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南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岭位于南昌市西郊,素有 “小庐山”之称。 唐朝以来, 有张九龄、张商英、周必大、 王安石、张位五位丞相,欧 阳修、曾巩、黄庭坚、陈师 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显祖等文学家,岳飞 等武将,慕名而来,她又是 佛、道两教的圣地之一,寺 庙观坛曾多达136处。道书称 此为“第十二洞天”。在古 今游人注目的梅岭名胜古迹 澡,洪崖丹井最为古老。梅 岭上百座山峰,各具特色, 尤以“盆景樟”、“石中 兰”、“树生竹”为奇,被 誉为“梅岭三绝”。
三.灵山秀水话南昌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853), 为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 所建,因王勃 《滕王阁序》而名传千古,历代屡兴达28次。1989年重阳 节, 滕王阁终于重新矗立于赣江之滨。 这是根据古建筑大师梁思成1942年 所绘草图,并参照 “天籁阁”藏宋画《滕王阁》以及宋 代《营造法式》而设计 的。 主体建筑9层,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约11米高的大台座, 台座以上取 “明三暗七”格式 两翼为对称的一级高台,高台上部为游廊, 游廊南端为“压 江”亭,北端为“挹翠”亭。 主体建 筑丹柱碧瓦、画栋飞檐、斗拱层叠、 其立 面似一个倚天耸立的“山”字, 而平面则似一只展翅欲飞的 大锟鹏. 滕王阁历 来是文人雅集、呤诗作赋、歌舞宴筵的场所,阁内陈设无不突出文化楼阁和特征。 贴金 “滕王阁”正匾,系苏轼墨迹, 正门不锈钢长联“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 共长天一色”为毛泽东手书 。
我的家乡:南昌
----05级法学1班 刘佳
一:南昌的地理位置 二:历史上的南昌 三:灵山秀水话南昌 四:革命的摇篮 五:迅速崛起的中部城市
一.南昌的地理位置
南昌是江西省省辖市,江西省省会。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 抚河尾闾,鄱阳湖南岸。东连余干县、东乡县,南接临川县、丰城县, 西靠高安县、奉新县、靖安县,北部与永修县、都昌县共鄱阳湖。介 于东经115°26′~116°33′,北纬28°09′~29°11′之间。南 北最大纵距约121.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107.6公里。辖区总面 积7402.3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17.0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 区面积85平方公里。现辖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郊区、湾里 区及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等5区4县。总人口401.72 万,其中城市人口154.48万。汉族居民占总人口的99.6%,蒙古、 回、藏等37个少数民族占0.4%。南昌地处鄱阳湖平原,中部地势 较低,西部与东部地势较高。地貌以平原为主,兼有广阔的水域和较 大数量的岗地、低丘。赣江、抚河、锦江、潦河流经境内。有军山湖、 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以及市内东、西、南、北 4个风景湖。西部梅岭山丘海拔841.5米,为辖区内最高峰,东部紧 邻鄱阳湖,湖岸曲折绵长。
绳金塔 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塔圯,同治七年(1868年) 重建,为江南典型的砖木结 构楼阁式塔,塔高50.86米, 塔身为七层八面(明七暗八 层)内正外八形,其朱栏青 瓦,墨角净墙及鉴金葫芦型 顶,有浓重的宗教色彩,飘 逸的飞檐,并悬挂铜铃(按 照制作古代编钟的工艺,重 新铸造风铃,七层七音)它 古朴秀丽,具有江南建筑的 典型艺术风格。
水观音亭位于南湖湖畔,现南湖路34号。据传明朝正德年间,曾为 宁王朱宸豪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的别墅,称 “杏花楼”,内设闲云馆。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在 此多有吟咏。清朝时为祭祀娄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东湖杂 诗有:“娄妃妆台何处寻,传闻遗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贪福利,募缘建 阁祀观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时改称观音亭,有小巷通广 济桥,巷口额称“湖心观音阁”。 亭周围湖水滢回,荷香四溢,景色宜人。1919年民间募捐重修, 面积约200玉米。亭高两层,四周用砖石砌墙,涨水时不淹。
东湖位于南昌市区中心,湖面约13公顷。自唐以来,东湖即为著名风景湖。 明代以后,分成东、西、南、北四湖,有桥涵相通。东湖之中有三座小岛,俗称 三洲即百花洲。现有九曲桥、百花桥及海成堤(亦称“苏翁堤”)跨湖通洲,洲 上有“水木清华”馆、中山亭,百花洲亭,苏圃和文物广场等名迹。 百花洲位于东湖湖心。原有三洲,其中两洲现在八一公园内。“百花洲”一 名出自宋代文学家吟诵豫章的诗篇。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在此建“讲 武堂”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书“百花洲”碑。 “豫章十景”中的“东湖夜月”、“苏圃春蔬”二景均在此间。
二.历史上的南昌 南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三千年前,北至艾西湖,南至青 云谱,这一弧形地带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汉高祖5年(公元 前202年),汉将灌婴奉命驻军当地,定豫章郡,次年修筑“灌城”, 开创了南昌的建城历史。首建“南昌县”为豫章郡之附廓,并取“昌大 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南昌曾数度更易名称,汉 称“豫章郡”,隋唐称“洪州”,南唐建南都于此,称“南昌府”,宋 称“隆兴府”,元改”隆兴路”,明初改“豫章道”,后称“南昌府”, 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设南昌市。南昌水陆交通发达,形势险要, 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南昌是历代县治、郡府、州治所在地, 文化昌盛,经济繁荣 。古代南昌在青瓷器、纺织品的生产、铜器制造以 及金、银首饰品的生产工艺方面都有很高的声誉,一度是江南的冶炼、 纺织、造船中心和商业都市。唐代“洪州窑”是当时全国六大名瓷窑之 一。 南昌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春秋战国时期,孔丘弟子詹台灭明 (字子羽)“南游至江”,中原文化开始传入。西汉至清代,南昌孕育 了高士徐稚、晋代治水专家许逊,五代南唐的丹青家董源,宋代词宗晏 殊,元代散曲作家刘时中,航海家汪大渊,明代研究日食的杰出天文学 家欧阳斌元,明末清初“四大僧”八大山人(朱耷)和“三大医家”的 喻嘉言,清代《四库全书》编辑彭元瑞,裘曰修和曹秀先等杰出人物。 历代许多名人文士都在南昌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话轶事或不朽诗文,丰 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唐朝文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南昌为“物华 天宝,人杰地灵”之地。明末清初朱耷(八大山人)隐居于此。20世纪 20年代蒋介石曾想定都于此。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 叶挺、刘伯承等在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下,组织了南昌起义,开创了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新纪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