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配合比管理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配合比管理作业指导书1 目的通过对预拌混凝土配合比的使用、更改、保存的管理,以确保预拌混凝土的质量。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混凝土配合比的管理。
3 术语3.1 重要工程预拌混凝土指满足以下任意一个或其组合条件的预拌混凝土:a)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b)一次性连续浇捣1000m3以上;c)顾客有特殊要求。
如:轻质、耐热、耐酸、纤维及不发火等混凝土。
3.2 普通预拌混凝土除重要工程预拌混凝土以外的预拌混凝土。
4 职责4.1 质管部负责重要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的管理。
4.2 公司试验室主任负责普通预拌混凝土配合比的管理。
5 工作程序5.1 配合比的使用5.1.1 编号在用的预拌混凝土配合比应以强度等级为特征进行编号。
5.1.2 登记在用的预拌混凝土配合比应以强度等级为顺序,按《混凝土配合比级配台帐》登记成册,形成台帐。
5.1.3 选用试验室值班人员在接到预拌混凝土生产任务单后,应详细了解该任务的各项要求,如:强度等级、抗渗标号、抗折强度、坍落度范围、对收缩的限制、石子最大粒径、外加剂和掺合料的使用等,并结合现有的原材料情况,在混凝土配合比级配台帐中选择最适合的配合比,并将此配合比编号及级配填入QR8.2.4-08《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5.1.4 调整当原材料某些参数,如砂的细度模数、含水率,碎石的级配、含水率等发生变化,并对混凝土级配有一定影响时,应及时对所选用的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调整配合比仍在《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上进行记录。
5.1.5 确认选用配合比及调整配合比填写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必须经试验室负责人签字才可生效。
5.2 验证5.2.1 常用混凝土配合比半年至少验证一次。
5.2.2 非常用混凝土配合比应在使用前验证一次。
5.2.3 每年质管部应向试验室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验证计划,以便试验室安排验证工作。
5.3 更改5.3.1 根据混凝土实际强度及其标准偏差的变化,为使配合比更合理,对原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重新计算、试配验证,修改原混凝土配合比时,即发生配合比的更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等浆体体积法)
中铁*局集团第*工程有限公司工程试验中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等浆体体积法)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中铁*局集团*公司试验中心***在《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中,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浆体体积做了限制要求。
我们习惯使用的假定容重法已经不再适用,怎样才能准确控制浆体体积呢,下面通过例题向大家介绍等浆体体积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供参考使用。
一、编制依据(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关于混凝土配合比选择方法的讨论》作者:廉慧珍李玉林二、不同材料混凝土浆体体积限值注:浆体体积即单位体积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和空气所占的体积。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某斜拉式特大桥,主塔塔高103.5米,设计强度等级为C50,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碳化环境T1。
(1)、原材料选择水泥:贵港华润P•O42.5,粉煤灰掺量8%,密度3.0g/cm3;粉煤灰:田东电厂Ⅰ级粉煤灰,烧失量3.2%,细度8%,需水量比97%,密度2.3 g/cm3;细骨料:梧州中砂,细度模数2.6,表观密度2.63 g/cm3;粗骨料:蒙圩碎石5~10mm和10~20mm,掺兑比例35:65,表观密度2.70 g/cm3,堆积密度1620 kg/m3,孔隙率40%;减水剂:西卡牌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掺量1.05%,含固量20%。
(2)参数选择水胶比:选用W/B=0.32;砂率:根据紧密堆积原则,以及石子孔隙率和砂子细度模数,选取砂率为39%,则砂石比为39:61;浆体体积:按铁建设〔2010〕241号(表6.5.2-6)选用浆体体积V P=0.35;粉煤灰掺量:依据铁建设〔2010〕241号(表6.5.2-1)破坏冻融环境和预应力张拉早期强度要求,选择粉煤灰掺量为20%,鉴于P•O42.5水泥已掺入粉煤灰8%,现选择掺入粉煤灰12%;含气量:按铁建设〔2010〕241号(表6.5.2-5),T1环境入模含气量不小于2%,考虑运输过程中的气损,控制配合比含气量在3%以上,含气量占浆体的体积按0.035考虑。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关键信息项:1、混凝土的类型和规格2、施工环境和条件3、搅拌设备和运输方式4、浇筑方法和顺序5、振捣要求和时间6、养护方式和时间7、质量检验标准和频率11 混凝土类型和规格111 明确本次作业所使用混凝土的类型,如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
112 规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如 C20、C30 等。
113 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泥、砂、石、水和外加剂的比例。
12 施工环境和条件121 对施工时的气温、湿度进行记录和评估,确保其在适宜的范围内进行混凝土作业。
122 检查施工现场的地基承载力,保证施工场地平整、坚实,能承受施工设备和混凝土的重量。
123 确定施工期间的风速和风向,采取相应的防风措施,以避免对混凝土浇筑和养护产生不利影响。
13 搅拌设备和运输方式131 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如强制式搅拌机或自落式搅拌机,并确保其性能良好,能均匀搅拌混凝土。
132 规定搅拌的时间和转速,以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质量。
133 确定混凝土的运输方式,如搅拌车运输、泵送等,并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途中颠簸。
14 浇筑方法和顺序141 根据施工部位和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如分层浇筑、分段浇筑或整体浇筑。
142 明确浇筑的顺序,从低处向高处进行,避免出现施工冷缝。
143 控制浇筑的速度和高度,防止混凝土离析。
15 振捣要求和时间151 选择合适的振捣设备,如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等。
152 规定振捣的间距和深度,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无气泡和蜂窝麻面。
153 控制振捣的时间,避免过振或欠振,一般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准。
16 养护方式和时间161 确定养护的方式,如自然养护、覆盖养护、洒水养护或蒸汽养护等。
162 规定养护的时间,根据混凝土的类型和环境条件,一般不少于7 天。
163 在养护期间,定期检查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及时补充水分和采取保温或降温措施。
混凝土配制工序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配制工序作业指导书1 混凝土配制准备工作1.1 水泥、减水剂、砂、石、粉煤灰、水等主要原材料是否经检验合格,符合使用要求,否则禁止使用。
数量是否能满足生产要求。
1.2 拌和设备是否运转正常,计量器具是否经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1.3 拌和站严格按照试验室当日开具的配合比料单(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比。
2 混凝土拌和2.1 拌和基本要求2.1.1 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宜小于400kg,且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应超过500kg,水胶比不应大于0.35,粉煤灰的最大掺量不应超过水泥质量的25%。
混凝土的总碱含量不得超过3kg/m3,如发现不符时,须由试验人员查明原因后予以调整。
2.1.2在配制拌和物时,水泥、水、减水剂及粉煤灰的称量偏差不应大于±1%,粗、细骨料的称量偏差不应大于±2%(均以质量计)。
在拌和过程中,要对拌和机的计量准确度进行抽查,每一工作班不少于3次。
2.1.3 混凝土按理论配合比根据实测定的砂、石的含水率换算成施工配合比时,由试验室出具配合比料单,确定出各种材料的实际用量,进行投料拌和。
2.1.4 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配料的计量系统,应每年检定一次。
在特殊情况下,若发现用水量或混凝土坍落度严重反常,混凝土颜色、离析现象突变,或有其它怀疑情况等,均应及时校正。
遇有故障及时检修排除后,都必须经过校正检定后,才允许使用。
2.2 混凝土拌和2.2.1 采用全自动强制式搅拌站拌和混凝土。
开拌前,检查拌和设备是否完好,应具有两台混凝土拌和站,以便使用、维修,平行作业两不误, 开工前由试验人员测骨料含水率,根据理论配合比出具当天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施工人员确认本次灌注的骨料、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等质量合格,数量满足需要, 试验人员在开盘时、搅拌过程中须值班,随时掌握和控制混凝土搅拌质量,计量采用自动传感器计量,每年校验一次,如在施工中发现有异常必须及时校验。
2.2.2 首次使用配合比时,不宜一下把水加完,应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观察混凝土稀、稠后,逐渐添加,然后再结合实测坍落度进行调整。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作业指导书.doc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1.目的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确保所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满足工程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屮心及派出试验室所有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验。
3.职责3.1试验室负责人负责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环境条件控制,负责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各项检验过程、质量记录和检验结果的检查、监督。
3.2试验室质量负责人负责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检验工作,负责检验数据的校核和编写检验报告。
3.3试验室检验人员负责对检验样品进行检验、试验操作、填写原始记录、计算检验结果和整理检验成果,进行自检和互检并负责样品的留样和封存。
4.作业程序4.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的各项检验过程、质量记录和检验结果的检查、监督。
4丄1设计对混凝土的要求,包括混凝土设计标号,强度保证率、抗冻标号、抗渗标号等。
4.1.2混凝土施工要求和控制水平,包括石子最大粒径、塌落度、含气量及离差系数。
4.1.3原材料特性包括水泥品种、标号和比重、石了种类、级配和比重、砂种类级配、细度摸数和比重及混合材、外加剂及有关数据。
4.1.4所有原材料基本资料可以从甲方和设计部门提供,由试验参加人员对原材料按《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82及有关试验规程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须经质量负责人校核后才能使用。
4.2配合比设计计算在取的棊本资料后,水工混凝土按《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82附录一的规定和《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12-2000的规定,公路混凝土按《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TJ053-94的规定。
建筑混凝土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DJ/T55-96的规定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4.2.1选择水灰比4.2.1.1按混凝土设计标号及给定的强度保证率和离差系数计算保证强度。
4.2.1.2根据计算强度,按鲍罗米公式计算水灰比。
4.2.1.3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的限量最大允许水灰比或设计要求的最人允许,水灰比选择满足保证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水灰比。
混凝土检验 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控制状态:发放编号:生效日期:年月日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试验检验人员试验操作,保证试验过程的科学、正规、规范,确保试验结果客观、公正、公平。
二、范围适用于本项目对混凝土各项性能(包括力学及塑性性能)的试验检验。
三、条件1、人员条件所有试验人员均应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持证上岗作业,取得交通部质监总站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或省级公路质监站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助理试验检测师证书,并在母体试验机构完成备案的人员。
熟悉本岗位试验操作规程、标准;熟练掌握本岗位试验操作的技能。
2、设备条件所有试验使用过程中使用的试验设备、工具均性能完好,已经国家权威机构检定(校准或测试须经确认)合格,标识清楚,且在合法有效的计量周期范围内。
3、环境条件1)、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试验检测环境要求室内温度20℃±5℃,须确认上述条件全部达到要求。
2)、混凝土试件成型的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为大于50%;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为大于95%,或放入温度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要求无严格条件。
四、质量标准1、试验准备1)、检查样品的数量、外观和洁净程度是否能满足所检测参数及指标的要求。
2)、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处于良好性能状态,开机通电,检查运转是否正常,数字显示部分是否正常等;3)、检查环境温度、湿度是否满足规程要求,不满足时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
2、试验方法及精度特别提示操作规程1)、试件自养护室取出,应尽快试验,避免其湿度变化。
试压时,若其表面有水珠或水膜,可用毛巾擦干。
量测试件尺寸,精确至1mm,实测值与公称值之差超过1mm时,按实测值计算。
2)、以试件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中心应与压力机上下压板的几何中心对正。
3)、选择适宜的速率。
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
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作业指导书1.依据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 202-201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1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2.1目的:为了保证对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和建筑砂浆基本性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操作的一致性。
2.2适用范围:适用于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
3.试验环境试验温度(20±5)℃,养护环境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90 %。
4.试验准备及设计步骤4.1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4.1.1 仪器设备4.1.2 材料要求4.1.2.1 M15及以下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32.5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M15及以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42.5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4.1.2.2 砂宜选用中砂,且应全部通过4.75 mm的筛孔,毛石砌体宜选用粗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4.1.2.3 石灰膏:熟化时间应大于或等于7天。
根据砌体情况,设计出砂浆要求的稠度。
石灰膏试配时的稠度,应在(120±5)mm范围内;4.1.2.4 粉煤灰、磨细生石灰、硅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天然沸石粉等矿物掺合料,其品质指标需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要求。
高钙粉煤灰使用时,必须检验安定性指标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使用;4.1.2.5 采用保水增稠材料时,应在使用前进行试验验证,并应有完整的型式检验报告;4.1.2.6 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引气型外加剂还应有完整的型式检验报告;4.1.2.7 拌制砂浆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4.1.3 作业条件试验室环境条件:温度为(20±5)℃;养护室的环境条件: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90 %。
4.1.4 技术条件4.1.4.1 水泥砂浆及预拌砂浆的强度等级可分为M5、M7.5、M10、M15、M20、M25、M30;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可分为M5、M7.5、M10、M15;4.1.4.2 砌筑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宜符合下表的规定。
水泥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水泥混凝土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2页第2版第0次修订参照规程编号JTG E30-2005 文件编号ZT12J -049 T 0522-2005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试验方法坍落度仪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坍落度大于10mm 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的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测定。
2 仪器设备2.1 坍落筒坍落筒为铁板制成的截头圆锥筒厚度不小于15 m m 内侧平滑没有铆钉头之类的突出物在筒上方约23 高度处有两个把手近下端两侧焊有两个踏脚板保证坍落筒可以稳定操作坍落筒尺寸如表T0522-1。
2.2 捣棒为直径16 m m 长约600 m m 并具有半球形端头的钢质圆棒。
2.3 其他小铲、木尺、小钢尺、镘刀和钢平板等。
表T0522-1 坍落筒尺寸集料公称最大粒径mm 筒的名称筒的内部尺寸mm 底面直径顶面直径高度31.5 标准坍落度筒200±2 100±2 300±2 3 试验步骤3.1 试验前将坍落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平板上平板吸水时应垫以塑料布踏紧踏脚板。
3.2 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13 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横截面上均匀插捣25 次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插捣底层时插至底部插捣其他两层时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层约0 30 m m 插捣须垂直压下边缘部分除外不得冲击。
在插捣顶层时装入的混凝土应高出坍落筒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和物当顶层插捣完毕后将捣棒用锯和滚的动作以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用镘刀抹平筒口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和物而后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筒提筒在5 10s 内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
从开始装料到提出坍落度筒整个过程应在150s完成。
3.3 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顶面中心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精确至1mm。
3.4 当混凝土试件的一侧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切破坏则应重新取样另测。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养护措施以及质量检验等五个方面,分别介绍混凝土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一、混凝土配合比1.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用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1.2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出所需水泥、砂、骨料等材料的比例,并进行详细记录。
1.3 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等满足设计要求。
二、施工前准备2.1 确定施工现场,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施工区域、搭建脚手架等。
2.2 检查混凝土模板和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3 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搅拌机、输送泵、振捣棒等,并进行检查和试运行。
三、施工过程3.1 按照混凝土配合比准确称量所需的水泥、砂、骨料等材料,并进行搅拌。
3.2 在搅拌过程中逐渐加入适量的水,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
3.3 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板中,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四、养护措施4.1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包括覆盖保湿、避免阳光直射等。
4.2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确定养护时间,并进行详细记录。
4.3 在养护期间,定期检查混凝土的表面情况,及时修补损坏或开裂的部分。
五、质量检验5.1 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渗性、凝结时间等方面的质量检验。
5.2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评估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5.3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记录,以便后续的质量评估和问题追溯。
结论: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文件,它涵盖了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养护措施以及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遵循指导书的要求,可以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目录一、目的二、范围三、职责分配四、作业程序1、施工准备2、混凝土拌制3、混凝土运输4、混凝土灌注5、混凝土水下灌注6、混凝土振捣7、混凝土养护8、混凝土结构拆模五、质量记录六、相关文件一、目的指导混凝土施工队进行混凝土施工操作,使其明了和清楚规范要求,并熟练掌握及应用,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二、范围适用于水界公路A12标段所有的混凝土圬工施工。
三、职责技术负责人: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交底并监督检查混凝土施工质量。
施工队长:按照施工规范,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安排和控制施工。
试验员:对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查控制、现场试验调整和施工过程检查监督。
四、作业程序4.1施工准备4.1.1工程所用原材料经试验合格后,选定配合比,方可进行施工。
4.1.2原材料如水泥、外加剂、砂子、碎石、水等准备齐备。
4.1.3拌和机、计量工具安装、调整就绪,输送车准备就绪。
4.1.4砂子、碎石含水量现场测定完成后,方可进行施工。
4.1.5模板、钢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4.2混凝土拌制4.2.1搅拌混凝土前,应先加水空转数分钟,然后将积水倒净,使拌筒润湿。
搅拌第一盘时,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数减半。
4.2.2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
4.2.3混凝土配料应采用质量比,并将配合比换算成每盘材料用量并在搅拌机旁挂牌明示,便于检查。
砂石应经常测定含水率,并随时由试验员调整配合比的用水量和砂石用量。
混凝土配料称量应准确,材料按质量计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4.2.4投料顺序主要采用一次投料法和两次投料法。
一次投料法是在上料斗中先装石子、再加水泥和砂,然后一次投入搅拌机中。
二次投料法一种是将全部砂子、水泥及1/3的水投入搅拌20~30s 后再投入石子和剩余的2/3水进行搅拌;另一种是将水泥和部分水进行净浆搅拌,然后再投入全部砂石和剩余的水进行搅拌。
4.2.5混凝土搅拌必须保证一定的搅拌时间,以达到混合均匀,颜色一致。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混凝土作为建造材料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建造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特编写本指导书,以便指导施工人员正确进行混凝土作业。
二、施工准备1.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
2. 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准备好所需的水泥、砂、骨料、掺合料等材料,并检查混凝土搅拌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 搭建施工场地:清理施工场地,搭建混凝土搅拌站和混凝土浇筑区域,确保施工场地整洁有序。
三、混凝土配制1. 材料的准备:按照配合比,准备好所需的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并对材料进行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2. 搅拌混凝土:将预先准备好的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放入混凝土搅拌设备中,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搅拌,直到混凝土均匀一致。
3. 检查混凝土质量:对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坍落度、抗压强度等指标的测定,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四、混凝土浇筑1. 浇筑前的准备: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浇筑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和积水。
同时,对浇筑模板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2. 控制浇筑速度: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流动过快或者过慢,以免影响浇筑质量。
3. 振捣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使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 平整混凝土表面:在混凝土初凝后,使用抹光工具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平整处理,确保表面平整光滑。
5. 养护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包括覆盖保湿、遮阳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充分硬化和强度发展。
五、施工安全1. 人员安全:施工人员应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等,严禁在施工区域内吸烟或者使用明火。
2. 设备安全:混凝土搅拌设备应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3. 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保持施工区域的通风良好,避免发生事故。
混凝土现场质量控制与检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检验遵循《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 5144-2001)、《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5112-2000)、《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DL/T 5150-2001)、《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 ( SL314-2004 ) 及《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352-2022)和“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大坝土建与金属结构安装工程Ⅱ标” (合同编号:CDT-TZK/C-001-II)中的有关规定。
(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施工配料单必须经校核后签发,并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
(2)混凝土拌和楼(站)的计量器具应每月检验校正一次,必要时随时抽验。
每班称量前,应对称量设备进行零点校验。
(3)原材料称量以分量计,称量偏差:胶材、水、外加剂≤±1%,骨料≤±2%,每班应子细检查各种材料计量数值与定称、输入、显示、贮存、打印等程序是否相符。
(4)严格按规定程序下料。
(5)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时间,采用强制式拌和机时,常态混凝土不少于90s,低温混凝土不少于110s,采用自落式拌和机时,常态混凝土不少于120s,低温混凝土不少于150s。
碾压混凝土拌和时间需经试验确定。
(6)混凝土拌和必须均匀,外观颜色一致,低温混凝土加冰拌制时,出机口的混凝土拌和物中不得浮现冰块。
(1) 混凝土坍落度每班检查2~4 次,允许偏差应满足要求,气候条件突变时,增加检测次数。
(2)容重和含气量每班抽检 1 次,采用加气剂时,每班应增加为2~4 次。
(3)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气温、和水温每2~4 小时检测 1 次。
(4)混凝土凝结时间、泌水率、坍落度损失每月检测 1 次。
(5)抗压强度每300~500m3 碾压混凝土 1 次或者每班1~2次,大体积混凝土取上限,反之取下限。
(1)混凝土均匀性检测:定期在出机口对一盘混凝土按出料先后各取一个试样(每一个试样不少于30kg),以测定砂浆密度,差值不大于30kg/m3。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试验作业指导书1.1材料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应符合技术要求,并与施工实际用料相符,材料拌和前的湿度应与室温相同。
材料取样具有代表性凡由搅拌机、料斗、运输小车,以浇制的构件中,采取新拌混凝土代表性样品时,均须从三处以上的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同份量代表性品,集中用铁铲翻拌均匀,而立即进行拌和物的试验,试样数量在20L以上或较试验所需的数量多5L以上,用拌和机拌和时,拌和量须为拌和机公称量1/2以上。
1.2试件制备混凝土应根据强度等级、耐久性等要求和原材料品质以及施工工艺等进行配合比设计。
依据《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和《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和易性、凝结时间测定、砼抗压强度等试验。
试生产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制作抗冻性、抗渗性、康氯离子渗透性等耐久性试件个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批量生产中,预制梁每20000m3混凝土抽取抗冻融循环、抗渗性、坑氯离子渗透性等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现场砼取样时随机从箱梁底板、腹板及顶板处分别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且根据施工需要顶板处取样150X50X150mm型试件10组,分别用于脱模(1组,备用1组),初张(1组,备用1组)、终张拉(1组,备用1组,28天标养5组),底板处取150X50X150mm型试件7组(初张1组终张拉1组,5组标养),腹板处取150X50X150mm型试件7组(初张1组终张拉1组,5组标养)。
从底腹顶板处分别取2组150X150X300mm 型试弹性模量试件。
初张、终张试件随梁养护。
标养试件拆模后送入标养室养护28天。
试样从抽取至试验完毕过程中,不要风日晒,必要时应采取措施。
浇制力学性试件的混凝土,也应经过人工再次翻拌均匀,而后装模成型。
拌制混凝土的材料一质量计,称量的精确度:集料为±1%,水、水泥及砂、石拌和物为±0.5%。
混凝土制作作业指导书
1 .质量标准1 .1 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1 .2 坍落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 .工作程序2 .1 备料2 .1 .1 根据设计要求及工程量的大小准备水泥、碎石、砂、外加剂及水等材料,材料准备量不应少于一次连续灌注用量。
2 .1 .2 水泥、碎石、砂等材料型号、规格、质量应通过检验合格。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l /3 ;素混凝土灌注桩不得大于80mn , ;细骨料应选用干净的中、粗砂。
2 .2 混凝土配合比必须在施工前由国家认可的材料检测实验室根据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出配比通知单,其强度和工作性能必须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2 .3 确定混凝土每盘料中水泥、碎石、砂、外加剂与水的用量。
2 .4 混凝土制作准备2 .4 .1 检查水路、电路设备并接通。
2 .4 .2 搅拌机安装应稳固、平整,地点应选择在进出料方便,不影响其他桩施工的位置。
2 .4 .3 准备进出料运输工具(小推车或吊机、灌注料斗等)。
2 .4 .4 计量准备( l )小推车装载进行称重,并作记录。
( 2 )检查搅拌机进水日(水泵)的计量装置。
2 .4 .5 人员调配到位。
2 .5 进料2 .5 .1 进料顺序碎石-水泥-砂-外加剂-水,不得先投人水泥、外加剂。
2 .5 .2 计量( 1 )碎石、砂用小推车车次计量。
( 2 )水泥用包计量。
当使用散装水泥时应称重计量。
( 3 )外加剂用称重计量。
( 4 )水用水泵、水表或桶计量。
计量误差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 5 )误差:水泥、外加剂混合材料±2%,细粗骨料±3%,水、外加剂溶液±2%。
2 .6 搅料搅拌时问应根据搅拌机型号、容积合理确定,一般为90 一120s 。
2 .7 坍落度测试和混凝土试块制作2 .7 .1 取料在搅拌好的混凝土中随机取样。
2 .7 .2 坍落度测试应符合规范要求:( l )导管水下灌注坍落度为18 -22cm。
混凝土配合比作业指导书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总则1.0.1 为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并且达到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除一些专业工程以及特殊构筑物的混凝土1.0.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普通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 2000kg/m3~2800kg/m3的混凝土。
(在建工行业,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2.1.2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2.1.3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60mm的混凝土。
2.1.6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7 抗冻混凝土: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均指设计提出要求的抗渗或抗冻混凝土)2.1.9 泵送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包括流动性混凝土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泵送时坍落度不小于100mm。
)2.1.10大体积混凝土: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也可以定义为,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1.11 胶凝材料: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12 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胶凝材料和胶凝材料用量的术语和定义在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已被广泛接受)2.1.13 水胶比: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
(代替水灰比)2.1.14 矿物掺合料掺量: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混凝土工程施工人员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和注意事项,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质量可控。
本指导书适合于各类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包括但不限于建造物基础、地下结构、道路、桥梁等。
二、施工前准备1. 施工前需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质情况、环境条件、工程要求等,制定施工方案。
2. 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设置警示标志,清理杂物,确保施工区域整洁。
3. 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4. 准备好所需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混凝土添加剂等,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三、混凝土配制1. 按照设计要求,制定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灰比、砂石比等。
2.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搅拌设备,确保搅拌均匀、充分,避免浮现团聚现象。
3. 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混凝土添加剂,如减水剂、增强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4. 控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混凝土收缩、开裂等问题。
四、混凝土浇筑1. 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模板的检查和处理,确保其平整、坚固。
2. 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预浇水处理,以避免模板吸水过快。
3. 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避免过快或者过慢导致混凝土质量不稳定。
4. 在浇筑过程中,采取振捣措施,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5.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采取分段浇筑,避免温度差引起的开裂。
五、混凝土养护1. 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过早干燥。
2. 使用覆盖物覆盖混凝土表面,防止日晒和风化。
3. 根据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包括喷水、铺设湿布等。
4. 定期检查混凝土养护情况,如发现开裂、渗水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修复。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需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2. 严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站立在模板上,以免发生坍塌事故。
3.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禁止将手或者其他物体伸入搅拌机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作业指导书1.1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按JGJ55进行设计。
掺非引气性外加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变。
配合比设计因符合以下规定:a)水泥用量:采用卵石时,(310±5)Kg/m3;采用碎石时,(330±5)Kg/m3。
b)砂率: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的砂率均为36 %~40%,但掺引气减水剂和引气剂的混凝土砂率因比基准混凝土低1%~3%c)外加剂掺量:按科研单位或生产厂推荐的掺量。
d)用水量:应使混凝土坍落度达(80±10)mm。
1.2混凝土搅拌采用60L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全部材料及外加剂一次投入,拌合量应不少于15L,不大于45L,搅拌3min,出料后在铁板上用人工翻拌2~3次再行试验。
各种混凝土材料及试验环境温度均应保持在(20±3)℃。
1.2.1试件制作及试验所需试件数量。
a试件制作: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按GBJ80进行,但混凝土预养温度为(20±3)℃。
b试验项目及所需数量见表11.3混凝土拌合物1.3.1减水剂测定: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之比。
坍落度按GBJ80测定。
减水率按式(1)计算:表1试验项目及所需数量试验项目外加剂类别试验类别试验所需数量混凝土拌合批数每批取样数目掺外加剂混凝土总取样数目基准混凝土总取样数目减水率除早强剂、缓凝剂外各种外加剂混凝土拌合物31次3次3次泌水率各种外加剂3一个3个3个含水量3一个3个3个凝结时间差3一个3个3个抗压强度比硬化混凝土39或12块27或36块27或36块收缩比率31块3块3块相对耐久性指标引气剂、引气减水剂硬化混凝土31块3块3块钢筋锈蚀各种外加剂新拌或硬化砂浆31块3块3块注:1、实验时,检验一种外加剂的三批混凝土要在同一天内完成。
2、试验龄期参考表1试验项目栏。
W0- W1W R= W0 ×100式中:W R————减水率,%;W0————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W1————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
W R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刀小数点后一位。
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减水率。
若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15%时,则该批实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
1.3.2泌水率比测定:泌水率比按式(2)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B tB R = ×100B C式中:B R——泌水率之比,%;B t——掺外加剂混凝土泌水率,%;B C——基准混凝土泌水率,%;泌水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如下:先用湿布润湿溶剂为5L的带盖桶(内径为185mm,高200mm),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震动20s,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
试样表面应比桶口边低约20mm。
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每隔10min 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
每次吸水前5min,应将桶底一侧垫高约20mm。
使桶倾斜,以便于吸水。
吸水后,将桶轻轻放平盖好。
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的泌水量,准确至1g,并按式(3)、(4)计算泌水率:V WB= (W/G)G W ×100G W=G1-G0式中:B——泌水率,%;V W——泌水总质量,g;W——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g;G——混凝土拌合物的总质量,g;G W——试样质量,g;G1——筒及试样质量,gG0——筒质量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
若三个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泌水率,如果最大与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大于中间值的15%时,则应重做。
1.3.3含气量:按GBJ80用气水混合式含气量测定仪,并按该仪器说明进行操作,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满并稍高于容器,用振动台振实15s~20s,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Φ25mm,14000次/min)在模型中心垂直插捣10s。
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含气量以三个试样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
若三个试样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0.5%时,将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批的试验结果,如果最大值与最小值均超过0.5%,则应重做。
1.3.4凝结时间差测定:凝结时间差按(5)计算:ΔT=T t- T c式中:ΔT——凝结时间之差,min;T t——掺为佳及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T c——基准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
凝结时间采用贯入阻力仪测定,仪器精度为5N,凝结时间测定方法如下:将混凝土拌合物用5mm(圆孔筛)振动筛筛出砂浆,拌匀后装入上口径为160mm,下口内径为150mm,净高150mm 的刚性不渗水的金属圆筒,试样表面应低于筒口月10mm,用振动台振实(约3s~5s),置于(20±3)℃的环境中,容器加盖。
一般基准混凝土在成型后3h~4h,掺早强剂在成型后1h~2h,掺缓凝剂的在成型后4h~6h开始测定,以后每0.5h 或1h测定一次,但在临近初、终凝时,可以缩短测定间隔时间。
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但至少不小于10mm,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25mm。
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100mm2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20mm2的试针。
贯入阻力按式(6)计算:PR= A式中:R——贯入阻力值,Mpa;P——贯入深度达25mm时所需的净压力,N;A——贯入仪试针的截面积,mm2根据计算结果,以贯入阻力值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贯入阻力值与时间关系曲线,求出贯入阻力值达3.5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终凝时间。
凝结时间从水泥与水接触时开始计算。
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凝结时间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
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30min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改组试验的凝结时间。
若两测值与中间值之差的均超过30min时,该组试验结果无效,则应重做。
1.4硬化混凝土1.4.1抗压强度比测定:抗压强度比以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同龄期抗压强度之比表示,按式(7)计算:S tR s = S c×100式中:R s——抗压强度比,%;S t——掺外加剂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S c——基准混凝土的收缩率,%。
掺外加剂与基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按GBJ81进行试验和计算。
试件用振动台振动15s~20s,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Φ25mm,14000次/min)振捣时间为8s~12s。
试件预养温度为(20±3)℃。
试验结果以三批试验测值的平均值表示,若三批试验中有一批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及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批的试验结果,去游两批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15%,则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
1.4.2收缩率比测定:收缩率比以龄期28d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干缩率比值表示,按(8)式计算:ξtRξ= ξc×100Rξ——收缩率比,%;ξt——掺外加剂的混凝土的收缩率,%;ξc——基准混凝土的收缩率,%。
掺外加剂及基准混凝土的收缩率按GBJ82测定和计算,试件用振动台成型,振捣15s~20s,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Φ25mm,14000次/min)振捣时间为8s~12s。
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以三个试样收缩率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1.4.3相对耐久性试样:按GBJ82进行,试件采用振动台成型,振动15s~20s,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Φ25mm,14000次/min)时,应距两端120mm各垂直插捣8s~12s。
标准养护28d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冻融循环次数以三个试件动弹性模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相对耐久性指标时以掺外加剂混凝土冻融200次后的动弹性模量降至80%或60%以上评定外加剂质量。
1.5钢筋锈蚀试验钢筋锈蚀采用钢筋在新拌或硬化砂浆中阳极极化电位曲线来表示,按GB8076-1997进行。
测量方法:硬化砂浆法。
1.6外加剂匀质性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按GB/T8077进行。
1.7混凝土取样及试样的制备1.7.1 取样方法A 、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用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取样量应多余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宜不小于20L。
B、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
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2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C、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15min。
1.7.2 试样的制备A在实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实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所有材料的温度应与实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注: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混凝土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
B 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
称量精度:骨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0.5%。
1.7.3 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中的有关规定。
1.7.4 从试验制备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1.7.5实验记录1.7.6 取样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1)取样日期和时间;2 )工程名称、结构部位;3 )混凝土强度等级;4 )取样方法;5 )试样编号;6 )试样数量;7 )环境温度及取样的混凝土温度。
1.7.7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除应记录以上内容外,还应记录下列内容:1 )实验室温度;2 )各种原材料品种、规格、产地及性能指标;3 )混凝土配合比和每盘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1.8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作业指导书1.8.1 坍落度与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1.8.2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1.8.3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使所用的混凝土坍落度仪应符合《混凝土坍落度仪》JG3021中有关技术要去的规定。
1.8.4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与底板上应无明水。
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2)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上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
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