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Word版

合集下载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doc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doc

第一章:原子结构1. S能级有个原子轨道,P能级有个原子轨道,d能级有个原子轨道,同一能级的原子轨道能量,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可以排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当2P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时,该原子可能是或者,当3d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时,该原子可能是或者。

2. S轨道图形为,P轨道图形为沿三维坐标轴x y z 对称分布的纺锤形。

3.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就是电子,副族元素的价电子为与之和(Cu和Zn除外)。

4. 19∼36号元素符号是: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是:5. 元素周期表分,,,,五大区。

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逐渐,电负性及第一电离能逐渐,(ⅡA,ⅤA 特殊);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电负性及第一电离能逐渐。

6. 依照洪特规则,由于ⅡA族,ⅤA族元素原子价电子处于稳定状态,故其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同周期元素原子,如:N>O>C ; Mg>Al>Na ,但是电负性无此特殊情况。

7. 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其电负值为4.0 ,其次是,电负值为3.5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1.根据共价键重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键和键,一个N2分子中有个σ键个П键,电子式为。

根据共价键中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大小,可将共价键分为键和键,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是,不同原子之间形成。

2.共价键的稳定性与否主要看三个参数中的,越大,分子越稳定。

其次是看键长,键长越短,分子越(键长与原子半径有正比例关系)。

键角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CO2,C2H2分子为直线型,键角是1800;CH4和CCl4为正四面体型,键角为;NH3分子构型为, H2O分子构型为,它们的键角均小于。

3.美国科学家鲍林提出的杂化轨道理论认为:CH4是杂化;苯和乙烯分子为杂化;乙炔分子为杂化。

其他有机物分子中,全单键碳原子为杂化,双键碳原子为杂化,三键碳原子为杂化。

4.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ABn型分子计算价电子对公式为,其中H 卤素原子做配位原子时,价电子为个;O,S做配位原子时,不提供电子;如果带有电荷,做相应加减;出现点五,四舍五入。

(完整)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

第一章:原子结构1. S能级有个原子轨道,P能级有个原子轨道,d能级有个原子轨道,同一能级的原子轨道能量,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可以排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当2P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时,该原子可能是或者,当3d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时,该原子可能是或者。

2. S轨道图形为,P轨道图形为沿三维坐标轴x y z 对称分布的纺锤形。

3.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就是电子,副族元素的价电子为与之和(Cu和Zn除外)。

4. 19∼36号元素符号是: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是:5. 元素周期表分,,,,五大区。

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逐渐,电负性及第一电离能逐渐,(ⅡA,ⅤA 特殊);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电负性及第一电离能逐渐。

6. 依照洪特规则,由于ⅡA族,ⅤA族元素原子价电子处于稳定状态,故其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同周期元素原子,如:N>O>C ; Mg>Al>Na ,但是电负性无此特殊情况。

7. 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其电负值为4.0 ,其次是,电负值为3.5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1.根据共价键重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键和键,一个N2分子中有个σ键个П键,电子式为。

根据共价键中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大小,可将共价键分为键和键,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是,不同原子之间形成。

2.共价键的稳定性与否主要看三个参数中的,越大,分子越稳定。

其次是看键长,键长越短,分子越(键长与原子半径有正比例关系)。

键角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CO2,C2H2分子为直线型,键角是1800;CH4和CCl4为正四面体型,键角为;NH3分子构型为, H2O分子构型为,它们的键角均小于。

3.美国科学家鲍林提出的杂化轨道理论认为:CH4是杂化;苯和乙烯分子为杂化;乙炔分子为杂化。

其他有机物分子中,全单键碳原子为杂化,双键碳原子为杂化,三键碳原子为杂化。

4.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ABn型分子计算价电子对公式为,其中H 卤素原子做配位原子时,价电子为个;O,S做配位原子时,不提供电子;如果带有电荷,做相应加减;出现点五,四舍五入。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结构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及其性质与变化。

以下是结构化学的基础知识点总结:1.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连接。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对连接原子的,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连接的,金属键是由金属离子的正电荷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连接的。

2.价电子:原子外层的电子称为价电子。

它们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和与其他原子形成化学键的能力。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等于元素的主族号减去10,而过渡金属的价电子数则根据元素的电子排布确定。

3.分子式与结构式:分子式表示化合物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用化学符号和小标数表示,例如H2O表示水分子。

结构式更详细地表示了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键的类型和数量。

常见的结构式表示方法有线条结构式、希尔伯特投影式和叠式结构式等。

4.共价键的构型理论:共价键的构型理论包括共价键构型、价层电子对斥力理论(VSEPR理论)和化学键混合理论。

共价键构型指的是取得最低能量的共价键构型,包括线性、三角形平面、四面体和八面体等几何形状。

VSEPR理论用于预测分子形状,可以通过电子云对中原子周围的电子对的排列关系来确定分子形状。

化学键混合理论解释了化学键形成的机制,通过重新配对原子的电子,可以形成不同数量和性质的化学键。

5.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用于描述分子中的电子分布和性质。

分子轨道是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可以用分子轨道能级图表示。

共价键形成时,原子轨道的重叠导致分子轨道的形成,其中有两种类型:σ(sigma)轨道和π(pi)轨道。

σ轨道沿化学键方向形成,π轨道则垂直于化学键方向形成。

分子轨道的填充遵循由低能级到高能级的原则,通过分析分子轨道能级可以预测化合物的性质。

6.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用于描述共价键的形成。

原子的轨道混合以形成杂化轨道,其形状和方向决定了化合物的几何形状。

sp轨道是最常见的杂化轨道,即包含一部分s轨道和一部分p轨道的混合轨道,类似地,sp2和sp3轨道也是常见的杂化轨道。

结构化学知识点总结

结构化学知识点总结

结构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化学元素是指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存在的元素,其余的都是人工合成的。

每种化学元素都有其独特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

二、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是中性的。

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原子序数,中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质量数。

三、周期表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表。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和18个族,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排列。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其性质和化学反应的相似程度排列。

四、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连接力,是构成分子和晶体的基本力。

化学键的种类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会发生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

五、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结构,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

离子是由原子通过离子键连接而成的结构,是带电荷的化学粒子。

六、溶液和溶解度溶解是指某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完全散布开,在其中不再分辨出原来的微粒,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当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度称为该溶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

七、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或者压力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也会保持不变。

八、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一种或者多种物质转变成另一种或者另几种的过程,包括原子的重新排列,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等。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方向由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决定。

九、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需要满足酸碱反应的化学条件,包括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结合等。

十、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氧化还原化学反应的化学变化,包括氧化和还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会接受电子,还原剂会失去电子,从而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关键信息项:1、原子结构原子轨道电子排布原子光谱2、分子结构化学键类型分子几何构型分子的极性3、晶体结构晶体类型晶格结构晶体的性质11 原子结构111 原子轨道原子轨道是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

主要包括s 轨道、p 轨道、d 轨道和 f 轨道。

s 轨道呈球形对称,p 轨道呈哑铃形,d 轨道和 f 轨道形状更为复杂。

112 电子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

电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填充在不同的原子轨道上,形成原子的电子构型。

113 原子光谱原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时吸收或发射的光子所形成的光谱。

包括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可用于分析原子的结构和成分。

12 分子结构121 化学键类型共价键: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为σ键和π键。

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形成。

金属键:存在于金属晶体中,由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

氢键: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比一般的范德华力强。

122 分子几何构型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和杂化轨道理论来解释和预测。

常见的分子构型有直线型、平面三角形、四面体型、三角双锥型和八面体型等。

123 分子的极性取决于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

极性分子具有偶极矩,非极性分子则没有。

13 晶体结构131 晶体类型离子晶体:由离子键结合而成,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

原子晶体:通过共价键形成,硬度大、熔点高。

分子晶体:分子间以范德华力或氢键结合,熔点和硬度较低。

金属晶体:由金属键维系,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132 晶格结构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

常见的晶格有简单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等。

133 晶体的性质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不同。

自范性:能够自发地呈现出多面体外形。

固定的熔点:在一定压力下,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21 量子力学基础211 薛定谔方程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基本方程,通过求解该方程可以得到粒子的能量和波函数。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结构化学是一门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是化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物质的性质和材料科学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以下是对结构化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

一、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元素种类。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

玻尔模型提出了电子在特定轨道上运动,但其存在局限性。

量子力学的发展给出了更精确的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用波函数来表示。

电子具有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n)决定电子所在的能层;角量子数(l)决定电子亚层;磁量子数(m)决定电子在亚层中的轨道取向;自旋量子数(ms)表示电子的自旋方向。

原子轨道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s 轨道呈球形,p 轨道呈哑铃形。

电子填充原子轨道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二、分子结构分子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的形成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价键理论认为共价键的形成是原子轨道重叠的结果。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了分子的空间构型,如 sp、sp2、sp3 杂化等。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预测分子的几何构型。

分子的极性取决于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

范德华力包括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它们对物质的物理性质有重要影响。

氢键的存在会使物质的熔点、沸点升高。

三、晶体结构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的熔点。

晶体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

原子晶体中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如金刚石。

分子晶体中分子间通过范德华力或氢键结合,熔点和硬度较低。

金属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结合,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晶体的空间点阵结构用晶胞来描述,通过晶胞参数可以计算晶体的密度等性质。

四、化学键的性质键能是指断开化学键所需的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结构化学知识点归纳

结构化学知识点归纳

结构化学知识点归纳结构化学知识点归纳根据北京大学出版社周公度编写的“结构化学”总结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知识一、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h1. 波粒二象性:E =h ν, p =λ2. 测不准原理:∆x ∆p x ≥h , ∆y ∆p y ≥h , ∆z ∆p z ≥h , ∆t , ∆E ≥h 二、量子力学基本假设1. 假设1:对于一个量子力学体系,可以用坐标和时间变量的函数ψ(x , y , z , t ) 来描述,它包括体系的全部信息。

这一函数称为波函数或态函数,简称态。

不含时间的波函数ψ(x , y , z ) 称为定态波函数。

在本课程中主要讨论定态波函数。

由于空间某点波的强度与波函数绝对值的平方成正比,即在该点附近找到粒子的几率正比于ψ*ψ,所以通常将用波函数ψ描述的波称为几率波。

在原子、分子等体系中,将ψ称为原子轨道或分子轨道;将ψ*ψ称为几率密度,它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子云;ψ*ψd τ为空间某点附近体积元d τ中电子出现的几率。

对于波函数有不同的解释,现在被普遍接受的是玻恩(M. Born)统计解释,这一解释的基本思想是:粒子的波动性(即德布罗意波)表现在粒子在空间出现几率的分布的波动,这种波也称作“几率波”。

波函数ψ可以是复函数,2=ψ*⋅ψ合格(品优)波函数:单值、连续、平方可积。

2. 假设2:对一个微观体系的每一个可观测的物理量,都对应着一个线性自厄算符。

算符:作用对象是函数,作用后函数变为新的函数。

线性算符:作用到线性组合的函数等于对每个函数作用后的线性组合的算符。

ˆ(c ψ+c ψ) =c A ˆˆψ A 11221ψ1+c 2A 2*ˆˆψ) *d τ的算符。

(A ψ1)d τ=∫ψ2(A 自厄算符:满足∫ψ21自厄算符的性质:(1)本证值都是实数;(2)不同本证值的本证函数相互正交。

ˆ作用于某一状态函数ψ,等于某一常数a 乘3. 假设3:若某一物理量A 的算符Aˆψ=a ψ,那么对ψ所描述的这个微观体系的状态,物理量A 具有确以ψ,即:Aˆ的本证值,ψ称为A ˆ的本证函数。

结构化学知识点归纳

结构化学知识点归纳

结构化学知识点归纳结构化学知识点归纳根据北京大学出版社周公度编写的“结构化学”总结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知识一、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h1. 波粒二象性:E =h ν, p =λ2. 测不准原理:∆x ∆p x ≥h , ∆y ∆p y ≥h , ∆z ∆p z ≥h , ∆t , ∆E ≥h 二、量子力学基本假设1. 假设1:对于一个量子力学体系,可以用坐标和时间变量的函数ψ(x , y , z , t ) 来描述,它包括体系的全部信息。

这一函数称为波函数或态函数,简称态。

不含时间的波函数ψ(x , y , z ) 称为定态波函数。

在本课程中主要讨论定态波函数。

由于空间某点波的强度与波函数绝对值的平方成正比,即在该点附近找到粒子的几率正比于ψ*ψ,所以通常将用波函数ψ描述的波称为几率波。

在原子、分子等体系中,将ψ称为原子轨道或分子轨道;将ψ*ψ称为几率密度,它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子云;ψ*ψd τ为空间某点附近体积元d τ中电子出现的几率。

对于波函数有不同的解释,现在被普遍接受的是玻恩(M. Born)统计解释,这一解释的基本思想是:粒子的波动性(即德布罗意波)表现在粒子在空间出现几率的分布的波动,这种波也称作“几率波”。

波函数ψ可以是复函数,2=ψ*⋅ψ合格(品优)波函数:单值、连续、平方可积。

2. 假设2:对一个微观体系的每一个可观测的物理量,都对应着一个线性自厄算符。

算符:作用对象是函数,作用后函数变为新的函数。

线性算符:作用到线性组合的函数等于对每个函数作用后的线性组合的算符。

ˆ(c ψ+c ψ) =c A ˆˆψ A 11221ψ1+c 2A 2*ˆˆψ) *d τ的算符。

(A ψ1)d τ=∫ψ2(A 自厄算符:满足∫ψ21自厄算符的性质:(1)本证值都是实数;(2)不同本证值的本证函数相互正交。

ˆ作用于某一状态函数ψ,等于某一常数a 乘3. 假设3:若某一物理量A 的算符Aˆψ=a ψ,那么对ψ所描述的这个微观体系的状态,物理量A 具有确以ψ,即:Aˆ的本证值,ψ称为A ˆ的本证函数。

结构化学基本知识点

结构化学基本知识点
根据每层有n2个轨道,每个轨道最多能容纳 两个电子,由此可得出
每一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为:2 n2。
能量逐渐升高
近似能级图:
7s……
6s 4f 5d 6p
5s 4d 5p
4s 3d 4p
3s 3p 2s 2p
能量逐渐升高
1s
(3)洪特规则:在n和ι值都相同的等价轨道中, 电子总是尽可能分占各个轨道且自旋平行。
3s23p6
26Fe:1s22s22p6 3s23p63d64S2 3d64s2 Fe3+:1s22s22p63s23p63d5 3s23p63d5
24Cr: 1S22S22P63S23P63d54S1 3d54S1 Cr3+:1S22S22P63S23P63d3 3S23P63d3
29Cu :1S22S22P63S23P63d104S1 3d104S1 Cu2+:1S22S22P63S23P63d9 3S23P63d9
如2p3: ↑ ↑ ↑ 3d6有几个未成对电子?
洪特规则特例:当电子的分布处于全充满、半充 满或全空时,比较稳定。
全充满: p6或d10或f14 半充满: p3或d5或f7 全空: p0或d0或f0
例如: 24Cr 1S22S22P63S23P63d54S1,半充满比较稳定。 29Cu 1S22S22P63S23P63d104S1, 全充满比较稳定
普通化学
2020/7/24
3.1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状态
一.原子结构
1.核外电子的运动特性
核外电子运动具有能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和统计性的 特征,不能用经典牛顿力学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描述
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的特性,所以在量子力学中用波 函数Ψ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全国高考结构化学知识点归纳

全国高考结构化学知识点归纳

全国高考结构化学知识点归纳高考化学是高中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在备考高考时,结构化知识点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全国高考结构化化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共分为46个细分知识点。

1.元素和元素符号: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

2.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的结构,包括质子、中子、电子的分布。

3.元素周期表:熟悉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元素的分类。

4.分子和离子:区分分子和离子的概念,了解它们的化学性质。

5.化学键:掌握化学键的种类,了解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

6.化学方程式: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

7.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学会平衡氧化还原反应。

8.电负性:了解元素的电负性,掌握电负性对化学键性质的影响。

9.氣體的性质:了解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的关系。

10.气体的混合物:理解气体混合物的概念,了解气体的分压定律。

11.气体的摩尔体积: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12.气体的状态方程:了解气体的状态方程,包括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13.气体的分子速度:了解气体分子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掌握气体分子速度的计算方法。

14.气体的扩散和扩散速率:熟悉气体的扩散过程和扩散速率的计算方法。

15.胞是板是区分烃类、卤代烃、醇、醚的基本区别,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反应。

16.烃类的还原反应:了解烃类的还原反应,包括烃类的氧化和还原。

17.烃类的裂解反应:掌握烃类的裂解反应,了解裂解反应的产物。

18.烃类的取代反应:了解烃类的取代反应,包括烃类的卤代取代反应。

19.脂肪族与芳香族化合物:理解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区别,了解芳香族化合物的特性。

20.烃类的物理性质:了解烃类的物理性质,包括沸点、熔点和密度。

21.卤代烃的制备和性质:掌握卤代烃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包括卤代烃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22.醇和醚的制备和性质:了解醇和醚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包括它们的溶解性和还原性。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一、原子结构1、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 = h / p ,其中λ为波长,h 为普朗克常量,p 为动量。

海森堡不确定原理:ΔxΔp ≥ h /4π ,表明不能同时精确测定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2、原子轨道薛定谔方程:用于描述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

原子轨道的形状:s 轨道为球形,p 轨道为哑铃形。

原子轨道的能量:能层和能级的概念,以及能级交错现象。

3、电子自旋电子自旋量子数:取值为+1/2 和-1/2 。

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二、分子结构1、化学键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形成。

共价键价键理论:包括原子轨道重叠、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几何构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

金属键:金属原子之间通过自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氢键: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分子的极性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依据: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是否重合。

分子极性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如溶解性、熔沸点等。

3、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包括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

范德华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三、晶体结构1、晶体的特征有固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外形。

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2、晶体的分类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如 NaCl 。

原子晶体:熔点和硬度很高,如金刚石。

分子晶体:熔点和硬度较低,如干冰。

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如铜。

3、晶胞晶胞的概念: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

晶胞中原子的占有率计算。

四、光谱学1、原子光谱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原子光谱的应用:元素分析、测定原子结构。

2、分子光谱红外光谱:用于研究分子的化学键和官能团。

紫外可见光谱:反映分子中电子的跃迁。

五、量子化学计算方法1、从头算方法基于薛定谔方程的精确求解。

计算量较大,但结果较为准确。

2、半经验方法引入一些经验参数简化计算。

计算速度较快,但精度相对较低。

化学结构知识点化学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结构知识点化学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结构知识点化学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键的分类: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

从电负性角度考虑,电负性相差大的原子间是以离子键相连,而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间是以共价键相连。

【说明】氢键与范德华力是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

2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①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②本质: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③形成条件:电负性相同或差值小的非金属元素原子间或非金属原子与金属原子间易形成共价键。

3共价键的类型,δ键和π键:①δ键:δ键是两原子在成键时,电子云采取“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重叠程度大),这种重叠方式符合能量最低,最稳定;δ键是轴对称的,可以围绕成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旋转。

②π键:π键是电子云采取“肩并肩”的方式重叠(重叠程度较小),成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互为镜像,不可以围绕成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旋转。

共价单键都是δ键,共价双键、叁键中只有一个δ键。

π键不如δ键牢固,比较容易断裂。

4共价键的特征:①饱和性:指每个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是确定的;②方向性:成键的原子轨道最大程度的重叠,在成键时,要尽可能沿着电子云密度最大的方向发生重叠。

成键电子云越密集,共价键越强。

(决定了键角)5化学键的参数: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

(或断开1molAB(g)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所吸收的能量,叫A–B键的键能)。

注意几个点:气态、基态原子,1mol化学键。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数值约等于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③键角:多原子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决定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分子的极性。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1、元素原子失电子(还原性)能力强弱比较依据(1)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越靠前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化学知识点总结的文档

化学知识点总结的文档

化学知识点总结的文档一、化学基础知识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原子的质量和电荷都集中在核内,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无电荷。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元素可以通过周期表进行分类,化合物则有其特定的化学式和名称。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各种方式结合形成的连接,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断裂或形成。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

4. 反应平衡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发生时,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会改变,只是重新组合。

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反应平衡则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比例恒定。

5. 酸碱中和酸和碱中和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产生盐和水。

在中和反应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释放出大量热量。

6. 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机理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7. 化学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包括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

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理解元素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

二、无机化学1. 元素的性质和应用各种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态和性质各异,其中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元素。

这些元素在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2. 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无机化合物包括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等,它们在生产、建筑、医药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氢氧化钠用于制取皂、氢氧化铝用于矿石浸出等。

3. 化学反应和平衡无机化学反应涉及许多离子和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这些反应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 配合物化学配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形成的络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配合物在催化、电化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化学结构知识点笔记总结

化学结构知识点笔记总结

化学结构知识点笔记总结一、原子结构1. 原子的组成原子是最基本的化学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着核运动。

2. 元素和同位素每种元素都有特定数量的质子,不同的元素有不同数量的质子。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

3. 原子序数和原子量原子序数是指元素中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原子量是指元素中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数量。

二、分子结构1. 共价键和离子键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而离子键是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化学键。

2. 键的极性一些共价键是极性的,即电子围绕一个原子偏向另一个原子。

极性分子具有正负两极。

3. 共价键的种类单键是通过一个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共价键,双键是通过两个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共价键,三键是通过三个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共价键。

4. 共振结构在某些分子中,可以用多种等效的共振式来表示其结构。

三、分子构象1. 立体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是指分子结构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的同分异构体。

2. 手性手性分子是非对称的分子,具有左右对称性。

手性分子可以分为左右旋光异构体。

3. 探针分子和受体分子探针分子是指用于研究受体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分子,而受体分子是指能够与探针分子发生特定相互作用的分子。

四、化学键的能量1. 键能化学键的能量表示了共价键形成所释放的能量,通常用键能来表示。

2. 键的强度不同种类的化学键具有不同的强度。

金属键通常较弱,共价键通常较强。

3. 键的解离能键的解离能是指打破一个化学键需要的能量。

五、键的形成和断裂1. 用于构建化学键的方法原子间的化学键可以通过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方式形成。

2. 键的断裂化学键的断裂通常需要输入能量,通常由热能、光能或化学作用引起。

3. 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化学反应速率受到活化能的影响,活化能是指引发化学反应所需的最小能量。

六、材料的性质1. 固体的结构固体结构包括晶体结构和非晶态结构。

晶体是有秩序排列的固体结构,非晶态是无序排列的固体结构。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3]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3]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主要知识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 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 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 个电子。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参考]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参考]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参考]一、原子结构与原子能1、原子结构:原子是最小的具有化学性质的物质单位,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正电荷和非常小的负电荷组成,其质量约为原子的七十分之一。

电子的电荷为负,小,它的质量约为原子的三万分之一。

2、原子层次:电子位级是决定原子性质的内部结构,它将电子分成分子、原子层、最低能量状态等不同的层次,每一层的电子能量和每层的电子数在这一层上都是一定的。

3、原子能:原子的特征主要基于原子能。

原子能是原子核里的质子和中子相互反作用时所产生的能量,其势能和机械能在原子内部形成了重要的离散能级,其能级的高低决定着原子的性质。

二、原子结合1、杂原子结合:杂原子结合是指由不同元素构成的分子,例如水分子、由氢、氧组成的有机分子等,它们的特性与它们构成分子的元素,强度以及键数有关,从这些特性可以分辨出不同的化合物的性质。

2、非离子结合:非离子结合是指两个有共同亲和力的原子形成结合的一种结合方式,它们之间的结合是由相互分子对激发的吸引力维持的,例如氢键等,它不仅能定义分子的构型,而且还能定义分子的易燃性、电离性等一系列特性。

3、离子结合:离子结合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形状的离子由于它们之间及其外围有机分子的电荷分布而形成的一种极性结合,它的调整能有来控制原子结合能从而控制它的性质。

三、离子化1、离子化反应:离子化反应是指有机分子或其它物质被离子(带电离子)分解而形成离子络合物的一类物质反应。

如水解反应等。

2、离子网络:离子网络是指各种结构不同的离子团簇相互联结而成的网络结构。

它由共有电子对或共有质子对不断构成,结构十分坚固,可以改变热,紫外等波长的电磁辐射的传播状态,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离子热:离子热是指原子以及离子的极性的能量的转变,它与常温下无机物质之间的反应有较大的区别,一般表现为高温下才会形成有机反应,因此,离子热是一个相对比较高热的反应系统。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

结构化学知识点汇总结构化学是一门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为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提供了基础。

以下是对结构化学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

一、原子结构1、玻尔模型玻尔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认为电子在特定的轨道上绕核运动,轨道具有固定的能量。

2、量子力学模型薛定谔方程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基本方程。

电子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其运动状态用波函数来描述。

3、原子轨道原子轨道是波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常见的有 s、p、d、f 轨道。

4、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电子依次填充不同的原子轨道。

二、分子结构1、价键理论认为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包括σ 键和π 键。

2、杂化轨道理论原子在形成分子时,轨道会杂化,形成等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

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用于预测分子的几何构型,根据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和孤电子对数来判断。

4、分子轨道理论将分子看作一个整体,电子在分子轨道中运动,分子轨道有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

三、化学键1、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形成,通常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

2、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3、金属键金属原子通过自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4、氢键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比范德华力强,但比化学键弱。

四、晶体结构1、晶体的分类根据晶体中粒子的排列方式,可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2、晶胞晶体的基本重复单元,通过晶胞可以研究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3、晶体的堆积方式如金属晶体的面心立方堆积、体心立方堆积等。

4、晶体的缺陷包括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对晶体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熔点和沸点与晶体类型和化学键的强度有关。

2、硬度和强度与晶体的结构和化学键的类型有关。

3、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离子晶体在熔融或溶液状态下导电。

4、光学性质晶体的结构会影响其对光的折射、反射和吸收。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结构化学基础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经典物理学是由Newton(牛顿)的力学,Maxwell(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Gibbs(吉布斯)的热力学和Boltzmann(玻耳兹曼)的统计物理学等组成,而经典物理学却无法解释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电子波性等微观的现象。

黑体:是一种可以全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波长辐射的物体,带一个微孔的空心金属球,非常接近黑体,进入金属球小孔的辐射,经多次吸收,反射使射入的辐射实际全被吸收,当空腔受热,空腔壁会发出辐射,极少数从小孔逸出,它是理想的吸收体也是理想的放射体,若把几种金属物体加热到同一温度,黑体放热最多,用棱镜把黑体发出的辐射分开就可测出指定狭窄的频率范围的黑体的能量。

规律:频率相同下黑体的能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相同下黑体的能量呈峰型,峰植大致出现在频率范围是0.6-1.0/10-14S-1。

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能量最大值向高频移动.加热金属块时,开始发红光,后依次为橙,白,蓝白。

黑体辐射频率为v的能量是hv的整数倍.光电效应和光子学说:Planck能量量子化提出标志量子理论的诞生。

光电效应是光照在金属表面上使金属放出电子的现象,实验证实:1.只有当照射光的频率超过金属最小频率(临阈频率)时,金属才能发出电子,不同金属的最小频率不同,大多金属的最小频率位于紫外区。

2.增强光照而不改变照射光频率,则只能使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多,不影响动能。

3.照射光的频率增强,逸出电子动能增强。

光是一束光子流,每一种频率的光的能量都有一个最小单位光子,其能量和光子的频率成正比,即E=hv光子还有质量,但是光子的静止质量是0,按相对论质能定律光子的质量是m=hv/c2光子的动量:p=mc=hv/c=h/波长光的强度取决于单位体积内光子的数目,即光子密度。

光电效应方程:hv(照射光频率)=W(逸出功)+E(逸出电子动能)实物微粒的波粒二象性:由de Broglie(德布罗意)提出:p=h/波长电子具有粒性,在化合物中可以作为带电的微粒独立存在(电子自身独立存在,不是依附在其他原子或分子上的电子)M.Born(玻恩)认为在空间任何一点上波的强度(即振幅绝对值平方)和粒子出现的概率成正比,电子的波性是和微粒的统计联系在一起,对大量的粒子而言衍射强度(波强)大的地方粒子出现的数目就多概率就大,反之则相反。

结构化学基础总结

结构化学基础总结

结构化学基础总结结构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学科,对于了解和解释化学反应、物质性质以及设计新的化学物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结构化学基础的总结。

1.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结构化学中,常用的分子结构表示方法包括实体式、简略式、官能团表示法、斜线式、Lewis式等。

实体式直观明了,能够具体反映出每个原子的连接方式;简略式则是用简单的表示形式来表示分子结构,如希尔式、骨架式等。

官能团表示法则着重描述分子中的官能团,通过特定的符号和简写来表示不同的官能团。

2.键的类型:在分子中,化学键起着连接原子之间的作用。

常见的键类型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共享而形成的,是最常见的键类型;离子键是由于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常见于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金属键则是由自由电子在金属中的流动而形成的。

3.分子几何结构:分子几何结构描述了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以及原子之间的键角。

常见的分子几何结构包括线性、三角平面、四面体、平面正方形和八面体等。

分子的几何结构决定了分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等。

4.主要键的类型及性质:在分子中,主要的键类型包括共价键、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而形成的键,是最稳定和最常见的化学键类型;极性共价键则是指在共价键中,由于原子的电负性差异,电子对偏向了较电负的原子,形成了极性分子;离子键则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而形成的键。

5.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是描述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力,对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离子-离子相互作用、离子-极性分子相互作用等。

范德华力是非极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于临时诱导电荷而产生的;氢键则是氢原子与其他原子(通常是氮、氧和氟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具有较大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对物质的性质和相变有重要影响。

高中化学结构知识点

高中化学结构知识点

高中化学结构知识点一、知识概述《高中化学结构知识点》①基本定义:高中化学结构讲的就是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微观粒子是怎么排列组合的,像盖房子似的,原子怎么搭建成不同的分子结构。

②重要程度:这可是高中化学很重要的一部分。

它能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为啥不同,比如说为啥有的物质硬,有的软,有的能导电,有的不能,基本都是化学结构决定的。

这部分知识要是学不好,后面的化学反应、物质分类啥的都会学得懵懵的。

③前置知识:得先了解原子的基本构成,像原子有原子核,核外有电子这些基本知识。

还有元素周期表的一些基本规律也要知道点,像同一族元素有相似性等。

④应用价值:实际生活里,材料科学上应用老多了。

比如说为啥金属铜能导电,这和它的原子结构,电子的活动状态有关系。

研制新材料的时候,化学结构知识能帮我们设计出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像又轻又结实的飞机材料等。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这个知识点在高中化学里处于很核心的位置,就像大树的树干一样。

和好多其他知识都有联系,像化学方程式、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等知识都和它关系密切。

②关联知识:和元素周期表联系超强。

元素周期表能反映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这种结构变化又直接联系到元素的氧化性、还原性等性质。

还和化学键有关,化学键就是把原子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作用,这也算是化学结构的一部分内容呢。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起来比较不容易。

难点在于空间结构这块,像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想象起来很难。

关键点是理解原子排列的规律,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学键形成的关系得搞明白。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老重要了。

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里。

会通过给一些物质的性质,让你推断结构,或者直接让你画出某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啥的。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核心概念像分子结构,简单说就是分子里原子是咋摆放的。

原子结构就是原子自己内部的构造,原子核带正电,在中心,电子带负电在核外边转着。

晶体结构呢,就有点像无数个微观粒子排着整齐的队伍组成的一个大的规矩的结构,像食盐氯化钠晶体那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化学基础
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
经典物理学是由Newton(牛顿)的力学,Maxwell(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Gibbs(吉布斯)的热力学和Boltzmann(玻耳兹曼)的统计物理学等组成,而经典物理学却无法解释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电子波性等微观的现象。

黑体:是一种可以全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波长辐射的物体,带一个微孔的空心金属球,非常接近黑体,进入金属球小孔的辐射,经多次吸收,反射使射入的辐射实际全被吸收,当空腔受热,空腔壁会发出辐射,极少数从小孔逸出,它是理想的吸收体也是理想的放射体,若把几种金属物体加热到同一温度,黑体放热最多,用棱镜把黑体发出的辐射分开就可测出指定狭窄的频率范围的黑体的能量。

规律:频率相同下黑体的能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温度相同下黑体的能量呈峰型,峰植大致出现在频率范围是0.6-1.0/10-14S-1。

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能量最大值向高频移动.
加热金属块时,开始发红光,后依次为橙,白,蓝白。

黑体辐射频率为v的能量是hv的整数倍.
光电效应和光子学说:
Planck能量量子化提出标志量子理论的诞生。

光电效应是光照在金属表面上使金属放出电子的现象,实验证实:
1.只有当照射光的频率超过金属最小频率(临阈频率)时,金属才能发出电子,不同金属的最小频率不同,大多金属的最小频率位于紫外区。

2.增强光照而不改变照射光频率,则只能使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多,不影响动能。

3.照射光的频率增强,逸出电子动能增强。

光是一束光子流,每一种频率的光的能量都有一个最小单位光子,其能量和光子的频率成正比,即E=hv
光子还有质量,但是光子的静止质量是0,按相对论质能定律光子的质量是
m=hv/c2
光子的动量:p=mc=hv/c=h/波长
光的强度取决于单位体积内光子的数目,即光子密度。

光电效应方程:hv(照射光频率)=W(逸出功)+E(逸出电子动能)
实物微粒的波粒二象性:
由de Broglie(德布罗意)提出:p=h/波长
电子具有粒性,在化合物中可以作为带电的微粒独立存在(电子自身独立存在,不是依附在其他原子或分子上的电子)
M.Born(玻恩)认为在空间任何一点上波的强度(即振幅绝对值平方)和粒子出现的概率成正比,电子的波性是和微粒的统计联系在一起,对大量的粒子而言衍射强度(波强)大的地方粒子出现的数目就多概率就大,反之则相反。

不确定度关系:
Schrodinger(薛定谔)方程的提出标志量子力学的诞生.
不确定关系又称测不准关系或测不准原理,它是微观粒子本质特性决定的物理量间相互关系原理,反映了微粒波特性。

而一个粒子不可能同时拥有确定坐标和动量(也不可以将时间和能量同时确定)[这是由W.Heisenberg(海森伯)提出的]
微观粒子与宏观粒子的比较:
1.宏观物体同时具有确定的坐标和动量可用牛顿力学描述(经典力学),微观粒子不同时具
有确定的坐标和动量,只能用量子力学描述。

2.宏观物体有连续可测的运动轨道,可追踪各个物体的运动轨迹加以分辨,微观粒子具有概率分布特性不可能分辨出各个粒子的轨迹。

3.宏观粒子可以处于任意的能量状态,体系的能量可以为任意的,连续变化的数值,微观粒子只能处于特定的能量状态,能量的改变量不可以取任意,连续变化的数值,只能是分立的,即量子化的。

4.不确定度关系对宏观物体没有实际意义,在不确定度关系式中Planck常数可以当作0,微观粒子遵循不确定度关系,h(Planck常数)不能看作0,所以可以用不确定度关系来分辨微观粒子和宏观粒子.
直径处于纳米量级的粒子常常出现既不同与宏观物体又不同于微观物体的特性,因此称为介光粒子。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这里牵涉到大学数学的知识,我不是很懂,希望有人可以为
我解释):
对与一个微观体系,它的状态一般可以用定态波函数(排除时间)(这也是体系中的粒子的坐标函数还有时间函数)表示,被表示的波称为概率波。

定态波函数一般是复数形式,可表示为
Ψ=f+ji,这个方程就是高中所学的复数,如果&的共轭复数&*,&&*则表示概率
密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子云,
由于空间某点波的强度与波函数的绝对值的平方成正比,即在该点附近找到的粒子的概率正比于ΨΨ*。

在分子或原子等体系中,&称为分子轨道或原子轨道。

波函数的简略式子是Ψ(x,y,z);其奇偶性表示式为:
奇函数:Ψ(x,y,z)=-Ψ(-x,-y,-z)
偶函数:Ψ(x,y,z)=Ψ(-x,-y,-z)
微粒波函数的奇偶性与微粒的一个状态跃迁到另一个状态的概率有关。

由于波函数描述的波是概率波,所以函数需满足下列条件:
1.波函数必须是单值的,即在空间的每一点Ψ只有唯一值。

2.波函数必须是连续的,即&值不出现突跃;Ψ对x,y,z的一级微商也是连续的;
3.波函数必须是平方可积的,即&在整个空间积分∫ΨΨ*dτ为一个有限数通常要求波
函数归一化,即
∫ΨΨ*dτ(τ是长得很像τ的字符,∫是积分的符号)
以下是牵涉到物理量和算符(这个是我最不了解的,我希望有人可以帮我):
对一个微观体系的可观测的物理量,都对应着一个线性自轭算符。

量子力学需要用线性自轭算符,是为了和算符对应的本征值能为实数,利用算符和
波函数能正确的描述微观体系的状态和性质。

本征态,本征值和Schrodinger方程:
如果某一个物理量A的算符[A](其实是A头上有个小箭号)作用于某一状态函数Ψ,
等于某一个常数a乘以Ψ,即 [A] Ψ=aΨ
那么对Ψ所描述的这个微观体系的状态,物理量A具有特定的数值a,a称为物理量算符[A]的本征值,Ψ称为[A]的本征态或本征波函数,[A] Ψ=aΨ称为[A]的本征方程。

一个保守体系的总能量E在经典力学中用Hamilton(哈密顿)函数H表示(因为这个函数字母过度复杂我不会打所以...)
Schrodinger方程是决定体系能量算符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的方程,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方程,式中的&不含时间,这种本征态给出的概率密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称为定态,这个本征态对应的本征值,就是该状态的能量。

下面牵涉到函数组的归一和正交我不懂就没做太多的分析。

态的叠加原理也是有关一些线性的函数组,我依然不懂得,也不明白...
Pauli(泡利)原理:在同一一个原子或分子轨道上有且只能有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对于电子,质子,中子等自旋量子数S为半整数的体系(费米子),描述其状态的全波函数必须是反对称波函数(描述多电子体系轨道运动和自旋运动的全波函数的任意两个电子的坐标[空间和自旋坐标]进行交换,得到反对称波函数)
Pauli排斥原理:在一个多电子体系中,自旋相同的电子会尽可能地分开,远离。

Pauli不相容原理:在一个多电子体系中,两个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不能占据同一个轨道(就是同一个原子中,两个电子的量子数不可以相同)。

但是玻色子不受Pauli不相容原理制约。

1.3箱中粒子的Schrodinger方程及其解:
对于这个我只知道(明白):在经典力学中箱中粒子的最小能量值是0,但是在量子力学中最小值大于0,最小的能量(基态能量)叫做零点能,它的存在是不确定关系的必然结果。

经典力学中箱中粒子在箱内的位置都一样,量子力学中箱中各处的粒子的概率密度是不均匀的,呈波形。

量子力学处理箱中粒子,获得有关受一定势能场束缚的粒子的共同特性:
1.粒子可存在多种状态
2.能量量子化
3.存在零能点
4.没有经典运动轨道,只有概率分布
5.存在节点,节点多,能量高。

上述的微观粒子的特性称为量子效应,在一维势体箱中,粒子的质量和势体箱的长度变大,量子效应减弱。

当其条件增大到宏观时,量子效应消失,体系变为宏观体系,其运动规律又可以用经典力学描述。

最后是介绍丁二烯的离域效应:
丁二烯的四个C原子都以S
p2杂化轨道形成3个单键(专业的字母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我不会打)后,还有一个P Z轨道和一个π电子,假定有两种情况(A)四个π电子形成两个定域π键,(B)四个π电子形成π44(两个4一个上一个下)离域π键,设相邻两个C原子间距离是L,按一维势体箱中的粒子模型,A,B中π电子的能级和电子充填情况进行估计,可以得到结果:共轭分子(B)中离域效应使体系π电子的能量比定域双键分子(A)中电子能量要低,所以离域效应扩大了π电子的活动范围,即增加了一维势体箱的长度使分子能量降低,稳定性增加.离域效应降低的是分子的动能,分子中电子能否发生离域效应,需视体系的实际情况而定.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