地相继建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苏州市有各类观光休闲农业场所110多家,占地面积97736亩,从业人员7768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057.61万人次,实现直接经营收入超过17亿元。
其中,2008年全市新增休闲农业场所20多家,休闲农业在为游客提供吃、住、玩服务的同时,还提供当地特色农产品。
2008年全年观光休闲农业场所主要的农产品产量为:粮食3.32万吨、蔬菜3.63万吨、水果7841吨、茶叶32吨、花卉22.61万盆(株)、牲畜8.35万头、禽24.69万只、水产2.70万吨、林特产1020吨。
3.品质不断提升2008年“江苏省农家乐专业村”及“江苏省观光农业园”评选结果显示,我市7个农村项目榜上有名。
吴中区东山镇三山岛农家乐专业村、昆山市锦溪镇联湖村、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生态农庄、相城区阳澄湖镇莲花村、相城区阳澄湖镇清水村5个单位被评为2008年江苏省农家乐专业村,太仓市现代农业园区、常熟虞山林场宝岩管理区2个单位被评为2008年江苏省观光农业园。
加上2006年我市昆山国家农业示范区大唐生态园、苏州市神园农庄、苏州市相城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吴江市新申农庄4个单位被评为首批江苏省观光农业园,江苏常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苏州树山生态村、苏州西山石公村3个单位被评为首批江苏省农家乐专业村,目前全市共有14个单位被评为江苏省农业观光园和农家乐专业村。
4.服务水平提高2006年苏州成立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协会,141家企业成为了协会的首批会员单位,这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农业旅游资源搭建了一个有力平台。
2007年苏州市人事部门和农林部门举办了为期一周的苏州市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管理培训班。
各市、区农林局分管领导、职能科室负责同志、部分乡镇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分管领导、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近70人参与此次培训。
培训专门请来上海、浙江、省内等各地的专家分析苏州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并探讨下一步的走向,为全面提升了苏州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打好基础。
目前,苏州观光休闲农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明显提高。
二、苏州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嘉兴、湖州,西靠无锡,北依南通。
目前拥有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沿江高速、苏州绕城高速、苏沪高速、沪苏浙高速6条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和在建的京沪高铁、沪宁城际轨道3条铁路线,横贯境内;312国道、204国道、苏虞张公路、318国道,联通东西南北;建有国家一类口岸港口张家港港、常熟港、太仓港等三大港口,并且紧邻上海虹桥和无锡机场,使苏州形成了一个水、陆、空齐全,高速化、网络化、立体化大交通新格局。
另外,近年来苏州各地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城郊成环、县乡成网、水陆并进、多种交通方式同时发展的立体型、开放式的大交通框架结构。
周边各大城市就近到苏州各市的农村进行休闲游的自驾车程均在30分钟以内。
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为乡村之旅提供方便,为我市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提供很好的发展机遇。
2.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苏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苏州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这些都成为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重要自然资源。
适宜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苏州观光休闲农业类型丰富多样:张家港的农场广阔无垠;常熟沙家浜的芦苇荡景色迷人;昆山丹桂园金桂飘香;太仓牡丹园风光旖旎;吴中区东、西山自助果园趣味无限;吴江农家乐农家菜口味独特等等。
3.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2007年,苏州市政府对休闲农业进行了进一步引导,专门出台了《苏州市乡村旅游区(点)管理办法》,使得苏州乡村旅游有章可循。
为了合理调配乡村旅游资源,完善筹资和利益分配机制,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苏州市旅游局委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于2006年10月开始编制《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于2008年1月23日通过了专家评审,获市政府审批通过。
该规划按照现代理念与国际标准开发苏州乡村旅游,以乡村的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和江南水乡意境为基础,以乡村的遗产建筑和人文民俗为重点,以吴文化为核心,大力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一系列“绿色度假”产品。
三、苏州市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1.避免只开发不保护现象。
休闲农业的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
但目前,部分休闲区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大兴土木,城市化、人工痕迹明显, 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这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背道而驰的。
苏州在发展“休闲农业”时应定位于旅游与生态农业协调所体现的地域特点,开发时应选择生态效益型道路, 注意保持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 坚持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避免不规划现象。
目前,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基本上是自主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无序性和盲目性。
政府和经营者对休闲农业的开发过程中,要整体规划、全局考虑,进行充分的市场分析,因地制宜,根据本地条件发展休闲农业。
3.避免层次低、无特色现象。
苏州的很多观光休闲农业经济基础不够强,规模小、档次低、品牌单一,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较少,有些观光休闲农业区内容不够丰富,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
在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中,要避免无特色的重复建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使观光休闲农业升级,增加满足游客健康消费的内容,适合游客口味升级的需要。
如旺山生态农庄挖掘当地的人文资源,将吴越文化融入休闲农业中,在大做传统文化的同时,先后引进了山坡高尔夫、药疗中心等高档的现代化休闲项目,给游客更多的自主选择余地。
四、推动苏州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观光休闲农业正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的最佳结合点 ,它将农业从单纯的生产性功能拓展开来 ,向附加值较高的二、三产业转移 ,有利于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拓展农业的功能 ,提升农业产业层次 ,带动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农村商贸旅游、餐饮服务等产业的发展。
可以说 ,观光休闲农业是一门带动面很广、带动链很长、带动力很强的产业 ,它将成为苏州旅游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
我市观光休闲农业要继续提升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统筹,规划先行。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制定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将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与农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旅游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资源环境保护规划衔接起来;将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与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结合起来,确保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延续性,坚持走观光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因地制宜,挖掘特色。
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坚持以农为本,打造观光休闲农业特色。
运用我市特有的乡土文化、乡土生活方式和风土民情发展休闲农业,与农业生产、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农村设备及农村空间等资源联系起来,利用好有限的财力、人力、物力,将农村风光、农家风情和最有特色的项目如农家菜、农事活动等特色品牌很好地组织起来,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乡土文化内涵,显现每个项目其独特的风貌,让游客获得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新奇感受,体验乡村野趣的独特魅力。
3.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根据不同游客的市场需求和乡村旅游类型,策划形式多样的观光休闲农业宣传活动。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户外广告、网络等媒体和制作宣传片进行大力宣传,将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树立休闲观光农业品牌,不断提升我市观光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政策引导,加强扶持。
政府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支持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休闲农业,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强化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各种资金投入。
鼓励支持金融机构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简化审批手续,优惠贷款利率,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
对开发过程中的农业资源整合、土地流转、工商登记、纳税等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观光休闲农业健康有序稳步发展。
执笔:苏统严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