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发展白皮书

合集下载

5G应用场景白皮书

5G应用场景白皮书

5G应用场景白皮书一、智能制造领域在智能制造中,5G 技术能够实现工业设备的智能化连接和控制。

通过 5G 网络,工厂内的机器人、数控机床、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时、高效地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这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灵活和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在汽车制造工厂中,5G 可以支持无人驾驶的运输车辆在车间内准确无误地运输零部件,同时能够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

一旦某个设备出现异常,相关数据会立即通过 5G 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技术人员可以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大大减少了生产中断的时间。

此外,5G 还能实现远程操控和虚拟工厂。

技术人员可以在千里之外通过 5G 网络对工厂内的设备进行精准操控,就如同在现场一样。

虚拟工厂则利用 5G 带来的高速数据传输,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模拟和优化,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降低生产成本。

二、智能交通领域5G 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将极大地改善交通状况和出行体验。

首先,5G 支持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车辆之间能够实时通信和共享信息。

车辆可以获取周边车辆的速度、位置、行驶方向等信息,从而提前做出预警和决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也变得更加顺畅,交通信号灯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时长,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其次,5G 助力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

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感知周围环境和做出决策,5G 的低延迟和高速率能够确保这些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使车辆能够及时响应各种复杂的路况。

再者,5G 还可以用于智能公交系统。

乘客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获取公交车辆的位置和预计到达时间,合理安排出行。

公交公司也可以根据实时客流量数据,灵活调整车辆的发车频率和线路,提高公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医疗健康领域在医疗健康领域,5G 技术为远程医疗、医疗物联网和医疗大数据等方面带来了新的突破。

远程医疗借助 5G 网络的高速和低延迟,专家可以远程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年)

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年)

前言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在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要在“十四五”期间持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必须充分释放前沿数字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带动作用。

在众多前沿数字技术中,5G以划时代的技术能力、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及对其他技术的带动作用,有望成为启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支点。

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一样,中国深刻认识5G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技术产业创新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2019年6月,中国颁发5G牌照,成为全球第一批进行5G商用的国家。

尽管2020年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中国5G产业发展仍逆势上扬。

在一年多的商用时间里,网络建设快速推进,手机终端加速渗透,融合应用开始落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多方面实现“从0到1”的突破,初步展现了其庞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和助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

5G将正式开启产业互联网变革的新篇章。

我们深切感受到,5G正在切实推动ICT产业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

在疫情加速数字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一方面5G的高知名度提高了产业用户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吸引产业用户探索与之有关的行业级应用场景,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云服务供应商等正集结力量,以5G为驱动,推动基础设施的重构和变革,探索新的产业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构造全新的产业生态体系。

与4G 产业生态限于移动通信领域不同,5G产业生态需要促进移动通信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5G商用的进程不仅仅是应用的创新进程,还是元器件、终端、网络、平台甚至制度的联动创新进程,其创新的复杂度和难度要远高于4G,开启的创新空间广度和深度也将远远超过4G。

2020年,将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未来2-3年5G产业发展将进入关键期。

这一时期,既是5G应用生态的培育期,也是各厂商积蓄实力、加速转型成长的重要窗口期。

产业转型之风已起,需产业界同仁齐心努力。

一、5G逆势增长,商用一年成绩可观2020年中国5G正式进入规模商用时期。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白皮书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白皮书

L2 成熟运维
运维流程趋于成熟,运维质量有较好的保障,但运维效率不高,重视运维团队的建设,团队能力通 常有较好的延续性,但无法自主优化;辅助系统较为完备,部分核心子系统具备自动化能力
L3 数字运维
在 L2 的能力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数字化运维活动,管理和驱动运维流程的执行,且基于大数据 分析能持续优化,运维质量可以准确评估,运维效率大幅提升;关键子系统如,配电和制冷实现自 动运维,基础设施资源能够感知 IT 及云业务需求变化并完成闭环管理,AI 等机器智能在节能、故 障预测等特定领域取代人类智能
阶段,以及演进和优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对于 处在传统运维阶段的团队,本白皮书介绍了数据 中心基础设施可用性管理全景及对应的数字化, 智能化措施,利用这些信息,运维团队能更好地 规范运维管理,制定智能化运维升级的计划,并 能指导运维团队从传统运维向智能运维转型,在 智能化运维工具的帮助下,实现运维更高效、更 安全并可持续的业务目标。
运 维 流 程
传统运维
智能运维
运维演进 图1
智能化程度
2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白皮书
五大运维阶段
为了定义清楚传统运维、智能运维的变化和演进,这里划分了 L0~L5 阶段,并详细定义了每个 Level 的典型特征:
人工运维
规范运维
规范运维
数字运维
自动运维
完全自动运维
L0
L1
L2
L3
L4
L5
• 无标准化流程 • 无培训体系 • 个人承担职责 • 运维质量无法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智能运维 白皮书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白皮书
简IN介TRODUCTION
当前大部分数据中心的运维安全依赖于富有经 验、训练有素的运维团队,部分成熟的数据中心 已经开发出完善的运维流程和培训体系,并用以 减小偶发事件及人员变动对运维安全的冲击,少 数先进的数据中心已经在寻求通过数字化、智能 化手段来保障数据中心运维安全的可持续性。本 白皮书划分了从传统运维到智能化运维的 5 个阶 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典型特征,一 方面,数据中 心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明确当前所处的

“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协同融合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协同融合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1期策论园地野新基建冶和野传统基建冶协同融合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吴琼(安徽省委党校,安徽合肥230039)[摘要]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城市的一体化程度也要不断提高。

根据中央提升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以及城市更新的要求,分析比较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的联系与区别,从老旧小区改造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新基建和传统基建重大项目融合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开发建设有机结合的安徽实践探索促进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协同融合的有效路径,从而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发展质量。

[关键词]新基建传统基建城市质量城市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类活动的中心,在我国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城市建设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又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三角区域城市开发建设早、旧城区多,改造任务很重”,强调要“提升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罠如何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要从立足群众切身利益、不断推动城市更新出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刖。

面对当前城市更新的热潮,各方对扩大有效投资形成了广泛共识,但重点投向哪里,看法不同。

有的提出应瞄准以信息网络为代表的新基建;有的提出要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以铁路、水利等传统基建为主。

新基建和传统基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通过促进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的融合,建设一个信息物理融合的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城市建设和治理,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

一、“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的联系与区别(一)生产要素不同传统基建,被人们俗称为“铁公基”,具体包括铁路、公路,以及桥梁、水利工程等大项目。

“要想富,先修路”,传统基建的生产要素和资源通过“路”进行传递流动。

新基建的内涵概念与实施意义(发展白皮书)

新基建的内涵概念与实施意义(发展白皮书)

“新基建”是与传统的“铁公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

“新基建”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表1 “新基建”概念发展时间脉络二、“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区别“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更突出支撑产业升级和鼓励应用先试“新基建”以产业作为赋能对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的数据驱动发展,并在超高清、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前沿产业领域,完善应用环境,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二)更突出政府对全环节的软治理“新基建”需要加强政府对规划、建设、运营、监管的全环节治理水平,增强投资动员能力,提升资金运用精准性,加强政策配套保障,实现舆情及时响应和监管开放透明,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治理水平。

(三)更突出区域生产要素整合和协调发展“新基建”提升覆盖范围内数据资源、电力能源、人才的流动速度和参与程度,削弱了传统要素有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推动技术、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发展,市的产业创新,还有助于中不仅促进中心城小城市、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

(一)支撑"两个强国”建设提供高速泛在的连接能力。

5G以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数据连接能力;高铁、轨道交通、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补足经济社会能源连接。

提供通用化平台型支撑服务。

通用人工智能平台以及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需求载体与核心驱动力。

打造安全可控的基础网络体系。

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补足信息技术短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自研能力,对于我国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意义重大。

(二)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加速数字产业化。

“新基建”可全面促进信息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最终形成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指导意见加快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指导意见加快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指导意见加快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作者: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20年第19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促进工业数据汇聚共享、深化数据融合创新、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着力打造资源富集、应用繁荣、产业进步、治理有序的工业大数据生态体系。

并提出加快数据汇聚、推动数据共享、深化数据应用、完善数据治理、强化数据安全、促进产业发展、加强组织保障等七方面21条指导意见。

赛迪顾问发布《2020城市新基建布局与发展白皮书》国家发改委在2020年4月20日召开的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指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創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

在此背景下,赛迪顾问发布了《2020城市新基建布局与发展白皮书》,从新基建概念的提出、内涵的解读出发,接着重点分析了新基建重点领域和典型城市新基建布局和发展的特点,最后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城市新基建布局建议。

国外中小企业网络安全保护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数量最庞大的市场主体,中小企业也逐步开启了数字化进程,从使用简单的孤立解决方案转变为拥抱更多互连的系统,有效推动了行业发展。

然而由于意识缺失、资源有限等多种原因,中小企业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普遍不足,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此,赛迪智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持续提升中小企业网络安全保护意识;二是建立分级分类的网络安全保护体系;三是加强针对中小企业的网络安全服务。

以数据要素流转助力高质量发展4月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要素纳入市场化改革范畴,明确了数据资源的战略意义,为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指引方向,并凸显了国家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的决心。

我国各区新基建发展潜力与现状

我国各区新基建发展潜力与现状

一、评价结果(一)总体情况广东、江苏等地“新基建”发展潜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福建七个省区“新基建”发展潜力综合得分均超过80,发展潜力较强。

其中,广东、江苏两省既是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财政收入指标较好且腹地广阔,具备发展“新基建”的良好基础。

未来,无论是从规模总量还是集聚效率看,广东、江苏都将在“新基建”领域引领发展。

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受制于区域面积、人口总量等,未来更多依靠创新、环境等优势,通过集约集聚发展实现“小而精”。

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尽管在用地、用电等方面具有优势,但经济基础、产业基础等方面尚有差距,“新基建”发展需要科学统筹。

(二)分类情况发展基础与创新发展方面,东部地区凭借经济和科技方面优势领先其他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各类经济和科技指标领先其他地区。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常年居于全国GDP规模前四。

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等地无论是创新投入还是产出均处于全国前列。

发展基础维度得分排名前10的地区中有8个来自东部地区,排名前5 的地区更是无一例外,全部来自东部。

其中,随着“最多跑一次”“亩产论英雄”等改革不断深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浙江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效率的“代表”。

浙江在发展基础维度的得分甚至超过广东、江苏等经济大省,排在第1位。

产业支撑方面,中部地区加速崛起。

近年来,湖北、安徽、河南、湖南等中部省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引进高端项目,产业提质增效效果明显,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

湖北、安徽、河南、湖南四省“挤入”产业支撑维度得分排名前10。

其中,湖北排名最高,居于第5位。

这与湖北省近年来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速新兴产业发展密不可分。

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2019年湖北省工业增加值增速仍快于上年。

与“新基建”密切相关的汽车、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方面,湖北省也走在全国前列。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9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秦海林 封殿胜摘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规模和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链供应链有较强韧性,却依然存在产业基础不牢、现代化水平不高,一些基础产品和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高端通用芯片、核心基础工业软件等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产业链创新链协同能力有限等问题。

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迎来四大机遇,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为制造业产业链提升现代化水平提供了必要的底座支撑;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为制造业产业链集聚带来新机遇;构建完整的国内需求体系,培育新型消费市场为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主体带来新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力;“5G+工业互联网”加快建设与部署,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明确了方向。

关键词:产业发展;制造业;挑战;机遇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61/ki.zggqgl.2021.01.009作者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依然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

本文认为,“十四五”期间,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要认识到面临的重大挑战,更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

一、三大挑战(一)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挑战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

”对于制造业而言,要素流动受到诸多限制,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产业链本土化意愿强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速布局产业链的优势环节,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原有的劳动力竞争优势逐渐减弱,新的竞争力尚未形成。

《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迈向未来智能世界》白皮书发布华勤技术打造数字经济新基建

《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迈向未来智能世界》白皮书发布华勤技术打造数字经济新基建

《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迈向未来智能世界》白皮书发布华勤技术打造数字经济新基建华勤技术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迈向未来智能世界》的白皮书,呼吁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白皮书指出,数字化基础设施是实现未来智能世界的关键,它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物联网设备等。

在未来智能世界的背景下,数字化基础设施将扮演重要角色,为各种智能化应用提供支持。

华勤技术在白皮书中强调,要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提高网络的传输速率和容量,优化数据中心的布局和运维能力,加强物联网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此外,还需要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提升全球数字化基础设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白皮书指出,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基于数字化技术和平台,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创业和就业增长。

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还可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华勤技术表示,将继续助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公司将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物联网设备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提供更高效、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助力建设数字化新基建,促进数字经济的繁荣。

同时,公司还将加大对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支持,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持续的动力。

总的来说,华勤技术的白皮书呼吁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未来智能世界的关键,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

华勤技术表示将继续助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为建设数字化新基建贡献力量。

新基建行业发展历程

新基建行业发展历程

新基建行业发展历程新基建行业发展历程始于2014年,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互联网+”战略,标志着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随后的几年里,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兴起。

在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新基建的概念,并将其列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随着政策的落地和各地对新基建的认可,新基建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7年,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5G网络建设、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

这一政策文件进一步推动了新基建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和企业进入该领域。

2018年至2020年期间,新基建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5G 网络建设加速推进,各地纷纷启动了相关项目,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交通、能源、城市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城市智能化建设的进程。

2020年底,中国政府发布了“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在新基建领域,将进一步推进5G网络覆盖、工业互联网、数字农业、智慧能源、数字政务等项目。

这一规划的出台将为新基建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展望未来,新基建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新基建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建设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新基建行业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如投资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

总之,新基建行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并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创新投入以及市场的需求推动,将为新基建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基建的内涵概念与实施意义(发展白皮书)

新基建的内涵概念与实施意义(发展白皮书)

“新基建”是与传统的“铁公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

“新基建”包括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二、“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区别“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更突出支撑产业升级和鼓励应用先试“新基建”以产业作为赋能对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的数据驱动发展,并在超高清、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前沿产业领域,完善应用环境,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二)更突出政府对全环节的软治理“新基建”需要加强政府对规划、建设、运营、监管的全环节治理水平,增强投资动员能力,提升资金运用精准性,加强政策配套保障,实现舆情及时响应和监管开放透明,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治理水平。

(三)更突出区域生产要素整合和协调发展“新基建”提升覆盖范围内数据资源、电力能源、人才的流动速度和参与程度,削弱了传统要素有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推动技术、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发展,不仅促进中心城市的产业创新,还有助于中小城市、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

(一)支撑“两个强国”建设提供高速泛在的连接能力。

5G 以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数据连接能力;高铁、轨道交通、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补足经济社会能源连接。

提供通用化平台型支撑服务。

通用人工智能平台以及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需求载体与核心驱动力。

打造安全可控的基础网络体系。

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补足信息技术短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自研能力,对于我国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意义重大。

(二)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加速数字产业化。

“新基建”可全面促进信息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形成和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最终形成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5G时代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白皮书

5G时代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白皮书

图 4 日本:5G 推动产业变革 (资料来源:华为)
09
图 5 韩国:聚焦 10 大产业 5 大业务 (资料来源:华为)
10
3
5G 时代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白皮书
面 向 新 一 轮 科 技 革命与 产业变 革,按 照 国 家 战 略要求,围绕 感知、连 接、汇聚、融合、分析、决策、 执 行、安 全 等八个方面,推 进 新 型 基 础设 施 建设,需 要在关键核心领域尽快取得突破。
12
01
围绕 航 天、医 疗、稀有气体感 知等领域的特 定 用途高 精尖传感设 备与物联网 设备;近 距离机器通信等物联网核心技术等关键技术。
02
5G
基于 5G 技术应用愿景,包括光传输器件、基站 等 依 赖进口比例较 大的设备; 超 10 0G 相 干 DSP、FPGA、高 端 千兆 以 上 以 太 网 芯片、光 收 发 模 块 和 高 端滤波器等 5G 核心技术。
05
பைடு நூலகம்
围绕开源性平台的大数 据 处 理软件、开源云 计算平台等新型平台基 础设 施; 端 边云网协同的 分布 式 数字 基 础 设 施;连 接、计算、存 储、AI 算法 等 一 体化 的 数 字 基 础 设 施 平台。
13
5G 时代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白皮书
06
人 工智能 算法创新,针对现有框 架的差异化发 展 路径;自主实 用新 型算法及 算法训练场景;行业算法 开放平台。
(二)车 联 网
5G 时代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白皮书
车联网的服务分为车载 娱乐业务、交通安全与辅助驾驶业务、自动驾驶业务。随着 C-V2 X(4G/5G) 技术的应用,车联网实现了汽 车与道 路基 础设 施(V2I)、车与车(V2V)、车与人 (V2P) 的点到点通信, 提高了交 通 安 全 和通 勤 效 率;而辅助驾驶 业 务的升级 版 则是自动驾驶,目前自动驾驶在矿山、港口等 封闭道路已基本实现。

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架构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架构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架构白皮书技术创新,变革未来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白皮书参与单位主要内容和定位价值本白皮书是第一本专门介绍用于工业场景的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即:工业边缘节点)的综述性文档,主要内容包括:•历史机遇:“新基建”和”工业互联网+“对边缘计算产业的影响,以及中国标准订立进展•挑战需求:边云协同背景下,工业边缘节点面临的挑战和需求(软硬件两方面)•探索尝试:工业边缘节点已有参考架构,产品现状和应用实践的尝试本白皮书可供对工业互联网感兴趣的终端工厂用户和普通读者快速了解工业边缘节点的概念和作用,把握未来智慧工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也可供工业互联网的系统集成商和软硬件产品提供商详细了解工业边缘节点的标准化进展、可用软硬件架构和典型产品现状,亦可根据实践案例,开发基于工业边缘节点的新产品和方案。

工业互联网介绍工业边缘节点概述工业边缘节点参考架构工业边缘节点应用实践目录市场趋势及相关政策市场趋势(2018-2020)•工业互联网经济增加值:1.42万亿元,2.13万亿元和3.1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5.7%,47.3%,47.9%;•占GDP比重:1.5%,2.2%和2.9%;•对GDP增长贡献率:6.7%,9.9%和11%。

•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135万个,206万个和255万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7-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情况相关政策(2020)•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远景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央政治局会议纪要2020年工业互联网政策梳理融合发展及行业标准融合发展•“新基建”七大领域•工业互联网+概念•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行业标准•CCSA 下设工业互联网特设组ST8•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总体架构与要求•边缘云、边缘网关、边缘控制器的层级化部署架构•“边缘计算标准件计划”中央电视台:“新基建”七大领域定义工业互联网特设组ST8在研标准一览挑战痛点行业共通•跨设备互联互通•跨软件格式互联互通•跨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数字化模型搭建迭代•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角色差异•软硬件产品提供商:兼容成本vs.用户体验•系统集成商:标准化利用vs.定制化开发•工厂用户:已有产线利用率vs.柔性生产需求工业互联网介绍工业边缘节点概述工业边缘节点参考架构工业边缘节点应用实践目录作用及价值作用•提供互联互通机制•解决现场连接性问题•支持人工智能部署•支持实时控制部署价值•更快的响应速度•更低的网络使用率•更安全的数据保护•更高的可靠性工业互联网“端-边-网-云”简化模型工业级环境●产品外壳处做增强式设计●抗冲击、抗粉尘、防水防泼溅等。

重磅!国家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3大方面7大领域!

重磅!国家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3大方面7大领域!

重磅!国家⾸次明确“新基建”范围:3⼤⽅⾯7⼤领域!摘要:4⽉20⽇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这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

发改委指出,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并⾮⼀成不变,未来将加强顶层设计。

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同时加快5G⽹络等建设,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国家发改委20⽇⾸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表⽰,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络为基础,⾯向⾼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内容:⼀是信息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基于新⼀代信息技术演化⽣成的基础设施,⽐如,以5G、物联⽹、⼯业互联⽹、卫星互联⽹为代表的通信⽹络基础设施,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智能计算中⼼为代表的算⼒基础设施等。

⼆是融合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深度应⽤互联⽹、⼤数据、⼈⼯智能等技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重⼤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当然,伴随着技术⾰命和产业变⾰,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成不变的,将持续跟踪研究。

下⼀步,国家发展改⾰委将联合相关部门,深化研究、强化统筹、完善制度,重点做好四⽅⾯⼯作。

⼀是加强顶层设计。

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

⼆是优化政策环境。

以提⾼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规则。

三是抓好项⽬建设。

加快推动5G⽹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体化⼤数据中⼼建设。

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

基建行业:2020中国新基建

基建行业:2020中国新基建

2020中国新基建戴德梁行研究部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同时着眼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启动了新一轮的基建投资。

同以往不同,本轮的基建投资着眼于面向未来的新技术以及对当前基础设施的进一步补充。

本报告从新基建的驱动力、涉及的七大板块及发展机遇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供读者参考。

中国新基建中国新基建中国新基建CONTENTS驱动力发展机遇七大涉及领域目录对冲疫情影响把握发展机遇补短板智慧城市城市群建设新型融资渠道5G 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040811344049141720242628303中国新基建01驱动力中国新基建报告对冲疫情影响把握发展机遇补短板4 戴德梁行研究部对冲疫情影响中国新基建驱动力-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全球经济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根据牛津经济学院在2020年5月的预测,受疫情的影响,美国2020年GDP 的增速由原来的2%下降为-7%,欧盟由1%下降为-7.1%,中国大陆2020年的GDP 增幅则由原有预测的6%下调为0.8% (图一)。

图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2020年GDP 增速预测疫情前2020年GDP增速预测疫情爆发后调整预测(%)来源:Oxford Economics中国新基建报告 5图二: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中国出口总额累计增长-20-15-10-5051015202530来源:国家统计局外贸、消费及投资这三个拉动中国经济的马车过往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不断转型,中国经济对外贸进出口的依赖度逐渐降低,但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仍达31.92%。

中美贸易摩擦合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发给中国的外贸出口带来双重打击,2020年中国的出口订单锐减,一季度外贸出口同比下降13.3%(图二),由于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仍深陷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因此预计2020年全年外贸进出口同比负增长已成定局。

国家首次官宣“新基建”范围:3大方面,7大领域

国家首次官宣“新基建”范围:3大方面,7大领域

国家首次官宣“新基建”范围:3大方面,7大领域4月20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这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则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内容。

发改委指出,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并非一成不变,未来将加强顶层设计。

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同时加快5G网络等建设,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工信部赛迪智库近日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广泛,投资空间巨大,不过“新基建”建设需着注意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避免政府大规模投资,要以需求为导向,不搞大水漫灌;在实施上要根据战略规划和市场应用需求,统筹规划好新基建长期发展路线图和年度投资计划,防止“一哄而上”和重复建设,避免短期投资泡沫。

图/视觉中国涵盖三大领域,投资空间巨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高层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此后,央视列出了“新基建”主要包括的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在4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介绍,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他指出,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数据基础设施白皮书(附全文)

数据基础设施白皮书(附全文)

数据基础设施白皮书(附全文)数据基础设施的范围应涵盖接入、存储、计算、管理和数据使能五个领域,通过汇聚各方数据,提供“采、存、算、管、用”全生命周期的支撑能力,构建全方位的数据安全体系,打造开放的数据生态环境,让数据存得了、流得动、用得好,将数据资源转变为数据资产。

新的数据基础设施是传统IT基础设施的延伸,以数据为中心,服务于数据,最大化数据价值。

数据基础设施由基础设施层和数据管理层组成,其中基础设施层包括存储、计算、网络等硬件设施,数据管理层由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大数据系统组成,构成支撑数据存储及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软件设施。

在基础设施层,区别于传统的硬件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将引入多样性计算,从单一算力到多样性算力,匹配多样性数据,让计算更高效;存储也会从单一类型存储走向多样性融合存储,构建融合处理基础,应对存储效率低、管理复杂的问题。

在数据管理层,将结合大数据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提供的“采、存、算、管、用”全流程的软件支撑,从单一处理向多源数据智能协同、融合处理发展,应对更实时和智能的数据应用需求,加速实现数据价值。

数据基础设施需要面向数据构建全方位的安全体系,保障数据端到端的安全和隐私合规,打造开放的数据生态环境,推动全社会数据的共享和开放,创造更大的价值。

数据基础设施应具备以下5个特征:融合、协同、智能、安全、开放,以帮助企业实现存储智能化、管理简单化和数据价值最大化。

数据基础设施正在向“一横一纵”两种融合架构发展。

横向融合是指数据全生命周期存储的融合。

数据产生的第一环节是生产存储,以支撑交易型的数据处理;通过扩展至分析型存储来支撑核心的分析业务;备份存储进一步扩展分析场景;主存增加混合云备份、分级等特性,实现冷数据上云。

通过对生产存储叠加轻量化备份和管理特性,拓展存储场景,实现从热到冷的数据全生命周期存储整合。

纵向融合是指数据处理与数据存储的垂直优化。

包括交易型数据处理与生产存储相融合,提升性能,增强可靠性;数据分析与分析型存储融合,提高分析效率。

数字经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三个活动主题

数字经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三个活动主题

数字经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三个活动主题1. 数字经济 2022 的铺垫:2020 年反垄断、2021 年数据安全1.1. 回溯大周期,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位臵?科技、政治、货币周期的共振,大致源于2008年的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加速于 2012 年起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期,至 2019 年互联网红利见顶叠加中美贸易战,于 2020 年疫情改变世界格局及三大周期走向,2021 年科技换挡,但仍面临三大周期的出清。

2008 年APPLE 推出APP store,我国同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2008 年的4 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外溢的资本,催生了互联网发展与社会经济繁荣的十年;互联网携人口、时长、转化率的红利,在资本、政策、人才的加持下,2014 年开始过热,2017 年见顶,2019 年双顶。

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突出表现为鳞次栉比的应用创新:2011 年的团购、2012 年的自媒体、2013 年的大数据、2014年的互联网金融、2015 年的 O2O、2016年的直播/新零售、2017年的共享经济、2018 年的短视频/区块链、2019年的人工智能、2020 年的社区团购。

但 to C 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不断创新的图景之下,隐藏着诸多企业不正当竞争和侵害用户权益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见顶,伴随着诸多其他因素,1)人口结构变化:截至 2019 年,我国 80 后的总人口为 2.28 亿,90 后总人口为 1.74 亿,00 后总人口为 1.47 亿;2)营销场景下剧场效应,以及用户刺激阈值升高造成的响应迟钝;3)我国宏观的去杠杆环境,叠加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政策严监管,共铸互联网发展的流量拐点。

随着监管的深化,互联网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成熟期:美国19年启动了针对Facebook、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平台巨头的反垄断调查;2020年欧盟委员会对苹果应用商店和苹果支付展开反垄断调查;2021 年中国跟进,对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与美团处以高额处罚。

人工智能时代下马克思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的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下马克思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的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下马克思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的创新发展作者:王君妍来源:《中国市场》2022年第10期摘要:在马克思时代,科技商品以工业机器为主,科技劳动以物质劳动为主,价值创造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

然而到了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发展有了本质性的飞跃,不仅在满足人类需求、拉动投资、变革生产能力方面创造财富,而且也推动了马克思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的创新发展:虚拟商品与实体商品一样创造价值、精神劳动成为价值生产主力、利用科学价值库创造相对剩余价值成为利润主要来源。

同时,在政策层面,也要避免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问题,创造健康和谐的科技环境,让马克思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在新时代继续为科技发展提供指引。

关键词:人工智能;马克思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虚拟商品;科学价值库;相对剩余价值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10-0194-03DOI:10.13939/ki.zgsc.2022.10.1942017年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的研发和转化。

这是“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代表着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生产动能,开始变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创造经济价值。

世界经济已然变成信息密集型的经济,信息和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经济属性。

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会促进上层建筑的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国指导思想,尤其是其中作为指导我国科技创新的马克思科技劳动价值理论,更应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焕发新活力。

1 马克思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分析,将科学技术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联系起来,不仅肯定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及时发现了科学技术发展造成的阶级矛盾。

马克思认为“科学本身是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产物”,科学技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出现,改造人的生活、为实现人类解放做准备;恩格斯更是赞扬了科学技术的价值,通过阐述英国政治和哲学的特征,指出科学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动力。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技术白皮书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技术白皮书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技术白皮书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技术白皮书1:引言1.1 目的和范围1.2 术语和定义1.3 背景与重要性2: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概述2.1 数据中心定义2.2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要素2.2.1 机房空间2.2.2 供电系统2.2.3 空调系统2.2.4 网络设备和布线2.2.5 机柜和机架2.2.6 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2.2.7 安全控制系统2.2.8监控与管理系统2.3 数据中心布局设计2.3.1 数据中心层次结构 2.3.2 线缆管理2.3.3 机柜布局3:数据中心供电系统3.1 供电系统需求3.1.1 冗余与容错3.1.2 可用性和可靠性 3.2 电力分配3.2.1 输电3.2.2 主配电3.2.3 机柜配电3.3 电力监控与管理3.3.1 功率监测3.3.2 故障告警4:数据中心空调系统4.1 温度和湿度控制4.2 空调设备选择4.2.1 制冷剂种类4.2.2 制冷系统类型4.3 空调系统的布置方式4.4 空调系统的运行和维护5: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和布线5.1 网络设备选择5.1.1 交换机5.1.2 路由器5.1.3 防火墙5.2 网络布线设计5.2.1 网络拓扑5.2.2 网络接口和线缆类型 5.3 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6:数据中心机柜和机架6.1 机柜和机架类型6.2 机柜和机架布置与连接6.3 机柜和机架的维护和管理7:数据中心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7.1 火灾探测系统类型7.2 灭火系统选择7.2.1 干粉灭火系统7.2.2 气体灭火系统7.2.3 水浸灭火系统7.3 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的布置和维护8:数据中心安全控制系统8.1 准入控制与身份认证8.2 监控与报警系统8.3 摄像监控和录像存储8.4 安全事件响应与管理9:数据中心监控与管理系统9.1 机房环境监控9.2 电力监控和能源管理9.3 网络设备监控和性能管理9.4 综合监控与管理平台10:附件附件1: 数据中心布局图纸附件2: 供电系统详细设计图纸附件3: 空调系统详细设计图纸:::11:法律名词及注释11.1 数据隐私法: 保护个人数据不被滥用和泄露的法律 11.2 版权法: 保护原创作品权益的法律11.3 电子商务法: 规范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基建”发展白皮书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2020年3月前言“新基建”是服务于国家长远发展和“两个强国”建设战略需求,以技术、产业驱动,具备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特征的一系列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总称。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并完善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建设布局。

以“新基建”为牵引,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座”“基石”,对于引燃“十四五”产业动力新引擎、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构建智慧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形势下,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编写了业内首个《“新基建”发展白皮书》,详细梳理并阐述了新基建的内涵、意义、建设内容和带动效应,预测新一轮投资风口,分析提出了“新基建”推进过程中关于投资主体、区域布局、网络安全等需遵循的路径原则,并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若干措施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本白皮书由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温晓君、陆峰、张金颖、苏廷栋、李雅琪、石岩、张甜甜、王丽丽参与编写,如有商榷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2020年3月19日目录一、“新基建”的概念内涵 (1)二、“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区别 (1)(一)更突出支撑产业升级和鼓励应用先试 (2)(二)更突出政府对全环节的软治理 (2)(三)更突出区域生产要素整合和协调发展 (2)三、“新基建”实施的意义 (2)(一)支撑网络强国建设 (2)(二)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3)(三)加速构建智慧社会 (3)四、“新基建”建设内容 (3)五、“新基建”的带动效应 (5)六、“新基建”引入的投资新风口 (9)(一)加快芯片产业化 (9)(二)补足工业软件短板 (10)(三)推进系统装备规模化生产 (10)(四)促进行业应用落地 (11)七、需着重关注的四点问题 (11)(一)投资主体 (11)(二)实施进度 (11)(三)区域和行业布局 (12)(四)网络安全保障 (12)八、区域布局需考虑的因素 (12)(一)国家战略和重大项目布局要求 (12)(二)人口分布和城镇化格局现状 (12)(三)地区产业和互联网发展情况 (13)(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13)九、措施建议 (13)(一)政府层面 (13)(二)企业层面 (14)一、“新基建”的概念内涵“新基建”是与传统的“铁公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

“新基建”包括5G基建、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整理,2020年3月二、“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区别“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更突出支撑产业升级和鼓励应用先试“新基建”以产业作为赋能对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的数据驱动发展,并在超高清、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前沿产业领域,完善应用环境,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二)更突出政府对全环节的软治理“新基建”需要加强政府对规划、建设、运营、监管的全环节治理水平,增强投资动员能力,提升资金运用精准性,加强政策配套保障,实现舆情及时响应和监管开放透明,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治理水平。

(三)更突出区域生产要素整合和协调发展“新基建”提升覆盖范围内数据资源、电力能源、人才的流动速度和参与程度,削弱了传统要素有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推动技术、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发展,不仅促进中心城市的产业创新,还有助于中小城市、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

三、“新基建”实施的意义(一)支撑“两个强国”建设提供高速泛在的连接能力。

5G以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数据连接能力;高铁、轨道交通、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补足经济社会能源连接。

提供通用化平台型支撑服务。

通用人工智能平台以及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需求载体与核心驱动力。

打造安全可控的基础网络体系。

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补足信息技术短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自研能力,对于我国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意义重大。

(二)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加速数字产业化。

“新基建”可全面促进信息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形成和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最终形成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加速产业数字化。

“新基建”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基础改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果。

(三)加速构建智慧社会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

“新基建”促进市场监管、环境监管、政府服务、应急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社会治理方式创新。

有利于加速构建全面设防、一体运作、精确定位、有效管控的信息化社会治理体系。

加快推进民生应用智能化。

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基础,促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对于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意义重大。

四、“新基建”建设内容“新基建”建设投资围绕七大领域展开。

表2“新基建”建设内容与目标1数据来源:公开采访。

2数据来源:《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国科发规〔2019〕298号)》。

3数据来源:《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4数据来源:《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5数据来源:国办发〔2014〕35号《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

五、“新基建”的带动效应新基建是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对七大领域全产业链形成极强的带动效应。

图1 5G产业链图2 特高压产业链6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3 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产业链图4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链图5 大数据产业链图6 人工智能产业链图7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表3 七大领域投资带动估算六、“新基建”引入的投资新风口(一)加快芯片产业化一是5G芯片,超500万基站建设需求带来5G基站芯片与高频器件的庞大市场需求。

二是人工智能芯片,随着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发展,GPU、TPU、NPU等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蓝海广阔。

三是服务器芯片,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海量数据应用势必带来高速服务器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

四是物联网专用芯片,物联网的连接设备构成种类多样,针对智能硬件、智能家电和智能计量等不同应用场景的物联网专用芯片市场需求广阔。

五是IGBT控制芯片,IGBT是实现新能源汽车、高铁轨交应用功率转换与变频控制的关键,市场需求与发展潜力巨大。

(二)补足工业软件短板一是研发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数据管理(PDM)工业设计类软件主要用于提升企业在产品设计与研发工作领域的能力和效率。

二是生产制造,制造执行系统(ME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等工业生产制造类软件是提高智能制造过程的管控水平、改善生产设备的效率和利用率的关键。

三是工业控制,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S)等工业控制软件主要用于高铁、轨交等控制、监视或者设备系统的智能运营。

(三)推进系统装备规模化生产一是5G基站设备,为满足人口密集场所稳定、有效覆盖,未来5G基站需求数量庞大;二是服务器,受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海量数据业务驱动,服务器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三是工业数控装备,高铁列车装备制造、特高压装备制造对数控装备要求较高。

(四)促进行业应用落地一是智慧医疗,加快推进基于5G新型网络架构的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及模式创新,促进5G在疫情预警、院前急救、远程实时会诊、远程手术、无线监护、移动查房等环节的应用推广,以有效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二是智慧教育,融合5G、AI、大数据、超高清视频等技术,探索远程教育、智慧课堂/教室、校园安全等场景,推广5G+高清远程互动教学、沉浸式教学、远程督导、智能安防监控等应用;三是智慧交通,加快开展基于5G的车路协同车联网大规模验证与应用,提高车路协同平台的功能和交互能力,以促进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智能化、信息化发展。

四是智能制造,加快搭建基于5G网络的工业协同制造平台,推动5G技术与工业网络、工业软件、控制系统融合,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七、需着重关注的四点问题(一)投资主体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引导和补空缺作用,避免政府大规模投资,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最大化发挥投资带动作用。

(二)实施进度根据战略规划和市场应用需求,统筹规划好新基建长期发展路线图和年度投资计划,防止“一哄而上”和重复建设,避免短期投资泡沫。

(三)区域和行业布局以需求为导向,不搞大水漫灌,面向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率先推进新基建试点示范应用,确保新基建投资效益的发挥。

(四)网络安全保障按照《网络安全法》《密码法》等规章制度要求,同步规划和制定数字新基建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完善面向数字新基建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安全审计、保密审查、日常监测等制度。

八、区域布局需考虑的因素为防范“新基建”项目“蜂拥而上”和重复建设,研究新基建区域布局应考虑何种因素,从而能够与区域综合发展相协调,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国家战略和重大项目布局要求区域新基建布局应处理好地方建设目标与国家经济社会目标间的关系,立足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

(二)人口分布和城镇化格局现状从人口流动看,城镇化的人口将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必将对区域新基建提出更高要求。

5G基建、高铁轨交、新能源设施等应重点将人口流动关系和城镇化潜力纳入空间布局考虑范围。

(三)地区产业和互联网发展情况良好的制造业集聚、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基础是新基建项目建设的底座,区域布局可重点考虑产业和互联网基础稳固的地区,如工业互联网以推动产业集聚区的行业整体上云为抓手开展建设。

(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数据基础设施方面,随着5G商用推进,“西数东送”的愿景有望实现,届时大量数据中心可考虑建在气候优势明显、能源价格较低的中西部地区。

特高压建设方面,应充分考虑各地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消纳条件,向受端负荷中心进行点对点区域布局。

九、措施建议(一)政府层面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一是制定新基建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行动计划。

二是根据区域特点和行业需求,统筹规划新基建区域和行业布局。

三是谋划好各类新基建投资参与主体,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投资带动作用。

完善财税金融政策扶持。

一是加大基于新基建创新应用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扩大扶持项目范围,增加项目扶持资金额度。

二是实施更大力度的投资税抵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等政策。

三是在新基建企业融资、贷款、并购、重组、上市、发债等方面出台更加优惠金融税收等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