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的方式
配置资源有哪些方法
配置资源有哪些方法
配置资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配置文件:使用配置文件来定义资源的属性和行为。
常见的配置文件格式包括XML、JSON、INI 等。
配置文件可以用于配置应用程序、数据库、服务器等各种类型的资源。
2. 命令行参数:通过命令行参数来传递资源的配置信息。
在启动应用程序或执行脚本时,可以通过命令行参数来指定资源的各种属性。
3. 环境变量:使用环境变量来配置资源。
环境变量是一种在操作系统级别配置的变量,可以在应用程序中访问和使用。
4. 数据库:将资源的配置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并通过查询数据库来获取配置。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动态配置的资源,可以通过修改数据库中的配置来实时更新资源的属性。
5. 注解/属性:在代码中使用注解或属性来配置资源。
通过在代码中添加注解或属性,可以指定资源的各种属性和行为。
6. 远程配置服务:使用远程配置服务(如分布式配置中心)来动态配置资源。
远程配置服务允许将资源的配置信息集中管理,并通过网络将配置信息传递给应
用程序。
7. 编程接口:使用编程接口来配置资源。
通过编写代码来配置资源的属性和行为,可以灵活地定制配置方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配置资源的方法,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能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来完成资源的配置。
资源配置最佳方式
资源配置最佳方式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金、物资和技术等方面,合理而有效地配置资源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最佳资源配置的方式:1. 优先级排序:评估和确定企业目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资源分配给对实现目标有最大贡献的项目或部门。
通过合理的优先级排序,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最高效率。
2. 综合考虑长期和短期需求:平衡长期发展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
在资源配置时,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求,还要考虑未来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短视而导致资源浪费或发展壁垒。
3. 弹性和灵活性:建立具有弹性和适应性的资源配置机制。
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调整资源的分配,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这种灵活性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
4. 战略规划和目标导向:确立明确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并根据战略方向来指导资源的配置。
资源应该被分配到最有前途和增长潜力的项目或领域,以实现战略目标的实施。
5. 跨部门协作:建立良好的跨部门合作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通过内部合作和协调,避免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6. 技术和创新驱动:将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中,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
通过技术和创新的驱动,实现资源的更有效利用和价值最大化。
7. 外部合作和外包:考虑与其他企业或供应商的合作和外包,将某些业务或功能外包给专业的合作伙伴,以减少内部资源的投入和成本。
这样可以释放内部资源,集中精力开展核心业务。
8. 监控和评估:建立有效的资源监控和评估机制,定期评估资源配置的效果和回报。
通过数据分析和绩效评估,识别并改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持续优化资源的配置方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资源配置最佳方式,但每个企业的情况都有所不同。
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市场环境和内外部资源状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最佳资源配置方式,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式
流入
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无利可图 甚至亏本
流出
资源: 劳动力 生产资料 资金 技术 信息等
(1)通过供求关系,合理地配置资源 )通过供求关系, 基 础 (2)通过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优胜劣汰,
(3)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促进了生产,, ,,满足了人民的需要 促经济活动必须的
劳动力 生产工具 资 源 土地
(资金、技术等)
(有限) 有限) 社会需求 (无限) 无限)
现代化大生产中存在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现代化大生产中存在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两种
方式 市场
特点
相对应的体制
由市场机制来调节 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
按行政命令, 按行政命令,通过 计划经济体制 指标调拨由政府直 接来调节
一哄而下
4、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市场与 计划两种手段有机结合
练习
一、是非选择题
1、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则以市场和计划为基础配置资源。 则以市场和计划为基础配置资源。 (╳ ) 二、单项选择题 1、1998年,某市政府拍卖了数个地块的使用权,获得资金数亿 、 年 某市政府拍卖了数个地块的使用权, 元,用于该市的博物馆、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三项建 用于该市的博物馆、 设。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是 (A ) A. 市场方式 B.计划方式 计划方式 C. 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方式 三、实践题 1、采访自己的亲属,了解自己家庭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情况并 、采访自己的亲属, 与现在进行比较,写一篇短文。 与现在进行比较,写一篇短文。
2、计划配置方式的缺陷 反应不灵敏 或长期短缺 或长期积压
高中政治: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高中政治: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1)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2)一般规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3)实现: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实现的。
【知识扩展】
(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实现的。
如图:
注意:市场的调节作用,实际上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自觉遵循价值规律。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2
注意: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条件:
①价格可以自由地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涨落。
②生产者有权根据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自主进行生产。
③必须有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和健全的市场体系。
(3)怎样更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①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价格、供求、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②完善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第1页共2页。
资源配置的方式
资源配置的方式前面的同学给我们讲了资源的配置,我们现在来具体谈一谈资源配置的方式,我们把资源的配置方式分为三种:1 传统的社会习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长期形成普遍准守和接受的惯例。
这些惯例通常是由法律和社会道德所约束的。
比如收长子继承,技艺传儿媳妇不传女儿之类的。
在这种传统配置资源的方式中习惯作为一中稳定的社会力量保证了经济活动的秩序和延续。
但是很明显,在习惯带来稳定的同时也会窒息社会的创新,使社会的发展缓慢。
处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
2 命令(政府)机制这种配置方式指的就是由政府来分配资源。
政府的决定可以是明主的,也可以是独裁的。
在社会动荡或者经济危机的时候,这种分配方式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
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正常时期使用这种方式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因为这种方式会导致经济活动服从上层阶层人的偏好与利益,不利于曾进社会福利。
案例一我们举个例子苏俄在1918-1921年由于国家的内忧外患,执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府强制把仅有的资源集中起来用于对抗敌人。
他的措施包括余粮收集,工业国有化,还有取消自由贸易。
这意味着政府成为了资源配置的唯一方式。
下面我们来看列宁的一段话,从中我们知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在1920年战争基本结束的时候,苏联仍然继续实行该政策,从1920年苏俄百姓中流行的一段话中我们看到了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缺点,政府的分配造成了百姓极大的不满,同时也抑制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
也因此我们来看,从1913-1921年,苏俄的国名生产总值出现下滑,1921年苏联已经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
在1921年以后我们来看,苏俄的经济出现了显著的增长,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我们熟知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所谓在的新经济政策中,资源配置另一种方式进行,从图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优越性,这就是市场机制。
3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就是指资源配置是通过价格竞争来决定。
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它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面向未来的资源配置方法
面向未来的资源配置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资源配置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更合理、更科学地配置资源,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一些面向未来的资源配置方法。
一、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法,它在新时代背景下出现并逐渐发展。
通过资源共享,人们可以共享各种资源,包括房屋、交通工具、农产品和娱乐设施等。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并减少浪费。
二、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一种以技术为驱动的综合资源管理方法。
通过智慧城市,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城市中的各种资源,如水、电、气等。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先进的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城市中的资源,做到最优化的分配。
三、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采用清洁技术、低碳经济等手段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模式。
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并减少污染。
这种经济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资源,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四、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一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的新型制造技术,它可以将资源分配和利用更加精确和合理。
通过智能制造,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并促进经济增长。
这种制造技术还可以帮助我们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做到可持续发展。
五、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再利用为核心的经济模式。
通过循环经济,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资源,并减少浪费。
循环经济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产品的再生利用、产品的再制造和废弃物的资源化。
这些阶段可以使我们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从而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资源配置将继续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通过上面介绍的一些资源配置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资源,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先进技术,探索更多的资源配置方法,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如何合理配置个人的资源
如何合理配置个人的资源在现代社会,资源已成为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配置个人的资源不仅有助于提高职业水平,也能帮助个人实现自我价值。
那么,如何合理配置个人的资源呢?一、时间资源时间是一种珍贵的资源,我们需要把握好自己的时间。
首先,要制定好计划,明确时间分配的目标和任务。
其次,要慎重选择时间的利用方式,比如优先处理紧急的事情,遵循“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原则,避免浪费自己的时间。
二、娱乐资源人们需要娱乐来放松身心,以便更好地投入工作学习。
但是,娱乐资源也需要合理配置。
我们可以制定适量的娱乐时间,例如每周末参加一次运动,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超过两小时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健康有益的娱乐方式,比如读书、旅游、交友等。
三、财务资源财务资源对于个人的经济生活至关重要。
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财务知识,了解理财规则和技巧,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
可以选择定投、购买基金、投资股票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四、人脉资源人脉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人脉关系可以为个人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我们需要积极拓展社交圈,不断结交有影响力和价值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联系,通过社交网络或者其他方式来保持良好的关系。
五、个人能力资源个人的能力是一个重要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比如参加职业培训、学习新技能等。
此外,我们还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充分利用自己的个人能力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职业竞争力。
六、知识资源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可以选择阅读书籍、参加培训、搜索互联网等方式获取知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享、交流来提高知识水平,与他人互相学习。
在合理配置个人资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式。
同时,需要注意资源的优先级,合理分配每种资源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每种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例如,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可以优先培养自己的能力和人脉资源,以便快速提升个人竞争力。
资源配置方式
资源配置方式①计划配置方式。
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
计划配置方式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将由全社会占有,商品货币关系将不再存在,因而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是计划,即通过社会的统一计划来决定资源的配置。
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正是按照这一理论来实践的,把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一段时间里,计划也曾经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而市场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计划资源配置方式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方式有可能从整体利益上协调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完成重点工程项目。
但是,配额排斥选择,统管取代竞争,市场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从而易于出现资源闲置或浪费的现象。
②市场配置方式。
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
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始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所有产品、资源都变成了可以交换的商品,市场范围不断扩大,进入市场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从而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越来越大,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状况,根据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信息,在竞争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有可能产生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
资源配置的类型按照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
编辑本段优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第一,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提高。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要使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和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使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即个别价值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价值。
在竞争的作用下,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价值较低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够以高于个别价值的价格出售产品,以此获得较高的收入。
资源配置方式
资源配置方式
资源的配置方式分为三种:
1 传统的社会习惯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长期形成普遍准守和接受的惯例。
这些惯例通常是由法律和社会道德所约束的。
比如收长子继承,技艺传儿媳妇不传女儿之类的。
在这种传统配置资源的方式中习惯作为一中稳定的社会力量保证了经济活动的秩序和延续。
但是很明显,在习惯带来稳定的同时也会窒息社会的创新,使社会的发展缓慢。
处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
2 命令(政府)机制
这种配置方式指的就是由政府来分配资源。
政府的决定可以是明主的,也可以是独裁的。
在社会动荡或者经济危机的时候,这种分配方式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
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正常时期使用这种方式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因为这种方式会导致经济活动服从上层阶层人的偏好与利益,不利于曾进社会福利。
3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就是指资源配置是通过价格竞争来决定。
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它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市场机制的运行。
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卖方为了分配有限的资源就会提高价格,而价格的提高就会导致有更多的商家来提供这种商品,使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的数量增加到超过人们需求量时,又会导致导致价格的下降,在较低的价格下,人们的需求又会增加,同时未来这种产品的供给将减少,市场平衡被恢复。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市场机制解决了一个产品需求增加的问题。
因此我们说,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信息来反映供求关系,并通过这种市场价格信息来调节生产和流通,从而达到资源配置。
第2章 政府与资源配置
一、资源配置方式 二、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 三、政府和资源配置 四、公共事业组织和资源配置 本章问题
一、资源配置方式
(一)资源最优配置的定义 1、狭义的资源配置 狭义的资源配置主要是指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即: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这三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实际上通常所说的“效率”问题。也就 是说,狭义的资源配置主要解决“效率”问题。 2、广义的资源配置 广义的资源配置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效率、公平和稳定。这也是 评价公共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原则。 (1)效率原则 a、效率的含义: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最严谨的解释是意大利经 济学家帕累托(Pareto1848—1923)作出的,即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这种状态,即进行任何重新调整,都不 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则就是最 优的,或最有效率的。 在现实中可以理解为:经济活动的任何措施,都应该使“得者所 得多于失者所失”,或“宏观上所得大于宏观上所失”,则资源配置有 效率。
返 回 下一页
5、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 效率和公平是一对矛盾。如果说市场主要最求的效率,则政府则 有能力保障社会公平,如地区发展相对平衡、社会各阶层应该享有基 本公平的权利等。 6、应付紧急事件 政府有责任组织社会资源和理论处理紧急情况,如战争、灾难、 危机等。 政府有效履行以上职能的基本条件: 一是政府必须公证、诚实和廉洁; 二是政府必须是有能力的; 三是政府必须是有效率的; 四是政府必须是负责的。
Hale Waihona Puke 上一页 下一页(二)资源配置的方式 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习惯、命令和市场 1、习惯 所谓“习惯”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共同接收 和普遍遵守的惯例。提出具有法律或道德的约束力,并用来处理社会 基本经济问题。习惯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保证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秩序及 其延续。但是,习惯往往也窒息了社会的创新。 2、命令 命令主要是指由政府来作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决策。特别是在社 会动荡和特殊时期,政府机制是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有效方法。 但在经济发展的正常时期,这种方式必然造成经济决策权的集中 和社会组织的等级制度,并导致社会经济活动服从于上层特权阶层的 偏好和利益,而不是于增进社会福利的消极后果。 3、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主要是靠竞争的价格制度来决定。消费者、生 产者和要素所有者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进行选择,分散作出决定,并通 过交换来达到目的。
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
资源配置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有效地分配和利用组织的有限资源,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下面将介绍几种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
1. 战略导向的资源配置:战略导向的资源配置是基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优先级进行资源分配的方式。
这种方式强调将资源集中投入到对组织最重要和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
通过将资源与战略目标对齐,组织可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实现战略的成功实施。
2. 优先级排序的资源配置:优先级排序的资源配置是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来确定资源分配的顺序。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组织应首先关注那些对实现战略目标和核心业务至关重要的项目和任务。
通过合理的优先级排序,组织可以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高效执行。
3. 跨功能和跨部门的资源配置:跨功能和跨部门的资源配置是指在组织内部合理分配资源,促进不同部门和功能之间的协作和共享。
这种方式能够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并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
同时,通过跨功能和跨部门的资源配置,组织可以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实现协同创新和优势互补。
4. 弹性和灵活的资源配置:弹性和灵活的资源配置是根据环境变化和需求变化进行资源的动态调整和重新配置。
组织应具备适应性和敏捷性,能够及时调整资源的分配,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灵活性,使组织更具竞争优势。
5. 风险管理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的资源配置是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考虑到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
组织应合理评估和管理风险,并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留出适当的资源储备。
这种方式可以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并确保组织在面临挑战时能够做出及时反应。
6. 数据驱动的资源配置:数据驱动的资源配置是根据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来进行资源分配的方式。
组织应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资源需求和效果。
通过数据驱动的资源配置,组织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优化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7. 资源共享和外部合作:资源共享和外部合作是指与其他组织或合作伙伴共享资源,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和优势。
人力资源配置的形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配置的形式和方法人力资源配置的形式和方法人力资源配置就是指在具体的组织或企业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而实行的对组织或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下面是爱汇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的形式和方法,供大家阅读!人力资源配置的形式移动配置型这是一种从员工相对岗位移动进行配置的类型。
它通过人员相对上下左右岗位的移动来保证企业内的每个岗位人力资源的质量。
这种配置的具体表现形式大致有三种:晋升、降职和调动。
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不仅涉及到企业外部,更多的、更困难的工作存在于企业内部。
从目前的实际表现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人力资源配置形式:人岗关系型这种配置类型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保证企业内各部门各岗位的人力资源质量。
它是根据员工与岗位的对应关系进行配置的一种形式。
就企业内部来说,目前这种类型中的员工配置方式大体有如下几种:招聘、轮换、试用、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当企业内的员工数多于岗位数,或者为了保持一定的竞争力时,在试用过程或竞争上岗过程中,对能力最差者实行下岗分流。
这便是一种末位淘汰配置方式)、双向选择(当企业内的员工数与岗位数相当时,往往先公布岗位要求,然后让员工自由选择,最后以岗选人。
这便是一种双向选择的配置方式)。
流动配置型这是一种从员工相对企业岗位的流动进行配置的类型。
它通过人员相对企业的内外流动来保证企业内每个部门与岗位人力资源的质量。
这种配置的具体形式有三种:安置、调整和辞退。
人力资源的配置方法1.对地面和机关岗位的人员配置,要杜绝因人设岗现象的发生。
对可兼职作业的岗位要予以合并,以确保人力资源的舍理利用。
2.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要打破工人、干部的身份界限,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同时也应打破大中专毕业生必须分配到管理岗位上去工作的观念,可以把他们分配到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人岗位上去工作。
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他们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弥补实践中的缺陷,以促进相关岗位的技术进步。
简述资源配置的概念与方式类型
简述资源配置的概念与方式类型资源配置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或满足特定的需求,在不同的方案中,给各个资源分配不同的数量或比例的过程。
资源配置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提高效率和效益。
资源配置的概念:资源配置是指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达到或满足特定的目标或需求的过程。
资源可以是各种形式的,例如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等。
资源配置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以确保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和效益。
资源配置的方式类型:1.全要素资源配置:全要素资源配置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各个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
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目标是实现最优的利益分配,以提高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全要素资源配置需要考虑到各个资源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协同效应的实现。
2.多要素资源配置:多要素资源配置是指在具体的项目或任务中,对多种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配置的过程。
这种方式类型的资源配置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资源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以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优利用。
3.优先资源配置:优先资源配置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对资源进行排序和优先分配的过程。
这种方式类型的资源配置需要明确确定资源的优先级和分配规则,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最大限度的利用。
4.市场资源配置:市场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和分配的过程。
在市场资源配置中,资源的配置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通过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来进行资源的分配和流通。
市场资源配置的特点是灵活性和效率性高,但也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市场失灵的问题。
5.计划资源配置:计划资源配置是指由中央政府或相关部门通过制定计划和政策,对资源进行分配和调控的过程。
在计划资源配置中,资源的分配是由国家决定的,以满足国家的需求和发展战略为目标。
计划资源配置的特点是稳定性和可控性高,但也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6.混合资源配置:混合资源配置是指在实际的资源配置中,结合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配置的过程。
1资源配置的方式
第四单元 面向市场经济
2020/5/1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当今社会主题和战略指导,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 哲学等多方面的不同内容。因而也是不少政 治问答题的分数增长点。
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方面就要求促进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20/5/1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2020/5/1
(3)在经济方面的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关键)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 任务)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中之 重)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 力(基本国策)
“两新”工程是指现代新市镇和城乡 一体新社区(简称新市镇和新社区)建 设工程。其中新市镇是广大农村地区的 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是城乡连 结的纽带和中间环节,也是统筹城乡发 展的基础性节点。新社区是指按照统筹 城乡发展的要求,借鉴城市社区建设和 管理理念进行规划建设的新型农村居民 集中居住区。
判断:
1.贸易顺差越大越好
2.经济全球已经实现
3.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2020/5/1 4.经济全球化只会拉大各国差距
3、市场规则 ≠ 市场交易规则 ≠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WTO的基本原则4、社会主来自市场经济 ≠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5、总体小康 ≠ 全面小康 (特点或目标)
6、经济 全球化 ≠ 经济一体化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总体战略)
“两分两换”与“两新”工程
——破解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尝试
常见的资源配置方式
常见的资源配置方式在投资实践中,很多投资者都有一个为之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应该购买多少只股票才最合适。
针对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在投资界都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集中投资和分散投资。
集中投资者主张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分散投资者主张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到底哪种更具优势呢?其实,“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很多专家对广大投资者的忠告,专家给出如此建议是因为分散投资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而且在对股票的后市走势拿不准的情况下可以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
但这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对每一位投资者都适合吗?首先要看投资者的资金量,如果资金量很大,那么就必须分散投资。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就是针对大资金的,如果有几个亿的资金当然得分散投资。
证券投资基金就是这样的。
但对于一些资金量很小的散户投资者来讲,这种策略就不一定适用。
其次,要看个人的投资风格,有的投资者喜欢投资一种股票,而且做得很好;有的投资者喜欢做几只股票,也会有较好的收益。
在日常的操作中,经常会有这样一些散户投资者,总共只有几万元的资金,却买了十几种股票,每种股票只一手或者两手,这样风险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但是收益水平却提高不起来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投资者对所买的股票没有信心,不敢多买,所以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每样都买点儿。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屡买屡套型投资者在买股票之前没有经过仔细的研究分析,就贸然买入,或者在高位没来得及出货被重新套住,而又不舍得割肉,所以就再买别的股票,这样越买越多,直到没有资金为止……其实,与分散投资相比,笔者更青睐于集中投资策略,即尽可能地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当然这里所说的并非只购买一只股票,而是说要尽可能地减少购买股票的种类,即只选择几种最适合自己的股票。
巴菲特就是一个坚持集中投资的人,他曾说:“我不会同时投资50或70种企业,那是诺亚方舟的传统投资法。
我喜欢以适当的资金集中投资于少数优秀企业。
”与其将你的钱分成若干小份频繁操作,不如集中力量做几个大的投资。
经济知识:资源配置的方式
经济知识:资源配置的方式经济活动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在学习经济学的开始,我们要先了解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故产生了资源配置的方式。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即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
一、计划配置
1.计划配置方式的主体是政府。
2.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配置的方式。
3.计划机制指:计划指标、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等计划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
4.计划机制属于事前调节,是用“看得见的手”来调节,该理论出自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二、市场配置
1.含义:市场配置方式是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
实质上是价值规律调节。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是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该理论出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2.市场配置的机制
(1)价格机制:反映商品市场上产品的供求同价格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运行。
价格机制是商品市场中最重要的一种市场机制。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基础,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机制。
(2)供求机制:反映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作用的发挥是以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为前提和出发点的。
(3)竞争机制:引起竞争的直接原因正是不同生产者在交换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差别。
其作用的发挥是通过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来实现的。
(4)风险机制:反映的是经营利益与经营风险(亏损、破产)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行企业破产是风险机制的最高层次的作用形式,也是风险机制运行的最关键的条件。
3.市场调节的优缺点
文/天津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
经济知识:浅谈资源配置的方式
经济知识:浅谈资源配置的方式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经济生活主要围绕资源的有效配置来展开。
而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这两种方式。
一、计划配置方式
所谓的计划配置,即计划调节,主要是指政府计划部门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可能,通过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杠杆或者是设置一些经济指标来对资源进行配置。
这种计划经济鼓励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是一种事前调节。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用“看得见的手”来比喻这种调节方式。
二、市场配置方式
市场配置方式,即市场调节,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这种配置方式主要是借助价值规律来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这种调节方式就是利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非常明显,比如能够促进生产者不断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改善管理,从而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使资源流向效益更好的领域,大大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这种调节方式也存在缺陷,比如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下,生产者自发的追逐经济利益往往不择手段,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盲目性,由于生产者掌握的信息不完全,因此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只看商品的价格,价格高就一哄而上,价格低就一哄而散;滞后性,由于经济信息的传递需要时间,生产者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当供求不平衡导致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之后,生产者才会做出扩大或者减少商品供给的决定,这种时间差的存在使得受伤害的往往是生产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们在生产中的选择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了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
要科学地确定生产项目构成及生产项目间资源配置与利用 的比例关系,以实现社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 2.怎样生产(如何生产)。主要涉及对生产资源投
入组合方式的和与生产技术运用方式的选择问题。
• 市场经济
• • • •
优点: (1)能集中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建设; (2)在宏观上统筹规划经济总量,合理布局经济结构; (3)防止两极分化。
• 评价:这一体制建立以后,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特别是在生产力落后、综合国力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对集中力 量进行工业化建设和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 用。 • 适宜条件: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情 况下.这一体制在50年代后期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弊端。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三个阶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 第一阶段,1978-1983年 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 节为辅 ” 的改革思想。 • 第二阶段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 计划的商品经济 ,突破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的传统 观念。 • 第三阶段 1987-1991年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 提出建立“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 第四阶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 段,不是姓“社”与姓“资”的本质区别 • 十四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 择过程
• 新中国成立后,为选择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 路的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探索。 毛泽东选择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 个时期内基本适应并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但后来被推向极端,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 邓小平选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改革开放的 总思路下,总结和借鉴前人经验教训的结果,这一选择扫 除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突 破。两人作出不同选择的根本原因是,同毛泽东相比,邓 小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上, 产生了质的飞跃。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来之不易,是几代人不断探索、共同 努力的结果。
• 计划经济的特点、长处和短处 • (1)特点: 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
• (2)长处: 能迅速集中、调动资源; 能事先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 能在分配上兼顾公平等。 (3)短处: 难以应付复杂的市场变化,易产生产需求脱节; 难以调节好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造成动力 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 • 容易脱离实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
• 1.内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体制。 • 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 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 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 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 性,可以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 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所在。
资源配置的方式
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
• 1、资源配置两种方式 • 资源配置即如何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社会的有限 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目的。
计划手段
市场手段
• 1)物品 2) 资源的类型: a. b. c. d. 自然资源 劳动 资本 企业家才能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
1
在所有制结构 上,以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 在分配制度上, 坚持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 的制度。
3
宏观调控方面: 能够把人民的当 前与长远、局部 与整体利益结合 起来,更好地发 挥计划与市场两 种手段的长处。
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
“ 计划多一点 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 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 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 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 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 义这一科学判断的理论意 义和实践意义在于:
( 1 )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 ( 3 )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 ( 2 )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它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是划分社会制 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 度的基本标志; 极大地推动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的根本转变。
• 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 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 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 定性作用”,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党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 大推进。
• 现代市场经济特点:
• ( 1)市场配置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 • (2)人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主要在市场中进行; • (3)市场机制和价格信号是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4) 收入分配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 • (5)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制定规则﹑维护秩序﹑促进竞争 ﹑限制和消除垄断
• 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经济体制,就叫 计划经济。 • 通过中央政府的统一计划进行,由中央政府决定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企业或生产单 位是完全是计划的执行者,对资源配置没有什么 影响。 • 条件:信息条件、激励条件
经济关系市场化 企业行为自主化 保障制度社会化
宏观调控间接化
经济运行法制化
•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①要解决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关键是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②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 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 ③理论和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 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市场经济的特点与长处和短处 (1)特点: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 (2)优点: 运用价格、供求、竞争机制,实现资源配 置功能;能自动调节供求关系;能促进生产者的技术 创新;实现优胜劣汰。 (3)缺陷:自发作用存在盲目性;事后调节会造成社 会资源的损失和浪费;竞争会引起两极分化;对某些 社会公益部门和非经济部门难以起到调节作用。
•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 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 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和任务 坚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改革方向。完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 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 度,建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 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
•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分配受消费者主权的约束,生产 什么和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支付能力基础之上的需求水 平;作为决策主体的生产者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 亏;企业的市场活动主要是通过市场规则来进行,包括市 场进入规则(如企业注册要达到一定的资本数量)、市场竞 争规则(如防止不正当竞争)、市场交易规则(如交易须公平、 公开、公正,严禁欺行霸市等)和市场仲裁规则。资源配置 和利用都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制度称为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ics)。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过程
•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
• 1)一是客观国情因素。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 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 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 2)思想观念因素。 受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 东西。) • 3)在实践中学习苏联经验的结果。
•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 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 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 富裕,弥补市场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