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间惆怅客——纳兰性德 的《浣溪沙 》赏析
我是人间惆怅客
我是人间惆怅客——纳兰性德诗词赏析生05 陶欣2010030038一、纳兰印象最开始关注纳兰容若是在初中时,那时看了一部叫《烟花三月》的电视剧,被纳兰的才情和他词里流露出的凄清哀婉的情绪所感染,便从此喜欢上了纳兰词。
高中时又陆陆续续看了一些关于纳兰性德和纳兰词的书,今天终于有这个契机,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看了好多研究纳兰的资料后,却越发发现自己学识的浅陋,发现自己的想法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写这篇论文只是凭着自己的喜欢,把自己那些不成调的想法说一说。
在我的印象里,早期的纳兰该是“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他是八旗子弟,进士出身,是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身后是显赫一时的纳兰世家,谁不说这是一个天之骄子。
他显赫的家世,出众的才情造就了流传至今的词人纳兰性德,也正是这样,才使得纳兰在31岁就去世了,令人扼腕叹息。
可以说,他的聪慧让他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说出别人所说不出的,他的丰富的情感使得他的词情真意切,动人心弦,世间的所有事物放佛都在配合这他的意境、他的情绪:“西风吹老丹枫树”、“深山夕照深秋雨”、“新绿密,乱红稀,乳莺残日啼”即使是十分平常的自然景色只要在纳兰的词里就格外透出一种清丽和惆怅;“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几乎被诗人写烂了的月圆月缺在纳兰的笔下也格外凄清,并且几乎所有的景物,自然规律都可以成为纳兰表达情感的载体,如此自然而情意真切。
“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看那树影,那明月,那西风,无不是他的思念,他的凄楚。
但这位“乌衣门第”的词人却写道“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世人所羡慕的荣华富贵在他看来只是“冷笑置之而已”。
谁说御前侍卫不是康熙对他的变相监视,谁说显赫的家世不是对他自由的束缚。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间、到此凄凉否。
”便是这位词人一生的写照。
他活得太过通透,因此,一直置身于一种清冷的氛围里。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原文、译文及赏析
作品原文浣溪沙1身向云山那畔2行,北风吹断马嘶声3,深秋远塞若为4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5,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1]注释1.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2.那畔:那边。
3.“北风”句:谓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
4.若为:怎为。
5.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
戍:保卫。
译文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方吹散了骏马的嘶鸣,教人听不真切。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夕阳下,荒烟飘在废弃的营垒和关隘上,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1]创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赏析“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唐苏颋《汾上惊秋》有:“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而纳兰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
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
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下片。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
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故而张草纫在《纳兰词笺注》前言中言,纳兰的边塞词“写得精劲深雄,可以说是填补了词作品上的一个空白点”。
然而平心而论,无论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万帐穹庐人醉,星影要摇欲坠”,还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都不过是边塞所见所历的白描,作者本身并没有倾注深刻的生命体验,这类作品的张力无法与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同日而语。
纳兰性德《浣溪沙》及历代悼亡词讲读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强 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君不信, 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自然肠欲断,何必更西风!
余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断。
长飘泊,多愁多病心情恶。心情恶,模糊一片,强分哀 乐。
残阳影里,问归鸿、归来也未?且随缘、去住无心,冷眼 华亭鹤唳。
夜里我忽然梦见回到了故乡, 你正坐在小窗下,像从前一样对镜梳妆。 我们久久地互相凝望,无言以对,唯有泪流千行。 料定每当月明之夜,想起你在那植满小松的山冈, 将使我年复一年痛断肝肠。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 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 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 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 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天仙子] 月落城乌啼未了,起来翻为无眠早。薄霜 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红阑绕,此情待共 谁人晓?
念白:
《通志堂经解》两年,《渌水亭杂识》四卷, 二十二岁二甲七,绣豹一眼花翎前 《纳兰词》共三百篇,比兴誓把拟古贬,清 新婉约间雄浑,欲书灵峰事非难
风也过,千鸟南飞,江山老,烟雨飘迢, 此身落拓 再回首,六桥宦海,谁共我,谈笑踏功过 丹青卷,铁扇昼白,望红尘,韶华如笋, 夜色似我 又冬雪,银光素裹,梅花又开了又落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我是人间惆怅客
我是人间惆怅客残雪凝晖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
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浣溪沙》王国维先生从浩茫的宋词里找到了三个句子,用以譬喻治学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大家思维,果然不同凡响。
其实,先生找到的这三句词非唯可用来形容做学问的孜孜以求,执迷不悔,豁然开朗,放诸人生种种追寻的过程,也是完全合用的。
有一天我读纳兰《饮水词》的悼亡,对着“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句子久久发呆时,突然有个念头冒出来,觉得王国维先生治学三境界的句子,似乎正好可以拿来形容三个千古痴人。
他们是李煜,晏小山,纳兰容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岂非正是李煜的写照。
在汴京的瑟瑟秋风里,独上高楼,南望故国河山,黯然魂断:“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小山一生固守一颗痴心,虽因此由富贵公子而潦倒,以致衣食窘困,而始终不肯放低自己人生的姿态,正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最好注解。
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总是先要“众里寻他千百度”,要在“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苦闷里挣扎沉浮,如同那块青埂峰上的顽石,总要下凡经历了几生几世的劫难,最终才能堪破膏粱浮华之下的腌臜空幻,才能了悟一切虚妄不过一首“好了歌”,才能从此安住青埂峰上,与日月草木为侣,与朝霞做伴。
纳兰容若,正是一块因“无才可补苍天”而流落人间的顽石。
而他的挚友顾贞观,就是那携他入红尘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他的妻子卢氏,就是那专为点化他而生的绛珠草。
纳兰容若,名性德,容若是他的字。
然而自少年在《七剑下天山》里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无比喜欢,此后读到《饮水词》,对“性德”这个名字就怎么再也感冒不起来了。
我少年时迷恋武侠,在虚幻的江湖,英雄气,儿女情,所有的情节都可以在其中得到纾解。
那是白衣飘飘的年代,青衫磊落,红颜热血,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是那样的回肠荡气,远非现实世界的苍白贫乏可比。
《浣溪沙》初三
《浣溪沙》初三《浣溪沙》是常见的词牌名,初三语文教材中可能涉及多首《浣溪沙》的作品,以下是几首比较知名的《浣溪沙》及其赏析:纳兰性德·《浣溪沙》原文: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赏析:这首词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
故而“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
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全词除结句外,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纳兰的一草一木皆有灵性。
虽然作者一直未曾直接抒发要表达的情感,但人们从字里行间揣摩出作者的感受。
“吹断”二字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若为情”的发问中带出了作者对到任的迷茫与不安。
环境险恶,前途未卜,纳兰胸中风起云涌:怀古之心,恋乡之情,忧虑之思,纷纷扰扰难以平静。
晏殊·《浣溪沙》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这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更是传诵名句。
作者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但人事却和去年大不相同了。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整首词作者书写了暮春时节对人事变更的无可奈何和惆怅之情。
苏轼·《浣溪沙》原文: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谩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原文及赏析浣溪沙原文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浣溪沙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浣溪沙原文及赏析1浣溪沙·上巳明代:杨基软翠冠儿簇海棠,砑罗衫子绣丁香。
闲来水上踏青阳。
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
水流花落任匆忙。
注释:软翠冠儿:指用花草编成的头饰。
砑罗:光滑的丝绸。
青阳:春天。
”赏析:农历三月三日为古上巳节,是时倾城于郊外水边洗濯,祓除不祥。
《论语》谓:“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
”晋时曲水流觞,至唐赐宴曲江,倾都修禊踏青,均是此意。
此词所写,正是这一古老风俗沿袭至明代的情况。
全词情景交融,自然流畅。
浣溪沙原文及赏析2原文:浣溪沙·初夏明代:叶小鸾香到酴醾送晚凉,荇风轻约薄罗裳。
曲阑凭遍思偏长。
自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色恼人肠。
误他双燕未归梁。
注释:香到酴(tú)醾(mí)送晚凉,荇(xìng)风轻约薄罗裳。
曲阑凭遍思偏长。
酴醾:一种初夏开花的观赏植物。
荇:荇菜。
自是幽情慵(yōng)卷幌(huǎng),不关春色恼人肠。
误他双燕未归梁。
慵:懒散。
幌:布幔。
此指窗帘。
赏析:初夏傍晚,酴醾飘香,荇风轻约,词人曲阑凭遍,情思悠长,以至忘了卷帘,耽搁了双燕归梁。
全词着墨纤细,抒怀曲婉,表现出女词人体物的精微和咏物的巧思。
浣溪沙原文及赏析3原文:二月和风到碧城。
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赏析:此为咏物词。
词中借咏和风细雨中盛极一时、风情万种的柳枝,塑造了虽青春年少、红极一时而终归要红颜老去、潦倒落拓的歌妓舞女形象,表达了词人对于被侮辱、被损害的风尘女子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寄寓了作者自身深沉的身世感慨。
全词借助形象上的比拟与联想,将物与人的命运浑然一体地交织一起,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浣溪沙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浣溪沙纳兰性德浣溪沙纳兰性德篇(1):纳兰性德《浣溪沙》阅读答案《浣溪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
词中感怀前尘往事,整理了《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快来看看吧!《浣溪沙》阅读答案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珠帘斜控软金钩。
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1.这首词上片描写了怎样一幅图景(4分)2.这首词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试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夕阳西下,小楼染上晚霞,珠帘斜挂在门窗,柔软的金钩弯曲下垂。
词人倚在栏杆上,心绪无聊,无法控制心中的忧愁。
2.上片感情基调是低沉的,无论是夕阳还是小楼,既无情绪也控制不了忧愁,这是抑。
下片,美少女忽然出现,是那么潇洒,那么风流,使原来低沉的气氛一扫而光,这是扬。
通过先抑后扬手法的运用,塑造了少女的娇羞美丽形象。
①斜控:斜斜地垂挂。
控,下垂、弯曲貌。
②倚阑句:意谓倚靠着阑杆,心绪无聊,,又不能控制心中的忧愁。
③盈盈:谓仪态美好。
此处代指仪态美好之人。
盈,与“赢”同,容貌之意。
《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浣溪沙》赏析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
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
西风渐紧,寒意侵人。
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
但今年此时,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
“谁念西风独自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
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日子里,作者紧闭着窗子,独自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心呢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
纳兰性德赏析浣溪沙
纳兰性德赏析浣溪沙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豪放清远、情感真挚而著称。
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便是《浣溪沙》。
这首词以其清新淡雅的词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沧桑和情感纠葛的感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对这首词进行一番赏析。
《浣溪沙》共八首,其中每一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首: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是你,青衫也。
想起,年少时,梦里花落知多少。
这首词以“世事一场大梦”开篇,直接点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人生几度新凉,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流逝。
接着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风吹雨,回忆起了往事。
铁马是你,青衫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岁月和情感的怀念。
最后一句“想起,年少时,梦里花落知多少”,更是将诗人对往事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首:闲愁如醉,迷津欲断,忆当时,梅花照雪,一片丹心,千古事。
人间,万家灯火,暗淡了,几回寒暑。
这首词以“闲愁如醉,迷津欲断”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奈和对于情感的困惑。
在这个世界上,人生难免会有许多的迷茫和困扰,而这种闲愁更是如醉般让人难以自拔。
接着诗人回忆起了往事,梅花照雪,一片丹心,千古事,表达了诗人对于纯真情感和真挚情感的追求。
最后一句“人间,万家灯火,暗淡了,几回寒暑”,更是将诗人对于人生沧桑和情感纠葛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首:不见,不散。
山水空蒙,云雨空濛,几番风雨,几番离索。
一点浊酒,几时能醉,一杯清茗,多少情话。
这首词以“不见,不散”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情感的坚守和对于爱情的执着。
在这个世界上,情感的纠葛和离别的伤感无处不在,而诗人却依然坚持着对于真爱的追求。
接着诗人描述了山水空蒙,云雨空濛,几番风雨,几番离索,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沧桑和情感纠葛的感慨。
最后一句“一点浊酒,几时能醉,一杯清茗,多少情话”,更是将诗人对于情感的追求和对于真爱的坚守表现得淋漓尽致。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原文、译文及赏析
作品原文浣溪沙1身向云山那畔2行,北风吹断马嘶声3,深秋远塞若为4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5,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1]注释1.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2.那畔:那边。
3.“北风”句:谓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
4.若为:怎为。
5.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
戍:保卫。
译文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方吹散了骏马的嘶鸣,教人听不真切。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夕阳下,荒烟飘在废弃的营垒和关隘上,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1]创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赏析“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唐苏颋《汾上惊秋》有:“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而纳兰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
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
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下片。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
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故而张草纫在《纳兰词笺注》前言中言,纳兰的边塞词“写得精劲深雄,可以说是填补了词作品上的一个空白点”。
然而平心而论,无论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万帐穹庐人醉,星影要摇欲坠”,还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都不过是边塞所见所历的白描,作者本身并没有倾注深刻的生命体验,这类作品的张力无法与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同日而语。
浣溪沙原文及赏析(精选20篇)
浣溪沙原文及赏析浣溪沙原文及赏析(精选20篇)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浣溪沙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浣溪沙原文及赏析篇1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古诗简介《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
此词以白描手法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借以抒发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
上片写春光骀荡,屋内香炉袅烟,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几笔,勾勒寒食节的初春景色与民间习俗,情韵全出。
全词都是景语,仔细体味又都是情语,没有雕饰斧凿痕迹,隽秀自然,清新淡雅,充分表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翻译/译文寒食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荡漾着明媚的春光。
玉炉中名香将尽,残烟依旧飘出醉人的清香。
午睡醒来,头戴的花钿落在枕边床上。
海燕还未归来,邻家儿女们抢先玩起了斗草游戏。
江边的梅子已落,绵绵的柳絮随风荡漾。
零星的雨点打湿了院子里的秋千,更增添了黄昏的清凉。
注释⑴浣溪沙:词牌名。
⑵淡荡:舒缓荡漾之意。
多用以形容春天的景物。
寒食:节令名。
在清明前一二日。
相传春秋时,介之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之推抱树焚死。
为悼念他,遂定于是日禁火寒食。
《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⑶玉炉:香炉之美称。
沉水:沉水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⑷梦回:从梦中醒来。
山枕:两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
花钿:用金片镶嵌成花形的首饰。
⑸海燕:燕子的一种,冬天到南方过冬,春天回北方筑巢,又名越燕。
斗草:一种竞采百草、比赛优胜的游戏,参加者多为青年妇女与儿童。
《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
《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1浣溪沙纳兰性德(清代)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
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
人间何处问多情。
注释①伏雨:指连绵不断的雨。
杜甫《秋雨叹》诗:“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②高摘:攀高折花。
③斗轻盈:与同伴比赛看谁的动作更迅捷轻快。
轻盈,多用以形容女子体态的轻快、灵活。
④炉烟:香炉中的熏烟。
⑤酒晕:喝完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陆游《宴西楼》诗:“烛光低映珠帐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参考译文这连绵不断的雨如同剪不断的哀愁,依稀记得去年我们到杏花园游玩,还一起攀上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
香炉中的熏烟轻轻地萦绕,双袖在炉火映照中泛着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胀红了酒晕。
人间何其广大,竟然还是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
创作背景在这一年,纳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位女子离开了人间。
她是纳兰的第一位结发妻子,也有人说她是他遇到的第二个女人。
无论如何,她都是纳兰怀想一生的知音和伴侣:卢氏。
史书载,他们夫妻二人恩爱有加,感情笃深。
新婚燕尔的浪漫与纳兰词人的特质融合,成就了牵魂引魄、游梦天方的醉人生活。
然而短暂的快乐也许就是为了让纳兰El后的回忆更为酸楚。
就在三年之后的康熙十六年四月,卢氏产下一子海亮。
约月余,卢氏因为产后患病,于五月三十日撒手人寰。
突如其来的打击使纳兰太伤心。
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他浸着泪水的墨笔一再流露出哀婉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他在一首《沁园春》中写道: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
赏析《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本诗是一首相思之作,描绘了一种多情无奈的阑珊意绪,表达了诗人对伴侣的思念。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浣溪沙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篇1浣溪沙·庚申除夜纳兰性德〔清代〕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
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
风流端合倚天公。
译文及注释译文: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浓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红裙,还像往年一样绚烂吗?想起自家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
竹叶酒已经喝尽了,大家都在头上戴着彩绸做成的燕子来欢庆新年的到来。
灯烛已经熄灭了,剩下的灯花仿佛一条条金虫在微微颤抖,如此风流快乐,全仗着天公的庇护啊。
注释:浣溪沙:词牌名,小令,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三句,两平韵。
庚申(gēng shēn)除夜:即康熙十九年(1680年)除夜。
“收取”句:明王次回《寒词》:“个人真与梅花似,一片幽香冷处浓。
”这句说收拾起一切闲心,冷静下来,而思念之情却更浓烈了。
柘(zhè)枝:即柘枝舞。
此舞唐代由西域传入内地,初为独舞,后演化为双人舞,宋时发展为多人舞。
谁家:哪一家,此处指自家。
刻烛:在蜡烛上刻度数,点燃时以计时间。
竹叶:指竹叶酒。
采燕:旧俗于立春时剪彩绸为燕子形,饰于头上。
九枝灯:一干九枝的烛灯。
灺(xiè),熄灭。
金虫:比喻灯花。
端:真。
合:应该,应当。
赏析:上片写年末岁尾,各家皆翘首以待新春第一一黎明的到来。
“收取闲心冷处浓”,开篇第一句话就奠定了迹词的感情基调:在寒冷的除夕夜里迹应该抛开所有,放下一切,静心等待,但浓郁的闲情却是冷处偏浓。
在一片迹应该繁花着锦的情境中,纳兰却似有一种无言的忧伤。
纳兰性德《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清] 纳兰性德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作品赏析传说明珠罢相后,在家中读起容若的《饮水词》忍不住老泪纵横,叹息道:“这孩子他什么都有了啊,为什么会这样的不快活?”若明珠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这句话,或许他就能更深切地了解儿子的悲哀。
容若心里想要的,偏偏是他给不了的。
物质的极大丰裕会有两种作用:让人懈怠,或者是激发人有更深远的追求。
往往,越是万事无缺的时候,我们越会觉得掌心里一无所有。
你听,那个捷克人说——生活在别处。
幼抱捷才,仕途虽平顺,却不受大用的容若,恐怕也心知肚明——自己这御前侍卫的荣衔只是皇帝御座前的摆设。
明是用来安抚功臣之心,暗地里却是用来阻止他父子权势进一步扩张。
明珠的权势那样大,长子又是如此精明而富有才干。
不把他带在身边,而放到六部去历练,万一羽翼丰满尾大不掉,对皇权来说是不小的威胁。
八岁登极,深谙帝王心术的康熙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对容若,明是亲近,暗藏挟制。
可以说是明珠的权势阻挡了容若的仕途,任他有“经济之才,堂构之志”也只得匍匐于皇权之下,身不由己地成为皇帝和自己父亲政治较量的牺牲品。
他便时时落落寡欢,虽身在富贵之家,气质却逾近落泊文人。
如此心意牵引付诸词章便满纸落寞。
这一阕《浣溪纱》身世之感犹重。
院子里的残雪映衬着月光折射在画屏上,使得绘有彩画的屏更看上去也显得凄冷。
夜已三更,帘外月色朦胧,人声寂绝。
不知何处落梅曲笛声响起,呜呜咽咽地惹断人肠。
下阕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伤身世的叹息。
由词意看来,更应该是灵犀暗生的独自感慨,而不是朋友间当面的对谈倾诉。
本来词句至此,已令观者唏嘘不已,不料还有下一句,“断肠声里忆平生”更是伤人欲死。
见惯了哀而不伤,隐而不发,反而更容易被这样痛彻心肺的凄绝之美打动。
闭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见容若在那一片断肠声里,落泪神伤。
这阕我本解作爱情词。
以后是容若为了不遂的情事而自叹惆怅断肠。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清代:纳兰性德锦样年华水样流,鲛珠迸落更难收。
病余常是怯梳头。
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
愔愔只是下帘钩。
译文:锦样年华水样流,鲛珠迸落更难收。
病余常是怯梳头。
锦绣一般的年华像流水一样地逝去了,回忆起过去就会泪水不住的流。
病愈之后体弱憔悴,害怕对镜梳头,怕看到头发掉落。
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
愔愔只是下帘钩。
窗外小径上绿竹枝叶繁茂却满含怨尤,窗边洒入的落日余晖映照着落花,更生出许多愁怨。
心中郁郁,只得放下卷帘,悄悄地独处深闺了。
注释:锦样年华水样流,鲛(jiāo)珠迸(bèng)落更难收。
病余常是怯(qiè)梳头。
锦样年华:谓锦绣一般的年华。
此处指青春年华。
鲛珠,原指鲛人之泪化作了珍珠,此处比喻为泪珠。
迸落:散落。
怯梳头:病起多脱发,栉则顺梳而下。
怯,谓畏见落发。
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
愔(yīn)愔只是下帘钩。
绿云:如云般繁茂的绿色枝叶。
修竹:细长的竹子。
愔愔:幽深、消寂的样子。
一说柔弱忧郁的样子。
赏析:这篇是描绘春闺寂寞、春愁无奈的闺怨之作。
上片写主人公为年华易逝而伤怀,首句以时光开篇,颇具杀伤力,“锦样年华”说的是年华如锦缎一样绚烂,无限美好,却无奈流年似水,流逝得太快。
只有忽然回忆起来,才体会到往昔青春的难能可贵,因岁月无情而落泪。
在这里词人抒发的情绪哀婉细腻,柔情一缕,九转回肠,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
“多愁”、“多病”总是连在一起,词中拟她口吻的这个少女,显然也是多病而疏慵无绪的。
因病后体虚,一梳头就总会掉头发,古代女子除相貌外最注重头发的修饰,未免对镜梳头也难以鼓起勇气。
词到下片转换视角,写借着女主人公眼睛看到的窗外的景象,这里“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构成对仗,却只觉得是处无聊,那如云的绿竹尽是怨念,飘扬的落花尽是愁绪。
浣溪沙纳兰性德赏析
浣溪沙纳兰性德赏析
《浣溪沙·纳兰性德》是清代大诗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全词共
分为四个部分,其中每一个部分都是以“还似旧时游上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开头,呈现出纳兰性德对于过去的怀旧情感以及对未来美好
的憧憬。
这里就对这首词进行赏析:
首先,这首词表达了纳兰性德对于逝去时光和过去青春岁月的深刻怀
念之情,词中“还似旧时游上苑,曾逢桂花一洒然”表现了他曾经在游玩
的场所上苑中看到的桂花之景,十分怀念这个曾经的经历。
而后第三、第
四句“游人犹倚画栏干,风送香裳遥相见。
”给人悠远唯美的感觉,让人
能感受到纳兰性德怀念过去的心情。
然后,在词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这句话,纳兰性德表达了他
当年的自我感觉,也是他过去青春时光所能给他的最好印象。
那个青春时代,是自己成长的时光,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那时候的自己浑身散发
着青春的光芒,是多么的出色,这也是他回想起来时与别的同学来对的所在。
最后,这首词表达了纳兰性德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最后一句话“长
夜梦回巴山重,梦中岂有他乡?”表明了他追求的是人生的极致,是自己
的后半生能够处在美好的生活状态中,能够时时刻刻享受生活的精彩与美好。
整首词词意清晰,气韵深远,让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纳兰性德自身美
好的情感体验和无尽的爱恋之情,还能够从中汲取到不断进步和成长、不
断追求美好与享受生活的精神鸡汤。
纳兰容若诗词《浣溪沙》赏析
纳兰容若诗词《浣溪沙》赏析纳兰容若诗词《浣溪沙》赏析诗词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诗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纳兰容若诗词《浣溪沙》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纳兰容若《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首《浣溪纱》是清代词人纳兰容若悼念亡妻之作。
卢氏出身名门,娴雅端庄,自小受到诗书熏陶,知书识礼。
两人珠联璧合,婚后鹣鲽双飞,恩爱甚笃。
然而,纳兰容若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康熙十六年五月,结婚才三年的卢氏因为产后受寒不治身亡。
这给刚刚二十三岁的纳兰容若以莫大的震撼和打击。
风流倜傥、至情至性的纳兰容若始终无法忘记与亡妻共同度过的美好日子,写下了众多悼妻之词,《浣溪沙》便是其中最为动人肺腑的不朽之作。
开篇“西风”一词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
西风烈烈,凉意来袭,独自感受风中的凉意,如今还有谁来念及?其孤独凄凉之情溢于言表,不禁令人心生感叹。
风卷黄叶,萧萧而下,寒意直逼疏窗,“伤心人”对“凄凉景”,心中的痛苦怎能派遣?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
茕茕孑立,衣袂飘飘的纳兰,悄然立于残阳斜照的窗下,沉思往事,黯然神伤,无尽相思涌上心头。
无限往事涌上心头,当日与卢氏恩爱之情景历历在目。
“被酒”是醉酒,“春睡”一词遥应往事,自己醉酒沉睡,卢氏悄悄起床,唯恐惊醒了还在酣睡的梦中人,卢氏之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可见一斑。
春日里鹣鲽双飞,琴瑟和谐;秋暮中斯人独守,锥心思念。
抚今追昔,缅怀之情顿然浮上心头。
“赌书消得泼茶香”一句,用的是李清照赌书泼茶的典故。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中记载自己常与丈夫赵明诚比赛看谁的记性好,指某事载于某书某卷某页某行。
经查原书,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高兴之至,不觉茶水已经泼湿衣裳。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第一篇: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浣溪沙(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赏析:一、关于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9~1685.7.1),清代著名词人。
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
叶赫那拉氏,满清后族。
他出身满清贵族,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
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
他的词清丽凄婉,特别是为悼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写下的许多词篇,更是泣血之作,哀感顽艳,使他成为中国词史上一位著名的“伤心人”。
纳兰性德与他的妻子: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
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
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
但是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译文:独自在西风中,谁知道我的凄凉感伤呢?不忍心面对满眼的萧萧落叶,所以关上了疏窗。
我伫立在残阳中,深思往事。
(回忆当初)因为春日酒醉,她不忍心惊动我的酣睡,我和她曾经有过赌书泼花的闺房乐趣。
只是那时把与她相处的美好时光当做寻常情境。
赏析: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
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
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
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纳兰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
“西风”、“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读及读后感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读及读后感纳兰性德《浣溪沙》赏读及读后感引言:《浣溪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描绘丧妻后的孤单凄凉。
以下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浣溪沙》赏读及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朝代:清代作者:纳兰性德原文: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赏读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
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
西风渐紧,寒意侵人。
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
但今年此时,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
“谁念西风独自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
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日子里,作者紧闭着窗子,独自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心呢?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
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
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次句“萧萧黄叶”是秋天的典型景象。
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作者心头更添一层秋意。
于是,他便关上窗户,把那触绪神伤的黄叶挡在窗外。
窗户关上了,黄叶自然不会再来叨扰,但作者因此也同外界完全隔绝,因而处境更加孤独。
孤寂的感受使作者触景生情。
他独立在空荡荡的屋中,任夕阳斜照在身上,把身影拖得很长很长。
这时,他的整个身心全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纳兰性德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人间惆怅客——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赏析
《浣溪沙》纳兰性德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闻笛已三更。
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落雪了。
远远近近的白。
纳兰的王府里不会有成排成阵的大白菜,江南也不会下铺天盖地的鹅毛大雪。
花园啊,凉亭啊,窗子的凹角里,坡上的腊梅花上,都只是温柔和凉薄的一层。
象鲁迅先生和北方的雪比较着形容的,“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南方的雪确乎如处子的温柔绰约,好比一曲“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北方的雪是铁板铜琶,“大江东去”,还有北风卷地白草折。
残雪凝辉,让这温柔的画屏也变得冷落了好些。
这个时候,梅花也一瓣两瓣的随凉风飘落,开与落都是在寂寞黄昏。
而笛声也幽幽怨怨地响起来了。
夜了,静了,凉了。
想起往事了。
想起了往事,月色于无人处也好象越发的朦胧起来。
往事堪哀,惆怅满怀。
记得以前有个朋友问我纳兰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回答其实是自己对他的神往和幻想。
我说这是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白衣胜雪,立马桥头,神情里总有些落寞和忧郁。
我说得虽不确切也并不大错,应该算是触及
了这个人灵魂深处的底色。
要按说他是不应该如此的,他的父亲是内阁大学士鼎鼎大名的纳兰明珠,他从小是其父的掌上明珠,大了是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从贫家的角度说这个人不愁吃不愁穿,从富家的角度说这个人独有世家子弟无边的贵,从皇亲贵胄的角度说这个人如此的儒雅风流,万般宠爱集于一身,他还有什么理由感觉孤独和落寞呢?
可是,套用现在的话来说,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也未必就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有的人有了钱就胡吃海塞寻欢作乐,有的人富贵加身也不动一下声色,有的人遂了心愿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有的人得了天下也不会得意忘形。
这是因为人和人的境界不一样,读过书和没读过书的不一样。
我们关注贫家子弟的奋斗和艰苦的时候也没有权利否定一个贵族公
子精神上的孤寂和苦闷并且把它斥为无病呻吟。
纳兰性德是典型的世家子弟,通身是不矫揉造作的贵族气派。
他让我想起了古龙笔下的楚留香。
这个人身着常服也是不俗,住得豪华也不见多么的挺胸叠肚。
倒是贾府门前的看门狗和给晏子赶车的车夫才莫名的得意洋洋,不可一世。
如果把人的活法用方向来界定的话,有的人是面朝外的,终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取得社会成就和得到社会承认上,向每一个缝隙延伸自己的枝叶,和每一个人攀上交情以备不时之需。
而有的人是活得内敛的,眼睛看到的不是外部的风云变幻,
而是内心的风起云涌。
前者失败的时候会有剧烈的痛苦,并且会大声地嚎叫来发泄,后者失意的时间却是绵绵的忧伤,把这种忧伤藏在心里发酵,变得越发的浓厚和宿命般的悲凉。
后者比前者更易活得孤独。
这种孤独几乎是一种命定,无法逃脱。
无疑的,纳兰应该是后者。
最合适最容易让人遗忘孤独的药,就是年少夫妻,举案齐眉。
于是,纳兰结婚了。
有了自己的美丽的妻子,有了和乐恩爱融洽的家,也就有了自己精神的家园。
当他想哭的时候,可以把脸埋到妻子的胸膛里,当他胸中的温柔多得盛不下的时候,可以拈起眉笔,给妻子画眉,也可以淘胭脂,并且坐在一起,妻子绣花,自己作诗,还可以夫妻二人到花园里饮酒赏月。
饮到薄醉的时候,月色也分外的妩媚和皎洁……
可是,婚后仅仅三年,妻子死掉了。
自己的精神家园重新被毁。
自己又站在了孤独的旷野。
风吹过来吹过去,心不知道该飞向哪里。
虽然后来再娶,但是一个人真爱或许只有一次,感动或许也只有一次,感情不能仿制。
一杯薄酒,落梅黄昏,流泪眼观流泪眼,失意人逢失意人。
这个时候,还用再问为什么他说自己是人间惆怅客吗?还会再问为什么他会知道因了何事君泪纵横吗?天下的失意和
惆怅是一样的,天下的孤独和悲哀是一样的,天下的可怜人是一样的。
敝裘和鹤氅包裹的心也是一样的。
都是一样的。
那么,面对人生的大问题,穷通迥异的我们的结局也是一样
的。
笛声幽幽,往事纷至沓来,过去的美好都变成了不可再现的悲哀。
你我相对,风吹动头发,想起过往,一样的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