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环球职业中专学校学分制银行建设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学分银行 实施方案

学分银行 实施方案

学分银行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分制度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校教育管理的主流模式。

学分银行作为学分制度的核心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分银行是指学校对学生所获得学分进行管理和积累的机构,其实施方案对于学生的学业规划、学分转换和学业认证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学分银行实施方案1. 学分积累学生在校期间所修读的课程和获得的学分将被记录在学分银行中,学生可以通过完成学业要求,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分银行将按照学校规定的学分要求进行积分管理,确保学生的学分积累符合学校的学业要求。

2. 学分转换学分银行将为学生提供学分转换的服务,学生可以根据学校规定的学分转换规则,将在其他学校或机构获得的学分转换为本校学分,以便于满足学业要求。

学分转换需要学生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并经过学校相关部门审核确认后方可完成。

3. 学业认证学分银行将为学生提供学业认证的服务,学生可以通过学分银行对自己的学业情况进行认证申请,学分银行将根据学生的学业记录进行认证,并出具相应的学业认证证明。

学业认证的结果将被用于学生的学位授予和就业等方面。

4. 学分管理学分银行将建立完善的学分管理体系,对学生的学分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管理。

学分银行将建立学生学分档案,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情况、获得学分情况等内容,并确保学生学分档案的安全、完整和准确。

5. 学分服务学分银行将为学生提供学分咨询、学分查询、学分转换和学业认证等服务,学生可以通过学分银行进行学分相关事务的咨询和办理。

学分银行将建立便捷的服务渠道,确保学生能够方便、及时地进行学分相关事务的办理。

6. 学分监管学分银行将建立学分监管机制,对学生的学分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学分银行将定期对学生的学分情况进行审核,确保学生的学分积累和使用符合学校的规定,杜绝学分造假和舞弊行为。

三、总结学分银行的实施方案对于学生的学业规划、学分管理和学业认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分银行将为学生提供便捷、准确的学分服务,确保学生的学分积累和使用符合学校的规定,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就业前景。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时代到来,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学分制?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时代到来,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学分制?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时代到来,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学分制?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从2019年开始,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

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

职业院校对取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成员,支持其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内容学习后依法依规取得学历证书。

”这明确表明,国家要首先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学分银行”,开展学习成果认定,进行学分积累与转换。

在此之前,上海、广东、江苏、山东已经在开展“学分银行”的试点工作,国家开放大学也建立了继续教育学分银行。

“学分银行”体系从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下面笔者就学分和学分制若干内容进行分析。

一、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分标准学分的累积与转换必然要以学分标准为基础,例如,欧盟就建立了高等教育的学分制体系ECTS和职业教育学分制体系ECVET。

ECTS 规定60个学分为学生一个学年的学习量。

学生获得学士学位,一般需要三到四年的学习时间,对应为180~240个ECTS学分;硕士学位则要求一到两年的学习时间,对应为60~120个ECTS学分。

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本科取得210个学分就可以获得学士学位,在此基础上,再修够90个学分即可以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由于有了统一的标准,欧盟国家的学生就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通过学分的互认来取得学历证书。

因此,笔者建议,我国政府应尽快组织研究、制订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学分标准。

通过“学分银行”的建立、学习成果的认定、学分积累和转换,极大地促进人的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二、职业院校应实施学分制(一)职业院校实施学分制是实行“学分银行”的基础学生的学分主要来自于课程学习获得的学分,其他部分来自于相关成果的认定。

通过学分的积累和转换,学生最终可以顺利毕业并获得学历证书。

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

XXXX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教育部XX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X政发(202X)3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关于加快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学分制改革的通知》(X教职函(20XX)2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学院决定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紧密对接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和1+X证书制度,以创建优质高职院校为统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为重点,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保障,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服务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化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发展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工作目标(一)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以选课制为基础,包括选课制、弹性学制、学分绩点制、重修制、主辅修制、导师制、学分互认制、学分积累和转换等在内的教学管理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

(二)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建立按学年注册、按学分缴费、按绩点综合考评和奖励学生、按学分毕业的学籍与学费管理机制,赋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学习进程的权利。

(三)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构建和完善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及教学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及完备的教学信息服务。

(四)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制定与学分制管理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收费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学籍管理、选课管理、实验室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规章制度,营造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学院创新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环境,提高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基本原则(一)整体设计在学院学分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学分制改革方案进行整体设计,明确工作任务、实施要求、配套制度、支持条件,加强学习考察、调研论证,确保方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符合要求。

关于职业学校实施“学分银行”思考

关于职业学校实施“学分银行”思考

关于职业学校实施“学分银行”思考摘要:当前科学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教育的发展也是快速度的,要建立终身的学习和教学,就要建立更好的学习气氛,这也是教育体制下教育教学发展的大趋势,形成学习型的社会环境。

当前,专业人士提出的“学分银行”的弹性教学制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完成所有学业的时间变成灵活的具有弹性的学习制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这样,“学分银行”制度的建立能够较好的实现终身教育发展。

在这一个过程中,学分银行发挥的作用是直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分银行;思考;措施引言: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想终身都能受到教育,就需要我们对“学分银行”的特点进行深入了解,也是为了建立学习型社会奠定初步基础,是整个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需要建立起终身教育的发展模式。

关于学分银行的特点,就是有效地建立终身教育的体制,也是能够有效地满足终身教育对社会教育发展的需求,“学分银行”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推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快速的发展,也能够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相关的系统进行彻底深入的改革。

一、“学分银行”实践特点分析“学分银行”的体系与银行的某些功能相似,学生们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还有时间、地点的一种管理模式。

并且,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的形式考取资格证书,并且把其所获得的工作经验及工作资历转化为相应的学分,因此获得文凭,这样能够实现学生的理想和追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1.“学分银行”具有开放性。

它实行无条件注册入学制度;对于学生学习的年限没有限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所要学习的各种学校及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方式,“学分银行”的这种体系能够实现教育机构间学分互相认同,实行等值制度,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所需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颁发机构。

2.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分银行”制度能够为优秀的学生生提供提前毕业的机会,并且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分阶段完成学业的方法;同时也会给后进生充足的时间延长学时,并得以圆满完成学业的机会,这样也充分体现了就业与学习两不耽误,促进各级各类学生健康的发展与成长。

中职学校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与思考

中职学校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与思考

中职学校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与思考作者:何牧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37期[摘要] 随着国内职业院校逐步实施学分制管理模式,中高職学校之间的学分互认需求日益迫切,中职学校的学分银行建设也是指日可待。

针对此,论述了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内涵与学分银行的基本概念,概括了职业学校学分银行建设的优势作用,并且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职业学校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策略,旨在提高职业教育管理水平,推动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策略[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036-02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是培育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要秉承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贯彻落实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创建个人学习账号,加快学分银行建设进程。

从宏观角度来说,中职学校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对于加大教育普及程度,强化公众文化素养,协调解决人才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学分制与学分银行的基本概念学分制是指以选修课程为核心,通过绩点变化与学分积累的方式,如实反馈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

从本质上来说,学分制是一种综合型教学管理制度。

当学生获得的学分累积到一定的标准,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不再单纯以学年条件作为衡量标准[1]。

与此同时,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也不再以统一性的专业学科考试成绩作为判定是否符合考核标准的参考依据。

学分制管理模式强调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

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对应的课程,并将获得的理论研究成果、专业资质许可证书及培训活动奖励等转化为对应的分值。

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中职学校不再单纯将就读年限作为判定学生是否顺利毕业的必需条件。

在传统限定年限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即学生所积累的学分总值,提前毕业或延迟毕业。

这不仅满足了部分特殊学生提前获取毕业证书的基本需求,也为存在客观现实问题的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回旋空间。

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实施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实施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实施方案第一条为了深化我校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经学校研究,校决定全面推行学分制。

为了保证此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我校试行学分制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教育为中心,以实践性教学为重点,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真正面对社会需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

第三条我校学分制的基本点是:以学分表示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份量;承认学生个别差异,包括才能、特长、爱好、学习基础与勤奋程度等;教学学制灵活,具有弹性;允许学生修满学分后提前参加社会实践。

第四条我校学分制的基本内容为:各专业制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单位;对同一门课程提出不同的档次要求;允许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取得毕业资格。

第五条学分制是一种以学生的成长为核心的弹性教学制度,为保证各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专门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我校各专业均应制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

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学校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指导性教学计划和分类推进培养目标要求组织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是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第六条我校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将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职业基础课程)、限选课(包括专业专门化方向课程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和任选课(任意性选修课)三种课型。

第七条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应将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按课程内在的递进关系在各学期科学设置。

第八条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由各专业教研室拟定初稿,教务处负责统稿,经主管教学校长初审,由校长主持行政会议讨论通过后执行。

第九条学分是计算学生学习份量和成效的单位,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以学期为计算单位。

第十条学生毕业应修满的总学分:中职三年制专业为160~170学分,具体根据各专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确定。

第十一条各类课程学分所占的大致比例为:必修课一般占应修总学分60%左右,限选课和任选课一般占应修总学分40%左右。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系统构建》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系统构建》

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度的系统构建》本成果以建设终身教育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宗旨,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目标,立足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要求,聚焦解决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相融通、教育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衔接、以及职业院校学生各类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等问题,依托教育部立项、委托的一个项目(“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和两项试点(“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试点”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试点”)、140多项科研课题和实践项目,在以周远清、杨进领衔的专家团队指导下,对我国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度进行系统构建和验证性实践。

一、成果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

很多国家都将建设学分银行制度视为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抓手”。

本质上讲,学分银行制度就是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建立学分银行制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相继提出要“促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

在职业教育领域,学分银行建设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

立足职业教育现实需求,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形成多种方式、多次选择的衔接机制和衔接路径,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立、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相关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

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

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

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1. 背景介绍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是为了加强职业教育学分管理,推动职业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而制定的规程。

学分银行作为职业教育学分管理的核心机构,起着管理、服务和监督职业教育学分的重要作用。

2. 学分银行的功能学分银行的主要功能包括学分积累、转换和共享。

学分银行应当为各类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提供学分积累服务,将学员所修学分进行记录、积累和管理。

学分银行应当支持学分转换,将学员在不同学校、不同培训项目中获得的学分进行转换和对接。

学分银行还应当推动学分共享,促进各职业教育学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和共享,为学员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和机会。

3. 规程内容在建设和管理学分银行的过程中,规程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学分管理的原则:包括公平、公正、公开、便利和创新原则。

3.2 学分积累和认定:明确了学分积累的方式和要求,包括课程学分、实习实训学分、社会实践学分等的认定标准和程序。

3.3 学分转换和对接:规定了不同学校、不同培训项目之间学分的转换和对接流程,保障学员的学分权益。

3.4 学分共享和互认:推动各职业教育学校之间的学分共享和互认机制,促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和机会。

3.5 学分监管和风险防控:规定学分银行的监督管理机制和风险防控措施,保障学分管理的安全和稳定。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举措,学分银行的建设规程对于推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促进人才培养和实现人才资源的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分银行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实现学分的积累、转换和共享,为学员提供更多元化、灵活化的学习路径和机会。

规程的制定也为学分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整体质量。

5. 总结回顾通过撰写规程,我深入了解了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

规程的制定将为职业教育学分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4.08.02•【文号】教职成[2004]10号•【施行日期】2004.08.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近几年来,各地认真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01]3号)精神,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在职业学校开展了学分制试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施《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创新工程”,促进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开放性,我部决定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实行分类指导的原则,逐步推行学分制1.经济、教育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应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在区域内推进职业学校全面推行学分制的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内职业学校之间的学分互认机制。

2.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要积极推进职业学校开展学分制试点工作,为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提供更为灵活的政策,在优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借鉴其它地区成熟经验,积极试点、大胆创新,为逐步推行学分制创造条件。

3.结合教育部等六部门提出的“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的实施,推动承担培养培训任务的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的实施,推动城乡之间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口支援的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和学分互认。

二、建立与实行学分制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加大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力度。

中职学校学分银行建设探索

中职学校学分银行建设探索
将学分银行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相衔 接,使学生在获得学分的同时,也能 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提高其就 业竞争力。
03
深化产教融合
通过学分银行建设,进一步推动中职 学校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 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推动中职学校学分银行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完善政策制度
政府层面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学分银行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 措施,为中职学校学分银行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强化技术支撑
加强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学分认定、转换和管理的信息化 水平,为学分银行的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对学分银行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一支具备学分银行管理和教 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推动学分银行在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学分互认与共享模式
校内互认
在中职学校内部实现学分互认,方便学生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之间转换和进修。这有助 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灵活性和跨领域能力。
校际互认
与其他中职学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实现学分共享。这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促进中职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分银行平台
搭建学分银行平台,实现学分的统一管理和共享。这个平台可以汇集各中职学校的学分信 息,方便学生进行学分查询、认定、转换等操作。同时,学分银行平台有助于推动中职学 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和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中职学校学分银行建 设探索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学分银行建设现状分析 • 学分银行建设关键要素与策略 • 中职学校学分银行建设实施路径 • 中职学校学分银行建设保障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学分银行概述
定义与功能
学分银行是一种基于学分制度的管理模式,主要功能是 记录学生在各类课程、项目和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学分, 并为学生提供学分转换、积累和应用的机制。

高职学分银行实施方案

高职学分银行实施方案

高职学分银行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升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学分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学分管理模式,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学生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因此,制定高职学分银行实施方案,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

1.建立高职学分银行,实现学分的积累、转移和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和发展机会。

2.促进高职院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和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三、实施步骤。

1.确定学分银行管理机构。

高职学分银行的管理机构应当由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和相关行业企业共同组成,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明确学分的积累、转移和共享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标准。

2.建立学分积累和转移机制。

高职院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确定学分的积累和转移标准,并建立相应的学分银行账户,实现学分的实时管理和监控。

3.推进教学资源共享和合作。

高职院校之间应当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和合作机制,通过开展联合实训基地、共建实验室和开展师资培训等方式,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加强学生素质培养。

高职学分银行的实施应当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通过设置跨学科的学分课程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实施保障。

1.政策支持。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高职学分银行的实施,明确学分管理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为学分银行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技术支持。

高职学分银行的实施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分管理和监控,因此需要相关技术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学分银行的信息安全和管理效率。

3.社会支持。

高职学分银行的实施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鼓励企业参与学分积分和转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

发布的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

发布的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

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是指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学分管理体系,确保学分的有效积累和互认,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国家对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和管理进行规范的文件。

该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学分银行的设立:规定学分银行的设立原则、管理机构、组织架构等基本信息。

2. 学分管理体系:明确学分的定义、分类和积累方式,规定学分的认定标准和程序,确保学分的公正、公平和可信度。

3. 学分互认机制:建立学分互认的政策和机制,促进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之间的学分互认,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流动性。

4. 学分转换和认证:规定学分的转换和认证的规则和程序,确保学分的有效转换和认证,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就业提供支持。

5. 学分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学分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分的电子化管理和查询,提高学分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6. 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学分银行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学分银行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通过制定和实施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流动性,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2023年学校高职学分制实施方案

2023年学校高职学分制实施方案

2023年学校高职学分制实施方案一、引言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更加适应行业需求的优秀人才,我校决定自2023年起,在高职教育中实施学分制度。

本方案旨在明确学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案。

二、学分制度的基本原则1. 学分是衡量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学业成果的单位,具有可累积性。

2. 学分由学校根据课程的难度和学时多少进行分配,学生需完成规定学分才能毕业。

3. 学分制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学生需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并完成规定学分。

4. 学分具有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度。

三、学分的分配和管理1. 课程学分分配:根据课程的难度和学时数,学校将每门课程分配相应的学分。

一般来说,每门理论课程学分为2-3学分,实践课程学分为1-2学分。

2. 学分积累:学生需通过学习和考试等方式取得该门课程规定的学分,学分一经取得不失效,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积累并累计学分。

3. 学分转换:学生可以在不同课程之间转换学分,如跨专业、跨学科等,转换学分需经过学校相关部门审核并获得批准。

4. 学分管理:学院设立学分管理委员会,负责学分分配、积累和转换的管理工作,监督学生学分的取得和使用。

四、学分的审核和认定1. 学分审核: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由授课教师或相关管理部门审核其是否达到学分要求,并登记学生的学分情况。

2. 学分认定:学生在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并满足学分要求后,由学院组织专家对其学分情况进行最终认定。

3. 学分记录:学院建立学生学分档案,定期向学生公布学分情况,并提供学生查询和申诉渠道。

五、学分制度对教学的影响1. 课程设置:学校会根据学分制度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强化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教学改革:学校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分的获取与管理。

3. 教学质量监控:学院建立学生学分档案和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促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关于职业学校实施“学分银行”管理制度的思考曾君元

关于职业学校实施“学分银行”管理制度的思考曾君元

关于职业学校实施“学分银行”管理制度的思考曾君元发布时间:2021-08-10T05:20:27.430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2期作者:曾君元[导读] 本文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职业学校实施的“学分银行”制度,也进一步探讨“学分银行”制度带来的思考。

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广西南宁市 530021摘要:随着当今时代教育体制的逐步的改变,目前许多学生在学习阶段不但要专修专业课的课程还要学习大量的文化课的课程,然而面对这么多的复杂课程,学校到要求他们在几年之内全部学完且精巧应用是很难的,为此根据众多专家推荐,学校目前就应该试着尝试“学分银行”制度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好的科目,相关银行存储退换一样修好学分,这样很大程度上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提高国家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国民教育的教学水平,本文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职业学校实施的“学分银行”制度,也进一步探讨“学分银行”制度带来的思考。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分银行”;制度管理一、“学分银行”管理制度概述分析随着目前国家的教育现状,越来越多地方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都存在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过度重视课文教学忽视实践劳动、过度重视文化知识教学忽视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等等现象时而有之,为避免我国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以至于导致国民学习的主动性降低现象,相关专家就提出各地教育机构实施“学分银行”管理制度进行教学,“学分银行”就是通过类似一个银行的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科目,修学自己喜欢的学分,通过银行存储兑换的形式对学生的教学进行系统化管理,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得学校和老师的地位也逐步提高,具备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特点还能够促进教学教育的发展,本文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这种“学分银行”管理制度在职业学校的相关应用。

二、“学分银行”管理制度面临的问题(1)“学分银行”初步发展,难以被广泛实施随着国家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制度的提出以来,目前我国的“学分银行”制度还出于发展的幼苗阶段,对于大部分遵循我国以往一套就有的教育体制的教育机构来说,改变现状去尝试实施新的“学分银行”管理制度是很难的,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学分银行”管理制度还缺乏一定的基础,对于长期分发展来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学分银行 实施方案

学分银行 实施方案

学分银行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学分制度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学分银行作为学分管理的重要工具,对学分的收集、储存和流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分银行的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学分银行的意义。

学分银行是高校学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和发展机会,也能够促进学校之间的学分互认,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

同时,学分银行还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提升。

三、学分银行的实施方案。

1. 学分银行的建设。

学分银行的建设需要依托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学分信息数据库,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学分的获取、使用和转移流程,保障学分银行的正常运转。

2. 学分的收集和储存。

学分银行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学分管理信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课程修读情况等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储存。

同时,还应当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术、科研、实践活动,通过认定学分的方式将其纳入学分银行,丰富学生的学分资源。

3. 学分的流通和管理。

学分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学分转移和管理机制,允许学生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自由转移学分,并确保学分的有效利用。

同时,还需要建立学分的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调整学分的存储和流通规则,保证学分银行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4. 学分银行的监管和评估。

学分银行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和评估体系,对学分的收集、储存、流通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同时,还需要建立学分银行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学分银行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为学分银行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四、学分银行的发展前景。

学分银行的实施将为高等教育带来一系列的积极影响。

首先,它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和发展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学分银行将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学校积分银行实施方案

学校积分银行实施方案

“锦心绣行”积分银行实施方案
(试行稿)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我校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形成一套完整的奖励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试行“锦心绣行”积分银行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的
1. 本方案是一种有形的过程性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

2. 本方案旨在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向善、向上。

二、组织实施
1. 机构设置:“积分银行”由“总行”、“分行”及各“支行”组成。

总行:校长室。

负责锦绣币的设计、流程优化、奖品购置
分行:学生中心、教师中心、年级管委会。

负责:统计、奖励
支行:各班级。

设“支行长”、“储蓄员”各一名,负责本班积分的统计。

2.奖励项目
(1)学生中心分行
(2)教师中心分行
(3)年级分行
A.团体赛:文艺汇演、合唱比赛、广播操比赛、入场式、运动会、篮球赛等团体赛
奖励班集体一等奖:200锦绣币二等奖:100锦绣币三等奖:50锦绣币
江山市级一等奖:300锦绣币,衢州市级及以上一等奖:500,不累积。

B.个人赛:亲子厨艺、手抄报比赛、书画赛、征文赛、演讲比赛等
年级或校级一等奖:30锦绣币二等奖:20锦绣币三等奖:10锦绣币
市级及以上一等奖:100锦绣币二等奖50锦绣币三等奖:20锦绣币
(4)班级支行
学校给予班主任1000锦绣币、任课教师200锦绣币的基础积分,各班可以根据本班实际自行制定奖励办法。

三、奖励超市:币值单位
附:奖品兑换币值。

学院学分银行管理规定

学院学分银行管理规定

学院学分银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准确记载学生教学计划外活动及成果,客观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实施学分银行制度。

为规范学分银行管理,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我校学分银行以全日制普通学生为服务对象,以教学计划外活动学分管理为服务内容,为在校生提供学分储蓄、学分置换和出具学分证明等服务。

学校为全日制普通在籍生建立学分银行个人账户。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三条学校成立由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学分银行建设、教学计划外活动的督导工作及活动效果的评价工作;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教学计划外活动学分的认定、教学计划外活动与教学计划内学分置换审核工作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学院成立学分银行管理小组,负责组织管理本学院教学计划外活动、制定学分置换标准、实施学分置换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

第三章存储业务范围及标准第五条教学计划外活动分为基础类、专业类及其他。

(一)基础类包括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社会实践和职业规划四个模块。

1.基本素质:包括学生参与的课外德育活动和学生参与的非专业文、体、艺等活动;2.基本技能:包括学生参与的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活动及获得的相应证书;3.社会实践:包括学生参与的各级各类社会实践活动;4.创新创业:包括学生参与的职业规划类比赛、创业竞赛及学生自主创业等活动。

(二)专业类包括专业技能模块和专业实训模块。

1.专业实训:包括学生参加的教科研活动及开放性实验实训;2.专业技能:包括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获得的相应从业资格证书、专利,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等。

(三)其他包括在校生境外境内交流学习、网络学习及退学学生学习经历等。

第六条教学计划外活动学分核定标准:(一)按自然学时核定:学生学习30个学时,可认定1学分;(二)按活动承办单位核定:校级0.1-0.5学分,省级0.5-2学分,国家级2-4学分;(三)按活动时间和难度系数核定:学分=活动时间*难度系数/30,难度系数取值范围为0.5—3。

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

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

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序号一】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序号二】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该主题。

【序号三】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概念及作用我们来了解一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概念及其作用。

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是指国家对职业教育培训中获得的学分进行积累和管理的机构或系统。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供学分认定服务,确保学分的权威和规范性。

- 为学员提供学分积累和转换的便利渠道,促进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的有效对接。

- 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序号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该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分管理规定:明确学分的获取、使用和转换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保障学分管理的公平公正。

- 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学分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 信息共享评台构建:建设信息化评台,实现学分信息的及时共享和查询。

- 相关政策法规支持:明确国家对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序号五】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的实施路径及挑战在实施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时,我们还会面临一些挑战。

如何更好地与职业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和学员等各方合作,以及如何保障学分管理的权威和规范性等。

我们需要在实施路径上不断探索,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序号六】个人观点和理解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位一体工作网络推动“学分银行”改革

多位一体工作网络推动“学分银行”改革

多位一体工作网络推动“学分银行”改革作者:匡乃端来源:《广西教育·B版》2021年第11期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中职学校积极开展“学分银行”试点工作,随后各地纷纷出台推进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

目前,这项改革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进一步提升了试点学校的办学质量。

过去,中职学校主要采用“学年学分制”的管理模式。

“学年学分制”是指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学年内取得规定的学分方可获得毕业证书。

这种模式局限性较大,学生学习的内容比较固定、获取学分的方式比较单一、学习评价的内容较为片面,与中职阶段学生的发展特性不符。

“学分银行”则是中职学校参考、模拟银行系统的操作方法,以学生学习、实践所得学分为存储对象,这些学分可以像货币一样存在国家授权的部门或机构,以取得学分的多少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定、认证并兑换相应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的一种新式教育模式。

“学分银行”模式具有灵活、开放、自由、自主等特点,虽然学生的主要任务仍是获取学分,但是取得学分的时间不再固定,方式也呈多样化。

在学习时间上,不再以“學年”为单位,学生可以集中学习,也可间隔、陆续地进行学习,学生所有的学习经历都可折合成学分存于“学分银行”,不会过期;在学分获取方式上,学生既可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也可通过专业实习,还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取得,随时随地皆可学习,都能获得学分。

“学分银行”将完成学业的模式从固定学习制转变为弹性学习制,将相对单一的专业学习转变为包含专业学习、技能培训、考证与竞赛等项目的多元化学习,突破了专业限制和学习时间限制,使得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机融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考证、参训兴趣,有利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关注“学分银行”改革优势与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推进改革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专业设计比较简单,选课范围局限于本校之内,未能形成校间联合育人效应;二是兑换体系不够顺畅,评价机制还不完善,各项标准无法统一,兑换学历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难度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环球职业中专学校学分制银行建设实施方案为了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推行弹性学习制度的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原则意见》以及长沙市教育局关于《长沙市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的意见(试行)》、《长沙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试行学分制实施意见》、《关于在长沙市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和《长沙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制度创新,我校决定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的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增强教学活力;有利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学校从2005级开始,试行学分制。

为确保学分制工作顺利进行,规范操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模式——弹性学年学分制1、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年学分制,获得毕业证书的基本学年时限为3年,在此基础上,可提前一年或推后四年,弹性学年时限为2—7 年。

2、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且思想品德考试考核合格符合毕业条件者可提前毕业。

3、因学业、身体或经济困难等原因中断学习而无法达到毕业最低学分者允许延长学习年限;因就业或勤工俭学需要,允许学生工学交替,适当延长学习期限或分段完成学业,中途申请中断学习的,时间以一年为期,累计中断次数不得超过二次。

4、学生必须按专业教学实施计划学习规定的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达到规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标准,取得规定学分。

"5、学生根据自身需要、爱好,在教务处和老师指导下,选择任意选修课学习,取得规定学分。

二、教学计划1、基本要求:制定具有更大弹性的教学计划,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和具有较强适应性、针对性的中初级专门人才为指导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一、二年级按专业门类设置课程,三年级按专业或专业方向设置课程(模块化)。

实践教学要注重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程体系:由“宽基础”课程模块(文化基础模块和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活模块”课程所构成。

学分制教学计划将课程分为三类: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

必修课:指为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它是从事专业大类工作的基础,包括文化基础课,主干专业基础课和基本技能课程,约占总学分的70%。

限选课:指从事一定专业岗位工作、构成专业特色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课程。

学生根据个人爱好、专业定位、学校开设课程,在限选课组合模块中选修若干课程。

约占总学分的20%。

任选课:指拓宽、加深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层面,培养、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和潜能的课程。

约占总学分的10%。

任选课在二上、二下、三上集中安排。

:三、学分规定和组成1、学生在校应修的学分分为学业课程学分、社会实践学分、技能证书学分、实习学分等四大部分。

2、奖励学分,即加分,是对学生学习的更高要求,奖励学分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竟赛、获得超出规定的技能等级证书等途径去取得。

学分分配4、学生在思想品德、组织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所获得的各级表彰及学校的考核评比,学校实行操行学分评定。

四、学分计算方法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和成效的单位,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

1、学业课程学分:以学期为单位,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

一般课程以每学期每周时数为学分数,折合16—18个学时计1学分。

,2、实习以每1周计1个学分。

3、独立开设的实践课程、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以每周1学分计算,公益劳动、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社会调查等以32课时为1个学分。

4、技能证书(含岗位资格证书)按国家等级确定学会值。

五、学分评定及取得1、学业学分:由任教教师根据学生期末考试(考查)成绩、期中成绩、平时成绩(学习态度、测验)、出勤、作业情况综合评定成绩后确定。

总平均成绩=期末×40%+期中×20%+作业×10%+出勤×10%(适用于有期中考试科目)总平均成绩=期末×50%+平时×30%+出勤×20%(适用于无期中考试科目)总平均成绩及格(合格),才能取得相应学分;成绩不及格者,可通过补考或申请重修,在成绩合格之后才能获得相应学分。

省市会考科目须通过,所取得的学分才能计入总学分。

¥2、实习成绩考核以实习部门指导人员评价为主、班主任评价为辅,实习指导教师会同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工作表现和实习情况做出书面评定,成绩合格,取得实习学分。

3、专业技能证书学分:学校对学生取得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可以折合成相应学分。

高级为5分,中级为4分,初级为3分,校级为1—2分。

可累计加分,不封顶。

学生可凭证书原件到教务处加分,并留复印件存档。

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科目,A、B二个层次教学学业学分取得:无论A层次还是B层次学生,只要考试合格(60分以上)即可以取得学分。

5、学生在思想品德、组织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学校实行操行评分,根据学校德育学分评定办法施行。

操行分由学生考评小组(学生考评小组由班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负责评定,送学校德育工作小组审核后到教务处加分。

操行学分每学期2个学分。

6、学生在各种技能竞赛得奖可以获得奖励学分,可凭证书原件到教务处加分,并留复印件存档。

7、体育学分由体育老师按体育学分评定标准给予综合评定,并送交教务处统计。

8、学生的学期总学分=学业课程学分+技能证书学分+实习学分+奖励学分+体育学分+操行学分}9、学生学习成绩记入学籍档案,是成绩报告单、毕业、升学、推荐就业的依据。

六、成绩考核及学分绩点1、学生所修课程均应参加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类。

必修课、限选课一般采用考试方式,实行考教分离,统一命题和阅卷,以提高学分的可信度。

其中语、数、英、计算机、二门以上专业课等省市中职会考课程须参加会考。

2、除德育、体育、技能课及一些较容易的专业基础课之外的其它所有必修课采用A、B两种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进行分层次教学和考核。

A类为统一要求的层次,B类为较低要求的层次。

B类考核合格者的公布成绩须经相应的换算:公布成绩=60+(B类考核分-60)×3、为鼓励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实行绩点制的考核方法.绩点是一门课程的成绩系数.是衡量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主要指标,绩点与考核成绩的对应关系是取得规定的专业技能证书(包括岗位资格证书、下同)等级标准的绩点为2,取得高于规定专业证书等级的绩点为3—4。

/补考合格成绩均以60分计。

4、学分绩点的计算课程的学分绩=课程的绩点×课程的学分数平均学分绩点=∑所学课程的学分绩/∑课程学分按学期、学年或累计各学期计算出的平均学分绩即为学期平均学分绩、学年平均学分绩或累计平均学分绩。

5、分绩点的作用①考查学生学习质量和数量②评优、评定奖学金】③推荐继续升学或就业④其它奖励的标准和根据6、学生选修某课程考核不及格,则该课程取得的学分为零,不参加学分绩点计算。

七、奖(加)分规定:1、学生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种知识、技能、文艺、体育竞赛并取得个人名次,可获得奖励学分。

'若只计团体赛,则队员得分=平均分×22、学生在校内外刊物上发表作品者(1)校级加分(2)宁乡县级加1分(3)长沙市级加2分(4)省级加3分(5)国家级加5分学习一年同一项目以取得最高级别加分,其它不同项目可累计加分,不封顶。

3、参加高考取单科招考试总分在录取分数以上者加10分。

4、第1—3条奖励学分可以弥补选修课学分及B层学生必修课合格后不足的学分,若无需弥补不足学分者,其奖励学分可以申请免修任选课相等的学分。

5、操行上有突出表现者(如见义勇为、学雷锋、献爱心)可酌情加分(每学期最多不超过2分,有特殊情况另行考虑)。

八、课程的免修、选修和重修)(一)免修1、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相应的学习经历或省中职会考的课程未通过之前,必须参加修习课程的正常教学活动,不得申请免修。

2、允许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历和成绩,或根据自身情况,申请免修相应课程,经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取得相应的学分;已通过省中职会考的课程,且学校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尚未结束,学校可根据专业对该课程知识量的需求和学生的能力情况,允许学生申请免修该剩余课程,免修所失的学分,要指导学生选修其它课程补上。

3、学生通过高一层次的自学考试、夜校、远程教学等学习方式获得的相关课程有效学习成绩证明和社会认可的技能证书、从业证书、可向学校提免修相关课程申请,经学校的审核认可,可取得相应学分。

4、政治课、体育课、会考学科及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见习、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不予免修。

5、学年必修课学分绩点在班级(基本班)前3名,可免修任选课2学分,办理申请手续给予学分,该任选课成绩按良好记载。

(二)选修1、学生选课应参照指导性计划按学期进行,教师要加强指导。

¥任选课可跨专业、跨学科选择。

每学期放假前6周,教务处公布下学期任选课开设科目,学生在指导老师或班主任指导下选修申报,教务处应在放假前1周公布选修结果。

2、必修课由教务处按学生成绩编A、B二个层次教学,限选课人数低于40人任选课低于30人,原则停开或合并。

3、学生一经选定的课程,必须参加修读和考核,不参加考核者,登记“旷考”,不给学分,按考核不及格处理。

凡未经选课注册擅自听课者,一律不予考核,不给学分。

4、学生在修读完规定的所有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并考试合格(省级会考的语、数、英、计算机,二门以上专业课的课程须通过省级会考),取得的学分超过总学分的60%,在学习一个专业的同时或之后,经学校批准,也可以选修另一个专业的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分后并满足两个专业毕业条件可获取双学历毕业证书。

(三)重修1、学生所修必修和限选课考核不及格,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示及格的须重修(重修必须缴纳一定的重修费)。

2、任意选修课考核不及格不予补考,须重修或改选其他课程修读。

限选课不及格可以重修,也可以改选其它模块,但必须取得整个模块学分。

3、考试作弊,所考科目成绩计零分,不予补考,该门课须重修。

4、学生对已取得学分的课程考核成绩不满意,允许重修一次,其成绩按两次中的高分记入成绩档案。

5、重修课程随开设年级考核,考核合格,可按实际成绩和绩点记入成绩档案,并获得学分。

免修、重修、选修必须向教务处办理申请手续。

九、编班与学籍管理1、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单位,设立基本班和教学班。

一些必修课分A、B二个层次教学班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