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至80年代的美国电影流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影片的时代变迁中,我们将看到半个世纪前的美国,发现今天的美国已大相径庭。美国的影剧院如小说《最后一场电影》所隐射的那样,曾一度消退,小说表现的是美国50年代初的小镇生活状态,反映了年轻人的成长与开拓的时代精神,于20世纪70年代初改编成同名电影。当时,电视的出现曾影响电影业的发展,而传统价值理念亦一度成为美国电影业发展的桎梏。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业在经历了低迷踯躅之后,开始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一、创新前行的60年代
跨入60年代的美国高等教育开始迅猛发展,新思想、新政策冲击文化行业,美国影视随之跨入创新前行的轨道。影视艺术的蓬勃兴起归功于当时的欧洲导演,其执导的片子吸引了大量影迷。欧洲导演没有美国国内导演的顾虑,他们可以自由发挥创作美国电影艺术家可能有意回避的敏感问题,而这类国外的影片也给美国本土的影视创作带来了生机。当时,其他国家的影片吸引着日益增长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文化人,新鲜信息开始大量涌入,人们不再一味囿于渐趋古板老套的好莱坞题材,逐渐开始走出日渐低劣的电视节目。
60年代的美国政治也经历着很大变化,一批电影新人开始对一些基本问题着手深入研究。当时的美国电影日渐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并影响到美国的文化生活。以1963年的影片为例,这一年搬上荧屏的有《奇爱博士》。该片明显反映出美国新一代导演们正努力迎合观众的口味,由于欧洲导演的影片影响,观众亦变得愈加挑剔。库布里克逐渐成为影视业的重要人物,他在20世纪后半叶执导的影片不仅在拍摄技术上有所创新,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提出了诸多有趣的问题。
《奇爱博士》拍摄于冷战期间。面对世界的“疯狂”局面,库布里克编排出这样一部纯粹的闹剧。影片并不回避当时的社会问题: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抗争、军队在美国社会中的角色,以及核战争威胁。影片的放映触动了观众,人们开始质疑这个社会是否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研制出的最具破坏力的毁灭性武器就掌握在两个有这种毁灭意识的超级大国手中。片中人物极其怪
诞,却又无一不是真实的反映。影片中的美军官员因个人婚恋屡屡受挫而疯狂筹划着美国与前苏联间的一场核战争,而当时美国许多民众正几近歇斯底里地担心着饮用水的安全,整个美国都笼罩在冷战的气氛中,到处宣扬“宁死勿红”的标语口号。
美国的政治、军事弥漫于整部影片,构成其中大部分滑稽表演的焦点。影片一开始出场的两架战机呈现于观众面前的影像是一台战机对另一台战机进行的燃料补给,可谓影片试图展示的第一类奇异之爱。为增强这一怪诞场景,战争道具侵入了人类机体,影片配乐则响起浪漫温柔的“试着温柔点”, 这里所呈现的其实是一幅色情画面,而这一色情场景中的主角正是库布里克所厌恶的先进武器。库布里克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滑稽、荒诞的画面,向我们揭示着他的作品主题——热衷于使用核武器的狂人和淫秽之间的必然联系。观众都清楚地知道,两个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博弈对抗结局将会是因核武器而引发的世界末日的来临,而两方的政治领导均无意商榷以停止这一具杀伤性的核武器对抗。1962年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和前苏联已开始怀疑自己国家将会很快进入核武器交换时期。影片便产生于这段历史背景。
影片主角是一位优秀的英国喜剧演员彼得·塞勒斯。塞勒斯在剧中扮演美国总统,又扮演一名英国军官,该军官被派往向前苏联发起核战争的那个疯狂的美国军官处。他还充当剧名角色“奇爱博士”,一名前纳粹研究人员,为美国的高级指挥部献策。塞勒斯扮演的总统形象影射约翰·肯尼迪的国务卿迪安·腊斯克,一个极其严肃刻板的人物,处理任何灾难都毫无表情。而塞勒斯则将这么一个无任何生气、枯燥冷漠的人物形象塑造得令人捧腹。作为一名英国军官,他得应对美国的那个战争狂,这一狂人总感觉“共党”已经在颠覆美国。而作为奇爱博士,他亦给我们塑造出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引导美国在早期空间战中取得战绩的奇才乃是一名德国科学家韦尔纳·冯·布朗,而塞勒斯扮演的奇爱博士会使很多观众联想起这一人物。与影片中的奇爱博士相同,冯·布朗是名纳粹。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时,他曾研制出火箭轰炸伦敦。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
20世纪60至80年代的美国电影流变
※
■ 钟 坚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大学英语部,广东 广州 510665)
※
基金项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2009-2010)。
[摘 要] 本文通过回顾美国二十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影片,从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了美国影片在不同历
史时期的特点以及美国电影业的发展变化。期间电影反映了美国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时代特征,并折射出我们今天的社会。对过去一段时光的追溯使我们得以对今天做一比较并加以反思。[关键词] 美国电影;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
学术论坛
《逍遥骑士》反映了60年代的嬉皮士精神以及对自
由和个人意志的向往。影片的成功还在于其影片配乐的独
特之处。如果说传统影片配乐是为营造一种气氛或是增强
某种效果,那么本片的配乐则是独立于影片之上的一种风
格。对许多人而言,该片制作似乎不算优秀,可能从审美
角度看影片还嫌粗糙,又或许是对影片过于拘泥于某些细
节的一种焦躁不安。
二、从战争阴影下的70年代到感伤怀旧的80年代
随着60年代的帷幕逐渐拉下,美国影院的又一股风
潮开始出现。以上所谈的影片类型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
视线。与70年代的大片相比,60年代的影片从某种意义上
讲,都还算较为经济的影片。单从70年代的影片名就能看
出当时制片人可运用的资源之丰富,其中影片如:《教
父》《星球大战》《大白鲨》《第三类接触》。此时的影
片正逐渐脱离60年代的主题及定位,人物角色不再厌世、
另类,不再继续从日渐丧失理智的社会中探索人性的价值
(尽管还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片子尚在演绎着60年代的
一些主题及风格,如:《出租车司机》《纳什维尔》《唐
人街》)。
或许这新一轮的娱乐形式源于美国在越战中的惨痛经
历。人们已从日常生活中走出,并转移至对文化需求的体
验。如果说60年代涌动的是对美国社会新政治、新体制的
憧憬,那么越战则彻底毁灭了人们对美国的梦想。如退回
到30年代时的美国情结,此时的美国人对本国的经济前景
一片迷惘,只想着彻底的遗忘。
70年代的许多影片如连环画册般清晰呈现着善恶交
锋的主题,而片中人物正是这类矛盾冲突的极端表现,影
片流露着孩童般幼稚的生活态度。大多数影片都获得了相
当高的票房收入,影片的成功源于其内容多是对80年代将
出现的异常灾祸的预测。这时的导演完全任由自己尽情发
挥,也拥有着比以往更多的可支配经费。
直至70年代末期才开始出现有关越南战争问题的影
片。或许是由于这一问题从电视新闻报导中消失之后,开
始成为影片拟考虑的话题。这时期最有影响的影片是《现
代启示录》《猎鹿人》《返乡》,而《现代启示录》则是
对美国战争的无情批判。尽管如许多人所言,影片的后半
部分差强人意,却还是展示出其制作的恢宏。该片如气势
宏大的叙事长诗,其中的某些场景总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
印象。影片与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相扣,
小说是对19世纪在非洲存在的欧洲帝国殖民主义的控诉。
影片导演科普拉认为,美国对越战争正与康拉德当年的描
述如出一辙。康拉德指出,殖民霸权标榜着帮助“落后”
国家走向文明,随后便是毫无人道的殖民侵略。科普拉则
指出,随着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在20世纪的滋生蔓延,殖
民霸权的企图也在更迭。美国对越宣战不是打着文明开化
的旗帜,也不是单纯地劫掠越南本土资源,相反,美国
只是为了要在越南这个国度使用世上最具杀伤力的先进的
武器。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较之康拉德时所提出的为在
殖民侵略中获取最大利益而言,科普拉的影片所揭示的是
更深一层的内容,活跃在越南的是美国的军事力量,美国
在越南不是为财富而去,而是试图检验其摧毁、破坏的力
量。
科普拉运用了康拉德小说中的隐喻以构思整部影片。
片中主人公逆流而上之时,他亦在不断地经受着病魔与恐
怖的侵扰。影片对结构与主题的处理尤为引人注目。观众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