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美国病理学医师学院乳腺癌ER P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南简介
乳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

乳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组织中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据统计,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但男性也有可能罹患乳腺癌。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现在能够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前景。
一、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原理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是基于免疫学原理开发的一种病理学检测方法。
它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特定抗原间的免疫反应来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特定蛋白质表达。
具体来说,乳腺癌标记物如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可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在病理切片上显示出颜色。
二、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的应用1. 乳腺癌的分类和分级: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可以根据肿瘤细胞表达的不同标志物来确定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如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等。
这有助于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乳腺癌的预后评估:乳腺癌的预后与肿瘤细胞的分级密切相关。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可以评估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标、侵袭能力和转移倾向,从而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3. 治疗效果的评估:乳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接受治疗后肿瘤细胞的反应,如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调节因子的表达情况。
这有助于医生判断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三、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的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1. 多个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目前,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往往只依赖单一标志物的检测。
然而,乳腺癌的发展往往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因此,将多个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2. 新的标志物的发现:虽然目前已经发现了一些与乳腺癌相关的标志物,但仍然有许多未知的标志物等待发现。
未来的研究可以侧重于寻找新的标志物,来更加全面地评估乳腺癌的分型和预后。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免疫组化诊断在肿瘤病理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疫组化指标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乳腺癌的类型、分级和预后,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及其解读。
二、ER(雌激素受体)和PR(孕激素受体)乳腺癌细胞中常常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
检测ER和PR的免疫组化指标通常使用核染色法,以确定它们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阳性结果表明乳腺癌细胞对激素的依赖性较高,这对激素阻断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三、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乳腺癌中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HER2的表达水平,可以确定乳腺癌的HER2阳性或阴性状态。
HER2阳性乳腺癌通常表明肿瘤具有更侵袭性和不良预后,但也为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如Trastuzumab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Ki-67Ki-67是一个细胞增殖标记物,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可以确定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Ki-67阳性指标的高表达通常与乳腺癌的预后较差相关,并可作为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的重要指标。
五、p53p53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组化检测p53的表达可以判断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预后,且对临床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
六、附件本文档附带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的检测方法、技术细节和解读标准的详细说明。
读者可参考附件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1.标志物:指一种可以在特定情况下对某个过程、状态或疾病进行诊断、预测或监测的物质或指标。
2.靶向治疗药物:指针对癌症特定靶点的药物治疗方法,可避免对正常细胞的毒害。
3.恶性肿瘤:癌症的一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八、全文结束。
乳腺癌免疫组化内容

乳腺癌免疫组化内容
一、标记物选择
在乳腺癌免疫组化实验中,通常会选择以下标记物:
1.ER(雌激素受体):用于评估乳腺癌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性。
2.PR(孕激素受体):与ER一起评估激素治疗的反应性。
3.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用于评估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测化疗效果。
4.Ki-67: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
5.p53:与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相关。
二、实验步骤
1.样本处理:将乳腺癌组织样本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蜡等处理,以便进行免疫组化实验。
2.切片制备:将处理好的组织样本切成薄片,附着在载玻片上。
3.抗原修复:使用抗原修复液对组织切片进行加热,以暴露抗原并使其易于与抗体结合。
4.抗体孵育:将标记物抗体与组织切片混合,并在适宜温度下孵育一定时间,使抗体与抗原结合。
5.信号转化:使用酶或其他介质将抗原-抗体复合物转化为可见信号,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6.染色观察: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标记物的表达情况。
7.结果分析:根据染色强度、阳性细胞比例等因素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注意事项:
1.免疫组化实验需要使用特定的抗体,不同的抗体可能对不同的抗原具有特异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抗体非常重要。
2.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时间和pH值等条件,以确保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和信号转化的顺利进行。
3.免疫组化实验结果需要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避免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常用乳腺癌免疫组化(二)2024

常用乳腺癌免疫组化(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免疫组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癌症诊断方法,在乳腺癌的免疫组化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免疫组化中常用的5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乳腺癌的分子标记、细胞膜标记、核内标记、细胞外基质标记和免疫相关标记。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内容。
一、乳腺癌的分子标记1.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2. 基因 HER2/neu 的表达与放大检测3. KI-67 指数在乳腺癌中的作用4. 肿瘤抑制基因 p53 的表达情况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二、细胞膜标记1. CK5/6 的检测在乳腺癌中的意义2. E-cadherin 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关联3. 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检测在乳腺癌中的价值4. Herceptin 在 HER2 阳性乳腺癌的治疗中的应用5. N-cadherin 和 Vimentin 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相关性三、核内标记1. 甲基化标志物在乳腺癌中的应用2. 组蛋白修饰酶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关系3. 纤维蛋白原激活蛋白(FAP)在乳腺癌中的作用4. 齿环指示物(TOPOⅡ)和蛋白激酶C(PKC)的检测5. Bcl-2 和 Bax 的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四、细胞外基质标记1.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2. 组织因子(TF)在乳腺癌的侵袭转移中的作用3. 合成纤维蛋白酶活性的检测4. 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EMMPRIN)的表达与预后的关联5. TGF-β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作用五、免疫相关标记1. CD4 和 CD8 的检测与乳腺癌的免疫应答关系2. FOXP3+ 调节性 T 细胞与乳腺癌的关联3. PD-L1 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免疫治疗策略4. NK 细胞在乳腺癌中的作用5. 整合素和选择素在乳腺癌转移中的功能综上所述,乳腺癌免疫组化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价值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通过利用抗体与特定抗原间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组织中蛋白质表达水平和分布的一种技术。
在乳腺病理诊断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分子分型、预后评估以及治疗选择等方面。
本文将就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其准确的诊断和分子分型对于治疗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通过检测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以及分布情况,可以对乳腺癌进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目前常用的免疫标记物有细胞角蛋白(CK)、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
对于乳腺病理诊断中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来说,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
良恶性乳腺病变在组织学上往往有很多相似的特征,而免疫标记物的检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鉴别。
CK可以帮助鉴别原发性乳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ER和PR的阳性表达被认为是乳腺癌好的预后指标,而HER2的阳性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主要包括激素受体阳性型(ER+/PR+)、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ER-/PR-/HER2-)等。
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对于治疗和预后都有不同的影响。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检测ER、PR和HER2的表达水平,从而帮助确定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根据乳腺癌不同分子表型的差异,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
ER和PR阳性的乳腺癌可以采用内分泌治疗,而HER2阳性乳腺癌可以采用靶向治疗。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帮助确定乳腺癌的分子表型,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免疫组织化学在乳腺病理中的应用共识

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许多妇女的生命威胁。
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与免疫系统紧密相关,因此免疫组织化学在乳腺病理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乳腺病理学中,免疫组织化学可以用于鉴定生物标志物、评估肿瘤的分子亚型、判断预后以及指导靶向治疗等方面。
目前,关于免疫组织化学在乳腺病理学中的应用尚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本文旨在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在乳腺病理学中的应用的共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免疫组织化学在乳腺病理学中的应用概况1. 乳腺癌标志物的鉴定免疫组织化学可以用于鉴定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如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等。
这对于确定乳腺癌的分子亚型、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评估肿瘤的分子亚型免疫组织化学可以帮助鉴定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如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型、三阴性型等。
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因此对肿瘤分子亚型的准确评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3. 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免疫组织化学可以评估乳腺癌的预后因素,如Ki-67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高危患者,为临床预后评估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4. 指导靶向治疗免疫组织化学可以帮助评估乳腺癌患者对于靶向治疗的应答情况,如HER2阳性患者对于Trastuzumab治疗的应答情况。
这有助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治疗效果。
三、免疫组织化学在乳腺病理学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方法标准尚不一致目前,关于乳腺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方法标准尚不一致,不同的实验室和医院可能采用不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这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生物标志物的解释存在争议针对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的解释存在争议,如在ER和PR的阳性定义标准、HER2的表达标准等方面。
这导致了不同实验室和医院对于生物标志物的诊断结果存在差异,这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困扰。
乳腺癌的免疫组化

乳腺癌的免疫组化乳腺癌的免疫组化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其进行准确的免疫组化检测可以为病理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免疫组化检测方法和结果解读。
二、免疫组化检测方法1:标本采集乳腺癌免疫组化检测的标本通常采用切片组织,可以是原发肿瘤组织或淋巴结转移灶组织。
2:抗体选择根据需要检测的指标,选择适当的免疫组化抗体。
常用的抗体包括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增殖指标)等。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标本切片进行脱脂、脱水、抗原修复等处理后,使用合适的抗体进行染色反应。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ABC法、Polymer法等。
4:结果观察和解读观察染色后的组织切片,根据染色强度和细胞膜、胞质或细胞核的染色情况,判断检测指标的阳性或阴性。
三、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解读1:ER(雌激素受体)ER的阳性表达表示肿瘤细胞对雌激素敏感,预后较好。
阴性表达则表示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
2:P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与ER类似,可以预测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
3: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表达与预后较差、复发率高相关。
HER2阴性表达则预后较好。
4:Ki-67(增殖指标)Ki-67阳性表达表示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强,可能为高分化或恶性程度较高的乳腺癌。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乳腺癌免疫组化检测报告示例、标本处理流程图等。
具体附件请参见相关文件。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标本采集:指医疗机构采集患者病理检查所需的组织标本,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免疫组化抗体:特指用于免疫组化检测的抗体,包括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
3:阳性表达:指染色结果显示标本中检测指标存在。
4:阴性表达:指染色结果显示标本中检测指标不存在。
5:内分泌治疗:是以荷尔蒙为主要治疗手段的治疗方法之一,根据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状态进行药物治疗。
六、结尾。
RT-qPCR法定量检测乳腺癌FFPE样本ER、 PR、 HER2、Ki-67表达的初步分析

RT-qPCR法定量检测乳腺癌FFPE样本ER、 PR、 HER2、Ki-67表达的初步分析韦晓霞;姜瑞瑞;雷婷;叶丰;步宏【摘要】目的初步探索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与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乳腺癌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 fixed and paraffin embedded,FFPE)样本ER、PR、HER2、Ki-67的一致性及评估RT-qPCR法的应用前景.方法纳入术前穿刺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资料完整、肿瘤成分大于20%的FFPE样本73例.RT-qPCR采用人乳腺癌分子分型定量检测试剂盒(MammaTyper)检测.结果RT-qPCR法与IHC法一致率ER、PR、HER2、Ki-67分别为90.41%、87.67%、84.93%、94.52%;一致性分析Kappa值分别为0.777 5、0.752 2、0.701 2、0.800 8.结论 RT-qPCR法与IHC法检测ER、PR、HER2、Ki-67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在检测ER、PR和HER2时应注意导管原位癌和残存乳腺组织的可能影响,并进一步扩大检测样本量,不断优化RT-qPCR的截断值.与ER、PR和HER2相比,RT-qPCR法检测Ki-67可能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09【总页数】4页(P968-971)【关键词】乳腺肿瘤;分子分型;RT-qPCR;免疫组织化学【作者】韦晓霞;姜瑞瑞;雷婷;叶丰;步宏【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学教研室,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学教研室,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除了TNM分期、组织病理等特征外,已发现基于基因表达谱的分子分型与乳腺癌临床治疗和预后显著相关,但因为价格且需要新鲜组织等原因,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1-2]。
免疫组化er pr表达

免疫组化er pr表达
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一种用于检测组织
标本中特定蛋白质表达的技术。
ER和PR分别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它们是乳腺癌等肿瘤中常见的生物标志物。
在免疫组化分析中,ER和PR的表达通常通过染色来观察。
阳
性染色表示组织中存在相应受体的蛋白质表达,而阴性染色则表示
相应受体的蛋白质表达较低或不存在。
从临床角度看,ER和PR的表达状态对于乳腺癌等肿瘤的诊断
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阳性的ER和PR表达通常提示肿瘤对激
素治疗的敏感性较高,因此患者可能会受益于激素治疗。
相反,阴
性的ER和PR表达则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选择。
此外,免疫组化ER和PR的表达也可以用于预测肿瘤的生物学
行为和预后。
研究表明,ER和PR阳性的肿瘤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而ER和PR阴性的肿瘤则可能具有较差的预后。
总的来说,免疫组化ER和PR的表达在肿瘤诊断、治疗选择和
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这两种生物标志物的准确检测和评估是非常关键的。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价值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乳腺癌是乳腺组织恶性病变的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帮助确定肿瘤类型、分级和分子亚型,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确定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方案,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预后。
乳腺病理诊断中,往往需要鉴别良恶性肿瘤,尤其对于一些较难鉴别的病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通过检测不同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帮助鉴别良恶性肿瘤。
在乳腺纤维瘤和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中,通过检测细胞角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骨架蛋白等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鉴别病变的来源和性质,对指导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乳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也非常复杂。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相关标记物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帮助评估患者的预后。
通过检测Ki-67(肿瘤细胞增殖指数)、P53(抑癌基因突变)等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指导患者的治疗和随访。
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患者的分子亚型和靶向分子的表达情况要求较高。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通过检测HER2、PD-L1等靶向分子的表达情况,帮助确定患者的分子亚型和靶向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减少不必要的治疗。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标记物选择、试剂的品质、操作的标准化等,都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有望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标记物和检测方法,提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乳腺癌免疫组化

常用乳腺癌免疫组化常用乳腺癌免疫组化1.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手段,可以帮助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选择。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用的乳腺癌免疫组化方法及其应用。
2.核酸检测乳腺癌免疫组化的核酸检测包括两个方面:抗体检测和蛋白检测。
2.1 抗体检测2.1.1 雌激素受体(ER)检测ER是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靶点,能够指导激素治疗方案的选择。
ER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
2.1.2 孕激素受体(PR)检测PR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预测指标,也需要通过免疫组化等技术进行检测。
2.1.3 HER2受体检测HER2受体在乳腺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过表达与预后有关。
免疫组化是HER2受体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
2.1.4 Ki-67的检测Ki-67是一个细胞增殖标志物,能够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
免疫组化是检测Ki-67表达的常用方法。
2.2 蛋白检测2.2.1 p53的检测p53基因是乳腺癌中最为突出的抑癌基因。
蛋白检测是检测p53基因异常表达的重要手段。
2.2.2 BRCA1和BRCA2的检测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是乳腺癌遗传性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蛋白检测是检测BRCA1和BRCA2基因异常表达的主要手段之一。
3.方法与步骤3.1 样本准备乳腺癌组织样本需要经过适当的固定和包埋处理。
3.2 抗体选择根据所需检测目标,选择合适的抗体。
3.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样本切片后,进行脱脂、脱水和抗原修复处理。
然后将抗体涂覆在切片上,进行染色。
3.4 结果分析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根据抗体的着色强度和范围来判断相应的检测指标。
4.应用范围乳腺癌免疫组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分子分型、预后和治疗反应等信息。
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5.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数据表格等。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免疫组化(IHC):是一种检测细胞或组织中特定蛋白表达的技术。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乳腺癌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帮助读者学会如何正确解读这些指标的含义。
以下将逐个章节介绍各个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和解读方法。
1、ER(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是乳腺癌治疗中关键的指标之一。
它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来检测。
ER阳性意味着肿瘤细胞中存在雌激素受体,提示该肿瘤对雌激素具有依赖性,治疗时可以考虑使用内分泌治疗方法。
2、PR(孕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与ER类似,也是用于指导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指标。
PR阳性表明肿瘤细胞对孕激素敏感,治疗时可以选择内分泌治疗方法。
3、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与乳腺癌的预后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HER2阳性表明肿瘤细胞中存在过量的HER2蛋白表达,提示该病例需要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
4、Ki-67指标Ki-67是一种细胞增殖标志物,可以帮助评估肿瘤的生长速度和侵袭性。
Ki-67阳性指标越高,表示肿瘤细胞的增殖率越高,预后可能越差。
5、CK5/6和CK14指标CK5/6和CK14是一类乳腺上皮标记物,对于乳腺癌的分类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阳性表达这些标记物的肿瘤往往具有较高的浸润性和较差的预后。
6、BRCA1和BRCA2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检测肿瘤细胞中的BRCA1和BRCA2蛋白表达可以帮助指导患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及相关治疗。
7、p53p53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其蛋白表达异常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乳腺癌中p53阳性表达往往提示肿瘤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和复发风险。
8、E-cadherinE-cadherin是一种细胞间粘附分子,与肿瘤细胞间的黏附性密切相关。
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常见于乳腺癌中,如果其表达异常可能提示肿瘤存在侵袭性。
本文所涉及的附件为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的样本图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每个指标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法律名词及注释】1、ER(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2、PR(孕激素受体)- Progesterone Receptor3、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4、Ki-67指标- Ki-67 index,表示细胞核内Ki-67阳性细胞的百分比5、CK5/6和CK14指标- Cytokeratin 5/6和Cytokeratin 146、BRCA1和BRCA2- Breast Cancer Gene 1和Breast Cancer Gene 27、p53- 肿瘤蛋白538、E-cadherin- 细胞间粘附分子E。
乳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

乳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的原理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是利用特异性抗体标记靶分子,通过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产生的免疫结合物来检测和定位目标分子在组织切片中的表达情况。
乳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主要应用于检测乳腺癌标志物,例如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
通过对这些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确定乳腺癌的分子类型,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二、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的应用1.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乳腺癌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ER和PR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同时,ER和PR的检测还可用于预测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以及评估患者的预后。
2.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检测HER2是乳腺癌中一个重要的肿瘤标志物,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ER2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确定患者对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的敏感性,指导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组织标记的检测除了上述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还可以通过特异性抗体的标记,检测并定位乳腺癌组织中其他相关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如Ki-67、p53等。
这些标记物的检测结果可以提供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有助于鉴别乳腺癌的亚型和分层,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三、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乳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参数检测目前单个标志物的检测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已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分子调控,仅仅依靠单个指标可能无法全面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肿瘤标志物使用建议简介

获得ASCO推荐的标记可以更为谨慎地进行临床应用观察, 乳腺癌肿瘤标记物使用建议值得我们学习和遵循,某些尚未 和EGFR的检测。笔者认为,基于循证评价基础上的ASCO 近研究成果,如浸润性乳腺癌的IHC分子分型还涉及CK5/6 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耐药蛋白等标记的检测。某些新 记,国内医院可能还针对乳腺癌常规开展诸如Ki-67、p53、血 态用于指导DCIS患者的治疗有所保留。除外上述三项标 合ASCO使用建议。然而,ASCO建议对能否将ER和PR状 目前国内广泛开展的乳腺癌ER、PR和HER2检测均符 需要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决策。 所涉及的技术不能代替医师的判断,是否使用某项标记物仍 加以使用应该以证据为基础。同时,ASCO强调使用建议及 在必行。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是否开展某项标记物检测并 的要求。通过设计周密的大样本研究获取高质量的证据势 获得使用推荐者并不多。这种状况对相关研究提出了更高 瘤标志物及其相关研究层出不穷,真正能够通过严格评价而 究的数量或单个研究的结果。该建议显示:虽然乳腺癌的肿 基础上(特别是相关研究的证据强度),而不是根据相关研 用于指导临床是建立在对标志物进行全面客观的循证评价 纵观整份建议,专家委员会是否推荐将某项肿瘤标记物 CTC不能作为诊断乳腺癌和选择治疗的依据。 可能提示微转移或原发肿瘤具有侵袭性。建议中提及目前 定肿瘤抗原性或遗传学特征的细胞。乳腺癌患者出现CTC 11.血循环中的肿瘤细胞(CTC):是指血循环中具有特 将其用于乳腺癌患者的评估。 移预示高复发风险和低生存率,但尚存争议,建议中不推荐 正常对照,即可认为它们来源于乳腺癌。一般认为骨髓微转 论。因此当乳腺癌患者的骨髓中检测到上皮细胞数量多于 数相关研究是基于正常成人骨髓中极少发现上皮细胞的理 患者的骨髓微转移是指在骨髓穿刺物中发现肿瘤细胞。多 micrometastases):乳腺癌 malTow 10.骨髓微转移(bone ratio)等。 expression 基因表达比率(gene BV公司)、所谓的鹿特丹Signature,以及乳腺癌 丹Agendia 和临床运用尚处于观察阶段,如Mammaprint(荷兰阿姆斯特 他内分泌治疗或者化疗。另有一些多参数基因表达的检测 前尚无足够证据支持将这一结论推广至他莫西芬以外的其 芬治疗,尤其是环磷酰胺-甲氨蝶呤一氟尿嘧啶化疗。不过目 复发评分值的患者从辅助性化疗中的获益似乎大于他莫西 scores),并由此将患者划归至3个不同的复发风险组别。高 DX检测结果可计算出肿瘤复发评分(recurrence 据Oncotype 种基因的表达,包括16种癌相关基因和5种参考基因。根 DX是一种RT—PCR试剂盒,可检测21 疗的患者。Oncotype 时也可用于筛选能最大获益于他莫西芬治疗而元需辅助化 Health公司)试剂盒检测可用于预测复发风险,同 Genomic DX(加拿大 用他莫西芬治疗的乳腺癌患者,Oncotype 9.多参数基因表达分析:对于淋巴结阴性、ER阳性并使 组学分析的价值,尚需精密设计的大宗前瞻性研究成果。 不推荐使用蛋白组学分析来划分肿瘤患者。为了确认蛋白 ・67・ 且没有任何一项蛋白组学技术可以在临床上运用。该建议 8.蛋白组学分析:目前多数相关研究均属于回顾性质, 行评估。 E(或其片段)对患者进 以推荐使用组织蛋白酶D和cyclin 为方法学的差异,而且尚缺乏高质量的研究。目前证据不足 E的预后价值在学者间尚存争议,部分原因可能是因 cyclin 标准化、结果不稳定以及没有考虑到治疗因素的影响。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包括:IHC检测结果变异大、实验缺乏 E:组织蛋白酶D D)和eyclin 7.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检测的预后价值也尚未被确认。 lag组织进行ELISA uPA/PAI.1的结果不准确,而用少于300 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化疗方案中获益。然而,IHC检测 少。高水平的uPA/PAI.1意味较高的复发风险,但能从环磷 体阳性。准备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化疗的额外获益很 平的uPA/PAI.1意味着肿瘤复发风险极低(尤其是激素受 1,PAI.1)可以判定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低水 inhibitor activator uPA)/血浆酶原激活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plasminogen 尿激酶血浆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究显示使用ELISA法检测至少300峭新鲜或冷冻组织中的 6.尿激酶血浆酶原激活剂和血浆酶原激活抑制剂1:研 p53用于患者的评估。 种程度的偏倚。因此该建议中提出现有证据不足以支持将 数研究因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治疗的影响,所以其结果存在某 因检测的费用昂贵、技术复杂,临床运用受到限制。此外,多 稳定的野生型p53,并且可能遗漏了p53的缺失。而p53基 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然而,IHC检测包括了突变的p53和 达或经PCR等其他方法测定的p53基因突变或缺失是预后 5.p53:许多学者认为,肿瘤组织经IHC测定的p53高表 目前HER2.ECD尚不能用于临床实践。 如此,缺乏高质量的研究和稳定的结果使得专家委员会认为 测无症状患者的复发情况和转移性患者的疾病状态。尽管 上面涉及到的部分或全部作用。同时,HER2一ECD可用于监 可能成为肿瘤组织HER2状态的“代理指标”,并可能具备 内分泌治疗。(5)HER2一ECD:血清中的HER2・ECD被认为 内分泌治疗,也不应根据HER2状态来选择某种特定类型的 议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不能因HER2阳性而拒绝使用 性和阴性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清楚。因此建 来预测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芳香化酶抑制剂对HER2阳 HER2阴性病例,但现有证据尚不足以支持使用HER2状态 阳性肿瘤中,HER2阳性病例行抗雌激素治疗的疗效弱于 杉烷的使用。(4)与内分泌治疗:虽然确有证据表明在ER 中获益尚存分歧,因此目前不推荐将HER2状态用于指导紫 似的疗效。对于HER2阳性患者能否从紫杉烷(taxane)治疗 同时,使用非蒽环类药物化疗也可取得与蒽环类药物化疗相 使用葸环类药物。I级研究证据显示,在曲妥珠单抗治疗的 对HER2阳性的患者进行化疗,建议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 者更可能从葸环类药物的化疗中受益。临床医师如果考虑 IHC阳性3+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2.0的乳腺癌患
病理医师解读ASCO CAP激素受体免疫组化检测指南

《病理医师解读《ASCO/CAP激素受体免疫组化检测指南》8月17日消息- 乳腺癌组织的激素受体(HR)状态可提供有价值的预后预测信息。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与美国病理医师学会(CAP)组成的国际专家组,通过进行系统的文献回顾和评估后发现,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可能有近20%的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ER/PR)免疫组化(IHC)检测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现象,这主要源于检测分析前操作的差异性以及对阳性值判读标准的分析和解释不同。
为了改善乳腺癌ER/PR IHC检测及其作为疗效、预后预测指标应用的准确性,《ASCO/CAP乳腺癌激素受体IHC检测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应运而生,并已于近期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J Clin Oncol 2010, 28(16): 2784]与《病理学和实验室医学文献》[Arch Pathol Lab Med 2010, 134(6): 930]。
《指南》对最佳ER/PR IHC检测操作方案公布了指导意见:建议对所有浸润性乳腺癌和复发性乳腺癌行ER/PR检测;检测方法应具有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当存在恰当的内、外对照反应时,检测标本有1%的肿瘤细胞核着色确定为阳性。
《指南》颁布背景专家组构成继2007年发表了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检测相关指南后,ASCO与CAP于2008年决定调查是否有必要颁布ER/PR检测指南,并由ASCO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和CAP科学事务委员会共同组织成立了专家组。
专家组包含32名HR检测相关临床、基础研究人员,除美国外还纳入了9名国际成员,涵盖肿瘤学、病理学、流行病学、统计学和卫生服务等不同领域的专家,以及学院、社区医院医师和患者代表。
此外,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英国国家外部质量评估服务部等国际著名研究和服务机构也有人员参与。
美国FDA、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服务中心作为官方任职成员也参与其中。
商业实验室和检测公司受邀作为客座代表参加了2008年12月在ASCO亚历山大总部为期2天会议的开放部分。
技术报告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雌、孕激素受体在肝内、外胆管癌中的表达技术报告一、立题依据与设计指导思想胆管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预后不良的胆道系统恶性上皮性肿瘤,它对常规治疗的反应性很差,研究新的治疗靶点对于胆管癌来说,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 )是乳腺癌的治疗靶点,应用三苯氧胺治疗ER和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有研究发现消化道肿瘤可表达ER和PR。
国内外有研究发现三苯氧胺在体外可以抑制胆管癌细胞株的生长活性,并对胆管癌的化疗耐药性有抑制作用,提示三苯氧胺在胆管癌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前景。
三苯氧胺作用的靶点为ER和PR,对肝内胆管癌中ER和PR表达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阳性率不一致,如Nash等报道肝内胆管癌不表达ER,但在低分化肝胆管癌中表达率50%。
Alvaro 等报道的肝内胆管癌ER阳性表达率100%。
Sampson等虽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没有检测到胆管癌细胞系中存在ER蛋白,但通过免疫沉淀反应成功地证实了ER 在胆管癌细胞系中存在。
对肝外胆管癌中ER和PR的表达情况尚罕见报道。
复习以往已发表研究论文,本项目研究者发现他们对ER和PR阳性判定的标准不一,详细说明阳性判定标准的文献中选择的阳性界值有1%、10%以及25%。
本研究目的在于使用较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和PR在肝内、外胆管癌中表达情况,应用2010年ASCO/CAP发布的ER和PR免疫组化检测指南中的阳性判定标准,为三苯氧胺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病例选择:选取滨州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诊断的全部胆管癌病例,包括外院会诊病例,根据发病部位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2组。
另选取10例子宫内膜及肌层标本作阳性对照。
2.免疫组化染色方法:采用MaxVisio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和美国病理学家学会乳腺癌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免疫组化检测指南

·国外医学报道·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和美国病理学家学会乳腺癌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免疫组化检测指南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不仅是乳腺癌患者的重要预后指标,也是指导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依据。
因此,如何检测和判断ER、PR表达情况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和治疗选择至关重要。
为此,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和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在2010年28卷16期的《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联合发表题为《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Guideline Recommendations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T esting 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s in Breast Cancer》的专题文章,发布了最新的乳腺癌ER、PR免疫组化检测指南。
本文就指南的主要内容做一简要介绍。
1 ER/PR最佳判断标准(1)ER/PR阳性定义为:≥1%的肿瘤细胞核染色。
(2)ER/PR阴性定义为:在有阳性内参对照的情况下,<1%的肿瘤细胞核染色。
(3)ER/PR不确定定义为:同一标本中正常上皮细胞染色而肿瘤细胞核均不染色,或同一标本多次送检均未发现肿瘤细胞核染色。
以上定义基于下列实验室相关管理规定:ER/P R阳性及阴性的初始分类与最终临床分类结果的一致率分别达到90%和95%;内部质控应包括每种方法中ER/P R反应性的外对照、常规方法的再次评估以及技术人员和病理诊断人员的资质认证;依据技能考核规定参加外部技能测试;每2年由评审机构进行评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病理学医师学院乳腺癌ER/P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南简介
傅静,刘裔莎,步宏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病理学医师学院(CAP)于2010年5月发布了乳腺癌ER/PR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指南,目的在于改善ER/PR免疫组化检测的准确性,提高对内分泌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1】。
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是乳腺癌重要的生物学标记。
孕激素受体(PR)编码基因由经ER介导的雌激素调控,PR阳性表达是ER功能的体现。
大量临床试验证实ER和/或PR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能获益于内分泌治疗,显著改善预后。
为筛选合适的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提高内分泌治疗的有效性,也使其他患者免受内分泌治疗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及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准确的ER/PR检测结果至关重要。
现常规使用IHC检测ER/PR 表达状态,但该检测方法尚未实现标准化,约有20%的ER和PR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不正确(假阳性或假阴性),主要的影响原因涉及到染色前因素,阳性界值及结果判读等方面。
一、检测时机
所有原发和复发的浸润性乳腺癌需行ER和PR检测。
DCIS病例由患者和临床医师讨论决定是否进行ER和PR检测。
二、染色前
与我们已较熟悉的HER2检测一样【2】,用于ER/PR检测的标本离体后应尽快固定,从离体到固定的时间不能超过1h。
标本固定选择至少10倍体积的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固定时间6-72h。
肿瘤大体检查及边界确定后,标本需每间隔5mm切开,并用纱布或滤纸将相邻组织分开保证固定液充分渗透和固定。
取材时如果肿瘤明确,应同时取一小块正常乳腺组织放入包埋盒,作为肿瘤的阳性对照。
如果标本来源较远,运送前将肿瘤对剖开,放入足量固定液。
记录标本离体时间,开始固定时间,固定持续时间及固定类型。
用于ER/PR免疫组化检作者单位: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
通信作者:步宏(Email: hongbu@)
测的未染色切片保存也不能超过6周。
三、染色过程
1.抗体选择:用于ER检测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是:1D5,6F11,SP1,1D5+ER-2-123(混合抗体);用于PR检测的单克隆抗体应为:1294,312,1A6。
2.对照:每一轮ER/PR免疫组化检测均需设立阳性和阴性对照。
可选择已知ER和PR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株或宫内膜组织,要求同时包括高、低不同表达水平的对照组织。
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不同程度表达ER和PR,是理想的阳性内对照。
如果检测标本没有正常乳腺上皮作为内对照,病理医师要结合肿瘤细胞ER 和/或PR表达水平,组织学类型,固定及外对照染色情况来准确判读。
观察时,要记录内外对照染色情况。
四、ER/PR检测结果判读标准
1.ER和PR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判读需同时包括阳性比例和染色强度的评价。
观察整张切片,估计或定量肿瘤细胞着色阳性比例,可采用人工计数或图像分析进行定量。
染色强度根据程度不同分为弱、中等和强三个等级。
2.ER和PR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为阳性、阴性和无法判读。
以1%为阳性界值,≥1%的肿瘤细胞核阳性着色时即判为阳性;在有理想的内外阳性对照前提下,<1%的肿瘤细胞着色时判为阴性;标本中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和肿瘤细胞均无着色时,结果无法判读。
3.不符合指南检测标准的标本不能进行评估,要考虑另选标本或蜡块重复检测。
排除标准为:(1)外对照染色结果出现异常;(2)肿瘤细胞及内外阳性对照均未着色;(3)标本曾用强酸脱钙;(4)染色结果为ER(-)/PR(+)时,需排除ER 假阴性或PR假阳性可能;(5)标本从离体到开始固定时间超过1h;(6)固定时间<6h或>72h;(7)采用非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固定;(8)染色方法没有经过指南要求的验证过程;(9)没有使用指南推荐的ER和PR抗体。
4.指南还建议:(1)当肿瘤组织学类型为浸润性小管癌、小叶癌和黏液癌,组织学分级为1级(Nottingham 分级)时,如果ER和PR检测结果为阴性,应在报告中指出,因为这类肿瘤几乎均为ER和PR阳性表达。
(2)可结合阳性比例和染色强度对染色结果评分,评分方法可采用Allred评分或H值评分等【3,4】。
五、报告
ER和PR免疫组化检测报告需标准化,报告内容包括患者信息,染色前固定和组织处理情况,如标本离体时间,开始固定时间,固定持续时间,固定类型;染色方法确认情况,抗体及其他试剂的选择,对照组织染色情况;染色强度和阳性比例,结果解释(阳性/阴性/无法判读,评分及无法判读原因)。
六、实验室认证和质量控制
ER和PR免疫组化检测无金标准,任何染色方法使用前必须进行确认,要求以文献报道的临床试验证实可靠的染色方法为标准进行验证,阳性和阴性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需分别达到90%和95%。
染色方法出现改变,如更换抗体克隆号,改变抗原修复方法或检测系统时,需重新进行方法确认。
实验室内部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和设备维护,对实验人员和病理医师培训及资格认证,严格控制对照组织的质量。
ER和PR免疫组化检测实验室每年至少必须参加两次外部质量控制程序,正确率至少达到90%,否则视为不合格实验室,取消检测资格,直到满足质量检测标准。
七、我们的体会
1.ASCO/CAP发布乳腺癌ER/PR免疫组化检测指南,提醒我们对于ER/PR 免疫组化检测标准化和准确性的关注和重视,促进我国ER/PR检测的标准化。
2. ASCO/CAP指南强调实验室资格认证和实验室内外质量控制,实验人员和病理医师的培训和资格认证,以促进我国对于病理实验室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Hammond MEH, Hayes DF, Dowsett M, et al.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guideline recommendations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testing 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s in breast caner. Arch Pathol Lab Med,2010,134(6):1-25.
【2】Wolff AC, Hammond ME, Schwartz JN, et al: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guideline recommendations for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testing in breast cancer. Arch Pathol Lab Med,2007,131:18-43.
【3】Harvey JM, Clark GM, Osborne CK, et al: Estrogen receptor status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s superior to the ligand-binding assay for predicting response to 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J Clin Oncol,1999,17:1474-1481.
【4】Dowsett M, Allred C, Knox J,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ntitative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expression an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 status with recurrence in the Arimidex, Tamoxifen,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trial. J Clin Oncol,2008,26:1059-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