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顺_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情感
龙塘小学:明顺情感教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改革和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情感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主线,在学校教育背景中进行较为系统的情感教育研究和实践的还不多见。
积极探索小学阶段情感教育的应用性理论和实践操作体系,初步形成小学生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操作。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其中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现在小学生经常发生离家出走引发悲剧,有的小学生出现情感发育障碍等等,往往这些孩子都是成绩较好的学生,由于以前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只重视智力教育,轻视情感的教育,导致孩子们偏离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教育好孩子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只有在教育教学中贯彻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去,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我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而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如何正确认识并促进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践,促进小学生身心情感发展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情感在小学生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刚满六、七岁的儿童,刚离开幼儿园,第一次踏入校门,常常怀着愉快而自豪的感情来对待新发生的一切。
他们喜欢学校,感到自己长 -1-
大了许多,一种自豪感逐渐成长起来,尤其是成了少先队员,戴上红领巾以后,这种自豪的感情更会进一步发展。
孩子们渴望改变像幼儿园那样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像一个小学生的样子,一切都要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
这样的情感是一种极其可贵的上进因素,作为家长和教师如何能抓住并充分利用这一点,就会大大加速儿童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的转化,为儿童后在学校生活的漫长道路创作一个良好的起点。
在学习活动中,情感因素也常常对认识过程有很大影响。
不论是感知、记忆过程,还是思维、想象过程,都可以看到情感因素的作用。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他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其发展的状况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有意的培养学生情感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良好的品质的形成,一般都要遵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学过程。
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日益丰富的,是他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它与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一样,对学生的学习起作用,对他们的智力开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情感是推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动力。
孩子的心是多变的,我们要防止学生最大的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
教育不能重智轻情,必须着力培养具有丰富情感的学生。
儿童的情感是在活动和人 -2-
际交往中形成与发展的,伴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品质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小学生情感易于冲动而难以控制
低年级学生的情绪体验强烈而迅速,遇到较小的刺激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反应。
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头脑不够冷静,不能客观地分析问题,不能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纠正自己认识上的偏差,不知道如何排除消极不良情绪的困扰,这往往致使他们不能很好的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
由此可见,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在学习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情感关系到教育的成败,要真正使学生获得认识,必须在情感上打动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够把认识应用于实践,指导他们的行动,才能使他们持之以恒。
情感同时还是意志的推动力,只有不断强化情感体验,动机才会越来越明确,意志力才会不断增强。
因此,应该遵循小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有效地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
二、情感多彩而显得不成熟
进入小学后,学习是学生的基本容,学校成了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
儿童的生活接触面扩大了,新的活动、新鲜事物使儿童的情感容丰富起来,在性质上也发生了变化。
然而,尽管小学生情感体验的容日益丰富,与道德、理智、审美活动相联系的高级情感逐渐得到发展。
但是,小学生情
-3-
感还不够稳定,他们的情绪常随着情绪的变化而迅速变化,特别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出现情绪上的紊乱。
三、小学生显得很幼稚,但时时都想表现自己
小学生生性活泼可爱,情感非常丰富,很容易向外表露自己的心感受。
但是他们表达出来的情绪通常是他们纯真的情感的自然流露,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心体验较为一致,很少会掩饰和隐藏自己的情感。
然而,小学生的情感表达往往带有较强的情境性,情感表达的方式比较单纯,情感易于外露,不善于掩饰。
遇到高兴的事则眉飞色舞,神采飞扬;遇到不高兴、令自己失望的事则垂头丧气、黯然神伤。
他们对自己的情感表现和可能的后果还没有清楚的认识。
明白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则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找到相对应的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提高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情绪总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面对同样的事情,由于同样的认识不同,产生的情绪态度就不同,因而产生的情绪也就不同。
小学生对主观世界的认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情感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小学生对自己的自我认识。
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估计过高,当事与愿违时就 -4-
容易产生强烈的失败感,容易心里失衡,从而是自己情绪低落;反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估计过低,即使成功了也体会不到喜悦与快乐的心境,这样面对具有挑战性质的任务时,他们往往是退缩,不愿付诸行动努力。
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客观的评价自己,以取得的进步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努力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对未来持乐观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正视自己、接纳自己,把握自我,从而保持心理平衡。
②、使小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的意义
小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意义认识不够,就会热爱生活,坦然面对生活、学习和交往中遇到的困难和遭受的挫折。
小学生最初对现实生活意义的认识是入学后才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思考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何在,怎样才能成为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通过对社会中先进人物,先进事物的学习,逐渐培养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树立远想,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勇敢面对现实,不致情绪苦闷,患得患失。
二、加强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情感
体验是情感教育的最佳途径,教学生活中教师提供和利用有一定现实针对性的容材料,让学生面对各种类型的问
-5-
题,切身体会,感受和思考,提高感性认识,从而形成比较固定的道德观念和信念,完善道德行为。
(一)、设置各种道德情景,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景教育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
通过主题的研讨,由老师或学生确定某种情境。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自己向往的角色,获得情感体验的方法。
为了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憧憬及向往之情,可以让学生展观自己实现理想后的风采,通过学生自己展示特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生活中,情感体验以活动为载体,从满足学生的基本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充实学生的情感容,积累健康的情感体验,进而唤起他们的高级社会性需要,使孩子们对祖国产生情感,进而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同伴的关心发展为人道主义情感;对成功的体验发展为对工作的责任感;对是非的判断发展为正义感和善恶感,这些最终都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奠定基础。
(二)、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是最佳途径
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教育的容、方法和手段都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
因此,教师要随时留意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情感的体验机会。
①班级是
-6-
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培养学生情感的最佳场所。
精心组织与策划班级主题活动,能使学生逐步形成稳定而健康的情感体验。
②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小学阶段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学、探索、发现来获得知识的新型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导型,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容、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是心中有数的。
学习是学生的事,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在自觉状态下主动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自助学习还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合作、探究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合作探究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位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以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小学阶段的探究性学习以选择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专题进行主动探究,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③让学生积极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充实孩子的生活。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扩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益面,让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就是为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都受到教育,都得到提高,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从而培养学生
-7-
情感。
同时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是学生成才的自身需要。
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让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基本教育和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能扩大和加深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经验,这样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互动
情感互动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教育注重面向个体,教师既要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又要规个体行为,人是有感情的人,在人的感情当中存在着愿意与不愿意、喜欢与不喜欢。
一个个有个性的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是每个教育者都要直接面对的问题,师生情感融洽与否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而情感互动是情感教育的亮点,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融,使不同的人格特点、价值观念得到扬,各种情感得到交流和激发。
教师若想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仰,因而必须尊重学生,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关爱的滋味。
所以教师掌握教育的艺术,采用适当的方法把关爱传递给学生,并让每位学生体会到这份关爱,进而转化为对老师的敬爱。
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老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施爱与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特别注意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此来
-8-
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适学生的情感。
四、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
情感是认识的基础,并引导情感的发展,只有通过认识过程对客观事物的放映,主体才能确定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产生相应的态度体验,引起不同的情感。
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和发展的。
不建立在一定认识水平的情感只能是小时候的冲动。
小学生知识贫乏,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感情用事。
因此,就有必要提高他们的认识,丰富他们的知识,让他们树立是非观,培养他们辨别好坏、美丑、善恶的能力和爱憎、好恶的情感。
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规。
一般而言,对低年级学生,采用讲故事、做游戏过程中容易获得知识,得到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
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而言,以介绍优秀少儿读物最佳,让孩子们在读物中受到健康、向上的启迪,这样使学生不但学到了新知识,更能培养好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五、情境教学,培养小学生的社会情感
情境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利用各种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里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得到感化。
①为人师表
-9- 让教育者以身作则的行为影响受教育者,使他们在潜移默化
中受到感染。
小学阶段的儿童,他们的情感丰富,可塑性较强。
因而在教育中,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要自己做到。
老师要去关心、帮助,时时做到严以律己、言行一致,做学生的表率、楷模。
②艺术感染学生,好的艺术作品,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艺术的感染力会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通过情感冶,学生在洋溢着情感教育因素的氛围中,在潜意识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育,活的了启迪。
德育的容也潜移默化地化为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充分利用人格、环境、艺术的熏,还能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健康的情绪体验不断巩固、概括、深化,从而形成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并逐步迁移和泛化为高尚的情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