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设计主要是完成IC卡读写器的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大学毕业设计_一种安全可靠的IC卡读写器系统的设计

大学毕业设计_一种安全可靠的IC卡读写器系统的设计

一种安全可靠的IC卡读写器系统的设计摘要随着现在生活的发展,IC卡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IC卡行业是一次挑战,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本文在对IC卡熟悉的基础上,以8051单片机为核心并选用X76F100卡设计了一种安全可靠的IC卡读写器。

本论文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硬件设计通过对单片机、IC卡的选型,并设计了相应的监控电路、键盘电路和显示电路。

论文还对IC卡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编程和加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软件设计的实现是在硬件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来编写的,用汇编语言对单片机进行了编程,实现读写卡、控制和显示等功能。

本文还对IC卡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指出了IC卡应用中的漏洞并提出防范的方案。

本文设计的IC卡读写器以硬件设计为主,并对IC卡的读写和显示等进行了相关的程序设计。

关键词IC卡读写器;X76F100卡;单片机;汇编语言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lives, the IC card plays more and more vital role in people’s life, which is a challenge to the IC card profession and also is a very good development opportunity.This article carries acquaint with the IC card on foundation, takes 8051 signal chip and selects the X76F100 card as the core to design one kind of security reliable IC card reader-writer. The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unified, the hardware has been designed in the corresponding monitoring circuit, the keyboard circuit and the display circuit through the shaping of the signal chip and the IC card. The paper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detailed to the IC card internal structure, the principle of work, the programming and the encryption. The design of the software has been carried on in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sign of the hardware system and programmed to signal chip with the assembly language and realized the function of the researched and discussed to the IC card security and pointed out the loophole in the IC card application and proposed the guard method.This article designs the IC card reader-writer by the hardware design primarily, and read-write and the demonstration and so on has been carried on the related programming to the IC card.Key words IC card reader-writer; X76F100 card; Signal Chip; assembly languag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第1章绪论 . (1)1.1IC卡读写器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1 IC卡的分类及其特点 (1)1.1.2 IC卡读写器介绍 (2)1.2IC卡在我国的发展 (3)1.3本文的主要组织结构 (3)第2章 IC卡读写器硬件电路设计 (4)2.1读写器电路设计 (4)2.2单片机选型 (4)2.2.1 8051部分管脚功能 (4)2.2.2 ALE/PROG地址使能信号端 (5)2.2.3 PSEN程序储存使能端 (6)2.2.4 EA/VPP (6)2.2.5 XTAL1、XTAL2接晶体振荡器引脚 (6)2.3X76F100卡座以及卡的介绍 (6)2.3.1 X76F100卡座 (6)2.3.2 X76F100卡 (7)2.4监控电路设计 (10)2.4.1 X25045介绍及其引脚功能 (10)2.4.2 X25045看门狗电路设计及编程 (11)2.5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12)2.6显示电路设计 (12)2.6.1 LED数码管的显示 (13)2.6.2 数码管驱动芯片的选择及其应用分析 (13)第3章 IC卡读写器的软件程序设计 (15)3.1主程序流程图 (15)3.2循环键盘显示程序 (15)3.3X76F100读程序举例 (16)第4章 IC卡的安全性问题 (20)4.1对IC卡及其系统的潜在攻击 (20)4.1.1 对IC卡片可能出现的非法攻击 (20)4.1.2 对IC卡终端设备的非法攻击 (20)4.1.3 通讯网络系统的攻击 (21)4.2IC卡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21)4.2.1 确保卡内数据安全及防止单片机程序被读的方法 (21)4.2.2 提高电子模块的抗攻击能力的方案 (21)结论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附录A (25)附录B (33)第1章绪论读写器是IC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类IC卡与其相应的应用系统连接的工具,起到了信息识别、传送、处理任务的功能。

单片机的IC读写卡器【设计报告】

单片机的IC读写卡器【设计报告】

摘要本文将研究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卡,然后设计基于非接触IC卡的门禁系统的控制部分。

无触点IC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它集成了无线识别技术和IC 卡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无源(无卡电源)和非接触问题。

这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个突破。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非接触式IC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特别是在公共交通、无线通信、身份识别、金融交易和安全防御等行业。

门禁系统是管理人员出入境的数字化管理系统。

非接触式IC卡以其安全性高、使用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成为门禁系统的主流。

本次毕业设计实现了非接触式IC卡读写卡,它是由ZLG500A点读写射频(RF) 模块和ATMEL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

该系统具有与非接触式IC卡的数据通信功能,可实现数据缓冲、无线唤醒和信息处理。

该项目的内容包括设计一个基本的应用系统线、开发模块和驱动程序。

关键词:门禁系统,读写卡器,单片机引言当今社会是信息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人们感受到高科技带来的极大便利和好处。

与此同时,人们对高科技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盗窃、抢劫、间谍罪层出不穷。

人们正在寻找更可靠、更安全和更安全的措施来跟上对这些罪行的侵犯。

自古以来,用普通锁来保护室内财产安全和控制人员出入的方法已经沿袭了几千年。

这种安全措施总是依赖于金属密钥。

但是钥匙更麻烦,而且容易复制、丢失和生锈。

传统的门锁已不能满足现代安全的需要。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局面,智能门禁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门禁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的高科技技术集。

它是在电子、机械、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新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智能门禁系统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安防系统之一。

它不同于传统的安全设备。

它将被动监控和报警变为主动控制,起到了更高的安全作用。

因此,在现场安全设备中引入智能门禁系统。

根据美国当局的调查结果:美国门禁设备的销售占整个公共安全行业市场销售额的57. 8%,闭路电视监控和其他报警设备的销售占比仅为39.2%,台湾安全设备市场年度调查报告,访问控制系统的销售增长率为25%,高于以上其他安全设备十倍的增长率。

基于PN512的IC卡读写器设计

基于PN512的IC卡读写器设计

4 非接触式 IC 卡技术.................................................................................................................... 13 4.1 射频识别技术...................................................................................................................13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 1.2 1.3 1.4 毕业设计分析.....................................................................................................................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3 本课题设计的主要工作和任务....................................................................................... 4

本科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智能IC卡读写器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智能IC卡读写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IC卡读写器设计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二班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所拥有的信息种类和数量都在成倍地增长,每天都要处理许多与个人有关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管理十分不便。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IC卡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有助于解决问题。

IC卡读写器是IC卡和计算机之间的传输媒介,它与计算机之间通过串行口相连,本文主要应用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对SLE4442卡进行读写控制。

接触式IC卡是IC卡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它是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首先在绪论中介绍了课题的开发意义及功能概述。

其次在主要描述了系统硬件工作原理,并介绍了IC卡SLE4442的内部结构及原理图,论述了本次毕业设计所应用的各硬件接口技术和各个接口模块的功能及工作过程。

本系统是以单片机的基本语言汇编语言来进行软件设计,指令的执行速度快。

最后具体描述了各个功能模块的软、硬件调试。

本文撰写的主导思想是软、硬件结合,以硬件为基础,来进行各功能模块的编写。

关键词:读写控制,单片机,IC卡。

Abstract: Raise continuously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and modern degree of the society, the information category and quantities that the mankind own all Be becoming doubly a growth, want to handle to be many and personal everyday relevant of information, but the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s is very inconvenient.The application of the IC card is very extensive in the real life. it contributes to solve problem。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设计2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设计2

摘要非接触式IC卡是IC卡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它是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非接触式IC卡具有操作快捷、抗干扰性强、工作距离远、安全性高、便于“一卡多用”等特点,在自动收费、身份识别和电子钱包等领域具有接触式IC卡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是非接触式IC卡应用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

本论文开发了一种读写距离为25MM 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

本文首先对非接触式IC卡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特点、种类、国际标准、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和发展趋势;随后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技术的基础:射频识别(RFID)技术,并对目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两大非接触式IC卡技术:LEGIC技术和MIFARE技术进行了对比;紧接着重点介绍了Philips公司的MIFARE技术,对MIFARE卡片和MIFARE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组件MFRC500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论文详细地阐述了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给出了每一部分的实际电路图和应用程序。

读卡器的硬件设计包括电源供应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RS232通信电路、MCU的连接、MFRC500接口电路和读卡器天线这几部分的设计,MFRC500接口电路的设计分为MFRC500与MCU接口电路设计、与电源接口电路设计和与天线射频接口电路设计三个部分。

论文介绍了电路的详细设计过程。

软件设计分为对MFRC500的应用程序的设计、对读卡器其他电路的应用程序设计和主程序设计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给出了具体程序并对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IC卡、非接触、射频识别、读卡器ABSTRACTContactless IC Card is one kind of new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IC card,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RF technology and IC card Technology.Because contactless IC card has some advantages over common IC card such as its high working speed、good anticollsion quality、long,working distance,there will be a good prospect for it in many fields such as automatic pricing、identity distinguishing、electric wallet,and so on.The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er is one of the key devices of a contactless IC card system.We developed one kind of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er,which is one part of a project and has about 25mm working distance.At first this paper generally introduces the contactless IC card,including its feature、type、international standard、key technology、typical usage and developing trendency.Then it introduces the RFID technology,from which the contactless IC card technology derived,andgives the compare of LEGIC technology and MIFARE technology,which are the representative technologies of contactless IC card technology at present.After that the MIFARE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PHILIPS Semiconductors is introduced in detail.The paper give emphasis to the introduction of MIFARE contactless IC card and the reader component,MFRC500.Based on thes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the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er in detail,inlcuding the circuit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The reader’s circuit is made up of power supply circuit、buzzer drive circuit、RS232 communication circuit、MFRC500 interface circuit and antenna,all.The paper gives the whole process of circuit design in detail.The software design includesprograming of MFRC500、programing of other circuit and programing of main program.All these programs are presented and remarked.KEY WORDS:IC Card, Contactless, RFID,IC Card read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第一章绪论 (1)1.1 前言 (1)1.2 IC卡的分类 (2)1.3 非接触式IC卡 (2)1.3.1 非接触式IC卡的特点 (2)1.3.2 非接触式IC卡的种类 (3)1.3.3 非接触式IC卡的关键技术 (4)1.3.4 非接触式IC卡的发展趋势 (5)1.4 IC卡的国际标准 (6)1.4.1 接触式IC卡的国际标准 (6)1.4.2 非接触式IC卡的国际标准 (6)1.4.3 IC卡的测试标准 (6)1.5 本论文的任务 (7)第二章非接触式IC卡技术 (8)2.1 射频识别技术 (8)2.1.1 系统管理层 (8)2.1.2 接口层 (8)2.1.3 从动应答子系统(应答器) (9)2.2 非接触式IC卡技术 (9)第三章 MIFARE技术 (11)3.1 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 (11)3.1.1 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特点 (11)3.1.2 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的功能组成 (12)3.1.3 RF射频接口电路 (12)3.1.4 数字电路模块 (12)3.1.5 MIFARE 1卡片的存储结构 (15)3.2 MIFARE读卡器组件 (16)3.2.1 MFRC500特性 (17)3.2.2 MFRC500模块引脚说明 (18)第四章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硬件电路设计 (24)4.1 引言 (24)4.2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结构框图 (24)4.3 各主要芯片的选取及其设计 (25)4.3.1 CPU的选取 (25)4.3.2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通信模块设计 (27)4.3.3 电源供应电路设计 (27)4.4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天线设计 (29)第五章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硬件设计 (32)5.1 编程思想及编程语言的选择 (32)5.2 对MFRC500的应用程序设计 (32)5.2.1 发送询问指令 (34)5.2.2 防冲突 (34)5.2.3 选择卡片 (35)5.2.4 认证 (35)5.2.5 读取卡片 (35)5.2.6卡挂起 (35)5.3蜂鸣器驱动程序设计 (35)5.4 RS232通信程序设计 (36)5.4.1 通信协议设计 (36)结论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1)附录 (42)第一章绪论1.1 前言智能卡的名称来源于英文名词“Smart card”,又称集成电路卡,即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

IC卡读写器的设计ic卡读取与设计毕业论文

IC卡读写器的设计ic卡读取与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正文部分)题目 IC卡读写器的设计姓名###学号系部理工系年级专业12级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2016年 5 月 28日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非接触式IC卡的应用 毕业设计论文

非接触式IC卡的应用  毕业设计论文

非接触式IC卡的应用目录摘要 (2)ABSTRACT (3)1 引言 (1)1.1本课题的提出背景 (1)1.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设计总体研究和涉及的主要技术 (3)2.1 非接触式IC卡门禁系统组成 (3)2.1.1读卡器 (3)2.1.2非接触式IC卡 (4)2.2非接触式IC卡门禁系统涉及的主要技术 (8)2.2.1自动识别技术 (9)2.2.2密码技术[5] (10)3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硬件设计 (11)3.1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整体模块 (11)3.2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主控模块设计 (11)3.3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通信模块设计 (12)3.4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天线设计 (13)3.5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报警模块的设计 (14)3.6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射频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15)4 非接触式IC智能卡应用的软件设计 (19)4.1 MFRC500底层驱动程序 (19)图4.1MF RC500底层驱动程序流程图 (19)4.2 单片机控制双方通信程序简述 (21)4.3设计结果概述 (25)5 总结与改进 (26)5.1论文总结 (26)5.2改进与提高 (26)致谢 (27)参考文献 (28)附录A (29)附录B (30)摘要本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门禁管理系统的应用,非接触式IC 卡是IC卡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它是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1]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自动识别技术。

它利用射频方式在非接触式IC卡和读卡器之间进行双向通信,完成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而卡上电路的工作电源由读卡器发出的电磁波能量提供。

由于非接触式IC卡具有操作快捷、防碰撞能力强、工作距离远、安全性高、便于“一卡多用”等特点,在身份识别、自动收费和电子钱包等领域具有接触式IC卡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精品】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毕业论文设计

【精品】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毕业论文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摘要非接触式IC卡是IC卡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它是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非接触式IC卡具有操作快捷、抗干扰性强、工作距离远、安全性高、便于“一卡多用”等特点,在自动收费、身份识别和电子钱包等领域具有接触式IC卡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是非接触式IC卡应用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

本论文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其特点、种类、国际标准、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Philips公司的MIFARE 技术,对MIFARE卡片和MIFARE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组件MFRC500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论文详细地阐述了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给出了每一部分的实际电路图和应用程序。

读卡器的硬件设计包括数码管及LED状态显示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MCU的连接、ZLG500AT读卡模块等几部分的设计,软件设计分为ZLG500AT模块的应用程序的设计和显示部分。

关键词:IC卡、非接触式、ZLG500AT读卡模块、读卡器AbstractContactless IC Card is one kind of new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IC card, 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RF technology and IC card technology. Because contactless IC card has some advantages over common IC card such as its high working speed,good anti -jamming quality,long working distance, there will be a good prospect for it in many fields such as automatic pricing,identity distinguishing,electric wallet and so on. The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er is one of the key devices of a contactless IC card system. At first this paper generally introduces the IC card,including its feature,type,international standard,key technology and typical usage. After that the MIFARE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PHILIPS Semiconductors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s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the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er in detail, including the circuit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The reader's circuit is made up of power supply circuit,LED and display circuit,buzzer drive circuit,MCU interface circuit ,ZLG500AT read-write module and so on. The software design includes programming of ZLG500AT module and programming of main program. KEYWORDS: IC Card, contactless, ZLG500AT read-write module, Card reader目录摘要 (3)Abstract (4)目录 (5)第一章绪论 (7)§1.1前言 (7)§1.2 IC卡的分类 (8)§1.3非接触式IC卡 (8)1.3.1非接触式IC卡的特点 (8)1.3.2非接触式IC卡的关键技术 (9)§1.4 IC卡的国际标准 (9)第二章 MIFARE技术 (11)§2.1 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的功能组成 (11)2.1.1 RF射频接口电路 (11)2.1.2数字电路模块 (12)§2.2 MIFARE 1卡片的存储结构 (13)§2.3 MF RC500 读写芯片简介 (14)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 (15)§3.1 系统整体设计 (15)§3.2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 (15)3.2.1 AT89S52简介 (15)3.2.2 单片机复位电路 (16)§3.3 MAX7219及数码管显示 (16)3.3.1 MAX7219简介 (16)3.3.2 MAX7219与单片接口电路 (18)§3.4 WBL500UG模块 (19)3.4.1 概述 (19)3.4.2 基本参数 (19)3.4.3引脚定义 (19)3.4.4编程说明 (20)3.4.5通讯命令 (21)§3.5蜂鸣器、工作状态指示灯与单片机接口 (21)3.5.1蜂鸣器驱动电路 (21)3.5.2工作状态指示灯电路 (22)§3.6串口通信 (22)3.6.1 MAX 232芯片简介 (22)3.6.2硬件连接图 (23)第四章软件设计 (24)§4.1非接触式IC卡处理子程序流程图 (24)§4.2显示子程序 (24)§4.3读写卡的实现 (26)第五章系统调试 (28)5.1 串口通信 (28)5.2硬件系统调试 (28)5.3软件调试 (29)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30)结束语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附录A 硬件电路图 (34)附录B 软件主程序 (35)第一章绪论§1.1 前言IC卡的概念是70年代初提出来的[1],法国布尔(BULL)公司于1976年首先创造出IC卡产品,并将这项技术应用到金融、交通、医疗、身份证明等多个行业,它将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提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现代化程度。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门禁系统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门禁系统设计[管理资料]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PLC的门禁系统设计姓名学号二级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指导教师职称教授齐鲁理工学院教务处制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引言 (2)1 概述 (2)门禁系统的发展 (2)门禁系统的功能 (3)门禁系统的分类 (3)2 门禁系统的结构与总体分析 (4)门禁系统的构成 (4)门禁系统工作过程的硬件实现框图 (4)门禁系统工作的软件流程图 (5)3 门禁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5)IC卡的读写 (5)IC卡的种类和特点 (5)读卡器 (6)电控锁 (7)传感器 (7)门禁控制器 (8)门禁控制器的功能 (8)门禁控制器的总体设计 (8)PLC的选择 (9)PLC的I/O端口分配 (10)门禁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图 (11)4 系统软件的设计 (11)程序梯形图 (11)软件调试 (14)5 总结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基于PLC的门禁系统设计摘要:门禁系统就是对各种通道权限的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安全也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所以有了门禁系统的产生。

近几年,门禁系统飞跃发展,出现了指纹识别、无线识别、生物识别等高端技术。

本设计由IC卡、读卡器、施耐德可编程控制器、电控锁和传感器这些硬件设备构成。

用户进出系统需按等级加以区分,故软件设计时将进出方式分为三个等级:IC卡,IC卡+密码,IC卡+密码+钥匙。

本设计还增加了红外报警功能和消防功能。

主要实现的是进出通道权限、进出通道方式和异常报警这些功能。

关键词:PLC IC卡传感器Design of Access System Based on PLCStudent majoring in automation Binmei TangTutor Zhihe JiAbstract:Access control system is to manage the various channels of authority. As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rising, securi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it has generated access control system.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ccess control systems, the emergence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RFID, biometrics and other high-end technology. The design consists of an IC card reader, Schneider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electric locks and sensors these hardware devices. User access to the system level basis having to partition out of the way so the software i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design: IC card, IC card with a password, IC card with a password plus key. This design also adds an infrared alarm and fire-fighting capabilities.. The main access routes to achieve the permissions, access channel mode and alarm function abnormalities.Key words:PLC;IC card;sensor引言为了跟上信息时代的脚步,维护社会财产的安全,满足用户对于安全的不同需求,门禁系统便产生了。

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设计论文

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设计论文

2008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 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设计院系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师职称:2011 年05 月10 日摘要本文介绍了以AT89S52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以射频技术为核心,基于PHILIPS公司MF-RC500模块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软硬件设计。

本文阐述了非接触式IC卡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其读卡器在工程上的设计和开发作了研究。

论文描述了IC卡系统的发展和现状,通过对射频识别技术原理的研究,揭示了射频IC卡系统的工作原理。

介绍了Type A 型常用的卡片MF1 IC S50和对应读卡器的设计方法和电路(使用专用射频读卡集成芯片RC500),并详细阐述了系统各个模块的组成和原理,给出了天线的设计规范。

然后根据课题要求详细介绍了自主设计的一款Type A 型读卡器的核心部件—射频模块的实现方案和具体电路。

最后介绍了系统设计的软件部分,重点介绍了RC500的主要特性、基本指令集以及与Mifare1非接触IC卡数据通信的一些重要模块的编程思路和编程方法,给出了两个编程实例。

实际测试证明该读写器完成了基本功能,运行稳定。

关键词:微控制器;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MF-RC500;射频识别Title Design of Reader for Contactless IC CardAbstract:With micro-computer AT89S52 as controller, the radio frequency technology as cor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stem’s composition、work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write device base on MF-RC500 of PHILIPS Compan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contactless IC card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C card reader. First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IC cards system. Then the work principle of the radio frequency IC card system is discovered through studying the principium of the radio frequency technology. Whereafter,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ard MF1 IC S50 what is usually used in the cards of Type A, the design method and the circuit of the card reader device (the device use the radio frequence chip reader module RC500), and in detail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every module, simply Points to the design rules of the antenna circuit. Then, the paper in detail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 project about circuit and program of the kemel components of a Type A IC cards reader, the RF module, what is completely made by do-it-yourself.In the end,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oftware of the system, and the main property and basic intruction set of a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er RC500 based on Philips’MIFARE1 are introduced. And some ideals and methods of programme about the basilic module with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ards and RC500 are presented. Finally the two examples of programme are given. The Read-Write Device is stabilized through test.Keywords:MCU;Contactless IC Card;Read-Write Device;MF-RC500;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目次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2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 本课题设计的主要工作和任务 (3)2读卡器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 (4)2.1 IC卡介绍 (4)2.2 读卡器基本原理 (4)2.3 总体方案论证 (5)3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8)3.1 电源模块 (8)3.2 人机接口模块 (8)3.3 系统时钟模块 (9)3.4 存储模块 (10)3.5 MF-RC500读写模块 (11)3.6 通信模块 (17)4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19)4.1 软件设计环境 (19)4.2 主程序的设计 (19)4.3 读/写卡程序设计 (20)4.4 读卡器外围基本电路程序的设计 (24)4.5 通信部分程序设计 (28)5 系统调试 (29)结论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附录A 总电路图 (33)附录B 读/写卡源程序 (33)1 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IC卡是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的英文简称,在有些国家也称之为智能卡、微芯片卡等,IC卡是在较为原始的磁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最初设想是由日本人提出来的。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系统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发展,我们人类的信息数量和种类都在加倍地增长,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和个人有关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管理非常不便。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IC卡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IC卡读写系统是IC卡和计算机之间的传输媒介载体,它与计算机之间通过串行口相接,接触式IC卡是IC卡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重点介绍系统硬件工作原理,并给出和介绍了SLE4442系列IC卡的内部结构和原理图,阐述了本次毕业设计所采用的各硬件接口技术和各个接口模块的功能及工作过程。

关键词:单片机;IC卡;读写系统目录1 硬件设计思路 (1)2 硬件论证方案 (1)3 硬件各模块的设计 (2)3.1 89C2051单片机的简介 (2)3.3 SLE4442IC卡的简介 (10)4 传送协议 (13)4.1 复位和复位响应 (13)4.2 命令模式 (13)4.3 输出数据模式 (14)4.4 处理数据模式 (15)5 SLE4442卡的应用 (15)5.2 芯片的复位方式 (15)5 .2 芯片的操作命令格式 (16)5.3 SLE4442卡的接口技术 (17)6 IC卡的接口电路 (17)6.1 IC卡的插入/退出识别与上电/下电控制技术: (18)1 硬件设计思路IC卡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IC卡的触点和读/写设备的触点良好接触之前,读/写设备不应对IC卡施加有关信号,以免造成不可预料的损坏。

IC卡读/写设备作为系统和用户交换的接口,必将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应用环境。

因此,在设计阶段应注意IC卡读/写设备环境。

作为操作系统,管理IC卡的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是其基本任务.IC卡上的硬件资源包括CPU,ROM,EEPROM和RAM及通讯接口,这些都由IC卡上操作系统统一管理, 使外部不能直接控制这些资源,使IC卡对外表现为一个"黑匣子",从而加强了系统的保密性能. 智能卡通讯管理主要功能是执行智能IC卡的信息传送协议, 接收读写器发出的指令,并对指令传递是否正确进行判断.一般可采用奇偶检,CRC校验等方式判断传输错误.对于采用分组传输协议的系统, 还可以通过分组长度变化来检出错误。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和rfid技术的无源ic卡读写器[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和rfid技术的无源ic卡读写器[管理资料]

编号:06023130河南大学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和RFID技术的无源IC卡读写器The passive IC Card Read –Write Based on MCU and RFID论文作者姓名:作者学号:所在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所学专业:自动化导师姓名职称:论文完成时间:2010年5月20日2010年5月20日目录摘要 (3)ABSTRACT (4)第1章绪论 (1)设计概述 (1)设计背景 (1)设计意义 (2)IC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2)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3)系统设计目标 (3)系统设计原则 (4)论文的组织结构 (4)第2章设计方案论证和系统结构 (5)方案论证 (5)系统结构 (6)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7)单片机概述 (7)AT89S51单片机结构和原理 (7)监控模块 (9)概述 (9)MAX813L的结构及特点 (10)监控接口电路 (11)键盘输入模块 (12)液晶显示模块 (12)1602概述 (12)显示接口电路 (14)报警器驱动模块 (14)通信模块 (15)MAX232概述 (15)通信接口电路 (16)读写器接口模块 (17)Mifare 1型非接触式IC卡 (17)读写器芯片MF RC500 (19)接收天线 (20)MF RC500与A T89S51的接口电路 (22)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23)主程序及子程序 (25)结论 (32)参考文献 (33)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人工收费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在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公交系统与IC卡技术的融合也就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就使得公共交通自动收费的实现有了现实和技术上的可能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无线射频技术,以快速、安全、稳定为性能指标的非接触式公交IC卡读写系统。

论述了基于AT89S51单片机和MF-RC500的系统组成,并详细的论述系统的工作机理以及相应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案。

IC卡读写控制设计

IC卡读写控制设计

IC卡读写控制设计内容提要: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 IC卡在全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IC卡是一个正蓬勃发展的边缘产业,一个与我们的生活正越来越密切的产业。

在普及因特网和计算机的大潮涌来时,IC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论文围绕“IC卡读写控制设计”这一热点课题,阐述了相应的IC卡读写控制的设计方案、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在设计中利用Siemens公司的SLE4442芯片。

2008年乃至今后5年,是我国IC卡应用向纵深发展的时期。

我国IC卡市场格局必将由无序走向有序,市场竞争必将由有限走向无限,IC卡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进入微利时代。

在这种形势下,单纯的发卡量和新产品的数量并不能衡量IC卡产业与市场的发展水平,市场发展的程度最终取决于IC卡的应用水平及其带来的社会效益。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加强行业规范,推动IC卡企业由产品和技术型转向应用和服务型,将成为我国IC卡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

关键词:读卡器 SLE4442卡单片机 PSC I2C总线IC card reader control design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information, IC card application in the world more and more widely. IC card is a positive edge of booming industries, a U.S. life industry is increasingly clos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at the computer when the flood tide, IC card to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In this paper, around the "IC card reader control design," the hot topic on the corresponding IC card reader-controlled design, development methodology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use of Siemens in the design of the company's SLE4442 chip.In 2008 and even the next 5 years, China's IC card applications are to develop in depth period. China's IC card market will move from disorder and orderly market competition from limited to unlimited will, IC card market will gradually mature, time to enter the low-profit.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a simple card-issuing volume and quantity of new products and should not measure the IC card industry and the market level of development, market development ultimately depend on the extent of the level of application of IC cards and the associated social benefi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strengthening of industry norms, and promote enterprise by the IC card products and technology-based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shift type, will become China's IC card market in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trends.Keywords:SLE4442 card 51Singlechip PSC I2C bus目录一、引言 (4)(一) IC卡技术及其发展 (4)(二) IC卡的概念 (5)(三) IC卡的主要特点 (5)(四) IC卡的分类 (6)二、 IC卡的安全问题 (8)(一)概述 (8)(二)数据加密 (8)IP置换 (10)F函数 (10)E扩展置换 (11)S替代选择 (11)P置换 (11)DES算法的解密 (12)1.密码安全及存储数据安全 (12)2.数据的完整性 (13)1.IC卡卡座 (18)2.单片机和存储器 (19)3.接口电路和外围设备 (19)六、结论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54)一、引言(一)IC卡技术及其发展IC卡的最初设想是由日本人提出来的。

基于51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的设计于实现

基于51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的设计于实现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年论文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徐连超指导教师邢恺讲师年级 2008级专业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系别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6月论文提要近年来,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IC卡应运而生(IC 卡是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的简称,有些国家和地区称之为微芯片卡(Microchip Card)或微电路卡(Microcircuit Card)),特别是在IC卡的设计与应用上更是日新月异。

随着这种潮流的发展,C51单片机下面的开发项目日益增多,IC卡成为了一个主流项目,设计与实现IC卡的读写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项目。

随着项目的发展国际化的变准也发展起来,更多的要求也出现了,为了方便后来人的开发,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IC卡读写终端的设计并介绍了实现IC卡数据存储的控制方法,IC卡读写软硬件的实现。

基于51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徐连超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IC卡读写终端的设计并介绍了实现IC卡数据存储的控制方法,IC卡读写软硬件的实现,SLE4442接口电路的设计,89C51软件模块设计。

关键词:89C51;IC卡;嵌入式;串口。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IC卡应运而生,特别是在IC卡的设计与应用上更是日新月异。

一、前言IC卡是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的简称,有些国家和地区称之为微芯片卡(Microchip Card)或微电路卡(Microcircuit Card)。

IC卡的大小和磁卡相同,它把集成电路镶在塑料卡片上,芯片一般是数据不易丢失的存储器(ROM,EPROM.EPROM),保护逻辑电路,或者GPU。

IC卡最初是为了解决金融交易中的安全性问题而设计的,它带来全新的交易概念与巨大的优势。

很快,这一优势也为其他应用部门所看重,是指广泛应用于电话,医疗保健,路禁控制和门锁控制等等系统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设计主要是完成IC卡读写器的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1 概述1.1 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所拥有的信息种类和数量都在成倍增加,人们每天都要处理许多与个人有关的信息,如购物、,这样就需要携带多种票证、现金、单据,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和不安全感。

于是,人们开始寻求一种具有支付、查询、密码查验等多功能及携带方便、安全可靠的“卡”。

IC卡就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载体和交易工具。

1972年,法国人罗兰·莫雷诺(Roland Moreno)第一次将可进行编程设置的IC芯片放在卡片中,使卡片具有了存储、加密及数据处理能力等功能,这就是早期的IC卡。

1976年法国布尔(Bull)公司研制出世界第一枚IC卡。

早期的IC卡系统是接触式的,它有其本身不可克服的缺点,如接触磨损、交易速率慢、难以维护、基础设施投入大等。

随着信息业和服务业的全球化,在一些场合,对信息载体的便携性、安全性及易用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非接触式IC卡以其无机械磨损、容易维护、方便使用等优点,成为IC卡中潜力最大的新军而备受国内外业界的瞩目。

非接触式IC卡系统是当今世界先进的射频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使卡片在靠近读写器表面时即可完成卡中数据的读写操作。

非接触式IC卡一经问世,便立即引起广泛的关注。

非接触式IC卡操作方便、抗干扰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的特点,使得它在一些接触式IC卡不适用或者无法使用的场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公交、收费、门禁系统、考勤系统等领域。

1.2课题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所拥有的信息种类和数量都在成倍地增长,而这些信息管理十分不便。

IC卡因具有信息容量大、信息稳定、体积小、不易损坏等优点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餐卡、公交卡、银行卡、停车卡等。

国外的IC卡性能比较好,安全性比较可靠,但价格比较高,而国内的IC 卡价格比较便宜,但性能存在一些不足。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希望完成针对IC卡读写的设备设计的项目。

本项目采用Philips公司的MFRC500原装芯片设计读写卡电路,设备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贴近生活、实用性强。

1.3 本课题设计的主要工作和任务本设计主要是完成IC卡读写器的设计,主要实现以STC89C52为主控制器芯片,通过MFRC500阅读器芯片能够对M1卡进行序列号的读取,对数据块的读写,能够通过按键进行数据的增值减值的操作,将读取到的数据在LCD1602上显示的功能。

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有:1.IC卡和读写芯片的选型。

2.明白MFRC500芯片的工作原理。

3.了解M1卡的工作原理。

4.天线电路的设计。

5.实现MFRC500和M1卡的通信,能够对M1卡进行读写和增值减值的操作。

经实际操作验证,系统可以较好的工作。

本文结构如下:1. 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讲了IC卡的发展过程;2. 系统方案的选取与确定,分析单片机功能并选择合适单片机。

详细介绍了智能IC卡读写器的硬件系统的构成,硬件系统主要包括电源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MFRC500阅读器电路,天线部分电路,键盘控制电路及LCD1602显示电路等;3.系统软件设计部分,介绍了系统软件设计的主要思路和流程图;4.实验板安装调试与测试过程,主要介绍硬件电路的安装和调试和测试过程;5.结束语,对系统进行总结,对未来进行展望。

2系统方案选取与确定智能IC卡读写器的系统方案设计主要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一是系统的硬件设计要确定电路中每个器件的选择,和整个系统的总体硬件方案;二是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主要是包括软件设计的流程图和部分功能的程序。

在该硬件系统设计中系统的元器件要通过不断的查阅资料,学习与本设计相关的知识等,并且反复对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进行论证,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和老师的论证,最终确定了系统的设计方案,下面将详细讲述各部分的器件的选材及在本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 IC卡选型目前经常接触到的IC卡有两种: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的IC卡。

接触式的IC卡通过机械触点从读写器获取能量和交换数据;非接触式IC卡通过线圈射频感应从读写器获取能量和交换数据,所以又称射频卡。

日前在社会上常见的是接触式IC卡,它具有存储量大,可实现一卡多用等功能。

但是,这类卡的读写操作速度较慢,操作也不方便,每次读写时必须把卡插入到读写器中才能完成数据交换,这样在读写卡片频繁的场合就很不方便,而且读写器的触点和卡片上IC卡的触脚暴露在外,容易损坏和搞脏而造成接触不良。

非接触式智能卡又称射频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它是根据射频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的,它的操作只需将卡放在读写器一定距离内就能实现数据交换。

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将具有微处理器的集成电路芯片和天线封装于塑料基片之中。

读写器采用兆频段及磁感应技术,通过无线方式对卡片中的信息进行读写并采用高速率的半双工通信协议。

其优点是应用范围广、操作方便。

因此,在公交、门禁、娱乐场所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我国引进的射频卡主要以PHILIPS公司的MIFARE卡为主。

本系统中使用的是PHILIPS公司的MF1 IC S50,其属于TYPEA型卡,下面对其做一些简述:Mifare1 IC卡的核心是PHILIPS公司MF1 IC S50系列微模块,它确定了卡片的特性以及卡片读写器的诸多性能。

Mifare1 IC智能卡内建有高速的MCU,卡片上除了IC微晶片及一副高效率天线外,无任何其他元件;卡片上无源,工作时的电源能量由读写器天线发送无线电载波信号耦合到卡片上天线而产生电能;它与读写器通信使用握手式半双工通信协议。

M1卡如图2-1所示:图2-1Mifare1 S50 卡2.1.1读卡模块介绍非接触式IC卡读写模块以射频识别技术为核心,读写模块主要使用专用的读写处理芯片,它是读/写操作的核心器件,其功能包括调制、解调、产生射频信号、安全管理和防碰撞机制。

其内部结构分为射频区和接口区:射频区内含调制解调器和电源供电电路,直接与天线连接;接口区有与单片机相连的端口,还具有与射频区相连的收/发器、数据缓冲器、防碰撞模块和控制单元。

这是与智能IC卡实现无线通信的核心模块,也是读写器读写智能IC卡的关键接口芯片。

其工作时,不断地向外发出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当有卡靠近时,卡片内有一个LG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的发射频率相同,这样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G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充电有了电荷。

在这个电容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电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存储。

当电容器充电达到一定电压值时,此电容就作为电源为卡片上的其他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收读写器发出的数据并保存。

其工作过程如下:第一,读卡模块将载波信号经天线向外发送;第二,卡进入工作区域后,卡内天线和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接收读卡模块发射的载波信号,射频接口模块将其转换成电源电压、复位信号,使卡片激活;第三,存取控制模块将存储器中信息调制到载波上,经卡上天线送给读卡模块;第四,读卡模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后送给单片机处理;第五,单片机根据卡号的合法性,针对不同应用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

2.1.2 Mifare 1 S50非接触IC卡介绍主要指标●容量为8K位EEPROM,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为4块,每块16个字节,以块为存取单位;●每个扇区有独立的一组密码及访问控制;●每张卡有唯一序列号,为32位;●具有防冲突机制,支持多卡操作;●无电源,自带天线,内含加密控制逻辑和通讯逻辑电路;●数据保存期为10年,可改写10万次,读无限次;●工作温度:-20℃~50℃(湿度为90%);●工作频率:13.56MHZ;●通信速率:106 KBPS;●读写距离:10 cm以内(与读写器有关)。

存储结构1、M1卡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由4块(块0、块1、块2、块3)组成,(我们也将16个扇区的64个块按绝对地址编号为0~63,存贮结构如下图所示:块0 数据块0扇区0 块1 数据块 1块2 数据块 2块3 密码A 存取控制密码控制块 3B块0 数据块 4扇区1 块1 数据块 5块2 数据块 6控制块7块3 密码A 存取控制密码B∶∶∶0 数据块60扇区1 数据块61152 数据块62控制块633 密码A 存取控制密码B2、第0扇区的块0(即绝对地址0块),它用于存放厂商代码,已经固化,不可更改。

3、每个扇区的块0、块1、块2为数据块,可用于存贮数据。

数据块可作两种应用:★用作一般的数据保存,可以进行读、写操作;★用作数据值,可以进行初始化值、加值、减值、读值操作。

4、每个扇区的块3为控制块,包括了密码A、存取控制、密码B。

具体结构如下:A0 A1 A2 A3 A4 A5 FF 07 80 69 B0 B1 B2 B3密码A(6字节)存取控制(4字节)密码B(6字节)5、每个扇区的密码和存取控制都是独立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各自的密码及存取控制。

存取控制为4个字节,共32位,扇区中的每个块(包括数据块和控制块)的存取条件是由密码和存取控制共同决定的,在存取控制中每个块都有相应的三个控制位,定义如下:块0:C10 C20 C30块1:C11 C21 C31块2:C12 C22 C32块3:C13 C23 C33三个控制位以正和反两种形式存在于存取控制字节中,决定了该块的访问权限(如进行减值操作必须验证KEY A,进行加值操作必须验证KEY B,等等)。

三个控制位在存取控制字节中的位置,以块0为例:对块0的控制:bit 7 6 5 4 3 2 1 0字节6 C20_b C10_b字节7 C1C30_b字节8 C3C20 0字节9( 注:C10_b表示C10取反)存取控制(4字节,其中字节9为备用字节)结构如下所示:bit 7 6 5 4 3 2 1 0字节6 C23_b C22_b C21_b C20_b C13_b C12_b C11_b C10_b字节7 C13C12 C11C1C33_b C32_b C31_b C30_b字节8 C33 C32C31C3C23C22C21C2字节9(注:_b表示取反)6、数据块(块0、块1、块2)的存取控制如下:控制位(X=0..2)访问条件(对数据块0、1、2)C1X C2X C3X Read Write Increment Decrement, transfer,Restore0 0 0 KeyA|B KeyA|BKeyA|BKeyA|B0 1 0 KeyA|NeverNeverNeverB1 0 0 KeyA|B KeyBNeverNever1 1 0 KeyA|B KeyBKeyBKeyA|B0 0 1 KeyA|B NeverNeverKeyA|B0 1 1 KeyB KeyBNeverNever1 0 1 KeyB NeverNeverNever1 1 1 Never NeverNeverNever例如:当块0的存取控制位C10 C20 C30=1 0 0时,验证密码A或密码B正确后可读,验证密码B正确后可写;不能进行加值、减值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