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第10课《古诗三首》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群小燕.(yān yàn)子飞过燕.(yān yà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方。
(2)战士们锻炼起来劲.(jìn jìng)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劲.(jìn jìng)旅。
2.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 ) 捶( ) 凿( ) 焚( )洛( ) 锤( ) 函( ) 烫( )3.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拟人B.比喻C.夸张D.排比(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4.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何当”的意思是( )。
A.何时将要B.什么时候C.当时(2)这两句诗中的“”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
“”象征受到了重用,“”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
(4)诗句的意思是(5)诗句赞美竹子的精神品格。
A.无私奉献B.坚韧顽强C.硬骨头5.比较阅读古诗,选择恰当的诗句填空。
《马诗》《石灰吟》和《竹石》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远大的志向。
但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
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表现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是;表现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诗句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B.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石灰吟,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好像B.等闲:平常C.浑:浑浊(3)诗句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
(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 )千锤万凿,( )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我( )要留清白在人间。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默写练习题(含答案)

古诗文默写练习题1.《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2.《蒹葭》: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 曹操的《观沧海》: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4.陶渊明的《饮酒》: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6.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 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复习测试题及答案2套古诗词检测卷(一)一、基础训练营(35分)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4分) 雨.雪霏霏(yǔyù) 蓟.北(jìqì) 鲈.鱼(lúnú)屐.齿(jījí) 卜.算子(bo bǔ) 蕲.水(qíqǐ)百啭.(zhuǎn zhuàn) 漫卷.(juǎn juàn)2.读拼音,写诗词句。
(8分)(1)bǎi zhuàn wúrén nénɡjiě,yīn fēnɡfēiɡuòqiánɡwēi。
() (2)tiān jiēxiǎo yǔrùn rúsū,cǎo sèyáo kàn jìn quèwú。
()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5分)(1)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迟迟:___________________。
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野径:____________________。
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日放歌..作伴好还乡。
..须纵酒,青春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
(5)休.将白发唱黄鸡...。
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唱黄鸡: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下列诗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5分)(1)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专项训练及复习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古诗专项训练及复习题古诗专项训练一、填空1、写诗题(1)李白的诗有: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2)王维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3)杜甫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4)陆游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5)苏轼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6)白居易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2、作者及诗题(1)送别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2)有季节特征的诗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月亮有关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流水有关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与战争有关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描写某种植物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要求写诗句(1)描写山水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古诗文专题测评(含参考答案)

古诗文专题测评一、把加点字的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8分)1.问渠那得清如许..( )A.许多B.像这样C.如此D.如果2.等闲..识得东风面( )A.等到闲下来B.等待C.闲暇D.平常3.及其日中如探汤..( )A.菜汤B.肉汤C.热水D.热汤4.孰为汝.多知乎( )A.女子B.南方C.你D.你们5.停车坐.爱枫林晚( )A.因为B.坐下C.坐车D.坐着6.劝君更.尽一杯酒( )A.更加B.更好C.更多D.再二、把诗句补充完整。
(17分)1.在括号中填入表示颜色的字。
(1)一枝( )杏出墙来(2)千里( )云( )日曛(3)( )云生处有人家(4)春来江水( )如( )(5)日照香炉生( )烟(6)两个( )鹂鸣( )柳(7)野径云俱( )(8)( )银盘里一( )螺2.在括号中填入鸟名。
(1)一行( )上青天。
(2)明月别枝惊( )。
(3)( )声中雨如烟。
(4)枯藤老树昏( )。
(5)千里( )啼绿映红。
三、把古诗名句与其作者连起来。
(10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毛泽东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杜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陆游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于谦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王安石四、先解释画线的词语,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12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词阅读练习(含答案)(课内期中复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词阅读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阅读《宿建德江》,完成后面的题目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填写所缺的都诗句,并说说这句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2.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意思。
(70字左右)3.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4.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5.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
二.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后面题目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前两句中的“未遮山”、“_____”、“_____”,写出了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蹿入船中的情景。
2诗中的“翻墨”、“水如天”是什么意思?3诗歌分别从“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4.“黑云翻魔”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_____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______心情。
5.简述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6.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2分)7.试从该诗色彩角度简要赏析。
(2分) 8.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9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请依次写出这四个场景:答:10.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答:三.阅读诗句,完成后面的题目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西江月:词牌名B.夜行黄沙道中:题目,主要点明词的写作地点C.说:通“悦”,高兴D.见:通“现”,出现2.下面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 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移舟泊烟渚.(zhǔ zhě),日暮客愁新。
(2)卷.(juàn juǎn)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高望重B.鹊桥C.鸣蝉D.金蚕脱壳3.给下面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移舟泊.烟渚() A.漂泊 B.停船靠岸 C.吹(2)白雨跳珠..乱入船()A.跳动的水珠 B.跳动的珍珠 C.跑进船里的水珠(3)旧时..茅店社林边()A.往日 B.陈旧的时间 C.很久4.下列句子中“见”字的意思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B.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按要求完成练习。
(1)给上边的图片配一首诗。
,。
,。
(2)“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这样的情景,可以用两句词来形容,应该是“,。
”6.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不同。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西江月”是词的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号稼轩,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7.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①前两句词描写的景物有、、、。
②下面关于这四句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古诗词诵读综合训练(附参考答案)

古诗词诵读综合训练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野径.(jìn jìng)湿润.(rùn yùn)雨雪霏霏..(fēi lín)客舍.(shě shè)浣.纱(huàn wán)眉眼盈盈..(yín yíng)二、选择题。
(24分)1.《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和“()”三大类。
A.赋B.比C.颂D.兴2.杜甫与()并称为“李杜”。
A.李绅B.李白C.李商隐D.李清照3.与韩愈、柳宗元、苏家父子三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的是()A.王安石杨万里欧阳修B.曾巩杨万里欧阳修C.王安石曾巩欧阳修D.曾巩王安石杨万里4.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当春乃发生..烟柳满皇都(远远胜过)..(产生) 绝胜B.渭城朝雨浥.轻尘(沾湿) 昔.我往矣(从前)C.游园不值.(值得) 才始..送春归(方才)D.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 因.风飞过蔷薇(因为)5.下列诗题、朝代及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春夜喜雨》—唐—杜甫B.《游园不值》—宋—叶绍翁C.《江上渔者》—宋—苏轼D.《泊船瓜洲》—宋—王安石6.下面诗词句中没有蕴含哲理的一项是()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7.下列对诗词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夸张)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拟人)8.下列对《春夜喜雨》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诗句中没有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江村夜雨图。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期末专项练习题(古诗词)(含答案)

(一)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
①排闼:闯进门来。
闼,小门。
1.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2.“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诗中写景从写到,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4.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简述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2.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3.试从该诗色彩角度简要赏析。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题临安邸①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①题临安邸:题:书写。
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邸:官府,官邸,旅店、客栈。
②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 ——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
③熏:吹④游人:这里指达官贵人。
⑤汴( biàn)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1.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的青山,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各填一个四字词语)2.“暖风” 、“游人”在诗中又怎样的含义?3.用“”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四)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下面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句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表现了主人不好客与冷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 》课后同步作业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wǎng luò() chuí zi( )záo jǐng() fén shāo()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ìshì1.相似.( ) 似.的( )tàtā2.踏.青( ) 踏.实( )rèn rén3.任.务( ) 姓任.( )三、解释字词。
1.何当金络脑何:金络脑:2.烈火焚烧若等闲若:等闲:3.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尔: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对的打“√”,错的打“✕”)1.《马诗》《石灰吟》和《竹石》这三首诗表面看都是写物,实际上是在赞美人的品格和精神。
( )2.《石灰吟》是一首题画诗。
( )3.《石灰吟》的“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只能口头吟诵,不能动笔书写。
( )五、课内阅读。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2.长在岩缝中的竹子不屈服于什么呢?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4.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 , 其实是写,表明了诗人的精神。
5.最能体现竹子品格的诗句是“, ”。
“东西南北风”喻指。
10.古诗三首一、网络锤子凿井焚烧二、1.sìshì 2.tàtā 3.rèn rén三、什么时候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2.好像平常 3.任凭你四、1.√ 2.✕ 3.✕五、1.写的是生长在青山破岩中的竹子。
2.东西南北风的千磨万击。
3.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4.竹子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切艰难险阻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卷面分总分得分★卷面分:2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习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习题含答案朗读课文1.我已经读了遍诗词,我能把课文读得(达标请打“√”)正确()流利()有感情()2.我能背诵这三首诗(),我还能默写这三首诗。
()(达标请打“√”)生字新词1.给下列生字注音。
渚()轼()遮()2.描一描,写一写,并口头组词。
3.我认识了多音字,能注音,还会组词。
宿()泊()()()()()散()转()卷()()()()4.在古诗中找出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日暮稻花茅店社林蛙声别枝鸣蝉惊鹊西江月建德江德蝉鹊预习完,我(有没有)地方不明白。
有的话请写在横线上。
1.搜集有关描写月夜的古诗词,并尝试分享给大家。
2.搜集孟浩然、苏轼、辛弃疾的资料及这三首诗的写作背景。
参考答案朗读课文1.我已经读了略遍诗词,我能把课文读得(达标请打“√”)正确()流利()有感情()2.我能背诵这三首诗(),我还能默写这三首诗。
()(达标请打“√”)生字新词1.给下列生字注音。
渚(zhū)轼(shì)遮(zhē)2.描一描,写一写,并口头组词。
3.我认识了多音字,能注音,还会组词。
宿xiǔ(一宿)泊bó(停泊)行xíng(行人)sù(宿舍)pō(水泊)háng(银行)散sǎn(散文)转zhuǎn(旋转)卷juǎn(一卷)sàn(散步)zhuàn(转动)juàn(试卷)4.在古诗中找出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日暮稻花茅店社林蛙声别枝鸣蝉惊鹊西江月建德江德蝉鹊《宿建德江》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通过在夏天夜行乡间所见到的情景,流露出自己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预习完,我(有没有)地方不明白。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一、写出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及诗的作者、朝代及诗题。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二、填写动物名、植物名。
1.故人西辞_____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西塞山前_____飞,桃花流水_____肥。
3.枯老树昏_____,小桥流水人家。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才能没_____蹄。
5.儿童急走追_____,飞入_____无处寻。
三、填空题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说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局来教育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古诗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古诗文专项训练一、填空题1.解释字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旷:_______月近人:_______ 诗意:_______(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卷地风:_______ 诗意:_______2.按要求完成练习。
(1)给上边的图片配一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这样的情景,可以用两句词来形容,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题探究,文意解读。
1.《宿建德江》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A.借景抒情 B.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_,写的是________季急雨中西湖景色的变幻多姿,表现了西湖景色的奇特。
这首诗共描绘了四幅图画,分别是乌云密布图、__________图、风来云散图、_____________图。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宿建德江》都写了________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江清月近人”表达了诗人一人在外游历时_________的感情;“明月别枝惊鹊”表达了词人_________的感情。
二、诗词曲鉴赏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中作者用“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反衬出乡村夏夜的宁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描写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场景。
部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默写训练(附参考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默写训练(附参考答案)一、直接性默写1.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宿建德江》)2.__________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3.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__________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浪淘沙》(其一)]5.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6.________________,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其二)]7.柴门闻犬吠,________________。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8.________________,千山高复低。
(梅尧臣《鲁山山行》)9.________________,时有幽花一树明。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二、理解性默写1.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景抒情,衬托了诗人孤独忧愁的心境。
2.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写云和雨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巧妙运用嗅觉和听觉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其一)中表现黄河气势雄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的《江南春》中写春到江南,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江南春》中既是面上取点式的绘景,又是讽喻朝政的议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5(有解析)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汉字书写(共1小题)1.认真书写下面的生字,注意笔画要写紧凑。
二.默写(共1小题)2.默写古诗《浪淘沙》。
三.选择题(共5小题)3.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茅檐.(yán)畦.田(qí)环绕.(rǎo)B.排闼.(tà)山郭.(guō)天涯.(yá)C.栽.树(zhāi)淘.气(táo)莺啼.(tí)4.“浪淘风簸”中“簸”字的正确解释应是下列选项中的()A.颠簸。
B.用簸箕颠动谷物,扬去糠秕、尘土等杂物。
C.用竹篾(miè)、柳条或铁皮等做的簸粮食或撮(cuō)垃圾的用具。
5.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南朝四百八十寺.....。
()A.四百八十座寺庙。
B.“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九曲.黄河(qǔ)环绕.(rào)天涯B.花木成畦.(qí)南朝.(cháo)黄莺C.浪淘风簸.(bǒ)织.女(zhī)毛檐D.两山排闼.(dá)银.河(yín)酒旗7.下面与王安石同属“唐宋八大家”的是()A.刘禹锡B.杜甫C.苏轼D.李白四.填空题(共3小题)8.照样子,加偏旁组新字,再分别组词。
匋陶(陶瓷)厓詹鸟9.选词填空反应影响反映(1)用户都“永久”牌自行车质量好。
(2)这堂课在听课的老师中引起了强烈的。
(3)上课随便说话,会别人听课。
10.给诗中下列字注音畦闼五.语言表达(共2小题)11.按要求写句子。
(1)王萌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
(改为双重否定句)(2)这里有花鸟作伴,我怎么舍得走呢?(改为陈述句)(3)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历史。
(改为反问句)(4)同学们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黑板。
(修改病句)12.缩写下面的句子。
①七八个小朋友在茂密的大树下做游戏。
②这位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是我们班的英语课代表。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1. 隽永的道理发人深省。
福楼拜告诉莫泊桑才气就是______;孔子教育学生水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______,希望学生做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2. 课内阅读。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山原:______子规:______了:______(2)把后两句诗的意思写下来。
______。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时间就像______ ,只要______,总______。
(2)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 。
(3)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4)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______。
它们大声鸣叫着,______,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身来……4.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
______,______。
(2)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______,______。
5. 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常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来歌颂老师默默奉献的精神。
(2)李白在《秋夜洛城闻笛》中用诗句“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3)《老子》中的名言“______”让我明白了做人要守信的道理。
6. 我会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拇指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都是出自俄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之手。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这段古文中,“之”字的意思相同。
(3)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书的称呼都应该写在第一行的顶格。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字词模块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茅檐(yán)畦田(qí)环绕(rǎo)B.排闼(tà)山郭(guō)天涯(yá)C.颠簸(bǒ)淘气(táo)莺啼(tí)二、根据拼音写生字。
我想去天涯(yá)海角游玩,我想去看黄莺(yīng),所以我不怕劳累。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浪淘风簸自天涯”中“簸”是簸箕的意思。
(×)2.“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千里”是实指,指一千里的范围。
(√)3.“水村山郭酒旗风”中的“山郭”是山城,山村。
(√)句子模块四、品析下面的诗句。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九曲”指黄河弯曲的地方。
“自天涯”指黄河发源地。
2)这两句诗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黄河的壮阔气势。
诗句的意思是:黄河沿途弯弯曲曲,沙子连绵不断,波涛汹涌,狂风呼啸,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天边。
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XXX家。
1)“牵牛”指牛郎星,“XXX”指织女星。
2)诗句的意思:现在我们直接飞上银河,一起去拜访牛郎织女。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用“水村山郭”画出描写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的诗句。
2)诗句的意思:千里茶山绿意盎然,映衬着满山的红花,水乡小村庄里飘着酒香,风吹起了旗帜。
读写模块五、课内阅读书湖阴先生壁》是XXX所作,题写在庭院的墙壁上。
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XXX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XXX先生的高洁形象。
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XXX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课后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课后题及答案一、读拼音,写字词。
这是一条石板路,是工人一chuí()一钎kāi záo ()出来的,痕迹很明显。
二、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何当..金络脑。
()A.为什么。
B.何时将要。
C.值多少。
2.快走踏.清秋。
()A.踩踏。
B.踏步。
C.走、跑。
3.粉骨碎身浑.不怕。
()A.全,全然。
B.浑身。
C.也。
三、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经过烈火焚身,()粉骨碎身,()要把清白留在人间。
四、品析诗句。
1.《马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运用的是_____ __、____ ___的修辞方法,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到“千锤万凿”,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让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感受到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含答案)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
如:“(,)”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2、“(,)”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3、“(,)”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等到“(,)”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1)秋“霜”:“(,)”(2)秋“叶”:“(,)”(3)秋“月”:“(,)”(4)秋“露”:“(,)”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
王昌龄发出了“(,)”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
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
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
7、“(,)”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
8、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
“(,)”9、根据“松竹梅风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
“(,)”“(,)”“(,)”“(,)””10、“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不错,正如一句诗“(,)”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11、“(,)”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特点,“竹”具有刚强勇敢特点。
请写出《石灰吟》(,)--于谦(明)。
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李绅)。
14、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
诗句是:“(,)”。
1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泊船瓜州》中的“(,)”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是(,)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诗为:(,);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为:(,)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了这个问题。
2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22、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
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3、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和“(,)”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表达了离别之情。
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24、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参考答案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
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秋“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秋“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秋“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9、根据“松竹梅风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春光二月迎新绿,四季常青不老松”“潇洒自然成族居,心中有节不全虚”“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0、“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不错,正如一句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特点,“竹”具有刚强勇敢特点。
请写出《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明)。
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14、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
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了这个问题。
2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22、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
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3、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离别之情。
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4、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