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4课《华威先生》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读》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高中一年级(高一)语文选修: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读PPT课件:阅读_课件1
小说开头用一段引言提出了一个 “习惯”的问题,结合全文谈谈它的 作用?
解析:从“习惯”的表层习惯”指的是大多数人心中 的标准,指符合众人欣赏目光的事情。在 这篇小说中,大多数人心目中美丽的爱情 故事往往是有许多限制的,因为只有这样 的美丽才符合众人希望的目光,才是完美 的故事。习惯是一件可怕的东西,在一个 人无知无觉的时候,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他 的生活,每个人都必须承认它。高女人和 矮丈夫的婚姻正是受到这阵“习惯”的影 响,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波折。
在“批斗”情节中,人们分别是 怎么表现的?他们为什么会有那样的 表现?
解析: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特点进行 分析。
答案:
批斗会上,人们唇枪舌剑的向高女人 和她的矮丈夫发动进攻,各种威胁和辱骂, 沸沸扬扬。在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善 良被掩盖,人性泯灭,众人呈现了恶劣社 会“习惯”心理。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 表现,是因为他们处在一个荒唐的岁月。 一个变异的年代。
答案:
裁缝老婆的势利眼光,窥探隐私 的奇异癖好,搬弄是非的旺盛精力以 及落进下石的市侩行径能够看出她说 一个自私、卑微、无聊、庸俗、猥琐 的小市民。
你觉得裁缝老婆这一形象有没有 典型性呢?
解析:从裁缝老婆的形象特点结合当 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进行分析。
答案:
裁缝老婆集各种市民文化劣性的表现 形式于一身。面对这些人,高女人和她的 矮丈夫迅速陷入困境,所有故事和故事背 景都仿佛赤裸裸的暴露在他们面前,没有 权利拒绝他们的窥探,更没有权利拒绝流 言蜚语以及“合法化”的嘲弄。这种社会 环境在此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决定了他 们以后的命运。
细读感悟
用最简单的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解析:从小说情节要素出发进行 归纳总结。
答案:
华威先生课件
时代大事记 1.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2.1935年的华北事变前后,仍然实行的是不抵抗政策,但 是这次加了一个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3.1937年的七七事变后,宣布准备自卫发表自卫宣言,准 备抗战,到8•15会战后国民党开始了真正的抗战。 4.1938年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 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浴血 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0 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 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 并未达到。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失败后 国民党开始了消极抗日的政策,至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正 式确立了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1.小说为了讽刺华威先生的庸俗可笑运用了哪些手法, 请举2-3个例子加以说明。 一、 鲜明的对比 1、仪表和风度上优雅与失范的对比。他“上帽子”, “永远挟着公文皮包”,“永远带着那根老粗老粗黑油油 的手杖”,同时还“戴着戒指”,十分注意仪表和形象; 他经常“划洋火”、“抽雪茄”、“翘兰花指”、“拍几 下手板”,显得很有领导风度,风雅高贵;当没能参加战 时保婴会时,“他开始打听,调查”,“把下巴挂了下 来”,“食指点对方的胸脯”;当没能参加日本问题座谈 会时,他“发脾气”、“吼着”、“猛地跳起来了”、 “瞪着眼”、“咬着牙,嘴唇在颤抖着”、“没命地喝许 多酒”、“嘴里嘶哑地骂着”、“打碎了一只茶杯”等等。 原来他优雅的外表和风度只是故作姿态,吓唬人的,哪怕 是一点点威胁到其领导地位的风吹草动,就令他丑态毕露、 歇斯底里,毫无风度可言,甚至丧失了最起码的仪态和尊
2、日常“工作”中快与慢的对比。他坐的包车“‘叮当, 叮当,叮当——’一下子就抢到了前面”,“黄包车立刻往左 边躲开”,“小推车马上打斜”,“担子很快让到路边”, “行人赶紧避到两旁的店铺里去”,“来不及看清楚就跑得老 远老远”,“像闪电一样快”,“速度全城第一”,总让人觉 得他有十分要紧的事情;他经常“掏出表来看一看”,“把表 放在面前”,“一脸丰满的肌肉立刻紧张起来、眉毛皱着、嘴 唇使劲撮着”,“立刻就走”,让人觉得他时间观念非常强; 但他每到一个会场,“下车的时候总得顺便把踏铃踏它一下”, “态度很庄严,用种从容的步子”,“照例——会场里的人全 到齐了坐在那里等着他”,“有几位拉长了脸”,“有一位甚 至抓着拳头瞪着眼”,对他敢怒不敢言,每次开会总是迟到早 退;“他每天都这么忙着”,“要到刘主任那里去联络”, “要到各学校去演讲”,“要到各团体去开会”,“这就戴起 帽子去赴一个宴会”,“而且每天——不是别人请他吃饭,就 是他请人吃饭”。原来他的忙不过是一个幌子,他其实是虚张 声势,欺民扰民,忙于泡会、应酬、宴请,虚伪无聊而又毫无时
高中语文第四课华威先生课件北师大版选修《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读》
• 3、“速写”艺术与“展演”技巧。 • 本文没有情节的连贯性,没有故事的发生、发 展、高潮等等,也没有关于华威先生的完整的 故事,只是描写了他赴三个会和为两个会居 然没邀请他而大发其火的场面。总共5 个小 小的人生片断,就像画家东涂一笔,西抹一下, 一个官僚型的文化人形象就仿佛在读者面前 转了一圈,奇迹般地构成了。可以说《华威先 生》是真正意义上的“速写”小说体的作品。
3、描写“华威先生”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课文赏析
• 节选部分表现的是华威先生毫无必要地一天开十几个有关 抗战的会,每次讲话又都是重复着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 一类的谰言。所谓“认定一个领导中心”就是认定国民党 这个领导中心,这是抗战初期国民党右翼假抗日、真反共 的腔调。华威想干预、想包办一切事务,甚至连妇女界组 织的“战时保婴会”,他都要参与领导。他动辄查问有没 有“汉奸”“不良分子”,诬陷群众的抗日活动是“秘密 活动”,“有背景”。最为“名正言顺”的“日本问题座 谈会”,也要受到他的蛮横干涉。又要领导一切,又要查 禁,华威忙得“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制度”。
张天翼的讽刺小说的影响: 1、 抗战前期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一个由冷落到繁 荣的过程。无论从题材、主题、人物形象塑造、表 现手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开拓和发展。其中,表现抗 日和暴露国统区黑暗现实是最主要的两大题材和主 题。 在讽刺暴露文学创作中,张天翼在当时可谓是 一名先锋。
2、他写的短篇集《速写三篇》,深刻地 暴露了国统区抗日运动的阴暗面,引起 文艺界的重视和讨论,产生广泛的社会 影响,停止了中国文坛当时“拼命向后 转”的局面。
《华威先生》讽刺手段: • 1、漫画式的夸张;
• 作者并不对人物作精雕细琢,而是选择富有特征意义的 细节,粗线条地勾勒几幅富有讽刺意味的人物活动剪影, 凸现人物本质。例如,写华威先生的包车:这个城市里 跑得顶快的是华威先生的包车,像闪电一样快,踏铃不 断地响着,黄包车立刻就得往旁边躲开,小推车马上拉 斜,担子很快地就让到路边,行人赶紧就避到两旁的店 铺里去。
北京版高中语文必修五2.6华威先生1课件
• B.对于畸形社会各种类型的小市民、小地主 和小官僚和一些空虚无聊的知识分子,作了 生动的描绘和无情的鞭笞,出色地刻画了20 年代后期和30年代旧中国形形色色的“众生 相”。
• C.他的冷嘲热讽,不是浅薄地把世态化为一 笑,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社会的弊病。
二、作品分析:华威先生
• (一)常规性的把握 • 1.华威先生在体裁上属于短篇小说.在结集出版时作
• 3)宏观上,《华威先生》通过两大功能序列来揭露华 威先生的丑恶嘴脸,对不同的故事序列采用了不同的 叙述速度:
• 一是“开会”序列;
• 二是“冲突”序列;
• 其中“开会”序列占据了大半个文本,采用的是“减 速”法,“冲突”序列仅占小半个文本,采用的是“加 速”法。
• ①在“开会”这个大序列中,又含有三个小序列,即 分别写了“三场”会议。
• 他挂着“抗日”的招牌到处插手, 包而不办, 装样子骗人,他忙得宣布“恨不得取消晚上睡 觉的制度”,逢会即抢先发言以示公务忙碌,但 “每天不是别人请他吃饭,就是他请人吃饭”, 这样一对照,就将华威先生的虚伪庸俗暴露无 遗。
(二)拓展性学习:精湛的叙述——对《华威先生》的 叙述学解读
• 1.叙述角度、叙述者 • 在文本中,作者巧妙地选择了内部视角,且以故事中一个仅起
个迟叙事件,均属外在迟叙事件。
• 4)战时保婴会与日本问题座谈会这两场冲突被处理 成外在迟叙事件,不但打破了故事的自然时序,设置 了解读障碍,达到了“陌生化”效果,从而使文本有 了跌宕摇曳之美,而且也大大拓展了文本的深广度, 加强了故事的张力,对凸现华威先生的本质有着不可 或缺的意义。
3.叙述频率
• 3)文本《华威先生》十分成功地运用了②、④两种 频率类型。
• (1)巧用“讲述N次发生过N次的事”这种频 率类型,不断强调、重复华威先生某些具有实 质意义的恒常性行为动作。反复渲染,不断曝 光华威先生那粗鄙滑稽的丑态。
华威先生课件
内容梗概
抗战时期,前方战事紧张,而后方的华威先生, 也在天天忙碌着为抗战做“贡献”──到各个组织开 会、讲话,然而总是讲不了两句,就又赶到下一个会 场去了。他是真的在关心抗战组织的发展吗?不,他 不过是想把各个组织的权力抓到手罢了,强调“领导 中心作用”的重要才是他的主要目的。小说巧妙地运 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辛辣地讽 刺了当时的国民党顽固派。这部漫画小品式的中篇小 说,是抗战前期著名的暴露国统区弊端的讽刺文学。 华威先生这一带有某些类型化倾向的人物,因其攫取 权力的狂热与无孔不入的流氓气质而具有了一定超时 代的因素
谢谢大家
“混蛋!”他咬着牙,嘴唇在颤抖着。“你
们小心!你们,哼,你们!你们!……”他倒 到了沙发上,嘴巴痛苦地抽得歪着。“妈的! 这个这个──你们青年!……”
人物形象
作者不用大的矛盾冲突和十分连贯的中心情节, 而是以叙述者“我”作为外视点,用漫画的方式, 通过对华威先生三次参加会议的忙碌、衣着等形
主要人物
华威先生 公文包、黑油油的手杖、结婚戒指、雪茄 到处开会——“忙”
人物性格?
他的“忙”
难民救济会 上午十点集会
日本问题座谈会
忙
文化抗敌总会 通俗文艺研究会
战士保婴会
会上说:
1.难民救济会 “第一点,就是每个工作人员不能怠工”、“第二点, 青年工作人员要认定一个领导核心。” 2.通俗文艺研究会 “文化人的工作是重要的,要抓紧去做”,“第二,文 化人应当认清一个领导中心。” 3.文化界抗敌总会 “事实上,此地各个方面的工作也非有个领导中心不 可。”
不求抗战,只求揽权
“问题是在这一点:你们委员是不是能够真正领 导这工作?你能不能够对我担保──你们会内没 有汉奸,没有不良子?你能不能担保──你们
【高中语文】华威先生ppt精品课件4
学习目标
1.分析华威先生的人物形象。 2.说明文章是通过表现手法取得极
强的讽刺效果,又体现了怎样的讽 刺效果。 3.探究华威先生的现实意义。
合作探究
1.回顾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对人物的语言 、动作、细节的分析和领悟,找出讽刺效果 极强的内容,指出此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讽刺 手法,并试做分析。 (组内商议,发言人回答)。 提示1:讽刺方法——对比、比喻、夸张、反 语、自相矛盾、反复等。 提示2:注意华威先生仪表风度、人事态度和 工作状态的表现。
华威先生的行程给 ⑤伤病工作团也要去的。你什么样的印象?
华威先生参加“难民救济会”时 发表了哪些高论?
第一点,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加紧工作。
第二点,工作人员要认清一个领导中心, 在领导中心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统一 起来。
文化抗敌总会就是这个领导中心!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面? 他在难民救济会的态度是什么?
词语:
转弯抹角 救亡 寒噤 救济 怠工 踌躇 颤抖
1.初读文本
快速整理小说内容、人物形象、小说主旨:
华威先生表面是一个_______的抗日文化工 作者,实际上是一个______的________。 为什么?
2.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概述华威先生 的行程
12——42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张天翼先生为我们创 造的一个艺术典型人物——华威先生,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 通过 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细节的领悟,理解华威先生的性 格特点与人物形象。(虚伪、庸俗、包而不办、欺骗民 众、抢夺领导权、国民党忠 实的鹰犬、抗战运动的破 坏分子。) 2.了解小说中“自相矛盾”、“夸张”等讽刺手法。 3.通过朗读课文,收集资料,制作自学卡片等步骤,从 而使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一份学案,培养学生收集、处理 信息的能力,质疑、解疑的能力。 4.感受华威先生这类丑恶的人群是可笑的,令人憎恶的 。
语文选修《华威先生》课件
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讽刺色彩,善于用 夸张和诙谐的语言区揭示现实的丑恶 和虚伪。
• 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 (1)俯视讽刺对象,注重在人生一瞬中透视出丰厚的人 物性格史,勾勒人物线条明净而不驳杂,善于狄更斯式地 提炼人物的习惯动作与用语,抓住人物的灵魂廓大其细小 特点,写出大的性格。
• (2)重视叙述角度的灵活多变,以动作、情绪作为叙述 结构的内在依据,淡化故事情节,依靠戏剧性细节和矛盾 来结构小说,形成横向结构的片断性、速写性很强的富有 戏剧张力的小说形式。
4.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华威先生当他到处高喊“一个领导中
心”时,语气是干巴巴的;当他与人低 声谈起赴宴喝酒时,用的是开玩笑的活 泼口气,在文化界抗敌总会发言,可谓 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可当听说青年们 中有个会没有找他参加,就开始粗话连 篇,急不择言。
无论在什么场合,华威只要一出口,我 们便能够感到他的虚伪做作,写得既夸 张又富有生气。
漫画式的场景:
1、与我的寒暄与诉苦 2、包车飞速奔向会场 3、出席难民救济会 4、出席通俗文艺研究会 5、出席文艺界抗敌总会 6、对“战时保婴会”成员训诉 7、因”日本问题座谈会”而发怒
3.采用了精微的细节描写,善 于运用小特点来描写大性格。
华威先生的每一个小特点,都是 和他的权力欲相联系并能穿透其 灵魂的。如华威先生每次到会场, “在门口下车的时候,总得顺便 地把踏铃踏一下,叮!”,一笔 就把 华威先生那种 君临一切的心 理揭示出来了。
1929——1938年的10年间是他创作的丰 收时期,创作题材涉及城乡各阶层的广 泛生活,创作了短篇小说近百篇,编为 12集:《从空虚到充实》、《小彼得》、 《蜜蜂》、《反攻》、《移行》、《团 圆》、《清二明时节》、《万仞约》、 《追》、《春风》《畸人集》《同乡们》 《速写三篇》等中短篇小说集,和中篇 小说《清明时节》,长篇小说《鬼土日 记》、《洋泾浜奇侠》《齿轮》《一年》 《在城市里》等。
华威先生ppt (1)
写作背景:
《华威先生》创作于1938年抗战初期,当时 民族处于危亡的时刻,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头 子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仍鼓吹一个 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揭露了统一战 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进一步揭露 了一批蒋介石政权的官僚,“力图打进一切 群众团体中去领导,以便一面探听和监视, 一面设法阻碍群众运动”
词语:
转弯抹角 救亡 寒噤 救济 怠工 踌躇 颤抖
1.初读文本
快速整理小说内容、人物形象、小说主旨:
华威先生表面是一个_______的抗日文化工 作者,实际上是一个______的________。 为什么?
2.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概述华威先生 的行程
12——42
像华威先生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我们民族 痈疽的具体表现,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 ,这种劣根性也时有所见。
写作特点
1、作者将华威先生虚伪、庸俗和无赖的 嘴脸放在具体的事件中,进行对比揭露 。 2、小说多处运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华 先生的虚伪、庸俗、无赖和卑劣。
总结
通过多种写作手法增强了讽刺的效果,深化 了讽刺的主题。 塑造了一个忙而无功,只知抓权弄权的虚伪、 虚弱、骄妄专制、粗鲁庸俗、趋炎附势的官 僚形象。
1.仪表和风度上的优雅与失范的矛盾。 原来他优雅的外表和风度只是故作姿态,哪 怕是一点点威胁到他领导地位的风吹草动, 都令他丑态毕露、歇斯底里,毫无风度可言 ,甚至丧失了最起码的仪态和阻延,显示了 他内在的虚弱。
本小说主要表现手法:对比、矛 盾、夸张、反复
2.日常工作快与慢的矛盾。 原来他的忙不过是一个幌子,他其实是虚张 声势,欺民扰民,忙于泡会、应酬、宴请, 虚伪无聊又毫无时间观念。 3.对不同人和事的态度之对比。 三个会议,三种态度,勾画出华威先生骄妄 、虚伪、庸俗的嘴脸。
北师大版高中一年级(高一)语文选修: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读PPT课件:阅读_课件1 (6)
华威先生 ——阅读
走近作者
张天翼(1906年-1985年),中国 现代著名作家。学名张元定,字汉弟, 号一之,笔名张天净、铁池翰等。代 表作有童话《大林与小林》《宝葫芦 的秘密》《秃秃大王》,小说《华威 先生》《鬼土日记》等。他的童话在 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细读感悟
阅读小说,对小说结构进行梳理。并 用一个字概括华威先生的生活状态
“为什么一定要个‘先生’…… 再不然家‘阿威’。” 从这一句中可以看出,华威先生 知道抓取群众,懂得现实平民化、民 主化的必要。 “五分钟之后他抬起头来害怕地 四面看一看。” 华威先生的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光面堂皇的外表,掩盖不了他卑劣虚 弱的内心。
答案:
华威先生是一个虚伪、庸俗、 欺上媚下、卑劣、装腔作势、自 命不凡、投机钻营的人。
比较华威先生几次参加会议 的异同。
解析:从对华威先生参加不同会 议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语句 中体会其异同点。
答案:
相同点:每次开会都会迟到兼早退; 每次开会中途都要打断别人的讲话;讲 话的内容基本一致。 不同点:第一次会议,华威先生是 旁若无人,态度傲慢,居高临下,颐指 气使;第二次会议,态度比第一个会议 要谦和一些;第三次会议显得卑躬屈膝。
这篇小说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从小说主要人物华威先生 的性格特点入手,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进行分析。
答案:
这篇小说发表于1938年,此时正处 于抗日时期,在前方战事吃紧的情况下, 后方的华威先生整天忙碌于开会、演说、 吃饭,企图操纵一切群众活动。其所作 所为遭到人们的鄙视和抵制,最后,他 不得不为此感到害怕。作品以夸张讽刺 手法,刻画了一个自命不凡、刚愎自用 的国民党官僚形象。
谢谢欣赏!
解析:可从所讲述的关于华威.简介“我”与华威先生的关系和他的 繁忙; 2.通过与黄包车对比,进一步写华威先 生的匆忙; 3.华威先生参加难民救济会会议; 4.华威先生参加通俗文艺研究会会议;
走近作者
张天翼(1906年-1985年),中国 现代著名作家。学名张元定,字汉弟, 号一之,笔名张天净、铁池翰等。代 表作有童话《大林与小林》《宝葫芦 的秘密》《秃秃大王》,小说《华威 先生》《鬼土日记》等。他的童话在 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细读感悟
阅读小说,对小说结构进行梳理。并 用一个字概括华威先生的生活状态
“为什么一定要个‘先生’…… 再不然家‘阿威’。” 从这一句中可以看出,华威先生 知道抓取群众,懂得现实平民化、民 主化的必要。 “五分钟之后他抬起头来害怕地 四面看一看。” 华威先生的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光面堂皇的外表,掩盖不了他卑劣虚 弱的内心。
答案:
华威先生是一个虚伪、庸俗、 欺上媚下、卑劣、装腔作势、自 命不凡、投机钻营的人。
比较华威先生几次参加会议 的异同。
解析:从对华威先生参加不同会 议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语句 中体会其异同点。
答案:
相同点:每次开会都会迟到兼早退; 每次开会中途都要打断别人的讲话;讲 话的内容基本一致。 不同点:第一次会议,华威先生是 旁若无人,态度傲慢,居高临下,颐指 气使;第二次会议,态度比第一个会议 要谦和一些;第三次会议显得卑躬屈膝。
这篇小说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从小说主要人物华威先生 的性格特点入手,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进行分析。
答案:
这篇小说发表于1938年,此时正处 于抗日时期,在前方战事吃紧的情况下, 后方的华威先生整天忙碌于开会、演说、 吃饭,企图操纵一切群众活动。其所作 所为遭到人们的鄙视和抵制,最后,他 不得不为此感到害怕。作品以夸张讽刺 手法,刻画了一个自命不凡、刚愎自用 的国民党官僚形象。
谢谢欣赏!
解析:可从所讲述的关于华威.简介“我”与华威先生的关系和他的 繁忙; 2.通过与黄包车对比,进一步写华威先 生的匆忙; 3.华威先生参加难民救济会会议; 4.华威先生参加通俗文艺研究会会议;
《华威先生》作品解析课件
梳理文章结构
1.简介“我”与华威先生的关系和他繁忙。 2.通过与黄包车对比 进一步写华威先生的匆忙。 3.华威先生参加难民救济会 会议。 4.华威先生参加 通俗文艺研究会 会议。 5.华威先生参加 文化界抗敌总会 会议。 6.华威先生加入 战时保婴会 的情形。 7.华威先生因未能参加“日本问题座谈会”而感 到 深深地失落与恐惧 。
本文写了哪几件事
难民救 济会
通俗文 艺研究
忙 会
战时 保婴
文化抗 敌总会
漫画式的场景
• 1、(1-8)与我的寒暄与诉苦; • 2、(9-13)包车飞速奔向会场; • 3、(14-42)出席难民救济会; • 4、(43-45)出席通俗文艺研究会; • 5、(46-64)出席文化界抗敌总会; • 6、(65-72)对“战时保婴会”成员训斥; • 7、(73-88)因“日本问题座谈会”而发怒。
张天翼中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为小说与儿童 文学。曾任中国中央文学研究所副主任,中国 作协理事、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 职。 代表作《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 《大林和小林》 长篇小说:《鬼士日记》 他的作品富有鲜明的 讽刺 色彩。他 善于用 夸张的 、 诙谐的 语言去揭示 现实社会的虚伪与丑恶,抨击用“仁义道德” 装饰起来的“禽兽世界”。
作品分析
写作背景:
这篇小说写于抗日时期。当时前方战事紧张,而后方的华 威先生,也在天天忙碌着为抗战做“贡献”──到各个组 织开会、讲话,然而总是讲不了两句,就又赶到下一个会 场去了。 他不是真正关心组织不过是想把各个组织的权 力抓到手,强调“领导中心作用”的重要才是他的主要目 的。小说巧妙地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运用夸张和对比手 法,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国民党顽固派。这部漫画小品式 的中篇小说,是抗战前期著名的暴露国统区弊端的讽刺文 学。华威先生这一带有某些类型化倾向的人物,因其攫取 权力的狂热与无孔不入的流氓气质而具有了一定超时代的 因素,因此至今有人读来仍然有所感慨。
北师大版高中一年级(高一)语文选修: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读PPT课件:欣赏_课件1
文革”中的狂热,才发现作为一个时 代的特殊产物,它已经渗透于整个民族 的精神,是整个民族精神缺陷的集中体 现。许多作家以自己的亲生经历和感受, 创作了一大批文学作品来反映那个时代, 力求找寻人们狂热的原因,这就是所称 的“反思文学”。
细读感悟
读完这篇课文,分析这篇课文的 主旨是什么。
答案:
细节描写的成功,丰满了这篇小说的 人生内容。除了雨伞下面那块空间的细节 之外,邻居在吃团圆饭时无聊地把长颈酒 瓶与矮礅罐头放在一起猜谜的细节,揭示 了世俗心理的丑恶,显得同样精彩。作品 在生活的不规则旋律中获得哲理的构思, 又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丰富了艺术形象,显 示了小说创作的一个思维规律。
谢谢欣赏!
解析:结合对“伞”的意象分析回答。
答案:
“伞”下的空白对于矮丈夫来说, 那是无法填补的生活亏空,是对妻子 深情的爱,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对读者,是充分思考的广阔余地,让 人们反思悲剧的根源,思考现实。
找出文章中细节描写的段落, 分析其作用。
解析:找出细节描写的段落,联系作者 刻画意图进行分析。
对于作者在小说中使用的“伞”这一 意象,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析:从“伞”的作用联系主人公的经 历加以分析。
答案:
“伞”是遮风挡雨的,如同“家”, 但在污浊的社会环境和恶劣的政治环境 下,这把伞显得多么弱小、乏力。 文中的伞是他们夫妻坚贞爱情的 见证,伞下的温情弥补了两人身高的不 和谐。
如何理解伞下空白空间的寓意?
“团结大楼”有怎样的寓意?文中高 女人和矮丈夫的悲剧命运,与那个“团结 大楼”有什么关系?
解析:从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角度入手 进行理解。
答案:
“团结大楼”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时代的混乱、暴 戾或不合理在其中得到体现,高女人 和她的矮丈夫的悲剧正是发生在这幢 “团结大楼”内的,没有这特殊的环 境,他们的悲剧未必会如此醒目,如 此凄凉,如此具有代表性。
细读感悟
读完这篇课文,分析这篇课文的 主旨是什么。
答案:
细节描写的成功,丰满了这篇小说的 人生内容。除了雨伞下面那块空间的细节 之外,邻居在吃团圆饭时无聊地把长颈酒 瓶与矮礅罐头放在一起猜谜的细节,揭示 了世俗心理的丑恶,显得同样精彩。作品 在生活的不规则旋律中获得哲理的构思, 又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丰富了艺术形象,显 示了小说创作的一个思维规律。
谢谢欣赏!
解析:结合对“伞”的意象分析回答。
答案:
“伞”下的空白对于矮丈夫来说, 那是无法填补的生活亏空,是对妻子 深情的爱,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对读者,是充分思考的广阔余地,让 人们反思悲剧的根源,思考现实。
找出文章中细节描写的段落, 分析其作用。
解析:找出细节描写的段落,联系作者 刻画意图进行分析。
对于作者在小说中使用的“伞”这一 意象,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析:从“伞”的作用联系主人公的经 历加以分析。
答案:
“伞”是遮风挡雨的,如同“家”, 但在污浊的社会环境和恶劣的政治环境 下,这把伞显得多么弱小、乏力。 文中的伞是他们夫妻坚贞爱情的 见证,伞下的温情弥补了两人身高的不 和谐。
如何理解伞下空白空间的寓意?
“团结大楼”有怎样的寓意?文中高 女人和矮丈夫的悲剧命运,与那个“团结 大楼”有什么关系?
解析:从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角度入手 进行理解。
答案:
“团结大楼”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时代的混乱、暴 戾或不合理在其中得到体现,高女人 和她的矮丈夫的悲剧正是发生在这幢 “团结大楼”内的,没有这特殊的环 境,他们的悲剧未必会如此醒目,如 此凄凉,如此具有代表性。
《华威先生张天翼》课件
幽默与讽刺的手法
幽默的语言风格
01
作品采用幽默的语言风格,通过诙谐、机智的语言表达,让读
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阅读。
讽刺的描写手法
02
作品通过讽刺的描写手法,对当时社会的各种弊端和不良现象
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幽默与讽刺的结合
03
作品将幽默与讽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突出了主题和情节的
发展,又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了愉悦的体验。
对社会的影响
揭示了社会现象
作品通过华威先生的形象,揭示了当 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 主义等不良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社会 现实的深刻反思。
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关注
该作品的出现,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 泛关注和讨论,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社 会现实问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 展。
对个人的启示
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华威先生张天 翼》课件
目 录
• 作者介绍 • 故事梗概 • 人物分析 • 主题思想 • 艺术特色 • 作品影响
01
CATALOGUE
作者介绍
生平简介
01
02
03
出生背景
张天翼出生于1906年,成 长于中国社会变革时期, 家庭背景普通。
教育经历
他先后在河北、北京等地 求学,接受现代教育,对 文学产生浓厚兴趣。
的独立思考。
复杂性
其他人物的性格并非非黑即白, 而是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增加
了小说的层次感。
人物关系分析
对立关系
华威先生与其他人物之间存在明显的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推 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依附关系
一些人物对华威先生存在依附关系,他们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迎合 华威先生的要求。
互动关系
北师大版高中一年级(高一)语文选修: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读PPT课件:阅读_课件1 (2)
答案:
小说主人公在为改革开放带来的 转机而高兴时,也牵挂着国家的落后; 他在为生活中的美好而激动时,也忧 虑着种种丑陋。他的所有的联想汇合 在一起,以自我展示的方式在人们面 前树立起一个独立思考、热爱生活、 毫无羁绊、心灵自由的典型。
这样的典型人物是在典型环境中 产生的。只有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 代,才会有如此开放的心灵,才会有 人的意识的觉醒,才会有自由的思考, 才会有如此美好的感受。这一形象本 身,就是对新生活、新时代的准确感 应,这个形象的出现标志着思想的解 放和意识的觉醒。
细读感悟
用最简单的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解析:从小说情节要素出发进行 归纳总结。
答案:
文章叙写了出国考察归来的工程 物理学家岳之峰在春节回乡途中,身 处闷罐车厢,“意识”流动。其所见、 所闻、所思、所感,反映了新旧交替 时代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传达出 “春的旋律”,表现了新时期新转机 的主题。
全文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那么文章的逻辑结构到底是怎么构成 的呢?
谢谢欣赏!
解析:从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想事 例出发。
分析
作者在文中展开自由联想的线索包括: 1.车身的颤抖 2.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 3.车厢内的味道 4.上车的人群 5.录音机里传来的歌声
答案:
作者在回乡过年的火车上开始思 念父老,在观察车上的环境时,发出 对古今变化的性结构”, 纵笔所向,古今中外、乡风城貌,全 无拘束,以极精练的笔墨表现出十分 丰富的内涵。
春之声 ——阅读
走近作者
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 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国 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青春 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 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 坎坷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着重于情节的概括、情节的特点分析、
情 节 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理解、情节的合
理性探究。
人物
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的辨析 、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
主题
着重小说意蕴主旨的全面理解或小说
主旨某一侧面的归纳、合理性探究。
探 究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 出评价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真阅读小说,圈划生字词,积累重 点词语;
2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细节的领 悟,理解华威先生这个艺术形象特征。
作者介绍
张天翼(1906~1985),原名元定,号 一之,早年写作滑稽和侦探小说,1931 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作品面向现 实,内容充实,给文艺界带来一股清新 的气息。解放后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难民救 济会
忙会
战时 保婴
文化抗 敌总会
漫画式的场景
1、(1-8)与我的寒暄与诉苦; 2、(9-13)包车飞速奔向会场; 3、(14-42)出席难民救济会; 4、(43-45)出席通俗文艺研究会; 5、(46-64)出席文化界抗敌总会; 6、(65-72)对“战时保婴会”成员训斥; 7、(73-88)因“日本问题座谈会”而发怒。
◦ 3、讽刺手法:对比、比喻、夸 张、反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等
1.你认为华威先生最有讽刺 意味的地方有哪些? 2.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
自相矛盾 、 夸张
一、在人物形象刻画上 蕴含讽刺性。
1、仪表和风度上优雅与丑陋的 矛盾。
原来他优雅的外表和风度只是故作姿态, 哪怕是一点点威胁到他领导地位的风吹 草动,就令他丑态毕露、歇斯底里,毫 无风度可言,甚至丧失了最起码的仪态 和尊严显示他内在的虚弱。
代表作有《 包氏父子 》、《华威先 生 》、长篇小说《 鬼土日记 》,长篇 童话《 大林和小林 》、《 宝葫芦的秘 密》
他的作品富有鲜明的 讽刺 色彩。 他善于用 夸张的 、 诙谐的 语言去揭 示现实社会的虚伪与丑恶,抨击用“仁 义道德”装饰起来的“禽兽世界”。
朗读课文
本文写了哪几件事
通俗文 艺研究
他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他强烈的权力欲,忙忙碌碌的 本质是为了拥有领导权,他要极力维护他的权力。因 为权力掩藏他生活和内心的空虚。他是靠权力来证明 他生存的意义。他的“一个领导中心”的怪论,表现 了他的专制主义思想。
华 威 先 生
学习目标
1、 认知目标: 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 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细节的领悟,理解华威先生的性格
特点与人物形象。(虚伪、庸俗、包而不办、欺骗民众、抢夺 领导权、国民党忠 实的鹰犬、抗战运动的破坏分子。) 了解小说中“自相矛盾”、“夸张”等讽刺手法。 2、 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收集资料,制作自学卡片等步骤,从而使学生 课后独立完成一份学案,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质 疑、解疑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感受华威先生这类丑恶的人群是可笑的,令人憎恶的。
二,在情节设置上强化讽刺 性。
在《华威先生》中,没有完整的故 事,没有一贯的情节,作者只是选取了 主人公对参加的三个会议和两个没有参 加的会议的不同态度,通过巧妙的情节 安排,强化了小说的讽刺效果。
三,在语言风格上饱含讽刺 性。
华威先生讲话的核心点: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 其理论是“要是上面没有一个领导中心,往往弄得不 可收拾”。这个“中心”具体指的就是他本人了。
2、日常“工作”中快与慢 的矛盾。
原来他的忙不过是一个幌子,他其实是 虚张声势,欺民扰民,忙于泡会、应酬、 宴请,虚伪无聊而又毫无时间观念。
3、对待他人和事情媚上 与欺下的矛盾。
小说着重写了华威先生参加的三个 工作会议。三个会议级别不同,主 人公的态度明显不同。
三个会议,三种态度,勾画出华威 先生骄妄、虚伪、庸俗的国民党忠 实走狗的嘴脸。
小说阅读的命题要点:
1.注意环境描写 2.揣摩人物形象 3.把握故事情节 4.概括主题内容 5.分析写作技巧
学习目标:
分析《华威先生》中“自相矛盾”、 “夸张”等讽刺手法及效果,培养鉴赏 小说的能力。
说出本文的主要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想像、烘托、讽刺、渲染、象征、前后 照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以小见大、寓褒 于贬、寓贬于褒……(包括修辞方式和 结构手法)。
主要表现手法
讽刺
◦ 1、什么是讽刺? “ 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敌对的或 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 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 这种表现手法,即为讽刺。
◦ 2、讽刺发生的三个条件: ◦ ①生活中存在的假丑恶现象
◦ ②作家得对它们表态,秉持公正 心而针砭
◦ ③这种针砭须以喜剧性方式表现 出来,表现形式力求“婉曲”。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 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 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 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 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小说的命题基本上围绕着五个关键词:
归纳总结上、 装腔作势、 自命不凡、 投机钻营、 卑劣
华威先生的人物评传
1、以“我眼中的华威先生”为题 2、总体要求:能够全面的涉及小说中的场
景,在叙述中体现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3、关注具有讽刺性的细节;关注场景之间
的联系 4、力求语言通畅,富于个性化。 5、不少于400字。
本文的写作背景:
《华威先生》创作于1938年抗战初期, 当时民族处于危亡的时刻,然而国民党 反动派头子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 仍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 在统一战线内部开展“争夺领导权”的 斗争,一批蒋介石政权的官僚,“力图 打进一切群众团体中去领导,以便一面 探听和监视,一面设法阻碍群众运 动” 小说把这样一个人物放在抗战这样国 难当头的环境中,对他身上体现的丑陋 性,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