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马海艳

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这句名言中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播下一个行为,就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第二层意思是说培养习惯重在“积”,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一个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要持之以恒。第三层意思是说,习惯的养成要从抓行为开始。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习惯之一,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家吴正宪曾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上课坐得端正,举手发言积极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学生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等内在的学习品质。学生的这些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养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内部需要的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基于这一认识,我对我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了深入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问题。

1、多一半的学生是教师提出预习要求才预习,而一半的学生是教师要求了也不预习。在预习的方法上,大多数的学生是把有关内容看一遍,通过预习找出重点和难点的人数不多,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预

习当作一种额外任务,因此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听课情况也不令人乐观;多一半的学生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只有少一部分的学生有记课堂笔记的习惯,但基本上是抄板书或记教师的原话,语言概括能力差;听不懂就问的同学较少,同学回答问题,大多数的同学不认真听,认为与自己无关。

3、关于作业的情况,绝大多数的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独立完成作业的人数只有一半;少一半的同学靠抄袭完成作业。

4、课后经常复习的人少,只有个别的学生;考试前复习的人数比较多。但复习的方法基本是按照教师的提纲要点进行背诵记忆,很少有人全面理解进行复习,根本不复习的人数也占一定的比例。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这些不良学习习惯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学习缺乏独立性、自觉性。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动机不当,内驱力不足。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倾向或动力。个体学习活动能否取得效果与学习动机有着密切关系。奥苏伯尔认为,一般称之为学习情境中的成功动机,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份,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这三种内驱力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认知内驱力既有了解掌握知识的需要,又有系统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一般从好奇以及应付环境等心理素质中派生出来。对我们的学生来讲,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没有太大的生存压力,渴望潇洒的生活,所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忽视知识这个人生中巨大的财富对自己今后生活的重大作用,缺少足够的认知动力,致使学习不求甚解,应付了事。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的那种因自己胜任学习的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我校的学生大

多数基础不是很好,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是学不好的,所以也不期望能够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赞许。这种自卑的心态严重影响了学习动机。

2、家长的不重视。中学时期的孩子自控能力还比较低,而我们的家长却总以忙为理由,忽视对孩子学业的关注,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家长的不关心不重视也导致很多孩子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抓住关键人群,形成教育合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程度,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们的认识,才会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抓学生---做到学之有理,行之有据

为了让学生明确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应该培养哪些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应该把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定为“常规训练月”,把“增加一个好习惯”作为活动的基本要求,在校一日常规”等进行详细地讲解和强调,促使学生不断地纠正自己不良学习习惯。由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长期的、细腻的过程,所以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持之以恒。

2.抓家长---做到精诚合作,形成强大合力

学校经常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向每一个孩子下发《中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学习习惯培养

的各项要求,不但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做法,更要让家长知道这个做法的深远意义、终极目的,以及家长应负的责任和在家庭学习中所承担的义务,充分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督促学生规范地坐,静静地学,工整地写,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共同监督培养,做到了精诚合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二、细化培养要求,严格训练学生

1、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指学生对要讲的课事先进行自学准备。课前预习习惯可以提高课上的学习效率,这是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前提。一方面,学生针对预习的内容,可以看看那些能看得懂的,能理解的;找一找预习内容中看不懂的。把它做上记号;对于预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想法的,也把它记下来。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面对新知识之前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与心理准备,知道第二天讲什么,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另一方面,教师课前可以采用小组检查、老师抽查的方式.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这样既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老师也可以掌握学生预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

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就可以做到课堂上学生会讲的让学生讲。学生会做的让学生做,学生能完成的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放在学生存疑、模糊的地方,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既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又能让优秀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落后生有补给的时间和机会,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课堂高效。

2、要培养学生上课记笔记、课下多反思的习惯

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教师要做到定时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指出他们记笔记的不足和优点。使他们利用好课堂笔记。让学生建立《错题本》,让学生学会反思存在的问题,总结解题策略。在每堂课的最后.教师要舍得留些时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结。梳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就所学的新内容互相提出一些问题。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反思,及时修正自己探索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提出改进意见 .

3.抓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

除了学习习惯外,还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它们都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不同的习惯既可以互相促进又可以相互抵触。因此,我们坚持互相促进共抓养成习惯。

4、严阵以待,把每一次作业都作为考试认真对待。要想学到真正的知识,在考试中获取优异的成绩,平时的作业练习至关重要。平时的作业与练习环节对于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巩固和消化课堂知识,积累做题方法技巧,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考试成绩十分重要。作业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方法,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在做作业时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要求,循序渐进,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好作业的八种良好习惯:1、先复习后作业。作业前先把相关知识认真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