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一)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11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11

3、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特点:
• 生产流程长,一个产品的生产需要多道 工序
• 工艺过程复杂,即有高温、高压,也有 低温、低压
• 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包括废弃物均 具有易燃、易爆或腐蚀性、有毒、有害 等特性;
• 原料、辅助原料、产品呈气态、液态、 固态三种状态
4、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形势
• 我国五项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 道路和水上交通、煤矿、民爆、和烟
吴忠市银河职业技术学校
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培训教程
▲ 昏迷和麻醉
高浓度的某些化学品,如乙醇、丙醇、丙酮、丁酮 、乙炔、烃类、乙醚、异丙醚会导致中枢神经抑制。这 些化学品有类似醉酒的作用,一次大量接触可导致昏迷 甚至死亡。
吴忠市银河职业技术学校
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培训教程
▲ 全身中毒
全身中毒是指化学物质引起的对一个或多个 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并扩展到全身的现象,这种作用 不局限于身体的某一点或某一区域。
• (GB6944-86)9大类。
B-剧毒物品:共分四类
• 第一类:A级无机剧毒物 • 第二类:A级有机剧毒物 • 第三类:B级无机剧毒物 • 第四类:B级有机剧毒物 引用标准3个:
《危险货物命名原则》(GB7694)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 《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
(四)我国划分危险化学品的依据及 类别和项别
• 概括讲:我国危险化学品主要分为两大 体系:
A、危险化学品
B、剧毒化学品
A-危险化学品
• 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将 危险货物分为9类(9类为杂类危险 物质)
•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分为8类、21项
引用标准:2个国家标准
•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92)997种;

几种常用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及急救

几种常用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及急救

几种常用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及急救一、硫酸1、性状:纯硫酸为无色、无臭、透明粘稠性的油状液体。

工业硫酸一般含有杂质,因而呈黄色,甚至棕色。

2、引起中毒途径引起中毒的主要途径为吸入、接触。

3、中毒后的主要症状吸入一定浓度的硫酸蒸气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及肺炎、肺水肿等。

皮肤接触硫酸后出现局部发红、疼痛、水泡及出血并难以形成痂皮,以至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呈焦黑状。

粘膜接触硫酸后产生强烈的刺激感、疼痛感。

牙齿经长期接触硫酸蒸气可出现齿酸蚀症,牙齿表面粗糙,有纵形条纹、牙痛、出血、牙齿变黑。

4、预防(1)硫酸的生产过程应采用密闭设备,并定期检查,防止泄漏污染环境。

(2)穿用防酸工作服(包括手套、胶鞋、眼镜、口罩等)。

(3)接触浓硫酸应戴防毒面具。

(4)长期接触硫酸蒸气应注意保护牙齿,如涂防护剂或用1~2%小苏打(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5)稀释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随时搅动。

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将引起浓硫酸猛烈飞溅,伤害在场人员。

5、急救出现化学烧伤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患处,如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更好,如发生误服硫酸事故则应立即用温水、牛乳等以少量多次方法洗胃,并及时送往医院。

切忌用碱性溶液洗胃。

二、苯1、性状: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难溶于水。

易挥发,能放出有毒蒸气。

2、引起中毒途径引起中毒的主要途径为吸入、皮肤吸收。

3、中毒后的主要症状急性中毒,多由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引起的,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及粘膜的刺激感,眩晕、头痛、兴奋、恶心、呕吐;重度中毒症状为昏迷、呼吸及心律不规则、血压下降、肺水肿、失去知觉、甚至死亡。

慢性中毒通常由吸入低浓度苯蒸气引起,症状为眩晕、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及出血,可能造成严重贫血以至死亡。

苯也能经皮肤吸收,并引起炎症。

4、预防(1)尽量采用密闭式生产设备。

(2)实验室中加热苯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3)加强工作场地的通风,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必要时使用防毒面具。

2024年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2篇)

2024年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2篇)

2024年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一、危险化学品概念及类别划分《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xx)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分别是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物;第6类,毒害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二、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1燃烧爆炸分类(1)简单分解爆炸。

引起简单分解的爆炸物,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其爆炸所需要的热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

属于这一类的有乙炔银、叠氮铅等,这类物质受轻微震动即可能引起爆炸,十分危险。

此外,还有些可爆气体在一定条件下。

特别是在受压情况下,能发生简单分解爆炸。

例如乙炔、环氧乙烷等在压力下分解爆炸。

(2)复杂分解爆炸。

这类可爆物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稍低。

其爆炸时伴有燃烧的现象,燃烧所需的氧气有本身分解产生。

例如梯恩梯、黑索金等。

(3)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所有可燃性气体、蒸汽、液体雾滴及粉尘与空气(氧)的混合物发生的爆炸均属于此类。

这类混合物的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混合物中可燃物浓度、含氧量及点火能量等。

实际上,这类爆炸就是可燃物与助燃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火点火源产生的带有冲击力的快速燃烧。

三、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1.危险化学品的破坏形式(1)高温破坏作用(2)爆炸的破坏作用①爆炸碎片的破坏作用②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3)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四、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1.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1)替代。

(2)密闭(3)惰性气体保护(4)通风置换(5)安全监测及连锁2.消除点火源(1)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

(2)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

(3)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

3.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包括阻火装置、防爆泄压装置及防火防爆分隔等。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的理论研究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聊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咱们都知道,危险化学品就像是一颗颗定时炸弹,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所以,了解这些知识和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让我们来谈谈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在正常条件下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能来自石油、化工、制药等多个行业,比如我们常见的汽油、炸药、农药等。

这些化学品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那么,面对危险化学品,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首要的原则就是要“防患于未然”。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从源头上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比如定期检查设备、确保通风良好、避免交叉污染等。

我们还要学会识别危险化学品,知道它们的危险性,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我们在实验室里不小心接触到了易燃易爆的化学品,比如酒精和氧气混合在一起,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这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迅速离开现场,然后通知专业的应急人员前来处理。

千万不要试图自己扑灭火焰或者用其他物品去堵漏。

因为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更大的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再来说说应急处置原则。

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情况,并按照预案行动。

比如,如果是火灾,我们要立即启动消防设施,同时疏散人员;如果是化学泄漏,我们要迅速关闭相关的阀门,减少损失。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尽量远离泄露源和火源。

除了以上提到的基本原则外,还有一些细节上的注意事项也很重要。

比如,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我们要穿着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以防止直接接触。

我们还要避免使用明火、静电等可能导致危险的因素。

我想说的是,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危险化学品的风险,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知识和技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这个问题,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

主要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主要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主要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介绍化学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农业、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经济效益。

然而,化学品的不当处理和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引发事故。

为了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采取一系列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以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是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事故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1. 确定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在使用和处理危险化学品之前,首先要了解其性质和可能引发的危险。

这包括了解其毒性、易燃性、腐蚀性等。

只有了解了化学品的性质,才能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

2. 储存和管理危险化学品正确的储存和管理是防止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危险化学品应存放在专门设计的储存设施中,这些设施应具备防火、防爆、通风等各种安全措施。

此外,还需要建立化学品台账,做好出入库管理,确保化学品的数量和种类始终掌握在手中。

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危险化学品的情况下,使用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具等。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能够有效地保护身体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

4. 建立事故预防机制为了降低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概率,建立事故预防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这可以包括定期进行设备检修、设立事故应急预案、开展职工培训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原则即使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危险化学品事故仍有可能发生。

在事故发生时,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的原则:1. 确定事故类型和规模在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事故的类型和规模。

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标准版本

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148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标准版本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毒性危险化学品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一定途径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慢性中毒症状。

所谓慢性中毒就是毒性危险化学品长时期、小剂量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

若在较短时间(一般为3~6个月)有较大剂量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体内所引起的中毒称为亚急性中毒;若毒性危险化学品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体内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急性中毒。

毒性危险化学品在体内的毒性与毒性危险化学品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产环境、劳动强度、个体因素以及几种毒性危险化学品的联合作用有关。

1. 毒性危险化学品侵入人体的途径毒性危险化学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在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有时也可经消化道进入。

(1)呼吸道。

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呼吸道。

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性危险化学品,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

呼吸道吸收程度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密切相关,浓度越高,吸收越快。

(2)皮肤。

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也比较常见。

脂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

(3)消化道。

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性危险化学品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途径而进入消化道。

进入呼吸道的难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入消化道。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工业的繁荣,危险化学品在工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

化学品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危险化学品一旦泄漏或者发生爆炸等事故,会对人类、动物和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污染。

因此,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成为了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分类、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等方面,为您一一进行介绍。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分类危险化学品(Hazardous Chemicals)是指由于其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及使用方式使得其可以对人类、动物和环境造成损害、危害或危险的物质或制品。

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分类如下:1.爆炸品2.易燃液体3.易燃固体4.氧化性物质5.毒性物质6.放射性物质7.腐蚀性物质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是在使用危险化学品过程中采取的预防措施,以避免事故发生或者将其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下面列出一些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的建议:1.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储存、标记和使用。

各类危险化学品应分类储存,明确使用地点和使用条款。

2.了解化学品的详细信息。

使用前应进行预先调查,了解危险特性和应急措施,并使其为所有工作人员熟知。

3.避免误用和混淆。

不要使用过期或者不明确的化学品,也不要将其与其他物质混合或误用。

4.配备适当的防护装备。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不同特性,配备好各项专业防护装备。

5.坚持安全评估、监控和维护。

定期检查危险品的状态,及时进行求助或者维护。

6.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原则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原则是指在危险化学品泄漏或者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合理应对措施,以减缓或者避免事故遭受的伤害和损失。

在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尽快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进行现场救援和疏散撤离。

2.快速止血和进一步防污染。

在危险品泄漏事故发生时,应快速纠正泄漏源或者停止泄漏,防止污染扩散。

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正式样本

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7148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正式样本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毒性危险化学品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一定途径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慢性中毒症状。

所谓慢性中毒就是毒性危险化学品长时期、小剂量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

若在较短时间(一般为3~6个月)有较大剂量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体内所引起的中毒称为亚急性中毒;若毒性危险化学品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体内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急性中毒。

毒性危险化学品在体内的毒性与毒性危险化学品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产环境、劳动强度、个体因素以及几种毒性危险化学品的联合作用有关。

1. 毒性危险化学品侵入人体的途径毒性危险化学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在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有时也可经消化道进入。

(1)呼吸道。

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呼吸道。

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性危险化学品,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

高毒物品危害及其防护(1)

高毒物品危害及其防护(1)

高毒物品及其防护安全环保处消防支队谨以小册子警示:认真吸取11.29事故教训,掌握高毒物品危害知识,遵守规章,严格防范。

关注健康,珍爱生命,请做好个体防护!进入有毒有害场所作业,请佩戴好防护用品!目录第一部分高毒物品及其危害一、硫化氢二、氯气三、苯四、氨五、一氧化碳第二部分防护用品及其使用一、空气呼吸器的使用二、防毒面具的检查与使用三、防化服与空气呼吸器的配合使用四、事故救援中的防护措施第一部分高毒物及其危害一、硫化氢(一)理化特性为具有腐败臭蛋味易燃无色气体,分子量34.08,蒸汽比重1.19,沸点-60.7℃,自燃点260℃,爆炸极限(V%)4.0-46.0,燃烧分解物:氧化硫。

易聚集在低洼处。

易溶于水生成氢硫酸,易溶于乙醇、汽油、煤油和原油。

呈酸性反映。

侵入人体途径:吸入、经皮肤吸收。

毒害分级:高度危害(Ⅱ级)。

(二)职业接触限值最高允许浓度10 mg/m3。

(三)接触机会1、常减压装置:分馏容1103、1104;汽油脱硫醇区:减压容1105;电脱盐区;2、一催化装置:分馏区、吸收稳定区、脱硫区、气压机区;3、二催化装置:分馏区、吸收稳定区、脱硫区、气压机区;4、二联合车间:脱硫醇装置、气体分硫装置;5、三联合装置:高、低压分离器、分馏汽提塔、脱硫区;6、四联合装置:溶剂脱沥青装置的抽提区和机泵区;减粘裂化装置的反应区和分馏区;7、五联合装置:Ⅰ套、Ⅱ套硫磺回收装置、Ⅰ套、Ⅱ套含硫污水汽提装置;8、气体车间:气柜;低压瓦斯分液罐;液化气脱硫罐;液化气罐区;9、油品车间:1#、2#、7#、8#、16#罐区;(四)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爆炸的危险。

(五)防护措施1、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设置自动报警器。

其低位报警点应设在10 mg/m3,高位报警点应设置在50 mg/m3。

2、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低于50 mg/m3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危险化学品的防护装备与个人防护用品

危险化学品的防护装备与个人防护用品

危险化学品的防护装备与个人防护用品危险化学品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为有效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减少危险化学品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合理使用防护装备和个人防护用品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危险化学品的防护装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与使用。

一、防护装备的选择与使用1. 防护服在处理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是必不可少的。

防护服能有效隔绝有害物质的侵入,提供防护和保护。

根据化学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防护服材质和类型。

常见的防护服材质包括防静电材料、耐酸碱材料和耐化学腐蚀材料等。

确保防护服完好无损,并按照正确的方法佩戴、脱下和清洁,以确保其有效性和持久性。

2. 防护眼镜和面罩危险化学品可能对眼睛造成刺激、伤害甚至永久性损伤。

因此,在接触可能飞溅、喷射或飘散的化学品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

选择符合标准的防护眼镜或面罩,并确保其密封性和舒适性。

在使用过程中,防护眼镜和面罩需定期清洁和更换,以保持其清晰度和防护性能。

3. 防护手套手是最容易接触化学品的部位之一。

正确选择和佩戴防护手套是保护手部的关键。

防护手套的材料应能耐受所处理化学品的性质,例如耐酸碱、耐溶剂或耐刺激。

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当长度和厚度的手套,并确保正确穿戴,避免发生滑脱或破损情况。

同时,使用前后需进行清洁和消毒。

4. 呼吸防护装备某些危险化学品可能通过吸入途径进入人体,对呼吸道造成伤害。

为保护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应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和浓度选择合适的呼吸防护装备。

常见的呼吸防护装备包括口罩、面具和供氧装置等。

使用前应检查装备的合适性和有效性,并在佩戴过程中保持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气情况。

使用后及时更换过滤器或消毒清洁,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

二、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与使用1. 防护鞋在处理危险化学品的环境中,佩戴适当的防护鞋能有效避免腐蚀、刺激、滴落等危险物质对脚部的伤害。

防护鞋应具备耐化学腐蚀、耐刺穿和防滑等特性。

在选择防护鞋时,需考虑工作环境的特殊要求,并确保其质量和适合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与应急处置原则1. 引言随着工业化和科技的发展,危险化学品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正确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对于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帮助读者了解并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处理这些化学品。

2.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危险化学品根据其性质和潜在的危险性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分类包括爆炸品、易燃物、毒性物质、腐蚀品等。

为了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危险化学品需要进行适当的标识,包括物质的名称、危险性标志、警示词等。

合理地了解和识别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对于正确采取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非常重要。

3.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使用和存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3.1 适当的储存危险化学品应该根据其性质和特点被正确地储存。

一般来说,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分类储存:按照化学品的类别进行分组储存,避免不同种类的化学品发生相互反应。

- 避免混合:防止不同化学品混合,导致化学反应产生危险物质。

- 避免热源:储存的区域应远离火源和热源,防止化学品发生燃烧或爆炸。

- 安全容器: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容器进行储存,确保化学品的安全性和保存性。

3.2 适当的操作和使用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安全操作程序,包括: - 戴防护用具: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手套、防护服等,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 通风设备:使用化学品的场所需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以防止毒性气体的积累。

- 避免接触:尽量避免化学品直接接触人体皮肤或进入呼吸道,避免中毒或其他伤害的发生。

- 正确操作:按照相关的操作指导和安全规程进行化学品的使用,避免引发危险事故。

3.3 定期检查和维护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和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和完整性。

这包括检查容器是否有破损、泄漏的情况,以及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如通风设备和防爆设备等。

二级安评考试-安全技术9-危化品

二级安评考试-安全技术9-危化品

第二节 化工安全技术
石油化工生产是危险性较大的行业,潜在的主要危险是 火灾、爆炸、致人中毒、化学灼伤等。
一、典型设备安全技术与车间布置
(一)典型设备工艺安全分析 泵,换热器,精蒸馏塔,反应器,搅拌器,轴密封设 备,蒸发设备,存储设备。 (二)车间设备布置的安全分析 设备布置及其安全技术要求,典型设备的布置。 (三)化工生产管路与管系安全技术 化工管路布置的原则,化工管路的连接,管路的热补 偿,化工管路的试压与吹扫,化工管路的防静电措施, 管道标志。
环境空气中可燃气含量 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LEL)= 该可燃气爆炸下限值 100%
第五节 有毒、有害、易燃、易爆 物质检测技术
二、石化、化工作业中几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检测技术 • 苯:理化性质、检测方法(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 测)、技术手段。
• • • • 硫化氢:理化性质、检测方法(用硝酸银比色法检 测)、技术手段。 液化石油气压凝汽油:理化性质、检测方法(用氢焰离 子化检测器检测)、技术手段。 一氧化碳:理化性质、检测方法(通过镍催化剂转化为 甲烷,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技术手段。 乙烯:理化性质、检测方法(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 测)、技术手段。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按《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
第一节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二、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害特性 1. 燃烧性 2. 爆炸性 3. 毒害性 4. 腐蚀性 5. 放射性 三、部分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特性
第一节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四、化学品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内容及要求
(一)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国际上称作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简称CSDS或MSDS, 是一份关于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 用、泄露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 信息的综合性文件。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包括16大项近70个小项的安全 信息内容。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由化学品生产供应企业编印, 在交付商品时提供给用户。从制作之日起,每五年更 新一次。若发现新的危害性,在有关信息发布后的半 年内,生产企业必须对技术说明书的内容进行修订。

2022-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预测试题24(答案解析)

2022-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预测试题24(答案解析)

2022-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保持安全间距是一项重要的电气安全措施,在架空线路进行起重工作时,起重机具与线路导线之间的最小距离,线路电压10KV,最小距离为()A.0.7B.2C.0.35D.1.0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2.做好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可以使容器经常保持完好状态,延长容器使用寿命。

下列关于压力容器维护保养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容器加载应缓慢进行B.防止压力容器过载C.对运行中的容器进行检查D.保持完好的防腐层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容器的维护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保持完好的防腐层。

(2)消除产生腐蚀的因素。

(3)消灭容器的“跑.冒.滴.漏”,经常保持容器的完好状态。

(4)加强容器停用期间的维护。

(5)经常保持容器的完好状态。

3.在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不高于()V 的特低电压。

A.50B.42C.36D.24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确定。

例如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 特低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 或24V 特低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 特低电压;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 特低电压。

4.安装使用可燃气体探测器应至少( )检查一次可燃气体探测器是否工作正常。

A.每季B.每月C.每周D.每年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可燃性气体探测器主要应用在有可燃气体存在或可能发生泄漏的易燃易爆场所,或应用于居民住宅。

可燃性气体探测器应至少每季检查一次可燃气体探测器是否正常工作。

5.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救援和抢修中,使用呼吸防护用品可防止有害物质由呼吸道侵入人体,依据危险化学品的物质特性,可选用的呼吸道防毒面具分为()。

危险化学物品危害应急处理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详解演示文稿

危险化学物品危害应急处理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详解演示文稿
第十二页,共127页。
3、剧毒类
剧毒化学品指的是有剧毒的化学品。 如氰化钾、三氯化磷、氰化钠、五氧化二钒等。
4、XZ化学品
XZ化学品指的是具有强烈毒性的化学品,比剧毒化学品更强,通常具有一定的 扩散性 如氰化钾、氰化钠、砷酸等。
5、易燃易爆类
所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系指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中以燃烧 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 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9.定期对仓库内及其周围的卫生进行清扫; 10.按时完成厂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二十二页,共127页。
八、安全运输
(1)在装卸搬运化学危险物品前,要预先做好准备工作,了解物品性质,检查装卸搬运
的工具是否牢固,不牢固的应予更换或修理。如工具上曾被易燃物、有机物、酸、碱等 污染的,必须清洗后方可使用。
●严禁携带危险化学品乘坐公交车、地铁、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
具。
第十九页,共127页。
六、防灾应急
2、专家提示
专家提醒,一旦闻到刺激难闻的气味,或者发现有毒气体发生泄漏,就要马上采取 措施:
1.及时撤离现场,并马上通知其他人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然后报警; 2.堵截一切火源,不开灯,不要动电器,以免产生导致爆炸的火花;熄灭火种, 关阀断气,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 3.有关单位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
危险化学物品危害应急处理和个人防 护用品的使用详解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127页。
(优选)危险化学物品危害应急处理 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第二页,共127页。
培训时间及培训组织安排

生产技术辅导: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

生产技术辅导: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

生产技术辅导: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考试大纲要求】:1、熟悉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职业危害及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

2、熟悉有毒化学品发生燃烧、爆炸、污染事故时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3、掌握预防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中毒、污染事故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等。

4、了解泵、换热器、反应器、精馏、蒸发、存储等设备的安全特性;5、了解化工车间内的塔、换热器、容器、反应器、泵与压缩机等典型设备的安全布置;6、了解生产管路与管系安全技术。

【教材内容】:十、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毒性危险化学品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一定途径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慢性中毒症状。

所谓慢性中毒就是毒性危险化学品长时期、小剂量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

若在较短时间(一般为3~6个月)有较大剂量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体内所引起的中毒称为亚急性中毒;若毒性危险化学品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体内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急性中毒。

毒性危险化学品在体内的毒性与毒性危险化学品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产环境、劳动强度、个体因素以及几种毒性危险化学品的联合作用有关。

1. 毒性危险化学品侵入人体的途径毒性危险化学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在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有时也可经消化道进入。

(1)呼吸道。

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呼吸道。

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性危险化学品,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

呼吸道吸收程度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密切相关,浓度越高,吸收越快。

(2)皮肤。

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也比较常见。

脂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

(3)消化道。

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性危险化学品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途径而进入消化道。

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中的防护装备选用与使用原则

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中的防护装备选用与使用原则

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中的防护装备选用与使用原则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应急处置中,选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并正确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中防护装备的选用原则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防护装备的选用原则1. 根据事故类型选择防护装备不同类型的化学品事故可能导致不同的危险情况,因此在选择防护装备时,要根据具体事故类型进行判断。

比如,在涉及酸碱溅射的事故中,应选择具有耐腐蚀性的防护服和眼部防护设备;而在有毒气体泄露的事故中,则应选用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

2. 根据危险特性选择防护装备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包括毒性、易燃性、腐蚀性等多个方面。

在选择防护装备时,要充分考虑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并选用能有效防护这些危险特性的装备。

例如,对于毒性化学品,应使用具备防护膜和密封性能的全身防护服,以避免接触到毒物。

3. 根据防护等级选择防护装备不同类型的防护装备具有不同的防护等级,应根据事故的紧急程度和风险评估结果选择相应等级的装备。

一般而言,防护装备的等级越高,提供的防护效果就越好。

但同时也要考虑装备的使用舒适度和适应性,避免因等级过高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二、防护装备的使用注意事项1. 穿戴前进行检查使用防护装备之前,务必进行检查,确保装备完好无损。

检查包括防护服的裂损、松脱等情况,防护面具的密封性能,防护手套的完整性等。

发现任何破损或故障应立即更换。

2. 正确穿戴防护装备穿戴防护装备时,应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法进行。

首先穿戴防护服,确保衣领、袖口、裤子等部位封闭良好;然后佩戴防护眼镜或护目镜,确保眼部得到有效保护;最后戴上防护手套和防护鞋。

在佩戴过程中要保持装备的整洁,避免污染装备。

3. 定期检查和更换在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防护装备可能会遭受损坏或磨损,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

特别是防护面具和防护手套容易受损和老化,应定期检查其密封性能和完整性,并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或整套装备。

4. 防护装备的存放和清洁完成事故应急处置后,应将防护装备妥善存放,并定期清洁。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2)运输液氯钢瓶的车辆不准从隧道过江。
(3)汽车运输充装量50kg及以上钢瓶时,应卧放,瓶阀端应朝向车辆行驶的右方,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垛高不得超过2层且不得超过车厢高度。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车上应有应急堵漏工具和个体防护用品,押运人员应会使用。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氯乙烯、环氧氯丙烷、氯丙烯、氯化石蜡等;用作氯化试剂,也用作水处理过程的消毒剂。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本品不燃, 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后容器或储罐内压增大,泄漏物质可导致中毒。
【活性反应】
强氧化剂,与水反应,生成有毒的次氯酸和盐酸。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和氯化物,可利用此反应对氯气进行无害化处理。液氯与可燃物、还原剂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与汽油等石油产品、烃、氨、醚、松节油、醇、乙炔、二硫化碳、氢气、金属粉末和磷接触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烃基膦、铝、锑、胂、铋、硼、黄铜、碳、二乙基锌等物质会导致燃烧、爆炸,释放出有毒烟雾。潮湿环境下,严重腐蚀铁、钢、铜和锌。
生产、使用氯气的车间及贮氯场所应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液氯气化器、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氯压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氯气输入、输出管线应设置紧急切断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一) (一)毒性危险化学品
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一定途径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慢性中毒症状。

所谓慢性中毒就是毒性危险化学品长时期、小剂量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

若在较短时间(一般为3~6个月)有较大剂量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体内所引起的中毒称为亚急性中毒;若毒性危险化学品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体内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急性中毒。

毒性危险化学品在体内的毒性与毒性危险化学品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产环境、劳动强度、个体因素以及几种毒性危险化学品的联合作用有关。

1.毒性危险化学品侵入人体的途径
毒性危险化学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在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有时也可经消化道进入。

(1)呼吸道。

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呼吸道。

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性危险化学品,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

呼吸道吸收程度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密切相关,浓度越高,吸收越快。

(2)皮肤。

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也比较常见。

脂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

(3)消化道。

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性危险化学品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途径而进入消化道。

进入呼吸道的难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入消化道。

2)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
(1)刺激。

刺激说明身体已与有毒化学品有了相当的接触,一般受刺激的部位为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

许多化学品和皮肤接触时,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炎症;与眼睛接触轻则导致轻微的、暂时性的不适,重则导致永久性的伤残。

一些刺激性气体、尘雾可引起气管炎,甚至严重损害气管和肺组织,如二氧化硫、氯气、煤尘。

一些化学物质将会渗透到肺泡区,引起强烈的刺激。

(2)过敏。

某些化学品可引起皮肤或呼吸系统过敏,如出现皮疹或水疱等症状,这种症状不一定在接触的部位出现,而可能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引起这种症状的化学品有很多,如环氧树脂、胶类硬化剂、偶氮染料、煤焦油衍生物和铬酸等。

呼吸系统过敏可引起职业性哮喘,这种症状的反应一般包括咳嗽,特别是夜间,以及呼吸困难。

引起这种反应的化学品有甲苯、聚氨酯、福尔马林等。

(3)窒息。

窒息涉及对身体组织氧化作用的干扰。

这种症状分为3种:
①单纯窒息。

在空间有限的工作场所,氧气被氮气、二氧化碳、甲烷、
氢气、氦气等气体所代替,空气中氧浓度降到17%以下,致使机体组织的供氧不足,就会引起头晕、恶心、调节功能紊乱等症状。

缺氧严重时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②血液窒息。

毒性化学物质影响机体传送氧的能力。

典型的血液窒息性物质就是一氧化碳。

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0.05%时就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严重下降。

③细胞内窒息。

毒性化学物质影响机体和氧结合的能力。

如氰化氢、硫化氢等物质影响细胞和氧的结合能力,尽管血液中含氧充足。

(4)麻醉和昏迷。

接触高浓度的某些化学品,有类似醉酒的作用。

如乙醇、丙醇、丙酮、丁酮、乙炔、烃类、乙醚、异丙醚会导致中枢神经抑制。

这些化学品一次大量接触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