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课件1-绪论

合集下载

仪器分析 01仪器分析概述

仪器分析 01仪器分析概述

0.9
1 1.5 5 0.328
1.2
1 1.5 5 0.468
1.5
1 1.5 5 0.573
5.0
1 1.5 5 0.428
混匀后放置3-5 min
定容至50mL,放置10 min后于510 nm处测定A
解:求出标准系列溶液的浓度
cFe/mgL-1 A 0.6 0.112 1.2 0.227 1.8 0.328 2.4 0.468 3.0 0.573
吸附
分配 吸附 光、电、 质谱等
分配
静电 筛分 亲和
Signal
Time
1-4 分析仪器(1)
1-4 分析仪器(2)
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单元
分析仪器种类繁多、型号多变、计算机应用和智能化程度 相差很大,但一般都是以下四个基本部件组成:
输出 信号
信号 发生器
分析 信号
检测器
输入 信号
信号 处理器
信号 显示装置
仪器校正灵敏度与所选标准物和测定条件有关!
有些仪器方法有习惯使用的表示方式。
1-4-2 检出限(1)
检出限指仪器所能检测到的最小有效信号对应的待测组分的浓 度或质量。最小有效信号如何确定?这就需要了解一下试样及 测量信号的组成。 试样:待测组分+基体 待测液:待测组分+基体+相关试剂+溶剂 理想空白:基体+相关试剂+溶剂(不含待测组分) 试剂空白:相关试剂+溶剂(选择合适的测定条件或前处理方
能消除,但可通过仪器的改善或适当的数据处理而减小,是影
响测量精密度的原因,也是决定检出限的主要因素之一。即所 测信号过小时,就难以区分是由待测组分产生还是仪器的自身 噪音,因此最小有效信号应大于本底信号一定倍数。

仪器分析课件ppt

仪器分析课件ppt
外参比电极‖被测溶液( ai未知)∣ 内充溶液( ai一定)∣ 内参比电极
(敏感膜)
内外参比电极的电位值固定,且内充溶液中 离子的活度也一定,则电池电动势为:
E
E
RT nF
ln ai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和结构
1.晶体膜电极
结构:(氟电极) 敏感膜:(氟化镧单晶): 掺有EuF2 的LaF3单晶切片; 内参比电极:Ag-AgCl电极(管内) 内参比溶液:0.1 mol/L NaCl + 0.1 mol/L NaF 混合溶液
2.电解与库仑分析法
电解分析:
在恒电流或控制电位的条件下,被测物在 电极上析出,实现定量分离测定目的的方法。
电重量分析法:
电解过程中在阴极上析出的物质量通常可 以用称重的方法来确定。
库仑分析法:
依据法拉第电解定律,由电解过程中电极 上通过的电量来确定电极上析出的物质量。
电流滴定或库仑滴定:
在恒电流下,电解产生的滴定剂与被测物 作用。
饱和甘汞电极(SCE) 饱和溶液 +0.2438
温度校正,对于SCE,t ℃时的电极电位为:
Et= 0.2438- 7.6×10-4(t-25) (V)
银-氯化银电极:
银丝镀上一层AgCl沉淀,浸在一定浓度的KCl溶液中即构 成了银-氯化银电极。
电极反应:AgCl + e- == Ag + Cl半电池符号:Ag,AgCl(固)KCl 电极电位(25℃): EAgCl/Ag = EAgCl/Ag - 0.059lgaCl-
E膜 = K - 0.059 lgaF- = K + 0.059 pF
高选择性,需要在pH5~7之间使用,
pH高时:溶液中的OH-与氟化镧晶体膜中的F-交换; pH较低时:溶液中的F -生成HF或HF2 - 。

现代仪器分析课件.ppt

现代仪器分析课件.ppt
09:57:50
二、仪器分析发展和作用
role and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 analysis
20世纪40年代后: 仪器分析的大发展时期,确立了仪器分析的地位; 原因: (1)物理学+电子技术+精密仪器制造技术的发展; (2)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动力,连续化大生产的迫 切需要); 分析化学 = 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通过最佳的物理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
结束
09:57:50
现 代 仪 器 分 析 课 件
09:57:50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第一节 概述
generalization
一、 概述
generalization
二、仪器分析的发展和 作用
role and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 analysis
09:57:50
一、概 述
理论
技术
对技术
09:57:50
分析化学六面体
09:57:50
09:57:50
09:57:50
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仪器分析概述 generalization 第二节 仪器分析分类与发展 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 analysis 第三节 课程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main content and learning methods of the course
generalization
分析化学是人们用来认识、解剖自然的重要手段之一; 分析化学是研究获取物质的组成、形态、结构等信息及 其相关理论的科学; 分析化学是化学中的信息科学; 分析化学的发展促进了分析科学的建立; 分析化学的发展过程是人们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 释世界的过程; 20世纪40年代前:分析化学=化学分析; 越来越多的问题化学分析不能解决: 快速、实时检测方法? 痕量分析方法?结构确定?

生物仪器分析原理与方法绪论幻灯片

生物仪器分析原理与方法绪论幻灯片
据统计,20世纪授予的诺贝尔奖工程中,物理 学科工程的68.4%、化学学科工程的74.6%、 生物医学学科工程的90%都直接与实验有关或 本身就是实验工程,这些实验都是借助各种先 进仪器完成的。
从20世纪初到现在,诺贝尔奖颁发给仪器创造、 开展与相关的实验工程达27项之多。
《生物仪器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一章 绪论
《生物仪器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一章 绪论
科学仪器使人类基因组方案提速
人类基因组方案与曼哈顿原子弹方案、阿波罗 登月方案并称科学史上三大方案。
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0亿碱基对组成,分布在23 对染色体上,大约含6万多个基因。
人类基因组测序方法及其效率
测序方法
年代 测序方式 所需时间 所需经费
常规凝胶电泳法 1990 手工
《生物仪器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一章 绪论
3、科学仪器是可持续开展的保证和指路标
20世纪后期,由于科学仪器科技和产业〔主要 是分析仪器〕的开展,人类突然感觉到了环境 污染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开展的重大意义 和严重影响。觉察了大气层臭氧空洞的产生、 开展及其危害以及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 热带雨林破坏等等生态平衡问题的产生、开展 及其危害……发现和监测所有这一切危及人类 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开展甚至人类本身生育、遗 传、疾病、生存根底的大问题,都是直接依靠 现代分析检测科技和现代科学仪器〔分析仪器〕 的开展和广泛应用。
三、学习参考资料
?现代生物科学仪器分析入门?,徐金森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仪器与设备?, 雷东风编著,科 学出版社,2006。
?生命科学仪器使用技术教程?, 滕利荣,孟庆繁主编,科学出版 社,2021。
?离心别离?,金绿松,林元喜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与实验技术 ?,周先碗,胡晓倩编,化学工业

生物仪器分析(PPT转word)

生物仪器分析(PPT转word)

生物仪器分析(PPT转word)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评价指标2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的关系?分析化学是提供物质中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科学和技术。

定性分析:获得试样中原子分子及功能基的相关信息。

定量分析:获得试样中一种或多种组成的相关含量。

34一、仪器分析的定义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

这些方法一般都有独立的方法原理及理论基础。

5二、仪器分析的作用体育(兴奋剂)生活产品质量(鱼新鲜度、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量) 环境质量(污染实时检测) 法庭化学(DNA技术,物证)6化学:新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分子层次上的分析方法;生命科学:DNA测序;活体检测;7环境科学:环境监测;污染物分析;材料科学:新材料,结构与性能;药物: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与结构,构效关系研究; 仪器分析虽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这些方法在化学学科中非常的重要~89 仪器分析的发展过程阶段一:16世纪,天平的出现。

分析化学具有了科学的内涵;20世纪初,依据溶液中四大反应平衡理论,形成分析化学的理论基础。

分析化学由一门操作技术变成一门科学;20世纪40年代前,化学分析占主导地位,仪器分析种类少和精度低; 10阶段二:20世纪40年代后,仪器分析的大发展时期。

仪器分析使分析速度加快,促进化学工业发展;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并重,仪器分析自动化程度低;为什么出现在这一时期,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为仪器分析的建立和发展奠定基础。

(1)Bloch F 和Purcell E M;建立了核磁共振测定方法;诺贝尔化学奖1952年;(2)Martin A J P 和Synge R L M;建立了气相色谱分析法;诺贝尔化学奖1952年;(3)Heyrovsky J,建立极谱分析法,诺贝尔化学奖1959年仪器分析的发展引发了分析化学的第二次变革。

仪器分析 课件 第一章:绪论

仪器分析 课件 第一章:绪论
2
四 课程性质与目标
1. 课程性质
仪器分析:化学+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 (综合性 学科) 基础课:化学专业、应用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 学等专业的基础课;
2. 课程目标
培养两类人才:分析仪器的熟练应用者——解决问 题;创新型人才——发现问题,开拓新领域;
(1 ) 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原理、应用,熟悉仪器结构; (2 ) 使学习者具备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的能力;
22
应该指出:仪器分析本身不是一门独立的学 科,而是多种仪器方法的组合。可是这些 仪器方法在化学学科中极其重要。它们已 不单纯地应用于分析的目的,而是广泛地 应用于研究和解决各种化学理论和实际问 题。因此,将它们称为“化学分析中的仪 器方法”更为确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3
四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区别
化学分析 从原理看 根据化学反应及计 量关系 仪器分析
按试样量的大小: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超微量分析
1 0 0 10~ 100 0 .1 ~ 1 0 0 .1
1 0 1~ 10 0 .1 ~ 1 0 .0 1
30
1-5 仪器分析的发展
20世纪40~50年代兴起的材料科学, 60 ~70年代发展起来的环境科学都促进了 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80年代以来,生命 科学的发展也促进分析化学一次巨大的发 展。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随之不断发展,不断地更新自己,为科 学技术提供更准确、更灵敏、更专一、更 快速、更简便的分析方法。
31


如生命科学研究的进展,需要对多肽、 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分析, 对生物药物分析,对超微量生物活性 物质,如单个细胞内神经传递物质的 分析以及对生物活体进行分析。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仪器分析带来了 新的发展。信息科学主要是信息的采 集和处理。

仪器分析第1章绪论-精品文档

仪器分析第1章绪论-精品文档

2.1 光学分析法
紫外可见法
分子光谱 原子光谱
红外法
原子发射法
光分析法
荧光法
核磁法
光学分析法 某能量作用于待测物质后测定其产生的辐射讯号
或引起的某些变化的分析方法。
1.非光谱法--指那些不以光的波长为特征、讯号,仅通 过测量电磁辐射的某些基本性质(反射、折射等) 的变化的分析方法。如:干涉法、折射法、散射法、 旋光法、衍射法等。
体液、单细胞分析
分析仪器在保障人类健康生活、监控病人病情、预防灾害 发生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没有新型DNA分析仪的进一步发展,人类也很难在防病、 治病特别是在防治癌症和各种遗传病方面对现有基因图谱加以 利用。
2019年美籍华裔钱永健因在荧光蛋白研究领域的成果而获 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的父亲钱学榘是美国波音公司的工程师,舅舅 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的工程学教授,堂叔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哥 哥钱永佑是神经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堂 兄钱永刚是中国解放军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 授.
4.仪器分析应用领域
社会:体育(兴奋剂)、生活产品质量(鱼新鲜度、食 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量)、环境质量(污染实时检 测)、法庭化学(DNA技术,物证)
化学:新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分子层次上的分析方法; 生命科学:DNA测序;活体检测; 环境科学:环境监测;污染物分析; 材料科学:新材料,结构与性能; 药物: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与结构,构效关系研究; 外层空间探索:微型、高效、自动、智能化仪器研制。
➢ 中国:10个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12个部级测试中 心,21个省市测试中心,137个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300多个进出口商品检验室,8千多个环 境监测机构,数十万庞大的分析队伍。

仪器分析 ppt课件

仪器分析  ppt课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电学分析法(21学时)
1.电分析化学导论(2学时) 2.电位分析法(6学时) 3.电解和库仑分析法(5学时) 4.极谱法及伏安法(7学时) 5.电导分析法(1学时) (单元测验)
ppt课件
19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色谱分析法(22学时) 1.液相色谱法(6学时) 2.气相色谱法(8学时) 3.高效液相色谱法(6学时) 4.毛细管电泳法(2学时) 其他分析方法和技术(4学时) (单元测验)
ppt课件 20
参考书
1.仪器分析,方惠群等,科学出版社,2002年 2 月第一版。(主要参考书) 2. 仪器分析,赵藻藩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年5月第一版。 3.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教学 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4 .基础仪器分析,金文等,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一版。 5 .仪器分析,高鸿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年2月第一版。
联用分析技术:
1.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2.气相色谱—质谱法—质谱法(GC—MS—MS) 3.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法(GC—AES) 4.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GC-FTIR) 5.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 ) 6.液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LC-FTIR) 7.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LC-NMR)
ppt课件 15
分析化学的作用
分析化学又是一门工具科学,在科学研究
上,起着眼睛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
ppt课件
16
分析化学在医药卫生领域中的作用
临床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和药学 都以分析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作为基础 和研究手段。如配合诊断和治疗疾病 的临床检验;协助侦破刑事案件的法 医检验;药物的质量检验及药物在体 内代谢产物的检验;预防医学领域内 的环境监测、职业中毒检验、食品的 营养成分和卫生分析、毒物检验等。

仪器分析ppt

仪器分析ppt
(2)热分析法 该方法是通过测定物质的质量、体积、热导
或反应热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 析方法。有热重量法,差热分析法等。
§1-2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当前分析化学的特点:不仅要解决静态物质的 成分分析,而且要解决瞬时变化的暂态的物质的 成分分析;不仅要解决物质总体的总量分析,而 且要解决微区、薄层以及元素所存在的状态与价 态分析。
鉴于以上两种情况,本章讨论几种常用的分 离与富集的方法。
§2-1 沉淀分离法 这是一种较经典的分离方法,经过不断的发
展与完善,目前还经常使用。 一.无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定量分析中,当试样组成较简单,如碳酸钠、 氢氧化铁等,可直接把它们处理成溶液后进行滴 定;但如果为混合试样时,如Fe3+、Zn2+混合溶 液,要测其中的Fe3+含量,就必须除去Zn2+。 已知: KspFe(OH )3 3.51038 , KspZn(OH )2 1.2 1017
达到了平衡,即: A水 A有
A物质在两相中的浓度关系可用分配系数KD表 示: KD=[A有]/[A水]
如I2在水和CCl4之间的分配系数KD是一常数为 85.3,即: [I ]2 CCl4 /[I 2]H 2O 85.3
有些物质在两相中的存在形式与I2不同比较复
杂,如:Os(锇),如果同样用CCl4来萃取溶液中 OsO4时,水相中Os是以OsO4、OsO52-、HOsO-5等三 种形式存在;此时若用分配系数(KD=[OsO4]有/ [OsO4]水)来表示锇元素在两相中分配就说明不 了实际情况,为此引入了分配比D的概念,即:
第一章 绪论
§1-1 仪器分析定义、内容和分类 一.定义与内容
分析化学是人们用来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之 一,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状态和结构的学科。 它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分。

华东理工大学仪器分析课件1 绪论

华东理工大学仪器分析课件1 绪论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基本原理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极谱及伏安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
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参考书
《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大学化学系 北京大学出 版社 1997
Douglas A. Skoog, Donald M. West, F. James Holler. Fundamental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8th ed. Australia: Thomson-Brooks/Cole, 2004
根据混合物中不同物质在两相间作用 力的差异建立的分离分析方法
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 色谱、毛细管电泳等
4.其它方法
热分析法
根据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性质与温度之 间的关系建立的分析方法
热重量法、差热分析、热导法等
质谱
测量被电离物质的质荷比进行分析 质谱
三、仪器分析的发展概况
刘志广 《仪器分析学习指导与综合练习》 高等 教育出版社 2005
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1. 要求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 和仪器 的简单结构;
2. 要求初步具有根据分析的目的,结合学到 的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 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的能力。
3. 学习方法:纵向阅读,横向比较
分析化学的三次巨大变革
第一次变革
分析天平的发明 溶液理论的建立(四大平物理学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为仪器分析奠定了
基础
第三次变革
计算机的发明,尤其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给仪器 分析带来 全新的革命。
前景展望
生命科学研究对分析化学提出高的要求。

仪器分析绪论董慧茹版课件

仪器分析绪论董慧茹版课件
2019/11/1
阶段三:
八十年代初,以计算机应用为标志的分析化学第三次变革。 (1)计算机控制的分析数据采集与处理:
实现分析过程的连续、快速、实时、智能; 促进化学计量学的建立。 (2)化学计量学:利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设计选择最佳分 析条件,获得最大程度的化学信息。
化学信息学:化学信息处理、查询、挖掘、优化等。 (3)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仪器的出现:
2019/11/1
二、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
电化学分析法
质谱分析法 仪器分析
色谱分析法 分析仪器联用技术
光分析法 热分析法
2019/11/1
仪器分析,基于物质的物理或物理性质而进行的分 析,因此根据测量的特征、性质不同,仪器分析方 法分为:
2019/11/1
1、电化学分析法
测定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 根据测定的信号(电导、电位、库仑、 伏安、电流电压)不同,有电导、电位、 库仑、伏安、极谱分析方法。
问:氧化还原滴定,是否可以用测定电位 信号来确定终点呢??
2019/11/1
电导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电解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电泳分析法
极谱与伏安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
2019/11/1
2、光分析法
检测能量(光)作用于待测物后,产生辐射讯号或
所引起的其他变化进行的分析。(三个必要条件)
能源 能源与待测物质相互作用 产生检测讯号
分离方法,常用于联用技术。主要用于分离各种复杂
的混合物。
超界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
色谱分析法 电色谱法
激光色谱法
2019/11/1
4、其他分析方法的分类
质谱分析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IUPAC的规定,一般测定下限Dq 相当于空白测定值 标准偏差10倍的信号所对应的被测物浓度。
Dq = 10 / S 在通常情况下,线性校正曲线是最理想的。
5. 准确度
指测得待测物浓度与样品中待测物实际浓度的接近程度, 用相对百分比表示,是分析方法最重要的性能。
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用下列方法来考察: ⑴ 与其它方法对照; ⑵ 用标准物质评价:标准管理样中的待测元素浓度; ⑶ 加标准回收:在没有标准物质的情况下,用加标准 回收的方法来验证方法的准确度。
1. 精密度
指用同样的方法所测得的数据间相互一致性的程度。它 是表征随机误差大小的一个量。 根据 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规定:精密 度通常用相对标准偏差RSD%来度量。
n
xi x i1
n
RSD% s x
n
2
xi x
s i1 n1
RSD与被测的浓度及方法有关,对同一方法,一般浓度 越低时,精密度越差,即RSD越大。
2. 灵敏度
灵敏度(S):被测定浓度(c)或质量(m)改变 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响应信号(R)的变化。
R = Sc + Rb
S dR dC
R:测量信号 S:直线的斜率
c:溶液浓度 Rb:空白信号
灵敏度指在测定浓度范围中校正曲线的斜率。在仪器分 析中许多校正曲线都是线形的,一般通过测量一系列 标准溶液来求得,若校正曲线为一直线,则直线的斜 率为分析子
智能化 仪器
1.4 分析化学发展趋势
当前,分析化学处在第三次巨大的变革时期,计算机和数 理统计向分析化学渗透,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材料科 学的发展对分析化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它们促进 了分析化学的发展,分析化学发展的特点有四个方面:
1. 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和 微型化方向发展。
分析仪器发展(汪尔康院士)
50年代仪器化 60年代电子化 70年代计算机化 80年代智能化 90年代信息化 21世纪仿生化,进一步信息化和智能化
分析仪器大小: 落地式-台式-移动式-便携式 -手持式-芯片实验室
1.2 分析化学的分类
化学分析法:指利用特定的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来确定 被测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在仪器分析中,各种仪器分析方法通常有自己的 灵敏度概念。如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常用“特征浓度” 即1%净吸收灵敏度来表示:
S = 0.0044×c / A (g/mL 1%吸收)
特征浓度越小,灵敏度越高。
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常用摩尔吸收系数来表 征方法的灵敏度。
3. 检出限
在误差分布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能以99.86%置信 度被检测待测组分的最小量或最小浓度,即信号为空白 (或接近空白)样品信号标准偏差3倍时所对应的被测物质 的浓度。它是由最小检测信号导出的。
⑵ 微电极:已用于对活体甚至单个细胞内神经传质及 重要生命元素的变化进行追踪。
⑶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微量元素的含量、化学形 态、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微量元素对肌体内细菌的影响。
⑷ 药物分析:有效成分含量、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 分解、药物动力学、疾病诊断、药物检测。
⑸ 免疫分析:广泛用于临床体液分析、药物分析、环境分 析、食品分析和生物化学研究,尤其在毒品的鉴定、吸毒 人员的认定、疾病的诊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方法理论依据: 酸碱滴定:H+ + OH = H2O 络合滴定:M2+ + H2Y2 = MY2 + 2H+ 氧化还原滴定:Ox + ne = Red 沉淀滴定:Ag+ + X = AgX
手 段: 天平、玻璃容器
仪器分析法: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性质 强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方法理论依据: 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性质强度。
1.5 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性能指标
仪器分析测定时使用各种类型的分析仪器,分析仪器自 动化程度越高,仪器越复杂。然而不管分析仪器如何 复杂,一般均由信号发生器、检测器、信号处理器和 读出装置四个基本组成。
由于仪器分析方法很多,所以在测定样品之前,不仅要 了解样品的分解方法及对分析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了 解各种仪器分析原理和性能指标。包括:灵敏度、检 出限、精密度和选择性等。
⑵ 测量参数:集分离与检测为一体,主要依据检测器而定, 检测器主要有光学式、电化学式和质谱式等。
⑶ 分类:根据流动相的状态分为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 相色谱(HPLC)、离子色谱(IC)、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毛细管电泳法(CE,但分离原理与色谱法不同)。
4. 质谱法
⑴ 理论依据: 根据不同的气态离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 动情况(运动轨迹)的不同而建立的分离测定方法。
6. 选择性
指该方法不受试样基体中所含其它类物质干扰的程 度。常用选择性系数来表征分析方法选择性。除了 离子选择性电极外,选择性系数并没有能广泛的应 用到仪器分析。
1.6 常用的分析仪器示意图
1. 原子吸收光谱仪
TAS-990 原子吸收光谱仪
2. 原子荧光光谱仪
3. 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4. 等离子体-质谱仪
光学分析

电化学分析



色谱分析
其它分析
发射、吸收、荧光、散射
电导、电位、电解、库仑、 极谱、伏安
气相、液相、离子、超临界 流体、薄层、毛细管电泳
质谱、热重量法、差热分析
⑴ 由分析对象来看
无机物分析
有机物 分析
生物活性物质
⑵ 由分析对象的数量级来看
常量
微量
痕量
分子
⑶ 由分析自动化程度来看
手工操作
2. 各类分析方法的联用技术。包括 (ICP-MS、GC-MS、 LC-MS、GC-FTIR-MS等)。
3. 建立原位、活体、实时、在线的动态分析检测方法, 无损探测方法以及多元多参数的检测监视方法,并研 制出相应的分析仪器,检测痕量与超痕量分析(ngpg-fg-ag/g)是近代分析化学的重要方向,也是21世 纪分析化学发展的主流。
2. 电化学分析法
⑴ 理论依据:根据物质在溶液中和电极上的电化学性 质为基础建立的分析方法。
⑵ 测量参数:电化学方法中主要测量的参数有电导、 电阻、电位、电流、电量。
⑶ 分类: 电导法、电位法、电解和库仑法、极谱法、
伏安法。
3. 色谱分析法
⑴ 理论依据: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 (固 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吸附能力、分配系数或其它亲和作 用的差异而建立起来的分离测定方法。
分析化学的任务是确定物质化学组成、测量各组分的 含量及表征物质的化学结构,属于定性分析、定量 分析和结构分析研究的范畴。
三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20世纪初,基于溶液理论(四大平衡理论)发展 技术(手艺)-- 科学
第二次,二战前后(40年代),基于物理学,电子学发展 化学分析 -- 仪器分析(为主)
第三次,70年代末开始,基于数学、计算机、生物学的发 展。在利用光、电、磁、热、声等现象基础上, 再加采用数学、计算机、生物等尽可能多的手段, 对物质作全面、纵深分析。
(6) 临床化验:非介入式诊断、 PCR分子诊断、免疫分析和 成像技术对生命科学和人类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袖 珍式、可穿带式等监控仪器可以不间断地监控脉搏、呼吸、 血糖、心电图,甚至创伤等。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病原体。
(7) 生物传感器
是一门由生物、化学、物理、医学和电子技术等多种学 科互相渗透成长起来的新学科,具有选择性高、分析速 度快、操作简易和仪器价格低廉等特点,且可以进行在 线甚至活体分析。生物传感器的研制迄今已经历了三代, 第三代生物传感器是将生物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结合起 来,研制成场效应生物传感器。
(8) 生物大分子及生物活性物质的表征与测定
以色谱、质谱、核磁共振、荧光、磷光、化学发光和免 疫分析以及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化学修饰电极和 生物电分析化学等为主体分析手段,在分子和细胞水平 上认识和研究生命过程中某些大分子及生物活性物质的 化学和生物本质。
本章基本要求
⒈ 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 ⒉ 掌握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和特点; ⒊ 掌握分析仪器的组成部分; ⒋ 了光解学分仪析器法、的电主化学要分性析法能、指标。
D = 3 / S
:相同条件对空白试样进行足够多次测定的标准偏差。
灵敏度越高,检出限越低。两者的含义不同。 灵敏度指的是分析信号随组分含量变化的大小,与检测器
放大倍数有关; 检出限指定量分析方法可能检测的最小量或最小浓度,与
测定噪声有关。
4. 线性范围
指分析校正曲线保持线性或曲线斜率保持正常的待测物质 的浓度范围。一般在实际测试中,它的低端可视为检测 下限,高端定义为当分析信号偏离校正曲线直线部分时 某一点所对应的浓度,此点应以某一相对量(如5%)偏 离校正曲线直线部分的延长线。
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
本章基本要求
⒈ 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 ⒉ 掌握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和特点; ⒊ 掌握分析仪器的组成部分; ⒋ 了解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1 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
分析化学是人们获得物质化学组成、结构和信息的科 学,即表征与测量的科学。分析化学是由各学科之 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而发展起来的。
4. 分析化学的信息化和化学计量学的发展。 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世纪,建立可持续发 展的世纪。因此,对于分析化学又是一次自身发展的 新机遇。
黄本立院士列出11个方面的发展方向: ⒈ 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检测限; ⒉ 更好的选择性/更小的基体干扰; ⒊ 更高的准确度/更好的精密度; ⒋ 更高的分析速度; ⒌ 更高的自动化程度; ⒍ 更完善、可信的形态分析; ⒎ 更完善的多元素(分析物)同时检测能力; ⒏ 更小的样品量要求实现微损或无损分析; ⒐ 原位、活体、实时、在线分析; ⒑ 更小的应用范围,如遥测、极端或特殊环境中分析; ⒒ 高分辨成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