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

合集下载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赤 壁赤
曹操 20多万大军
刘备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之壁

前之 的 形战
曹 操 刘备
刘备 孙刘联军
幻灯片
Hale Waihona Puke 5万军队势刘备
孙 权 孙权
赤壁 之 战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翦伯赞
袁绍

渡官
袁绍
白马
之渡

延津
前之
的战

曹操

曹操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以少胜多
3-4

万 军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 2.赤壁之战
• (1)播放《赤壁之战》录象;(2)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 (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3)学生表演自编小剧本“三顾茅庐”和 “隆中对”;(4)学生分组讨论教材105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孙 刘胜利而曹操失败的原因,然后由老师来完善;(5)教师展示戏曲 舞台上的曹操扮相,让学生试着评价曹操,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 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四、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分组 进行导学,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等教学方法, 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五、说学法
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 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 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 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政权更迭
420—589年,南方政权更迭频繁, 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势力情况
原因 北人南迁;社会;自然;统治者;人民
发展情况 秦汉→孙吴→两晋
表现
影响
促进江南经济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趋向 平衡,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中考真题
1.“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该诗是唐朝诗人 韦庄对曾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的感
你知道江南是什么时候 得到开发的吗?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楚越之地(江南地区),地广人 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七上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分立与民族交融
新课标: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 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 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A 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 )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环保意识的增强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自然条件的优越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南 朝 织 锦
推广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改进扬犁州“丝绵布帛 耕之,饶实,覆衣天下”。
行精—耕—《宋书》
细作。 施肥图
东晋 黑釉 鸡首

南青莲湖普麦;南季朝瓷花遍稻五种稻实兼岭植。行作以双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4. 影响:
促进江南地区经济发展,使 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为我国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此时经济中 心仍在北方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是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开发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地图、文字等资料,直观地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过程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江南地区开发的过程及意义。

2.教学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音乐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教学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事例为例,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图片、地图、音乐等辅助教学资料。

3.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料,创设江南地区的意境,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让学生对江南地区有直观的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江南地区开发的过程及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公开课(9)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公开课(9)

前秦政权瓦解,北方再度进入分裂和混战 的状态。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 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 济得以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 户口殷实”的景象。
5、东晋灭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刘裕手中。 420年, 东晋灭亡。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 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这些王朝都在 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 “ 南朝”。
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扬州
益州
荆州
浙江
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带来了劳动力,也 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技术
福建
口南迁
广东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农 业: 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农业技术改
进,犁耕粪肥,育秧移栽;稻麦兼 作;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 材等,实行多种经营。
手工业: 缫丝织布 、制瓷、冶铸、造船、造
南 地
原因:
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大量南迁;社会 安定;南北人民共同努力。
区 的
江南地区 开发
表现: 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1.“王与马,公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
的政治特征(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
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
商 业: 商业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建康)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南 朝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的兴亡 祖逖北伐、淝水之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及答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选择题1.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南朝时,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畸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江南地区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是( B )A.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B.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C.江南地区相对和平稳定D.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2.今浙江省的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

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A)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3.下图反映的著名战役是( D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4.研究表明,从汉朝开始,北方人口开始向南方迁移;东汉末年,特别是两晋之间,形成了人口南迁的潮流。

“潮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A.北方战乱频繁 B.南方地广人稀C.江南经济发达 D.北方自然条件恶劣5.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的反对,毅然迁都。

迁都后,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是( C )A.长安B.平城C.洛阳D.建康6.电视剧《锦绣未央》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你知道建立北魏政权,并统一黄河流域的是哪个民族吗( A )A.鲜卑族B.匈奴族C.羌族D.氐族7.今浙江省的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

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A )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8.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C )①学习北方的牛耕、施肥等技术②实行麦稻兼作③双季稻的栽培④织锦业迅速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9.东晋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D )A.推广和改进犁耕 B.推广选种、育种C.水稻采用育秧移栽 D.普遍种植双季稻10.两晋南北朝是众多民族政权分裂对峙的时代。

初一历史上册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初一历史上册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C
B.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
之一
C.三国至隋朝期间南方有六个
政权在此建都
D.十六国的政权都曾经在此建都
最新人教版七上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由鲜卑语译成汉语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 背景: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 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
2民族交融的表现
从经济、习俗、政治、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
2民族交融的表现
经济、习俗方 面 内迁人民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产;
汉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接受北方各族 人民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政治方 面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农 业 发 展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施肥图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3、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手工业:
快速进步。在缫丝、织 布、制瓷……。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朝 青瓷莲花尊 南朝青釉刻花单柄壶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史记》中的江南尚未开发,地 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 达。
《宋书》中描述了江南开发后的 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 工业发达。
1.东晋第一个皇帝是( ) A.司马懿
D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睿
2.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
B 是因为( ) A、司马睿雄才大略,能征善战 B、得到南北大地主的拥护 C、淝水之战大败苻坚,使南方 局势稳定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材分析】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制造的借口,是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重要步骤。

此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面对日军的侵略行径,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导致了东三省的迅速沦亡,加剧了民族危机。

西安事变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知识梳理】1、九一八事变(1)爆发原因: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

(2)经过: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3)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

(4)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5)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西安事变(1)背景: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华北。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多次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2)目的:为了逼蒋抗日。

(3)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

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4)解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上历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七上历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掌握东晋的兴亡、江南地区的开发2.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情况。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预习提纲一、东晋的兴亡1.西晋灭亡:年内迁的灭掉西晋。

2.东晋建立:时间317年,建立者,都城建康。

3.东晋政治表现: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形成“,”的局面。

东晋经济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东晋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1.南朝:420年-589年的170年中,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四个王朝。

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南朝的政治表现:1)前期(宋)——宋武帝、宋文帝在位,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2)后期(梁)——梁武帝时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大规模叛乱,江东最富庶的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①江南地区优越具备发展农业有利条件。

②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③江南地区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

⑤统治者比较重视2.表现:1)农业:①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

②农业生产技术也有很大改进:犁耕、精耕细作,选种、育种、田间管理、粪肥等。

③农业的多种经营。

2)手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快速发展,3)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3.影响:为日后中国古代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梳理一.东晋的兴亡316年,匈奴人灭西晋。

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第18课 三国鼎立 备课资料(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 备课资料(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8课三国鼎立备课资料(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一、教材正文官渡之战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人口集中地黄河中下游,有不少地方百里无人烟。

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强。

那时河北一带,战乱较少,人口众多,粮食丰足。

盘踞在那里的袁绍,势力很大,想消灭曹操。

200年,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

曹军只有三四万人,双方交战互有胜负。

后来,曹操采纳谋士的计策,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

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大败袁军。

袁绍带领数百骑兵狼狈逃回河北。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

那时候,长江中下游一带有两个军阀的势力有所发展。

一个是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请来有才能的诸葛亮辅佐他;一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

南下的曹军迅速前进,刘备见曹军人数众多,感到抵挡不住,急忙南逃。

诸葛亮建议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刘备十分赞同,派诸葛亮去见孙权。

那时孙权部下主张降曹的很多,只有大将周瑜等主张坚决抵抗。

经诸葛亮、周瑜等说服,孙权同意联合抗曹。

双方组成五万人的孙刘联军,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

周瑜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北方。

三国鼎立的形成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

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三国的统治者都注重发展生产。

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的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

第 18 课 三国鼎立
三 国 鼎 立
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长期混战,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时间:200年 官渡 概况:袁绍率十几万大军进攻曹操 经 之战 结果:曹操获胜,为后来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共同点: 以 奠定基础 过万大军南下 多 结果:曹操大败,为后来三国鼎立的形成 奠定基础 220年,曹丕代汉自立,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三国鼎立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的形成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 三国经济 的发展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夷洲(今台湾), 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初中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

初中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识记与理解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开展脉络,包括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较长时间段内历史开展的过程(朝代更替),提高把握开展线索的能力;通过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南朝的经济为什么能够开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江南经济的开展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开展作出的重大奉献。

重点: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情况。

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配乐诗朗读?忆江南?: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把江南地区的美景描写的淋漓尽致,今天,江南比北方兴旺,而在古代却是江南落后于北方,江南地区是怎样开发的?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江南,感受古代江南的变化。

我们先来了解东晋的历史。

【内容探究】一、东晋的兴亡1.西晋的统治阶级腐朽不堪,在晋惠帝时出现“八王之乱〞,西晋统治者对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采取压迫政策,最终激起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对抗。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西晋的统治就此完毕。

第二年,东晋建立。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82页“东晋的兴亡〞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在看的过程中思考下面两个问题:第一,东晋是如何建立的?第二,如何理解“王与马,共天下〞?3.教师待学生看完课本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上面两个问题,讨论完毕后答复。

[学生答复]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司马睿和南下的北方山东大贵族王导交往密切,他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

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

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

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4.教师展示课本第83页?东晋形势图?和“相关史事〞中“闻鸡起舞〞的故事。

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8课 三国鼎立

烈 士 暮 年 壮 心 不 已 。 ,
老 驥 伏 枥 志 在 千 里 , ,
(jì )
(lì )
看图说话
根据你平时知道的三国故事,看看右面画中的 人物都是谁?他们去做什么?这里面还有个成语 故事,谁能说得出来?
曹 刘 刘 刘
赤 壁 大 战
刘 孙
孙、刘联军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蜀 吴
220 年
221年 222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小结: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东汉 末年 军阀 割据 混战
魏 赤壁之战 ( 208年) 蜀 吴
孙权
刘备
歌谣
200年曹袁官渡战 统一北方基础奠
208年赤壁起战火
三国鼎立魏蜀吴 三国经济有发展
孙刘抗曹少胜多
洛阳成都建业都 230年卫温去台湾
练习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 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B、赤壁之战 D、牧野之战
2、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 达 夷洲 即今天的 台湾 。
你如何评价曹操呢?
动动手
请你设计三国鼎立图。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
李占营
制作:廊坊市第二中学
电视剧《三国演义》你看过吗?你 能否说出下面几位人物的名字?
付 笑 谈 中
古 今 多 少 事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18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我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过程,包括明清两代的民族政策、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治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措施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概念和重要性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历史上的民族政策、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治理等内容较为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清两代的民族政策、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治理,掌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清两代的民族政策、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治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措施。

2.教学难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概念和重要性,学生对历史上的民族政策、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治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民族政策、边疆地区开发和治理的案例为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教具:图片、地图、视频等直观教具。

3.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明清时期的版图和边疆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复习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复习 新人教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李仕才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1. 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1)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2)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3)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4)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1)农业:①开垦荒地,兴修水利;②犁耕施肥,广种水稻小麦;③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2)手工业:手工艺快速进步。

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

青瓷莲花尊南朝·青釉刻花单柄壶(3)商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建康(南京)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3. 结果: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知识拓展】东晋南朝时的海外贸易江南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海外贸易。

东晋时与西方的大秦、波斯和印度支那半岛上的国家有往来贸易。

南朝时,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

当时的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并为后世海外交流的兴盛打下了基础。

四、总结提升1. 知识梳理东晋的兴亡:建立特点兴衰灭亡东晋南朝时期南朝的政治:时间宋、齐、梁、陈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表现商业2. 易错点拨(1)西晋灭亡的时间东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2)东晋与前秦的战争南朝的四个政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

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A. 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B. 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C. 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D. 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思路分析:本题切入点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北方经济日益落后”。

从“客观因素”的角度分析可知,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从而导致北民南迁,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故选C。

答案:C例题2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过程与方法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作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战火纷飞百余载,朝阳初起忆江南。

上述图片中的江南好美,上述文字都在怀念“江南”,尤其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生动描绘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末句“能不忆江南”充分流露出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你知道“江南”是指哪里吗?白居易词中描述的“江南”是在什么时候开发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去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东晋的兴亡1.问题思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够恢复中原。

他们的愿望是否能实现?为什么?2.教师讲述: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3.多媒体展示:东晋十六国形势图4.问题思考:东晋时期,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你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提示:在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内,王敦领兵在外,权倾朝野,故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5.教师提问:西晋末年,祖逖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司马睿是否支持祖逖的提议?得不到东晋统治者的大力支持,祖逖北伐的结果是什么?6.教师总结: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北朝

东魏 北齐
十六国 北魏
蜀西
西魏 北周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与“十六国”的并立
316年,内迁的 匈奴人 灭掉西晋。
西晋灭亡后,317 年,南逃的北方士 族和南方大族拥立 西晋皇族司马睿为 帝,史称 “东晋”
东晋的建立
时间: 317年 建立者:司马睿
都城: 建康
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 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
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 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 曾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 地区。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 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 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2、祖逖北伐 (P82-83)
祖逖北伐
公元4世纪初,匈奴等种族铁骑 南下,占领了整个黄河流域。那时 晋朝内部一些官僚们仍旧过着荒淫 腐朽的生活,只有祖逖坚持北伐, 主张收复失地。朝廷虽同意他北伐 ,但只给他千人用粮和三千匹布做 军需,军士要他自己招募。但祖逖 没有灰心。
前秦统一北方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 立了前秦政权。前秦 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 为丞相。前秦迅速强 大起来,消灭了其他 政权,统一了黄河流 域。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gēng)鱼,或 火耕而水耨(nòu)…无积聚而多贫。”
——司马迁《史记》(汉朝)
江南……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 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南朝)
讨论:汉朝时的江南与南朝时的江南有什么相同
与不同?
汉朝时的江南与南朝时的江南有什么 不同?
3、东晋灭亡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 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 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 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的景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十六国
北朝
西晋中国南方,都城 都在建康,共170年。
二、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 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 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思考: 材料反映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1、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 产技术;(主要原因);
2、自然条件优越; 3、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统治者重视经济 发展 4、人民的辛勤劳动。
一、东晋南朝时期
南朝的社会
刘裕十分关心百姓生活, 曾多次下令减免税役。对于那 些原来因战争需要被征发的奴 隶也一律放还。
南朝宋的时候,赋轻役稀, 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整顿吏治,清理户籍,重视农 业生产。元嘉十七年、二十一 年两次下令减轻以至免除农民 积欠政府的“诸逋债”。"役宽 务简,氓庶繁息” 。
施肥图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手工业方面: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 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两晋、南朝简表
东晋
南 朝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刘裕 420年
建康
一、东晋南朝时期 5、南朝的更替
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对比一下,南朝中领土最大、统治时间最长的政权的分别是 哪个政权? 南朝四个朝代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最长的是宋,59年。 其中宋最大,北疆达到黄河。
相同:地域辽阔(自然条件)
不同:人烟稀少到民户繁育(劳动力增加)
江南由落后到开发(经济水平提高)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魏晋南 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北方地区
为江南经济发 展带来劳动力 和先进技术
中原地区 江南地区
二、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1、北民南迁,提供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鱼米之乡”。 1、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便于耕种。 2、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还有利于发展淡水渔业。
三、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农业方面:
南朝牛车画像砖
(1)开垦 荒地 ;兴修
; 水利
(2)改进生产技术: 改进、推广犁耕 , 施用粪肥
;
水稻种植技术(育秧移栽、麦稻兼作、双; 季稻)
(3)实行农业的 植药材等。
多种
经营,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
西晋灭亡后,内迁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 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
前秦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京又叫石头城,被称为“六朝古都”。
朝代: 三国吴
东晋 南朝(宋 齐 梁 陈)
都城:建业(今南京) 建康 (今南京)建康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北朝

东魏 北齐
十六国 北魏
蜀西
西魏 北周
1.266
建立了西晋 。
2.
被称为“医圣”。
3.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
一蹶不振。
4.秦朝为了巩固统一,在经济上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5.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回忆一下: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 朝?(266年 316年)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晋惠帝智 力低下。 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一、东晋的兴亡与南朝的政治
东晋的兴亡
建立者:司__马__睿__。以_建__康_为都城。 灭亡: _4_2_0_年,东晋灭亡。
南朝包括_宋_、_齐_、_梁_、_陈_四个王朝。
南朝的政治 _宋_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_梁__武__帝_
建国于中国南方在,位都时城,都政在治建日康益,败政坏。 权更替频繁,共170年(420—589年)。
宋武帝刘裕 (363年4月—422年6月)
宋文帝刘义隆 (407年 -453年 3月 16日 )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 很大。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 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 政治日益败坏。
后来发生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陷, 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 里绝烟,人迹罕至。从此,在南北实力对 比中,南朝处于南明朝显牛劣车势画。像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