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
《四边形初步认识》评课稿
一、准确把握学生起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关注主体
冯老师非常清楚学生对四边形是有一定的认识的,并不是一张白纸。
导入时,让学生当一名小小设计师,并让学生在设计的同时加入数学思想,然后同过一幅学校情境图复习之前所学过的图形,让学生明白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第一环节师生交流完四边形的特点时,让学生通过4个图形的判断,自己去探索、发现并总结出完整的四边形特点。
二、关注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让学生在途中寻找图形,来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无处不在。
在这个环节上,王老师非常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适时的引导,从而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中的四边形。
三、让学生动实践,加深理解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习新知和巩固应用环节,冯老师采取了涂一涂、找一找、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去实践真理,加深对四边形的理解。
4、对学生评价多元化,信息技术贯穿整个课堂
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及时,且方式多元化,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现代化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过程,课件生动,学生很感兴趣。
整节课下来,冯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语速不紧不慢,教学各个环节衔接紧密自然。
她以探索发现的意识,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创生和发展的过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认识四边形》评课稿7篇(优)
《认识四边形》评课稿7篇(优)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那么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四边形》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四边形》评课稿1本节课杨老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通过折一折、量一量、围一围、说一说、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特点:一、设计活动,激发兴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杨提老师供给学生许多不同的学具,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具制作平行四边形,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广泛的、自由的活动空间。
通过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方格纸上画一画,小棒摆一摆探索发现“对边相等”这一特征。
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不仅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通过大胆尝试、探索,感受数学的乐趣,激起学习的热情。
2.独立思考,探索发现本节课的教学,杨老师力图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知识的自信心。
教学为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也实现了这个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索和发现获得的,而不是杨老师教给他们的。
杨老师先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为学生创设了继续探索的空间。
杨老师鼓励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去学习。
仔细地观察,自由地表述,培养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小组间的活动太少,有少数孩子参与度不高,或者比较被动,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有少数孩子一直没有举手发言。
认识四边形评课稿(五篇)
认识四边形评课稿(五篇)熟悉四边形评课稿(五篇)篇一一、注意同学合作学习的力量盛老师让同学自主合作,小组争论总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同桌间、小组间相互沟通,分工合作共同验证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充分体现数学以学为本,培育同学手脑并用,探究学问的力量,引导同学自主进展。
二、遵循以进展思维为主线组织活动。
本节课老师主要以进展思维组织活动,即让同学带着问题活动,在活动中思索。
让同学经受:问题——探究——初步结论——检验——结论的学习过程,把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三、练习少而精。
盛老师整节课只设计了三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推断图形,具有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在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的同时渗透了教学难点;其次个练习推断题,不仅好玩,有吸引力,更能概括巩固全课的学问重点;第三个练习分图形,让本节课的学问得到拓展和延长,体现了数学学问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从同学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进行验证、到最终得出结论的整个过程,到处体现了以同学为主体,依据同学的理解程度,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为几何图的消失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很好地培育了同学的思维敏捷性和深刻性。
同时我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就是在出示集合图的时候,应当先出示一个大的集合图表示四边形,再在大的集合图里面画两个小的集合图表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集合图,其余空白的地方表示任意四边形。
这样同学对四边形的集合图会有个更全面的了解。
熟悉四边形评课稿(五篇)篇二王发辉徐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五班级数学上册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是使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同时,通过对图形的观看,比较和动手操作,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并培育同学的观看和分析力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同学体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他在同学已有的学问阅历基础之上,导入部分通过复习以前所学习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等环节,激发了同学的学习乐观性,给同学充分的营造了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
《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教研评课稿(10月)
《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教研评课稿(10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有幸聆听了袁平老师执教的《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一课,收益匪浅,老师根据学生爱表现这一心理特征,精心为同学们准备了形式多样的练习,通过有效的练习,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学们个个都表现的棒棒的。
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激发兴趣,引发思考。
袁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图形有哪些,为新知的学习做好知识上的铺垫,从而引出新课的学习。
探讨式的课堂真正的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怎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探讨式的课堂,真正的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二、体现了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
袁老师从已有经验开始,直接引入,尝试领悟。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创设一些情景去展开新课,事实上,有些课可以更简洁一些,比如这节课,袁老师开门见山地引入课题,然后让学生画一个大大的四边形,接着静静地思考怎样地图形是四边形?这样既快速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使抽象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
三、主动辨析,积极参与,深入了解。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又是枯燥,抽象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符合儿童的自身的特点。
在这节课中,范老师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圈一圈,分一分,找一找,说一说,剪一剪,猜一猜等多种活动中获得新知,整节课学生都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养成了善于思考,乐于动脑的好习惯。
四、活动设计开放性。
袁老师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通过把四边形分类的活动,进一步感受到了四边形的细微差别之处,有的学生按照是不是直角分,有的学生按照直角的多少分,有的学生按照对边是不是相等分,这些多角度的分法,正是学生活跃思维的体现。
五、学生通过猜信封里的图形是什么图形是课堂中又一个高潮,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地认识,这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数学想象能力有非常大帮助以及促进作用。
三年级数学四边形认识评课
《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张春霞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本课通过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使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四边形,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意识。
2.多样化的教学才是智慧的。
本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四边形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课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张扬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学生的智慧在活动中得到升华。
教学重点是认识四边形及其特征.难点是通过对四边形的分类,进一步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在教学中我打算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1.重生活经验,让学生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中感知数学。
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
因此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重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想像、情境描述等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重要手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评迟栋老师的一节数学课:三年级上册《四边形》全校教师集体听课、评课。
评课伊始,高茵老师首先从四大点谈了自己的讲课思路:初步感知四边形,把数学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按角的不同给四边形分类,从日常生活中观察不同的四边形。
接下来由各位***老师集体评课,现将评课内容简要归纳如下:1、巴主任:本课的重难点是什么,你是怎样突破?迟栋:四边形的特征是难点。
四边形的认识评课
《四边形的认识》评课、准确把握学生起点严老师非常清楚学生对四边形是有一定的认识的,并不是一张白纸。
所以课一开始就直接揭题,让学生根据图形的名称“四边形”思考这样的图形应该是怎么样的,然后把学生把自己所知道的脑海中的四边形的样子画下来。
学生画的四边形有的可能不规范,通过展示,评议,并不断补充,从而得出了四边形的基本特点。
紧接着通过图形的判断练习,使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不断完善。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在了解了四边形的特点后,通过让学生在主题图中找四边形,找一找身边的四边形,进一步巩固四边形的表象,从而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中的四边形。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很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适时的引导,比如黑板的表面是四边形,从这些细节上都体现了张老师的数学修养。
三、注重自主探索。
严老师安排了好几个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画一画,剪一剪。
让学生在动手交流的过程中,再一次体验四边形,对四边形的了解进一步加深。
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让学生在经历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建构了知识。
最后还通过给四边形分类,进一步完善四边形的概念民,并且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学生发现了多种分类方法。
如按有无直角分,按对边是否平行分,按是否是对称图形分,按四边是否都相等分。
刚才聆听了严老师的一节三年级的《四边形》一课,是在前面学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让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也就是直观的感知、区分和辨认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四边形中的一类,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四边形无处不在,体悟数学的奥秘。
严老师学习目标定位的十分准确、恰当,体现了目标的三维性。
导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教师的点拨,无不围绕着目标设计而展开,到本课结束,目标全部得已实现。
整个课堂,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在轻松的自主探究学习中认识了四边形,研究、思考、归纳、概括出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获得了新知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发展,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动力的课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
四边形评课稿15篇
四边形评课稿15篇四边形评课稿15篇四边形评课稿1听了老师这节课后,有以下体会:一、对复习课的目标定位准确他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全面掌握和对课程标准熟悉以及对中考要求的把握。
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熟练的驾驭教学过程,较好的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陈德军老师根据复习课的特点把知识和方法梳理成概念、性质、判定和应用,让学生对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是什么、有什么规律、怎样运用、要注意什么非常清晰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二、突出了复习课另一个特点深挖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拓展知识的外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概念、性质、判定和应用中每一个问题的例题设计,强化了前面学习中存在模糊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分析。
进一步剖析了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在学习与分析中感悟数学中辩证统一的客观规律。
三、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学习得主体作用,注重启迪科学的思维方法、注重训练扎实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回顾和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同时老师还通过学生的讨论、问题的回答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得快了和愉悦。
四、教学语言精练、板书整洁、教学重点突出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发现学生回答突出点后,他马上说:你把最后一句话再说一遍,“……”我就要你这句话;简单的一句学生重复,再加上老师调侃幽默的肯定,从中就让我们感悟到老师教学语言的艺术和幽默。
板书设计的合理,粉笔字秀气都体现了授课老师较深得教学基本功底。
五、例题练习题设计组织的梯次恰当合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深入浅出。
同时注重学生书写、答题的规范练习。
这节课如果课堂的应试味道再淡一些,再给学生一些时间进行归类和总结就更完美了。
四边形评课稿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精编版
《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张一统在这堂课里可以看出蔡老师的用心,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一、蔡老师在真正读懂教材、读懂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是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空间图形、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知识后,这是对已学平面图形中的四边形及一些特征及概念的归类整理。
本课为后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及周长的计算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
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角度看,有助于学生对平面图形观察比较与抽象概括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蔡老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由于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四边形。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一些表面有四边形的物体。
因此向学生提供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图片,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四边形,感知四边形的特征。
这样安排,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四边形的表象。
蔡老师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四边形的特征。
在初步感知了四边形的基础上,安排涂一涂四边形的活动,让学生把已经建立的四边形的表象以物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再一次丰富学生的感知。
从而形成对四边形的正确认识。
蔡老师通过图形分类,引导学生用按不同的标准对四边形进行分类,使他们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蔡老师准确把握学生起点,采用“先学后教”蔡老师非常清楚学生对四边形是有一定的认识的,并不是一张白纸。
所以在课一开始就直接揭题,提供自学材料让学生自学找四边形,在自学的过程中带着“你选出来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边的特点_____ , 角的特点”问题去思考,目标指向非常明确,使“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好的体现。
在第一环节师生交流完四边形的特点后,紧接着通过4个图形的判断练习,进一步补充完善其特点。
三、关注生活,恰好好处运用“主题图”学生在了解了四边形的特点后,找找生活中的四边形及出示自己收集的四边形,在“主题图”找一找四边形,来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无处不在。
在这个环节上,蔡老师非常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适时的引导,从而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中的四边形。
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
《认识四边形》评课稿
“四边形”这节课是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并掌握其特征。
使学生能轻松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的: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课的开始,我从参观小学的校园入手,让学生带着新奇的目光去仔细观察主题图,学生们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告诉大家自己的发现,特别是找图形时,孩子们的兴趣更加高涨,都想说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新发现,有的图形学过,而有的还没有学过,学生对这些新的图形充满了求知的欲望,这时,老师抓好这个时机,引入新课。
二.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又是枯燥,抽象的,要使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符合儿童的自身的特点。
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涂一涂,说一说,分一分,拼一拼等多种活动中斩获新知,使学生整节课都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养成了善于思考,乐于动脑的好习惯。
三.设计开放性的活动,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
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学生通过把四边形分类的活动,进
一步感受到了四边形的细微差别之处,有的学生按照已经学过的标准分,有的学生按照是不是直角分,有的学生按照直角的多少分,有的学生按照对边是不是相等分,有的按照边相等的多少分……这种种分法,正是学生活跃思维的体现。
评课__认识四边形
《认识四边形》评课稿(1)课堂教学要有效,需要教师解读教材,解读学生。
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从课本和生活中,见到过四边形,对四边形也有一定的认识,能够用一些不太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某些四边形。
翁老师在课的开始,先给出一组平面图形,让学生从中找出四边形,再让学生观察四边形,利用十号图形,很快得出:四边形是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成功的引导学生把原始概念提升成为数学概念,掌握四边形的特征。
之后,再通过找主题图中的四边形,和身边的四边形,使学生加深了对四边形特征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
(2)用心制作教具,巧妙地利用教具贯穿了整节课。
从找四边形到给四边形分类,两个大环节都是利用那几个平面图形,使得整节课的过渡很自然。
教师在完善四边形概念后,是不是可以再利用教具,让学生说说(2,4,6,10)这几个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可以再次巩固对四边形特征的认识,可以更合理的利用资源。
其中的四号图形是一个长方体,可以结合这个图形,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的某个表面也是四边形。
疑问:在教学分类的时候,教师一直把按边分和按角分分开讲,有什么意图?建议:在第一种分法【(1,3,5)(7,8,9,11)】出现后,师:这种分法,你是怎么想的?生:(1,3,5)是类似正方形的一类。
老师可以抓住这个资源,引导:观察(1,3,5),这些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就可以初步得出这一类图形是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是“有两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再仔细观察(7,8,9,11)这一类四边形,他们与长方形正方形这一类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学生通过观察边和角,就有可能得出(8,11)是“两组对边相等,四个角不是直角”又可以分为一类。
剩下的(7,9)是“对边不相等,四个角也不是直角”的归为第三类。
这样通过不断地对比观察,分类,也可以突出长方形正方形这一类四边形的特点。
错误:摆小棒可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边特点的认识,但不是随便四根小棒就能摆成一个四边形。
认识四边形评课稿
认识四边形评课稿《〈认识四边形〉评课稿》今天听了[老师名字]老师的《认识四边形》这堂课,感觉就像吃了一串刚出炉的糖葫芦,酸甜可口,别有一番滋味。
一上课,老师就像个神奇的魔术师一样。
她拿出一个装满各种形状卡片的盒子,让学生们伸手去摸,然后描述摸到的形状。
有个小机灵鬼,一摸就大声说:“这个有四条边,摸起来直直的。
”老师眼睛一亮,立马抓住这个点,开始引导大家往四边形的概念上走。
这个小互动啊,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了一颗小石子,一下子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
课堂中间呢,老师为了让学生们清楚地区分四边形和其他形状,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四边形家族树。
四边形是大树干,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就像大树干上的树枝。
这时候,有个小迷糊举手问:“老师,梯形也是四条边呀,为啥不在这个树上呢?”老师笑了笑,不慌不忙地拿起梯形卡片,把它和四边形家族树上的成员对比着给大家讲解,什么平行边之类的概念,讲得可细致了。
这就好比在给一群小探险家解释宝藏的秘密一样,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在小组活动的时候,我看到旁边一组特别有趣。
有个小胖子特别积极,他拿着四边形的卡片,跟同组的小伙伴说:“看,这个四边形就像我们家的餐桌桌面。
”其他小伙伴也跟着七嘴八舌起来,“这个平行四边形像我们小区的伸缩门”。
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就像一群小蜜蜂在花丛里忙碌地采蜜。
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讨论,让孩子们对四边形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快下课的时候,老师又像个大导演一样,组织了一个四边形大比拼的游戏。
让学生们用小棒拼出不同的四边形。
有个小女孩拼出了一个特别漂亮的正方形,她眼睛里闪着光,那骄傲的小模样就像得了世界冠军似的。
总的来说,这堂课就像一场有趣的旅行。
从最初对四边形的初步感知,到中间深入探究四边形家族的各个成员,再到最后的游戏巩固,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
老师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孩子们在四边形的奇妙世界里畅游。
孩子们呢,就像一群好奇的小游客,一路收获满满。
这堂课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只要像[老师名字]老师这样善于引导,孩子们就能轻松愉快地把知识装进小脑袋里。
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
对教学方法的建议
采用多种教学方 法相结合,如讲 解、示范、小组 讨论等,以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参与度。
注重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思 考和发现问题, 培养他们的思维 能力和创新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信 息技术手段,如 多媒体、网络等, 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实践教学, 通过实际操作和 实验,加深学生 对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提高他们 的动手能力和实 践能力。
教学手段的运用与创新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实物教学:通过展示四边形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四边形的特点。
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 趣。
案例式教学: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四边形的应用场景,加深对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对教师素质的建议
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清晰地讲解四边形相关概念和性质。 具备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应对学生的问题和突发情况。 具备创新意识和教学方法,能够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引导。
THANK YOU
学生参与度与反馈
教学方法:小组 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氛围:积极 互动、学生参与 度高
反馈评价:及时 反馈、鼓励学生 表达
学生表现:主动 思考、回答问题 积极
教师素质
教师的教学态度
认真负责,注重细节 耐心解答,关注学生需求 灵活应对,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严谨治学,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教师的教学能力
课堂组织能力: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表达能力:教师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概念和思想,使学生易于理解。
《认识四边形》评课稿
《认识四边形》评课稿1开学一个月了,新教师的过关课在今天正式开幕,我们组的刘杰和朱卢颖两位教师首当其冲,教学内容同为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
两位老师非常清楚学生对四边形是有一定的认识的,并不是一张白纸。
所以在课一开始就直接揭题,提供自学材料让学生自学找四边形,在自学的过程中带着“你选出来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边的特点_____ ,角的特点〞问题去思考,目标指向非常明确,例如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让学生看看哪些是四边形的图形,学生在已有知识的根底上,来判断哪些是四边形。
在判断过程中,学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矛盾冲突,并在这些矛盾冲突中慢慢的得到了判断四边形的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想得到锻炼,在他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领会它们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认识它们的本质特征,逐步做到自觉灵活地应用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在了解了四边形的特点后,练习环节两位教师都是通过在教室中找一找四边形,来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无处不在。
在这个环节上应该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适时的引导,从而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中的四边形。
整节课下来,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语速不紧不慢,板书工整标准,假设在关注学生的生成方面再提高一些就更好了。
《认识四边形》评课稿2由我校教导室主办的“教学月〞活动正式启动后,吴传清老师上了一节数学示范课《四边形的认识》,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我们三年级数学老师就吴老师的这堂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龙书记的带着下,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都说这是一堂高质量的数学课,上得非常成功,既充分表达了我校教师的风采,又展现了我校课改的成效。
特别是新调进来的老师,更是获益匪浅。
吴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教学效果好,整节课很好地表达了新课程标准下新的教学理念。
我们认为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准备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设计合理,由浅入深,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一次逐一表达出来。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四边形的认识---评课高
《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评课人杨琴听完陈老师执教《四边形的认识》一课,受益良多。
陈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分一分、描一描、观察探究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中认识了四边形,研究、思考、归纳、概括出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获得了新知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从中我获得了一些鲜活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具体概括有以下几点:1、语言简练,思路清晰,节奏紧凑高效整节课,陈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语言精炼,从直接揭示课题、到找出四边形,描四边形、到给四边形分类,到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到最后的巩固练习和小结。
整堂课,教学设计都很好,一环紧扣一环,教学节奏紧凑高效。
学生对四边形进行不同方法分类,并能说出分类理由。
激活了学生思维。
2、重视操作探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研究,陈老师本着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依据探究内容自己有序探究,自己描一描四边形的边、分一分,想一想,从而得出四边形的特征,学生自然也得到了有效地学习。
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在描边环节,看似普通简单,其实是让学生经历操作实践,深刻认识到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层次分明,通过分、描、看、找,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看自己剪拼的图来说数理,降低了数理表述的难度。
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获取四边形的特征与概念,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也很自然地将“学数学”转化成了“做数学”。
同时,小组合作分工明确,人人参与,经历实践操作后,分组汇报呈现结果,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创造性地挖掘教材里的素材,让学生也能“提出问题”。
陈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勇敢地发表见解,大胆推理,勤于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发散性提问:“根据你描边的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了种种想法“为什么有的角的是直角,有的角是钝角呢?”“四边形的边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正,有的斜。
《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
《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四边形的熟悉》评课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四边形的熟悉'。
这是人教版三班级上的学问。
教学目标是:1、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征。
2、通过找一找、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培育同学观看比较和概括抽象的力量。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让同学感受数学的深奥而莫测的秘密。
庞学杰老师课前让同学观赏有四边形构成的漂亮图形,感受四边形之美。
从而揭示课题四边形的熟悉。
然后从同学的原有基础学问动身,让同学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四边形是怎么样的?看看同学的学问水平基础。
其实同学的已经知道四边形是怎么样的,再通过让同学剪一剪,辩一辩、找一找,加深对四边形的熟悉。
最终归纳四边形的特征。
这样的支配符合同学的学习规律,从同学的原有基础动身,从简洁到简单,循序渐进,感知四边形的特征。
本节课的教学其实可以分成两次分类,第一次分类是初步感知四边形的特征,其次次通过四边形的分类,加深对四边形特征的理解。
罗老师把其次次分类订为本课的难点和亮点。
通过让同学根据肯定的标准,给不同的四边形分类。
(可以依据角的特点,也可以依据边的特点)同学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不同的想法,时而加上老师的引导,培育同学的发散性思维和概括力量。
分类结束以后,进一步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但是罗老师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太多的时间处理好这部分的内容。
本人有这样的建议:假如这节课把重点和难点定位在其次次分类上,那就不需要再消失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的内容,把分类讲的透、细。
这样更加出彩。
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其次次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特别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那就没有必要消失许多种的分法,简洁带过就可以的。
那花更多的时间处理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理解上。
,这样可以挖的更深、更透。
以上是个人看法,个人的定位不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想法就不同。
有什么值得商榷的地方,请多多执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四边形的认识。这是人教版三年级上的知识。
教学目标是:
1、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征。
2、通过找一找、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奥秘。
本节课的教学其实可以分成两次分类,第一次分类是初步感知四边形的特征,第二次通过四边形的分类,加深对四边形特征的理解。罗老师把第二次分类订为本课的难点和亮点。通过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不同的四边形分类。(可以根据角的特点,也可以根据边的特点)学生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不同的想法,时而加上老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概括能力。
分类结束以后,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但是罗老师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太多的时间处理好这部分的内容。
本人有这样的建议:如果这节课把重点和难点定位在第二次分类上,那就不需要再出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的内容,把分类讲的透、细。这样更加出彩。
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第二次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特殊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那就没有必要出现很多种的分法,简单带过就可以的。那花更多的时间处理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理解上。,这样可以挖的更深、更透。
以上是个人意见,个人的定位不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想法就不同。有什么值得商榷的地方,请多多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