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对口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对口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对口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73d7d9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12.png)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融会贯通(fú)轻歌曼舞(màn)B. 纷至沓来(tà)恣意妄为(zì)C. 倾盆大雨(pén)振聋发聩(zhen)D. 惊心动魄(pò)窃窃私语(qiè)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很多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
B.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和自信。
C.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作。
D. 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缺乏锻炼、视力下降的问题,这值得我们深思。
3.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恰当的一项是()A. 她的性格很直爽,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拐弯抹角。
B.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使这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
C. 这位专家的讲座深入浅出,让听众受益匪浅。
D. 我们要抓住机遇,不能错失良机。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张华焦急地问。
B. 她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从小一起长大。
C.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
D. 他从山区来,穿得很单薄,显然没考虑到北京的寒冷。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从智能家居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然而,人工智能的普及也引发了一些担忧。
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的讨论不绝于耳。
一些人担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工作岗位将被取代,导致失业率上升。
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会对某些行业产生冲击,但同时也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例如,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发展,将为这些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除了就业问题,人工智能的普及还引发了伦理和安全方面的担忧。
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往往基于大量数据,而这些数据可能存在偏差。
中职语文对口高考模拟试卷
![中职语文对口高考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6dbbe9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3.png)
中职语文对口高考模拟试卷中职语文对口高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脑髓(su ǐ)怪癖(pì)吞噬(tūn)言简意赅(gāi) B. 跻身(jī)聆听(lín)着迷(zháo)沁人心脾(qìn) C. 怆然(chuàng)着重(zhòng)脊梁(jǐ)觥筹交错(gōng) D. 沏茶(qiē)豁然(huò)载体(zài)瞠目结舌(chē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墙脚晴景苍茫九曲连环 B. 喉咙潇洒屏障会当凌绝顶 C. 祈祷菜畦喧闹月光启蒙 D. 纠纷化妆花枝召展一泻千里二、填空题3、《出师表》的作者是,他在表中陈述了自己的三条建议,其中一条是,另一条是。
31、《项链》的作者是,他是国著名的作家,代表作有《人间喜剧》。
311、《离骚》是屈原的长篇抒情诗,全诗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描写了屈原对的强烈追求和遭到迫害后的矛盾心理。
三、阅读题6、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回答问题。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解释诗中的“三万里河”、“五千仞岳”指的是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1、阅读《雷雨》片段,回答问题。
方鸿渐受到鲍小姐的引诱后,转而追求和她“坐船回家”的理想,后来却发现和她同行的竟是自己的情敌。
请简述方鸿渐的心理变化过程。
611、阅读《老人与海》中的片段,回答问题。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他已经证实过这句话在脑子里多少遍,它就像他主要的信仰一样。
请简述《老人与海》的主要故事情节,并说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四、写作题9、请以“我的语文学习之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内容丰富,有情感表达,语言流畅,不少于600字。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婉然 B. 愧疚 C. 诠释 D. 狡黠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行啊”,他说:“我教你。
对口单招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对口单招语文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75c07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0c.png)
对口单招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对口单招语文考试题及答案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阅读理解、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
以下是一份模拟考试题及答案的示例:# 一、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列文本,回答问题:文本一:《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上,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问题1:文中“盼望着,盼望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答案1:“盼望着,盼望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切期待和喜爱之情。
通过重复使用“盼望着”,加强了这种期待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问题2:文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5分)答案2:文中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包括:东风的到来、万物复苏、山朗润、水涨、太阳脸红、小草的嫩绿、园子和田野的生机勃勃,以及人们在春天里的各种活动,如打滚、踢球、赛跑和捉迷藏。
问题3: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来描绘春天的生机?(10分)答案3:作者通过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使自然景物具有了生命力和情感,增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描写效果。
同时,通过具体的动作描述,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坐着,躺着”,以及人们在春天里的活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活力。
# 二、古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列古文,回答问题:古文:《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问题1:请解释“政通人和”的意思。
(5分)答案1:“政通人和”意指政治清明,人民和睦,形容国家治理得当,社会和谐稳定。
问题2:范仲淹在文中提到“增其旧制”,这里的“旧制”指的是什么?(5分)答案2:“旧制”指的是岳阳楼原有的规模和样式。
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47c0a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5.png)
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对口高考,即针对特定职业院校学生的高考,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选拔方式。
这类考试通常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科目,以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科目。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应接不遐C. 独辟溪径D. 一愁莫展答案:A2. 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说:“我明天有空,你呢?”C. “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D. “你明天有空吗?”他说。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次考试,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是我们班的榜样。
D.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答案:D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阵风一样,快速地穿过了人群。
B.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C. 他的心情像乌云密布的天空。
D. 所有的选项都是。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白了。
B.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好,还乐于助人。
D. 这些花,这些草,这些树,都充满了生机。
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一色”是描写景物的名句。
答案:秋水共长天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_______”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答案:婵娟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
答案:范仲淹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其中“晓”指的是_______。
对口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
![对口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7617d9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e.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yǎn)B. 恍若隔世(wǎn)C. 突兀而出(wù)D. 豁然开朗(hu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他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C. 她虽然年纪小,但成绩优秀,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D.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我国的大好河山有了更深的了解。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举世闻名B. 奋不顾身C. 一举两得D. 恶贯满盈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C. 夜幕降临,天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像无数颗钻石。
D. 这位老师讲解得非常生动,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终于明白了,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B. “他很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弹钢琴。
”C. “他为什么不来上课呢?是不是生病了?”D. “你看过这部电影吗?我觉得很感人。
”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B. 这座城市的夜景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C.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震撼了整个教室。
D. 他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7.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拐弯(guǎi wān)B. 肥皂(zào)C. 着急(zháo)D. 静寂(jì)8.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办事雷厉风行,效率很高。
B. 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C. 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让人担忧。
D. 这位老师教学有方,深受学生喜爱。
9. 下列句子中,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上都坚持锻炼身体,这对他的健康大有裨益。
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349978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5.png)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着冷静悠然自得B. 神采奕奕恣意妄为C. 欣欣向荣遥不可及D. 悲欢离合惊心动魄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这次演讲比赛,他付出了很多努力,结果却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
B.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这是他努力的结果。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B. 她的书法作品获得了书法比赛的一等奖。
C. 这个工厂的生产效率非常高,产品远销海内外。
D.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三个小时。
4.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英勇无畏,一举夺得了冠军。
(英勇无畏)B. 她的文笔非常优美,读起来让人如痴如醉。
(如痴如醉)C. 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让人惋惜不已。
(一落千丈)D. 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5.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只有……才……)B. 如果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
(如果……就……)C. 虽然天气很冷,但他还是坚持去上学。
(虽然……但……)D.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就坚持下去吧。
(既然……就……)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故乡的春天故乡的春天,总是那么美丽、迷人。
每当春天来临,故乡的大地就会披上五彩斑斓的新装。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故乡的田野上,麦苗青青,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河水也变得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对口招生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对口招生语文高考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ae4926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0.png)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锃亮(zèng)憎恶(zēng)裹挟(xié)藏否人物(pǐ)B. 服帖(tiē)场院(chǎng)摇晃(huàng)戛然而止(jiá)C. 监生(jiān)踟蹰(zhí)蘸水(zhàn)量体裁衣(liàng)D. 毗邻(pí)纰漏(pī)唠叨(láo)蒙头盖脸(mē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悚然发轫挖墙角绵里藏针B. 膨胀脉搏舶来品蛛丝马迹C. 蛰伏冒然捅娄子声名鹊起D. 瓦楞撤销掉书袋要言不烦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昨天,在田径比赛中,他奋力冲刺,最终以微弱优势夺冠,令人叹为观止。
B.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政府果断采取措施,全力以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C. 他总是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从不轻举妄动,因此深得大家信任。
D. 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深受领导表扬,是同事们学习的榜样。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我国科学家发现迄今宇宙最大原子气体结构近日,中国“天眼”又有新发现——迄今宇宙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
对此,有人赞叹:“这口‘大锅’了不起!”中国“天眼”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当今世界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最新数据显示,它目前共观测发现660多颗脉冲星,相当于同一时期国际上所有射电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5倍以上。
“唯观天巨目”能洞悉渺渺星河。
人类对于宇宙,未知远大于已知,而天文学又是高度依赖观测设备的科学。
目及光年之外”的大国重器——中国“天眼”,无疑极大地拓宽了人类的视界。
以这次重大发现为例,探测结果表明,在远离斯蒂芬五重星系”中心的外围空间,存在大尺度的低密度原子气体结构,尺度比银河系大20倍。
语文高职对口升学模拟试题
![语文高职对口升学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d9ba8171fe910ef12df8b0.png)
语文高职对口升学模拟试题第Ⅰ卷(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A.着zháo 着急着数着凉不着痕迹B.和hè唱和附和和诗曲高和寡C.落luò落魄涨落落枕丢三落四D.泊bó飘泊湖泊停泊淡泊名利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灌注全神贯注截流开源节流B.直言仗义执言提名金榜题名C.背景离乡背井终身奋斗终生D.委曲委屈求全事故人情世故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穿针(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穿针引线(比喻从中撮合拉拢)看穿(看透)望穿秋水(形容经霜后的秋水很清,能看到水底)B.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而有名的学者)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大旱云霓(形容盼望的迫切)C.文豪(杰出的、伟大的作家)文不加点(写文章不打标点符号)文言(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恬武嬉(指文武官一味贪图享乐,不关心国事的腐败现象)D.高歌(放声歌唱)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高手(技能特别高明的人)高屋建瓴(从高往下倒水,流畅无阻)4.下列各句加横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点破坏,都遭到了相应报复,“环境”污染的威胁,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绝不可视同儿戏。
B.刘老师当班主任二十多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不幸积劳成疾。
C.他俩50年前是好朋友,没想到半个世纪之后在他乡萍水相逢,真是喜出望外。
D.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赛场上果然深乎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从信息角度看,真话和假话同样可以具有最大的信息量。
_____从社会角度看,______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真话,______可能获得最佳效果,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假话,表达效果等于零。
对口高考模拟语文试卷答案
![对口高考模拟语文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c7768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3.png)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写夏夜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B. 文章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C. 文章结尾以“愿夏夜永驻人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文章通过夏夜美景的描写,暗含了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批判。
2.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通过描写夏夜的星空,引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B. 文章中“萤火虫”的描写,象征着人们的勤劳和善良。
C. 文章通过夏夜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文章结尾提出“愿夏夜永驻人间”,是对美好生活的美好祝愿。
3. 下列对文本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运用了白描、对比等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B. 文章通过描写夏夜美景,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C. 文章结尾以“愿夏夜永驻人间”作为全文的收束,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
D. 文章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4. 下列对文本主题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对夏夜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B. 文章通过对夏夜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文章通过对夏夜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批判。
D. 文章通过对夏夜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5. 下列对文本结构、语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优美。
B. 文章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C. 文章结尾以“愿夏夜永驻人间”作为全文的收束,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
D. 文章通过对夏夜美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6. 请简要分析文章开头和结尾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文章开头通过描写夏夜的星空,引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为全文奠定了基调;结尾以“愿夏夜永驻人间”作为全文的收束,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测试精选全文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测试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d16ae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5.png)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甘肃省普通高等教育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文化综合素质测试班级:学号:姓名:成绩:《语文》(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A. 赝品(yàn)模样(mó)庇佑(pì)窒息(zhì)B.呛水(qiāng) 泥淖(zhuò) 自诩(yǔ) 玷辱(diàn)C.跬步(guǐ) 尸骸(hái) 纨绔(kuǎ)戏谑(xuè)D.吮吸(shǔn)上溯(sù) 偌大(ruò) 刹那(chà)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拆解感慨晌午惴惴不安B.籍贯家普燥动忙忙碌碌C.灌溉玩需生疏热情款待D.刮痧私塾掂念山青水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时间过得可真快,俯仰之间,期中考试就要到了。
B.无论是先进生还是后进生,教师都应该为他们付出爱与情,爱出自于教师的素质和对学生的正确评价,有了爱才有情,否则,爱就是无源之水,情就是空中楼阁C.这篇文章既写外在景观,又写内在精神,情与景浑然一体。
D.别看他平时闷闷不乐,可在学校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他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比喻)B.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反复)C.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
(拟人)D.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 (设问)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具有阅读能力,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B.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C.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
D.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6、老舍,原名(),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他写的《我的母亲》是一篇()散文。
职对口语文模拟考试卷
![职对口语文模拟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da8517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7.png)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 纤巧欺诈娇嗔文件B. 旷课眼眶况且诳骗C. 盲区茫然芒果莽撞D. 气温弃权泣诉堆砌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B. 我对这次比赛充满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C. 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成绩仍然不理想。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篇幅洽谈会融会贯通B. 梳理难为情名振中外C. 名额和稀泥礼上往来D. 拘谨姐妹篇开宗明义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 新商场的开业吸引了众多顾客,此外还有有关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等等前来祝贺。
B. 熄灯1小时并不会对全球变暖产生明显影响,“世界”。
C. 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完全不顾家人的感受。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句是:A. 原句: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优秀。
变换后:他学习好,品德优秀。
B. 原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变换后: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C. 原句:小明非常喜欢唱歌跳舞。
变换后:唱歌跳舞,小明非常喜欢。
D. 原句: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变换后:春天的阳光,她的笑容一样温暖。
二、阅读题(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文章:小明的家乡位于我国北方的一个小山村。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村里的孩子们受教育程度较低。
为了改善村里的教育条件,小明和他的父亲商量,决定自筹资金修建一所希望小学。
他们跑遍了周围的村庄,筹集到了一些捐款。
在政府的支持下,小明和他的父亲开始选址、设计、施工。
经过一年的努力,希望小学终于建成并投入使用。
小明成了这所小学的第一任校长。
对口升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对口升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8a5bf8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e.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潇洒(xiāo sǎ)惊愕(jīng è)遮拦(zhē lán)B. 拘束(jū shù)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C. 炽热(chì rè)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D.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炫目(xuàn mù)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B. 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受同事们的喜爱,是公司里的优秀员工。
C. 由于长时间的学习,他感到身体疲惫不堪,不得不休息。
D.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为我国赢得了荣誉,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
3.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爱国之心,赤诚之志,无私之德。
B. 雨过天晴,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C. 青山绿水,碧波荡漾,鱼翔浅底。
D.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原名曹沾。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原名罗贯。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原名吴承恩。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原名施耐庵。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沁园春·长沙》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之情。
最新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1)语文精选全文
![最新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1)语文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e0817a4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00.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24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同胞.(bāo) 混淆.(xiáo) 长堤.(dī) 玷.污(diàn)B.承载.(zài) 横.财(héng) 模.样(mó) 纤.细(xiān)C.埋.怨(mái) 兴.奋(xīng) 曲.折(qū) 笨拙.(zhuó)D.给.予(gěi) 颈.项(jìng) 即.使(jí) 筵.席(yá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遇到挫折,他就自抱自弃,从此旧习毕露,写过的计划也就作废了。
B.对假冒和作伪,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健全法制,严加防犯。
C.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草菅人命,把老百姓逼上了造反的道路。
D.老唐误信友人劝说,导致投资失败,如今已到了走头无路的地步。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几年前,我曾说过,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
B.不管怎么说,这几年经济发展是快的。
C.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成功?D.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4.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________为目的开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②我最近在________去年所写的杂文,拟将被删削的、被禁止的全部加进去,另行出版。
③中国足协________王俊生发表声明,决定不再聘用英国人霍顿为中国男足主教练。
④今天________遇见一位多年未见的朋友,真是喜出望外。
A.赢利收集受权偶尔B.营利收集授权偶然C.赢利搜集授权偶然D.营利搜集受权偶尔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这对失散多年的姐妹终于破镜重圆....了。
高职对口招生联合测试模拟卷
![高职对口招生联合测试模拟卷](https://img.taocdn.com/s3/m/761ee4b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4.png)
高职对口招生联合测试模拟卷一、语文部分(一)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拮据(jū)诓骗(kuāng)恪尽职守(gè)B. 狡黠(xiá)抽噎(yē)强聒不舍(guō)C. 恣睢(suī)陨落(yǔn)气吞斗牛(dǒu)D. 栈桥(zhàn)襁褓(qiáng)怒不可遏(è)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亵渎断章取义一代天娇重蹈覆辙B. 狡黠孤军奋战红装素裹涕泗横流C. 凌驾黎民百姓无与伦比脑羞成怒D. 襁褓刻骨铭心自知之明郭然无累(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 5 题。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3.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B.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C. 薄暮冥冥(薄:迫近)D. 至若春和景明(景:景色)4.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多会于此B. 不以物喜属予作文以记之C. 其喜洋洋者矣其真无马邪D. 然则何时而乐耶望之蔚然而深秀者5.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文章第一段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第二段描写岳阳楼的大观,三、四段分别写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览物之情。
对口高职升学语文模拟试题
![对口高职升学语文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0cdb964693daef5ff73d0e.png)
对口高职升学语文模拟试题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2个小题,1—16题,每小题2分,第17—22题,每小题3份,共50分)1.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一大批数字和公式组织起的一场暴动①悄(qiāo)然来临。
伏击泰国,挥②戈(gē)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③觊(kuì)④觎(yú)新加坡、缅甸、香港,一场⑤猝(cù)不及防的金融风暴迅猛地摧毁了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秩序和生活信心。
全球为之震撼惊⑥悚(sǒng)。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⑥C.②④⑤⑥ D. ①②④⑤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他宁愿在酒吧和人厮混,籍以增强他的机智。
B.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必然单调枯躁。
C. 任何舞蹈和它比起来都是显得娇揉造作甚至故弄玄虚。
D. 经验告诉我们,哪里森林成荫,哪里就百鸟齐鸣。
3.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就此事件,新华社发表声明。
②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到今天。
③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他人与社会,个人的成功靠自我努力,靠社会支持。
A.受权留传不仅是而且是B.受权流传与其说不如说C.授权留传与其说不如说D.授权流传不仅是而且是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B.“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C.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D.上海的越剧,沪剧,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在这次汇演中极为引人注目。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春寒料峭的夜晚,他去给父亲送饭。
一阵凉风袭来,虽身着冬装却仍觉不寒..而栗..。
2023年中职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3年中职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a5e4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c.png)
2023年中职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 守株待兔2. 绿色环保3. 国学经典4. 历史文化5. 德育教育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 科技创新8. 文学艺术9. 健康生活10. 政治经济学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玉几何曾弄扁鹊鼻,仙人掌”的作者为______。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3.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4. 下列哪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舞蹈类:(执行正确当得3分)- A. 中医针灸- B. 古琴艺术- C. 太极拳- D. 传统皮影戏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请解释“人定胜天”和“天意人为”的意思,并加以比较。
2. 简述我国古代几何学的贡献和发展状况。
3. 简单评述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对未来的影响。
四、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20分)文本A备战高考,中职生如何学好语文?我们探讨这个话题时,不妨先从课内语文研究入手。
语文课上,老师会教大家阅读、写作、文化常识、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好语文都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努力研究课内知识是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在空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籍,通过阅读,增加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还可以收听优秀的语文节目、观看文化类节目、欣赏表演艺术等,从多个角度研究语文。
首先,推荐益智类的语文书籍。
这些书籍除了可以扩充词汇量外,还可以帮助读者锻炼阅读和理解能力。
例如,常读《说文解字》、《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著作,还能增长文化见识,更好地理解和准确使用汉字。
另外,还可以选择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来提升语文素养。
读名作可以激发语感和察觉语言美,从而加深对语言的感性认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惠及广大中职生的报纸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掌中宝》等也可以借助文字资讯和生动的形象表达帮助中职生更好地认识生活、理解文化知识。
此外,收听语言表达优美的节目,如央视《朗读者》、北京人艺《聆听世界》等,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能力,加强语言运用的艺术性。
中职对口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中职对口语文高考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f190d1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7.png)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情绪(xù)悲怆(chuàng)舒展(zhǎn)B. 招徕(lái)蹒跚(shān)拖延(yán)C. 纷纷扬扬(yáng)拂袖而去(fú)赏心悦目(shǎng)D. 振聋发聩(kuì)纷至沓来(tà)风驰电掣(ch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jīng)风和日丽(hé)满载而归(zài)B. 鸿鹄之志(hú)碌碌无为(lù)持之以恒(chí)C. 息息相关(xī)遥相呼应(yáo)精疲力竭(jīng)D. 赤膊上阵(bó)豁然开朗(huò)破釜沉舟(fǔ)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色,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B. 她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C. 他的演讲生动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D. 这篇文章立意新颖,语言优美,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佳作。
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也表达了他们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青松柏青松柏,高百尺,凌霜雪,挺且直。
枝叶繁,叶翠绿,千载寒,不凋零。
1. 诗句“凌霜雪,挺且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2. 诗句“千载寒,不凋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对口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语文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 分。
时间120 分钟。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共50 分)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取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每小题3分,共24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落蕊.( ru 自惭形huì)修葺.(r 万籁.俱静làiB.缜.密(zhēn)强聒.不舍(guō)告诫.( jiè)咸与.维新(yù)C.愤懑(mèn)广袤.无垠(mào)惊骇.(hé)蓊.蓊郁郁(wěng)D.不啻.( ch ì)面面相觑.(xù)老妪.(yù)拖沓冗.长(rǒ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因地治宜惊惶失措兴高采烈行侠仗义B.为之以新安然无恙前仆后继不经之谈C.疏密相间色彩绚烂精巧别致矫揉造作D.无孔不入谬种留传腾挪跌荡精神抖擞3.下边横线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____________ 是诗人, _______ 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 __________ 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多。
A.虽然却所以B. 尤其都所以C. 即使也因为D. 如果都因为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定要认真对待,绝不能敷衍了.事...。
B.这场戏真演得绘声.绘.色..,赢得满场观众的喝彩。
C.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里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D.《荷花淀》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把几个有着不同性格的妇女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清晰的一句是()A.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作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B.之所以美国没有大量出兵进攻别国,不是因为美国政府不愿意,而是因为美国政府有顾虑。
C.同志们请想一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不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呢?D.在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过程中,使我们的思想来了个大解放。
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从老远的地方,就看得清清楚楚。
这五个大字,_________________A.煞是壮观,笔力雄厚苍劲,与那高耸云天气势磅礴的雄关,浑然一体B.与那高耸云天气势磅礴的雄关,浑然一体,笔力雄厚,煞是壮观C.与那高耸云天气势磅礴的雄关,浑然一体,煞是壮观,笔力雄厚苍劲D.笔力雄厚苍功,与那高耸云天气势磅礴的雄关,浑然一体,煞是壮观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应用文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我国文学史上,杜甫被称为“诗圣”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
B.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第一篇报告文学是夏衍的《包身工》。
C.汇报提纲一般而言是有一定的格式的,一般包括标题、前言、主体、结尾和落款五个部分。
D.求职信、应聘信有明确的目的和特定的内容,都是向用人单位自荐谋求职位的书信。
8.阅读下面这首新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红叶沙白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
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A.诗中“掷”字,写出了秋风劲吹,枫叶零落之状;“脚跟前”暗含有作为抒情主人公的“我”,自然地引出下面的感受。
B.“噢”字委婉曲折地引出诗人的一番领悟,这领悟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一般人都有的感受,第二层蕴含了诗人独有的感受。
C.“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 ,“绿”一般象征和平、蓬勃生长;“红”一般象征流血、奋斗、牺牲,诗人道出了两者的联系的必然。
2D.“经霜” 语涉双关,既是对枫叶经霜变红的实写,也是比喻诗人在十年浩劫中所经受的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等考验。
二、(每小题3 分,共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4 题。
(一)茫然中还是有事可做的。
子承母业,去当当。
比每天上学稍晚的时间,便挟个包去当铺,当了钱径直奔粮店买粮。
家底单薄,当得的钱,只够一天的“嚼裹儿” ,计:棒子面一斤,青菜若干,剩下的买些油盐。
当得再无可当了,便去押“小押” 。
那是比当铺更低一等,因此也是更加苛酷的买卖。
他们为“方便”穷人计,可以不收实物,拿了当铺的“当票”就能押。
押得无可再押了,仍旧有办法,就是找“打小鼓的”把“押票”再卖掉。
卖,就更方便了。
每天胡同里清脆的小鼓声不绝如缕,叫来就可以交易。
一当二押三卖,手续虽不繁难, 我和母亲的一间小屋里可就渐渐地显露出空旷来,与老郝叔的家日益接近。
9、对“子承母业,去当当”一句。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郑重地接替母亲操持家务。
B. . 继承母亲的事业。
C. 表示自己郑重地接过母亲的重担。
D. 严肃的事情轻松地说,幽默的话语背后,流露出辛酸之情。
10 、概括“子承母业,去当当”的过程,最准确的一句是() A. 比每天上学稍晚的时间,便挟个包去当铺C. 当了钱到粮店买粮D.11、对上段文字的大意,概括准确的一项是(A. 反映旧社会对穷人的盘剥。
B.C. 写作者子承母业。
D.(二) 福建古代桥梁建筑又以闽南地区最为发达,有“泉州桥梁甲闽中”的称誉。
五代时期, 中原地区向福建大批移民, 加上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福建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到了宋 代,福建经济空前繁荣, 泉州港成为中国四大港口之一, 海外贸易相当发达。
尤其是南宋王 朝偏安江南之后,泉州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海外贸易进一步繁荣。
外贸的繁荣,对陆地 货物的集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客观上要求改善交通条件, 以便迅速地集散货物。
适应经济 发展的需要, 桥梁建筑在福建蓬勃兴起。
到了南宋时期, 闽南出现了持续近百年的 “造桥热”。
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晋江、南安、安溪、惠安、同安五县新建桥梁 76 座,修建桥梁 22 座,总长度达 50 余里,其中南宋绍兴年间( 1131-1162 )为泉州造桥热的高峰,平均每年造 桥一座,长度达一里以上。
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12、对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引用 列数字 作比较B.C. 列数字 举例子引用 D. 13、“泉州桥梁甲闽中”的原因,表述不准确.. A. 中原地区向福建的大批移民C.海外贸易的相当发达 14、本段的中心句是( A. 福建古代桥梁建筑又以闽南地区最为发达。
B. 福建古代桥梁建筑又以闽南地区最为发达, C. 到了南宋时期,闽南出现了持续近百年的“造桥热” 。
D.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桥梁建筑在福建蓬勃兴起。
三、(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18 题。
(甲)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B. 一当二押三卖 去押小票 ) 表现作者求学的艰辛。
) 引用 列数子 作比较 打比方 ) 举例子 引用的一项是南宋王朝偏安江南 当地自古以来的造桥传统B. D. 有“泉州桥梁甲闽中”的称誉。
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 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 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乙)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居二年,庞媛杀 剧辛。
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
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 大破秦军。
封李牧为武安君。
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始有远略 略:谋 划16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 .之A. 吾从而师.之B. 项伯杀人,臣活.之C.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 .之D. 吾妻之美.我者17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与赢而.不助五国也洎牧以.谗诛 惜其用武而.终也 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 A.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B. 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C. 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D. 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18 、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认为,齐败亡是由于“与赢而不助五国” ,燕是由于“以荆卿为计” ,赵是由于“洎牧以谗诛” 。
B 、甲文概述了齐、燕、赵灭亡的原因,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
C 、乙文认为,如果齐国不归附秦国, 燕国的刺客不刺杀秦王, 赵国的良将仍然健在就 一定能战胜秦国。
D 、甲文中‘后秦击赵者再, 李牧连却之'在乙文中的史实是‘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后李牧'于宜安,大破秦军和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四、 (8 分)19、将第三题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 可谓智.力.孤危C. 则胜负之数. 智力:智慧和力量 数:定数20、补写出下面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句,共3 分①、运筹帷幄之中,。
②、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③、,死而后已。
④、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
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雁排长空,这是它们的极致。
21、仿写句子。
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五、(12 分)阅读下面的问段,完成22--26 题。
我们最好拿戏剧小说来说明选择的道理。
戏剧和小说都描写人和事。
人和事的错综关系向来极繁复,一个人和许多人有因缘,一件事和许多事有联络,如果把这些辗转追溯下去,可以推演到无穷。
一部戏剧或小说只在这无穷的人事关系中割出一个片段来,使它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世界,许多在其他方面虽有关系而在所写的一方面无大关系的事事物物,都须斩断撇开。
我们在谈劫生辰纲的梁山泊好汉,生辰纲所要送到的那个豪贵场合也许值得描写,而我们却不能去管。
谁不想知道哈姆雷特在魏敦堡的留学生活,但是我们现在只谈他的家庭悲剧,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都不许我们搬到魏敦堡去看一看。
再就划定的小范围来说,一部小说或戏剧须取一个主要角色或主要故事做中心,其余的人物故事穿插,须能烘托这主角的性格或理清这主要故事的线索,适可而止,多插一个人或一件事就显得臃肿繁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