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的探讨

合集下载

对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的探讨

对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的探讨

对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的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内的推广,建筑节能设计越来越引起我国广大建筑工作者的重视。

许多发达国家先进的建筑节能理念、技术、材料,以及应用成果被介绍到国内,向人们展示了通过优秀设计和高新科技相结合所创造的优雅、舒适且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发展前景。

但是,这些大量应用高科技的节能措施往往成本很高,一次性投入比较大,连发达国家目前也难以大规模推广。

我们还应当注意到,目前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技术主要是针对当地的气候特点开发的,而这些技术本身也不是十分完善,在其他地区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没有十足的把握。

关键词:绿色建筑;特点;设计理念;方法中图分类号:ts95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绿色建筑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它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减少能耗。

文章对绿色建筑的特点、设计理念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1.绿色建筑的特点1.1生态性绿色建筑的生态性是指在设计、施工、使用中尊重生态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减少能耗和污染,选材上优先选用环保材料,高效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在废物排放上尽量无害,并合理再生利用。

1.2安全舒适性绿色建筑在选址上应该考虑到建筑周边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氮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选择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应不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绿色建筑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人文环境、视觉环境及景观环境的建设,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力,使人与建筑自然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1.3先进性绿色建筑的先进性是指将绿色和智能合二为一,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以绿色理念促进智能化。

绿色智能化是技术的综合,其基本体系包括安全防范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信息网络系统。

目前我国有些城市的公共建筑已经实现了通过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对建筑能耗和室内热湿环境及空气质量进行远程检测控制,并优化系统运行,最大限度减少建筑对能源的需求及对环境的污染。

关于绿色建筑中的建筑通风

关于绿色建筑中的建筑通风

关于绿色建筑中的建筑通风绿色建筑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任务之一,已被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

建筑环境的持续性与自然化是绿化的大方向。

未来城市的生活环境都要全面绿化,这将是一个无污染的世界。

本文主要依照建筑自然通风的环保作用进行展开,主要讲述建筑物在经过设计后能够形成自然通风。

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使绿色的、环保的建筑不断发展。

本文对绿色建筑中的建筑通风进行简单探讨。

一.引言随着社会逐渐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各类资源是有限的,但需求是无限的,资源和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能源的利用。

绿色建筑是在节约资源的环境下出现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建筑对能源的消耗,以实现能源节约。

在绿色建筑中,通风系统合理设计能够显著降低资源耗用,有利于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占据重要位置。

二.绿色建筑自然通风概述绿色建筑中的自然通风主要是利用建筑内部和外部的风力、热压所形成的风推进空气流动从而实现通风换气。

自然通风主要作用是通过通风换气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实现降温通风功能。

采用自然通风,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开窗15分钟左右可以完成一次完全换气,30分钟可以完成一次室内外空气交换。

自然通风以热压和风压作为基本动力,通过利用建筑物室内热压和建筑外部的风压,实现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的主要形式包括:1.利用风压实现自然通风空气流受到阻挡时所产生的静压称之为风压,建筑物正面有风吹过时,建筑物表面形成阻挡,导致迎风面上的静压增高,形成正压区,气流继续朝建筑上方偏转,在建筑物背面和侧面形成局部涡流,由于静压降低,导致负压差的形成。

建筑背风面和迎风面的压力差形成风压,建筑室内控制在风压作用下由压力较高的一侧朝向压力较低的一侧流动,从而实现自然通风。

风压和建筑形式及周围建筑布局以及建筑和风的夹角等因素有关。

通常情况下,风迎面吹响建筑正面时,在迎风面的中心位置的正压最大,而在屋脊和屋角位置的负压最大。

绿色建筑自然通风的外围护结构设计分析

绿色建筑自然通风的外围护结构设计分析

绿色建筑自然通风的外围护结构设计分析绿色建筑自然通风是指建筑利用自然的气流和温度差异来实现室内空气流通和温度调节,从而减少对人工通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外围护结构作为建筑的外部保护和支撑系统,在绿色建筑自然通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绿色建筑自然通风的外围护结构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其设计原理和技术要点。

一、自然通风原理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来实现建筑内部通风换气的过程。

在自然通风中,空气由高压向低压流动,因此在设计建筑外围护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气流的路径和方向,二是气流的速度和变化,三是外部环境对气流的影响。

气流的路径和方向主要取决于建筑的布局和外围护结构的形式,例如建筑的朝向、屋顶和立面的形状、窗户和通风口的位置等。

在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通气口和通风风道,以保证气流的畅通和方向的合理性。

气流的速度和变化影响着建筑内部的气流分布和舒适度。

一般来说,气流速度应该在0.1-0.3m/s之间,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舒适度。

气流的变化也需要得到合理的控制,避免产生局部通风或死角现象。

外部环境对气流的影响主要包括气温、风速和湿度等因素,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室内气流的温度和湿度,因此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外部环境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二、外围护结构设计原则优化建筑布局和形式是绿色建筑自然通风的基本要求,良好的布局和形式可以使得气流在建筑内部得以自由流动,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温度的调节。

合理设置通风窗和通风口,使得气流得以从低处向高处流动,从而带走室内的热空气和异味气体,然后在高处的天窗或顶棚排出。

合理设置通风口和通风风道是保证自然通风的关键,通过通风口和通风风道,可以使得外界新鲜空气得以迅速进入建筑内部,同时也有利于排出室内的热空气和异味气体。

通风口和通风风道的设置需要考虑气流速度和变化的合理性,避免产生过大的气流速度和不必要的气流变化。

三、外围护结构技术要点在绿色建筑自然通风的外围护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技术要点:一是合理设置通风口和通风风道,二是利用外部自然条件,例如太阳能和风能,提高自然通风效果,三是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调整通风口和通风风道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四是采用适当的材料和工艺,提高外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和隔热性。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问题研究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问题研究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问题研究【摘要】:社会的日新月异,使得人们对建筑设计中通风问题越来越重视。

本文对绿色建筑中通风问题的有关要点进行分析研究,说明通风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自然通风;问题;研究一.前言远古时代,人们就懂得通过对风的利用,对生活环境进行改善。

一直以来,聪明的人类根据自身生活环境的特点,寻找出一套套有利于对自身的生活环境进行通风的措施。

而科学的发展,使得传统的通风技术被人们遗忘在角落,直至到了今天,当能源逐渐被开发完毕,地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人们又开始有了对生态技术的追求,并试图寻找能通过对风的利用,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并且能够改善人们生活的室内环境,使室内环境变得更舒适、凉爽。

二.绿色建筑和自然通风的定义1.绿色建筑:所谓的绿色建筑,是指建筑在全寿命的周期之内,在资源上能够进行最大的节约,比如节地、节能、节水以及节材等,能减少污染,对环境进行保护,并能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以及高效的使用空间,能够做到和睦相处,谐平共生。

2.自然通风。

建筑内部是不是具备通风条件,将对人们的健康起着重大影响。

具有通风条件的建筑内部,通过空气的流通以及气流对人体的影响,并通过对室内温度、气温以及内表面的温度,对人们的健康进行间接影响。

关于自然通风所产生的作用,人们通常认为有3种功能,且功能不同:第一,热舒适通风。

皮肤如果过于潮湿,会引起不舒适的感觉,这类通风可以对皮肤的不舒适起到改善作用,可以帮助体内散热;第二,健康通风。

这类通风可以保持室内的空气质量;第三,降温通风。

当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高时,可以对建筑构件进行降温。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当室内与室外的温度相差比较大的时候,开窗达到十分钟以上,就可以对室内空气换气一次,温度相差不大时,大约三十分钟左右会换气一次。

热压与风压是自然通风的最基础的条件,因此,为了实现通风,通常依靠三种方法:第一,通过对热压的利用进行通风;第二,通过对风压的利用进行通风;第三,通过对风压与热压的利用进行通风。

《博物馆调研汇报——绿色建筑技术自然通风的利用》

《博物馆调研汇报——绿色建筑技术自然通风的利用》

博物馆调研汇报——绿色建筑技术自然通风的利用引言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建筑技术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展示的重要场所,如何应用绿色建筑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对绿色建筑技术中的自然通风进行调研,并总结其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自然通风技术概述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进行室内空气的更新和调节的一种通风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机械通风系统,自然通风具有节能、环保、降低噪音等优势。

在绿色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自然通风原理自然通风的原理是利用气流的压差和热对流的效应,通过建筑内外温度差异的产生气流,以实现室内空气的流动。

凭借地形、建筑朝向、窗户位置和形状等因素,能够实现自然通风的建筑物可以在没有机械通风的前提下,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更新。

自然通风的不同模式自然通风可分为自然驱动通风和可控自然通风两种模式。

自然驱动通风是通过建筑设计的被动手段,利用气流的压差和自然对流的效应实现室内空气的流动。

可控自然通风则结合了可调节的开窗设施和传感器等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通风的风速和风量。

博物馆中自然通风技术应用实践博物馆是一种高密度人流活动场所,如何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是博物馆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一大挑战。

以下是博物馆中自然通风技术应用的实践案例:1.艾奥瓦州立大学美术馆艾奥瓦州立大学美术馆采用了自然通风系统,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减少了机械通风系统的能耗。

美术馆中设置了一系列可调节的窗户和传感器,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通风风量和风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2.新加坡国立博物馆新加坡国立博物馆采用了自然通风和冷却系统相结合的设计,通过在建筑中设置开放式庭院和水景,利用自然气流和水的蒸发效应,实现室内的自然通风和降温。

博物馆还使用可调节的遮阳设施,控制太阳辐射进入室内,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线。

绿色建筑自然通风设计中CFD技术的应用

绿色建筑自然通风设计中CFD技术的应用

绿色建筑自然通风设计中CFD技术的应用摘要:建筑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室内外空气流动及其对热舒适性的影响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

基于CFD技术,定量的模拟分析自然通风热舒适性已成为绿色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文探讨了CFD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在建筑自然通风设计中的应用领域,为建筑自然通风设计模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绿色建筑;CFD;自然通风1概述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资源消耗总量逐年迅速增长。

因此,绿色建筑已成为是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

绿色建筑设计强调全过程控制,各专业在项目的每个阶段都应参与讨论、设计与研究,绿色建筑以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建筑能耗为特征,采用绿色技术与环境友好的技术设备。

自然通风作为健康、舒适、节能的室内环境调节方式是绿色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项。

长期以来,建筑设计中有关自然通风设计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基于定性分析的常规静态设计,即以城市的主导风向和风速为主要设计依据,采用简单流量平衡,估计建筑物内部空间在主导风向和风速下的静态空气流向和流量,从而定性地给出采用自然通风时的估计结果。

而绿色建筑设计强调以定量化分析与评估为前提,提倡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包括自然通风在内的多种技术策略的定量化分析与评估。

CFD技术,即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形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所做的分析。

目前,CFD计算模拟已成为绿色建筑自然通风设计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能为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空间组织、剖面设计和门窗设置等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2CFD方法简介计算流体动力学是20世纪60年代起伴随计算科学与工程(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简称CSE)迅速崛起的一门学科分支,经过半个世纪的迅猛发展,这门学科已经是相当的成熟了,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近十几年来,各种CFD通用软件的陆续出现,成为商品化软件,服务于传统的流体力学和流体工程领域。

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浅析

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浅析

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浅析作者:郭滦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2期摘要:自然通风是节能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手段,也是绿色建筑的空调技术发展的方向。

利用自然通风的原理和实现的技术手段可以分为:利用风压实现的自然通风、利用热压实现的自然通风、风压与热压相结合的自然通风以及机械辅助通风等几种形式。

本文将从自然通风的实现方法着手,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其原理,并对双层维护结构和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节能;自然通风;实现手段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空调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通风环境。

越来越能更加主动的控制室内环境,创造前所未有的室内舒适气候要求,从而使人们逐渐淡化了对自然通风这种气候适宜性技术的应用。

然而,在今天全球能源紧张、节能压力增大、空气品质恶化以及建筑综合征等发生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从新审视和重视自然通风这一传统的气候适宜性技术自然通风是一项古老的技术。

与复杂、耗能的空调技术相比,自然通风是能够适应气候的一项廉价而成熟的技术措施,与空调系统相比,其可以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为室内引入新风,有利于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

通常认为自然通风具有三大主要作用:提供新鲜空气、生理降温、释放建筑结构中蓄存的热量。

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升、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组合,建筑的体量和规模逐渐膨胀,同时部分建筑师忽视自然通风,完全依赖于机械通风。

然而城市风由于城市街道、河流、建筑高度、布局、以及太阳辐射、温湿度的不同,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继续利用城市主导风向作为建筑自然通风分析的边界条件,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所以造成大量的建筑用房自然通风不畅,因而建筑的耗能增加,室内空气质量恶化,形成“建筑综合症”和“空调病”,产生“病态建筑”。

在发达的国家,近40%的能源是在建筑中消耗的,据专家估算,其中2/3~3/4可通过正确的、理想的建筑措施节省下来。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通风和空气质量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通风和空气质量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通风和空气质量绿色建筑是指采用环保节能的技术和设计,满足人们生存、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并对人体健康、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影响的建筑。

通风和空气质量是绿色建筑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通风在绿色建筑中的作用通风是指通过建筑中的门窗、空气处理设备等手段,将空气由室外引入室内或通过室内空气进行排出、更新,以维持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

在绿色建筑中,通过科学合理的通风设计能够实现以下目的:1.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室内如果没有通风,易积累有害物质,影响人们的健康。

而通风正好可以使室内的空气和室外的新鲜空气进行交换,达到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的效果。

2.节能:通过适当的通风设计,可以在热天降低室温,减少使用空调;在寒冷的气候中,增加室内的温度,减少使用暖气。

这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3.增加舒适度:过强或过弱的室内风速对人体健康有影响,而适当的通风可以调节室内风速,保持室内的舒适度。

二、绿色建筑中的空气质量管理空气质量管理是指对建筑内部空气进行管理和控制,达到人体健康和舒适度的要求。

在绿色建筑中,空气质量管理标准应该比传统建筑更高,并采取以下措施:1.有害物质控制: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具有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甲醛、氨、苯等有害物质的挥发。

同时,建筑内部空气中的细菌等污染物也需要得到控制。

2.空气质量监测:通过室内传感器采集室内空气数据,包括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及时发现和解决空气中的问题。

3.空气净化:在开启通风设施与门窗开启后仍不能保证空气质量时,需要采用空气净化设备,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证空气质量。

4.氧气补充:室内封闭,容易导致室内氧气含量过低,使用空气净化器加负载氧气的方式来解决空气含氧量过低问题。

三、绿色建筑中的通风和空气质量的实践案例1.瀑布公园路的楼宇中心:该建筑将天窗设置在房间中心,在不需要采光的时候进行通风,通过热气上升的原理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通风。

浅谈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浅谈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优化能源系统
对空调、照明、供暖等系 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环保设计
绿色建材
使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的建材、环保涂 料等,降低室内空气污染 。
水资源管理
采用雨水收集系统、节水 器具等,合理利用水资源 ,减少用水量。
降低噪音污染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采用 隔音材料等,降低噪音对 居住者的干扰。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当地的文化元 素,体现地域特色和人文关怀。
提高空间利用率
合理布局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提供更多的功能空间。
CHAPTER 03
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选址与布局
选址
在选择建筑地址时,应优先考虑生态 保护区、绿地和森林等地区,以降低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布局
合理规划建筑物的布局,使其与周围 环境相协调,同时考虑采光、通风和 绿化等因素。
多元化发展
未来绿色建筑设计将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风格将得到充分体现。
高性能材料
绿色建筑将更加注重高性能材料的应用,如新型保温材料、节能玻璃等,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化设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绿色建筑设计将更加智能化,如利用大数据进行能耗分析、智能化控制 等。
按照技术应用水平
绿色建筑分为基本级、一级、二 级和三级技术应用水平。各级技 术应用水平对应不同的节能效果 和资源利用效率。
CHAPTER 02
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
节能设计
01
02
03
节能建筑结构
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 节能门窗等,提高建筑的 热工性能,降低能源消耗 。
可再生能源利用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自然采光与通风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它们对建筑物的舒适性、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自然采光与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原理和方法,并介绍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Ⅰ. 自然采光的原理自然采光是指通过使用自然光源来照明室内空间。

它不仅可以帮助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还可以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采光原理:1. 平面采光:通过在建筑物的屋顶上设置天窗或凹槽,利用天空的亮度和光线分布,将自然光引入室内。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可以提供均匀的室内照明,还能降低电能消耗。

2. 垂直采光:利用建筑物的立面来引入自然光。

常见的方法包括设置窗户、光管和玻璃天井等。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让更多的自然光进入建筑内部,提高室内的照度。

3. 反射采光:通过使用反射材料,将外部的自然光反射到室内来实现照明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不能直接引入自然光的房间,如地下室和内部空间。

Ⅱ. 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来调节室内空气的流动和温度。

它可以减少对人工通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同时提供新鲜空气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通风原理:1. 自然风道:通过在建筑物中设置通风孔和风口,利用自然气流的驱动力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并将排出的废气排放到室外。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有效交换,改善空气质量。

2. 热对流:利用热空气的密度差引起气流的上升和下降,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

这种设计方法常见于高天花板的建筑,通过设置送风口和排风口,利用自然热对流来实现通风效果。

3. 风扇辅助通风:在自然通风的基础上,使用风扇来增加气流的速度和强度,改善通风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增加通风量的建筑物,如大型工业厂房和体育馆等。

Ⅲ. 自然采光与通风的实际应用自然采光与通风在建筑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案例:1.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通常会将自然采光与通风作为设计的核心元素。

绿色建筑如何提高建筑物的通风性能

绿色建筑如何提高建筑物的通风性能

绿色建筑如何提高建筑物的通风性能在当今的建筑领域,绿色建筑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

其中,提高建筑物的通风性能是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良好的通风不仅能为居住者提供清新、舒适的室内环境,还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机械通风设备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那么,绿色建筑究竟是如何提高建筑物通风性能的呢?首先,合理的建筑布局是实现良好通风的基础。

在规划设计阶段,建筑师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

例如,将建筑物的长边朝向夏季主导风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风。

同时,避免建筑物之间相互遮挡,保持足够的间距,以确保风能够顺畅地流动。

此外,通过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形成风道,引导风进入建筑群内部,改善整体的通风效果。

建筑的开口设计对于通风性能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窗户是实现自然通风的主要途径之一。

合理设置窗户的位置、大小和形式,可以有效地引入新鲜空气并排出室内污浊空气。

例如,在建筑物的迎风面设置较大面积的窗户,以增加进风量;在背风面设置适量的窗户,形成压力差,促进空气流通。

此外,采用可开启的窗户,如平开窗、推拉窗等,便于居住者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通风量。

除了窗户,门的设计也不容忽视。

在一些公共建筑中,可以设置旋转门或带有通风口的门,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通风效率。

绿色建筑还常常利用天井和中庭来改善通风性能。

天井是一种在建筑物内部设置的露天空间,它可以促进空气的垂直流动。

当中庭与建筑物的通风系统相结合时,能够形成一个自然的通风烟囱效应。

热空气上升通过中庭排出,而冷空气则从底部补充进来,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更新。

这种设计在大型商业建筑和办公楼中较为常见,能够有效地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节约能源。

另外,绿色建筑中的通风廊道设计也是提高通风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风廊道是专门为引导风而设置的通道,可以是建筑物内部的走廊、通道,也可以是外部的风道。

通过合理规划通风廊道的走向和尺寸,使其与自然风向相匹配,可以加速空气的流动,将新鲜空气引入建筑物的各个角落。

绿色建筑自然通风的外围护结构设计

绿色建筑自然通风的外围护结构设计

绿色建筑自然通风的外围护结构设计摘要:绿色建筑的出现,满足国家节能降耗的发展需求,其中外围护结构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的通风效果。

本文基于自然通风理念下,首先介绍了外围护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然后指出设计期间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自然通风;外围护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中,自然通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相比于空调技术的使用,自然通风能改善温室效应、缓解能源危机。

外围护结构是建筑室内、室外的分界点,也是通风换气的重要枢纽,以下结合实践,探讨了外围护结构的设计要点。

1.绿色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设计原则绿色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①地域性。

设计时分析当地的环境、气候特点,树立因地制宜的理念,尽量使用当地的建材和设备,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②可变性。

外围护结构能分割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应该根据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实现自动调节的效果。

设计期间,对外围护结构的形状、颜色、角度进行调整,促使建筑适应气候,提高人们的居住舒适性。

③整体性。

外围护结构的设计,不仅要发挥自身结构功能,还要考虑到对整个建筑的影响,作为建筑的外立面,能实现信息交换、能量传递的功能。

④经济性。

一方面设计方案要科学合理规范,满足绿色节能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关注造价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出现材料、设备、人工浪费现象。

2.绿色建筑自然通风的外围护结构设计方法2.1 利用建筑外部压力差外围护结构的洞口,是室外风进入室内的主要通道,如果门窗洞口和风向夹角过大,或者进入室内的风速过大,此时可以在外围护结构上设计附属构造,从而改善建筑内部的通风。

利用建筑外部压力差形成自然通风,常用设计如百叶窗、导风板、特殊幕墙等。

以国外某医院建筑为例,位于湿热气候区,在外围护结构的设计上,采用大面积可调节式百叶窗,如下图1所示。

其一,百叶窗与墙体之间的夹角一般设置为15°,能实现最佳换气效果;同时根据外部气流的变化,可对百叶窗的角度进行调整。

建筑的垂直绿化和自然通风设计

建筑的垂直绿化和自然通风设计

5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 O.21SCI EN CE &TECHN OLOG Y I NFOR M A TI O N 建筑科学强度增涨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养护可避免表面脱水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

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养护,并建议采用喷养护液进行养护。

四、对裂缝的弥补处理采取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由于各种原因仍可能有少量楼面裂缝发生。

当这些楼面裂缝发生后,应在楼地面和天棚粉刷前预先作好妥善的裂缝处理工作,然后再进行装修。

根据我公司的经验,住宅楼地面上部的粉刷找平层较厚,可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丝网或抗裂短钢进行加强;楼板底则粉刷层较薄,且通常无吊顶遮盖,更易暴露裂缝,影响美观而引起投诉,建议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当遇到裂缝较宽、受力较大等特殊情况时采用碳纤维粘贴加强)。

复合增强纤维的粘贴宽度以350毫米~400毫米为宜,既能达到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不影响粉刷和装饰效果,是目前较理想的裂缝弥补措施。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也经历了由此带来的人中增长、生态环境恶化等种种社会问题。

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不可循环资源的进一步减少,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种种恶化的进一步认识,绿色可持续发展正在各个领域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识。

在建筑设计界,由于对“技术至上”的片面认识,往往会形成“人工至上”的错误理解。

表现为搞建筑的只关注于建筑造型与空间而不关心场所的物理环境,其他专业的设计人员只注重机械的数字计算,关心设备性能即通过人工调控能否满足建筑的需求,而不是质疑建筑。

这样的设计组合时间久了,自然会让建筑设计越来越依赖于环境的人工调控,从而走入远离自然的设计误区。

前些年突如其来的非典流行病,向人们敲响了警钟,非典感染多发生在自然通风不良的场合。

这次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启示应该唤起更多建筑师、规划师以及相关人员的思考,在今后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到建筑内部的绿色生态环境,考虑到城市有机体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06
CATALOGUE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自然通风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是一种 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绿色建筑技术。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利用自然通风技术,可以有 效地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通风,提高建筑物的舒 适度和健康性能。
自然通风技术可以结合其他绿色建筑技术,如 太阳能、地源热泵等,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能 源效率和环境性能。
广州珠江新城案例
总结词
广州珠江新城是一个充分运用自然通风技术的商业建筑 群,通过建筑设计和机械通风系统的配合,实现了室内 环境的自然通风。
详细描述
广州珠江新城是一个位于广州市中心的商业建筑群,其 中包括了多个高层建筑、商业设施和办公楼。在设计过 程中,建筑师注重利用自然通风技术,通过合理的建筑 布局和窗户设计,使得室内环境能够自然通风。此外, 为了应对广州地区的气候特点,还配备了机械通风系统 ,确保在炎热的夏季能够保持室内环境的舒适。
02
CATALOGUE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及优势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01
空气流动原理
自然通风是利用空气的密度差和风压差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当室
内外存在温差时,空气密度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压力差,使得空气从
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02
热压通风
热压通风是利用室内外温度差引起的空气密度差来产生通风。当室内温
设置通风塔或类似的结构 ,以引导自然风进入建筑 内部,同时可以增加建筑 物的通风效果。
竖向通道
通过剖面设计,创造有利 于空气流通的竖向通道, 如设置中庭或高窗台等。
屋顶设计
合理设计屋顶形状和材料 ,以引导自然风的流动, 同时考虑遮阳和排水等问 题。

拔风井自然通风效果若干方面的探讨

拔风井自然通风效果若干方面的探讨

拔风井自然通风效果若干方面的探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为了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广泛应用空调。

虽然空调能够为人们提供冬暖夏凉的居住环境,但是其不仅消耗能源,而且还不利于室内空气的流动,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迫于节能环保以及良好生活品质的要求,人们加强了对自然通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利用自然通风是传统建筑防热的主要举措,并且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湿热地区,经常会遇到建筑物设计开阔的窗户,采取架空建筑的方式,此种现象在南方地区更是普遍,其应用原理就是通过自然通风技术的应用达到生态节约的目的。

长期以来,建筑设计中有关自然通风的设计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基于定性分析的常规静态设计,即以城市的主导风向和风速为主要设计依据,采用简单流量平衡,估计建筑物内部空间在主导风向和风速下的静态空气流向和流量,从而定性地给出采用自然通风时的估计结果。

目前,绿色建筑中自然通风的评价手段仍然是以模拟手段为主,无实际数据,无法对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进行有效的评判,所以迫切需要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建筑自然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方法。

1 拔风井自然通风的应用现状1.1 中庭通风中庭通风是当前建筑设计所采取的最常见的一种自然通风技术,一般建筑主要是通过设计平面较大的建筑形成中庭通风,例如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就是一个利用中庭进行自然通风的成功案例。

该设计集中体现了中庭通风的原理,例如为了避免中庭内部形成过大的紊流,设计者将60层的建筑设计为每12层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进行自然通风的设计,通过计算该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 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太阳能属于新能源,利用太阳能实现自然通风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风能,一般建筑物采取安装加热采热构件的方式,使建筑物内部的空气上升,以此形成热压,引起空气流动,形成自然通风的效果,例如图1就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自然通风的典型案例。

在该建筑中通过在西侧设计太阳能通风口使得内部的空气上升,并且在井内形成负压,以此形成自然通风,并且通过自然通风将过道内的热量带走。

绿色建筑下的自然通风与暖通系统总体设计

绿色建筑下的自然通风与暖通系统总体设计

绿色建筑下的自然通风与暖通系统总体设计绿色建筑是当今建筑设计领域的热门话题,它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提倡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建筑中,自然通风与暖通系统的总体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绿色建筑下的自然通风与暖通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和方法。

首先,自然通风是绿色建筑中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通风系统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气流,减少对机械通风的依赖,降低能耗。

在自然通风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的朝向、开窗位置、窗户的尺寸和形式等因素。

例如,南向的窗户可以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以便充分利用太阳能,提供充足的自然采光和热能。

而北向的窗户则可以采用较小的尺寸,以减少能量的散失。

其次,暖通系统的设计也是绿色建筑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绿色建筑中,暖通系统的目标是实现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技术和策略。

例如,利用地下水源进行地源热泵供暖,可以有效地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减少供暖能耗。

此外,还可以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为建筑提供热水和供暖。

除了自然通风和暖通系统的设计,绿色建筑下还有其他一些与之相关的设计策略。

例如,建筑外墙的保温设计和采光设计。

保温设计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和采用双层外墙结构等方式,减少能量的散失。

采光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窗户布局和采用光线导引系统等方式,提供充足的自然采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此外,绿色建筑下的自然通风与暖通系统的总体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境适应性。

可持续性是指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尽可能小。

在自然通风与暖通系统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设备,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环境适应性是指建筑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通风和供暖方式,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下的自然通风与暖通系统的总体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布局、朝向、窗户设计、暖通系统和保温设计等因素。

建筑节能设计中自然通风与采光问题分析

建筑节能设计中自然通风与采光问题分析

建筑节能设计中自然通风与采光问题分析发布时间:2022-07-15T08:05:21.546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期(上)作者:彭毅[导读] 随着绿色建筑的广泛推广,被动式设计是实现绿色节能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彭毅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随着绿色建筑的广泛推广,被动式设计是实现绿色节能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将其应用在绿色住宅中也是最容易实现的。

在绿色住宅设计的过程中,自然通风与采光是住宅节能与舒适度提升的关键因素。

因此,本文基于绿色住宅自然通风与采光影响因素的理论,对其被动式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宅建筑设计;自然通风;采光;节能前言:建筑物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场所,不仅需要适当的光照,而且还要一定的通风,只有这样,才会建设出符合人类居住需求的环境。

基于绿色建筑自然通风与采光影响因素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绿色住宅自然通风与采光的被动式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风光互补的被动式设计手法。

因而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地下空间进行自然通风、采光进行设计,以构建出更加良好的地下环境,为地下建筑的使用提供重要条件。

1、建筑节能设计概述在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建筑如何向绿色方向转变逐渐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

绿色理念模式兼顾经济性和节约性的特点,符合环保的理念,在这种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可充分运用各种资源,打造出与周边环境和谐的建筑物,让人们有更舒适健康的居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国人对于节能环保理念也在逐渐重视起来。

生态化模式要求要实现发展与建筑、环境与建筑、人与建筑的和谐。

针对当前环境污染的问题,相关人员需要优化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坚持多样化的原则,如以人为本的原则、经济性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满足人们的舒适度,提升人们的居住环境,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让其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在设计中要对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有充分的考虑,能让人感到身心愉快,首先要做好建筑布局工作,能够在设计前多方面收集人们的意见,关注建筑的整体性、舒适性,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建筑方案从整体上看,围绕住宅建筑项目所开展的绿色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主动设计和被动设计。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摘要】绿色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地合理组织自然通风,设置进风口和必需的出风口,引风入室。

改善室内热环境,包括温度、湿度、辐射温度和气流等,提高人体舒适性。

本文就绿色建筑设计方面谈几点思考意见。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必要性;应用1.绿色建筑的涵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同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建筑设计中引入绿色建筑的必要性2.1有利于降低能耗在建筑建成后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耗,所以应重点从建筑本身来做好节能设计,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等因素,都与建筑的节能效果有很大关系。

合理设计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及有效遮阳,提高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对建筑节能有着重大意义。

2.2有利于能源再生可将建筑拆除过程中的建筑材料,如木地板、木制品、混凝土预制构件、铁器、钢材、砖石、保温材料等,经过加工和改造,利用到新建筑中。

加大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尽可能地降低能源和物质投入及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出,这是绿色建筑体系最重要的内在机制。

2.3有利于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建筑师在设计中应充分预见到建筑可能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而改造,采取适应性改变、灵活性设计等策略,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益,以提高整体资源利用率,减少寿命周期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设计中选用耐久性较好的建材,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最好做到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与建筑同步,减少材料的更换、维护,从而节约费用。

2.4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人们通常认为绿色建筑比普通建筑的投资成本要高很多,这也是影响其推广的最大障碍之一,其实从长远来看,如果加强绿色建筑的管理,采取综合性的设计,可大大降低建筑的建造和后期运行的费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途径3.1使用绿色建材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体系;选用可循环、可回用和可再生的建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绿色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7-10-25T10:08:31.8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作者:刘力鹏
[导读] 摘要:自然通风简而言之就是不借助任何电力机械装置,将室外的空气引入室内,以达到降低室内污染、清新空气、消除室内余热、保持家内舒适、减低空调负荷的目的。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
摘要:自然通风简而言之就是不借助任何电力机械装置,将室外的空气引入室内,以达到降低室内污染、清新空气、消除室内余热、保持家内舒适、减低空调负荷的目的。

自然通风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通风方式.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赖以调节室内环境的古老技术。

关键词:建筑;自然通风;设计
引言: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将自然通风有效地引入建筑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其不仅可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改善住居环境,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节省电力。

该文通过针对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情况,分析如何合理地进行建筑空间形式以及相关构件的设置等,从而合理地达到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量效果,提供参考借鉴。

1.自然通风的原理与模式
建筑的自然通风从动力来源上可分为完全自然通风和机械辅助自然通风两种模式。

完全自然通风是由来自室外风速形成的“压差”和建筑表面的洞口间位置及温度造成的“温差”形成的室内外空气流动。

按照热力学原理,建筑室内温度有沿高度逐渐向上递增的特点。

该特点是建筑随层高增加而使上下之间温差加剧的主要原因,设计师也经常利用这一点,挖掘建筑自然通风的潜力。

机械辅助自然通风是利用温差造成的热压和机械动力相结合而形成的室内外空气对流。

与完全自然通风相比,虽然建筑内局部作为辅助动力的机械装置要消耗一定的能源,但通过这种装置重新组织气流,甚至在局部“强迫”气流改向,可以使自然通风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这两种通风模式中,屋顶都是形成温差,组织气流的重要环节,在整个自然通风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1.1通风设计
关于自然通风的引入,一方面可以对建筑的空间形式进行组织,尽可能形成穿堂风,这一点在条形高层建筑中比较容易实现。

对于点式高层,应尽可能组织两垂直墙面窗户之间的通风。

自然通风的组织需要更大的窗墙面积比并形成风的通路。

另外,还可以结合双层玻璃来实现降温。

在国外,建筑利用自然通风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很多建筑在设计阶段均考虑了通风的构造体系,例如美国洛杉矶建筑师迈克尔•伽特泽,他设计的建筑能够利用天然的绿色能源,其中主要就是风能和太阳能,他的设计往往能引发人们对环保建筑的一些思考。

而美国加州学院大楼、津巴布韦的Eastgate大楼、英国中部北安普敦近郊的巴克莱卡公司总部大楼等都完美的诠释了自然通风在绿色建筑美学中的不可获取。

1.2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高层建筑基本空间由主要使用房间、交通联系空间(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辅助使用房间(餐饮和卫生间)以及设备系统等几部分构成,平面布局与空间组织相对固定,各部分功能空间对自然采光与通风的需求都不容忽视。

因此,高层建筑能耗对气候的依赖性较弱,若通过调节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来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效果甚微。

高层建筑的节能问题应从建筑自身出发(如平面形式、进深大小、围护构件、设备系统等),进行节能措施的探讨。

2.建筑风的成因及通风的作用方法
风实质上是空气的流动,空气流动源于空气的压力差,而压力差的形成来源于风压(空气的压力梯度)和热压(空气温度梯度)。

建筑的风环境优越与否是决定人们舒适、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然通风的作用可概括为:合理的通风可以通过对流,带走室内热空气过多的热量,降低室内空气温度;更新室内原来污浊的空气,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引入新鲜的空气,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

外部风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建筑通风的质量和效果,如风速、风向、空气温度、空气卫生质量等。

为达到舒适的室内风速,在年平均风速较低地区和有利风向应尽量避免对风的遮挡;年平均风速高且处于不利风向时,应有所遮挡和分流。

不同环境地区以及不同季节中建筑对风的要求会因时因地发生变化。

我国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是处于夏热冬冷的气候区内,建筑要考虑隔热和降湿,又要考虑保温和保湿的卫生要求,建筑的通风设施需要具有较强的可调性。

具体而言,通风使建筑室内温度升高还是降低,主要取决于室内外温差,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时,通风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否则相反。

3.自然通风在住宅设计中的运用
建筑的很多内因都会对通风造成影响,我们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筑住宅,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造福于人类。

为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必须重视以下几点:
3.1建筑物的朝向
要确定建筑物的朝向,不但要了解当地的日照量较多的方向,还要了解当地风的相关特性,包括冬季和夏季主导风的方向、速度以及风的温度。

每一个地区有自己风的特点,由于建筑物迎风面最大的压力是在与风向垂直的面上,因此,在选择建筑物朝向时,应尽量使建筑主立面朝向夏季主导风向,而侧立面对着冬季主导风向:南向是太阳辐射量最多的方向,加之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主导风向都是南或南偏东,故无论从改善夏季自然通风、调节房间热环境,还是从减少冬季房间采暖空调负荷的角度来讲,南向都是建筑物朝向最好的选择。

而且选择南向也有利于避免东、西晒,两者都可以兼顾。

对于那些朝向不够理想的建筑,就应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上述两方面问题。

3.2建筑物的间距
建筑物南北向日照间距较小时,前排建筑遮挡后排建筑,风压小,通风效果差,反之,建筑日照间距较大时,后排建筑的风压较强,自然通风效果较好。

所以,在住宅组团设计中,需要加大部分住宅楼的间距,形成组团绿地,以便有效的改善绿地下风侧住宅的自然通风,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有条件时还可尽量加大山墙的间距。

因为室外气流吹过呈行列式布局的建筑群时,在建筑物的山墙之间将形成一条空气射流。

当采用错列式布置方式时,可以利用住宅山墙间的空气射流,改善下风方向住宅的自然通风,效果显著。

山墙间距的大小取决于住宅间距。

住宅间距越大,山墙的间距也应越大,以便使足够的空气射流能吹到后排住宅上,过小的住宅楼山墙间距,对消防、绿化和道路交
通有不利的影响。

3.3建筑的平面
建筑要良好的自然通风就要有较大的风压,较大的风压就要有较大的风速和室外空气密度。

而室外空气密度,与室外环境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

建筑平面房间的开口大小、相对位置等直接影响到风速、进风量和风的路径。

开口的相对位置对气流路线起到决定作用,并应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考虑。

影响风压通风效果的还有建筑物进出风口的面积、开口位置以及风向和开口的夹角。

当处于正压区的开口与主导风向垂直,开口面积越大,通风量就越大。

建筑物开口的优化配置以及开口的尺寸、窗户的型式和开启方式,窗墙面积比等的合理设计,直接影响着建筑物内部的空气流动以及通风效果。

根据测定,当开口宽度为开间宽度的1/3~2/3时,开口大小为地板总面积的15%-25%时,通风效果最佳。

开口的相对位置对气流路线起着决定作用。

进风口与出风口宜相对错开布置,这样可以使气流在室内改变方向,使室内气流更均匀,通风效果更好。

结语
通风是建筑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建筑设计既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建筑的运营过程实际上就像生命有机体一样,自然的呼吸新鲜空气,排出废气,才能称为健康、绿色的建筑。

在全球能源与资源短缺、环境严重破坏时,建筑师将不得不重新审视自然通风这一传统技术,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尽可能的使建筑的呼吸系统畅通自如,而不是靠“输氧”来维持。

尽可能的使建筑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动态的平衡,将是建筑在满足了基本的使用功能和美学要求后应追求的更高目标。

参考文献:
[1]余鹏勇.浅谈绿色建筑中的自然通风[J].建材与装饰,2012.(12):35.
[2] 刘加平.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的利用[J].能源工程,201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