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动物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湖南省实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办法(2022年)
![湖南省实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办法(2022年)](https://img.taocdn.com/s3/m/f9dcf84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a.png)
湖南省实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办法(2022年)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10.08•【字号】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310号•【施行日期】2022.10.08•【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湖南省实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办法(2012年3月1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59号公布2022年10月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310号修改)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实验动物管理,保证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质量,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实验动物保种、生产、经营、使用等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实验动物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分工、加强监督、有利于促进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原则。
鼓励开发实验动物新品种、新品系,加强实验动物知识产权保护。
财政安排的科学技术经费应当有一定数额用于支持实验动物科学研究、新品种品系开发和质量监督。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主管全省实验动物工作。
卫生健康、教育、农业农村、林业、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管理、药品监督管理、海关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实验动物有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从事实验动物及其相关产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使用实验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使用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
第六条申请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使用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国家和省规定的条件。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七条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使用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期满重新审查发证。
需要换领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使用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向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第十二章实验动物的主要疾病
![第十二章实验动物的主要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bc2b1c571ed9ad51f01df24a.png)
1.发生疾病时的扑灭措施
2.灭菌与消毒
3.隔离措施
2019/10/20
15
四、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
小鼠脱脚病(鼠痘) 是由MPV引起的一种小鼠的烈性传染病。
多呈爆发流行,致死率高。临床表现为四肢、 尾和头部的肿胀、溃烂、坏死甚至脚趾脱落。
对实验研究的干扰:急性病例,小鼠突然
死亡,实验中断,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 费;慢性型病例,出现全身症状,使实验结果 混乱,且污染环境,使病毒广泛传播,严重影 响科研工作;隐性感染,无临床症状,许多应 激因素均可使鼠痘病毒激活而使本病流行。
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致死性传 染病。临床表现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 心肌炎为特征。
犬是主要的自然宿主,其他犬科动物也可感 染。犬细小病毒的抵抗力极强,犬场一经污染 很难彻底根除。一旦发生犬细小病毒感染,常 可使大批动物发病和死亡,造成实验中断。预 防的最合理措施是免疫接种。
2019/10/20
17
四、实验动物病毒性疾病
仙台病毒病(Sendai)
实验小鼠仙台病毒感染是最难控制的病毒性疾病 之一,临床表现为两种病型:急性型多见于断 乳小鼠,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多数情况下呈 隐性感染,可对实验研究产生严重的干扰。
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对免疫系统的干扰,可严重影响体液和细胞介 导的免疫应答;对致瘤作用研究的干扰,其遗 留的组织学改变易与浸润性肺癌相混淆,能抑 制诱发肺腺癌;对鼠类生殖繁育有较大影响, 可影响胎儿的发育,增加新生鼠的死亡率。
22共患病原菌和动物致病菌: 这类细菌 中,有的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布氏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等,不仅可引起动物的严重疾病, 而且也是人类的重要致病菌。有的如鼠棒状杆 菌、泰泽氏菌等,可引起实验动物的严重疾病, 使实验研究中断,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 大浪费。 不同品种、品系、性别、年龄的动物对不
掌握生物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掌握生物实验数据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db069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d.png)
掌握生物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生物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指的是科学家在生物实验中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首先,生物实验中最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是实验观察和测量。
科学家通过观察生物样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信息,或者通过测量生物样本的生理参数、分子量、浓度等指标来获取数据。
这些数据通常以数值的形式呈现,例如体重、体积、浓度等。
其次,在数据收集之后,科学家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
数据整理是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分类和整合,以便进一步分析和解释。
数据统计是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常见统计学方法的应用,例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这些统计指标可以提供数据的集中趋势、变异程度和相关性等信息。
第三,在数据整理和统计之后,科学家需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数据分析是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或其他相关的数学模型,对数据中的规律和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和解释。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揭示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群体的差异和类别的划分等。
最后,科学家需要通过数据的可视化来呈现研究结果。
数据可视化是将研究结果以图表、图像或其他视觉方式进行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研究的结论。
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这些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
总之,生物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等步骤。
科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来收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接着通过数据分析揭示数据中的规律和关系,最后通过数据可视化来呈现研究结果。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生物现象、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7199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d.png)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引言实验数据处理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仅需要采集准确的数据,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
准确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得到科学、可靠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均值与标准差均值和标准差是最常用的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均值是数据集中所有数据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mean = (x1 + x2 + ... + xn) / n其中n是数据集的样本数量,x1, x2, …, xn是数据集中的各个观测值。
标准差是反映数据集的离散程度的量,计算公式为:std = sqrt(((x1 - mean)^2 + (x2 - mean)^2 + ... + (xn - mean)^2) / n)其中 mean 是数据集的均值。
零假设检验与p值零假设检验是用于推断数据样本与总体的关系的统计方法。
它通过设立一个零假设和另一个备择假设,并计算出一个p值来判断是否拒绝零假设。
零假设通常表示数据没有显著差异或者没有关联。
p值是概率值,代表了观察到的或更极端结果的概率,当这个概率小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时,我们将拒绝零假设。
常见的显著性水平包括0.05和0.01。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多样本比较的统计方法,用于确定多个样本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它通过比较不同样本组的均值差异和样本内部的离散程度来推断总体的差异。
方差分析可以划分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是将样本按照一个因素进行分组比较,而多因素方差分析则考虑了多个因素对样本的影响。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组间离差与组内离差的比值来判断组间差异是否显著。
当组间离差远大于组内离差时,表明不同样本组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统计方法。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强度和方向。
常见的相关系数有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和判定系数。
Pearson相关系数适用于线性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适用于有序变量的关系,判定系数反映了自变量对因变量变异的解释程度。
小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小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59c88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c.png)
小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小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数据处理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结果、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并帮助他们形成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数据整理与归纳:将实验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整理起来,如制作数据表格或柱状图。
这样可以使数据更加清晰易读,有助于学生观察和发现规律。
平均值的计算:对重复实验数据进行平均值的计算,可以减小个别误差的影响,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
绘制图表:根据实验数据可以通过制作折线图、柱状图等图表来展示结果。
图表有助于学生理解规律和趋势变化。
趋势分析: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分析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判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质量与重力的关系、长度与时间的关系等。
计算误差:在实验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测量仪器的误差、实验环境的影响等,实验数据可能存在误差。
学生需要学会计算误差,并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对比分析:将不同实验组的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和相似之处。
这有助于学生总结规律和找出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并得出结论。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数据来解释现象,并合理推断。
需要强调的是,在小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数据处理与分析的难度和深度会相对较低,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和推理能力,而不是高级的数学和统计方法。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培养其科学态度和实验思维。
动物实验期末重点整理
![动物实验期末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bd312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6.png)
动物实验期末重点整理实验动物学期末重点题型:选择、判断、填空、名词解释第⼀章绪论1.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指的是⼈⼯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物实⾏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于科学研究、教学、⽣产、检定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的四个标准化包括哪些?它包括实验动物的:(1)遗传学控制标准、(2)微⽣物学和寄⽣⾍学控制标准、(3)设施环境控制标准、(4)饲料营养质量控制标准。
3.⽣命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是什么?AEIRAnimal 实验动物Equipment 仪器设备Information 信息Reagent 试剂4.什么是动物福利?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整个⽣命过程中应得到⼈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快乐。
5.国际上对动物实验伦理有哪些要求?1.动物居住空间应符合标准,注意⽇常饲养管理,不使动物陷⼊饥饿、缺⽔和患病。
2.尽可能的采⽤替代法最少地使⽤和牺牲动物。
3.在必须使⽤⽝、猫和猴时,在实验前应进⾏训练,尽可能地减少动物的恐惧和不安。
4.实验结束和动物不可能恢复时,应采取安乐死。
5.要爱护动物和对由于试验死亡的动物应持有怜悯和感激之情。
6.什么是动物实验的“3R原则”?Replacement 替代:尽可能⽤低等实验动物替代⾼等实验动物,⽤离体培养的细胞、组织、器官代替动物个体,⽤微⽣物代替动物,并能获得相同试验效果的科学⽅法。
Reduction 减少:把使⽤动物的数量降低到实现科研⽬的最⼩量Refinement 优化:改善动物设施、饲养管理和实验条件,精选实验动物、技术路线和实验⼿段,优化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技术,熟练掌握动物实验技术,减少对动物的损伤,减轻动物的痛苦和应激反应。
第⼆章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1. 请说出实验动物种、品种、品系的概念。
(1)种(Species):是⽣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由⾃然选择形成。
(2)品种(stock):是种以下的⾮⾃然分类单位,是⼈们根据不同需要⽽对动物进⾏改良、选择、定向培育,具有某种特定外形和⽣物学特性的动物群体,其特性能较稳定遗传。
临床科研实验技能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南大学
![临床科研实验技能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南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53caad2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0.png)
临床科研实验技能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南大学第一章测试1.验证假设的最好方法是参考答案:实验2.形态学实验中基本的步骤脱水包埋是指对固定后的()样品进行脱水包埋形成()或冰冻组织块。
参考答案:组织,蜡块3.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的基本要求包括参考答案:全部都是4.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和分析的要求是参考答案:全部都是5.以下关于分享的实验心得说法不恰当的是参考答案:只需要通过实验课就可以学会做实验6.实验方法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并符合伦理。
参考答案:对7.实验室相关制度中包括每月对新进实验人员进行培训,讲解实验室注意事项和仪器操作使用。
参考答案:对8.未经实验室工作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把实验室内的仪器或物品拿出室外使用。
参考答案:对9.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需要遵守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如不慎发生事故,应及时向实验指导人员和相关负责人员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参考答案:对10.实验动物饲养过程中的生物危害不包括存在于动物粪便和尿液中的病原体。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下列行为不属于科研不端行为的是参考答案:投稿时建议审稿员2.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包括参考答案:全部都是3.2014年12月,《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称期刊《诊断病理学》上的一些论文像是工业规模批量生产出来的,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调查,涉假论文被移交给纪检监察审计局处理。
此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参考答案:违背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的行为终将受到严惩4.下列属于学术规范类型的是参考答案:全部都是5.黄禹锡因宣布攻克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科学难题而轰动世界,却因被揭发伪造多项研究成果而身陷囹圄。
对于此事件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为了出名可以美化和篡改自己的研究成果6.科研活动是我们获得有关人类的新知识的过程。
参考答案:错7.遵纪守法,弘扬科学精神是学术规范的基本准则。
参考答案:对8.涉及以人类为对象的试验只能由具备科研资格的人员操作,如果有学生参加研究,应有相关教师负责安排和监管。
2023年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修订
![2023年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8d50e21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8.png)
(1988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1988年11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令第2号发布根据2023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2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23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动物的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的研究、保种、饲育、供应、应用、管理和监督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实验动物的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分工,有利于促进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
第六条国家实行实验动物的质量监督和质量合格认证制度。
具体办法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七条实验动物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等方面的国家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饲育管理第八条从事实验动物饲育工作的单位,必须根据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方面的标准,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
各项作业过程和监测数据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并建立统计报告制度。
第九条实验动物的饲育室、实验室应设在不同区域,并进行严格隔离。
实验动物饲育室、实验室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十条实验动物的保种、饲育应采用国内或国外认可的品种、品系,并持有效的合格证书。
第十二条实验动物分为四级:一级,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四级,无菌动物。
对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应当按照相应的微生物控制标准进行管理。
第十三条实验动物必须饲喂质量合格的全价饲料。
霉烂、变质、虫蛀、污染的饲料,不得用于饲喂实验动物。
直接用作饲料的蔬菜、水果等,要经过清洗消毒,并保持新鲜。
第十二章病毒的培养
![第十二章病毒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f72d99b8360cba1aa811dacf.png)
第十二章病毒的培养一、实验动物二、鸡胚三、组织培养(一)组织(块)培养(二)器官培养(三)细胞培养(四)组织和细胞的培养方法(五)细胞克隆技术(六)细胞的保存四、病毒的组织培养五、病毒蚀斑技术病毒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又无核糖体等细胞器,所以不能在任何无生命的培养液内生长。
因此,实验动物、鸡胚以及体外培养的器官和细胞就成为人工增殖病毒的基本工具。
而大量病毒的培养,又是病毒学实验研究以及制备疫苗和特异性诊断制剂的先决条件。
培养病毒最早应用的方法是实验动物和鸡胚,但从50年代简便适用的细胞培养广泛应用于病毒培养以来,前两种方法已降到次要地位,但至今仍有部分病毒的分离鉴定还离不开实验动物或鸡胚,特别是在免疫血清制备以及病毒致病性、免疫性、发病机理和药物效检等方面。
在禽类病毒病和流感、副流感类等病毒病的研究方面,鸡胚(含其它禽胚)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是长期以来分离和增殖病毒、制造病毒抗原和病毒疫苗以及病毒病实验研究的常用材料和工具。
但是后来发现,实验动物经常自身带有病毒,常常混淆试验结果,并给病毒疫苗的生产带来严重的潜在危险,例如被某些致瘤病毒所污染等等。
为了克服这个缺陷,目前已通过微生物控制手段,培育出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 简称GF)、已知菌动物或称悉生动物(Gnotobiotics, 简称GN)和无特定病原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简称SPF)。
GF动物体内和体外均检不出任何微生物、寄生虫或其它生命体。
GN是确知所带微生物的动物。
只带一种菌的叫单菌动物,其次为双菌和三菌动物,四菌以上则称多菌动物。
SPF是指体内无特定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的动物。
从微生物控制的程度讲,SPF动物虽是这三类中最低的,但它无人畜共患病,无主要传染病,无对实验研究产生干扰的微生物,所以能满足病毒学一般实验的需要,比应用普通实验动物取得的结果更为科学与可靠。
生物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生物实验数据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02216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d.png)
生物实验数据分析方法标题:生物实验数据分析方法探析引言:生物实验数据的分析是实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准确分析和解读,可以揭示生物体内发生的变化、运行机制等重要信息,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本文将从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等方面探讨生物实验数据分析的方法及技巧。
一、数据收集1. 选取合适的实验模型:选择与研究目的相关的生物模型,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测量与记录:严格按照实验设计方案进行测量,应同时记录生物体的性状和特征。
数据的量化和准确性是数据分析的基础。
3. 实验重复:尽可能重复实验以获得更加可靠的数据结果。
二、数据处理1. 数据清洗:去除异常值、缺失值和重复值等对数据结果有影响的数据。
2. 数据整理:将收集的数据按照所需的格式进行整理,以便进行后续的统计分析。
3. 数据转换:根据实验目的和问题需求,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转换。
如对原始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标准差计算等。
三、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包括均值、中位数、标准差、频率分布等,用于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和分布情况。
2. 方差分析:用于判断实验组间差异是否显著,并确定差异是否由于实验处理造成。
3. t检验和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两组实验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确定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
4. 相关分析:用于分析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关联性,如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5. 逐步回归分析:用于确定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找出对因变量影响最大的自变量。
6. 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大规模数据的整合、分析和解读,揭示生物体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等方面的信息。
四、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表或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助于更加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数据。
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散点图、柱状图、折线图等。
合理选择和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使数据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
结论:生物实验数据的准确分析和解读是科学研究的基石,我们对生物实验数据分析的方法以及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有了初步的认识。
物化政专业的实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物化政专业的实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1294c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7.png)
物化政专业的实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实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是物化政专业在研究和实践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物化政专业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以及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为物化政专业学生提供一些参考。
一、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处理分为数据清洗、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示四个步骤。
1.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对实验数据进行筛选、排除异常值、纠正错误等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数据清洗过程中,可以利用软件工具进行数据筛选和异常值检测,如Excel、SPSS等。
2. 数据整理数据整理是对清洗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和排序,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统计。
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包括数据编码、数据分类和数据归档。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实验数据处理的核心环节,主要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规律。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
4. 数据展示数据展示是将分析结果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以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常见的数据展示方式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二、统计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是对实验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进行描述和总结。
常用的描述统计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极差等。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对实验数据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推断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和推理。
常用的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有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
通过推断性统计分析,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判断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和可靠性。
3. 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和方向性的方法。
常用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变量之间的规律和联系。
以上介绍了物化政专业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是物化政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理解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二章生物战防护
![第十二章生物战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e18104214b73f242326c5f00.png)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生物战的防护
一、 一般医学防护原则 二、 医学防护 三、 免疫与药物预防 四、 杀虫灭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一、 一般医学防护原则
生物武器的一般医学防护原则包括: ① 做好平时“卫(生)防(护)”教育和自救、互救训练;做好可能遭袭 的各项准备; ② “卫防”和“器(材)防(护)”相结合,“药(物)防(护)”和“救治” 相结合,阵地自救和互救与医学救治相结合; ③ 及时消毒,避免毒剂继续吸收、加重中毒和二次染毒; ④ 尽快救治中毒伤员,根据战况确定转移、集结或送救治; ⑤ 对染毒区域水源、食品、饮料等进行卫生监督,及时取样检毒并 上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 疫区处理
1. 封锁
遭受生物武器袭击后,应根据使用生物武器的种类、方法与当时的气 象条件,及时划定并封锁生物战剂气溶胶或带菌媒介动物所造成的有 害范围即疫区。疫区封锁时,对人员活动的区域需设岗哨与标志牌, 禁止其他人员进入;对交通要道与人群聚居处,应在与外界相通路口 设置检疫站,进入封锁区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则要进行洗消 处理。微生物气溶胶污染区内的封锁解除,以微生物检验证明其表 面污染消失为准;在带菌媒介动物污染区,将敌投媒介动物杀灭与消 除后即可实施;在人群聚居点,应等到污染战剂所致疾病最长潜伏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综合分析就是将了解的毒情和侦检的结果加以认真分析,得出正确的 结论。它是侦毒过程的重要环节。 这些材料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类,即:⑴向上级和友邻通报的材料;⑵ 侦检人员搜集和观察到的情况;⑶侦毒管的变化情况;⑷毒剂的特殊 鉴定反应;⑸最后,填写实验记录并及时上报。
实验动物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动物实验室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95e435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7.png)
实验动物实验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动物实验室管理,保证实验动物实验的质量和安全,维护实验室工作秩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实验动物实验室是为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而设立的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科学实验。
第三条实验动物实验室的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原则,在保护实验动物权益的同时,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实验动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相关实验操作资格以及实验动物伦理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规范。
第五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保障实验动物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实验动物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第六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根据实验需求,合理选种饲养适合的实验动物种类和数量,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第七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动物的饲养标准、饲养环境、饲养方法等。
第八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配备专业的兽医团队,负责实验动物的定期健康检查、疾病防控和治疗。
第九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定期对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实验动物的生活环境干净卫生。
第十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定期开展实验动物福利评估,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幸福。
第三章实验动物实验管理第十一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遵循替代、减少、改进(3R)原则,最大程度减少实验动物使用,确保实验动物实验的伦理合理性。
第十二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按照实验计划和实验方案的要求,准确、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三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实验动物实验记录和数据管理制度,确保实验数据的可追溯和可验证性。
第十四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实验动物实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动物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实验动物事故和意外发生。
第十五条实验动物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实验动物实验经费管理制度,确保实验经费使用合理、透明、公正。
第十二章 体外实验与生物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体外实验与生物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b5c310f18583d049645986.png)
第十二章体外试验与生物新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第一节体外试验毒性试验的目的在于获取一定的数据,为社会需要的外源化学物的安全使用做出判断。
过去利用整体实验动物模型或称体内试验(in vivo test)模型所提供的资料,判断外源化学物及其制品和混合物等对人类健康是否具有损害作用。
体外试验模型(in vitro test)在上述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机理研究方面。
但是,在毒理学研究中整体试验研究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目前,此种观点已发生变化,因为:①全世界每年约有千种以上的新化合物作为商品进入人类的环境。
而且在现有的化合物中,还有相当数量没有进行必要的毒理学评价。
在此种情况下,利用经典的整体动物试验取得完整的毒理学资料极为困难。
解决此种问题的重要方向是体外试验。
②现有的整体动物毒性试验方法需消耗大量的时间和昂贵的经费,而体外试验则可节省时间和经费。
③动物保护主义运动的兴起,要求尽量减少动物的使用,而且应当尽量减少痛苦地处理动物。
④更重要的是由于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不仅表现在细胞组织及器官培养领域,而且在生物分子技术方面,也为毒性试验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
所以体外试验在毒理学研究中所占的地位日趋重要,甚至有占主导地位的趋势。
但也需指出,体外试验的发展,并不排斥体内试验本身的重要性,两者必须相互补充、相互验证才能为毒理学研究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一、概述(一) 分类毒性试验的目的是提供一些适当的资料,以便确定有关化学物的毒理学性质。
在有些情况下,是要决定一种化学物在所预期的条件下使用是否安全,如新药物开发即需要这一评价。
在有些情况下,例如新工业品或日用化学品的开发,必须决定一种新化学物的接触安全限量。
了解体外毒性试验在上述毒理学决策过程中有何意义,对于评价体外毒性试验在毒理学中的地位极有帮助。
可依据体外试验在决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将其分为3类:①筛选试验。
它仅提供决策过程的最初的资料,还需要进行更权威的试验,无论是整体还是体外试验。
中考生物申请科学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中考生物申请科学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707e6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2.png)
中考生物申请科学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对于中考生物实验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探讨中考生物实验中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实验环节。
一、收集实验数据中考生物实验通常需要进行数据收集,例如对于种子萌发的实验,我们可以记录每组种子的发芽数目,发芽时间以及根长度等。
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对每个组别进行重复实验,并记录每次实验的数据。
二、数据整理与清洗在收集到一定量的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
首先,由于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我们需要找出异常值并删去。
其次,对于多组数据,可以计算平均值并记录,以减小数据的随机误差。
此外,需要注意在数据整理的过程中保留足够的有效数字,避免舍入误差。
三、绘制数据图表数据图表是数据处理与分析的重要工具,它能够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和趋势。
根据实验的需要,我们可以采用折线图、柱状图、散点图等不同类型的图表来展示数据。
在绘制图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和坐标轴,以准确地显示数据。
四、数据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指标,可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揭示数据的中心趋势和变异程度。
2. 相关性分析: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以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例如,我们可以在实验中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之间的关系。
3. 统计假设检验:根据实验的目的,我们可以制定假设并进行统计假设检验,从而判断实验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
五、结果解读与讨论在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结果进行解读与讨论。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对实验问题的答案或结论,并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此外,还可以对实验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偏差进行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建议。
六、注意事项1. 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应遵循科学原则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777abd0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c.png)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所需,保护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利,规范实验动物的使用和管理,促进生物医学研究进步,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实验动物是指用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无脊椎动物等。
第三条实验动物的使用应该符合伦理学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保护实验动物的生命和福利。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来源与管理第四条实验动物的来源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的要求,其中野生物种的使用必须获得国家专门机构的许可。
第五条实验动物的管理应该建立动物管理机构,负责实验动物的购买、饲养、管理、使用和养殖,同时负责实验动物的健康监测和防疫工作。
第六条实验动物应该经过健康检测和疾病筛查,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并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保证实验环境的无菌状态。
第七条实验动物的养护和使用应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的要求,并且应该遵守动物福利规范,确保实验动物的生命和福利的受到保护。
第三章实验动物的使用第八条实验动物应该选取相应物种和规格,确保实验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第九条实验动物的使用应该进行谨慎考虑,充分评估实验动物的生命和福利。
第十条实验动物的使用应该尽可能地避免痛苦和伤害,同时采取减轻痛苦和伤害的措施。
第十一条实验动物的使用应该进行详细记录,在实验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相关信息,并且保存实验动物的样本和剩余物质。
第十二条实验动物使用完毕后,应该采取必要的安乐死措施,确保实验动物的福利和生命权受到有效保障。
同时,应该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并且发布实验报告。
第四章监管和处罚第十三条动物管理机构应该对实验动物进行日常监督和检查,并且确保实验动物的正确标识、记录和使用。
第十四条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的实验,应该及时纠正,并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十五条对于故意和恶意伤害实验动物的行为,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对于实验动物管理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要求或者未能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和生命权,应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别
SCXK(苏)2002-002。实验鼠在SPF条件下饲养,饲 动物数量和体重 喂
动物来源 全价小鼠颗粒饲料,自由采食和饮水。实验动物使
用 动物质量资料
实验饲养条件 许可证号:SYXK(苏)2007-0021。
处死方法
实验方法:****************************************。
二、动物实验论文撰写的注意事项 应当重视实验动物应用状况的描述 1、实验动物种系名称 准确描述实验动物的种系名称,不用不规 范的俗名,如“大白鼠”、“小白鼠”、“黑 鼠”等。 2、实验动物质量及来源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分类、实验动物微生物 学控制分类,提供实验动物的单位名称及生产 许可证号等。 3、性别、规格等 动物准确数量、性别比例、体重及年龄、健康 状况
4、动物实验条件 动物饲养环境条件、动物实验环境条件, 动物饲养管理方式 5、动物实验的某些处理方式 动物实验设计分组:随机、对照 麻醉剂:种类、剂量、给药方法 “麻醉后……” 动物的处死方法: “处死后……”
例:材料和方法 实验动物:BALB/c(nu-nu)裸鼠20只,18-22g,雌雄各半, 动物名称 遗传背景 由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
小瓜向來對研究生物很有興趣,一次他把一只跳蚤的 腳切掉二隻,然後對著跳蚤說︰跳丫!跳丫!
結果跳蚤依然會跳。
他再切斷二隻,又對著跳蚤說︰跳丫!跳丫!
跳蚤依然照跳不誤。
接著他又再切斷二隻腳,然後又對跳蚤說︰跳丫!跳 丫!
這時跳蚤再也跳不動了。
於是,他寫下了心得︰
"跳蚤在切斷六隻腳後,就變成聾子了" ?????????????
第三节 动物实验报告与论文的撰写及 注意事项
一、动物实验报告的撰写及注意事项 动物实验报告是描述动物实验过程,记录动物 实验结果的材料,是表达研究成果的一种形式。 (一)撰写动物实验报告的原则 1、真实性 动物实验报告最突出的特征 实事求是,绝对真实,杜绝主观,重视“反常” 2、可重复性 动物实验报告的关键 3、可操作性
实验数据的分组 根据所得数据中所含变数的多少确定是 否分组。当变数不多时(30个以下小样 本)不必分组,直接统计分析。当变数 较多时,需分组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的统计描述 算术平均数 标准差 率 构成比
第二节 动物实验数据的分析
取得的动物实验数据资料经整理和初步统 计描述后,必须采取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 进行分析比较,即进行显著性检验。 如:定量指标 t检验、F检验 定性指标 卡方检验 学习掌握统计学的有关知识是必要的 学会使用统计分析相关软件
仿学术论文式
题目 引言(导言) 材料与方法
(三)注意事项
撰写动物实验报告应以事实为根据,不得 修改、编造数据。
报告要求格式标准、整洁、图表准确、字 迹端正、简明精练。 写报告不得使用圆珠笔,绘图宜用铅笔。 注意文字规范,用词专业,语句通顺。 计量单位与统计学符号应按有关规定书写。
Βιβλιοθήκη 开心实验报告第十二章 动物实验 数据 的处理与分析
第一节 动物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贮存 1、实验数据的来源 动物实验过程中获取的原始资料或各种数据 2、实验数据的记录 清晰、 准确、规范 3、实验数据的贮存 记录本等,注意保存,做好备份
实验数据的检查和分类 1、原始数据的检查与核对 检查数据本身是否有错误、取样是否 有差错和不合理数据的订正等。 专业检查、统计检查、人工检查和计 算机检查 2、数据缺项与差错处理 剔除、减少样本数、纠正 3、实验数据的分类 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质量性状资料
(二)动物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与要求
动物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 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等内容。 常用的两种格式:一般实验报告式,仿学术论文式 。
一般动物实验报告式
题目(内容) 目的(原理) 实验对象与用品 方法步骤 结果与分析 结论或结语(讨论) 附录:原始记录 结果与分析 讨论与结论 附录:原始记录,公式推导, 参考文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