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眼中的爱情与婚姻
《爱情婚姻经济学》课件
婚姻关系中的经济价值可以通过家庭收入、财产分配、家庭负担等因素来衡量,这 些因素对于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婚姻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人在选择伴侣时会考虑对方 的经济条件和职业前景。
《爱情婚姻经济学》ppt课件
• 爱情与经济学的关系 • 婚姻与经济 • 爱情与婚姻的经济学理论 • 爱情与婚姻的经济影响 • 爱情与婚姻经济学的未来研究
01
爱情与经济学的关系
爱情与经济学的交织
爱情与经济学在某些方面存在 交织,例如在恋爱关系中,人 们会考虑对方的收入、家庭背 景等经济因素。
婚姻关系中,经济状况和经济 决策也会对夫妻关系产生影响 。
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对恋爱和 婚姻关系产生影响,例如经济 危机可能导致夫妻关系紧张。
经济学的角度看待爱情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爱情可以 被视为一种资源分配和交换的过
程。
在恋爱关系中,人们会根据自己 的需求和偏好来选择伴侣,并在
这个过程中进行资源交换。
经济学中的供需法则、成本效益 分析等概念也可以用来分析恋爱
而产生的争吵和矛盾。
经济条件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
03
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婚姻的稳定性,例如经济状况的
变化可能引发婚姻危机。
爱情对经济的影响
爱情对消费的影响
爱情对投资的影响
恋爱和婚姻关系中的情感因素可能会 影响个人的消费行为,例如为了取悦 伴侣而过度消费。
恋爱和婚姻关系中的情感因素可能会 影响个人的投资决策,例如因为情感 原因而做出不理性的投资决定。
婚姻中的经济决策包括家庭收入和支 出的规划、财产分配、家庭负担的承 担等方面。
婚姻与爱情中的经济学
婚姻与爱情中的经济学(三)6、公共选择学派看爱情与婚姻6、1效率与帕累托最优:经济学认为它是指任何尝试不论善意与否均无法使若干人受益而其他人不受害,即是最完美的最优的情形。
爱情与婚姻在两个人之间也是如此。
你不能由于移情别恋,而伤害自己的爱人,这不是最优。
6、2个人主义:经济学家通常认同个人主义。
即个人是唯一的哲学存在,是价值评估的唯一源泉。
所以理论上讲,婚姻不该是折磨个人的,否则便得废弃。
尊重个人的理性选择。
如果婚姻失败了,往往在于它没有效率。
7、博弈论看爱情与婚姻7、1极小极大原则:即尽最大的努力去想象你的爱人的种种害处,想到他可能的自私与任性等等,做最坏的打算。
7、2集体非理性你认为你是对的,是理性的;你爱人也认为她是对的,是理性的。
你俩因而共同决定做一件事,比如说结婚。
可是经济学告诉我们:个体的理性相加不一定得出集体的理性,不一定对集体有好处。
道理很简单,当电影院着火时,所有人都急着往外跑,可是门很小,大家互不相让,结果烧死了更多的人。
7、3为什么要反对多角恋爱与多妻制7、3、1管理学告诉我们,当参与的人多了,管理的难度直线上升。
维持不同爱人之间的多个契约交易费用太高,信息更不完全,戴绿帽子的概率加大。
7、3、2博弈论告诉我们:三方以上进行不充分合作的谈判时,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多妻制的契约并非有效率的。
8、可能的政策建议:真诚、主动、理性、遵守规则等,基调是自由与个人主义,相互间尊重,在自利的同时不伤人。
9、后记经济学是所有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学科中最具有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科学性的学科。
它对人的理性行为的分析达到了完美状态。
考虑到爱情与婚姻也是一种人的行为,也体现人性,所以我用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完成了这次入侵。
(文/陈毅聪)。
爱情的经济学分析
爱情的经济学分析之一:维持婚姻稳定的经济理论分析为什么当初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要不了几年就变成“老婆是别人的好”呢?据有项调查说爱情的激情只能维持18个月,甚至有心理学家说热恋只能维持30天,之后将趋于平淡。
经济学认为边际效用服从递减规律。
所谓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后所获得的额外的满足程度,在其他商品的消费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不断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会带来更大的效用。
但当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不断增加这种商品的消费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会逐渐下降,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婚姻生活是爱情的延续,男女双方结婚会带来诸多的收益。
从这种收益中获得的满足程度也就是爱情消费者的效用了。
随着婚姻时间的延续,对特定对象---妻子或丈夫的爱情的消费越来越多,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逐渐递减,最终边际效用趋向为零。
所以对大多数夫妻来说,不进行自我调适,这种效用递减会给婚姻生活带来危机。
要维持婚姻的稳定较为简单,但要增强婚姻所带来的效用却不容易。
维持婚姻的稳定,只要提高离婚的成本大抵就可解决一二。
一增加婚姻的沉没成本。
子女大概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沉没成本了,对子女抚育费用越多,花费心血越多,感情越深,沉没成本越大。
所以大多数“二奶”都希望能给对方生个儿子,以增加对方“背叛”自己的成本。
当然,对于妻子来说,最大的离婚成本莫过于逝去的韶华。
不再年轻的妻子一般会在再婚市场上成为低档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般情况下,中老年夫妻中首先提出离婚的往往是丈夫,法院在财产分割时也会更多地考虑女方。
二是提高财产约束,签订财产契约是个好办法,夫妻之间财产关系越明确,离婚的成本就越低,共有的不可分的财产越多,离婚的成本会越高。
特别是离婚的过错原则使得有过错的一方在离婚时要付出更大的会计成本,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也是在做离婚成本分析时不得不考量的因素。
当然,对于像罗纳尔多这种日进斗金的人而言,与情人分手所造成的损失往往小于给他带来的收益,财产约束对他无效。
从经济学角度看结婚离婚
从经济学角度看结婚离婚论文导读:从经济学角度看,离婚与结婚本质都是一种经济均衡。
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Becker首次把经济学方法引入对婚姻行为的分析,贝克尔认为,结婚的目的在于想从婚姻中得到最大化的收入。
人们选择结婚或离婚,不仅取决于收入因素,还取决于生理、物质和心理等方面的总收益与总成本的比较。
关键词:经济学,结婚,离婚从经济学角度看,离婚与结婚本质都是一种经济均衡。
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Becker首次把经济学方法引入对婚姻行为的分析,贝克尔认为,结婚的目的在于想从婚姻中得到最大化的收入。
人们选择结婚或离婚,不仅取决于收入因素,还取决于生理、物质和心理等方面的总收益与总成本的比较。
婚姻所产生的生理收益主要是获得性满足。
康德认为,婚姻的意义在于“合法使用对方的性器官”。
研究表明,性快感是仅次于毒品提供的生理快感。
婚姻使性伴侣长期化、稳定化,性生活安全化。
特别在艾滋病威胁人类的今天,稳定健康的性伴侣对谁都有好处。
在性满足方面,婚姻使男女双方实现了消费与被消费的有机统一。
婚姻所产生的物质收益主要是:一是生产的分工效益。
具有不同专业化优势的男女,通过婚姻形式可以使双方的收益达到最大,婚姻是一个互补双赢的方案。
二是生产的规模效益。
通过男女互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规模经济,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三是消费的规模效益。
在家庭耐用消费品方面,婚姻的这种规模效益表现得更为明显。
住房和家具,一人生活用一套,两人一起生活也是用一套。
四是孩子所产生的物质收益。
孩子也可为家庭创造收入,来自孩子的收益主要是一种未来收益。
婚姻所产生的心理收益主要是给人以心理寄托和安全感。
一是婚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躲避生产和生活风险的有效形式。
婚姻是一种风险削减机制。
婚后,夫妇之间同舟共济、相互扶持抵抗各种不利的人生变故。
二是婚姻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感情交流的平台。
夫妻间良好的日常交流,可缓解社会造成的压力。
三是孩子带来的精神快乐。
孩子既能为大人带来直接的精神愉悦;同时,大人也得到了对生命延续的寄托感;四是美好婚姻所带给人的社会形象收益。
用经济学角度分析婚姻爱情
用经济学角度分析婚姻爱情用经济学角度分析婚姻爱情一个经济学家与一个陷入情感迷雾中的女子在火车上偶遇,经济学家用经济学的眼光对女子的情感、恋爱、婚姻问题,进行了另辟蹊径的分析.他的结论令女子感悟颇深。
为便于阅读,我们将她的提问逐条编号。
先是女子的自我介绍:“我今年28岁,和男朋友是同班同学,毕业与长春机电学院。
几年前我和他一起来杭州找工作,我的工作比较理想,在一家电表厂做设计,他的工作不太好,于是我鼓励他去考研。
考取后,我供了他三年,没想到现在快毕业了,他居然提出分手。
后来,我才搞清楚,他又谈了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女孩。
我真的很痛苦,几年的感情和心血付诸东流!……”一、女子道:“我想问你,为什么男人总是那么花心?”经济学家道:“用经济学的理论,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那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呢?就是说一样东西当你拥有得越多的时候,对你的作用就越小。
比方说,你饿了,吃第一个包子的时候特香,第二个很香,第三个还可以,第四个饱了,第五个吃不下,第六个看见都烦!也就是说第六个包子的作用为零甚至为负”。
“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公理,由于边际效用递减,从现在恋爱的角度看,你的效用比不上那个刚毕业的女孩,你激情是那第六个包子,而那个女孩却是第一个包子。
这也是许多男人为什么家有美貌如花的妻子,却在茶座酒吧去找小姐的经济学原理。
”二、女人道:“既然边际效用递减是公理,为什么花心的女人比较少?”经济学家道:“花心的男人应该和花心的女人一样多,假定花心的男人没有花心的女人相呼应,那么男人又到哪里去花心?准确地说,应该是结了婚的女人中花心的比较少!但这并不等于说,边际效用递减在结了婚的女人身上不起作用,结了婚的女人未必就没有喜欢更英俊更年轻更富有的男性的念头,只是一般他们不会采取‘采花’行动,这里的道理可以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方法来分析。
”“在经济学的假设中,人都是理性的(也就是有理智或者是会‘精打细算’——编者注),人们采取一项行动都要在心理盘算值不值。
爱情婚姻的社会经济学视角
爱情婚姻的社会经济学视角在社会经济学的视角下,爱情婚姻被视为个体之间的一种交易行为。
爱情婚姻不仅仅是感情的结合,更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合约。
本文将从婚姻市场、家庭经济学、婚姻的机会成本等方面来探讨爱情婚姻的社会经济学视角。
一、婚姻市场婚姻市场是指一组潜在伴侣参与的市场。
在市场经济中,买方和卖方在市场上交易商品或服务,而在婚姻市场中,人们交易的是自己的配偶。
婚姻市场的存在使得个体可以选择并参与适合的婚姻关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婚姻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婚姻的形成。
在婚姻市场中,个体会考虑多个因素来选择伴侣,如对方的经济状况、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个体在市场上的地位,进而决定其是否能找到理想的伴侣。
二、家庭经济学家庭经济学是研究家庭行为对经济决策的影响的学科。
在家庭经济学的框架下,婚姻被视为一种家庭生产单位。
婚姻伙伴通过分工合作来实现家庭生产的最大效益。
在传统家庭中,丈夫通常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妻子则负责家庭事务和照顾子女。
通过合作分工,夫妻可以在家庭中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采取了双职工模式,夫妻双方在经济和家务方面贡献更加均衡。
三、婚姻的机会成本婚姻的机会成本是指个体因选择某一种婚姻而放弃其他可能的婚姻机会所付出的代价。
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个体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婚姻中,个体需要对不同的伴侣进行选择,并在选择的过程中考虑到自己的机会成本。
例如,一个人选择了某一位伴侣,就可能放弃了其他更好的选择。
因此,个体在婚姻市场上会考虑到伴侣的品质、家庭背景等因素,以最小化自己的机会成本。
结语从社会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爱情婚姻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合约、市场供求关系和机会成本的复杂行为。
在婚姻市场中,个体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偏好来选择伴侣,而在家庭经济学中,婚姻被视为一种家庭生产单位,夫妻通过分工合作来实现家庭资源的最优配置。
同时,个体在婚姻选择中也会考虑到自己的机会成本,力求达到最优的效果。
用经济学分析爱情
用经济学分析爱情用经济学分析爱情爱情这东西完全可以用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两情相悦的爱,那可以算是经济学上所谓的正常运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付出一份精力,则相应得到回报。
而单相思呢?一方大量投入,一方无动于衷。
付出大于回报,那种巨大的反差,在经济学上也有定义: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简单的讲,就是满足程度,得到的越多,感知的满足程度和反应程度就越低,直到锐减至钝化和排斥。
就象饿了吃饭一样,饿的时候吃的香,可吃的越多就越没有好感觉了。
所以,单恋开始可能有感动,到了最后那种感觉只会越来越淡,所以,失恋再所难免。
关于失恋,在经济学上也可以算是淘汰出局了。
但在经济学上也有一种概念:叫机会成本,即失去了一次机会,又获得了新的一次开始。
前一个机会就是后一个机会的成本,失恋的原因千万种,归纳理解,都算不当投资。
为爱情弄得焦头烂额的,机会成本很少,甚至是负值。
如同在股市下跌的时候炒股一样,收益好小,而转化投资却又大获利,这又无形引发了经济学的另一重要原则利益最大利原则。
每个人都希望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而失恋就是在亏本的状态下换取新天地,失去不爱你的,得到很爱你的,那么收益可谓巨大;反之,则相反,失去最爱你的,要再想获得这样的甚至超越的,可能性会减小,那付出的机会成本就必然大了。
再者,感情中的门当户对,男才女貌则符合经济学上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谈恋爱,则算是产品推销,以最大限度的引导让人接受。
热切时,如股市“牛市”,春风得意;失恋后,好比破产般黯然神伤。
感情的起落如股市,不稳定性让人不安,于是产生了一种制度叫婚姻。
好的婚姻,卖进买出收支平衡,一些小波折也是有惊无险。
而差的就不一样,入不敷出,起伏不定,婚姻成了一种制约,一心想的是如何“解套。
”再购“新股”,重焕生机。
也有别样原因解不掉的,那势必要改变以往,实现“重组。
”天地一杆秤,称称爱几斤。
余下有几何。
关于爱情与婚姻的经济学研究
关于爱情的经济学分析一、爱情市场从男女双方角度来看,倘若将爱情看做一种经济现象,它反映的是爱情需求与爱情资源的一种优化配置。
恋爱者本身既是爱情产品的生产者,同时又是它的消费者,因而爱情市场是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市场。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爱情市场也会出现货币的身影,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爱情的资源属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资源提供方即爱人的外表、性格、年龄、工作、收入、地位、健康度、性能力以及家庭观念等方面。
一个人能提供的爱情资源,可以看做是这个人生产的社会产品,那么其产品的价值必然具有差异性,因为首先人的长相就有差别。
当然,外表的差异与社会地位和工作收入的差异相比,其权重比明显要低得多。
爱情资源的稀缺性是对于少数人而言的,在某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以及整体优势明显的人,才是爱情市场的抢手货。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能提供的爱情资源都是同一价格水平的低档商品,不具有竞争力。
因而,当一个人有钱、有权之后,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人投怀送抱,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二奶和小三。
爱情的需求属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生理上的需求——性;二、心理上的需求——情感,三、物质上的需求——生存和发展。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这三种需要是永恒的,是一种刚性需求,由此可见,爱情的需求弹性指接近数为零。
不过,也不排除少数出家当和尚或者修女的人出现。
爱情的需求是刚性的,这就为追求者提供了机会。
但是,爱情市场是不公平的,因为谈恋爱总要有先开口的主动追求者,而被追求的人往往又都是比较优秀的,面对追求者的殷勤他们经常挑三拣四甚至不予理睬,因而爱情市场是卖方市场,并且卖方对于自身的价格拥有定价权。
但是,爱情的价格是不断变动的。
首先,爱情本身的价值是不断变动的,因为首先一个人的年龄就是在变动的;其次,市场需求是在变动的,因为一个人的追求者随自身年龄和要求的增长而递减。
所以,无论卖家对自身的定价有多高,爱情交易都必须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
如果眼光太高,那么很可能会使大家望而却步,优势很可能变成劣势。
从经济学角度谈当代爱情婚姻
其基本定理为:正向的配对组合──类似者配对是最合适的这种婚姻配对称之为“龙配龙,凤配凤”。类似者配对之所以发生,是因这种配对能使所有婚姻的成立, 致使社会总福利达到极大,而不管这些特性是金融性的(工资率、财产所得)、生物性的(身高、肤色、年龄、体形)或心理特性的(主动、被动)。这个定理证 明,当男女素质呈互补性,则高品质的男人,会与高品质的女人结婚,而不会选择低品质的配偶,因为优质妇女会提高优质男人的生产力。这样一种组合中,家庭福 利总和如果与货币所得的差异无关时,必定与非市场生产力的差异有关,亦即与聪明才智、教育、健康、活力、生育力、身高、个性、信仰或其他的特性有关。 男子的财富和地位是男子在婚姻市场的主要资源,而女子的容貌和青春则是女子拥有的重要资源,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其实是苦心孤诣的经营自己的原始资本。有人总 结女人工作好不如嫁得好,而女子要想钓得“金龟婿”,青春貌美确是一个极重的筹码,有人说女子的 “阶级地位”大体上由她们的容貌决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说出了事实真相。
成功开始交往以后,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会摆在我们的面前——买单,男女交往谁来买单呢?民间习俗上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应该男方买单,或者说男方在双方交往 的过程中要支付大部分费用。这样显得男方绅士一些,也可以博得女方的好感。在国际贸易看来,其实这就是一个CIF的概念,CIF术语指的是货主承担成本、 保险费和运费,这里把男方看作是货主,交易过程中,出力最多、忙前忙后的大多也是男性,货主嘛,规定要承担运费的。
低,是以高成本为代价的。结婚成本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结婚的直接成本。有首歌这样唱道:“结婚了吧,傻冒了吧,一个人挣钱两个人花……”可见结婚要付出50%的收入,即使离婚也要按这个标准来分割共同财产。
根据莫迪利阿尼的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取决于人一生的收入,我们假设一个人月收入 1000元,工作40年的总收入是48万。48万一半自己用,一半给老婆或老公。在这个问题上富人比穷人吃亏更大一些。(现在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就是这样发 家的,他通过两次结婚,财富迅速从0到5000万再到2.7亿)结婚的间接成本。胡塞尔说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是不结婚的,这说明结婚要损失自由,裴多菲有诗 道:为了自由,生命也可抛,爱情也可抛,可见自由是无价的,除了这无价的自由,你还必须在婚姻生活中花费大量的个人时间,比如陪老婆逛街,或者陪老公打麻 将,这时间也是金钱;有人婚后感情不好,喜欢跟老婆吵架,说不定还要发生武斗,但不管是打坏了老婆,还是被老婆打坏,都要付出修理成本;如果被抓伤了脸, 还要编谎话请假,产生误工成本;如果老婆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你可能要磨破几双皮鞋,经济
婚姻的经济学分析
------献给恋爱中的人们
一、婚姻中的稀缺资源
金钱
寂寞
贫穷
漂亮
丑陋
地位
快乐
草根
二、婚姻的性质
用经济学有眼光看,婚姻是一种交易。为什么婚姻 是一种交易呢?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交易有主体:男人是女人最大宗的消费品,同理女人 也是男人最大宗的消费品,交易中必须付出自己才能交换 回对方。 2、交易的客体:物质金钱、权利名声、容貌才气等。 在选择时会考虑和条件: 身体条件:年龄、身高、容貌、健康等 社会条件: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等 物质条件:收入、财产、职业、车房等 3、交易过程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721.8.719:24:3819:24:38August 7, 2021
14、市场营销观念: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协调市场营销,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创造利润。2021年8月7日星期六下午7时24分38秒19:24:3821.8.7
四、婚姻的风险
在市场经济中,交易是存在风险的,婚姻是一场交易, 因此也存在风险: 1、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2、信息不对称原理: 3、婚姻是一场福!
9、我们的市场行为主要的导向因素,第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导向,第二个是技术进步的导向,第三大导向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导向。21.8.721.8.7Saturday, August 07, 2021
15、我就像一个厨师,喜欢品尝食物。如果不好吃,我就不要它。2021年8月下午7时24分21.8.719:24August 7, 2021
16、我总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即将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我就是顾客。2021年8月7日星期六7时24分38秒19:24:387 August 2021
经济学原理在爱情中的应用
经济学原理在爱情中的应用1. 引言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而经济学则是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的学科。
尽管爱情和经济学似乎是完全不同的领域,但实际上,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在爱情中同样适用。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原理在爱情中的应用。
2. 工具与稀缺性原理经济学家常常使用工具和资源来解决有限的需求。
同样地,在爱情中,人们也需要运用适当的工具和资源来满足自己的感情需求。
爱情中的稀缺性原理指的是我们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在不同的人和活动之间做出选择。
在爱情中,我们经常面临选择一个合适的伴侣、分配时间和精力等问题。
我们必须评估我们的需求和资源,做出明智的决策。
此时,经济学中的工具与稀缺性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策,确保我们在爱情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我们可以利用经济学原理来评估自己的需求和资源,制定合理的相互关系期望。
•我们可以运用时间管理的经济学概念,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给爱情,而不是全部投入其中。
3. 供求与平衡原理经济学中的供求与平衡原理指的是市场上产品和需求的相互影响,当供求达到平衡时,市场将达到最优效果。
在爱情中,供求与平衡原理同样适用。
•在爱情中,供给指的是我们提供给伴侣的资源或感情,而需求则是我们对伴侣资源或感情的要求。
•当我们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平衡双方的供求关系时,关系将更加稳定和满足。
4. 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原理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原理指的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我们需要权衡每一次行动的成本与利益。
在爱情中,我们同样需要考虑每一次行动的成本和利益。
•通过评估每一次决策的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是否采取行动,以及是否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持爱情关系。
•在爱情中,我们需要权衡个人成本和利益,以及对方的成本和利益,来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5. 合理预期原理在经济学中,合理预期原理指的是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信息来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在爱情中,合理预期原理同样适用。
•通过合理预期原理,我们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对伴侣的了解,来预测未来可能的行为和决策,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使爱情关系更加和谐。
婚姻的经济现象思考
婚姻的经济现象思考婚姻是爱情的结果,因为有了爱情才有婚姻。
男人与女人因相互的需求而结合而走进婚姻,当然婚姻远没有爱情的浪漫甜蜜。
婚姻是几乎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过程。
然而,人们为什么要结婚呢。
“婚姻本身就是完全的财务行为。
如果双方感情良好,无需注册也可以美满地生活在一起。
而结婚这个行为是签订财务文件,将两间无限责任公司合并成为一间家庭责任有限公司。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婚姻是一项经济行为。
相对婚姻来说,爱情是简单的,因为只是两人之间的事情,互相看得中意、情投意合就行。
然而一旦谈婚论嫁,要考虑的问题就多了起来,家庭、地位、财产、生活环境等等看起来和爱情关系不大的东西,却可能决定了彼此的将来是否能够幸福。
男女双方在婚姻中是单个的经济自由体,拥有自身的完全产权。
婚姻是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跟一般商品交易不同的是,所付出的不是货币,而是他(她)们自己。
每个男女都是一个制造爱情的个体企业,交易的内容是对方的性别差异、物质金钱、权力名声、容貌才气等等。
人人心中一杆秤,爱不会平白无故地产生。
人们在寻找对象之前,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一种择偶标准,如果我们把择偶标准中各因素适当归类,会发现有三个主要条件:身体条件,主要包括年龄、身高、容貌、健康等;社会条件,主要包括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等;物质条件,主要包括收入、财产、职业等因素。
一般来说,男人对女人的选择较为看重容貌,因为男人自信有能力养活对方,容貌能够给自己带来心理满足。
女人则更看重男方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女人因其先天的生理构造,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处于弱势,比较重视婚后的物质支撑。
用经济学眼光看,婚姻是一种交易。
从找对象到结婚的过程就是寻找目标市场、考察双方需求、认同商品交换条件直到签订交换契约的过程。
而在交易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成本。
实质上,进行这场交易的原因正是为了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收益。
男女之间在生理上存在需求关系。
男人是女人最大宗的消费者和客户,同时,女人也是男人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
从经济角度看爱情与婚姻
从经济学角度看婚姻中文摘要:(1)婚姻经济学,指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看待和分析婚姻行为的一种理论。
(2)这种理论认为从找对象到结婚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目标市场、考察双方需求、认同商品交换条件直到签订交换契约的过程。
(3)婚姻也是人们为了满足于本性并降低交易费用而实现效用最大化的一种组合形式,类似于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要比市场交易节约交易成本。
关键词: 爱情婚姻经济学契约现代社会的男女,无不追求浪漫的爱情,稳定的婚姻。
与此同时,婚姻似乎越来越脆弱,闪婚与闪离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
婚姻不再是一种承诺和保证,而是成为一纸契约,通过协商,契约双方可以随时废除契约,解除关系。
那我们不免要问;人为什么要结婚呢?”婚姻是诸多原因造成的,但是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主要有如下几条。
(一);规模效应即1+1>2通过夫妻搭配,实现优势互补通过男女互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规模经济,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具有不同专业化优势的、在能力与收入方面存在差别的男女,通过婚姻的形式可以使双方的收益达到最大,这是一个互补双赢的方案。
(二)降低生活成本最明显的例子是,一个人和两个人的生活开销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比如住房和家具,一个人生活用一套,两个人生活也是用一套。
共进晚餐,同枕共眠,婚姻家庭生活的其他生活费用方面,以及家庭消费功能的规模效应,都能减少成本。
(三)保险机制男女双方一旦结婚,就等于互为对方投了保险,彼此之间均是投资者和受益者。
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道义上,当事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婚姻家庭里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尽力而为,即所谓"患难与共,风雨同舟"。
这种安全感与诚信度,是其他形式的男女结合所无法替代的。
(四)可以分享家庭商品增值婚姻作为耐用消费品,具有逐渐积累增值的特点,在规模效应的推动下,婚姻的某些独特效用会逐步显现出来,比如情感的寄托、家庭的福利、知识和智慧的交融、小孩带来的乐趣等等。
其实婚姻就是一种长期契约,男女双方通过谈判建立契约,确定夫妻关系。
文学、心理学、经济学眼中的爱情和婚姻
文学、心理学、经济学眼中的爱情文学、心理学、经济学三位同学有什么样的爱情观呢?1.文学中的爱情爱是什么?千百年来,文学家们一直试图给出答案。
从最早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到现当代文学,直至现在的电影、音乐等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生命与爱情,始终是文学两大主题。
问世间情是何物?词作者设问而后抒情,寄托爱情理想。
写到最后作者可能忘记了问题,但也可能心中已有答案,只是对他来说,答案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总之他没有给出答案。
文学是感性的。
实际上,文学家从来不解决问题,相反他们总是添乱:他们总是利用各种修辞来夸张地表达出情绪。
文学只是放大了你的情绪,如果你开心,它会让你更加开心,如果你悲伤,它会让你更加悲伤。
它让你可以宣泄情绪,但多数时候,你只是借酒浇愁而已。
但如果你说它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于是你感到了理解,那还是有意义的。
毕竟有时候你不需要知道你是怎么回事,只需要被共鸣。
情是何物这个问题好多文学都表示“不解释”,甚至有些人放弃治疗:“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很多矫情的诗都忍得了,唯独最忍不了这句诗,这个“不知所起”那么多人点赞是什么心态,总“不知所起”不太合适吧!2.心理学的观点心理学有一个理论说,爱情是由三部分组成:心理亲近、生理热情、持久意愿。
只有心理亲近叫喜欢,只有生理热情叫冲动,缺少持久意愿叫浪漫爱,缺少生理热情叫柏拉图式爱情,缺少心理亲近叫愚蠢爱。
心理学认为,爱情源于同理心,就是感同身受的心理。
同理心在进化中(生存、繁育)的作用显而易见,同理心带来更好的沟通,从而带来更好的合作。
同理心更容易发生在相似的人之间,相貌类似、经历类似、爱好类似等,所以类似的人更容易发生爱情。
人是群居物种,是社交性的。
社交性的优势就是合作,合作就是彼此利益最大化。
合作嘛,就是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考虑对方的利益,这样合作关系才得以维持。
这种兼顾彼此利益的合作在经济学中称为博弈。
3.经济学眼中的爱情爱情中两个人的博弈合作要兼顾两个人的想法、观念、价值观。
情意婚恋情感讲座论爱情与婚姻的经济学
情意婚恋情感讲座论爱情与婚姻的经济学情意婚恋情感讲座:论爱情与婚姻的经济学爱情和婚姻是人类追求幸福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对于这两者的理解,经济学的视角往往被忽视。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爱情与婚姻的关系,以及其中存在的经济学现象和意义。
爱情是一种情感,而婚姻则是一种制度。
在爱情的初期,人们通常会陷入热恋中,情感主导着两人的交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份稳定、健康的婚姻需要更多的考虑和筹划。
经济学的角度让我们了解到,稳定的婚姻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持。
首先,经济学告诉我们,人们在选择伴侣时往往会考虑对方的经济状况。
这是基于人的自利性,人们倾向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经济需求和期望。
因此,经济条件较好的人更有可能受到异性的青睐。
这并不是说金钱可以换来爱情,而是说明经济条件在选择伴侣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婚姻不仅是爱情的延续,更是一个经济单位。
婚姻将两个人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承担家庭的开支和债务。
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学中的资源分配理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夫妻双方在分配家庭资源时需要进行权衡和协商,以实现最优的利益分配。
比如,对于家庭资产的分配、财务决策以及子女教育上的投入等,都涉及到经济学的考量。
进一步地,经济学还提供了理性的角度来审视伴侣的选择和婚姻的稳定性问题。
人们在选择婚姻对象时通常会考虑对方的经济状况、是否具备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等。
这种选择是基于人的理性判断,追求自身在感性和经济上的最大收益。
此外,经济学还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婚姻会出现矛盾和离婚的问题。
当夫妻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经济目标、无法妥善处理家庭经济的冲突时,婚姻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威胁。
同时,婚姻也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一方面,经济发展的好坏会对婚姻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经济困难可能导致夫妻间产生紧张和矛盾,增加离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婚姻的变迁也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影响。
传统的婚姻制度中,男性通常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而女性则更多地从事家务劳动。
经济视角下的婚姻
经济视角下的婚姻-写给谈婚论嫁的男女们刘金平学习了《经济学》,想着利用经济学原理来思考一下男女关系,并给与一定的解释。
不知道是否正确,但是个人觉得还挺有道理的。
与大家分享一下。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男性的价值是财富,与日指数俱增;女性的价值是美丽和青春,与日指数俱减。
在男女谈婚论嫁的时点,男性的价值大多是期权(期票),女性的价值是现权(是现金,是真金白银)。
婚姻对女性的风险在于男性的期票有可能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主观或客观的“欺骗”、竞争法则下优胜劣汰的“ST股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下喜新厌旧的陈世美以及生物遗传法则下雄性试图占有所有雌性的“色狼”(其源于男性每天可以产生上百万或上千万或上万万的精子,而女性每年仅仅产生12颗卵子,还要除过怀孕期)。
这就有了“女怕嫁错郎”的千古省事警言。
嫁错郎,女性的退出成本或壁垒要比男性高很多。
从生理、心理到现实,只有处女的概念,而没有处男的概念;谁又过多地在乎男人的青春及再婚了呢。
这就有了“嫁鸡随鸡和嫁狗随狗”(路径依赖)的无奈。
所以婚姻女性是弱所以婚姻女性是弱所以婚姻女性是弱所以婚姻女性是弱势的一方势的一方势的一方势的一方。
收取订婚财礼,是对男性诚信和能力的检验和实证,也是对男性婚变成本和壁垒的提高,是保护女性弱势婚姻降低风险的一种补偿和均衡。
补偿,不仅应是精神的,更重要的应是物质的(因为物质仍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最经济、最可靠和最现实的基础);不仅是美好的愿景,更重要的是丰富的现实和当下。
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不苟同“裸婚”,因为女性承担的风险更大,更不赞同为了一句感动的话或甜言蜜语而“献身”。
所以,男性,请珍爱和感恩女性的美丽和青春,因为她把她一生最大的现值给了你,而你用期货兑换了她的现值;女性,请自爱和保护自己的美丽和青春,因为这是你征服男人让他为你而活着的利剑。
男性通过征服世界创造财富,女性通过征服男性享有财富,和谐的均衡。
应该强调,这里仅仅是经济视角下的婚姻。
4案例分析
2 爱情市场----稀缺性规律和机会成本原理
●爱情资源是稀缺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男女双方各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由于男女比例 的失调,由这两种经济主体滋生出的爱情资源是稀缺的,这种稀缺规律 使得如何充分地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状态成了问题。 稀缺是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决定因素,也是价格的决定因素。 所谓卖方市场,指的是市场交易由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卖方力量控制。 由于某种商品的稀缺,商品供不应求,买方会以较高的代价来争取购买 机会。此时,卖方能够以压倒性的优势力量来控制市场,从而可获得较 高的价格和利润。 卖方市场的高昂利润,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此时,市场上卖 方的个体总量会急剧增多,商品供应量也因此扩大,不仅能够充分满足 需求,甚至还有极大的剩余。在这个过程中,卖方市场就会迅速向买方 市场转化。 所谓买方市场,指的是市场交易由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买方力量控制。 当市场上卖方的个体总量很多,而市场需求量却相当有限的时候,就出 现了市场竞争。市场供应量的极大丰富和某些个体卖方的价格竞争,使 得买方处于优势地位,可以随意地比较和挑选,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爱情经济学分析
关于爱情、婚姻中的种种问题,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看法。 文学家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哲学家说,没有爱情的婚姻 是不道德的;社会学家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生物学家说, 婚姻是繁衍的需要……那么,用经济学的眼光看,爱情与婚 姻又是怎样的呢?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公式: 主观幸福=效用/欲望。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不同的人从婚姻中获得的效用大 致相同,那么,你的欲望或者说期望值越高,主观幸福感就 会越小。 爱情与婚姻,是人们获取幸福的最主要方面(据英国路 透社2010年5月11日报道,一项面向16个国家的调查表明, 家庭与伴侣是最主要的幸福源泉,占比近80%,其次为朋友, 比例为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只眼看爱情与婚姻
----经济学眼中的爱情与婚姻
古往今来,针对爱情与婚姻这类千古难题,多少思想巨子、哲人泰斗,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诠释着各自不同的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试着从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一点浅见,谨供读者参考。
一.基本假设。
1.理性人与非理性人并存
假设参与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他的本性是利己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代价去追逐和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西蒙语),尤其是在处理最为复杂的感情问题是。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希勒认为,非理性像毒品一样令人着迷,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局限性。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通过实验证明,人在面对问题和决策时,总是偏向于以偏概全,
且囿于可利用信息的控制。
本文的分析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展开的。
至于理性人与非理性人很难界定,但一般来讲,人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是以"非理性"为主的,而在巩固与发展爱情和经营婚姻的过程中是以"理性"为主的。
2.不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完全信息,但在爱情和婚姻中,在人们的情感世界中,由于人与人之间在社会阅历、个人地位、性格、兴趣等各方面的不同,导致彼此认识能力的差异,不完全信息是必然存在的。
二.爱情产生的动机:非理性下的心理需求
爱情产生的动机当然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非理性下的心理需求这一基本动因作简单分析。
1.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the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们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别人的注意、接纳、关心、友爱和同情,在感情上有所归属。
因此,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在渴望异性的注目、关心和倾慕中,不经意间踏上了爱情的列车。
爱与被爱,人之常情,自然之道,无可厚非也。
2.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的期望理论,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发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的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
用公式M=V.E表示。
其中,M表示被激发起来的力量,V为目标效价,E期望概率。
千百年以来,人们何以对说不清、道不白、无法度量、纯主观性的爱情倾倒不已呢?问题正在与爱情的唯美性、神秘性、浪漫性。
听听刘墉于山东大学演讲《在生命中追寻的爱》中的一段吧:"浪漫的爱是风乍起吹皱一尺春水,只是点染了一点点的言语就让你心里头荡起了层层的涟漪;浪漫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少女情怀总是梦,使少年情怀总是诗啊;浪漫是心里头那种苯谷纯氨化学物质被勾起的时候那起电话8个钟头不用加一个逗点,20个钟头谈恋爱不吃不喝不睡依然精神抖擞啊。
3.根据不完全信息理论,恋爱双方总存在程度不同的不完全信息(尤其是在初期,我想异性相吸的原
因正在此),彼此之间的了解程度不高,一方对另一方充满了原始的好奇和浓厚的探究欲,这必然驱使他们更加迫切的接近对方,了解对方,因而有人才说"爱情是不断获取对方信息的过程",不完全信息促成了爱情的产生。
三、爱情发展阶段分说
对应于产品生命周期曲线,我们可以类似地做出爱情生命周期曲线与成本曲线、利润(获利曲线)。
下面让我们细分这四个不同阶段的特征与应对策略。
(--)第一阶段:产品生命周期曲线中,新产品为首次上市,产品研发费、广告费和其他费用开支较大,广大消费者对产品尚不了解,市场风险大。
相应的营销策略重在一个"快"字,可采取快速-掠取策略,以高价格高促销费用快速打开销路,占领市场。
同理,爱情在初始阶段也应快速出击,针对对方需求高投入,高付出,在短期内虏获芳心或钢肠。
因此爱情在初始阶段非常基础和关键,如在此阶段市场失灵,以后的三个阶段都将化为泡影。
(二)第二阶段:顾客对产品已较为熟悉,产品已定型,工艺已基本成熟,企业拥有较高的生产能力,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大幅增加。
市场策略重在一个"好"字,应继续扩大生产,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
相应地,爱情在此阶段转入巩固和发展阶段。
在良好开端的基础上,双方应加强联系,增进彼此情感,以不断巩固和扩大爱情成果。
君不见,校园里一双双、一对对形影不离如胶似膝的情侣,这是处于热恋期的他们在为自己的情感之树浇灌每一桶水。
他们渴望相伴到老,"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他们的爱情会快速升温。
这时成本会有所降低,但也是细水长流。
(三)第三阶段:市场需求逐渐饱和,销售量和利润总额达到顶峰,但增长速度缓慢,行业内生产能力出现过剩。
这时重点突出一个"改"字,改进产品市场和营销组合。
相应地,这一阶段的爱情已逐渐步入了成熟和稳健的轨道,他们得到了最大收益之后,原先的持续高温状态逐渐降低。
终于人们对爱有了一个较为理性的感受和认识,这是应考虑步入美好而神圣的婚姻殿堂了,这个成熟期的最高峰当是婚姻。
(四)第四阶段:产品老化,产品销量和利润急
剧下降,企业面临困境。
策略重在一个"转"字,转向新市场或研发新产品。
相应地,爱情步入平淡无奇的婚姻时代,人们在生活中逐渐悟到,爱情和婚姻不过是钱钟书笔下的围城,围城内和围城外的人的感受是很不同的。
他们认识到,婚姻不再是那红艳的玫瑰、热烈的和甜蜜的情话。
婚姻更需要在平平淡淡中担负更为沉重和现实的责任。
于是人们多少有一些失落和伤感。
四、警惕:幸福家庭的杀手-------第三者插足和婚外恋
早在上述曲线分析的第二阶段,随着竞争的加剧,如果参与者在赢得爱情之后轻易放手,不去或不善于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爱情根据地,客观上为第三者的乘虚而入提供条件和空间。
同样,在第四阶段,在平淡甚至乏味的婚姻生活的氛围中,第三者插足和婚外恋的危机已开始潜伏。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和服务,随商品和服务数量不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的增量不断减少。
爱情也并非
神圣到一尘不染,它也是遵循这一规律的。
当热恋的光彩暗淡,婚姻生活的缺乏生机让人们体味到了爱情和婚姻边际效用的递减,这会很明显地体现在人们的失望心理之中。
而恰在此时,第三者插足和婚外恋的诱惑让部分经不住诱惑的人填补了心灵的空虚。
关于这一点,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可一概而论,本文分析的仅是一个基本表面的原因。
与此同时,如果婚姻失败,离婚问题也产了。
根据博弈论的观点,一种决策,每一行为主体的利益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行动选择,而且有赖于别人的行动选择,以致他采取的最好行动有赖与其竞争对手将选择什么行动。
婚姻是双务合同,它的解除与否依赖双方的博弈。
而且,离婚者必须掂量离婚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如财产分割,抚养子女,社会舆论等等。
另外,我们不可忽略婚前性行为这一现象。
我想,它是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下的人类欲望的过早释放,他的机会成本比离婚还要大。
五、全力以赴:拯救我们的爱情与婚姻
和企业管理一样,爱情与婚姻同样需要经营与管理。
我同意刘墉先生的观点"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婚姻是爱情的转化"。
是的,婚姻让男女双方从简单狭隘的卿卿我我、彼此带有取悦性质的关爱转变成对子女、对父母、对他人的关爱。
婚姻使爱的天空开阔了,同时人们肩上的任务和责任也更重了,更沉了。
所以,处于婚姻十字路口的人们,请不要等待,不要徘徊,不要烦恼,只要你们懂得经营与协调,你们的婚姻一样会很美满,很温馨。
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小建议:
1、摆正心态。
不要苛求利润最大化,在感情这类问题上,可以质问耕耘,不苛求收获。
你既要抱最大的希望,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2、宽容为上,要记住鼠肚鸡肠的机会成本永远大于海纳百川的收益。
3、活出情调来,简约而不简单,把浪漫留下来好好温习。
4、从小事做起,比如学会赞美对方、记住对方生日等。
5、适度保持距离,制造好奇感。
6、性的和谐。
7、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错误不可犯第二次。
8、杜绝恶习。
9、透明性,财务平等。
综前所述,本文在理性与非理性并存、不完全信息假设下浅谈了爱情的动机,爱情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对应策略,并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西方经济学》课本、《管理学》课本、《市场营销教程》2004年6月28日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