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及扣分标准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及扣分标准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及扣分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与扣分标准详解心电监测,作为临床医学中的一项重要诊断技术,主要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心脏的电生理活动。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护理技术,用于监测患者的心脏电活动。

下面我将从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两个方面来回答你的问题。

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认患者是否有禁忌症,准备好心电监护仪器和相应的电极。

2. 安置电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清洁患者皮肤,确保电极与皮肤紧密接触,避免电极脱落或移位。

3. 连接仪器,将电极连接到心电监护仪器上,确保连接正确,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 监护过程,开始监护后,护士需要定期检查仪器和电极的状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记录监护数据。

5. 拆除电极,监护结束后,拆除电极,清洁患者皮肤,妥善处理使用过的电极和仪器。

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的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极位置,评分标准要求电极位置正确,能够准确地捕获心
脏电活动。

2. 信号质量,评分标准会考虑心电图信号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如果信号受到干扰或杂音影响,需要及时调整电极位置或仪器设置。

3. 异常事件处理,评分标准也会考虑护士在监护过程中是否及
时处理异常事件,如心率过快、过慢、心律失常等情况。

4. 监护记录,评分标准还会评估护士对监护数据的记录是否完
整准确,包括心电图变化、护理措施和患者反应等信息。

总的来说,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都需要护士具备丰
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操作监护仪器,准确判断心电
图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这样才能确保患者得到有
效的监护和护理。

心电监护操作技术

心电监护操作技术

心电监护操作技术(一)评估评估患者病情、心率、脉搏、皮肤情况、心理情况、合作程度、大小便情况。

(二)操作前准备1.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术前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说明心电监护的目的、必要性、步骤取得合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告知术中注意事项。

2.患者准备了解操作的目的、知晓注意事项并配合坐位或平卧体位,松解衣服纽扣。

3.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纱布、电极片、导联线、记录单、接线板。

4.环境准备病室清洁,温度适宜,屏风遮挡,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和保暖。

(三)操作流程和步骤1.协助患者取舒适坐位或平卧位。

2.接电源,打开主机开关,选择监护模式。

3.心电监测:暴露胸前区,纱布清洁皮肤,粘贴电极,选择导联,调节振幅。

右上(RL):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胸导(V):胸骨左缘第四肋间4.无创血压监测:选择合适体位,进行血压监测,按测量键,设定测量时间间隔。

5.监测 SpO2:将 SpO2 传感器夹在患者手指上。

6.体温探头夹于病人腋下。

7.调节报警参数:设定心率、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报警范围,打开报警系统,观察患者神志、主诉及伴随症状,判断各项数值是否正常。

8.调至主屏,监测异常心电图。

(四)操作后护理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整理监护仪导线和床单位。

3.记录监护时间和各项数值。

4.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五)注意事项]1.协助患者穿好衣服,注意保暖2.定时记录心电监护情况,观察各项指标,做好记录。

3.告知患者及家属妥善保护电极片及导联线,不得随意移动摘除。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8
7、右手挤压呼吸囊,反复有规律的挤压与放松,频率12-16次/min(儿童16-20次/min),每次挤压400-600ml(挤压气囊1/2-2/3),挤压放松比为1:1.
12
8、观察患者胸廓是否起伏,判断通气量是否合适,呼吸是否改善。
4
9、停止使用后清洁患者口鼻及面部,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
6
2、使患者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操作者位于患者头侧,手托起患者下颌,患者头后仰,开放气道,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管。
10
3、简易呼吸器与氧气装置(氧气流量8-10L/min)检查连接是否通畅,呼吸囊有无漏气。
4
6、在患者口鼻部扣紧面罩并固定(C-E手法:左手拇指、食指C形固定面罩;左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呈E形固定下颌),面罩与口鼻紧密贴合,不漏气。
简易呼吸器使用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标准分


人员: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4
用物:简易呼吸囊、氧气装置(流量表、湿化瓶)、口咽通气管、开口器、吸痰装置、纱布
5
患者及环境:检查呼吸囊活瓣是否漏气,面罩与呼吸囊连接正确。
6
操作流程
1、评估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及意识,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活动义齿,呼救
6
10、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6
质量
评定
无操作并发症,关爱病人。
5
方法正确,操作熟练,通气有效
10
用物齐备,处理规范。
5
理论
提问
目的及注意事项
5
总分
100

心电监护的操作规程

心电监护的操作规程

心电监护的操作规程
《心电监护操作规程》
一、检查设备
1. 打开心电监护仪,确认电源和电池状态正常。

2. 检查心电导联电缆和传感器,确保连接正确并无损坏。

3. 确认监护仪屏幕清晰,各功能键正常。

二、准备操作
1. 根据医嘱确定需要监护的导联数和位置,准备相应的心电导联。

2. 将心电导联电缆连接到监护仪,确认连接正确无误。

3. 为患者选取合适的导联位置,清洁皮肤并剪短过长的毛发。

三、安装传感器
1. 根据医嘱确定需要安装的心电传感器,确保传感器无损坏。

2. 按照说明书指引正确安装传感器,确保贴合患者皮肤并保持稳定。

四、启动监护
1. 启动心电监护仪,确认监护仪屏幕显示正常。

2. 检查各导联是否正常显示心电波形,调节增益和滤波器以确保波形清晰稳定。

五、记录监护数据
1. 在监护记录单上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监护仪的相关设定。

2. 按照医嘱要求定时记录患者的心电波形和相关数据,并及时
报告异常情况。

六、结束监护
1. 在患者不再需要心电监护时,按照规程逐步撤除心电导联和传感器。

2. 关闭心电监护仪,清洁并整理好监护仪和相关设备。

七、注意事项
1. 在操作心电监护仪时,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或漏诊。

2. 需要定期检查并维护心电监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报警。

本规程为心电监护操作的基本流程,具体操作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医嘱要求,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监护效果。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动态评价病情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皮肤状况。

2.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3.正确选择导联,设置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4.嘱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5.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8.嘱患者电极片处皮肤出现瘙痒、疼痛等情况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9.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10.停用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规范。

心血管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如下:
1、心电图(ECG)检查:
(1)让患者舒服地卧床,并确保身体的准确位置。

(2)在患者胸部、四肢上贴上电极,在确定位置后,插上导线。

(3)确保导线良好接触患者的皮肤,并检查是否有任何杂音或干扰。

(4)开始进行心电图记录,通常持续几分钟,记录心电图的图像。

2、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
(1)佩戴监测仪,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解释如何正确佩戴。

(2)定期记录患者的活动、时间和事件。

(3)确保监测记录仪在操作期间正常工作。

(4)在监测结束后,将设备移除,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分析。

3、心脏超声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
(1)让患者仰卧位,并将传感器涂上适当的凝胶。

(2)将超声探头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以获取患者心脏的图像和声音。

(3)在记录过程中,观察图像和声音,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4)完成记录后,将结果保存并发送给医生进行分析。

4、冠脉造影术:
(1)给患者注射局部麻醉剂,并在手腕或大腿上插入导管。

(2)通过导管插入造影剂,使其能够进入冠脉。

(3)同时进行X射线摄影,并在屏幕上观察造影剂在冠脉中流动的情况。

(4)检查冠脉是否有狭窄、堵塞和其他异常。

5、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1)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并在胸部上做切口。

(2)将起搏器导线插入心脏,并将起搏器装置植入胸腔。

(3)连接导线和起搏器,并测试它是否正常工作。

(4)封闭切口,并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心电监测技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手段,用于观察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

在进行心电监测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电监测技术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心电监测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告知患者心电监测的目的和过程;准备好心电监测仪器和相关设备;确保检查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外界干扰。

2. 安装电极。

接下来是安装电极。

根据需要进行选择,通常有四肢导联和胸导联两种。

对于四肢导联,需要在患者的四肢上安装电极,分别是左手腕、右手腕、左踝部和右踝部;对于胸导联,需要在患者胸部安装电极。

在安装电极时,要确保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3. 进行记录。

安装完电极后,即可进行心电监测记录。

在记录过程中,患者需保持安静,避免说话或移动,以免影响心电信号的记录。

操作人员需注意观察心电图的波形,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4. 检查结束。

心电监测结束后,需及时拆除电极,清理和消毒设备,并将心电图记录进行整理和归档。

同时,需要对心电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医生进行后续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以上操作流程,可以确保心电监测技术的顺利进行,并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

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注意细节,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要求,以提高心电监测的检查质量。

总之,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对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只有在严格遵循操作流程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心电监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心电监护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以及提供心脏状况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包括贴电极、连接设备、记录数据等步骤,并讨论评分标准的重要性。

一、心电监护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心电监护前,操作人员需要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检查心电监护仪是否正常运行,并准备好所需的贴片电极、导联线等设备。

2. 贴电极将贴片电极正确放置在患者身上,以确保良好的信号传输。

一般情况下,电极应贴在胸部、四肢等位置。

在贴电极前,要确保该部位的皮肤干净、干燥,无油脂或污垢。

贴片电极应均匀地贴附于皮肤上,并用压力帖紧。

3. 连接设备通过导联线将电极连接到心电监护仪上。

导联线应正确连接到贴片电极相应位置,并确保连接牢固,避免出现信号不良或松动的情况。

4. 开始记录启动心电监护仪并确保信号正常后,可以开始记录数据。

根据患者的病情或需要,可以进行时间为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的监护。

5. 监护过程在监护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关注心电图记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心电监护仪的功能进行调整,以获得更清晰、详细的心电图。

6. 结束监护监护结束时,操作人员应及时关闭心电监护仪,并仔细移除贴片电极。

在移除贴片电极时,要注意避免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不适或损伤。

二、评分标准的重要性评分标准是对心电监护数据进行可靠分析和解读的基础。

只有通过评分标准的指导,才能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心脏状况,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1. 心电图波形评分心电图波形评分是根据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对不同的波形进行分析和评估。

包括心率、心律、ST段、QRS波群等的测量和评分,以检测是否存在异常的心电特征。

2. 周期分析通过对心电图数据进行周期分析,可以观察心脏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

例如,可以确定患者的睡眠、运动或药物干预对心电活动的影响。

3. 异常事件评估对于出现异常事件的心电图,操作人员需要及时评估其严重程度和危害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第三节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
素质要求
评估
病人病情,意识状态 病人皮肤状况
清醒病人,告知检测及方法取得病人合作 病人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用物准备
一次性电极片3~5个,乙醇、棉签数根 弯盘1个,多功能监护仪1台 安全别针、橡皮筋
连接监护仪电源
接通电源,打开监护仪开关
解释、摆好体位 暴露操作区域
病人准备
连接各导联线 乙醇棉签擦净病人皮肤
安放电极于病人胸腹部正确位置
避开伤口及除颤部位
连接EKG 、SPO2 、血压袖带
(袖带平整,无皱折于上臂中部,下缘距离肘窝2~3cm 松紧以插入一指为宜)
血氧饱和度检测指套套入病员指端
设置并调节各种参数:观察心电监护仪器是否正常
选择导联,保证检测波形清晰,无干扰
整理固定各种导联,不得有折叠
观察记录及时正确
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任何物品不能放置于监护仪上
病人卧位适合
二、电监护技术的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心电监护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技术,用于监测和记录患者的心电信号。

在医疗领域,心电监护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并提供相应的评分标准。

一、心电监护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心电监护前,操作人员需要准备好以下设备和材料:- 心电监护仪: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 心电电极:通常是由黏贴性材料制成,用于与患者皮肤贴合,传递心电信号。

- 电极胶:用于固定电极,确保信号的稳定性。

- 清洁用品:如酒精棉球或湿纸巾,用于清洁患者皮肤。

2. 安装电极操作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安装位置,并确保电极与患者皮肤贴合良好,无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通常,心电监护仪需要安装3~12个电极,以获取全面的心电信号。

3. 连接设备将电极连接到心电监护仪上,并确认设备显示屏上的信号质量指示符正常。

确保各个电极的连接稳固可靠,以避免信号干扰。

4. 开始监护启动心电监护仪,通过仪器操作界面选择相应的监护模式和参数设置。

开始记录心电信号并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

5. 停止监护在完成监护任务后,及时停止心电监护,并完成相关记录。

操作人员需要仔细检查电极是否与患者皮肤分离,若有分离的情况需要及时重新固定。

二、评分标准在心电监护时,评分标准常用于判断心电图波形的质量和数据的准确性。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号质量评估评估心电监护仪显示屏上的信号质量指示符,如图形清晰度、噪音干扰以及伪信号的存在与否。

信号质量良好的心电图波形,其解读和数据分析更加准确可靠。

2. 波形分析对心电图波形进行分析,包括心率、心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及异常波形、间期延长或缩短等情况的判断。

3. 导联连接评估评估各个导联的连接情况,确认导联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若导联连接不良,可能会导致信号干扰或者数据丢失,影响心电监护结果的准确性。

4. 数据记录和报告评估数据的记录和报告质量,包括心电图纸的完整性、记录的时间和患者标识的准确性。

心电监护仪技术操作规范ppt课件

心电监护仪技术操作规范ppt课件

03
影响血氧饱和度监测因素
血氧监测
02
01
04
03
Hale Waihona Puke 血氧监测02血氧饱和度监测注意事项:
血氧监测
心电监护仪的报警:
报警设定的原则: 尽量减少噪音干扰。 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 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应是安全范围。
心电监护仪注意事项
报警参数的设置:
心电监护仪注意事项
护士使用监护仪应做到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提高排除故障能力。
不能盲目依赖仪器而忽略全面观察病情。
认真做好客观记录工作。
谢 谢!
感谢观看
及时发现和诊断致命性心律失常及其先兆
01
指导抗心律失常治疗
02
监测电解质紊乱
03
手术监护
04
指导其他可能影响心电活动的治疗
05
临床意义
心电监护临床意义
心电监护适应症
1
2
3
手术前后的保护性应用
其他脏器疾病导致急性循环衰竭者(严重创伤、感染、大量失血、电解质紊乱等)
各种心血管疾 病者(AMI, 心律失常、心 肌病等)
3
血氧饱和度监测探头
血氧监测
血氧饱和度探头位置
血氧监测
婴儿一般测量脚
指甲床条件不良:如灰指甲、涂指甲油、长期吸烟、皮肤变厚变黄者等。
01
动脉内血流下降:休克、低温、贫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导致血管收缩局部血流减少。
02
受血流内物质干扰:血液中有染色剂(如美蓝、荧光素)、肠源性发绀、高铁血红蛋白等。
红色(左腿)电极:安放在左下腹。
黑色(左臂)电极:安放在锁骨下,靠左肩;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1.准备工作:a.确保设备完好无损,电极和导线符合规范要求。

b.环境舒适,保持室温适宜,避免干扰引起误读信号。

c.洗净双手,确保电极和导线的净洁。

2.记录患者信息:a.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b.相关病史和症状,如心绞痛、心悸等。

c.患者服药史,包括用药种类和剂量。

3.安装电极:a.合适的电极位置:V1位于第四肋间左缘,V2位于第四肋间右缘,V3位于左胸胸骨旁边,V4位于第五肋间脐水平线左缘,V5位于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6位于左腋中线第五肋间。

b.清洁皮肤:用酒精棉球或湿布轻轻擦拭定位点,确保皮肤干净。

c.贴附电极:电极使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胶贴片固定在电极位置。

4.连接导线:a.将导线插头插入电极的插口中,确保插头与插口连接紧密。

b.检查导线连接是否可靠,排除松动或断开的情况。

5.开始记录心电图:a.确保设备处于工作状态,监测仪器是否正常开启。

b.将导线连接到心电图仪器上。

c.开始记录:按下记录按钮或启动仪器的记录功能。

6.观察图形:a.观察心电图信号是否稳定,波形是否清晰。

b.检查导联是否正确连接,如有错误,重新调整导联位置。

c.注意异常波形,如ST段改变、QT间期延长等。

7.结束记录:a.记录时间持续一段时间后,按下停止按钮或停止记录功能。

b.拔出导线的插头,告知患者可以撤离仪器。

8.解读心电图:a.由专业医生对心电图进行解读。

b.分析波形特征,如P波、QRS波群、T波形态等。

c.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9.记录和存档:a.将心电图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心电图波形、心率等信息。

b.存档心电图记录,供日后参考和比较。

10.清洁维护:a.清除电极上的胶贴片,保持电极的清洁。

b.将导线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导线的功能正常。

c.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心电监测技术在心脏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操作时需要保证设备和环境的稳定,正确安装电极和连接导线,准确记录心电图并进行解读和存档。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心电监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

下面将介绍心电监测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心电监测前,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

确认心电监测仪器的电池电量充足,电极粘贴良好,导联线连接正确。

同时,对被检查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告知检查目的、解释操作流程、让患者保持放松等。

2. 安装导联。

将心电监测仪器与导联线连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导联方式。

通常常用的导联方式有四肢导联、胸导联和特殊导联。

在安装导联时,要确保导联粘贴位置清洁干燥,避免出现杂讯和干扰。

3. 开始记录。

确认导联安装正确后,可以开始进行心电记录。

在记录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安静,避免移动或说话,以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操作人员需要监视心电波形的稳定性,及时调整导联位置或仪器参数,以获得清晰的心电图。

4. 结束记录。

记录时间一般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当记录结束时,需要将导联从患者身上取下,检查导联粘贴位置是否有红肿或过敏反应。

同时,将记录的心电图保存或打印出来,以备后续分析和诊断。

5. 清理工作。

记录结束后,需要对心电监测仪器和导联进行清洁和消毒。

将导联线和电极清洗干净,消毒后放置在指定位置。

对心电监测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就是这样,通过正确的操作流程可以获得准确的心电记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进行心电监测时,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对被检查者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关怀,帮助其放松情绪,配合检查,以获得最佳的检查效果。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根据患者情况,设定各报警上下限参数(正常成人
±15%~20%)



整理记录
·告知注意事项
·安置患者于舒适体位,放呼叫器于易取处
·整理床单位
·六步洗手
·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心率、SpO2、呼吸、血压
停止监测
·向患者解释
·关闭监护仪
·撤除SpO2传感器
·撤除血压计袖带
·撤除心前区导联线、电极片
·清洁皮肤
·检查监护仪功能是否完好
连接导联和插件
·连接心电导联线,五电极连接正确
·连接血氧饱和度插件
·连接血压计袖带
心电监测
·暴露胸部,正确定位,清洁皮肤
·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胸导(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协助患者穿好衣服
·安置患者于舒适体位,询问需要
·整理床单位
·整理仪器
·处理用物(按医用垃圾分类)
·六步洗手、脱下口罩
·记录
异常心电图分析
·现场随机抽取心电图进行判读




规范熟练
·程序正确,操作规范,动作熟练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用物准备齐全
·按时完成
护患沟通
·态度和蔼,自然真切,没有表演痕迹
·沟通有效、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项 目
操作
流程
技 术 要 求




评估解释
·核对患者
·解释目的并取得合作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评价准则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评价准则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评价准则心电监护是现代医疗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监测心脏电活动,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本文将介绍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以及评价准则。

一、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心电监护操作通常包括准备工作、导联安置、设备调试和监护操作四个主要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心电监护之前,操作人员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基本信息,核对患者的检查嘱托。

- 确保心电监护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极是否完好,导联线是否接触良好。

- 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操作流程,获得患者的同意并确保患者舒适。

2. 导联安置:在导联安置阶段,操作人员需要按照标准程序将电极贴在患者的身体特定位置,常用的导联有12导联和5导联。

-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导联系统,确保电极能够正确地记录心脏电活动。

- 仔细清洁患者的皮肤,确保皮肤干燥清洁,以提高导联的质量。

- 确保电极粘贴牢固且紧贴皮肤,避免电极脱落或松动导致数据记录不准确。

3. 设备调试:在导联安置完成后,操作人员需要对心电监护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 将导联插入心电监护仪的相应插孔,确保连接稳定。

- 通过观察设备显示屏上的波形,确认心电信号是否正常。

- 如有必要,调整滤波器、增益和滚动速度等参数,以获得更清晰的心电图。

4. 监护操作:在设备调试完成后,操作人员可以开始进行心电监护操作。

- 启动心电监护设备,确保波形显示正常。

- 定期检查心电波形,记录心率、心律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波形。

- 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相关信息。

- 在监护结束后,及时停止设备,并对导联和电极进行清洁和消毒。

二、心电监护评价准则心电监护的评价准则是判断心电图质量和准确性的依据,有效的评价准则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1. 导联正确性评价:- 导联贴位是否正确:观察导联是否正确贴在对应的身体部位。

- 电极粘贴是否牢固:检查电极是否牢固贴附在皮肤上,防止电极脱落或移位。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心电监护是通过监测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健康状况的一种常见医疗技术。

它能够提供有关心脏节律、心脏功能和心脏病变的重要信息,对于心脏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下面将介绍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1. 检查前准备:心电监护仪设备准备:确保心电监护仪工作正常,并根据需要调整监护仪的参数,如导联选择、增益和滤波等。

患者准备:让患者脱掉上身衣物,清洁皮肤表面的污垢,以保证导联与皮肤之间的良好接触,并避免影响心电信号的传输。

2. 导联安置:将心电导联贴片粘贴在患者身体上,通常需要贴4-6个导联。

常用的心电导联位置包括胸前导联(V1-V6)、四肢导联(RA、LA、RL、LL)和胸部中线导联(V2R、V3R、V4R)。

粘贴导联贴片时要保证贴片周围没有空气泡,并避免导联过紧或过松。

3. 设定监护仪参数:根据患者需要和医生的要求,设定监护仪的参数,如心电波形增益、心率报警阈值等。

同时,确认选择的导联是否正确,检查设备和导联线是否连接牢固、导线是否有断裂等问题。

4. 开始监护:打开监护仪电源,观察心电波形是否有正常的显示。

监护期间,操作者应定期观察心电波形,注意检查导联和仪器的连接是否正常,限制患者活动,防止导联脱落或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

5. 完成监护:监护结束后,停止监护仪的工作,关闭电源。

同时,拔掉患者身上的导联贴片,清理患者的皮肤,检查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

关于心电监护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1. 心律判断:根据心电波形的规整性和周期性,评估心率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情况。

2. 心脏功能评估:通过检查心电图波形的特点,判断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否正常。

3. 心脏病变评估:根据心电图特征,如ST段改变、ST-T改变、QRS波宽度等等,评估心脏是否存在缺血、心肌梗死或其他病变。

4. 导联质量评估:评估导联信号的清晰度和稳定性,判断导联是否正确放置以及是否存在干扰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监测患者心率、节律变化等生命体征参数变化,为病情诊断及治疗提供信息支持。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2、评估患者胸部皮肤状况。

3、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4、评估患者周围环境,有无电磁波干扰。

三、物品准备
1、心电监护仪(包括监护导联线);
2、电极 3-5 个;
3、75%乙醇;
4、棉签;
5、纱布;
6、弯盘;
7、治疗卡;
8、根据需要携带监测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的导联线。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检查监护仪功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

5、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6、连接电源线,然后打开监护仪开关。

7、暴露患者胸部皮肤,酌情关门窗备屏风。

选择电极放置的位
置:红色(F)置于左锁骨中线 4-5 肋间,黑色(L)置于左锁骨中线中点下缘或胸骨左缘第 2 肋间,白色(R)置于右锁骨中线中点下缘或胸骨右缘第 2 肋间。

8、清洁患者皮肤,一般用 75%乙醇棉签清洁,纱布擦干,必要时在电极安放处剃除体毛,保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

9、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测仪导联线上,按照监测仪标识要求,粘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应当避开除颤部位。

10、按键调节导联、振幅,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相应合理的报警界限,但不能关闭报警声音,必要时走纸记录心电图情况。

11、如需同时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将监测模块或导联线插入多功能监护仪上即可作相应监测。

12、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13、根据病情行相关知识宣教。

14、清理用物。

15、洗手,取口罩,记录。

16、操作速度:完成时间 20 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心电监测的目的及配合事项,取得合作。

2、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3、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不要自行移动或者
摘除电极片,如有痒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六、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带有起搏器的患者要区别正常心率与起搏心率。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 24 小时心电图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放置电极片时应避开伤口、瘢痕、中心静脉插管、起搏器及电除颤时电极板的位置。

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6、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落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8、心电监护不具有诊断意义,如需更详细了解心电图的变化,需做常规导联心电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