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鲣鱼起水鱼群种群结构分析
金枪鱼围网渔业课件
![金枪鱼围网渔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2169215fbfc77da369b1b3.png)
2021/6/24
3
我国当前的金枪鱼生产的主体仍为延绳 钓作业,从效益角度和长远利益来看, 发展金枪鱼围网渔业势在必行。发展金 枪鱼围网作业不仅是提高我国海洋资源 综合开发能力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需 要,也必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并使 我国在参与世界渔业资源开发和世界渔 业经济竞争中更为有利。
2021/6/24
- 25
- 25
- 30
- 30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65 - 70 - 75 - 80 - 85 - 90 - 95 - 100 - 105 - 110
IEPST119599
YFT
BET
SKJ
3000
印度洋主要金枪鱼作业围网渔场分布
2021/6/24
第六节 金枪鱼围网渔业
一、金枪鱼围网历史、现状和发展
金枪鱼围网渔业是现代金枪鱼渔业中捕 捞效率最高的捕捞方法,围网渔业产量 占整个金枪鱼渔业总产量的60~70%,主 要捕捞对象为黄鳍金枪鱼、鲣鱼等。由 于这两种鱼类的资源量大,经济效益好, 故发展金枪鱼围网受到世界主要远洋渔 业国家和地区极大的关注。
区作业的船只所引起的非目标鱼类的兼捕问题也日益 声纳的广泛应用使作业船只可以在下网时紧紧跟随鱼群,甚至在下网前就能测知鱼群大小与游泳深度,更重要的是1990年代网具加大 突出,如鲨鱼的兼捕问题,金枪鱼幼鱼的兼捕问题。 加深后,利用声纳更可以探知网具是否沉放正确、网型是否保持良好,而大大增加了围网船的作业效率。
2021/6/24
7
大西洋海域:分为东、西海域进行分别 管理。东大西洋作业海域主要在几内亚 湾与塞内加尔海域,西大西洋作业海域 则在委内瑞拉沿岸。大西洋黄鳍金枪鱼 的主要产卵场在几内亚湾赤道海域,产 卵季节为每年12月至3月。
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
![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cec5e5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2.png)
第53卷 第11期 2023年11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P E R I O D I C A L O F 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A53(11):047~054N o v .,2023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 N S O 的关系❋蒋明峰1,陈新军1,2,3,4,许子安1,林泓羽1,吕泽华1,2,3,4,雷 林1,2,3,4,贺海平5,贾海滨5,汪金涛1,2,3,4❋❋(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2.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3.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4.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5.大洋世家(浙江)股份公司,浙江舟山310009)摘 要: 为了解在不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 N S O )事件下中西太平洋鲣鱼(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 )资源的变动规律,本研究根据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 C P F C )2008 2018年中西太平洋鲣鱼的生产数据,结合海洋尼诺指数(O N I),利用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季时间尺度下鲣鱼的自由鱼群和随附鱼群的渔场空间特征及其与E N S O 事件的关系㊂季尺度下渔场重心聚类分析表明,各簇所包含季度发生的异常气候事件具有一致性㊂拉尼娜时期,两种鱼群的主要渔场都有向西移动的趋势,厄尔尼诺时期则相反㊂在异常气候事件下,随附鱼群的迁移幅度小于自由鱼群,且随附鱼群渔场的经向分布更稳定㊂不同E N S O 模态下,资源丰度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㊂对自由鱼群而言,在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1㊁2季度时165ʎE 以西海域的资源丰度最高,灰色关联度为0.650,在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3㊁4季度时165ʎE 180ʎ海域的资源丰度最高,灰色关联度为0.411,在厄尔尼诺时期,180ʎ以东海域的资源丰度最高,灰色关联度为0.727㊂对随附鱼群而言,165ʎE 以西海域及165ʎE 180ʎ海域资源丰度最高时期为拉尼娜时期,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52和1.000,180ʎ以东海域资源丰度最高时期为厄尔尼诺时期,灰色关联度为1.000㊂研究结果可用于气候变化背景下鲣鱼渔情的预报㊂关键词: 鲣鱼;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中西太平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中图法分类号: S 9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5174(2023)11-047-08D O I : 10.16441/j.c n k i .h d x b .20220320引用格式: 蒋明峰,陈新军,许子安,等.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 N S O 的关系[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3(11):47-54.J i a n g M i n g f e n g ,C h e n X i n j u n ,X u Z i a n ,e t a l .S p a t i a l c l u s t e r i n g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 i n W e s t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 a n d i t s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i t h E N S O [J ].P e r i o d i c a l o f 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f C h i n a ,2023,53(11):47-54. ❋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9Y F D 090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6141);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19D Z 1207502)资助S u p p o r t e d b y t h e N a t i o n a l K e y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gr a m o f C h i n a (2019Y F D 0901404);t h e N a t i o n a l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F o u n -d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41876141);t h e S h a n g h a i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P l a n P r o gr a m (19D Z 1207502)收稿日期:2022-06-27;修订日期:2022-09-13作者简介:蒋明峰(1998 ),男,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渔业资源㊂E -m a i l :j m f 822221y yt @163.c o m ❋❋ 通信作者:E -m a i l :j t w a n g@s h o u .e d u .c n 鲣鱼(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 )属鲭科(S c o m b r i d a)鲣属(K a t s u w o n u s ),为大洋性中上层洄游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㊁亚热带海域[1]㊂2018年,全球鲣鱼总产量达320万t ,仅次于秘鲁鳀(E n g r a u l i s r i n ge n s )和阿拉斯加狭鳕(T h e r a g r a c h a l c o g r a mm a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2]㊂中西太平洋海域是鲣鱼渔业的主要作业渔场,近年来,其鲣鱼平均产量超过150万t ,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而其中70%以上的产量来自于围网渔业[3]㊂中西太平洋鲣鱼鱼群按其活动特性可分为自由集结的自由鱼群㊁随附于鲸豚类的鲸豚随附群和随附于天然漂流物㊁漂流性人工集鱼装置(D r i f t i n g f i s h a g gr e -ga t i o n d e v i c e s ,D F A D s )等的漂流物随附群;其中,自由鱼群和漂流物随附群(以下简称随附鱼群)是围网渔业的主要对象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 l N in o -S o u t h e r n O s c i l l a t i o n ,E N S O )事件是影响中西太平洋鲣鱼时空分布和生活史特征的主要因素[4]㊂已有研究表明,中西太平洋两种鲣鱼鱼群的形态特点㊁摄食习性㊁洄游模式等生物学特征存在差异[5-6],而目前对不同鱼群鲣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E N S O 关系的研究较少㊂本研究基于2008 2018年中西太平洋鲣鱼渔业数据,利用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鲣鱼的自由和随附鱼群在不同E N S O 模态下的分布特征,进一步了解中西太平洋鲣鱼资源变动规律,为鲣鱼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依据㊂1 材料与方法1.1数据来源与作业海域中西太平洋海域鲣鱼围网生产统计数据来源于中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学 报2023年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f i s h -e r i e s c o m m i s s i o n ,W C P F C ),数据涵盖作业时间(年㊁月)㊁作业地点(经度㊁纬度)㊁投网次数和渔获量(t)等,研究海域为130ʎE 140ʎW ㊁20ʎN 20ʎS㊂渔业统计数据空间分辨率均为5ʎˑ5ʎ,研究时间为2008 2018年㊂1.2分析方法1.2.1C P U E 的计算 本研究以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 a t c h p e r u n i t e f f o r t ,C P U E )代表鲣鱼的资源丰度,定义投网次数为捕捞努力量,以5ʎˑ5ʎ为一个渔区,分别计算不同围网操作方式下各渔区各年㊁季的C P U E ,并分析其时空差异㊂C P U E 计算公式如下:E C P U E i j=c i jn i j㊂(1)式中:E C P U E i j为渔区i 中操作方式j 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t /网);c i j 为渔区i 中操作方式j 的总渔获量(t ),n i j 为渔区i 中操作方式j 的总捕捞努力量(投网次数)㊂1.2.2渔场重心聚类分析 利用渔场重心法,计算各季度不同鲣鱼鱼群渔场重心㊂其计算公式如下[7]:X m =ðai =1c i ˑX i ðai =1c i ;(2)Y m =ðai =1c i ˑY i ðai =1c i ㊂(3)式中:c i 为渔区i 的总渔获量;X m 为季度m 渔场重心的经度;Y m 为季度m 渔场重心的纬度;X i 为渔区i 的经度;Y i 为渔区i 的纬度;a 为渔区总数㊂分别对两种鲣鱼鱼群2008 2018年各季度渔场重心进行标准化后,计算渔场重心间的欧氏距离㊂受F A D s 休渔制度的影响,2010 2016年第三季度产量均明显低于其余各季度,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故在随附鱼群聚类分析中排除这7个季度㊂根据计算后的欧氏距离,将各季度渔场重心按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8],比较分析其季间变化,渔场重心标准化及欧氏距离计算公式如下[9]:Z l o n ,m =X m -XS l o n ;(4)Z l a t ,m =Y m -YS l a t;(5)D m n =(Z l o n ,m -Z l o n ,n )2+(Z l a t ,m -Z l a t ,n )2㊂(6)式中:Z l o n ,m 为季度m 渔场重心经度坐标的标准分;Z l a t ,m 为季度m 渔场重心纬度坐标的标准分;S l o n 为经度坐标的标准差;S l a t 为纬度坐标的标准差;D m n 为季度m 和季度n 渔场重心的欧氏距离㊂1.2.3不同聚类下渔场分布及其与E N S O 的关系受海洋环境及气候变化的影响,鲣鱼会在东西方向上做长距离洄游,而南北方向则无明显变化[6]㊂因此,本研究通过统计各季度对应的海洋尼诺指数(O c e a n i c E lN in o i n d e x ,O N I ),分析各聚类与E N S O 循环的关系,并根据O N I 值从各簇中选取具代表性的时间区间,以5ʎ为经度区间,对比分析各代表时间区间中渔获量比重的经向变化,以此指代不同E N S O 模态下的渔场分布情况,采用N in o 3.4区的3个月滑动平均海表温度距平值(S e a s u r f a c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o m a l y,S S T A )为O N I 值,数据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h t t p s ://o r i g i n .c p c .n c e p .n o a a .go v /),依照N O A A 对E N S O 事件的定义,将各季度所发生气候事件进行归类,即连续5个月N in o 3.4区S S T A 的3个月滑动平均值ɤ-0.5ħ为一次拉尼娜事件,连续5个月N in o 3.4区S S T A 的3个月滑动平均值ȡ0.5ħ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㊂1.2.4资源丰度评价 根据渔获量比重的经向分布及各国专属经济区的地理位置将研究海域划分为三部分,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各海域在各代表时间区间的资源丰度差异[10],以此指代不同E N S O 模态下资源丰度的变化情况㊂以5ʎ为经度区间,分别选取各海域两种鱼群聚类所有代表性季度中每一经度区间最大C P U E 值构成最优向量并作为母序列,计算各聚类子序列与母序列的灰色关联度,以灰色关联度的大小作为资源丰度好坏的评价标准㊂其计算公式如下:ξa k =m i n am i n k x 0k -x a k +ρˑma x a m a x kx 0k -x a k x 0k -x a k +ρˑm a x a m a x kx 0k -x a k ;(7)r a =1nðnk =1ξa k ㊂(8)式中:ξa k 为气候模态a 下第k 个经度区间的灰色关联系数;x 0k 为母序列;x a k 为子序列;ρ为分辨系数;本研究取值0.5,r a 为气候模态a 下该研究海域的灰色关联度㊂本研究中聚类分析部分由R 4.0.3软件中的 N b -C l u s t 包[11]及 f a c t o e x t r a包[12]完成,灰色关联分析由E x c e l 2019软件完成,图片制作由o r i gi n 2019b 软件及R 4.0.3软件中的 g gt r e e 包[13]完成㊂2 结果2.1渔场重心聚类分析及其与E N S O 的关系以空间距离4为阈值可将自由鱼群的季间渔场重心分为4簇(见图1(a )和图2(a)),各重心间欧氏距离介于0.045~5.344之间㊂对比分析聚类结果与O N I 的关系(见图3(a))可知,簇1中有7个季度处于拉尼娜时期,占54%,其余各季度均处于拉尼娜时期前后;簇2中有8个季度处于拉尼娜时期,占58%,3个季度8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1期蒋明峰,等: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 N S O 的关系处于厄尔尼诺时期,占21%;簇3中各季度均处于厄尔尼诺时期;簇4中有10个季度处于正常气候条件下,占77%,其余3个季度均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㊂以空间距离4为阈值可将随附鱼群的季间渔场重心分为3簇(见图1(b )和图2(b)),各重心间欧氏距离介于0.101~4.743之间㊂对比分析聚类结果与E N S O事件的关系(见图3(b))可知,簇1中各季度均在拉尼娜时期;簇2中7个季度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占70%;簇3中有12个季度处于正常气候条件下,占75%㊂图1 自由鱼群(a )及随附鱼群(b)聚类融合水平值F i g .1 F u s i o n l e v e l v a l u e o f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 c h o o l c l u s t e r i n g (a )a n d 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 c l u s t e r i n g (b)(图中数字标签为 年份/季度 格式㊂T h e n u m e r i c l a b e l s i n t h e f i g u r e s a r e i n t h e f o r m a t o f y e a r /qu a r t e r .)图2 自由鱼群(a )及随附鱼群(b)渔场重心聚类结果F i g .2 C l u s t e r i n g r e s u l t s o f f i s h i n g g r o u n d b a r y c e n t e r o f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c h o o l (a )a nd a s s o c i a te d s c h o o l (b ) 综上所述,自由鱼群聚类中,簇1㊁簇2涵盖了研究范围内93%的拉尼娜季度,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簇1中各因子多属第1㊁2季度,渔场重心位于2ʎS 以北(见图4),而簇2中各因子多属第3㊁4季度,渔场重心位于2ʎS 以南,簇3中渔场重心位于2ʎS 以南,175ʎE 以东海域,涵盖了44%的厄尔尼诺季度;随附鱼群聚类中,簇1中渔场重心多位于2ʎS 以南,165ʎE 以西海域,涵盖了研究范围内73%的拉尼娜季度,而簇2中渔场重心则位于2ʎS 以南,170ʎE 以东海域,涵盖了78%的厄尔尼诺季度㊂因此,以自由鱼群的簇1㊁2代指拉尼娜时期,簇3代指厄尔尼诺时期,簇4代指正常气候时期;以随附鱼群的簇1代指拉尼娜时期,簇2代指厄尔尼诺时期,簇3则代指正常气候时期㊂2.2不同气候模态下渔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别选取各聚类中与气候事件对应的季度作为代表时间区间(见表1),计算各代表时间区间渔获量比重的平均值,并分析其经度上的差异㊂由图5可知,自由鱼群和随附鱼群高产渔场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强的规律性,自由鱼群聚类中,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1㊁2季度时,高产渔场集中在140ʎE 160ʎE 海域,160ʎE 以东渔获量比重呈下降趋势;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3㊁4季度时,渔获量高值区略向东移,集中在145ʎE 165ʎE 海域,165ʎE 以东渔获量比重呈下降趋势;厄尔尼诺事件及正常气候条件下各季度渔获量高值区分布较广,但各区间内9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学 报2023年占比相对较低,厄尔尼诺时期主要渔场位于175ʎE 155ʎW 海域,正常气候条件下,主要渔场位于155ʎE 180ʎ海域㊂图3 自由鱼群(a )及随附鱼群(b )各簇及其对应O N IF i g .3 C l u s t e r s a n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O N I o f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c h o o l (a )a nd a s s o c i a te d s c h o o l (b)图4 自由鱼群(a )及随附鱼群(b)各簇的空间分布F i g .4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c l u s t e r s o f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c h o o l (a )a nd a s s o c i a te d s c h o o l (b )表1 各簇代表时间区间T a b l e 1 T y p i c a l pe r i o d of e a c h c l u s t e r 类别C a t eg o r y自由鱼群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c h o o l 随附鱼群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簇1代表时间区间T y p i c a l pe r i o d of c l u s t e r 12008/1,2009/1,2012/1,2011/2,2011/3,2018/1,2018/22008/1,2008/2,2008/4,2009/1,2010/4,2011/1,2011/4,2012/1簇2代表时间区间T y p i c a l pe r i o d of c l u s t e r 22008/2,2008/4,2010/3,2010/4,2011/4,2016/4,2017/42010/1,2014/4,2015/1,2015/2,2015/4,2016/1,2018/4簇3代表时间区间T y p i c a l pe r i o d of c l u s t e r 32009/4,2014/4,2015/3,2015/42008/3,2009/2,2010/2,2012/2,2012/4,2013/1,2013/2,2014/1,2014/2,2016/2,2018/2,簇4代表时间区间T y p i c a l pe r i o d of c l u s t e r 42008/3,2012/3,2014/1,2014/2,2014/3,2016/2,2017/2,2017/3,2018/3注:随附鱼群聚类仅有3簇,故簇4代表时间区间处为 ㊂表中数字标签为 年份/季度 格式㊂F o r t h e r e a r e o n l y 3cl u s t e r s i n 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 ,a w a s s h o w n i n t y p i c a l p e r i o d o f c l u s t e r 4o f 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 .T h e n u m e r i c l a b e l s i n t h e t a b l e a r e i n t h e f o r m a t o f y e a r /qu a r t e r . 不同气候模态下,随附鱼群渔获量在经度上的分布相比自由鱼群更稳定,不存在明显的高值区㊂拉尼娜时期主要渔场为140ʎE 180ʎ海域,厄尔尼诺时期主要渔场为165ʎE 165ʎW 海域,正常气候条件下,主要0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1期蒋明峰,等: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 N S O 的关系渔场则位于160ʎE 180ʎ海域㊂2.3资源丰度评价根据渔获量的空间分布及各沿海国专属经济区的地理位置将研究海域分为3部分,分别为165ʎE 以西海域㊁165ʎE 180ʎ海域及180ʎ以东海域㊂灰色关联分析表明(见表2),对自由鱼群而言,165ʎE 以西海域资源丰度在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1㊁2季度时最高,165ʎE180ʎ海域资源丰度在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3,4季度时最高,180ʎ以东海域资源丰度在厄尔尼诺时期最高㊂对随附鱼群而言,165ʎE 以西海域及165ʎE 180ʎ海域资源丰度均在拉尼娜时期最高,180ʎ以东海域最高资源丰度则出现于厄尔尼诺时期㊂图5 自由鱼群(a )及随附鱼群(b)各簇代表时间区间渔获量比重在经度上的分布F i g 5 P e r c e n t o f c a t c h o f e a c h l o n g i t u d e i n t y p i c a l p e r i o d o f e a c h c l u s t e r f o r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c h o o l (a )a nd a s s o c i a te d s c h o o l (b )表2 各研究海域不同气候模态下两种鱼群的灰色关联度T a b l e 2 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d e g r e e o f t w o d i f f e r e n t s c h o o l s o f e a c h s t u d y ar e a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c l i m a t e p a t t e r n s 海域S e a a r e a不同气候模态下自由鱼群灰色关联度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d e g r e e o f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c h o o l u nde r d if f e r e n t c l i m a t e p a t t e r n s拉尼娜时期(1,2季度)L a N in a (Q 1t h ,Q 2t h)拉尼娜时期(3,4季度)L a N in a (Q 3t h ,Q 4t h)厄尔尼诺时期E l N in o 正常气候N o r m a lc l i m a t ep a t t e r n 不同气候模态下随附鱼群灰色关联度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d e gr e e o f 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c l i m a t e p a t t e r n s拉尼娜时期L a N in a 厄尔尼诺时期E l N in o 正常气候N o r m a lc l i m a t ep a t t e r n 165ʎE 以西0.6500.4720.4190.4710.8520.5910.637165ʎE 180ʎ0.3780.4110.3830.3961.0000.7510.761180ʎ以东0.6920.5230.7270.7020.7601.0000.8503 讨论与分析E N S O 作为气候系统中最强的年际气候信号之一,对鲣鱼的空间分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4]㊂不同E N S O 模态下,中西太平洋的水温㊁饵料生物丰度㊁海流等环境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鲣鱼的适宜栖息地出现变动㊂西太平洋暖池是维系E N S O 循环的纽带,其边界29ħ等温线可作为表征鲣鱼渔场经向分布特征的指标[15-16],拉尼娜时期,暖池面积缩小,29ħ等温线边界西移,适宜栖息地面积缩小,鲣鱼鱼群向西迁徙,导致捕捞努力量向海域西部聚集,出现了渔获量集中的现象;厄尔尼诺时期则相反,随着暖池的扩散,29ħ等温线边界东移,适宜栖息地面积增大,鲣鱼资源的分布更广泛,渔获量分布也相对均匀[17-18]㊂本研究认为,季尺度上的渔场重心聚类可有效表征中西太平洋鲣鱼在不同E N S O 模态下的空间特征,且不同模态下渔场重心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㊂沈建华等[19]研究发现,鲣鱼渔场重心在拉尼娜时期偏向西北,而在拉尼娜时期偏向东南,这与本研究中自由鱼群渔场重心的分布规律基本相符㊂拉尼娜时期,自由1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3年鱼群渔场重心总体偏向中西太平洋西北部及西部海域,其聚类以2ʎS为界被分为南㊁北2簇,而随附鱼群渔场重心则主要位于2ʎS以南,温跃层上界深度的变化可能是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㊂S c h a e f e r和F u l l e r[20]研究发现,鲣鱼自由鱼群80.5%的时间都活动于温跃层之上,因此温跃层上界深度较浅的海域捕捞自由鱼群的成功率更高;而随附鱼群会更频繁地进入温跃层索饵,其渔获率与温跃层深度关联较弱[21]㊂拉尼娜时期,鲣鱼鱼群向中西太平洋西部迁移,温跃层呈西弱东强的趋势,其上界深度较厄尔尼诺时期及正常气候时期更深,且存在明显的年内变化[22],上半年间,赤道北部海域温跃层上界深度相对较浅,南部海域则通常较深,而在下半年,赤道南部温跃层上界深度逐渐降低,这为捕捞自由鱼群的成功率提供了保障,导致渔场重心向南偏移㊂王学昉等[23]认为,正常气候条件下,自由鱼群与随附鱼群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在本研究中得到了印证,正常气候条件下,两种鱼群的季间渔场重心都集中于2ʎS以北,160ʎE 175ʎE的中西太平洋中部海域,且其高产渔场也都处于165ʎE 180ʎ海域㊂不同E N S O模态下,自由鱼群和随附鱼群的洄游模式存在差异㊂拉尼娜时期,相比自由鱼群,随附鱼群主要渔场西移幅度较小,厄尔尼诺时期其东移幅度较小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样的㊂一方面,饵料生物丰度是影响鲣鱼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24],中西太平洋海域生产力较低,饵料生物分布呈斑块状,因此鲣鱼会为寻找适宜的索饵场而进行长距离洄游[25-26]㊂D F A D s的大规模使用改变了鲣鱼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其提供了一种替代大尺度洄游的新生活史策略[27]㊂C a s t r o等[28]研究发现,天然流木等漂浮物往往会停留在饵料丰富的锋区与涡旋中,因此鲣鱼等热带金枪鱼在进化过程中将漂浮物与摄食活动相关联,表现出对漂浮物的随附性与趋向性㊂有研究认为,D F A D s作为天然漂浮物的替代物,起到了 生态陷阱 的作用,从而对鲣鱼的摄食模式产生影响,聚集在D F A D s等漂浮物附近的鲣鱼群体会以其为参考点在周围海域索饵[29]㊂H i d a y a t等[30]研究发现,自由鱼群渔场叶绿素浓度通常高于随附鱼群渔场,表明随附鱼群对海洋环境中饵料丰度的变化不如自由鱼群敏感㊂自由鱼群往往聚集于暖池和冷舌交汇处形成的高营养盐辐合锋区索饵,而该锋区的经向移动与拉尼娜及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存在同步性[31];随附鱼群受饵料丰度影响较小,故在异常气候条件下,其经向移动范围较自由鱼群更小,渔场分布相对稳定㊂另一方面,流木等天然漂浮物多出现在靠近陆地的海区,并随海流流动,天然流木渔场往往集中于170ʎE以西的中西太平洋中部海域[3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随附鱼群的分布㊂D F A D s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围网渔业的捕捞效率和产量,但同时也衍生了兼捕黄鳍金枪鱼(T h u n-n u s a l b a c o r e s)和大目金枪鱼(T h u n n u s o b e s u s)幼鱼的问题㊂为此,W C P F C自2008年起采取了针对随附鱼群的F A D s禁渔期管理措施,禁渔时间由最初的2个月延长至现在的3~4个月,在此期间,禁止对随附鱼群进行捕捞,以达到养护黄鳍金枪鱼和大目金枪鱼资源的目的[33-34]㊂资源状况良好的鲣鱼渔业也受到该政策的影响,2008年以来,中西太平洋海域针对随附鱼群的投网次数逐渐降低,其比重维持在30%~40%(见图6),而其渔获量比重从先前的60%以上降至目前的40%~50%㊂因此,了解不同鱼群在不同气候模态下的时空分布特征有助于提高捕捞效率,为企业入渔提供参考㊂图62008 2018年自由鱼群及随附鱼群渔获量/投网次数比重F i g.6P e r c e n t o f c a t c h/s e t o n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 c h o o l a n d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 f r o m2008t o20184结语本研究利用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季尺度上研究了鲣鱼不同鱼群的分布特征差异及其与E N-S O的关系㊂鲣鱼渔场的空间分布除受E N S O现象影响外,还受到鲣鱼自身洄游特征及F A D s禁渔期等管理措施的影响,同时,出于数据的局限性,本研究所用的5ʎˑ5ʎ空间分辨率稍显粗糙,未来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在数据收集精细化的基础上利用更小空间分辨率进行分析,以期更精确地了解鲣鱼渔场的变动趋势,为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㊂参考文献:[1]黄锡昌,苗振清.远洋金枪鱼渔业[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55-60.H u a n g X C,M i a o Z Q.D i s t a n t W a t e r T u n a F i s h e r y[M].S h a n g-2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1期蒋明峰,等: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 N S O的关系h a i:S h a n g h a i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L i t e r a t u r e P r e s s,2003:55-60.[2] F o o d a n d A g r i c u l t u r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T h eS t a t e o f W o r l d F i s h e r i e s a n d A q u a c u l t u r e[R].R o m e:F o o d a n dA g r i c u l t u r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2020.[3]方舟,陈洋洋,陈新军,等.中西太平洋鲣渔场时空分布研究[J].海洋渔业,2019,41(2):149-159.F a n g Z,C h e n Y Y,C h e n X J,e t a l.S p a t i a l a n d t e m p o r a l d i s t r i b u-t i o n a n a l y s i s o f h i g h c a t c h f i s h i n g g r o u n d f o r 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i n t h e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J].M a r i n e F i s h e r i e s,2019,41(2):149-159.[4]L e h o d e y P,B e r t i g n a c M,H a m p t o n J,e t a l.E l N i n o S o u t h e r n O s-c i l l a t i o n a nd t u n a i n t he w e s t e r n P a c if i c[J].N a t u r e,1997,389: 715-718.[5] A s h i d a H,T a n a b e T,S u z u k i N.D i f f e r e n c e o n r e p r o d u c t i v e t r a i t o f s k i p j a c k t u n a K a t s u o n u s p e l a m i s f e m a l e b e t w e e n s c h o o l s(f r e e v s F A D s c h o o l)i n t h e t r o p i c a l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 [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i o l o g y o f F i s h e s,2017,100(8):935-945.[6] W a n g X,X u L,C h e n Y,e t a l.I m p a c t s o f f i s h a g g r e g a t i o n d e v i c e s o n s i z e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s k i p j a c k t u n a 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J].A-q u a t i c E c o l o g y,2012,46(3):343-352.[7]王韫沛,陈新军,余为.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重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0,29(6):899-909.W a n g Y P,C h e n X J,Y u W.V a r i a t i o n s o f g r a v i t y c e n t e r s o f f i s h-i n g g r o u n d f o r n e o n f l y i n g s q u i d O m m a s t r e p h e s b a r t r a m i i i n t h e n o r t h w e s t P a c i f i c O c e a n a n d i t s r e l a t i o n w i t h m a r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J].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h a i 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2020,29(6):899-909.[8] M u r t a g h F,L e g e n d r e P.W a r d s h i e r a r c h i c a l a g g l o m e r a t i v e c l u s t e-r i n g m e t h o d:W h i c h a l g o r i t h m s i m p l e m e n t W a r d s c r i t e r i o n?[J]. J o u r n a l o f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2014,31(3):274-295.[9]薛薇.S P S 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301-323.X u e W.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P S S[M].B e i j i n g:E l e c t r o n i c I n d u s t r y P r e s s,2005:301-323.[10]陈新军,许柳雄,田思泉.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与渔场的时空分析[J].水产学报,2003,27(4):334-342.C h e n X J,X u L X,T i a n S Q.S p a t i a l a n d t e m p o r a l a n a l y s i s o fO m m a s t r e p h e b a r t r a m i i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i t s f i s h i n g g r o u n d i n N o r t h P a c i f i c O c e a n[J].J o u r n a l o f F i s h e r i e s o f C h i n a,2003,27(4): 334-342.[11]C h a r r a d M,G h a z z a l i N,B o i t e a u V,e t a l.N b C l u s t:A n R p a c k-a g e f o r d e t e r m i n i n g t h e r e l e v a n t n u mb e r o fc l u s t e r s i n ad a t a se t[J].J o u r n a l o f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o f t w a r e,2014,61:1-36. [12] K a s s a m b a r a A.P r a c t i c a l g u i d e t o p r i n c i p a l c o m p o n e n t m e t h o d s i nR[D B/O L].(2017-08-10)[2022-06-02].h t t p://w w w.s t h d a.c o m.[13] Y u G,S m i t h D K,Z h u H,e t a l.g g t r e e:A n R p a c k a g e f o r v i s u-a l i z a t i o n a n d a n n o t a t i o n o f p h y l o g e n e t i c t r e e s w i t h t h e i r c o v a r i a t e sa n d o t h e r a s s o c i a t e d d a t a[J].M e t h o d s i n E c o l o g y a n d E v o l u t i o n,2017,8(1):28-36.[14]李晓燕,翟盘茂.E N S O事件指数与指标研究[J].气象学报,2000(1):102-109.L i X Y,Z h a i P M.O n I n d i c e s a n d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E N S O E p i s o d e s[J].A c t a M e t e o r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2000(1):102-109.[15]晏然,陈新军,陈作志.拉尼娜期间中西太平洋鲣栖息地分布特征[J].海洋学报,2018,40(4):76-85.Y a n R,C h e n X J,C h e n Z Z.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k i p-j a c k h a b i t a t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d u r i n g t h e L a N i n a p e r i o d s[J].H a i y a n g X u e b a o,2018,40(4):76-85. [16]王凡,刘传玉,胡石建,等.太平洋暖池冷舌交汇区盐度变异机制及气候效应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18,33(8):775-782.W a n g F,L i u C Y,H u S J,e t a l.V a r i a b i l i t y a n d c l i m a t e e f f e c t o f t h e s a l i n i t y i n t h e P a c i f i c w a r m p o o l-c o l d t o n g u e c o n f l u e n c e r e g i o n[J].A d v a n c e s i n E a r t h S c i e n c e,2018,33(8):775-782. [17] H a n d a y a n i C,S o e p a r d j o A H,A l d r i a n E.I m p a c t o f a E l-N i n oS o u t h e r n O s c i l l a t i o n(E N S O)t o F l u c t u a t i o n o f S k i p j a c k C a t c h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S o u t h e r n E a s t J a v a[C].[S.l.]:I O P P u b l i s h i n g, 2019,1217(1):012170.[18] K i m J,N a H,P a r k Y G,e t a l.P o t e n t i a l p r e d i c t a b i l i t y o f s k i p-j a c k t u n a(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c a t c h e s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J].S c i e n t i f i c R e p o r t s,2020,10(1):1-8. [19]沈建华,陈雪冬,崔雪森.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鲣鱼渔获量时空分布分析[J].海洋渔业,2006(1):13-19.S h e n J H,C h e n X D,C u i X S.A n a l y s i s o n s p a t i a l-t e m p o r a l d i s-t r i b u t i o n o f s k i p j a c k t u n a c a t c h e s b y p u r s e s e i n e i n t h e W e s t e r n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J].M a r i n e F i s h e r i e s,2006(1):13-19.[20]S c h a e f e r K M,F u l l e r D W.V e r t i c a l m o v e m e n t p a t t e r n s o f s k i p-j a c k t u n a(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i n t h e e a s t e r n e q u a t o r i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a s r e v e a l e d w i t h a r c h i v a l t a g s[J].F i s h e r y B u l l e t i n,2007, 105(3):379-389.[21] M a t s u m o t o T,S a t o h K,S e m b a Y,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 o f t h e b e-h a v i o r o f s k i p j a c k(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y e l l o w f i n(T h u n n u sa lb ac a r e s)a nd b i ge y e(T.o b e s u s)t u n a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d r if t i n gF A D s i n t h e e q u a t o r i a l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J].F i s h e r i e s O c e a-n o g r a p h y,2016,25(6):565-581.[22] H a r r i s o n D E,V e c c h i G A.E l N i n o a n d L a N i n a e q u a t o r i a l P a-c i f i c t h e r m o c l i n ede p t h a n d s e a s u rf a c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o m a l i e s,1986-98[J].G e o p h y s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L e t t e r s,2001,28(6):1051-1054.[23]王学昉,许柳雄,戴小杰,等.金枪鱼渔业中人工集鱼装置生态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2015,22(6):1289-1298.W a n g X F,X u L X,D a i X J,e t a l.R e v i e w o f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i m-p a c t o f f i s h a g g r e g a t i o n d e v i c e s o n t u n a f i s h e r i e s[J].J o u r n a l o fF i s h e r y S c i e n c e s o f C h i n a,2015,22(6):1289-1298.[24] F i e d l e r P C,B e r n a r d H J.T u n a a g g r e g a t i o n a n d f e e d i n g n e a rf r o n t s o b s e r v e d i n s a t e l l i t e i m ag e r y[J].C o n t i n e n t a l Sh e l f R e-s e a r c h,1987,7(8):871-881.[25]P i t c h e r T J.T h e i m p a c t o f p e l a g i c f i s h b e h a v i o r o n f i s h e r i e s[J].S c i e n t i a M a r i n a,1995,59(3-4):295.[26]杨晓明,戴小杰,王学昉,等.基于点格局的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中鲣的空间格局特征[J].中国水产科学,2017,24(3):633-639.Y a n g X M,D a i X J,W a n g X F,e t a l.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h a r a c-t e r s o f t h e p u r s e-s e i n e s k i p j a c k f i s h e r y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b a s e d o n p o i n t-p a t t e r n a n a l y s i s[J].J o u r n a l o f F i s h e r y S c i-e n c e s of C h i n a,2017,24(3):633-639.[27] W a n g X,C h e n Y,T r u e s d e l l S,e t a l.T h e l a r g e-s c a l e d e p l o y m e n to f f i s h a g g r e g a t i o n d e v i c e s a l t e r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l y-b a s e d m i g r a t o r yb e h a v i o r o f s k i p j ac k t u n a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P a c i f i c O c e a n[J].P L o S3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3年O n e,2014,9(5):e98226.[28]C a s t r o J J,S a n t i a g o J A,S a n t a n a-O r t e g a A T.A g e n e r a l t h e o r yo n f i s h a g g r e g a t i o n t o f l o a t i n g o b j e c t s:A n a l t e r n a t i v e t o t h em e e t i n g p o i n t h y p o t h e s i s[J].R e v i e w s i n F i s h B i o l o g y a n d F i s h e r-i e s,2001,11(3):255-277.[29] D a g o r n L,H o l l a n d K N,F i l m a l t e r J.A r e d r i f t i n g F A D s e s s e n t i a lf o r t e s t i ng th e e c o l o gi c a l t r a p h y p o t h e s i s[J].F i s h e r i e s R e-s e a r c h,2010,106(1):60-63.[30] H i d a y a t R,Z a i n u d d i n M,M a l l a w a A,e t a l.C o m p a r i n g s k i p j a c kt u n a c a t c h a n d o c e a n o g r a p h i c c o n d i t i o n s a t F A D l o c a t i o n s i n t h eG u l f o f B o n e a n d M a k a s s a r S t r a i t[C]//I O P C o n f e r e n c e S e r i e s:E a r t h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S.l.]:I O P P u b l i s h i n g,2019:012038.[31]周甦芳.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对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场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5(6):73-78.Z h o u S F.I m p a c t s o f t h e E l N iňo S o u t h e r n O s c i l l a t i o n o n s k i p j a c k t u-n a p u r s e-s e i n e f i s h i n g g r o u n d s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J].J o u r n a l o f F i s h e r y S c i e n c e s o f C h i n a,2005(6):73-78.[32]L e r o y B,P h i l l i p s J S,N i c o l S,e t a l.A c r i t i q u e o f t h e e c o s y s t e mi m p a c t s o f d r i f t i n g a n d a n c h o r e d F A D s u s e b y p u r s e-s e i n e t u n af i s h e r i e s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J].A q u a t i cL i v i n g R e s o u r c e s,2013,26(1):49-61.[33]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F i s h e r i e s C o m m i s s i o n.W e s t e r n a n d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F i s h e r i e s C o m m i s s i o n t u n a f i s h e r y y e a r b o o k[R].P o h n p e i: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F i s h e r i e s C o m m i s s i o n, 2017.[34] M i l l e r A M,B u s h S R,V a n Z w i e t e n P A.S u b-r e g i o n a l i s a t i o n o ff i s h e r i e sg o v e r n a n c e:Th e c a s e o f t h e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i f i cO c e a n t u n a f i s h e r i e s[J].M a r i t i m e S t u d i e s,2014,13(17):1-20.S p a t i a l C l u s t e r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 i n W e s t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 a n d I t s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i t h E N S OJ i a n g M i n g f e n g1,C h e n X i n j u n1,2,3,4,X u Z i a n1,L i n H o n g y u1,L v Z e h u a1,2,3,4,L e i L i n1,2,3,4,H e H a i p i n g5,J i a H a i b i n5,W a n g J i n t a o1,2,3,4(1.C o l l e g e o f M a r i n e S c i e n c e s,S h a n g h a i 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S h a n g h a i201306,C h i n a;2.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S u s t a i n a b l e E x-p l o i t a t i o n o f O c e a n i c F i s h e r i e s R e s o u r c e s o f M 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S h a n g h a i201306,C h i n a;3.N a t i o n a l D i s t a n t-W a t e r F i s h e r i e s 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S h a n g h a i201306,C h i n a;4.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O c e a n i c F i s h e r i e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M i n i s t r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R u r a l A f f a i r s,S h a n g h a i201306,C h i n a;5.Z h e j i a n g O c e a n F a m i l y C o m p a n y L i m i t e d,Z h o u s h-a n310009,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v a r i a t i o n r e g u l a r i t y o f 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 b a s e d o n c a t c h d a t a o f 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 f r o m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F i s h e r i e s C o m m i s s i o n(W C P F C)i n c o m b i n a t i o n w i t h O c e a n i c E l N i n o i n d e x,w e s t u d i e d t h e s p a t i a l a n d t e m p o r a l v a r i a t i o n o f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 c h o o l a n d 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 a n d t h e i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i t h E l N i n o-S o u t h e r n O s c i l l a t i o n(E N S O)t h r o u g h 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a n d 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S e a s o n a l f i s h i n g g r o u n d b a r y c e n t e r 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e x t r e m e c l i m a t e e v e n t s i n e a c h c l u s t e r h a d u n i f o r m i t y.D u r i n g L a N i n a,t h e m a i n f i s h i n g g r o u n d o f t h e t w o s c h o o l s h a d a t r e n d o f m o v i n g w e s t w a r d s w h i l e t h e s i t u a t i o n w a s o n t h e c o n t r a r y d u r i n g E l N i n o.T h e m o v i n g a m p l i t u d e a n d m e r i d i o n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 u n d e r e x t r e m e c l i m a t e e v e n t s w a s s m a l l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f r e e-s w i m m i n g s c h o o l.T h e r e e x i s t e d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s k i p j a c k t u n a r e s o u r c e a b u n d a n c e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E N S O p a t t e r n s.A s t o f r e e-s w i m m i n g s c h o o l,a n a r e a t o t h e w e s t o f165ʎE h a d t h e h i g h e s t a b u n d a n c e w h e n L a N i n a e v e n t s h a p p e n e d i n t h e f i r s t t w o q u a r t e r s w i t h 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0.650,a n d t h e a r e a b e t w e e n 165ʎE a n d180ʎh a d t h e h i g h e s t a b u n d a n c e w h e n L a N i n a e v e n t s h a p p e n e d i n t h e l a s t t w o q u a r t e r s w i t h 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0.411.W h e n i t c a m e t o 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t h e a r e a t o t h e w e s t o f165ʎE a n d t h e a r e a b e t w e e n165ʎE a n d180ʎh a d t h e h i g h e s t a b u n d a n c e w i t h 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0.852a n d1.000.H o w e v e r, u n d e r E l N i n o e v e n t s,b o t h t w o s c h o o l s h a d t h e h i g h e s t a b u n d a n c e t o t h e e a s t o f180ʎw i t h 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1.000a n d0.727.T h e r e s u l t i s c o n d u c t i v e t o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a c c u r a c y o f f i s h i n g f o r e c a s t i n g i n t h e c o n t e x t o f c l i m a t i c o s c i l l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W e s t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E l N i n o-S o u t h e r n O s c i l l a t i o n责任编辑朱宝象4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金枪鱼围网渔业
![金枪鱼围网渔业](https://img.taocdn.com/s3/m/32ce3a3487c24028915fc35f.png)
金枪鱼围网渔业发布时间:2011-10-31信息来源:《中国渔业资讯网》围网是一种捕捞集群鱼类、规模大、产量高的渔具,它具有积极追踪。
包围鱼群的特点,因此,在进行作业时需具备的条件是:捕捞对象集群范围比较小,密度比较高;鱼群需要在表层游动,游速较慢,行动较迟缓;对鱼群动向的判断无误。
同时要求作业渔船性能具有快速、回转快,能安置大量网具并能迅速收绞网具的设备等。
围网渔具是捕捞鱼群密集的中上层鱼类,如鳀、沙丁鱼、鲱、鲐、鲹等,有着很高的效率。
根据金枪鱼的生物学特性,应用围网渔具捕捞的效果开始并不理想。
因此,围网捕捞历史虽较久,但长期处于以捕捞近海金枪鱼的历史过程。
特别是美国,虽然很早就使用单船围网捕捞近海金枪鱼类,但其规模有限,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成功地发展了大洋金枪鱼围网渔业,这是与渔船、渔具材料、捕捞设备等的重大革新直接有关。
1970年美国建造了世界第一艘1800吨级大型围网渔船“阿波罗”号,围捕大洋金枪鱼类取得成功后,引起世界远洋渔业国家和地区巨大反响,并掀起了争相建造大型围网渔船的高潮,使世界金枪鱼类的捕获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目前世界上有大型金枪鱼围渔船400余艘,主要从事金枪鱼围网作业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省、韩国、西班牙、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墨西哥等。
世界主要金枪鱼的产量,其中约有70%左右围网类渔具捕获。
目前金枪鱼围网渔场主要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西非海域(见图5-14)。
图5-14为世界围网作业渔场示意。
目前金枪鱼围网的主要捕捞对象为:鲣和低龄的黄鳍金枪鱼,因为它们的聚群等状况,更适宜于围网捕捞,促使这两类鱼的年渔获量均超过100万吨,特别是鲣已达197.64万吨(1999年),这是与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发展有关。
由此看出,金枪鱼类的其他作业方式,如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等,仍将有着广阔的前景。
金枪鱼围网操作技术金枪鱼围网是以捕捞鱼群比较密集的一种方法,根据金枪鱼集群鱼群的不同,分为自由游泳鱼群(简称自由群)和人造流木等的集鱼鱼群(简称流木群)两种,因流木群集群需要相当长时间,一般每天清晨前后只能作业一次,而自由群则不受限制,但鱼群侦察要求高。
围网渔业技术3
![围网渔业技术3](https://img.taocdn.com/s3/m/78be381fe87101f69f319511.png)
2002-7-3
13
2002-7-3
14
二、金枪鱼围网渔场
全球金枪鱼围网渔场开发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969-1979年围网作业主要在东太平洋海 域,而西非沿岸海域则处于开发阶段,西 太平洋海域则仅有小规模试验性作业; 1979年-1988年,西太平洋海域围网急速 发展,欧洲围网船也开始在西印度洋海域 展开商业性捕捞,西非渔场开发进入成熟 阶段; 1989年以后,西太平洋海域已成为全球最 主要围网渔场,印度洋也在欧洲围网船开 发下成为世界围网渔业主要渔场之一。
2002-7-3 16
太平洋水域:分为中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中西太平洋水 域(指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北和以东的一带水域)是国际中 大型金枪鱼围网作业的主要渔场之一,全年均可生产,各 国渔船在该海区的主要作业范围为10°N-10°S、130°E170°E。 大西洋海域:分为东、西海域进行分别管理。东大西洋作 业海域主要在几内亚湾与塞内加尔海域,西大西洋作业海 域则在委内瑞拉沿岸。大西洋黄鳍金枪鱼的主要产卵场在 几内亚湾赤道海域,产卵季节为每年12月至3月。
2002-7-3
11
Average number of captains with average kill per set for 1986.most captains killer five or fewer dolphins per set. A few killed more than 20 Per set.data from IATTC.
美国1982年金枪鱼围网渔船与2002年建造的金枪鱼围网渔船主要参数比较
西班牙型作业必须的
项目 多普勒海流计 航海雷达 短波海鸟雷达 卫星导航 GPS 探鱼仪 声纳
揭开太平洋鲣鱼群体结构的奥秘
![揭开太平洋鲣鱼群体结构的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c5f9630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7.png)
揭开太平洋鲣鱼群体结构的奥秘
佚名
【期刊名称】《水产科技情报》
【年(卷),期】1977(000)011
【摘要】美国海洋渔业局西南渔业中心檀香山研究室获得了一尾标志放流的鲣鱼。
该鲣鱼是在1976年12月9日于瓦阿纳南面约45英里的海区捕获的,从鱼体上
留有的一根硅管,经查悉是日本清水远洋渔业研究所放流的。
【总页数】1页(P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
【相关文献】
1.利用水温垂直结构研究中西太平洋鲣鱼栖息地指数 [J], 郭爱;陈新军
2.不同季节中西太平洋围网鲣鱼群体形态学差异性 [J], 靳少非;陈瑛婕;樊伟;张衡;
郑仰桥;汪永春
3.不同季节中西太平洋围网鲣鱼群体形态学差异性 [J], 靳少非;陈瑛婕;樊伟;张衡;
郑仰桥;汪永春;;;;;;;
4.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鲣鱼起水鱼群种群结构分析 [J], 许柳雄;王学昉;朱国平;
叶旭昌;王春雷
5.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流木鱼群中鲣鱼种群结构分析 [J], 许柳雄;王学昉;朱国平;叶旭昌;王春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线粒体基因标记的中西太平洋鲣群体遗传学分析
![基于线粒体基因标记的中西太平洋鲣群体遗传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4a257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a.png)
文章编号:1004-2490(2020)05-0542-10基于线粒体基因标记的中西太平洋鲣群体遗传学分析 收稿日期:2020-03-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2312);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A1 200600 301106)作者简介:曹洋铭(1998—),女,学士,研究方向为海洋资源与环境学。
E mail:1395444797@qq.com通信作者:王丛丛,女,讲师。
E mail:ccwang@shou.edu.cn曹洋铭1,王丛丛1,2,3,徐 豪1,刘 洋1,2,3(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2.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3.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摘 要:为了解中西太平洋鲣(Katsuwonuspelamis)群体间的遗传结构和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和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序列对中西太平洋3个区域共112尾鲣样本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
由Cytb和COⅠ基因序列测得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分别为0.997和0.943,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0100和0.00268,来源于种群内的变异分别达到了99.50%和100.64%,两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值均小于0.05,P值均大于0.05,且基因流Nm远大于1。
结果表明,3个鲣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且具有频繁的基因交流。
中性检验和核苷酸错配分布曲线结果显示,鲣可能在末次冰期经历快速的群体扩张事件。
由于推算的鲣群体扩张时间与历史海平面变动存在相关性,推测中西太平洋鲣种群的扩张极有可能与海平面的快速上升(海侵)有关。
综上所述,中西太平洋鲣未出现显著分化的地理群体,建议在渔业管理上将3个地理群体视为一个统一的管理单元。
关键词:中西太平洋;鲣;Cytb;COⅠ;遗传多样性;种群扩张中图分类号:Q349 文献标志码:A 鲣(Katsuwonuspelamis),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鲭亚目(Scombroidei),鲭科(Scombridae),鲣属,是一种高度洄游的物种,广泛分布于赤道至温带地区[1],是世界金枪鱼渔业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其中中西太平洋金枪鱼渔场是我国捕捞鲣最为重要的渔场。
南海南沙群岛灯光罩网渔场金枪鱼科渔获种类、渔获率及其峰值期
![南海南沙群岛灯光罩网渔场金枪鱼科渔获种类、渔获率及其峰值期](https://img.taocdn.com/s3/m/6829d4d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0.png)
南海南沙群岛灯光罩网渔场金枪鱼科渔获种类、渔获率及其峰值期张衡;吴祖立;周为峰;靳少非;张鹏;晏磊;陈森【摘要】根据2014年4~6月在南海南沙群岛附近海域灯光罩网渔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内金枪鱼科种类、渔获率及其峰值期等特征.结果表明:共采集到金枪鱼科鱼类6种,鲣(Katsuwonus pelamis)的平均渔获率最高,为58.2 ind·net-1;其次为鲔(Euthynnus yaito)和扁舵鲣(Auxis thazard),平均渔获率分别为10.12 ind·net-和9.96 ind· net-1;而金枪鱼属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和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渔获率很低,仅为0.57 ind·net-1和0.02 ind·net-,且以幼鱼为主.在上半夜(20:00 ~23:59)金枪鱼科渔获率明显低于下半夜(00:00 ~06:00),仅约是后者的10%.鲔和扁舵鲣渔获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较为类似,而黄鳍金枪鱼渔获率变化与鲔、圆舵鲣(Auxis rochei)和扁舵鲣呈显著负相关.在农历新月前后期(农历二十二至下月的初八)作业网次数相对较高,每天的作业次数范围为4 ~ 10次;而满月前后期(初十至十七)未进行捕捞活动.总之,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和圆舵鲣3种鱼类的渔获率值均相对较低,且仅在新月期间出现的比例较高;而其它3种鱼类的渔获率值相对较高,波动性也较大,也以新月期间渔获率值较高.本研究为我国南海金枪鱼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期刊名称】《海洋渔业》【年(卷),期】2016(038)002【总页数】9页(P140-148)【关键词】南海;灯光罩网;金枪鱼科;种类;渔获率【作者】张衡;吴祖立;周为峰;靳少非;张鹏;晏磊;陈森【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0;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0;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2.4南海是中国海最为重要的金枪鱼渔场海域,主要的金枪鱼种类有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等多种,全年均可捕捞[1-2],也是沿岸国传统的头足类捕捞海域[3]。
第五章 金枪鱼围网
![第五章 金枪鱼围网](https://img.taocdn.com/s3/m/47e50d3f4b35eefdc8d3334b.png)
2018/4/4
23
法国金枪鱼围网(中型)网图
2018/4/4 24
中国台湾省金枪鱼围网(大型)
2018/4/4
25
为中国台湾省金枪鱼围网(大型)网之二, 本网具无加强网条,同时,网具高度和网目 尺寸较前者更大。全网均为聚酰胺合成纤维 材料(PA),共有19种网衣规格,图中符 号代表各种网衣规格:
34
五、捕捞技术
金枪鱼活动特性:
根据金枪鱼的活动特性,金枪鱼围网渔法可 分为围捕鲸豚附属群、漂流物附属群(包括 流木群和人工集鱼装置群)和自由群。
free-swimming schools, whale-shark-associated schools, whale-associated schools, and logassociated schools
2018/4/4 6
上海水产集团于2002年 引进金汇1号涉足金枪 鱼围网渔业,主要以 中西太平洋海域为作 业渔场;目前已发展 到14艘,年产8万吨 左右。
2018/4/4
7
2008年,科技部在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中设立了“远洋渔业捕捞装备”重点项目,组 织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14家优势单位围绕 75米金枪鱼围网渔船进行联合攻关,历时近5 年终于研发成功。 该远洋围网渔船长75.47米,宽12.80米, 试航航速约16节,设计舱容为1200吨,干湿舱 装鱼货不少于1100吨,日冷冻鱼货能力为300 吨。“此前我国使用的远洋围网渔船均为二手 船,单船金枪鱼年产量仅为3000至5000吨,现 在使用我国自主研制的新船,捕鱼量预计将提 高一倍,每年捕鱼量可达到8000吨左右。
评述
2002-节能型船体
水温法预报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场的验证分析
![水温法预报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场的验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619d48a8956bec0975e3a6.png)
次数 , 合 不 同水 层 ( l l . 2 7 5 I 和 2 7 5 m) 水 温 数 据 , 计 4个 不 同水 层 的适 渔 温 度 范 围 以 结 0 n 、 5 m、3 . l 2 l 8 . 的 统
27 5m( 3 .
) 27 5m( 和 8 .
) 等水 层 的温度
作为水 温垂 直 结 构指 标¨ 。 中 西 太 平 洋 海 域
S T及 上 述不 同水 层温 度 资料 来 源 于哥 伦 比亚大 S
学环境 数 据库 。时 间跨 度 为 1 9 - 2 0 9 0 0 1年及
开始提 供远 洋渔 情 预报 的服 务 , 渔汛 情 报 通 过 互 联 网传 送各 生 产 船 只 J 由于 海 况 复 杂 , 场 位 。 渔 置 的预 报仍 不够 及 时准 确 , 要 结 合 现 场 情 况 来 需
判 断 。基 于案例 推理 和 贝叶 斯方 法在 一定 程度 上 推 进 了渔情 预报 产 品 的研 究 , 两者 需 要 积 累足 但
“ 丰 7 7 和“ 协 0 ” 中太 1号 ” 0 7年 全年 生 产 数据 。 20
为开展 渔 场渔情 分 析 预报 工 作 提 供 坚 实 的基 础 。 目前 已有 中 国 、 国 、 法 日本 等 国利 用卫 星遥 感数 据
数 据 内容 包 括作业 位 置 、 作业 时 问 、 获量 和投 网 渔 次数 ;2 选 取 0 I( 表温 S T) 1 . T ) () l海 l S 、2 5m( 、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与延绳钓渔业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与延绳钓渔业](https://img.taocdn.com/s3/m/592ed970168884868762d644.png)
4 0 t 右 ) 5 %。 4万 左 的 5
图 2 中 西太 平 洋 鲣鱼 、 鳍 金 枪 鱼 、 眼 金 枪鱼 和长 鳍金 黄 大
枪 鱼 的产 量
2 中西 太 平 洋 围网 渔 业
21 历 史 回 顾 .
产量估 计为 1 3 万 t 7. 9 ,占总产量 的 7 %, 3 创该渔 业 的记录 。 竿钓产量为 2 .万 t 1 5 ,占9 延绳 钓产量估 计为 2 .万 t 占 %, 3 2 ,
1 %, 0 其余 8 %的产量 主要 由东 印尼和菲律宾 的曳绳钓和各
种渔具 捕获 。 0 7 中西太平 洋金枪 鱼产量 占整个 太平洋 20 年
8
现 代 渔 业 信 息
第 2 卷 第4 4 期
种 内外船队 , 包括最 近几年远 洋渔业团家进入 该热带 渔
业 , 中 旧 、 西 兰 和西 班 牙 。 如 新
中 西 太 平 洋 网 渔 业 足 以鲣 鱼 渔 业 为 丰 , 鱼 产 量 占 鲣
菲律宾围 内的 围刚渔船 和有环围 网船 队在菲律宾 和北
保持 比较稳定 , 9 8 19 年产 量大幅度增加 。 过去 6 中金枪 鱼 年
总 产 量 呈 上 升趋 势 , 主要 是 围 网 渔 业 总 产 量 增 加 的原 故 ( 图
1 图2) 2 0 年 中西太平 洋金枪鱼 总产量估计 为 2 97 和 。 07 3 .万 t 创年产量 的记 录,比2 0 年增加 1 万 t 2 0 年围网渔业 , 06 2 。 07
单位参 阅。
谢营梁等 , 0 9 2 0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与延绳钓渔业 , 现代渔业信息 》 《 杂志 , 4 4) - 0 1 。 2 ( :7 1 , 7
最近WCPFC的科学委员会对中西太平洋的大眼金枪鱼和鲣鱼资源进行评估
![最近WCPFC的科学委员会对中西太平洋的大眼金枪鱼和鲣鱼资源进行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3e3fe0df360cba1aa811da5c.png)
各 年度 日本 向各 国 出 口冷 冻 秋 刀 鱼 数
量 ( 位 :t 单 )
明 中西 太平 洋鲣鱼 的资源状 态仍 旧处
于 高水平 , 而 近年 来 中西太 平洋鲣 然
国 家
鱼 的捕捞 压力 日益 在增 加 , 致使 资 源 处 于高水平 的鲣鱼资 源量也 出现 了下 降 的倾 向。为 此 ,建议 必需 关 注 其资
第 2 5卷 第 1 期 2
这 次 向俄 罗 斯 出 口的 冷 冻 秋 刀 鱼 猛 增 的原 因, 不是 俄罗 斯急需 食用 并 秋 刀鱼 而加 大进 口 , 是 因为俄 罗斯 而
现 代 渔 业 信 息
3 %大 眼金 枪 鱼渔 获 量 的 管理 措施 。 0 因 这个 措 施 不 够 充分 需 要 重 改 的建
关 于 大眼金 枪 鱼资 源 , 评估 中 在
指 出 , 0 8 中 西 太 平 洋 大 眼 金 枪 鱼 20 年 的 渔 获 量 虽 然 从 2 0 年 的 1.万 t 07 43 增
日本 一 直 在 关 注 的 问 题 。 了 进 一 步 为
查 明上述 情况 ,日本水 产厅 下属 的水 产综合 研究 中心 ,自2 0 年起 到 2 1 07 00
议 ;( 中 西 太 平 洋 的 鲣 鱼 资 源 量 虽 2)
3 9
实 际 渔 获 量 为 3 .万 t 主要 捕 自 日本 O8 , 北 部 太 平 洋 一侧 近 海 , 捞 作 业 期 为 8 捕
月上旬 ~ 2 1 月下旬 , 为期 四个多月 。 那
么 , 在 日本 秋 刀 鱼 渔 期 ( ~ 2 ) 。 81月 之 前 的 4 7 期 间 能 否 在 北 太 平 洋 中 部 ~月
北 太平洋秋刀 鱼总渔获量 约为 5 万 t 5 ,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黄鳍金枪鱼产量的时空分布及与表温的关系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黄鳍金枪鱼产量的时空分布及与表温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de9f7c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2.png)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黄鳍金枪鱼产量的时空分布及与表温的关系刘勇;陈新军【期刊名称】《海洋渔业》【年(卷),期】2007(29)4【摘要】黄鳍金枪鱼是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中的重要捕捞种类之一.本文根据2003年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生产统计及其表温数据,利用频次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软件Marine Explorer 4.0对黄鳍金枪鱼产量和单位日产量(CPUE)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海水表温的关系.结果显示,产量和CPUE最高的是2月份,其次是9月份,5月份为最低.高产量的范围为140~160°E、0°~5°S;CPUE高值区分布在130°E、0°~15°S,140°~160°E、0°~15°S和175°W、0°~15°S;产量经纬度重心分别为150°30'E 和3°48'S.产量主要分布在海表温为28~31℃的海域,产量比重高达95.45%,其中29~30℃产量为最高,占69.54%.【总页数】6页(P296-301)【作者】刘勇;陈新军【作者单位】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上海,200090;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1【相关文献】1.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的黄鳍金枪鱼CPUE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王少琴;许柳雄;朱国平;王学昉;唐浩;周成;2.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的黄鳍金枪鱼CPUE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王少琴;许柳雄;朱国平;王学昉;唐浩;周成3.中西太平洋延绳钓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与温跃层关系 [J], 杨胜龙;张忭忭;靳少非;樊伟4.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与海表温度的关系 [J], 纪世建;周为峰;王鲁民;唐峰华;吴祖立;陈国宝5.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黄鳍金枪鱼渔获时空分析 [J], 沈建华;崔雪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太平洋中国金枪鱼围网船队捕捞自由鱼群作业特征
![中西太平洋中国金枪鱼围网船队捕捞自由鱼群作业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e99602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61.png)
文章编号:1004-2490(2020)04-0435-10中西太平洋中国金枪鱼围网船队捕捞自由鱼群作业特征 收稿日期:2019-11-1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6151;41806110;3190242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30471)作者简介:李 鹏(1993—),男,硕士研究生,从事金枪鱼渔业研究。
E mail:lipengzyy@163.com通信作者:王学窻,讲师。
E mail:xfwang@shou.edu.cn李 鹏1,许柳雄1,2,3,4,王学窻1,2,3,4,周 成1,2,3,4,唐 浩1,2,3,4,刘 伟1(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2.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3.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4.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观测实验站,上海 201306)摘 要:根据2013—2017年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船队的渔捞日志,利用捕捞自由鱼群的时间、地点、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等作业信息,分析我国中西太平洋围网船队捕捞自由鱼群的作业特征,包括在禁渔期和非禁渔期单船月平均投网次数、投网成功率和单位网次渔获量等作业特征指标,以及船队作业渔场重心在太平洋岛国专属经济区间的变动情况。
结果显示:1)禁渔期与非禁渔期单船月平均投网次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2)禁渔期与非禁渔期的名义CPUE(catchperuniteffort)无显著性差异(P>0.05);3)禁渔期与非禁渔期对自由鱼群的投网成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我国围网船队月度作业渔场重心会随着ENSO(ElNi o southernoscillation)周期发生移动,2013—2017年主要集中在基里巴斯、瑙鲁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专属经济区(exclusiveeconomiczone,EEZ)内,其中基里巴斯和瑙鲁两国专属经济区是近几年我国船队捕捞自由鱼群最为重要的中心区域。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高产渔区年间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高产渔区年间变化及其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9326c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9.png)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高产渔区年间变化及其原因分析戴澍蔚;陈新军;张衡;周为峰;徐良琦;肖卫平【摘要】金枪鱼类是中西太平洋海域重要的经济鱼种,其中鲣产量约占到总产量的50%.本研究利用1995-2010年16年的中西太平洋(20°S~20°N,120°E~155°W)鲣围网生产统计数据和Ni(n)o3.4海区(5°S~5°N,120°~170°W)海表温度异常数据,对这16年鲣产量最高的十大渔区(5°×5°)进行时空格局分析,讨论渔场分布差异及CPUE与ENSO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6年间十大作业渔区主要分布在5°S~5°N、130°~175°E区域,这十大渔区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达47.5%,其中5°S~0°、155°~160°E,0°~5°N、130°~135°E,0°~5°N、135°~140°E及5°S~0°、160°~165°E等4个渔区产量占高产渔区产量的比重均超过10%,是中西太平洋重要的鲣产区.高产渔区的分布受海表温度影响较大,在厄尔尼诺时期,高产渔区分布明显偏东,主要分布在155°~180°E海域;在拉尼娜时期,高产渔区分布明显偏西,主要分布在130°~160°E海域.%Tuna is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species in the Western-Central Pacific.The skipjack (Katsuwonus pelamis) yield accounts for about 50% of total production.In this study,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fishing groun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PUE (Catch Per Unit Effort) and ENSO (El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 are discussed through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top 10 fishing areas based on the tuna purse seine catches in Western-Central Pacific (20°S 20°N,120°E-155°W) and ENSO SSTA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data of Ni(n)o 3.4 region (5°S5°N,120°-170°W) collected from 1995 to 2010.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top 10 high yield fishing areas distributed mainly in 5°S-5°N,130°-175°W region,which account for almost47.5 %in total production.Among them,four fishing areas like 5°-0°S,155° 160°E;0°-5°N,130° 135°E;0°-5°N,135°-140°E and 5°-0°S,160°-165°E all have more than 10% of the top 10 high yield fishing areas' production,which are the important skipjack production areas in the Western-Central Pacific.High yield fishing areas are easily affected by SS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which are eastward distributed in 155°-180°E region during El Ni(n)o events,and westward distributed in 130°-160°E region during La Ni(n)a events.【期刊名称】《海洋学报(中文版)》【年(卷),期】2017(039)002【总页数】9页(P120-128)【关键词】高产渔区;鲣;中西太平洋;厄尔尼诺【作者】戴澍蔚;陈新军;张衡;周为峰;徐良琦;肖卫平【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上海200090;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1鲣(Katsuwonus pelamis)是高度洄游鱼类[1],主要作业渔场在140°~175°E海域,在金枪鱼围网渔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台湾在中西太平洋的金枪鱼渔业(2009)
![台湾在中西太平洋的金枪鱼渔业(2009)](https://img.taocdn.com/s3/m/dc674ed833d4b14e852468fc.png)
补充燃 料和食 品供应 。 捕捞 长鳍金枪 鱼 的渔船 通常在太平
洋作业 , 年 2 每 次进入港 口卸 鱼 、 充燃料和食 品供 应。最 补 近 5 (0520 ) 年 20 ~ 0 9 的捕捞努力量分布见 图 1 。
1 . 远 洋 围 网船 .2 3
高 建 芳 谢 营 梁 郁 岳 峰
( 中国水 产科 学研究 院东海 水产研 究所 )
中 国上 海 市 军 工路 3 0号 邮 编 :2 0 9 0 000
【 提要 】 本文主要根据有关资料 , 介绍 了台湾在 中西太平洋 的金枪鱼渔业情况 , 主要包括金枪鱼船 队的结构 、 09 的主 20 年
有冷冻设 配的渔船作 业渔场外 延到远 洋 , 与大型金枪鱼 延 绳 钓船一样作业 。 根据捕捞季节和市场价格 , 他们变化渔场 和捕捞对象 。 0 9 2 0 年在 中西太平洋 作业 的小 型金枪鱼延 绳 钓 渔船有 1 2 艘 。 0 2 部分渔船 根据季节变化 在印度洋 、 东太 平洋 、中西太平洋之间轮换作业。
要作业的产量和渔获物组成 和开展 的金枪鱼研究的现状 , 供我 国有关远洋渔业单位参考 。
高建芳等 , 00 台湾在 中西太平洋的金枪鱼渔业 ( 0 9)《 2 1。 20 , 现代渔业信 息 》 杂志 , 5 1 :1— 2 2 ( 0) 0 1 。
关键词 :金枪 鱼渔业 ;中西太平 洋 ;台湾
大 05 20 2 0 ~ 0 9年大型延绳钓渔业在 中西太平洋主要金枪鱼和类金枪鱼产量( ) t
:
初步估计 ; :捕 自北太平洋 ;
:捕 自南太平洋
自9 年代 中期 以来 ,台湾在 北太平洋 开发 了北方 长鳍 0 金枪鱼季节性渔场 。 2说明 了最近 5 ( 0 5 20 在 中 表 年 20 ~ 0 9) 西太平洋协 定水域大型金枪 鱼延绳钓渔业 所捕捞 的主要 金
发展我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的探讨 print
![发展我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的探讨 print](https://img.taocdn.com/s3/m/e22744f7700abb68a982fb34.png)
《中国渔业经济》 !""#$#
远洋渔业
发展我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的探讨
黄永莲, 黄硕琳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上海
<===A=)
渔 摘要:西太平洋是世界金枪鱼的主要产区。本文在分析中西太平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业管理现状及趋势, 我国在该地区金枪鱼渔业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对发展我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 渔业做了几点探讨。
’CFEC/?E9?/ ;G /<C #?F9G9F ";::IB9/=)
718 ";B\CB/9;B ;B /<C ";BACE\?/9;B ?BD &?B?NC:CB/ ;G ]9N<P= &9NE?/;E= $9A< ’/;FLA 9B /<C !CA/CEB ?BD "CB/E?P #?F9G9F MFC?B 7&渔
船及目前投产的 1 艘围 网 渔 船 均 是 从 国 外 购 进 的 二 手 船 , 船舶老化, 设备简陋, 制约了我国金枪鱼捕捞技术水平的提 高。
7*8 59:;/<= 6) >?@A;B0 CD9/;E) ’CFEC/?E9?/ ;G /<C #?H F9G9F ";::IB9/= 5IB? $9A<CE= JC?EK;;L 3443 7&8) MFC?B9F $9A<CE9CA #E;NE?::C0 OC@ "?PCD;B9?)344( 738 3443 QCR;E/ ;G 5<C ’9S/CCB/< &CC/9BN ;G 5<C ’/?BD9BN ";::9//CC MB 5IB? ?BD T9PPG9A< 7Q8) &;;P;;P?K? UICCBAP?BD0 6IA/E?P9?) VCFC:KCE 344(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的海豚的兼捕问题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的海豚的兼捕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b1bfa95f0e7cd18525365a.png)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的海豚的兼捕问题摘要:世界上没有一种渔具具有完全选择能力,这就有了非目标渔获物的兼捕和丢弃问题。
每年非目标渔获物的丢弃之多,造成渔业资源的严重浪费,商业捕捞因此受到强烈的谴责。
金枪鱼作为一种重要的大洋经济鱼种,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低中纬度海域,其主要的捕捞方式有延绳钓、围网、杆钓、曳绳钓等,中西太平洋是金枪鱼围网最主要的作业海域。
文章对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的海豚兼捕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海豚进行有效保护。
关键词:围网;兼捕;海豚;中西太平洋Dolphin Bycatch Problems of Purse Seine of Tuna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Ocean Without a fishing gear has complete selection ability in the world. Sothere are the bycatch and discard issues of the non target catches. Too muchnon target catches had been abandoned, resulting in tremendous waste offishery resources. Then commercial fishing has been strongly condemned. As an important oceanic economic fishery resource, Tuna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Pacific, the Atlantic, India ocean where is in the low latitude ocean. The main ways to fish there are purse seine, longline fishing, trolling.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Ocean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ters of tuna purse seine fishery. We research the bycatch dolphins issues of tuna purse seine fishery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Ocean, in order to protect dolphins resource.当今渔业发展迅速,捕鱼强度和广度也越来越大。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现状及我国发展对策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现状及我国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a9ac4c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78.png)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现状及我国发展对策
朱江峰;戴小杰
【期刊名称】《中国渔业经济》
【年(卷),期】2009(027)001
【摘要】本文对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进行了简要总结.围网以鲣鱼为主捕对象,兼捕大眼和黄鳍金枪鱼幼鱼.围网产量近几年增长迅速,2006年达1,573,447吨(其中鲣鱼1,305,405吨,占83%),占中西太平洋4种主要金枪鱼(鲣鱼、大眼、黄鳍和长鳍)总产量的72%.鲣鱼资源未充分利用,但黄鳍和大眼金枪鱼的资源正进入过度利用状态,休渔和捕捞天数限制是今后中西太平洋围网渔业的主要管理措施.对此,我国应加强与太平洋岛国间的国际合作,争取更多的捕捞天数,同时加强渔业统计和科学研究工作,维护我国的渔业利益.
【总页数】5页(P115-119)
【作者】朱江峰;戴小杰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418
【相关文献】
1.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及资源分析 [J], 宋来军;苏晓飞
2.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鲣鱼资源的时空分布 [J], 陈新军;郑波
3.中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J], 王学锋;孙华;卢伙胜
4.瑙鲁协议成员国VDS入渔模式及其对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影响 [J], 王晓晴;吴锦仁
5.瑙鲁协议成员国VDS入渔模式及其对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影响 [J], 王晓晴;吴锦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典型渔法金枪鱼围网网具的性能差异
![两种典型渔法金枪鱼围网网具的性能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1ce8d20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0.png)
两种典型渔法金枪鱼围网网具的性能差异唐浩;许柳雄;王学昉;徐国强;周成;朱国平【期刊名称】《水产学报》【年(卷),期】2015(039)002【摘要】为了量化分析自由鱼群渔法和漂流物随附群渔法的网具性能差异,实验根据2011-2014年金枪鱼围网海上调查数据,采用Bootstrap和广义可加模型(GAM)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漂流物随附群渔法网具的最大沉降深度(195.20 ~219.36 m)约为自由鱼群渔法网具最大沉降深度(205.83 ~219.04 m)的94.8%;网具的平均沉降速度(0.152 ~0.176 m/s)约为自由鱼群渔法平均沉降速度(0.180 ~0.193 m/s)的84.4%~91.2%.(2)捕捞自由鱼群时,影响沉降速度的主要因子为10 m水层流速(V10),60 rn水层流速(V60)和跑纲长度(L1).(3)捕捞漂流物随附群时,影响沉降速度的主要因子为60 m水层流速(V60),括纲长度(L)和放网速度(V0).(4) GAM模型结果显示,漂流物随附群渔法预测的沉降速度(0.155 ~0.175m/s)达到海上实测沉降速度的99.4%;自由鱼群渔法预测的沉降速度(0.182 ~0.190 m/s)达到海上实测沉降速度的98.4%.本研究结果可为海上作业时,判别海况条件和控制渔法操作提供一定参考.【总页数】9页(P275-283)【作者】唐浩;许柳雄;王学昉;徐国强;周成;朱国平【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试验室,上海201306;上海市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试验室,上海201306;上海市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72.1【相关文献】1.太平洋岛国2015年金枪鱼围网渔船入渔费将上涨30% [J], 李励年;2.瑙鲁协议成员国VDS入渔模式及其对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影响 [J], 王晓晴;吴锦仁3.瑙鲁协议成员国VDS入渔模式及其对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影响 [J], 王晓晴;吴锦仁;4.基于网具模型试验的金枪鱼围网性能分析 [J], 唐浩;许柳雄;王学昉;周成;朱国平5.网目尺寸对金枪鱼围网沉降性能及网具形态的影响 [J], 刘伟;许柳雄;唐浩;胡夫祥;周成;熊沢泰生;平山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24
海洋湖沼通报
否与1:1的理论比例相符。其中本研究中 的性比指某体长组中雄性鲣鱼尾数与该体长 组中鲣鱼总数的比值。
1.3.4
鱼群与流木鱼群的鲣鱼的叉长组成之间存在 极显著的差异(z2=843.7,P一8.10× 10一175d0.01)。
首次性成熟体长(L50)
本研究采用LysackD53(式1)的方法进 行分析。该方法较为经典,且生物学意义较 为明确。
海洋湖沼通报
2010年Transactions
of Oeeanology and Limnology N02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鲣鱼起水鱼群 种群结构分析
许柳雄1‘2,3。王学防3,朱国平h 2.v。叶旭昌h 2一。王春雷4
(1.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2.上海市高校大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3.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4.江苏省渔港监督局,江苏南通226006) 摘要:根据2006年10月一2007年2月及2007年10月一2008年1月在中西太平洋海域测定的 1343尾由金枪鱼围网捕获的起水鱼群的鲣鱼生物学数据.应用统计与回归的分析方法对鲣鱼的又
(ANCOVA,F=0.549,P>0.05);(3)起水鱼群鲣鱼的平均雌雄性比约为l:0.95,但在501~ 550ram(一=4.00,P<O.05)和65l~700ram(≯=4.17,P<0.05)2个体长组中,雌雄性别比例不 符合“1,l”的理论期望;(4)起水鱼群鲣鱼的性成熟度以Ⅳ期(28.93%)和V期(43.67%)为主.计 算得出的雌鱼和雄鱼的首次性成熟又长分别为473.15ram和440.78mm,均大于实际观测到的达 到性成熟的鲣鱼的最小叉长。拳次调查研究得出了“在调查水域鲣鱼的起水鱼群是以性成熟的成 鱼为主的群体”的初步结论。 关键词:中西太平洋;围网;起水鱼群;鲣鱼Katsuwonus pelamis;种群结构
国金枪鱼围网渔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 持续发展。 根据集群特性,鲣鱼鱼群常常可分为自 由鱼群(俗称起水鱼群)、流木鱼群(包括人工 集鱼装置FAD(Fish
Aggregation Device)鱼
群)、鲸豚随付群三类。流木鱼群中常常夹杂 着大量的大眼金枪鱼幼鱼,国际渔业管理组 织基于保护资源的目的呼吁减少使用FAD 的作业方式,并开始设立金枪鱼围网的禁渔
万方数据
2期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鲣鱼起水鱼群种群结构分析
式中,W表示体重(g);FL表示又长
(ram)。
0
9 8 7 G
5
盖
掣
羞
茁
4
3
量
掣
2●O
娄
苎
盔
棚 最 aXl西Il:M×}:戤,400 450剐×}5嗣J鼎x)65fJ 75)7爿J刮朋 叉长Fork IuPngth/ram Fig.5
叉长FfJrk length/nml 图5 中西太平洋起水鱼群鲣鱼按
1
妻参
量20
Pr
2再亨匆丽
(1)
辫
匿
▲
互X)25IJ州x)350・“KJ
慧 蓬
薅
*0j‘ ÷{弋
§、、 ;、、≮
其中。P,为叉长组Xi时鱼类成熟度的比 例,K和C为需估算的参数。对于大部分鱼 类而言,所有个体在叉长长到某一个值时将 达到性成熟。在这种情况下,C则为L s。。K 为鱼类成熟回禀率,K值越大,表明鱼类从 未成熟达到成熟的过程越短。计算过程中最 大似然估计利用EXCEL2000中的SOLV— ER功能进行。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08一lO—zo].
httpt}}w啪.mlr,gov.cn/xwdt/jrxw/200810/t2001020.110919。htm
万方数据
2期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鲣鱼起水鱼群种群结构分析
23
区[4嵋]。与流木鱼群相比,起水鱼群具有个体 规格较大且渔获物中兼捕品种较少的特 点[7喝],但捕捞起水鱼群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随着国际社会日益重视金枪鱼资源的合 理开发和养护,金枪鱼围网采用FAD作业 方式将受到限制,重视起水鱼群的捕捞将成 为趋势。因此针对鲣鱼起水鱼群的相关研究 十分必要,了解其群体结构不但有利于合理 利用资源,而且对于提高起水鱼群的放网命 中率也有实际意义。虽然国内外均有对鲣鱼 生物学的报道[9‘引,但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 研究较少。迄今为止,尚未见到专门针对起 水鱼群鲣鱼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本文基于执 行“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起水鱼捕捞技术 研究”项目期间测定的鲣鱼起水鱼群的生物 学数据,通过分析渔获物的又长分布、叉长与 体重的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等级等生物学 特性,探讨了中西太平洋鲣鱼起水鱼群的种 群结构,以便为开展资源评估积累基础数据, 为资源的有效利用、养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7 7 7
又长频次分析
运用STATISTICA6.0中的Histo- grams功能以50mm为组距对鲣鱼的叉长分 布进行分析,运用SPSSl5.0中的,检验的 百分比同质性检验验证雌雄鲣鱼的叉长组成
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1.3.2
2007年1月~2月,调查海域为01。12 S~ 03。17’N,143。49’E~152。44’E。第二阶段的 2个航次分别为2007年10月~2007月12 月,调查海域为03。00’N"-一03。48’S,15 1037’E ~163。23‘E;2007年12月--一2008年1月,调 查海域为O。00 7N---,03。43 7S,152。14’E~156。 24’E(见图1)。调查船分别为上海开创远洋 渔业公司所属的金枪鱼围网渔船“金汇6 号”、“POHNPEI 1号”和“金汇7号”。
ldn。E l{妒E
l甜r E
15,E
lq’£15酽E
tree
E
lIIr C
lr∥E
l嘲’E
图l渔获物取样位置
Fig.1 Sampling positions
。o”表示2006年10月~2007年2月渔获物取样位置 。o”Stand for sampling positions during 2006.10~ 2007.2;“△”表示2007年10月~2008年1月渔获物取
1.3.1
1材料与方法
1.1渔船、作业海域及时间 整个调查为生产性作业,调查的洋区根 据船长掌握的渔期及渔场经验进行。事先不 设具体调查站点,将调查期间捕获起水鱼群 并进行采样的水域设为站点。 调查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的2个航次 分别为2006年10月~12月,调查海域为
04。19’S~030 38 N,154。20 E~157。49 E:
体长组划分的性别比例
Sex ratio of K.pelamis from the
图4中西太平洋起水ionship between fork length and
free school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Ocean by fork length classes
sex
2.2叉长与体重关系 测定结果表明,鲣鱼起水鱼群的体重范 围为310~99059,平均体重(3084-+-2464)g。 其中雌性个体体重范围为895"--'99059,雄性 个体体重范围为1115~88659。ANCOVA 表明。鲣鱼体重的差异是由叉长的差异所致, 与性别无关(F=0.549,P=0.459>0.05)。 因此将雌雄个体综合在一起,得出中西太平 洋围网鲣鱼起水鱼群叉长与体重的关系(见 图4)为: W=6.3905×10叫F-L3‘黼(群一O.9443,n=892)
中图分类号:¥9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482(2010)02一022一07
鲣鱼(katsuwonus pelamis)是中西太平 洋大洋性金枪鱼渔业中最重要的目标鱼种之 一[1-2],而中西太平洋则是世界金枪鱼围网 渔业最主要的渔区[1],自我国大型金枪鱼围 网船2001年首次进人该水域以来,金枪鱼围 网渔业数年之间得到了迅速发展,围网船数 从2001年的1艘增加至2007年的15艘,产 量从2001年的3090t猛增至2006年的 52774t[3]。鉴于该海区鲣鱼资源量丰厚[:]以 及我国政府提倡壮大和扶持远洋渔业(13,我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0702)资助;上海市科委重点攻关计划(0732051IO);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 (09YZ275);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捕捞及渔情预报(D-8006—06—0022);上游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 科研专项基金(B-8101—08—0022);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启动基金(13-8202—07—0279)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许柳雄,(1956一),男,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和渔具力学研究,已发表i仑文30 余篇。E—mail:lxxu@shou.edu.cn 收稿日期:2009-04-20
主
叉长F.ork Lenglh/11llu
图3
中西太平洋起水鱼群鲣鱼
雌雄个体的叉长分布
Fig.3 Fork length distribution of K.pelamis from the free school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cean by
7
又长一体重关系
运用EXCEL2000中的幂函数回归方法 拟合叉长一体重关系,即:W—nFL6,式中: W为全重,FL为叉长。运用SPSSl5.0中的 协方差(ANCOVA)检验分析性别的差异是 否会对鲣鱼的叉长与体重关系存在影响。
1.3.3
性别分析
运用SPSSl5.0中的z2检验的拟合度 检验验证总体及不同体长组中的鲣鱼性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