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劳动卫生》第1章 绪论
劳动卫生
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和职业性疾患,而职业性疾患包括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
必须通过职业环境监测才能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2002年颁布的职业病包10类;115种。
阈限值的制订属于职业卫生标准的范畴,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工作,而是利用已有的卫生标准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评价。
尿中测定的毒物是毒物进入人体后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毒物,这只能间接的反映有毒物质的吸收程度而不能代表其在体内蓄积或是病理指标等。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不包括不合理的生产工艺。
生物性有害因素包括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存在的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如森林脑炎病毒、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禽流感病毒,其都属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性有害因素,而流行性乙脑病毒不属于此类。
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损害的个体易感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营养状况和遗传因素等。
强度较轻的职业危害因素,有时虽然不引起病理损害,但可产生体表的某些改变,如胼胝、色素沉着等,这些改变尚在生理范围之内,可视为机体的一种代偿或适应性变化,对此称为职业特征。
职业病是指与工作有关的,并直接与职业危害因素有因果联系的疾病。
职业性多发病不是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特定疾病,而是由职业性危害因素使得常见病的发病率升高,潜在疾病显现或现有疾病恶化,职业因素是该病发生和发展中的许多因素之一。
某冶炼厂定期安排接铅工人到职业病院进行驱铅治疗和疗养,该工作应属于二级预防。
体力劳动时,通过神经反射使内脏、皮肤等处的小动脉收缩,而代谢产物乳酸和二氧化碳却使供应肌肉的小动脉扩张,使流入肌肉和心肌的血液大量增加。
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功能,其次为呼吸系统的功能。
疲劳的确切定义应该是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暂时的降低。
决定氧上限的主要因素是心血管系统。
静力作业时肌肉的收缩方式是等长收缩。
工间休息方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作业的特点。
中等强度作业时氧需不超过最大摄氧量即可在稳定状态下进行作业,而大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最大摄氧量即在氧债大量蓄积的条件工作则只能持续较短时间;极大强度作业时则完全在无氧条件下氧债几乎等于氧需则在此状态下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分钟。
1、劳动卫生讲义
(3)生物因素: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 杆菌、蔗渣上的霉茵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 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5)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 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卫生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而 引起的疾病,包含尘肺病、职业性中毒、 皮肤病、眼病、肿瘤等。职业病一旦发 病往往难以治愈,伤残率高,严重影响 劳动者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由于中国煤炭等行业的许多中小企业工作场所 劳动条件恶劣,劳动者缺乏必要的职业病防护, 尘肺病发病时有发生,有些甚至造成几十人甚 至上百人患病,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 问题。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年报告尘肺 病新发病例高达1万多例。
[案例二]
事情发生在广东省惠州市富惠实业有限 公司磨光部。一年内,3个年富力强的 壮汉以同样的病症离奇猝死。与猝死工 人在同一个厂工作的27名工人,25 人在惠州城区红十字会医院被诊断有尘 肺病。
一、职业性有害损害与职业性损害
职业性有害损害:是指不良劳动条件存 在着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他们对健康 的不良影响,统称为职业性损害。
劳动卫生讲义
一、毒物与职业中毒
二、粉尘与尘肺 三、物理因素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职业病 的概念
1、通称的 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 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 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 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 这类疾病通称职业病
医学上的职业病概念
劳动卫生学ppt课件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A=B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B>A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劳动强度分级
1、中等强度作业 作业时氧需不超过最大摄氧量,即在稳定状态 下进行的作业。我国目前的工农业劳动多属此类。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不需氧、非常迅速,为肌肉收缩能量的直接来源
CP贮藏量甚微,只能供肌肉活动几秒钟之用 只能满足短暂的剧烈活动之用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需氧系列:
维持肌肉继续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脂肪和蛋白 质。它们不断分解,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提供能量,供给 ATP的再合成,这一过程需要有氧气供应。 特点:需氧,速度较慢 生成的能量较多,不产生致疲劳性副产物 能量的产生几乎不受限制 经济、持久,适应长期及中等劳动
劳动强度级别 Ⅰ Ⅱ Ⅲ Ⅳ 劳动强度指数 ≤15 ~20 ~25 >25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1、神经系统(neural system) 动力定型(dynamic stereotype): 当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时, 通过复合条件反射逐渐形成的能提高作业能力的能 动作用。
提高生产率的目的的一门学科。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一、体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
人类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 骨骼肌占体重40%,故体力劳动耗能较大 1.肌肉活动的能量代谢 ATP-CP系列: ATP+H2O ADP+Pi+29.3KJ/mol 供肌肉活动 CP+ADP ATP + Cr (肌酸) 特点:
第1章-劳动卫生绪论-2019
20
3.生物因素
细菌 炭疽杆菌、布氏杆菌
病毒 森林脑炎病毒(蜱)
霉菌 曲霉菌、青霉菌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1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二)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全球化、国民生产总值、财富分配 文化教育水平、生态环境、劳动立法 医疗卫生制度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复合伤
10放射性性腺疾病
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一步发展。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对已患病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和
并发症,促进康复 。
12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任务
接触 剂量
环境 监测
职业有害因素接触内剂量源自靶剂量人体健康效应
早期 生物效应
疾病
死亡
生物监测
26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一)工伤 1921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中对“工伤”的定义是:“由于工作 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为工伤。”
1964年第48届国际劳工大会也规定了工伤补偿应将职业病和上下班交通 事故包括在内。
当前国际上的“工伤”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由工作引起并在工 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职业病防治法中的定义:“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 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 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劳动卫生复习重点概论
劳动卫生复习重点概论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occupationalhealthandoccupationalmedicin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
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前在健康危害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而职业卫生则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健康、安全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2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的与职业生命有关的环境因素。
3劳动条件包括: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4健康工人效应healthyworkereffect由于职业人群多处于青壮年阶段,有些还经过就业体检加以筛选,故较一般人群健康,至少在开始工作时是健康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将低于总体人群,这种现象称为健康工人效应。
5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
6职业病的发病过程取决于下列三个主要条件:有害因素的性质作用于人体的量人体的健康状况7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病因有特异性,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控制或消除发病;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关系;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不同的发病从;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但仅只治疗病人,无助于保护仍在接触人群的健康;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点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8新颁布的职业病名单分10类共115种11职业病是一种人为地疾病,应按三级预防措施加以控制,以保护职业人群的健康。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从根本上杜绝有害因素对人的作用;第二级预防是早期检测人体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第三级预防是在得病以后,予以积极治疗和合理的促进康复处理。
13职业生理学workphyiology或称劳动生理学,旨在研究一定劳动条件下人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劳动条件在这里指劳动任务、劳动场所、劳动对象、工作设备及工作环境等。
劳动卫生
1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任务: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
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康复处理;职业卫生:人群和作业环境,创造安全健康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2 劳动条件包括:生产工艺劳动过程,生产环境3职业病损包括:工伤职业病(包括职业中毒),和工作有关的疾病。
4 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气质型的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5 职业病取决于3 个主要条件:有害因素的性质,作用于人体的量,人体的健康状况6 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有特异性,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控制或消除发病2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3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不同的发病集丛4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但仅治疗病人,无助于保护仍在接触人群的健康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点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6 职业病分10类共115种7 职业病诊断:职业史,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8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准则: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减少工人接触机会和程度,有禁忌证者不参加与之相关的工作;第二级预防,早检查早发现早处理;早预防;第三级预防,得病以后,予以积极治疗和合理的促进康复处理(第二章)9 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叫毒物;机体受毒物作用后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叫中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叫生产性毒物;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叫职业中毒。
10 急性职业中毒急救与治疗:现场解救,阻止毒物继续吸收,解毒和排毒,对症治疗11 铅中毒:铅抑制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和血红素合成酶12 铅中毒病程进展:神经系统:类神经征,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炎;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腹泻便秘;血液及造血系统:贫血;其他:铅线13 刺激性气体: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劳动卫生绪论及总论
劳动卫生绪论及总论前言劳动卫生是维护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劳动卫生在企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就劳动卫生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
劳动卫生的定义劳动卫生是指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通过科学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职业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的综合性学科。
劳动卫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体在劳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危害,包括职业病、职业危害、生产环境污染和作业条件等。
劳动卫生的核心任务是通过预防和治疗职业病和职业危害,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劳动卫生的意义劳动卫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劳动卫生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容易受到许多不同形式的危害,例如噪声、尘土、有毒气体、辐射等。
这些危害可能会引起职业病、意外或其他健康问题。
通过科学的劳动卫生预防和控制这些危害,可以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提高生产效率劳动卫生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职业危害,通过改善劳动生产条件和环境,可以提高职工的劳动力和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劳动卫生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
职工是生产的主体,维护职工健康,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发展,这将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推动科技进步劳动卫生的预防和治疗职业病和职业危害,需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
推动科技进步,将成为劳动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劳动卫生的内容劳动卫生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职业病防治职业病是一种由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等因素引起的慢性病,有时还会发展成为全身性病变。
预防职业病是劳动卫生工作的重点。
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应该从环境控制、人身防护和心理因素等方面入手,实施全面、综合的措施。
职业卫生环境改善职业卫生环境的改善包括生产场所的设计和整理、危险化学物品的管理、生产设备的维护、废气和废水的处理等方面。
改善职业卫生环境,既要改变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不良因素,又要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劳动安全与卫生教案第一章
《劳动安全与卫生》教案扶余电大三骏乡教学点殷井平第一单元劳动安全卫生常识一、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安全色、安全标志,怎样调整作业姿势,怎样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作业环境有哪些安全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安全色、安全标志。
难点:作业环境有哪些安全要求。
三、教学时数:10课时(面授8节自学2节)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内容:安全色具体内容:我国安全色标准规定,红、黄、蓝、绿色为安全色。
红色:含义是禁止、停止。
用于禁止标志。
机器设备上的紧急停止手柄或按钮及禁止触动的部位都是红色,有时也用于防火。
蓝色:含义是指令,必须遵守。
黄色:含义是警告和注意。
如厂内危险机器和警戒线、行车道中线、安全帽等。
绿色:含义是提示,表示安全状态或可以通行。
车间内的安全通道,行人和车辆通行标志,消防设备和其他安全防护设备的位置表示都是绿色。
第二课时内容:安全标志具体内容: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禁止标志:含义是禁止人们的不安全行为。
其基本形式为带斜杠的圆形框、圆环和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衬底为白色。
指令标志: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
其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蓝色。
警告标志: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
其基本形式为正三角形边框,三角形边框及图形符号为黑色,衬底为黄色。
提示标志: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
其基本图形是正方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绿色。
第三课时内容:怎样调整作业姿势具体内容:站立作业。
站立作业要注意:(1)、保持脚下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作业中应保持脚下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便能适时变换作业姿势,使脚所承受的力量均匀分配。
在站立中,还要尽量避免弯腰躬背,以免直立后感到腰酸背痛。
(2)、选择合适的作业高度。
合适的作业高度是:操作者不需要弯腰躬背、应双肩放松、体态自然的进行操作。
1.劳动卫生绪论及总论
立的室内作业环境和周围大气环境,以及户外作业的大
自然环境。
职业性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 化学因素:毒物、粉尘 物理因素:不良气象条件; 噪声、振动;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生物因素:细菌、病毒、霉菌 劳动组织、劳动强度、劳动工具 厂房建筑不合理 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法律措施(1)预防性卫生监督
(2)经常性卫生监督
(3)事故性职业卫生监督
2.组织措施(1)领导重视
(2)加强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
(3)建立健全合理的职业卫生制度
职业性损害的预防和控制
3.技术措施:
(1)改革工艺过程,消除或减少危害
(2)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
(3)厂房建筑布局合理
(4)加强通风
中国职业人群健康面临两大问题:
1.传统职业病在目前至当今相当长时期内 仍然是影响职业人群健康的重点疾病 2.随着工业转型、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 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引进,在劳 动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出现了新的职业 性有害因素和职业性损害
鼠标手
键盘腕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腕、拇指、食指及中指的麻木和疼痛, 常感觉大拇指笨拙无力,拇指、食指、中指感觉迟钝和 异常,而小指和无名指内半侧完全正常,如果让患者将 两手搁在桌子上,前臂与桌面垂直,两手腕自然屈掌下 垂,大约一分钟即可出现食指和中指的麻木。
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其直径:0.1μm-10μm的固体微粒 。
生产性毒物接触机会
1.原料的开采与提炼
2.成品的处理、包装;材 料的加工、搬运、储藏
劳动安全与卫生
劳动安全与卫生第一章劳动保护概论加强劳动保护,保障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重要条件。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保护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劳动保护科学已成为劳动科学的一个分支。
第一节劳动保护的意义和含义劳动保护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在改善劳动条件、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劳逸结合和女职工保护等方面,在法律、组织、制度、技术、设备、教育上所采取的一系列的综合措施。
劳动保护在我国也称为劳动安全卫生。
在国外也有的叫做职业安全卫生。
劳动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其基本含义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什么说劳动保护是一门保护生产力的综合性科学?这是因为劳动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有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但其中最活跃并起着决定因素的是人,是具有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的劳动者。
因此劳动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不受到伤害,同时也保护着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劳动保护的科学理论不仅涉及到社会科学也涉及到自然科学两大门类。
它所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主要的内容有:系统安全工程学、劳动保护法学、劳动保护管理学、劳动保护经济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工业毒理学、工业防尘技术、职业病学以及各类工业卫生及安全技术专业知识等。
第二节劳动保护方针方针是一个国家和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达到一定目标而确定的指导原则。
我国的劳动保护方针是我们的党和政府为此而确定的指导原则。
我国的劳动保护方针,过去叫做“安全生产”方针。
1987年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确立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那么安全生产方针是如何产生及发展的呢?安全生产方针是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批示制定的。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学
2019/11/12
7
基本概况
2、研究对象和任务
(1)研究对象:劳动条件,职业人群
劳动条件: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 职业人群:从事劳动作业的所有人群
2019/11/12
8
研究任务:
识别 评价
预测
控制 早
早
期
期
检
诊
测
断
早 期 处 理
职业性有害因素
2019/11/12
防止其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
9
广义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
职业性有害因素
保护和促进 劳动者的健康。
2019/11/12
职业性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
个人生活方式
综合干预措施
10
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关系
2019/11/12
11
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劳动条件
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 生产环境
劳
物
人
动
的
的
者
变
操
所
化
作
处
过
过
的
程
程
环
境
2019/11/12
蓄积 物质蓄积
功能蓄积
(2)接触方式
2019/11/12
21
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3.人体的健康状况
在同一作业条件下,不同个体发生职业性病损的机会和程度也有 一定的差别,这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年龄和性别
营养状况
2019/11/12
健康状况
文化水平
22
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12
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职业卫生绪论ppt课件
第三节 职业卫生工作
一、职业卫生工作的三级预防原则
预防的原则
内容
预防对象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特异性致病因素的作用
职业人群
疾病的早期
职业危害接触人群
疾病的晚期(治疗、康复)
职业病人
开始 发病前期 (功能代偿期)
第一级预防
疾病的自然史 发病期
(症状与体征)
第二级预防
结束 发病后期 (治疗后)
第三级预防
早在公元10世纪,宋朝的孔平仲就曾指出,采石人所 患肺部疾病是由于“石末伤肺”所致。
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1593年)中明确 提到了铅矿工人的铅中毒。
1954年起,我国开始建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的防治机 构。1956年,国务院颁布了“三大规程” (《工厂安全卫 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 亡事故报告规程》)。
编辑课件
25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 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 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 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 旧伤复发的。
编辑课件
26
符合以上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 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四、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 2)所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大多是可以检测和识别的, 且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 3)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 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 预后较好。 5)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必须有效“治疗”有害的工作环境。
最新卫生综合劳动卫生PPT课件
20
4.化学毒物与职业中毒总论
• 临床表现 • 神经系统:
– 铅、正己烷、有机磷——神经髓鞘、轴索变 性——感觉运动神经损害
– CO、锰——锥体外系,肌张力↑,震颤麻痹 – 铅、汞、有机磷、窒息气体——中毒性脑病和
脑水肿
• 呼吸系统:气态毒物,主要是刺激性气体。 如二异氰酸甲酯——过敏性哮喘。
21
4.化学毒物与职业中毒总论
• 血液系统:
– 铅——低色素性贫血 – 砷化氢——急性溶血反应 –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亚硝酸盐——高铁血红
蛋白血症
• 消化系统:
– 汞、酸雾——口腔炎 – 汞盐、As2O3、有机磷——急性胃肠炎 – 四氯化碳、氯仿、砷化氢、三硝基甲苯——中毒
性肝病
22
4.化学毒物与职业中毒总论
首选:依地酸二钠 钙
二巯基丁二酸钠
急:二巯基丙醇
慢:二巯基丙磺酸 钠、二巯基丁二酸 钠
铅烟0.03mg/m3 铅尘0.05mg/m3
汞:0.02 mg/m3
汞蒸汽,有机汞: 0.01 mg/m3
锰
砷
依地酸二钠钙, 急性:二巯基丙 二巯基丁二酸 磺酸钠、 钠
锰及化合物: 砷及无机化合物:
0.15 mg/m3
– 细胞窒息性气体(抑制细胞内呼吸酶):硫化氢、 氰化氢(HCN)
• 毒作用表现:缺氧、脑水肿 • 治疗:输氧、解毒、肾上腺皮质激素、钙通
道阻滞剂、光量子疗法、对症与支持
37
5.化学中毒各论
毒理 特点
预防
CO HbCO
面部:樱桃红色 迟发脑病
TWA: 20mg/m3
氰化氢 抑制酶活性
硫化氢
甲烷
与氧化型细胞色 单纯窒息
劳动卫生
劳动卫生一、预防中暑建筑工地多为露天作业,在盛夏季节,因环境温度过高、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受太阳光强烈照射和被加热地面及周围物体放出的幅射热影响,造成人体内体温调节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引起中暑。
临床症状表现为口渴、头昏、眼花、耳鸣、心悸、头痛、恶心呕吐、高热、甚至四肢抽搐、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有效地预防中暑,工地负责人应把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组织措施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专人负责,力求抓早、抓紧、抓具体。
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的作息制度,因地制宜设置工人休息室和休息凉棚,并须朋足够的降温设施及饮料,休息室内温度以保持在30℃以下为宜。
延长中午休息,增加工间休息,同时做好集体宿舍及家属宿舍的组织管理工期作,最好能调整夜班工人宿舍,避免互相干扰而影响睡眠。
2、保健措施(1)供给合理饮料和补充营养。
补充水份和盐份的最好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
一般每人每日供水3~5升,盐20克左右(包括一日三餐摄入的盐份),也可采用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作为高温饮料,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饮料的温度以8~12℃为佳。
(2)个人防护高温作业工人的工作服应耐热、透气性能好,宽大又不妨碍操作,如以白色帆布工作服为好。
按不同作业的需要,提供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3)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应有尽有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格检查,对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患、心率增快、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大面积皮肤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暑期工地医务人员及卫生人员应加强巡视,关心工人健康状况。
对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先兆中暑症状的工人,应立即离开高温人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解开衣服,给予真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或发生挛者,应迅速送入医院进行抢救。
职业卫生学第一章绪论
我国职业医学概况
宋朝孔平仲(公元10世纪) “采石人,石 末伤肺,肺焦多死”。
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1593年) 中明确提到铅矿工人的铅中毒。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1637年)中述及煤 矿井下简易通风方法。
20
从1954年起,我国开始建立劳动卫生 与职业病的防治机构。杰出的内科专家吴 执中教授是我国职业医学的先驱者和奠基 人。他在实践的基础上主编了《职业病》 一书,为我国的职业医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10
一间茅屋就是作坊兼卧室
11
资料显示,白沟镇的箱包生产涉 及的周边4县1市,50多个乡镇,从 业人员20万左右,几乎家家户户都 做皮包。近几天从白沟返回许昌的近 300名打工者中,有近四分之一是童 工,最小的1988年出生,年仅14岁 。
12
经国务院工作组的专家鉴 定,该17人均为苯中毒,其 中有5人死亡,12人患病。
56
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 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 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 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 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职业病 (occupational diseases)。
57
职业病防治法中的定义:“是指企 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 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 的疾病”。
69
其它职业病:(5种)
化学灼伤、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棉 尘病、牙酸蚀病
70
71
72
73
当前职业病防治的紧迫举例
重度苯中毒(再障)重新出现 尘肺发病上升:已成为尘肺病人最多的
国家
74
发生职业病的条件
劳动者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不一定 会发生职业性疾患、伤残或死亡,形成这 种结局必须具有一定的致病条件,即个体、 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三个因素联系 在一起,才能对人体发生职业性损害。
劳动职业卫生
劳动职业卫生 第一节 职业卫生概述
一职业卫生概述 1生产过程中存在职业有害因素 2有害因素可损害健康 3职业卫生的涵义 ①职业病的预防 ②职业病的诊治
二职业病
广义 狭义-法定职业病10类115种 (一)职业病的预防 事故在什么地方(危险源)—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预 防(识别危险源)所有职业病都是由有害因素造成 的(可能潜在危险源)→实现危害
第二节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评价
(一)评价 -是否有对安全的危害的因素
(二)控制有害因素
例如甲苯:国家标准6mg/㎡,从基本上控 制有 害因素在安全的范围之内。 1识别:①物质的形态:固、液、气、汽 溶胶、烟尘、雾以及生物体 2能量状态:机械、热、光、电磁能 (形态不一控制手段不一样)
(三)生产工艺中的有害因素
㈡识别有害因素的基本方法
1 列出物料清单,了解有害因素。 a 物理、化学、固态、液态、气态、雾、粉 尘、烟(径粒大的叫粉尘,径粒小的叫烟)、 气溶胶(粉尘雾统称气溶胶)、生物体
b能量形态 主要是热、机械能、电磁能。 2 分析工艺过程中识别存在或产生有害作用的中间 产物。 工艺 — 设备 — 操作 3 了解设备、工具结构、物理性能,分析其工作状 况,识别设备、工具产生的有害因素。 4 了解操作方法。 5 了解生产环境、厂房设计布局、设备布置是否合 理,识别环境种的有害因素。
<4>生物因素
病毒、细菌、微生物、寄生虫等生物体
<5>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
①劳动强度过高﹙超出人的体能造成 劳损) ②劳动时间过长 ③不合理的布局
<6>生产环境的有害因素
第三节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识别
㈠识别的含义和作用
识别是指判定作业场所有那些有害因素,其存在 的形态,有害因素是哪里产生的(即有害因素的 发生源),以及通过什么途径扩散到作用场所, 如何损害人体,对人体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害,以 及影响程度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护措施提 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A1型题
1.职业卫生学是以下哪一学科的分枝学科
A. 生理学
B. 基础医学
C. 预防医学
D. 毒理学
E. 卫生化学
2.职业卫生学是研究——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
A. 工业
B. 产业
C. 职业
D. 环境
E. 劳动
3.职业卫生学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健康影响的学科
A. 人体
B. 工人
C. 产业工人
D. 劳动者
E. 职业群体
4. 职业卫生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是
A. 提高职业卫生科学水平
B. 积极防治职业病
C. 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
D. 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E. 提高劳动生产率
5.我国最早发现采石人所患肺部疾病病因是出于“石末伤肺”的人是
A. 孙思逸
B. 张仲景
C. 孔平仲
D. 李时珍
E. 宋应星
6.欧洲16世纪最早报道职业病并被誉为工业医学之父的拉马兹尼较之我国宋朝孔平仲指出采石人“石末伤肺”的职业病因晚几个世纪
A. 3个世纪
B. 4个世纪
C. 5个世纪
D. 6个世纪
E. 7个世纪
7.以下是近年来职业卫生学与相邻学科结合形成的新的分支学科,除外
A. 职业病理学
B. 职业生物物理学
C. 职业流行病学
D. 工效学
E. 工业卫生化学
8.职业有害因素是指
A. 生物性有害因素
B. 物理性有害因素
C. 化学性有害因素
D. A、B 和C
E. 生产、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9.不合格的劳动过程可由下列某些条件或因素而形成,除外
A. 劳动组织不好
B. 操作和体位不好
C. 作方式不正确
D. 体、脑劳动的比例关系失调
E. 人的健康状况不好
10.生产作业环境的明显恶化可因下列条件或因素造成,除外
A. 产工艺过程的改变
B. 室外自然环境的改变
C. 劳动过程的改变
D. 防护技术措施的损坏
E. 生产设备出现故障
11.以下物质哪种不属于可造成职业性损伤的化学物质
A. 氟化氢
B. 氧及其子体
C. 有机磷农药
D. 铅尘
E. 汞
12.以下物理因素中什么不属于异常气象条件或异常气压
A. 高温
B. 热辐射
C. 高湿
D. 低温
E. 低气压
13.以下情况哪种不属于厂房建筑或布置不合理
A. 化铁炉安装在车间上风向的墙壁上
B. 高温车间没有自然通风的大窗
C. 将溶铅炉和排字工人放在一个车间内
D. 精密作业女工背对直射阳光的坐位
E. 电焊作业采用固定的吸尘装置
14.我国规定凡被确诊为法定职业病者需给予以下规定的待遇,除外
A. 凡经各级政府指定的诊断组确诊方得享受劳保待遇
B. 经诊断组确诊者应向主管部门报告,并享受劳保待遇
C. 凡经诊断组确定为工伤。
致残、死亡者应给予劳保待遇
D. 法定职业病住院治疗期间照发工资
E. 法定职业病在家休息期间不得享受劳保待遇
15.在职业病与职业性多发病的区别中,下列哪一项与此无关
A. 与病因的明确程度
B. 与病因的监测识别程度
C. 与接触水平——反应关
系 D. 与发病的人数多少 E. 与及时诊断、治疗
16.下列因素中,哪一项不属于产生职业性损害的主要因素
A. 生产环境因素
B. 遗传因素
C. 生产方式
D. 生活方式
E. 职业卫生服务状况
17.不属于基层职业卫生工作主要内容的是
A. 现场职业卫生调查
B. 接触有害物质人员的健康监护
C. 职业流行病学调
查 D. 制定有关的卫生标准和条例法规 E. 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
18.根据三级预防原则,在职业卫生工作中不属于一级预防工作的是哪一项
A. 现场卫生学调查
B. 现场环境监测
C. 就业前健康检查
D. 健康教育
E. 改善劳动条件
19.根据三级预防的原则,在职业卫生及职业病工作中,不属于第二级预防工作的是哪一项
A. 劳动者的健康检查
B. 早期识别判断职业性病损的人群
C. 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监护
D. 对可疑及确诊病人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
E. 对受损者做劳动能力鉴定
20. 下列因素中,哪一项不是因职业有害因素而形成的高危易感人群
A. 接触有毒有害的作业环境,条件恶劣
B. 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
C. 平日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方式
D. 具有较强的个体感受性条件
E. 职业卫生服务工作较差
21.下列条件中,哪一项完整地表达了职业有害因素的致病的作用条件
A. 接触与否
B. 接触机会与方式
C. 接触情况及个体危险因素
D. 累积接触时间
E. 累积接触强度或浓度
22.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主要是
A. 找出易感人群
B. 作为劳动能力鉴定的依据
C. 确定环境监测的范围
D. 找出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与潜在发病间的联系
E. 劳动者的健康状况
23.在下列工作中,哪一项不属于当前乡镇工业的职业卫生工作范围
A. 摸清情况,搞好宣教
B. 建立组织与初保工作结合
C. 控制职业危害,发展适宜技术
D. 制定卫生公约,加强监督管理
E. 对严重污染单位实行关停并转
24. 以下哪一项不是今后职业卫生工作发展的主要工作
A. 制定系列的劳卫法规,严格依法执行
B. 结合农村初保组织加强农村劳卫工
作 C. 加强厂矿的劳卫监测,严格监督管理 D. 对高新技术产业卫生部门应有新的管理对策,尽快消除薄弱环节 E. 加速与国外接轨,采用国外的标准、要求及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