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

大量使用方言语法。如:¡°难过得死掉了¡±、¡°累死掉了¡±、¡°走先(先走)”、¡°我倒¡±(表示晕倒)¡ ¡
2、方便简洁、有一种亲切感,,距离我们更近.
【421】: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模式家庭[来源:学科网]
3、富有时代气息
【独二代】:4-2-1家庭,即独生子女的父母也是独生子女。
【环境激素】: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时释放到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它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于雌性激素的作用,干扰体内正常分泌的激素,最终归结到使生殖机能失常。
法商: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守法习惯等,类似“情商”、“智商”的构词。
抓狂:受不了刺激而行为失常
恐龙、青蛙、大虾、菜鸟、狂顶、吐槽、小强、新蚊连啵……
4、新词新语的概念、种类、特点
新词新语也就是流行语,就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广为传播使用的语言。
1、数字类:如:
【0487561、3344521】:你是白痴无药医、生生世世我爱你。
作秀(Show)、黑客、伊妹儿、热狗、酷、7456、748、886、炒鱿鱼(粤方言)整(东北)、躲猫猫、哇塞
4、词语衍生和缩略形成的新词语。如:
A、由白领、蓝领衍生出:金领、粉领、黑领。黑客——灰客、红客、闪客
B、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CEO RMB
七、使用新词新语的好处:
1、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囧】:现今多用于形容一个人惊讶或无可奈何的表情。它的意思已不再是《说文解字》中的¡°囧,大明也¡±。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数量的新词新语,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
2. 培养学生对新词新语的敏感度,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流行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内容:1. 新词新语的定义与特点2. 常见的新词新语及其含义3. 流行文化的概念及其与新词新语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词新语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的新词新语。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流行文化中的典型新词新语。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新词新语的理解和看法。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词新语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新词新语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常见的新词新语,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新词新语的含义。
3. 分析流行文化中的典型新词新语,让学生了解流行文化对新词新语的影响。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新词新语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本次课程,强调新词新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交流互动。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新词新语的练习,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挑选一些流行文化中的典型新词新语,如“网红”、“打卡”、“佛系”等,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这些新词新语的来源、含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情景模拟:设定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新词新语进行情景模拟,提高学生在新词新语实际应用中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3. 小组竞赛:组织新词新语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加学生对新词新语的记忆和理解。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如《新词新语词典》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新词新语学习资料。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新闻、社交媒体等,收集最新、最热门的新词新语,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

新词语与流行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围绕“新词语”话题,探究剖析社会现象,让学生领会到新词语在社会中的影响;2、能够结合自己掌握的新词语和学生搜集的新词语,将之与学生作文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对流行文化有正确的态度;【教学重点】对语言的发展变化作更为粗浅的了解,从中感悟深层次的文化蕴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作文中关注语言的意识,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和判断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以前如果有人说我可爱,我会很高兴:我还是有优点的哦。
现在如果有人说我可爱,我就会心里嘀咕了:这是什么意思呀?同学们知道这有什么意思吗?(可爱=可怜没人爱)如果大家留心就会发现,类似这样的词语很多,网络上有新词语,其它媒体(如报刊、电视等)都有新词新语。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新词语和流行文化。
二、走近新词新语1、明确新词新语的概念关于新词新语的概念,一般认为,新近创造出来的词语,或是旧词新用,这样的词语就叫新词新语。
2、初步感知新词新语学生找出“偶是小美眉,偶有一个理想,那就是等M e长大了,要做一名‘白骨精’!”一句中所包含的新词新语,说说它们的意思。
三、深层理解新词新语,并探讨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与方式1、看完这则片段之后,大家除了对里面的经典词语忍俊不禁外,自己是不是也暗暗下决心一鸣惊人呢?下面我们把大家分成四大组展开讨论,大家和组员一起分享你们所找到的新词新语,每个人说三到四个,经过讨论,每组推荐三个词语写在小纸片上。
环视教室组织大家讨论。
要求:找出,并解释新词语,说明在什么情况,什么场合下使用,并尝试用这些新词新语造句;2、教师抽点各组学生代表发言,共同分享组员的讨论结果。
四、探讨新词新语的产生途径和产生方式(结合教师自己找到的新词新语进行分析)1、随着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而产生新生事物的诞生或新现象的出现,必然伴随着许多新词语的产生。
比如,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出现,“网吧”应运而生;随着手机的普及,“彩铃”一词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另外,还有医托、黄金周等也是新生事物或现象诞生的结果。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数量的新词新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兴趣和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3. 通过对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词新语的定义和特点2. 流行文化的概念和表现形式3. 常见的新词新语及其含义4. 流行文化中的热门现象和话题5. 新词新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词新语的定义、特点和流行文化的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现象。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的话题。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新学到的词汇和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新词新语的定义、特点和流行文化的概念。
3. 分析具体的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现象,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含义和用法。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的看法和体验。
5. 让学生进行实践演练,将新学到的词汇和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新词新语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演练表现:评估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将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4. 学生自我评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涵盖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的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文章、视频和图片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 流行文化实物:收集一些流行文化的实物,如流行歌曲、电影海报等,用于展示和讲解。
4. 小组讨论材料:准备一些关于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的话题,供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使用。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局:将教室座位布置成圆形或小组形式,方便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
探究3: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搜集整理一些新词新语,分析它们所反映流行文化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新产生的词语中领略当代流行文化,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语言的意识,并能试着作出较深层次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搜集整理一些新词新语,领略当代流行文化,对新产生的词语作出较为深层次的透视和理性的思考。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地和大家一起学习《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说实话,在准备这节课时我才发现自己已经out了,好多的新词新语都是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我的感受正如崔健的一句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经过一番恶补,我终于也掌握了一些。
下面我就用新词新语来给大家介绍介绍我自己,一来和大家交个朋友,二来也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们也能踊跃展示自己,让我们更好的交流。
(出示课件1)我的名字叫庞俐敏,昵称PLMM,是我名字拼音的缩写,如果大家要读成漂亮美眉,我也欣然接受,虽然纯属巧合;我的年龄嘛,应该属于奔奔族中的一员,不是新新人类;职业,大家都知道,教师应该属白领阶层吧,但实不相瞒,生活过得有点辛苦,我还真想成为粉领;看我这把年纪,肯定是已婚,但因工作关系,我和丈夫成了半糖夫妻,因为我不是新新人类,所以没能成为丁克家庭;要问我的经济状况嘛,因为不舍得花钱,所以我还不是月光公主,挣的钱不够多,买房子只能按揭,是个房奴;兴趣爱好呢,我喜欢卡拉OK,唱得不怎样,偶尔上上网,是个草根网民,最近蠢蠢欲动,想成为一个股民,但目前还是一个股盲。
好了,这就是大家眼前的我。
现在你们对我是了解清楚了,还是雾里看花呢?关键看你是否理解那几个新词新语的意思!懂意思的说出来,我可不怕被大家解读得清清楚楚!(出示课件2)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在语言交际中频繁运用却没有被过去的词典收录的词语。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课题: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新词新语的概念和特点;2. 了解流行文化对新词新语的影响;3. 能够分析新词新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4. 能够运用新词新语进行表达和沟通。
教学重难点:1. 新词新语的特点分析;2.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关系;3. 新词新语的运用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相关资料;2. 课堂练习和活动安排。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引入话题,让学生讨论他们最近在日常生活中听到或使用过的新词新语,了解新词新语在流行文化中的普遍存在。
Step 2:新词新语的特点分析(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新词新语,引导学生分析新词新语的特点,如:来源多样化(网络词语、外来词等)、含义丰富多变、简洁明了、富有时代感等。
Step 3:流行文化与新词新语的关系(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流行文化对新词新语的产生和传播有什么影响?”通过展示一些流行歌曲、影视作品、网络热点等,让学生分析流行文化对新词新语的推动作用。
Step 4:新词新语的运用技巧(15分钟)讲解一些常见的新词新语运用技巧,如:使用比喻、引用网络热点、结合当下社会现象等。
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写作和表达中灵活运用新词新语。
Step 5: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如:写一篇短文,讨论一个流行文化现象对新词新语的影响;在小组讨论中,运用新词新语描述和解读一个社会现象等。
Step 6: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重点强调新词新语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
Step 7:布置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新词新语的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新词新语的概念、特点以及与流行文化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学会了运用新词新语进行表达和沟通。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1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向生活学习语言,使学生了解新词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语言的意识,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和判断。
2、能正确评价和运用新词新语,能从新产生的词语中领略当代流行文化,并能作出较深层次的透视和理性的思考。
探究重点:认识并评价新词新语。
探究难点:如何评价新词新语。
活动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那个星期天,妈妈带我去逛200。
我的GG带着他的‘恐龙’GF 也在200玩,GG的GF一个劲地对我an,是美国大学内对新生的称呼,现在我国的一些大学内也对它直接运用。
“秀”是英语show的音译,意思为演出、表演。
而现在由它产生出一大批新词在青年中流行,做秀、秀服、脱口秀、生活秀等。
英语单词与汉语表达混用也比较常见。
如“哦,mygod!”,“Hi,大家好!”半英半中本是一种网络时尚,而现在又扩展到日常交流与交往中。
不少新词由中英文混合生成,如“AA制”、“T恤”、“IT人才”、“e 时代先锋”。
一首校园打油诗可以真实反映英汉混用的情形:“人生本该happy,何必整天study,只要考试pass,拿到文凭goaway。
”4、港台话和强势方言挺进势头强劲。
来自香港的“爽”是目前大陆青少年的常用口语,有带劲、好极了、感觉不错等种种含义,很多场合下都很乐意用它,像“太爽了”、“友情送爽”。
同样也来自香港的“酷”,是英文cool的发音,表示好、非常舒适之意。
调查显示“酷毙了”位列当今大学校园流行语排行榜榜首。
由它派生的词还有许多,如酷评(有力度)、酷装(新潮)、长得酷(很帅、很棒)。
来自粤语的词汇也不少,像“搞掂”、“埋单”等。
5、语气词和感叹词大量运用。
校园口语中充斥着大量的语气词和感叹词,走进学生当中,“吔”、“哇噻”、“我靠”、“郁闷啊”等感叹词此起彼伏,“呵呵”、“嘻嘻”、“嘛”、“吧”等语气词在网络里更是广泛使用的。
6、代用语层出不穷。
在不少学生的日常用语中,玄机种种,密码多多。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新词新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对流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提高学生运用新词新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词新语的定义与特点2. 流行文化的概念与表现形式3. 常见新词新语的举例及解释4. 流行文化中的典型现象分析5. 新词新语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词新语的定义、特点和流行文化的相关概念。
2. 举例法:通过举例说明新词新语的用法和流行文化的具体表现。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的看法。
4.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新词新语,提高运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提供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的相关内容。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的例子。
3. 小组讨论材料:用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词新语讲解:讲解新词新语的定义、特点和常见例子。
3. 流行文化分析:分析流行文化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举例说明。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的看法。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新词新语,提高运用能力。
6. 总结与反馈:总结课堂内容,给予学生反馈,鼓励继续学习和实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对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观点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实践环节:观察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新词新语的情况,评估他们的运用能力和灵活性。
4. 作业和练习:通过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新词新语和流行文化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新词新语的创作和展示,鼓励他们发挥创意,提出自己的新词新语。
2. 邀请嘉宾或专家来讲座,分享他们对流行文化的看法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课时序号: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向生活学习语言。
2、了解新词新语,能正确评价和运用新词新语。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并评价新词新语。
2、难点:如何评价新词新语
三、教学用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前如果有人说我可爱,我会很高兴:我还是有优点的哦。
现在如果有人说我可爱,我就会心里嘀咕了:这是什么意思呀?同学们知道这有什么意思吗?(可爱=可怜没人爱)
如果大家留心就会发现,类似这样的词语很多,在网上是特别流行,很新颖、独特,谁来列举几个?(点评学生所列举出的词语)
网络上有新词新语,其它媒体(如报刊、电视等)都有新词新语。
关于新词新语的概念,一般认为,新近创造出来的词语,或是旧词新用,这样的词语就叫新词新语。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和感悟新词新语。
(二)认识感悟
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收集整理的一些新词新语。
(请两个学生上黑板写下自己收集整理的新词新语并做简要的说明)。
(以10个为宜)
参考词汇:
社会生活类1:
知本家、RMB、DV、DIY、边缘化、性骚扰、漫游、下载、下课、灰领、付学费、低保、玩转、“421”、双赢、SOHO 一族、黑恶、另类
休闲旅游类:
驴友、负离子、森林浴、绿色旅游、玩家、星级等。
商业类::
断码、量贩店、仿建、车市、灰色市场、均价、扩销、错峰等。
社会生活类2:
愿景、丁克家庭、猫腻、黑洞、磨合、地毯式、峰会、反超、跟进、缺位、西部文化等。
环保类:
绿色壁垒、石漠化、白色垃圾、断流、环境科学、环境激素、空气质量、藏羚羊。
科技类1:
液晶电脑、蓝牙、CEO、CFO、黑客、生物芯片、干细胞、暗物质、背投电视、编程、波导、磁控。
经济类1:
双赢、作秀、脱口秀、电子货币、世界银行、套牢、发烧友、国脚、扳平、反超、拉力赛、逼抢、赛季、外援、极限运动……
医药卫生类:
禽流感、非典、苏丹红、瘦肉精、抗药性、强迫症、刨冰、微波炉、干红葡萄酒等。
经济类2:
“三农”、软着陆、按揭、价格战、并购、撤标、循环经济、熊市、牛市、垃圾股、蓝筹股、实名制。
科技类2:
转基因、纳米、彩显、失能武器、信息库、环境武器、军演、虐俘、闪盘。
政治法律类:
和平崛起、FB、问责、和谐社会、反恐、不作为、特别法等。
小结:新词新语有着新颖、形象、通俗易懂、便于交际等特点,这是新语新语之所以能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学们要提高自己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就应该向生活学习,了解、掌握和运用新词新语。
用新词新语反映新的生活,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梳理探究
下面,为加深同学们对新词新语的认识,我们做一个小活动:请同学们从政治、科技、文化、生活、网络等几方面,任选一个方面,写出一个你最喜欢和一个你最不喜欢的新词新语,并说说你的理由。
(放手让学生梳理,并把自己的梳理结果写在纸上,然后思考、整理自己的想法,师生交流、共同探究。
并对学生的梳理探究作适当的点评。
提示:引导学生从词语含义、词语用法、产生途径、使用场合、文化品味、语言规范及与流行文化的关系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深入探究)
小结:梳理探究新词新语,我们的着眼点在于学习和运用。
新词新语的产生与发展,新词新语的品味与规范,新词新语的含义与运用,这些问题都很值得同学们深入思考。
(四)作业
你想进一步了解新词新语吗?那就请同学们课外自行分组,分工合作,开一次“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专题的梳理探究活动。
每个小组以5至7人为宜。
活动完成,同学们可自行举办一次梳理探究活动成果展。
总结:今天我们涉及到的这些新词新语,有的有文化品味,有的新颖形象,有的粗俗不雅,有的费解抽象。
看来新词新语真的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啊。
因此同学们既要学会运用,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更要学会辨别,粗俗不雅的要坚决抛弃,这样才能净化文字,更好的反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