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马文蔚版PPT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哈工大大学物理课件(马文蔚教材)-第19章-1量子物理

未来,随着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码学的不断发展,有望实现更加高效和安全的通信和 加密方式。
量子物理的前沿研究与未来发展
目前,量子物理领域的研究重点 包括量子纠缠、量子相干性、量
子计算复杂度等。
未来,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进步 和理论研究的深入,量子物理有 望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例如,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开发新 型传感器、探测器、加速器等设 备,以及探索宇宙中的量子现象
量子物理
目录
• 量子物理概述 • 光的量子性 • 量子力学的诞生 • 原子结构与量子力学 • 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 • 量子力学的应用与展望
01 量子物理概述
量子物理的发展历程
1900年
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认为 能量是离散的,而不是连续的。
1925年
海森堡和薛定谔分别提出量子 力学的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两 种数学描述方式。
测量误差
由于不确定性原理的存在,我们无法同时精确测 量一个量子粒子பைடு நூலகம்位置和动量,测量结果会存在 误差。
互补性
互补性是量子力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表明 某些物理量在测量时具有相互排斥的特性,无法 同时精确测量。
06 量子力学的应用与展望
量子计算与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比特(qubit)作为信息的 基本单位,相比传统计算机的经典比特(bit), 量子比特具有叠加和纠缠的特性,能够在理论 上大幅度提升计算速度。
薛定谔方程是描述量子粒子运动的偏微分方程, 它决定了波函数的演化。
时间演化
薛定谔方程描述了量子态随时间演化的过程,时 间演化由系统的哈密顿量决定。
空间演化
薛定谔方程的空间部分描述了波函数在空间中的 传播,与粒子的动量和位置有关。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量子物理的前沿研究与未来发展
目前,量子物理领域的研究重点 包括量子纠缠、量子相干性、量
子计算复杂度等。
未来,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进步 和理论研究的深入,量子物理有 望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例如,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开发新 型传感器、探测器、加速器等设 备,以及探索宇宙中的量子现象
量子物理
目录
• 量子物理概述 • 光的量子性 • 量子力学的诞生 • 原子结构与量子力学 • 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 • 量子力学的应用与展望
01 量子物理概述
量子物理的发展历程
1900年
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认为 能量是离散的,而不是连续的。
1925年
海森堡和薛定谔分别提出量子 力学的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两 种数学描述方式。
测量误差
由于不确定性原理的存在,我们无法同时精确测 量一个量子粒子பைடு நூலகம்位置和动量,测量结果会存在 误差。
互补性
互补性是量子力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表明 某些物理量在测量时具有相互排斥的特性,无法 同时精确测量。
06 量子力学的应用与展望
量子计算与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比特(qubit)作为信息的 基本单位,相比传统计算机的经典比特(bit), 量子比特具有叠加和纠缠的特性,能够在理论 上大幅度提升计算速度。
薛定谔方程是描述量子粒子运动的偏微分方程, 它决定了波函数的演化。
时间演化
薛定谔方程描述了量子态随时间演化的过程,时 间演化由系统的哈密顿量决定。
空间演化
薛定谔方程的空间部分描述了波函数在空间中的 传播,与粒子的动量和位置有关。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哈工大大学物理课件马文蔚教材第17章波动与光学光的偏振.ppt

一. 全息照片的拍摄
全息照相的第一步是全息记录, ---- 利用的是光的干涉
物光和参考光在感光底片上 形成干涉条纹图样 --- 全息图
2
全息记录
全 息 底 片
3
二. 全息图像的观察
全息照相的第二步是全息图像的再现和观察,完成波前重建。 ----用一束与参考光的波长和传播方向相同的光束 照射全息
图,则用眼睛可以看到一幅非常逼真的立体的原物形象
圆偏振光:
当A x
A y、
(2k
1)
时, 2
合成光振动矢量末端轨迹是圆。
( K时,为线偏振光)
二 偏振片 起偏和检偏
偏振片: 二向色性
起偏器 检偏器
透振方向 ( 偏振化方向 )
三 马吕斯定律
一束光强为 I0 的线偏振光,
透过检偏器的透射光强为:
I I0 cos2
α 是线偏振光的光振动方向与检偏 器透振方向之间夹角
a)克尔效应:
(no ne ) l klE20
b)泡克耳斯效应:
17-15 旋光现象
1 晶体和溶液的旋光性
对晶体: l :振动面旋转角度 .
l : 晶体厚度 .
: 晶体的旋光度 .
对液体: l
: 溶液浓度 .
: 旋光率 .
21
l
l
22
左旋 右旋
2 磁致旋光
V lB
l : 样品长度 B : 磁场 V : 费尔德常数
10
玻片堆
许多玻璃片叠起来, 折射光近似完全线偏振光, 是平行于入射面振动。
应用: 输出线偏振光的激光器
玻片堆
布儒斯特窗
i0
i0
100%
试分析之?输出什么样的偏振光? 98%
哈工大大学物理课件(马文蔚教材)-第3章力学

哈工大大学物理课件(马文蔚教 材)-第3章力学
本课件将带你探索力学的基本概念。我们将介绍牛顿三大定律及其在实践中 的应用。通过这份课件,你将收获对力学的深刻理解。
课件概述
探索基础概念
介绍第3章力学的内容和目标。为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深化理解
强调学习本章内容的重要性。提醒学生特别关注牛顿三大定律的探究。
探索应用场景
引导学生思考力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场景。为后续学习提供背景和参考。
牛顿第一定律
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
详细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应 用,以牛顿摆为例进行说明。
惯性是什么?
探讨物体的惯性特征以及与牛顿第 一定律的关系。为牛顿第一定律打 下基础。
实践中的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宇航员太空行走的示例,展现 牛顿第一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体验
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定律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一些有趣的机械设计题目,拓宽学生视野
应用示例Βιβλιοθήκη 过山车物理学探究过山车运行的物理学原理和公 式,帮助学生理解牛顿三大定律在 实践中的应用。
滑轮机械
介绍滑轮机械的工作原理,决策滑 轮机械的倍功率性能。
桥梁工程
运用本章知识分析现代桥梁工程的 设计与施工,展现物理学在工程领 域的重要性。
总结
1 关键词回顾
概括牛顿三大定律及应用场景的重要关键词。
2 思考回顾
引导学生思考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学习收获。同时提供课程作业,帮助学生机械化习得本 章重点。
3 反思提高
探讨如何将课程所学应用于更广泛的实践领域,帮助学生打破纸上谈兵,真正拥有所学 物理学知识.
牛顿第二定律
1
公式探究
详细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以及力量和质量的关系
本课件将带你探索力学的基本概念。我们将介绍牛顿三大定律及其在实践中 的应用。通过这份课件,你将收获对力学的深刻理解。
课件概述
探索基础概念
介绍第3章力学的内容和目标。为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深化理解
强调学习本章内容的重要性。提醒学生特别关注牛顿三大定律的探究。
探索应用场景
引导学生思考力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场景。为后续学习提供背景和参考。
牛顿第一定律
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
详细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应 用,以牛顿摆为例进行说明。
惯性是什么?
探讨物体的惯性特征以及与牛顿第 一定律的关系。为牛顿第一定律打 下基础。
实践中的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宇航员太空行走的示例,展现 牛顿第一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体验
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定律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一些有趣的机械设计题目,拓宽学生视野
应用示例Βιβλιοθήκη 过山车物理学探究过山车运行的物理学原理和公 式,帮助学生理解牛顿三大定律在 实践中的应用。
滑轮机械
介绍滑轮机械的工作原理,决策滑 轮机械的倍功率性能。
桥梁工程
运用本章知识分析现代桥梁工程的 设计与施工,展现物理学在工程领 域的重要性。
总结
1 关键词回顾
概括牛顿三大定律及应用场景的重要关键词。
2 思考回顾
引导学生思考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学习收获。同时提供课程作业,帮助学生机械化习得本 章重点。
3 反思提高
探讨如何将课程所学应用于更广泛的实践领域,帮助学生打破纸上谈兵,真正拥有所学 物理学知识.
牛顿第二定律
1
公式探究
详细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以及力量和质量的关系
《物理学》第六版-马文蔚ppt 第06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6-4 电容 电容器

U RB dr Q ln RB
RA 2 π0r 2 π 0l RA
C Q 2 π ε0l U ln RB RA
l RB
-+
l
-
+ +
-+
RA++
-
+-
RB+ -
第六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10
物理学
6-4 电容 电容器
第六版
C Q 2 π ε0l U ln RB RA
d RB RA RA
C 2 π 0lRA 0S
d
d
平行板电 容器电容
l RB
-+
l
-
+ +
-+
RA++
-
+-
RB+ -
第六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11
物理学
6-4 电容 电容器
第六版
例3 球形电容器的电容
解 设内外球带分别带电Q
E
4
Q
π 0r2
(R1 r R2 )
U l E dl
+
Q R2 dr
0 r 0 r S
Qd U Ed
0 r S C Q 0 r S
Ud
6-4 电容 电容器
++++++ Q
r
d
- - - - - - Q
S
第六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9
物理学
6-4 电容 电容器
第六版
例2 圆柱形电容器
解 设两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分别带电
E
2 π 0r
(RA r RB )
哈工大大学物理课件(马文蔚教材)-第1章力学

dv 解: 由 a dt
1-2
加速度为恒矢量时的质点运动
dv adt
瞬时速度矢量
r r0
v
v0
dv adt
0 t
t
v v0 at
由
v v0 at
dr (v0 at )dt
0
1 2 r r0 v0t at 2
位移
dr (t ) v dt
j
该式也叫质点的运动函数或运动方程。
r x2 y 2 z 2 x y z cos cos cos r r r
四.位移:
A Z z
y
P
o
r
n
A
x
B
k
M
i
B
X
S
r r (t t ) r (t ) r2 r1 ( x2 x1 )i ( y2 y1 ) j ( z2 z1 )k
dv x d 2 x ax 2 dt dt dv y d 2 y ay 2 dt dt dvz d 2 z az 2 dt dt
质点运动状态
质点运动学中的正反问题: 位矢 r (t )
{
dr ( t ) 瞬时速度矢量 v dt
质点运动状态变化
{
位移
dv d 2 r ( t ) 瞬时加速度矢量 a dt dt 2
d dx dy dz ( xi yj zk ) i j k dt dt dt dt
dx vx dt dy vy dt dz vz dt
质点运动学中: 质点运动状态
{
位矢
1-2
加速度为恒矢量时的质点运动
dv adt
瞬时速度矢量
r r0
v
v0
dv adt
0 t
t
v v0 at
由
v v0 at
dr (v0 at )dt
0
1 2 r r0 v0t at 2
位移
dr (t ) v dt
j
该式也叫质点的运动函数或运动方程。
r x2 y 2 z 2 x y z cos cos cos r r r
四.位移:
A Z z
y
P
o
r
n
A
x
B
k
M
i
B
X
S
r r (t t ) r (t ) r2 r1 ( x2 x1 )i ( y2 y1 ) j ( z2 z1 )k
dv x d 2 x ax 2 dt dt dv y d 2 y ay 2 dt dt dvz d 2 z az 2 dt dt
质点运动状态
质点运动学中的正反问题: 位矢 r (t )
{
dr ( t ) 瞬时速度矢量 v dt
质点运动状态变化
{
位移
dv d 2 r ( t ) 瞬时加速度矢量 a dt dt 2
d dx dy dz ( xi yj zk ) i j k dt dt dt dt
dx vx dt dy vy dt dz vz dt
质点运动学中: 质点运动状态
{
位矢
《物理学》第六版-马文蔚ppt 第02章 牛顿定律 2-3 几种常见的力

物理学 第六版
一
万有引力
F
G
m1m2 r2
2-3 几种常见的力
m1
m2
r
引力常数 G 6.671011 N m2 kg2
重力 P mg ,
g
GmE r2
地表附近
g
GmE R2
9.80m s-2
第二章 牛顿定律
1
物理学 第六版
2-3 几种常见的力
四种相互作用的力程和强度的比较
种 类 相互作用粒子 力程/m 强度
弱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电弱相互 作用理论
三人于1979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鲁比亚, 范德米尔实验证明电弱相互
作用,1984年获诺贝尔奖.
电弱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大统一”(尚待实现) 万有引力作用
第二章 牛顿定律
3
物理学 第六版
2-3 几种常见的力
二 弹性力
由物体形变而产生的.
常见弹性力有:正压力、张力、弹簧 弹性力等.
弹簧弹性力 F kx
——胡克定律
第二章 牛顿定律
4
物理学 第六版
2-3 几种常见的力
例1 质量为m、长为l 的柔软细绳,
一 在端绳系的着另放一在端光加滑力桌F 面.上设质绳量的为长m度'不的变物,体,
质量分布是均匀的.求:
(1)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绳上任意点的张力.
l
m' m
F
第二章 牛顿定律
y
FN
Ff O ds x
FT d / 2 d / 2FT dFT
d
O'
B A
O'
FTB
FTA
第二章 牛顿定律
11
一
万有引力
F
G
m1m2 r2
2-3 几种常见的力
m1
m2
r
引力常数 G 6.671011 N m2 kg2
重力 P mg ,
g
GmE r2
地表附近
g
GmE R2
9.80m s-2
第二章 牛顿定律
1
物理学 第六版
2-3 几种常见的力
四种相互作用的力程和强度的比较
种 类 相互作用粒子 力程/m 强度
弱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电弱相互 作用理论
三人于1979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鲁比亚, 范德米尔实验证明电弱相互
作用,1984年获诺贝尔奖.
电弱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大统一”(尚待实现) 万有引力作用
第二章 牛顿定律
3
物理学 第六版
2-3 几种常见的力
二 弹性力
由物体形变而产生的.
常见弹性力有:正压力、张力、弹簧 弹性力等.
弹簧弹性力 F kx
——胡克定律
第二章 牛顿定律
4
物理学 第六版
2-3 几种常见的力
例1 质量为m、长为l 的柔软细绳,
一 在端绳系的着另放一在端光加滑力桌F 面.上设质绳量的为长m度'不的变物,体,
质量分布是均匀的.求:
(1)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绳上任意点的张力.
l
m' m
F
第二章 牛顿定律
y
FN
Ff O ds x
FT d / 2 d / 2FT dFT
d
O'
B A
O'
FTB
FTA
第二章 牛顿定律
11
2024版大学物理学(全套课件下册)马文蔚

态的变化过程。
宇宙的基本规律和演化
03
研究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天体演化、宇宙起源和演化等基本问
题。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手段观测和测量物理现象, 验证物理规律和理论。
理论方法
通过数学和物理理论,建立物理模型 和理论框架,解释和预测物理现象。
计算方法
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和计算,研 究复杂物理系统的性质和行为。
物理学的意义
物理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类认识自 然规律,也为其他科学和工程领域提 供了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持。
大学物理学的课程内容和要求
课程内容
大学物理学通常包括力学、热学、 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基础 内容,以及一些拓展内容,如相 对论、量子力学等。
课程要求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 原理和定律,具备分析和解决物 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实验技 能和科学思维方法。
利用几何光学原理设计的仪 器,如显微镜、望远镜、照
相机等。
利用全反射原理实现光信号 在光纤中的长距离传输,具 有传输容量大、抗干扰能力
强等优点。
利用受激辐射原理产生高强 度、高单色性、高方向性的 光束,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
医疗、科研等领域。
利用光学系统对信息进行变 换和处理,如全息照相、光
学计算机等。
02
03
磁感应强度
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 理量。
毕奥-萨伐尔定律
计算电流元在空间中产生 磁场的定律。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探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 用力,即安培力。
电磁感应
1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描述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定 律。
楞次定律
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 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哈工大大学物理课件马文蔚教材第19章1量子物理.ppt

2)维恩位移定律
m
黑体辐射出的光谱中辐射最强的波长 m 与黑体温度
T 之间满足关系
mT b
维恩常数 b 2.897756103 m K
四. 经典物理学所遇到的困难——解释实验曲线
M0
1)维恩的半经验公式:
M 0 3e /T
公式适合于短波波段, 长波波段与实验偏离。
2)瑞利----金斯公式
或
2
2 h M0 (T )
c
M0 (T )
3
hc
e 1 kT
或 M 0 (T )
c2
h
e kT 1
假说:
对于一定频率 的电磁辐射, 物体只能以
h为单位发射或吸收它 --- h 是一个普适常数
物体 发射或吸收电磁辐射只能以“量子”
的形式进行, 每个能量子能量为: E nhv
能量子的最小能量 h
测量系统
加热器 Mr00 (,T )(1014W / m3 )
1.0
可 6000K
见
光
0.5
区
5000K
黑体辐射的 实验曲线
4000K
3000K
(m)
0
0.4 0.8
1.2
1.6
2.0
三. 黑体辐射的基本规律
1)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
M0(T )
0
M0
(T
)d
T
4
斯特藩常数
5.67051108W / m2K 4
3)单色吸收比(光谱吸收比)λ 和单色反射比(光谱反射比)
λ
物体在温度T,吸收和反射频率λλdλ范围内电磁 波能量与相应波长入射电磁波能量之比
对于不透明物体: λ + λ =1
哈工大大学物理课件(马文蔚教材)-第4章力学

2
重力和惯性
重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而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特性。
3
弹力和弹簧的力学性质
弹力和弹簧具有特殊的力学性质,能够影响物体的运动和形状。
4
力的合成和分解
力的合成和分解是计算和描述物体上施加的力的重要方法。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惯性定律的原理
牛顿的第一定律解释了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的原理。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力的作用与反作用是相互作用 的两个方面。
实例:火箭发射
火箭发射过程中,喷射出的燃料产生的反作用力推 动火箭向上运动。
物体的平衡和平衡条件
1
平衡的定义
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称为平衡。
2
平衡的条件
物体达到平衡需要满足力的合力为零和力的力矩为零两个条件。
3
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哈工大大学物理课件(马 文蔚教材)-第4章力学
本章概述了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牛顿力学的三大定律和重力与惯性的关系。 我们将深入探讨牛顿第一定律的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力和加速度关系, 以及牛顿第三定律的作用与反作用。
力学的基本概念
1
牛顿力学三大定律
牛顿力学由三大定律组成,这些定律解释了物体的运动以及力的作用。
平衡条件在工程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建筑物和桥梁的设计。
实例:滚动的球体
滚动的球体因惯性而保持匀速运动,直到外力改变 其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
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力是使物体加速度改变的原因。
加速度的计算
通过使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可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ຫໍສະໝຸດ 质量和加速度成反比,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马文蔚《物理学》(上、下)课件讲义

15
物理学
第五版
即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B
l
A
当
时, vB = 1.73v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沿 轴正向
16
物理学
第五版
四 加速度
反映速度大小和 方向随时间变化快慢
1 平均加速度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B
A
与 同方向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7
物理学
第五版
2 (瞬时)加速度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求
时的速度.
(2)作出质点的运动轨迹图.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1
物理学
第五版
已知: 解 (1) 由题意可得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时速度为 速度 与 轴之间的夹角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2
物理学
第五版
(2)运动方程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消去参数 可得轨迹方程为
轨迹图
6 4 2
-6 -4 -2 0 2 4 6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3
物理学
第五版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例2 如图A、B
两物体由一长为 的 刚性细杆相连,A、B 两物体可在光滑轨道 上滑行.如物体 A以
B
l
A
恒定的速率 向左滑
行, 当 物
时, 体B的速率为多少?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4
物理学
第五版
解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B
l
A
两边求导得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四 理解伽利略速度变换式, 并会 用它求简单的质点相对运动问题.
大学物理学第五版马文蔚高等教育出版社静电场1ppt课件

性相吸”。q1
q2
q1
q2
大小:
+
F1 2
F12F2
1k
q1 q2 r2
r
+
F2 1
+ F12 r
–
F2 1
(k =8.988109 N·m2·C29109 N·m2·C2)
方向: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矢量表示:
F kqr1q22
令: k
e施力 受力
1
4 0
1
精(5选-p1pat课)件2021F40
n
即:
E Ei
(5-3)
i 1
•• q1 qn F3
•q2
•q0 F2
•q3
Fn
F1
点电荷系在空间任一点所激发的总场强等于各个点电荷单独
存在时在该点各自所激发的场强的矢量和。
精选ppt课件2021
7
四.场强的计算 (重点、难点)
线1.索点:电从荷点的电场荷强的场强
公理带式电求出体EF出发的点q4,场F电0q利强0荷0q4r用。系2qe叠0及r2加任e 原意
大学物理
静电场
(第一讲)
作业:P191 习题 5-7 5-9 5-12
精选ppt课件2021
1
第五章 静电场 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
5-1电荷的量子化 电荷守恒定律
电学主要研究电磁场的规律及物质的电学、磁学性质,研究与 电磁现象有关的规律。电学是牛顿唯一没有问津的领域。
对电的初步认识:摩擦生电 丝绸-玻璃(+)毛皮-橡胶(-)
电场
a) 电量 q0 足够小;
q0 F
+
E b) q0
定义:
的几E 何 尺F寸足够(5小-2.)
大学物理学第五版马文蔚ch.ppt

§4-2 力矩 转动定律转动惯量
一、力矩 ①力臂:从转轴 z 与 截面的交点O到力 F 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d~力 F 对转轴的力臂
M
z
o
r
d
F
②力矩:
在垂直与转轴的平 面内,外力 F 与力线到 转轴的距离d(力臂)的乘 积定义为对转轴的力矩。
M r F
为正。 定轴转动,规定: 力矩逆时针方向 M
Fi
mi
F i Fi mi ai
建立自然坐标:切向、法向;
切向分量式为: Fit Fit mi ait mi ri
法向分量式为: mi ain Fin Fin ②利用 M r F ,即为:M ri Fit
注:切向分力与圆的半径及转轴三者互相垂直。
二、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
~利用力矩定义+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刚体作定 轴转动的动力学规律。
设:oz 为定轴, P为 刚体中任一质点 i ,其 质量为 mi。质点 i 受外力 F i ,内力 Fi 的作用,均在与 Oz 轴 相垂直的同一平面内。 ①牛顿第二定律:
z
Fi
Oi r i
Fit F it
v
r
d 角加速度矢量: dt
刚体运动学中所用 d 的角量关系及角量 = dt 和线量的关系如下: v r
d d 2 2 dt dt at r an r 2
注意:、是矢量,由于在定轴转动中轴的方 位不变,故用正负表示其方向。 在刚体作匀加 0 0t 1 t 2 2 速转动时,相 2 应公式如下: 0 t 2 0 2 作业:P143 4-6 4-11
角动量 变化率
《物理学》第六版-马文蔚ppt 第12章 气体动理论 12-6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第六版
二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定律
麦氏分布函数
f (v) 4π(
m
) e v 3 2
mv 2 2kT
2
2πkT
f (v)
速率分布曲线图
o
v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6
物理学
12-6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第六版
三 三种统计速率
(1)最概然速率 vp
f (v)
f max
df (v) 0
dv vvp
14
物理学
12-6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第六版
解
vp
2kT m
m(H2 ) m(O2 )
vp (H2 ) vp (O2 )
vp (H2) 2 000m.s-1
vp (H2 ) m(O2 ) 32 4 vp (O2 ) m(H2 ) 2
vp (O2) 500m.s-1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v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3
物理学
12-6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第六版
f (v) 物理意义
表示在温度为 T 的平衡状态下,速
率在 v 附近单位速率区间 的分子数占总
数的百分比 .
f (v)dv 的物理意义:
表示速率在v v dv区间的分 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4
物理学
12-6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第六版
速率在v v dv内分子数:dN Nf (v)dv
速率位于 v1 v2 区间的
f (v)
分子数:Sຫໍສະໝຸດ Nv2v1
N
f
(v)dv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定义:设t时刻物体在位置P,
从原点O指向质点P点的 z
有向r 线 段x 称i 为 位y 矢 j。 z k 图1-1
注意:
位置矢量是矢量,它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大小: rr x 2y2 z2
方向:co sx,co sy,co sz
r
r
r
平面运动: r x i y j,rx 2 y 2
。描述轨道的方程叫 轨道方程。
三、位移(displacement)
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矢量改变
tt1 的 化2 时 时 相物对理刻 应量刻 。。与, , 质A B 点处 处 运质 质 动状, , 态点 点 r r A 变B位 位 在 o在 yAr矢 A矢 r BrxB
位移定义为:
r r Br A
z
3、认真完成作业,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能力。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1 参考系 质点
一、 参考系(Reference frame) 定义:为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的标准物 或物体组(如地球参考系)。
二 、质点(material point) 质点是具有一定的质量而没有大小和 形状的物体。
质点是理想模型。抽象条件为:
二、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物理量。
1定t质、t 时义点平 间:时做均t内刻曲加增到线a速量达运度为B动点v,t 速v t度 时v 为刻2在yv v1Av2点1 速B度(t为+vv2)t1 ,
反映的是 时t 间内速度变
化的平均快慢程度。 o
A(t)
x
图1-4
2、令瞬 时t加 速0,度v的t极限值就是质点在
例2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由长为l的刚性细杆相连, A、B两物体可在光滑轨道上滑行。如物体A以恒定 速率v向左滑行,当 6时0,0 B的速度是多少?
Aa 点处 l的t i瞬m 0 时v t 加 速度d dv 。t 公式d d为22 r t:
上式说明加速度为位矢的二阶时间导数。
vA
注意:
1)瞬时加速度是矢量,方 向与速度改变方向相同。
rA
2)速度的大小、方向二者之一
vB
rB
O
v
vB
发生变化,瞬时加速度不等于零
在直角坐标系中:
vdxidy jdzk dt dt dt
直线运动:
arctgy
r xix
二、运动方程
1、运动方程:质点P运动时,位矢 的大小和 方向均随时间而变化,故位矢
r x 是( 时t) i 间 t的y ( 函t) 数 j z ( t) k
x x(t)
或分量式:
y
y(t)
z z ( t )
2、轨道方程
运动质点在空间所经过的路径,叫做轨道
1、形状大小不起作用,如平动; 2、“物体线度”远小于“研究的距离”
如地球在太阳系的公转
太阳
地球
1-2 位置矢量、运动方程、位移
一、 位置矢量 (position vector)
位置矢量:用来确定质点P位置的矢量。
表示质点P的位置: (1)选取参考系;
y
(2)建立坐标系;
r
p
(3)确定单位矢量 i , j,k o
讨论:
y
rA
Adr r
rB rB B
a)直角坐标中:
o
x
v d d r td di x t d d jy t vx i vy j
速度分量为:
vx
dx dt
vy
dy dt
b)方向是该时刻轨道切 线方向,并指向质点 前进的方向;
y
A
rA rB
v
c)速率:速度大小的值。 o
x
vv dr (d)x 2(d)y2 dt dt dt
而在t=3s时的速率为:
v v 1 2 1 . 5 2 1 /2 1 . 8 m .s 0 1
(3)作出质点运动的轨迹图。
x(t)t2,y(t)1t22 4
由运动方程可分别作x-t,y-t和y-x图。
y
y
6
6
4
4
2
2
o 2 46 t y
x-t
6
o 2 46 y-t
t
4
2
-6-4 -2y0-x2 4 6 x
大学物理马文蔚版PPT
二、学习的主要内容
经典物理: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学 近代物理:狭义相对论、量子物理
三、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
1 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 2 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发源地、社
会进步的动力。
3 物理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
(1)知识方面:对物理学的内容和方法 、工作语言、概念和物理图象、其 历史、现状和前沿等方面从整体上 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图1-2
在直角坐标系中:
rA rB
xAi xBi
yA j yBj
z
y A
rA
rB
rB
o
x
r (xB xA )i (yByA) j
xi yj
注意:a)r和
注意 与
r是的r 两区个别r不同的概念;
b)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3 速度和加速度
一、速度
1、平均速度
y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平均速度: r与 的t 比
v xi y j 63i 62.25 j t t 41 41
i 1.25 j ms1
(2)求t=3s时的速度和速率;
解(2):由题意知,速度的分量式为:
vxd dx t1,vyd dy t1 2t
故t=3s时速度分量为
vx 1 m s 1 ,vy 1 .5 m s 1
故t=3s时速度为 v i 1 .5 jm s 1
adxvidyv jdzvk dt dt dt
dd2t2x i
d2 y dt
j
d2z
dt
k
axi ay j azk
例1: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r t x t i y t j
其中 x(t)t2,y(t)1t22 4
(1)计算在t=1s到t=4s这段时 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解:(1)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在t=1s t=4s内的平均速度为:
(2)能力方面:应用知识能力;获取信息 的能力;洞察能力;创新能力;表达 能力等。
(3)科学精神:正确的科学观,高尚的 科学精神;对人类社会高度的责任 感; 学术上的交流合作精神等。
四 学习大学物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大学学习特点是进度快、内容多,要培 养自学能力;
2、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 达出来”;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值为质点在 内的t平均
速度。公式为:
v r
o
rA rB(t+t) rB
x 图1-3
t
上式表明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
相r同。
v x ti y t jvxi vy j
2、瞬时速度
当 趋t于0时, 也趋r于0,则:
r趋于t
一极限值,此极限值称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简称为速度。
vlimrdr t0t 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