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现代诗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2021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阅读理解训练专项题一、现代文阅读南山春色阳春三月,我和外婆到南山去游玩。
________在山脚上就看见满山坡粉红的茶花在微微的春风中绽开笑脸,迎接来自各地的客人。
________这儿的茶花不仅数目多,种类也很多,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有的茶花早就盛开了,有大红的、粉白的、桃红的、纯白的;有的茶花才长出花骨朵儿,小小的,可爱极了!无数的茶花像一个个小仙女在花枝上尽情嬉戏玩耍。
路边长着许多翠绿的小草。
空气中不时飘荡着茶花和小草的芳香。
________我们来到了观景台脚下,啊,真是雄伟!我们顺着石阶爬到了观景台顶——群山的最高点。
真是太高了!我慢慢伸出手,拉住前面的栏杆,眼前豁然开朗,茂盛的林海被一层轻纱似的薄雾笼罩着,真是美丽极了!随着人流走下观景台,我的心还在怦怦直跳呢!1.联系上下文,把下面三句话分别放在文中的横线上。
①过了一会儿,我和外婆顺着山路终于爬上了山顶。
②走在山路上,我们不停地欣赏着路旁的茶花。
③我和外婆下了车,来到山脚下。
2.按游览顺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山脚下→(______)→(______)→(______)→走下观景台3.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4.按要求摘抄句子。
(1)描写“我”观赏茶花时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我”登上观景台时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歌溪这是一条爱唱歌的溪流,村里的人们叫它“歌溪”歌溪的水多么清,多么凉啊!它从很远的山间流出来,它的两岸,是浓密的树林。
有一段,它的水是银亮的,闪着光,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跳下来,溅起一蓬莲亮晶晶的水花。
它在那里积了很深的水潭。
歌溪的这一段像一个调皮的、不懂事的孩子,它的歌声有点儿粗野。
顺着一条光滑的石板,潭里的水急速地向下流淌。
石板上披覆着长长的青苔,像鲜绿的丝线,又像姐姐的长发。
小学四年级现代诗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现代诗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一、阅读《绿》片段,回答问题。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1.写出文中表示绿的词语,再仿写三个表示绿的词语。
2.文中的绿指的是()A.一种颜色 B. 绿色的植物C.绿墨水、绿衣服 D. 大自然的景象、生命的象征。
3.春天来了,你还发现哪里有绿色呢?我发现在有绿色。
二、阅读《白桦》片段,回答问题。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1.这首诗歌的第一句话总写了白桦的特点,用和写出桦树的形象。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
这让我们不禁想到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
3.根据诗歌内容补充词语。
()的寂静()的金辉()的雪花4.对下列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行判断。
(1)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2)“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是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3)“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这里实际上并没有白桦树,都是诗人想象出来的。
三、阅读《繁星十》,回答问题。
()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选自《繁星春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淡白嫩绿深红2. 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和。
3.“芽儿”“花儿”“果儿”象征人的成长阶段从到。
4.理解诗歌,完成填空。
当你还是芽儿时,要。
当你开出花儿时,要。
当你成了果儿时,要四、阅读《游子谣》,回答问题。
现代诗歌赏析及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现代诗歌赏析训练题一、阅读《美丽的夜雨》完成题目像轻声到来的客人打开啤酒吧,欢迎于是,泡沫,水珠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进美丽的夜雨辛勤地擦洗大地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城市一下亮了起来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美丽的夜雨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雨声掩住了低低的私语从月夜下散出温暖的热气把雨丝蒸酿成了蜜美丽的夜像拉着小提琴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把明天更甜的生活飘进孩子的梦1、这首诗主要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作者从各种角度反复设喻,用多种喻体去说明夜雨这一本体,请具体说说这首诗用了哪些喻体?这些喻体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诗句清新洒脱,生动形象,立足表现感觉和情绪,写人和自然的微妙关系,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
试说说下面几句诗的美妙之处(重点从词语和修辞方面去品味)“美丽的夜雨,辛苦地擦洗大地,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城市一下亮了起来,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3、面对美丽的夜雨,你有什么体验?请用几行小诗展示你的体验。
阅读《秋晨》(于赓虞)完成题目: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1、这首诗分为两节,请概括每一节的意思。
2、“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中的“你”是指,“你已复活”中的“你”是指3、“星霜漫天”突出了,“圣水难洗”说明了4、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思路是怎样的,他要表达怎样的情怀?5、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三、阅读《星星》(臧克家),完成题目:我爱听人家把星叫做星星夜空是另一个世界,星星是它的小民谁也不排挤谁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渺小得没有名字它们用自己的光圈,告诉自己的存在。
仰起脸来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一,二,三,你数呵,它们那么多,那么多……1、你认为这首诗中那句写得最好?为什么?2、自己的光圈是什么意思?3、“谁也不排挤谁”是什么意思?4、“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什么?5、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题。
四年级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题1.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回答问题。
夏天到,蝴蝶飞,翩翩起舞美丽姿。
彩色翅膀轻拍打,花丛中快乐没加。
问题:这首小诗主要描写了什么场景?答案:这首小诗主要描写了夏天中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场景。
2.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回答问题。
银河上的光芒,亮照了大地上。
大地上的小草,任意摆动荡。
问题:这首小诗主要描写了什么?答案:这首小诗主要描写了银河的光芒照亮了大地上的小草自由摇曳的景象。
二、填空题1. 将下面的诗句中缺失的汉字补全。
月色皎朗 ____1____ 气清,街头巷尾有欢声。
清风如 ____2____ 轻吻面,春意盎然可 ____3____。
答案:1. 清风 2. 有 3. 见。
2. 将下面的诗句中缺失的词语补全。
春天到了,万物 ____1____,小草香香,花儿美美。
燕子 ____2____ 回家建巢,等来年再 ____3____。
答案:1. 复苏 2. 归来 3. 相见。
三、判断题根据所给的诗句,判断正误。
正确的写"√",错误的写"×"。
1. √ 杜鹃啼血春已归,揭开喜悦和感慨的序幕。
2. ×小桥流水人家,嫩绿的田野处处都是。
3. ×世上没有绝对的喜悦,也没有绝对的悲哀。
四、作文题请你根据下面的图片所展示的景物,写一首诗。
(图片描述:夜晚的湖边,月亮挂在湖面上,树影婆娑,微风吹拂)答案:在湖光月影的夜晚,碧波荡漾湖面澄;月光倒映林间树,微风轻拂树影婆娑。
静谧夜色宛如诗,心灵舒展无边际。
自然风光美如画,湖边之夜扣人心。
第三单元“走进诗歌”(主题阅读)-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统编版)

阅读要素: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短诗三首》《绿》《白桦》和《在天晴了的时候》4首诗歌组成。
本单元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不同的意境,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了解诗歌的特点,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4篇诗歌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比如,《短诗三首》中的提到的“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写出了对母亲的依恋;《绿》中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写出了对绿的感受和热爱;《白桦》中通过对白桦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具有白桦精神的守林人的赞美。
《在天晴了的时候》描写了作者看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表达作者对雨后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知识点补充:如何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诗歌诗歌阅读题经常会考查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诗歌,包括赏析整首诗、赏析诗中的某一句等。
作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诗歌中常考查的表现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名称特点作用虚实结合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对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诗歌一般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诗人使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趣味、诗韵俱存,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拓展了诗歌的外延。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使事物生动化、具体化,可以起到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典型意象。
华主题、点明中心的作用。
象征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深意。
动静结合一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事物,形成形象和意境的和谐统一。
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现代诗歌《秋天》阅读训练及答案附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10 分)秋天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注释:梦寐,睡梦,梦中。
18.下面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古语云:“秋风秋雨愁煞人”,而诗人笔下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是世外桃源般的,是明媚淸甜的。
B.“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视听结合,产生一种隐约、飘逸的意境,“丁丁”表现出声音的悠远、山谷的幽深。
C.“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写渔人在悠闲自得中享受生活。
D.“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牧羊女白天看不见爱恋的牧童,倍感失落伤心,就去睡梦中找寻。
含蓄地写出初恋少女相思之苦。
19.下面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诗人使用大量的拟人修辞,使得情感表达更形象,突出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
如“饱食”、“栖息”、“游戏”等。
B.“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运用比喻。
湖岸乌桕树的叶影随水波摇曳,似青鳊鱼戏水,渔人产生错觉,连忙收网。
诗人写来,宛如一幅画,妙趣横生。
C.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入手,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种感觉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祥和安乐的画面。
D.诗人在空间的构思上匠心别致,从山林到江面再到草野,富有地域特色;在时间上,也巧妙组合,分别对应为清晨——中午——夜晚,非常紧凑。
20.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明媚的秋景图,由三个画面组成。
请你仿照给出的第三幅画面的概括,把另两副画面总结出来。
结构要求基本一致。
(4 分)第一幅画面:第二幅画面:第三幅画面:少女思恋图参考答案:18.D(描写初恋少女似恋非恋的感觉,在睡梦中也是清甜的。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3课《现代诗二首》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一、《秋晚的江上》——倦鸟归巢图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关于这句话下面说法正确的打“√”。
(1)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驮”字突出了鸟的力量大。
()(3)这句话想象奇丽:夕阳下,鸟儿归巢,看上去就好像是鸟儿在驮着太阳。
()2.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句话体现了鸟儿摆脱________,追求________的精神。
(2)想象一下“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构成了一幅奇异瑰丽的_______图。
二、《花牛歌》——花牛生活图①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②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③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④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1.第_______句是动态描写,第_______句是静态描写。
2.这首诗描绘了花牛在草地里的哪四个场景?用“”画出来。
3.这四个场景将花牛_________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花牛的_________之情。
4.我也会仿写。
花牛在草地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
妈妈的爱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 现代诗二首练习卷(含答案)

3现代诗二首基础达标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归巢.(cháo) 一穗.(huì) 霸.占(bà)B. 疲倦.(juàn) 芦苇.(wéi) 尽.管(jìn)C. 双翅.(chì) 一瞬.(shùn) 驮.着(tuó)D. 斜.阳(xié) 压.扁(yà) 化妆.(zhuāng)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B.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C. 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D.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锋。
3. 辨字组词。
窠( ) 苇( ) 眠( )巢( ) 违( ) 抿( )罗( ) 压( ) 锋( )萝( ) 庄( ) 峰( )4. 选择正确的字词,打“√”。
1.头白的芦苇,也(变妆)成一瞬间的红颜了。
2.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载驮)着斜阳回去。
3.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度)了西山的青锋。
4.白云(霸占占据)了半个天。
5.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偷:①暗中拿别人财物;②瞒着人;③苟且、敷衍;④抽出(时间);⑤偷东西的人。
1.你就算是活着,也不要苟且偷.生,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 )2.爸爸忙里偷.闲给我补课。
( )3.我钱被别人偷.走了。
( )4.昨晚,我们家来了一个小偷.。
( )5.太阳偷.渡了西山青峰。
(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B.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C.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D.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7.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斜阳把芦苇妆成红颜。
(改“被”字句)___________2.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把”字句:__________“被”字句:__________3.一朵朵白花在红霞的映照下变成了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现代诗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阅读《绿》片段,回答问题。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1.写出文中表示绿的词语,再仿写三个表示绿的词语。
2.文中的绿指的是()
A.一种颜色 B. 绿色的植物
C.绿墨水、绿衣服 D. 大自然的景象、生命的象征。
3.春天来了,你还发现哪里有绿色呢?
我发现在有绿色。
二、阅读《白桦》片段,回答问题。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这首诗歌的第一句话总写了白桦的特点,用和写出桦树的形象。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
这让我们不禁想到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
3.根据诗歌内容补充词语。
()的寂静()的金辉()的雪花
4.对下列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行判断。
(1)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
(2)“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是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
()(3)“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这里实际上并没有白桦树,都是诗人想象出来的。
三、阅读《繁星十》,回答问题。
()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选自《繁星春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淡白嫩绿深红
2. 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和。
3.“芽儿”“花儿”“果儿”象征人的成长阶段从到。
4.理解诗歌,完成填空。
当你还是芽儿时,要。
当你开出花儿时,要。
当你成了果儿时,要
四、阅读《游子谣》,回答问题。
游子谣
戴望舒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游子的家园呢?
篱门是蜘蛛的家,
土墙是薜荔的家,
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
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
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
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
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
清丽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园,
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
(选自《小学课本中的名家作品赏析大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对文中的两个问句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个是疑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
B.第一个是反问句,第二个是疑问句
C.全是疑问句
2.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将比作青色的蔷薇。
3.全诗共小节,第二小节写“蜘蛛的家”、“薜荔的家”、“鸟雀的家”,通过对比,流露出作者之情。
小学四年级现代诗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答案
一、阅读《绿》片段,回答问题。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1.写出文中表示绿的词语,再仿写三个表示绿的词语。
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例如:深绿草绿苹果绿
2.文中的绿指的是( D)
A.一种颜色 B. 绿色的植物
C.绿墨水、绿衣服 D. 大自然的景象、生命的象征。
3.春天来了,你还发现哪里有绿色呢?
我发现在答案不唯一有绿色。
二、阅读《白桦》片段,回答问题。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这首诗歌的第一句话总写了白桦的特点,用银霜和雪花写出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
这让我们不禁想到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根据诗歌内容补充词语。
(朦胧)的寂静(灿灿)的金辉(晶亮)的雪花
4.对下列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行判断。
(1)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
(2)“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是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3)“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这里实际上并没有白桦树,都是诗人想象出来的。
( X )
三、阅读《繁星十》,回答问题。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选自《繁星春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淡白嫩绿深红
2. 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拟人和排比。
3.“芽儿”“花儿”“果儿”象征人的成长阶段从稚嫩到成熟。
4.理解诗歌,完成填空。
(意思对即可)
当你还是芽儿时,要吸收养分,发展自己。
当你开出花儿时,要充实自己,用芬芳愉悦世界。
当你成了果儿时,要懂得奉献,回报社会
四、阅读《游子谣》,回答问题。
游子谣
戴望舒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游子的家园呢?
篱门是蜘蛛的家,
土墙是薜荔的家,
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
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
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
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
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
清丽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园,
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
(选自《小学课本中的名家作品赏析大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对文中的两个问句分析正确的是( C )。
A.第一个是疑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
B.第一个是反问句,第二个是疑问句
C.全是疑问句
2.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微风掀起的海浪比作青色的蔷薇。
3.全诗共五小节,第二小节写“蜘蛛的家”、“薜荔的家”、“鸟雀的家”,通过对比,流露出作者思家而无归期的深深叹惋和无奈之情。
(关键词:想家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